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毒效应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毒效应名词解释

毒效应名词解释

毒效应名词解释
毒效应是指某种物质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现象。

这种物质被称为有毒物质,如汞、铅、镉、砷、农药等,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全身造成伤害,这种伤害被称为毒效应。

毒效应可造成生物体的功能紊乱或结构破坏,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毒效应的类型和程度根据毒物本身的性质和生物体自身的抵抗力而不同,有的有毒物质产生的毒效应可能为暂时性,有的则是长期性。

毒效应的分类较多,主要包括累积效应、生物放大效应、毒性相互作用效应、毒性协同效应等。

例如,一些粗麻毒素、生物酮等具有累积效应,即生物体在长时间、低剂量的持续暴露下,某些地点将聚集大量的毒素,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产生毒效应。

而生物放大效应指的是在食物链中毒素浓度的逐级增加,例如农药可能在食物链的顶端产生极高的浓度。

毒性相互作用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混合后,其毒性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毒效应。

最后,毒性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混合后,其毒性比单独使用时都要大,这是由于它们在生物体内共同作用,使得生物体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增强了毒效应。

毒效应的研究是毒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有毒物质的毒性机制,还涵盖了毒物的代谢、分布、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理解毒效应的原理和机制有助于我们防治有毒物质引起的毒害,保护生物体的健康。

食品环境学 多环芳烃的危害

食品环境学  多环芳烃的危害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是目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质。

此类化合物对生物及人类的毒害主要是参与机体的代谢作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和生物难降解的特性。

多环芳烃按照芳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稠环芳烃,即相邻的苯环至少有2 个共用碳原子的多环芳烃,其性质介于苯和烯烃之间,如萘、蒽、菲、丁省、苯并[a]芘等;第二类是苯环直接通过单键联合,或通过一个或几个碳原子连接的碳氢化合物,称为孤立多环芳烃,如联苯、1,2 - 二苯基乙烷等。

目前已知的PAHs约有200多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大气、水体、土壤中。

据研究[1],我国主要城市的大气中BaP的含量较高,北京、天津、上海、太原、抚顺等城市工业区大气中BaP的含量分别高达11.45μg/1000m3、29.3μg/1000m、5.8μg/1000m3、36.7μg/1000m3、10.63μg/1000m3,我国主要河流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AHs 的污染。

王平等[2]的研究表明,在黄河兰州段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均有检出,总PAHs 浓度范围分别为:水中,2920~6680ngPL;表层沉积物中,960~2940ng/g(干重);悬浮物中,4145~29090ng/g(干重)。

杨敏等[3]测定了辽河干流15个沉积物样品中16种EPA优先控制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辽河沉积物中总PAHs含量介于2718~1479 ng/g,平均值为28515ng/g,其中蒽、菲、芴含量较高。

土壤中PAHs 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据研究,天津市土壤中的PAHs 含量为20 ~ 704 μg/kg[4];环渤海地区西部表层土中PAHs平均含量为(546±8.54)μg/kg[5];东莞市农业土壤中的PAHs 含量29 ~4079 μg/kg,平均含量413μg/kg[6]。

毒理学名词解释

毒理学名词解释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性: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作用(毒效应):是毒物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指各种环境因子对生物机体作用所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观测值的改变,也包括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可检测指标。

剂量: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反应:指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类。

剂量-反应关系: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群体中发生的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上两者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

(区别于LOAEL,阈剂量观察不到)毒作用带:是表示化学物质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

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环的过程。

血/气分配系数:当分压差达到平衡时,血液中的浓度与肺泡中的浓度之比为血/气分配系数。

分布: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流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

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输送,首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再向亲和力大的组织转移,这种现象就叫再分布。

排泄: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名词解释: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3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4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5 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6 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些药物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7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8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9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10.1兴奋药: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

10.2抑制药: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药物。

11.1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11.2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物质。

12 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

13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

14 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5 首过(关)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17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

18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魏花朵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摘要: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用生物降解能力使有害废物无害化或低毒害化,是当今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微生物作为生物界的主要降解类群,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合物污染、石油及大气污染等治理过程中,均取得显著效果。

纯培养微生物的单一菌株及混合菌株的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已有很多年了。

为了更好地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被多环芳烃污染的环境, 有必要对降解微生物、降解机制、环境影响因子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选择出最优化的方案来治理污染环境。

关键词:多环芳烃微生物生物降解1环境污染治理的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是肉眼不易看见、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在生物圈中着重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微生物对物质的降解与转化,保证了自然界中正常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

由于微生物自身特点和代谢活动表现出在环境中的化学作用,决定了它对污染物具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

1.1 微生物适合环境污染治理的特点微生物对污染物具有强大降解与转化能力,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1.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微生物的这个特点,使之具有惊人的代谢活性,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有利于污染物的快速降解与转化。

1.1.2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微生物类型的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为当今日益复杂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更多的功能菌,对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物质的降解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3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微生物巨大的比表面积使之对生成条件下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加之微生物繁殖快、数量多,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对进入环境中的“新”污染物,微生物可通过基因突变,改变原来的代谢类型而适应、降解之。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卫生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 life, t)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1/2药物消除速度。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功能提高称为兴奋(excitation),功能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

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

选择性形成的基础:药物体内分布的差异、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

药物作用特异性与选择性并不一定平行。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ther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请看下文百科知识--危险的多环芳烃今年年初,央视曝光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则消息的曝光使得众多车主恐慌不已。

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沥青阻尼片在受热后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什么是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只存在于汽车里吗?它具有危害吗?我们将在文章中一一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多环芳烃对于多环芳烃,其实我们并不陌生,相信好多人都知道烤羊肉串、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就是一类强致癌物。

所谓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它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

我国已将7种多环芳烃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中,有15种属于多环芳烃。

由于苯并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而人们常以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

多环芳烃在工业废水中的浓度高达1毫克/升.无处不在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源,是由煤、石油、木材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在汽车、飞机的尾气中就含有相当数量的多环芳烃.随着煤以及石油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乃至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多环芳烃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且因其不易降解,致使它们在环境中的总量不断增加。

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民习惯在沥青路面上晾晒粮食,有可能造成多环芳烃对食物的直接污染,它们对人体健康更具危害性。

不少地方对垃圾实行填埋处理,但这样会产生垃圾渗透液。

经水浸泡后,这些垃圾渗透液能变成含有大量多环芳烃的有机废水。

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多环芳烃约为几十万吨。

五环以上的多环芳烃大部分集中在颗粒物上或散布在大气飘尘中。

在大气飘尘中,几乎所有的多环芳烃都附着在粒径小于7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上,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

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多环芳烃的光致毒效应
光致毒路径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多环芳烃的光致毒效应
自由基消除路径
目 录
目 录
1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物理化学特性 生态毒理效应 生物标记物 微生物降解机制
2
3 4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致癌效应及其机理
多环芳烃是一类致癌性极强的污染物,常以苯并α 芘为其致癌性代表。 多环芳烃对人体和动物的中枢神经、血液作用很强,尤其是带烷基侧链的 PAHs对粘膜的刺激性及麻醉性极强。 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是以气体和附着于颗粒物表面的形式存在,易经 呼吸道而进入人体,而对人体产生各种危害。 肺是多环芳烃的主要作用靶器官。在世界范围内,肺癌仍然是导致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环芳烃也可以诱导其他多种癌症,长期接触PAHs,可诱 导皮肤癌、白血病、膀胱癌等。长期食用烟熏食品,可诱发胃和食道癌变, 长期处于烟弥漫的环境,可诱发鼻咽癌。
致 癌 机 理
湾区理论:
双区理论: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致癌效应及其机理
湾区理论:
Ⅰ相代谢产物7,8-二羟基-9,10环氧 苯并( a)芘中,以其饱和的苯环为一侧, 并 以与饱和苯环相对的另一苯环为另一侧, 就 构成了一个形如海湾的区域 ,此湾区有助于 10碳形成碳正离子,进而进攻DNA大分子。

环境毒理学论文

环境毒理学论文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中性或非极性碳氢化合物,可分为芳香稠环型。

芳香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至少有两个共用碳氢化合物,如萘、蒽、菲、芘等;芳香非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之间只有一个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如联苯、三联苯等。

多环芳烃化合物被证实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而且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是自然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代表,受到国际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多环芳烃的性质多环芳烃大都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颜色较深,具有蒸汽压低、疏水性强、辛醇-水分配系数高、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等特点。

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见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环境中存在的PAHs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天然来源(1)某些细菌、藻类和植物的生物合成产物;(2)森林、草原燃起的野火及火山喷发物;(3)从化石燃料、木质素、底泥等散发出的PAHs是长期地质年代中由生物降解再合成的产物。

人为来源(1)废物焚烧和化工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包括汽车尾气);(2)工厂(特别是炼焦、炼油、煤气厂)排出物。

(3)水体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大气降落物、表面敷沥青道路的径流及污染土壤的沥滤流。

与地下水、湖水相比,河水更易受污染,其中多被吸附在悬浮粒子上,仅少量呈溶解态。

(4)室内PAHs则来源于取暖、烹饪以及吸烟等,由含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特别是有研究报道,从香烟中已检测到300种以上的PAHs。

分布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汽油,木柴等燃料,可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每公斤燃料燃烧所排出的苯并[α]芘量分别约为:煤炭67~137mg,木柴61~125mg,原油40~68mg,汽油12~50.4.因此,人类的外环境如大气,土壤和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大气的污染为其直接进入食品—落在蔬菜,水果,谷物和露天存放的粮食表面创造了条件.食用植物也可以从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及灌溉水中聚集这类物质,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可以使之通过海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组成的食物链向人体转移,最终都有可能聚集在人体中.多环芳烃的毒性和致癌性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已被人们研究了200多年.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确认烟囱清洁工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然而直到1932年,最重要的多环芳烃—苯并[α]芘才从煤矿焦油和矿物油中被分离出来,并在实验动物中发现有高度致癌性.多环芳烃的种类很多,其致癌活性各有差异. 苯并[α]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用含25μg/k g苯并[α]芘的饲料饲喂小鼠140d,除使小鼠产生胃癌外还可诱导其白血球增多和产生肺腺瘤.每周三次摄入100mg的苯并[α]芘,有超过60%的大鼠发生皮肤肿瘤;当剂量降为3mg时,大鼠皮肤肿瘤的发生率下降到约20%;当剂量恢复到10mg后,皮肤肿瘤的发生率又可急剧上升至近100%.因此,大鼠皮肤肿瘤与苯并[α]芘有明显的量效关系.1973年,沙巴特等人的研究表明,苯并[α]芘除诱导胃癌和皮肤癌外,还可引起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通过母体使胎儿致畸. 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苯并[α]芘大部分可被人体吸收,经过消化道吸收后,经过血液很快遍布人体,人体乳腺和脂肪组织可蓄积苯并[α]芘.人体吸收的苯并[α]芘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另一部分则参与代谢分解.与蛋白质结合的苯并[α]芘可与亲电子的细胞受体结合,使控制细胞生长的酶发生变异,使细胞失去控制生长的能力而发生癌变.参与代谢分解的苯并[α]芘在肝组织氧化酶系中的芳烃羟化酶(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AHH导致癌的发生. 鉴于种种原因,FAO/WHO对食品中的PAHs允许含量未作出)介导下生成其活化产物—7,8-苯并[α]芘环氧化物,该物质可在葡萄糖醛酸和谷胱甘肽结合,或在环氧化物水化酶催化下生成二羟二醇衍生物随尿排出.但苯并[α]芘二羟二醇衍生物经细胞色素P450进一步氧化可产生最终的致癌物—苯并[α]芘二醇环氧化物(Benzo[α] pyrene diolepoxide).该物质不可被转化且具有极强的致突变性,可以直接和细胞中不同成分(包括DNA)反应,形成基因突变,从而规定.有人估计,成年人每年从食物中摄取的PAHs总量为1~2mg,如果累积摄入PAHs超过80mg即可能诱发癌症,因此建议每人每天的摄入总量不可超过10μg.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目前已知多种PAHs具有DNA损伤、诱导有机体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畸变等毒性作用,能引发呼吸、消化、生殖等多系统癌变,而且还具有肝脏毒性和神经毒性。

多环芳烃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及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及研究进展

第31卷第2期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3月TECHNOLOGYANDINNOVATIONMANAGEMENTV01.3lNo.2Mar.2010【技术与应用研究】多环芳烃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及研究进展焦琳,端木合顺,程爱华(西安科技大学地环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并且广泛存在于各种余质中。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表层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本文就多环芳烃的性质、来源、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危害、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展望了我国多环芳烃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环芳烃;分布;降解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0)02—0231—04TheDistribution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inWaterandTheProgressofitsResearchJIA0Lin,DUANMUHe.shun,CHENGAi-hua(CollegeofGeologyandEnvironment,施’anUniversity矿ScienceandTechnology,船’an710054,China)Abstract: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are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knownfortheirteratogenic,carci-nogeneticandmutageniceffect.Theyarederivedfromincompletecombustionofpyrolysisoforganicmaterialscontainingcarbonandhydrogenandexistintheenvironmentubiquitously.Wateristhesoul'.ceoflifeandindispensableinourlife.Researchresultsshowthatinlargeareasoftheworld.thesu/董acewaterispollutedbyPAHsinvaryingdegrees.Thepaperintroducesthesources,quality,harm,distribution,anddisposalmethod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inthewater,andputsforwardprospectsofthedevelopmentofPAHsresearchinOurCOUntlT.Keyword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distribution;degradationl引言多环芳烃(PAH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型化合物,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疏水性、蒸气压小,辛醇一水分配系数高,持久性强。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AHs)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几百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

PAHs 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有机物加工、废弃、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已被人们研究了200多年,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Pott)就观察到烟囱清洁工常患阴囊皮肤癌,相信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

到了二十世纪,文献大量报道了石蜡精炼、鲸油加工和煤焦油工业工人高发皮肤癌的现象。

在1920s-1930s,科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

通过生物效应实验,即动物致癌性试验确定了多环芳烃中的苯并[a]芘等具有致癌作用。

1950s以前,多环芳烃曾被认为最主要的致癌因素而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

1950s以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大量发现,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认识到多环芳烃只是众多类型致癌物的一类。

但是,这并没有因此降低了致癌性多环芳烃的重要性。

首先,它至今仍是数量上最多的一类致癌物,在总数己达1000多种的致癌物中,多环芳烃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其次,它是分布最广的环境致癌物。

近年来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空气、土壤、水体、植物等无不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其三,它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环境致癌物。

人类日常生活的某些活动以及某些嗜好常与多环芳烃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如吸烟这个嗜好就是产生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并已证实是诱发人类肺癌的重要因素;再如油脂食物的煎、烘、熏等烹调过程也产生致癌性多环芳烃,并被认为是某些地区胃癌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些偏僻山区的当地居民有室内烤火的习惯,由煤和木材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就弥漫在室内,造成室内极高的多环芳烃浓度,由此造成当地居民中某些呼吸道癌症发病率的升高。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及其对人群暴露的危害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及其对人群暴露的危害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及其对人群暴露的危害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指高毒、持久、生物蓄积性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质,其持久性、富集性及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产生的“三致”(致癌、致畸、致异变)效应和环境激素效应,对全球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正日益显著。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不但象其他POPs一样具有潜在的巨大危害性、持久性和普遍性,并且随着人口膨胀及工业化的进展,PAHs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的速度有增无减。

因此PAHs已成为POPs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的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对多环芳烃对人群暴露的危害风险进行评价。

关键词多环芳烃;毒理学;人群暴露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美国环保署公布的16种优先控制PAHs中,不少化合物对人体和生物体具有“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变”作用。

近期执行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组织的持久性污染物(PTS)区域评价计划,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中亚和东北亚国家(第VII工作区,共11个国家和地区)筛选出的持久性污染物中,PAHs位列第四,在优先级上仅次于二恶英/呋喃类和多氯联苯(PCBs)[1]。

PAHs成为地球化学和环境毒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PAHs的来源较多,主要有热解成因、石油和成岩成因;②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PAHs同时还伴随着炭黑,石油源的PAHs是包含无数芳烃和脂肪烃类的混合物,这些不同进而影响它们的持久性和生物有效性;③与其它环境中POPs相比,PAHs的构型非常多;而且其它许多有害物质可通过禁用和控制排放来达到削减的目的,而PAHs由于成因非常广泛很难控制。

1多环芳烃的性质及其在气固相间的分配1979年美国环保局(EPA)颁布了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它们是有害,有毒或已知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物质。

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其治理技术研究_魏俊飞

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其治理技术研究_魏俊飞

第21卷第3期2008年6月污染防治技术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21,N o .3J u n .,2008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其治理技术研究*魏俊飞, 吴家强, 焦文娟(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 要:多环芳烃(P A H s )是一类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致癌、致畸与致突变等特性的环境优先污染物。

文中概括介绍了P A H s 的来源、毒性及毒理,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 A H s 污染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治理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等。

关键词:多环芳烃;毒性;治理技术;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O 625 文献标识码:AT o x i c i t y o f P o l y c y c l i c A r o m a t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a n dI t s D i s p o s a lW E I J u n -f e i , W UJ i a -q i a n g , J I A OW e n -j u a n(C o l l e g e o f R e s o u r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h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X i 'a n ,S h a n x i 71002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o l y c y c l i c A r o m a t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P A H s )a r e p e r s i s t e n t o r g a n i c p o l l u t a n t s t h a t w i d e l y e x i s t i n g i n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M a n yP A H s a r e c a r c i n o g e n i c ,t e r a t o g e n i c a n d m u t a g e n i c a s t h e p r i o r i t y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a n t s .T h i s p a p e r r e c o u n t s t h e s o u r c e ,t o x i c i t y ,p o l l u t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P A H s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o f m i c r o b i a l r e m e d i a t i o n a n d p h y t o r e m e d i a t i o n a r e a l s o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K e yw o r d s :P A H s ;t o x i c i t y ;t r e a t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b i o r e m e d i a t i o n收稿日期:2008-02-28;修订日期:2008-03-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22024)作者简介:魏俊飞(1983—),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

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有害成分分析及检测方法

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有害成分分析及检测方法

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有害成分分析及检测方法作者:许亚宁杜维维来源:《今日印刷》2015年第12期在食品流通的过程中,包装具有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便于储藏、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

食品包装直接接触食品,要保证被包食品的品质从而保护消费的安全,因此,食品包装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由食品包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如“PVC保鲜膜致癌”、“雀巢液态婴儿奶因被印刷油墨污染被召回”等。

长期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近些年,复合包装材料用印刷油墨引起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印刷油墨是包装材料印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油墨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

其中颜料、连结料和助剂是三大重要组分,共同构成了油墨。

虽然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的印刷油墨并没有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是油墨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环境时间的变化迁移到食品中,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印刷过程中,印刷品相互堆叠在一起,印刷面与非印刷面接触,也会对食品包装造成污染。

油墨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溶剂残留、紫外光固化油墨中的光引发剂和重金属、多环芳烃类等物质。

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介绍:1.有机溶剂凹版印刷技术是我国软包装常用的印刷方式。

目前,市场上有树脂型(胶印)和溶剂型印刷油墨,用于食品包装印刷,后者为软包装中常用的印刷油墨。

其中,溶剂型油墨包括苯、醇及水溶性油墨,其主要成分为有机溶剂,如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丙、丁)酯类、异丙醇、丁酮等。

这些物质很容易被塑料薄膜吸附,虽然在印刷干燥过程中会除去一部分,但不可避免的会有残留量,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迁移到食品中,危害健康。

其中,苯类溶剂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FDA将其列为可致癌的化学物质,它会影响人体造血功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损害神经系统,更严重可能会产生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目前,苯及苯系物的限量指标在GB/ T10004-2008和GB9685-2008中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苯和甲苯。

(完整word版)毒理学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

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

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水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环境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的组成部分,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

土地处理系统:利用土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已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或废水,同时利用其中的水分或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

环境质量: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要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阀值。

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权利机构为保障人群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的最大阀值所作的强制性的法规。

环境质量监测:对环境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变化。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定、比较预测。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指示生物: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的生物。

指示生物法:常利用对污染物敏感的或具有较高耐受性的生物的存在或缺失情况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

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群落中种类与个体数的比值。

生物标志物:指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试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长期生物测试:指在低浓度污染物作用下,暴露时间要尽可能长达受试生物的整个生活史的一类生物测试,又称为全部生活史的生物测试。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3.首过消除:是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也称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4.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5.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6.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反跳反应。

7.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作为治疗目的,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为副作用。

8.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9.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0.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1.瑞夷综合征: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预后恶劣。

12.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13.赫氏反应:应用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雅司,鼠咬热或炭疽等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14二重感染: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菌药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致癌芳香烃

致癌芳香烃

致癌芳香烃?——多环芳香烃摘要芳香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油漆工作中使用的溶剂都含有苯或苯的同系物,因此从事上述职业的人群要加强防范,避免苯中毒。

人若长期接触或吸入稠环芳烃如萘(俗称卫生球,过去用来驱蚊防霉)等则会致癌。

许多稠环芳烃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

秸秆、树叶等物质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雾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我国有些省市已经禁止焚烧树叶和秸秆。

香烟的烟雾中也存在多种稠环芳烃。

针对现社会对芳香化合物的广泛使用本文特开展对致癌芳香烃的讨论关键词多环芳香烃致癌机理预防正文致癌多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最早被认识的化学致癌物。

早在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就提出打扫烟囱的童工,成年后多发阴囊癌,其原因就是燃煤烟尘颗粒穿过衣服擦入阴囊皮肤所致,实际上就是煤炱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

多环芳香烃也是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化学致癌物。

1915年日本学者Yamagiwa 和Ichikawa,用煤焦油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

在五十年代以前多环芳香烃曾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五十年代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中之一类。

但从总的来说,它在致癌物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它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而且分布极广。

空气、土壤、水体及植物中都有其存在,甚至在深达地层下五十米的石灰石中也分离出了3,4-苯并芘。

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煤、石油、焦油和沥青中,也可以由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汽车、飞机及各种机动车辆所排出的废气中和香烟的烟雾中均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香烃。

露天焚烧(失火、烧荒)可以产生多种多环芳香烃致癌物。

烟熏、烘烤及焙焦的食品均可受到多环芳香烃的污染。

致癌性多环芳香的类别目前已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及其致癌性的衍生物已达400多种。

按其化学结构基本上可分成苯环和杂环两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致毒效应的名词解释
光致毒效应,又被称为光毒性效应,是指光线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

它是
由于光线的特定波长或强度所引起的,并通常与光线的长时间暴露有关。

光致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光致毒效应简介
光致毒效应是研究光线对生物体产生的突破效应,它包括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光皮肤病。

这种疾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和可见光下,导致皮肤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皮炎和皮肤癌等疾病。

此外,光致毒效应还包括光致氧化效应、光致突变效应、光致毒代谢效应等。

二、光致毒效应与紫外线
紫外线是光致毒效应中最常见和最具危害性的因素之一。

它包括UVA、UVB
和UVC三种类型,其中UVB是最具致命性的。

当人体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它会
破坏DNA的结构,导致细胞死亡和突变,从而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此外,紫外
线还会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皮肤老化加速。

三、光致毒效应的防护方法
为了减少光致毒效应对人体的损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首先,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尤其是在午后时段。

其次,使用防晒霜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

正确的使用防晒霜应该是涂抹在暴露的皮肤表面,并且要定期补涂。

此外,选择适当的防晒霜SPF值也很重要,根据自身肤质和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四、光致毒效应与职业危害
光致毒效应不仅仅是个人健康的问题,同时也与一些特定职业的工作者息息相关。

例如,对于户外工作者、农民和建筑工人等,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皮肤伤害甚至皮肤癌。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五、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光致毒效应的研究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进一步
深入了解光致毒效应背后的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防护方法。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更好的防晒效果,以及通过基因治疗来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

此外,也可以研究光致毒效应与其他疾病、如癌症、视网膜病变等之间的关联,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结:
光致毒效应是一种由特定光线引起的生物体的有害反应。

主要表现为光皮肤病,其原因主要与紫外线的暴露有关。

为了防止光致毒效应对人体的损害,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并使用适当的防晒霜。

此外,光致毒效应也与一些特定职业的工作者相关,应采取措施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光致毒效应的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光致毒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