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梯度及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不当,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出力无收效。课堂提问也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议一下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梯度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了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反应,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提问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

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而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单向活动。提问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该补充则补充。提问能使教师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基础薄弱,哪些问题需要加强并及时给以指导。提问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搞好教学活动。

有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纯提问学生,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发现了奥妙,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主动性淡漠,人为地造成两极分化。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

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论断,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说“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施教”。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些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力求梯度性的要求,更是对课堂提问时要有梯度性的要求。

那么,怎样设计提问的梯度呢

第一,设问时,要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学记》中有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说明提问时要先易后难。因此我们设问时,就要在安排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做到由易到难,步步设梯,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梯”。

"

阶梯式提问是日常教学中最易普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人人有思考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显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敢于积极参与,从而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

第二,课堂提问,要像操刀剥棕一样,步步深入。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所以,我们设问时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疑——问——思的客观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解剖,步步深入,最终达到使学生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教授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时,引导学生围绕拿侬对葛朗台说的一句话“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层层设疑,展开讨论。

师问:这话出自下人拿侬之口,看似闲笔,但实际上举足轻重,并不寻常,这是为什么

生答:这话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弦外之音是说“先生你也太不讲理了。”看似乞求,实际是对葛朗台不满的发泄。(学生基本上能答出“不满”来)

就学生的既定认识,再深一步问:就葛朗台本人方面看,说明了什么

生答:说明葛朗台活到70岁,没讲过一次理,可见其心理的扭曲,而这正是对其贪婪、冷酷、专制的揭露。

老师继续往深层次设问:从作者方面看,这么写,表明了什么

生答:与其说是拿侬的话,不如说是作者愤怒的呵斥,是对守财奴本性的无情鞭挞。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梯度:不满——揭露——鞭挞。先回答的学生明显地感到了差距,激起了争胜之心;后回答的学生意识到通过前人得到提高,更好地思考、学习,所提问题就激起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

第三,课堂设问时,要像投石激浪一样,步步扩大或延伸。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扩大或延伸,与学生的思维和谐地统一起来,让学生不停地思考,思维逐步地展开。

例如,教《雷雨》时,问学生“周朴园那么怀念侍萍,有人说他还挺有人情味呢!有人却说这是他的虚伪。大家是怎么认识的”这其实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有位同学回答:“这怀念是真的。”我赶紧肯定并延伸:“有道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持赞成意见的同学得到肯定,思维活跃,勇于回答,列举了周朴园在此前的一些言行为据,加以证实;马上就有同学以周在此后的一些言行为据表示反对,认为周是虚伪的,怀念是假的。我赶紧扩大,对这一派的同学也表示赞同。这样一来,两派学生就表示茫然和困惑:这不矛盾吗我赶紧再延伸:“致使周前后言行反差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出“发现了侍萍。”我继续扩大并和谐:“周对死了的侍萍就真诚,对活着的就虚伪,这为什么”两种意见一下子就靠拢了,形成统一的结论:周的“怀念”是真,因为侍萍已死,不能对他的名誉、家庭等造成不良影响,却能表现他的真纯,同时又是他精神的慰藉;当对他的家庭构成威胁时,他就不再道貌岸然了,他的精神要旨就成了家庭、声誉,纯情便不复存在,故是“虚伪的”了。这样一个评价人物,把握主旨的难点就解决了。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滔滔不绝是成功课堂的表现。而成功设计问题是其中的关键。设计问题要抓住学生心理,先易后难并井然有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大部分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认真设计提问的梯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它对注入式教学造成的流弊有积极的纠正作用,也就避免语文课一大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或神游天国的尴尬局面了。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它在课文中的作用;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将两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