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俗话常说:无肉不成席。
尤其猪肉在我国是大部分人喜爱的主要肉食。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猪肉成为居家过日子的大众食品,消费市场逐年增量,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促使近年出现养猪热,社会上大量资金流入,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介入,使养猪场呈现出现代化、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模式,这样不仅猪群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逐步提高,而且还为猪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此,笔者把危害比较大的猪伪狂犬病进行分析阐述,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1流行病学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呈圆形,病毒外面有囊。
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它能在动物的细胞上生长繁殖,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很长时间。
所以猪群空栏期间如果冲洗和消毒不彻底,很难将伪狂犬病毒消灭干净,致使本病进一步发生扩散或流行。
伪狂犬病毒对很多消毒药物不敏感,并且能够耐受低温环境。
但是对氯仿、乙醚等脂溶性溶剂和紫外线照射比较敏感,使用这些消毒剂或用紫外线照射可以将其杀灭。
自然条件下可致猪、牛、羊、兔、狗、猫、鼠等发病。
通常情况下,猪是伪狂犬病毒的中间宿主,病猪、鼠类及其它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自然条件下,本病不仅通过猪群之间进行水平传播,还可以通过种猪进行垂直传播,这也是本病传播速度很快的主要原因。
发病猪只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病毒,种猪还能够通过精液、乳汁等排放病毒,促使本病进一步扩散传播开来。
猪发生本病后,临床症状因猪龄等不同而异,怀孕母猪表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种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等不育症状。
出生两周内的猪仔致死率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能达40%,死亡率在20%左右;成年猪多数呈隐性过程,能引起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滞,增重减慢,饲料报酬低,严重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1]。
2病理解剖猪伪狂犬病一般没有特征性病变。
主要病变是肾脏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消化道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肠炎。
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及控制对策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控制对策作为对养猪业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猪伪狂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而广东省在八十年代以前,几乎没有发生过此病,但随着集约化猪场的迅速崛起及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从八十年代末到今,猪伪犬病的发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目前,该病几乎已成为许多猪场的常规病。
更主要的是,该病的临床症状已由原来的单一性转为多样性,诊断及治疗均相当困难,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本文作者曾在多个猪场治疗过该病,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
下面作者就以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手法向广大读者介绍其治疗猪伪犬病的心得,供同行参考。
临床表现形式一、阴性猪群的临床表现阴性猪群首次发生伪狂病时,多呈爆发性。
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可以见到如教科书所描述的所有典型症状和病变,包括育成猪出现短暂如感冒样症状;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哺乳仔猪出现致死综合症和高死亡率(4080%),死亡仔猪肝脾脏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表面出现大量针尖大出血点等病变。
用病料接种家兔出现剧痒而死,临床表现十分明显。
二、阳性猪群的临床表现阳性猪群发生伪狂犬病时,有时呈爆发性,更多时候呈散发性,常见不到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形式多样,无临床经验或不做实验室检验,多会作出错误诊断,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轻。
1、出现与阴性猪群首次发病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变。
2、除怀孕母猪出现流产外,哺乳仔猪及其它猪只表现正常。
3、仅哺乳仔猪或部分哺乳仔猪有腹泻(拉黄色稀粪),精神不振,颤抖,消瘦死亡等病状,怀孕母猪和其它猪只均无异常。
目前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常让人们误认为是黄白痢或母猪奶水不足。
4、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发病,其余猪只见不到症状,这种情形有时可见到。
5、执行免疫注射的猪群会发生疫猪,出现疫病后,使用疫苗给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又可以控制疫情。
这种情形也较为多见。
6、通过细胞培养可以从病料中分离到病毒,但用病料接种家兔却未见出现剧痒反应或仅有轻微体温反应。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犬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类似于狂犬病的病毒感染,但临床症状和传播机制略有不同。
本文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1.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恐水症(他汀-斯梅盖尔症),即对水的恐惧。
此外还可能出现痉挛、瘫痪、抽搐、躁动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4)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2.诊断方法: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通过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病情。
(3)动物接触史:了解患者是否曾接触过病毒携带者或疑似患者的动物,可以作为诊断的一个参考。
(1)疫苗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如养猪场工作人员等,可以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感染。
(2)动物管理:对于患有疾病或病毒携带者的动物,要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
(3)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处在高风险环境中的人员,如兽医、养殖人员等,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
(4)卫生宣教:加强对公众的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大众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与狂犬病相似的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似,但传播机制和动物宿主有所不同。
对于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传播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猪伪狂犬病是猪隐孢子菌性脑膜脑炎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病原性脑炎,由隐孢子菌属的隐孢子菌引起,病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受感染肉或血液经口进入。
猪伪狂犬病对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说。
一、临床症状诊断1. 急性感染期症状明显猪伪狂犬病的感染期虽短,但症状明显,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腹泻、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抽搐、角弓反张等。
2. 神经系统症状患病猪的神经系统症状是该病的特征之一,猪伪狂犬病患猪会出现头抽筋、头部不停地晃动、耳朵抽动、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不安、步态不稳、不能站立、抽搐、脑脊液白蛋白高。
3. 病理改变患猪的脑部组织明显肿胀,部分大脑发现灰白质分界不清、些许出现点状出血。
脑的脊髓膜肿胀,浸润并压迫中枢神经,同时在脑脊液中可找到病原菌。
这样的病理改变与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是一致的。
4.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测:脑脊液分析显示出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含量增加和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
二、防治:1. 猪伪狂犬病暴发后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现猪伪狂犬病的暴发,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处理,防止该病向更多的猪传播。
同时对已经感染的猪进行适当处理,保持他们的生存环境清洁卫生,降低感染率,控制传播。
立即对附近的其他猪进行检疫和隔离。
2. 猪伪狂犬病的疫苗防治在猪场常规性的使用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生产单元在规定时间内为已经接种了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猪进行复苗,增加猪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3. 强化防疫措施通过加强检疫和隔离工作,提高猪场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水平,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对患病猪的隔离和治疗防控,提高猪的免疫力。
4.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人员防护设施的建设,提醒人员在接触猪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同时对患病人员及时进行治疗。
总结:针对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猪场管理者和兽医需重视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加强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检疫和疫苗注射,并提高个人的卫生意识,减少病毒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呈暴发性流行。
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该病特点是能够长时间带毒、散毒,且各种应激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潜伏感染暴发疾病。
所以必须加强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随着猪年龄的不断增长,患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眼睛周围发红,双眼紧闭,陷入昏睡,体温升高达到41-42°C,呼吸困难,有混杂泡沫的黏液从口角流出,部分发生呕吐、腹泻。
乳猪患病后两耳后倾,初期受到刺激会兴奋且呜叫,后期受到任何刺激都不会叫出声,只会导致局部肌肉发生震颤;眼睑发生水肿,腹部存在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部分甚至全身都呈紫色;初期行走摇晃,部分甚至后退行走,非常容易跌倒,之后会倒地不起,四肢不断划动,头颈后仰,往往呈现间歇性抽搐,肌肉痉挛,角弓反张,经过4T0min又能够站起。
病程持续最短时只有4-6h,最长时可达到5天,通常在2-3天。
患病仔猪断奶前后如果排出黄色水样稀粪,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大于2月的猪患病后具有较轻的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不会表现出神经症状,通常表现出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困难等。
妊娠母猪患病后,体温能够升高大约o.5C,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咳嗽,呈现腹式呼吸,伴有便秘,且容易发生延迟分娩、流产以及死产。
对于妊娠后期患病的母猪,尽管能够产出活仔猪,但由于其具有较差的生活力,一般会在出生1-2天内表现出神经症状,最终发生死亡。
2、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心血、肝脏、脑组织进行抹片,接着进行染色镜检,没有发现细菌。
同时,将以上病料在马丁肉汤及鲜血琼脂平板接种,置于37°C体条件下进行24-48h培养,也没有长出细菌。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1. 引言1.1 概述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唾液、眼泪、尿液和粪便中,通过直接接触、食物或水源传播。
病猪一旦感染后会出现严重症状,包括高烧、食欲减退、多食、躁动不安、进食障碍、呼吸困难等,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猪伪狂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对养殖业和猪肉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防止疫情的扩散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提高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水平、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食品安全。
1.2 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性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只。
猪伪狂犬病在养猪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健康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会导致猪只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进而降低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
猪伪狂犬病具有潜在的威胁,不仅对猪只健康构成风险,还可能通过猪只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及时了解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性,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对于维护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畜共患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10】2. 正文2.1 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猪伪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更为普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猪伪狂犬病主要通过猪与受感染的犬类接触传播,也可能通过猪的唾液、泪液等感染病毒。
在猪群中,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集中养殖条件下更易发生疫情。
一旦猪群中出现感染,病毒可迅速传播,造成较大规模的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猪伪狂犬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季,气温升高时病毒活性增强,有利于病原体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分析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毒可以在猪、狗、猫、狐狸等动物身上发现。
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高且传染性强,会对养猪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一、疫病的诊断1、症状: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泼泻、四肢无力、痉挛、抽搐、猪的行为异常等。
在发病早期,猪会有烦躁不安、畏光、畏声、易激动等表现。
疾病进展后,猪体温会急剧升高,伴随着肌肉痉挛和抽搐,最终导致死亡。
2、病理学:猪伪狂犬病常伴有多种病理改变,其中脑部损害是最为显著的。
病变表现为脑部充血、水肿、出血和神经细胞空泡变。
3、实验室检测:通过采集猪脑组织,采用病毒拓扑实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等技术可以确定猪是否感染了猪伪狂犬病病毒。
1、加强监测:在猪场、贩猪市场等密闭场所中,应加强对猪的监测和检测,对发现可能患有猪伪狂犬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消毒,避免病毒传播。
2、疫苗预防:针对猪伪狂犬病,已经开发出多种疫苗。
给猪注射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疫苗的使用应遵循疫苗手册的规定,定期检查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及时补强疫苗。
3、管理控制:严格落实猪舍卫生和消毒制度,避免疫源扩散。
加强对进入猪场、贩猪市场等人员的管理,保证“人畜分离”,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总之,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疾病,要想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只有全面加强猪场的监测、疫苗预防和管理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发生和对养猪业及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分析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猪。
该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了解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一、病原学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犬科、猪科、食肉目和蝙蝠目哺乳动物。
该病毒属于锥形病毒科,核酸含有一株M序列。
二、临床症状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猪只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呕吐、癫痫样惊厥、瘫痪和狂犬样舞蹈等。
病程短,潜伏期为3-7天,多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
三、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疫情调查和疾病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诊断:采集患病猪的血清标本进行病毒抗体检测或病毒分离鉴定,可以确认猪是否感染伪狂犬病病毒。
四、防控措施1. 预防接种:养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有效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2. 加强饲养管理:维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养密度,保持猪只的健康状态。
3. 防护隔离:对疑似感染伪狂犬病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4.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患病猪只,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5. 合理用药: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只,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减轻病症,提高存活率。
养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猪只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严谨的防疫措施和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传播具有较高的
危险性和传染性。
以下是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1.加强预防接种。
对猪进行规定的伪狂犬病预防接种是有效防控
此病的重要手段。
猪的接种应该在猪只处于健康状态下完成。
2.控制病媒传播。
猪包括野生猪的感染主要通过咬伤或者其他伤
口处接触病原体所致,因此采取控制有关媒介(如:蚤子)的措施进
一步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
3.加强消毒和隔离。
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实施隔离,并对猪圈、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消除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以避免病原体在猪圈、场地等的扩散和传播。
4.增强监测和报告。
若发现猪出现相应症状或观察到野生猪出现
异常,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或农业、畜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以便进行有
效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总之,对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面、科学和有效的措施,只有在规范防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保障猪只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
续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又称禽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畜共患病之一,能够影响人和家畜的健康,因此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1、加强生猪检疫:不合格的猪及其产品不得流通,在进口时也应该加强检疫,对于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防止其传播。
2、控制病媒:猪伪狂犬病是通过蜱传播的,因此要加强蜱的防控,对于疑似带有蜱的猪,要驱蜱、消灭蜱在环境中的滋生源。
3、加强免疫:对于生猪要进行定期免疫,以增强猪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病毒感染。
4、消毒净化:在养殖场内进行消毒净化,定期清理粪便,以减少病毒的扩散范围和感染程度。
5、控制饲养密度:猪伪狂犬病易在猪群中流行,因此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6、不擅自前往流行区:对于疫情较重的地区不要前往,以免被病毒感染。
1、绝育隔离:对于疑似感染的猪进行隔离,并进行绝育处理,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2、熏蒸消毒:对于猪舍内和周边环境进行熏蒸消毒,将病毒从环境中彻底消灭。
3、物品器具消毒:对于使用过的器具和物品进行专业消毒,不得随意丢弃,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病死猪处理:对于病死猪尽快处理,以避免其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的污染。
通过以上的防控和净化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扩散和感染,在抗击猪伪狂犬病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科学防控、科学治疗。
136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136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作者:张志宽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临床症状母猪。
通常是生产母猪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产出木乃伊胎、死胎,或者推迟分娩,还伴有体温升高,可达到40~41℃,食欲减退,便秘,呼吸困难,眼睛水肿,结膜炎,但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猪场发生该病后一般能够持续2~3个月,发生流产的几率往往能够达到20%左右,且其产出的后代仔猪的初生重明显不均匀,大部分比较虚弱。
病毒传染给后代仔猪后,通常经过2~3天才出现发病。
哺乳仔猪。
小于3周龄的哺乳仔猪感染病毒后具有最严重的症状。
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发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42℃,并有大量的泡沫性黏液从口鼻流出,还伴有呕吐、腹泻,发出嘶哑且刺耳的尖叫声,扁桃体发生坏死,眼睑、口角以及颌下发生水肿,在腹股部存在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点。
行走摇晃,沿着猪圈随意游步,关节逐渐僵直,容易跌倒或者发生瘫痪,呈现间隙性抽搐,全身肌肉明显震颤,通常能够持续大约5min,只要出现以上症状,经过2~3天就会全部死亡。
即使仔猪能够耐过,也会变成僵猪。
断奶仔猪。
通常在断奶后5~7天出现发病,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降低,给病毒侵入提供机会。
其临床症状基本上与哺乳仔猪相同,但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且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神经症状,如肌肉僵直,全身间歇性肌肉震颤。
另外,病猪体温升高达到大约41℃,发出嘶哑叫声,呕吐,排出黄色稀粪,通常经过2~3天发生死亡。
发病率一般在30%左右,死亡率能够超过85%。
2 实验室诊断血清学检验。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猪场母猪以及仔猪血液,经过短暂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测定血清中是否含有伪狂犬抗体。
病原学检验。
采集的患病母猪排出的胎衣以及产出死胎的脐带血等组织,直接置于研磨器中进行研磨,然后再添加1.5 ml.的生理盐水,接着进行研磨,当形成匀浆后加入到1. 5mL的灭菌离心管中,以8000r/min的转速进行2min离心,然后取lOOtiL上清液添加到另一个1.Sml。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猪伪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变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对猪的危害较大。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猪和带毒猪。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临床症状1. 急性发作:患病猪出现行动迟缓,肌肉僵硬,不能站立,其后出现四肢抽搐,猪脸痉挛,引起“笑脸症”等症状。
猪受到刺激,易激动不安,并出现明显的烦躁和对外界的敏感和恐惧,有的猪会口沫外流。
2. 呼吸道症状:患病猪常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以及或是出现肺部出血与水肿,若出现此症状,病情很可能已经十分严重。
3.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病猪出现脑炎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表现为惊厥、昏迷、瘫痪,甚至死亡。
4. 消化道症状:患病猪常出现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有时出现腹泻与呕吐。
5. 体温变化:患病猪体温升高,甚至高烧。
二、诊断方法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是通过病理学的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诊断:1. 临床症状:结合上述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出猪是否患有猪伪狂犬病。
2.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病猪的血清,观察病毒抗体的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猪伪狂犬病病毒。
3. 病毒学检查:通过对患病猪的组织或者血液样本进行病毒学检查,如PCR方法检测,直接检测出猪伪狂犬病病毒。
三、防治措施由于猪伪狂犬病对猪的伤害较大,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对猪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免疫:可以采用猪伪狂犬病疫苗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预防猪群的传染和发生。
在疫苗接种后,要定期复查抗体水平,确保猪的免疫效果。
2. 严格的隔离:对已感染的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措施,确保病毒不会继续传播。
3. 消毒杀菌:猪圈和生活场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杀菌,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养殖户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猪的抵抗力,减少猪的感染。
猪各阶段伪狂犬症状及防控

1、猪伪狂犬病简介:①属DNA病毒,变异率很低,冬春、分娩母猪舍发病率高;②15日龄内仔猪高发,且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③猪只感染症状:仔猪脑炎症状运动失调、腹泻;育肥猪呼吸道症状咳喘喷嚏;母猪流产繁殖障碍;④病毒排毒途径:鼻腔、口腔、哺乳,其次为粪便尿液,无症状猪只也可持续排毒长达1年;⑤猪只一旦感染伪狂犬会终生带毒,也可周期性发病或排毒,净化难度也较大;2、伪狂犬猪只典型症状(未免疫的猪只症状更明显):①哺乳仔猪:仔猪眼结膜潮红、嗜睡、发烧、口角分泌泡沫状粘液、呕吐、黄色蛋花状腹泻;仔猪脑炎症状从运动失调→麻痹瘫痪,间歇性发抖或倒地划水;死亡率高达80%以上,存活下来的仔猪也多以僵猪为主;②断奶保育仔猪:症状略有减轻,猪只发烧、呼吸频率加快、炸毛、采食下降;其它症状也同哺乳仔猪;③育肥猪只:猪只轻度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犬坐式呼吸、流鼻涕等;④母猪:母猪采食下降、惊厥、眼结膜发炎、繁殖障碍(返情、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弱仔且死亡率高;母猪妊娠0-38天感染:胚胎吸收母猪返情;母猪妊娠38-76天感染:母猪产木乃伊胎;母猪妊娠76-114天感染:母猪产死胎或弱仔;3、伪狂犬猪只病理解剖特点:①猪只扁桃体化脓性坏死或溃疡、肝脏白色坏死灶、肾脏弥漫性淤血点;②猪只脑脊液增加、水肿、出血;③猪只脾脏白色点状坏死、肺脏水肿;4、伪狂犬猪只抗体水平和免疫特点:①母源抗体:在哺乳仔猪体内半衰期10天左右,有效保护期至21日龄;②1日龄仔猪滴鼻免疫:可显现占位效应,以预防潜伏期的感染,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快速建立细胞免疫、降低阳性猪只排毒;③打过疫苗的猪只:保护率达不到100%,也依然有感染风险和排毒的可能性;④猪伪狂犬疫苗选择种类:需要选择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活苗,原因包括:伪狂犬灭活苗主要产生体液免疫,对伪狂犬的感染窗口不具有保护力;猪伪狂犬活苗:快速刺激产生细胞、体液免疫,维持时间长,大多作为猪群普防;猪伪狂犬灭活苗:提高母源抗体滴度,大多作为跟胎免疫保护新生仔猪;⑤不同阶段猪群免疫方案:5、猪只净化方案:①当母猪舍阴性的情况下,仔猪21天提前断奶,转至净化完全的保育舍,阻断传播;②新进后备种猪检测,保证猪伪狂犬阴性,并把血清学阳性的种猪逐步淘汰更换;③也可对血清学阳性猪只肌注基因缺失灭活苗,而后间隔4-6周加强免疫一次,此后4个月肌注1次;④自留后备:100日龄检测gE抗体阴性时留种,并在110、130日龄接种两次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此后每季度免疫一次;伪狂犬gE野毒阳性猪只,在110、130日龄接种两次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后转至育肥舍;。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引言猪伪狂犬病,又称为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性疾病。
虽然其感染性较低,但一旦发生,对猪群和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减少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减少损失,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常用的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疫苗种类目前可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主要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应答弱的动物可能会产生副反应。
灭活疫苗则相对安全,但其免疫效果有限,需注意免疫程序和免疫间隔。
2. 疫苗接种时间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根据猪群的生长阶段确定,常见的接种时间包括出生后、断奶后、育肥期等。
具体接种时间应根据兽医的建议和当地的防疫要求来确定。
3. 疫苗接种程序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包括准备疫苗、选择接种方法、按照规定剂量接种等。
接种时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养殖管理除了疫苗接种,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保持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2. 控制源头采取严格的检疫制度,对引进的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观察。
饲养户应加强对猪只的管理,不随意引进病死猪或病猪尸体,确保养殖场内的动物健康。
3. 营养调理合理的饲料营养配制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力。
饲养户应根据猪群的年龄、生长阶段和环境等因素,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猪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4.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热点地区和养殖场进行病原体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加强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及时了解猪伪狂犬病疫情和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在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免疫措施:用伪狂犬病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提高猪的免疫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和高风险环境中的猪。
2. 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饮水设施等,减少传播病毒的环境污染。
严格管理和监控猪只的进出,限制与其他感染动物的接触。
3.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猪伪狂犬病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和病变的猪只,进行隔离和治疗。
4. 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并立即隔离和进行相应治疗。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对病例周围区域进行封控,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养殖户和养猪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正确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和蔓延。
总之,采取免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早期诊断和处理、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肿, 气管 、 支气管内有充满 白色的泡沫状液体 ; 心包
积液 , 心外 膜 、 心肌 上有 出血 点 。死 前有 神 经 症状 的
还 可 选 用 抗 伪 狂 犬 病 血 清 皮 下 或 者 肌 肉注 射 , 预 防量 每 次 J~ 5毫升 , 疗 时加 倍 , 要 时 可间 隔 02 治 必
兽 医 临 床
猪 伪 狂 犬 病 的 诊 断 和 防 治 措 施
李锦华 ( 吉林省柳河县 柳河镇畜 牧兽医 150 ) 站 330
当前 , 猪伪狂犬病时有发生 , 对养猪业造成较大 的危害, 而有的地方 暴发时母猪产仔死亡率为 6 ∞ 9% 0,
母 猪 产 活仔猪 率 下 降 1%左 右 ,由于猪 伪 狂犬 病 主 0 要侵 害仔 猪 , 断奶 仔 猪 的呼 吸系 统造 成 危 害 , 起 对 引 猪 的呼 吸道综 合 症 , 严重 影 响仔 猪 的生 长 发育 , 给养 猪 户造 成 了严 重 的经济 损失 。
病仔猪行动不稳 、 斜行走路 , 重者卧地或者犬坐姿势
后 驱麻痹 , 叫声 嘶 哑或 叫不 出声 。一般 于 出现神 经症 状 后 I2天 可 昏迷致 死 , 死 率 为 1o , 过 者 都  ̄ 病 0% 耐
会 留有后遗 症或 者成 为僵猪 。
母 猪感 染 本病 后 常 发生 流 产 , 出现 死 胎 、 胎 可 弱 和木 乃伊 胎 , 的胎 儿 溶解 , 胎 多 于产 后 2 3天 内 有 弱
1流行特点
本病 各 季均 可 发生 ,但 是 ,以冬 春 两 季尤 为 严 重 ,多 呈 散发 性 或 地 方流 行 性 ,发 病 仔 猪 最 小 的 3 天 , 大的 6 最 5天 , 1 月龄 的仔猪 发病 最多 。该 病 以 个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各种家畜均可感染。
本病以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危害小猪。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出现会增加猪的死亡率,因此为了对这种病毒更好的了解与掌控,现对感染此疾病的猪的发病情况、症状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对猪伪狂犬病进行诊断,并根据其病理特征提出全面的防治措施。
一起来了解一下!1、发病情况某养猪场购进公猪60头、母猪180头,同年7月母猪产仔出现弱胎、木乃伊胎、死胎情况,流产率18%左右。
同期养殖场中幼崽出现呕吐、食欲不振、高热、抽搐等症状,3日后幼崽病死数量8头,死亡率20%左右,7日后幼崽病死数量为25头,死亡率60%左右。
养殖场主采用多种抗生素对猪群进行治疗,无明显疗效,猪群中病情持续蔓延,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症状与病变受抵抗力、易染度及病毒性质等因素使病猪在发病时期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也有很大区别。
初生幼崽:其发病表现主要有无法进食、呕吐腹泻、四肢不稳、颈部僵硬、昏迷死亡等情况,发病后幼崽多数在1- 2天内死亡。
断乳前后:此时期的幼崽感染猪伪狂犬病的几率较初生幼崽要低,发病症状与初生幼崽大致相同。
成年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后不会出现明显发热情况,主要表现为呼吸有杂音、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并伴随着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情况,死亡率极低。
怀孕母猪:母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后最常出现症状为产下死胎、弱胎,流产也是病发的主要症状。
3、诊断初步诊断:根据资料显示的病猪发病情况可以初步断定其与猪伪狂犬病发病症状基本相同,根据仔猪死亡率及母猪症状可以初步诊断此养猪场中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为猪伪狂犬病。
病毒分离和鉴定:采取脑组织、扁桃体,用PBS制成10%悬液或鼻咽洗液接种猪胚成纤维细胞,于18-96 h出现病变,有病变的细胞用HE染色,镜检可看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4、防治措施在伪狂犬病临床中尚未研制出可以有效治疗此种疾病的药物,因此只能采用疫苗接种及时控制防治等措施,避免病毒在猪群中大规模的暴发、流行。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doc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概述:猪伪狂犬病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根据其病毒特性——寒冷的天气更容易存活。
现在天气在渐渐转凉,如今正是猪伪狂犬病的高发季节。
不同生长周期、品种的猪都有可能患上伪狂犬病。
一旦发现有猪感染伪狂犬病,应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控制。
同时,也应做好相应预防措施,避免疫情传播。
猪伪狂犬病紧急处理措施1、立即隔离如果猪场发现疑似得伪狂犬病的猪,要立即隔离,避免猪伪狂犬病疾病的扩散。
特别是仔猪,出现此病发病症状时,要立即处理掉(无害化),可能养猪朋友会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药物治疗如果确诊是伪狂犬病,先要对发病的猪进行药物治疗。
对感染的病猪,可用(注射或口服)高免血清、抗病毒型干扰素、磺胺间甲、穿心莲、头孢噻呋钠、紫锥菊、黄芪多糖等进行治疗。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3、全场消毒隔离病猪后,要立即开展消毒工作。
以上用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喷洒整个猪场;二是将病猪接触过的料槽、草垫等所有东西进行焚烧;三是灭鼠,如果场内有养猫、狗,但不想扑杀,最好要进行病毒检查。
4、全群接种疫苗当确定猪群被猪狂犬病毒感染了,在发现第一例后,要要对所有生猪进行一次伪狂犬病疫苗接种,仔猪喷鼻免疫,成年猪肌注免疫。
如果病情严重,3周后,要再进行一次疫苗接种。
5、尸体、粪便无害化处理在专业机构或者人员的指导下,对病死猪尸体、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相关车辆和人员要格外注意,及时消毒。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措施紧急处理只是无奈之举,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
而且说实话,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治疗,并没有什么特效药。
所以对于猪狂犬病,除了疫苗接种,日常防御很关键。
猪群中,只有没了猪伪狂犬病病毒,才能有一个无猪伪狂犬病的猪场。
1.消毒伪狂犬病病毒对消毒剂敏感,这意味着经常消毒的猪场得此病的几率会下降。
2.灭鼠有研究表明,除了病猪传播外,老鼠通过自身携带病毒、啃咬生猪以及粪便等,也极容易传播伪狂犬病病毒,所以猪场灭鼠工作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吴强
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7期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
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
伪狂犬病一旦传入未免疫的种群,则呈爆发
性流行。
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以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呼
吸困难,有的呕吐和腹泻,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
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
胎及弱仔等繁殖障碍。
生长肥育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类似猪流感,死亡率虽低,但增重
缓慢。
此外,猪伪狂犬病常与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
杆菌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
对初生仔猪则
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甚至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1)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等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可经胎盘侵害胎儿,泌乳母猪感染本病后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天,此时仔猪会因哺乳而感染本病。
(3)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 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最初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
口角有大量
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内容物为黄色。
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
特征。
最常见的是间歇性抽搐、癫痫发作、角弓反张、盲目行走、转圈及呆立不动。
出现神经
症状的仔猪几乎全部死亡。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凌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
4月龄左右的猪,发
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
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
母猪有时表现为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有的分娩延迟或提前,有
的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
产下的仔猪初生体小、衰弱,弱胎2~3日后死亡。
3 病理变化
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
眼观主要见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其他肉眼病变不明显。
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时,脑膜明显充血,脑脊髓液
量过多,肝、脾等实质脏器常可见灰白色坏死病灶,肺充血、水肿和坏死点。
子宫内感染后可
发展为溶解坏死性胎盘炎。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散性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及神经节炎,有明显的血管套
及弥散性局部胶质细胞坏死。
在脑神经细胞内、鼻咽黏膜、脾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内可见核内
嗜酸性包涵体和出血性炎症。
有时可见肝脏小叶周边出现凝固性坏死。
肺泡隔核小叶质增宽,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4 诊断鉴别
根据疾病的临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同时
要注意与猪细小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弓形虫及
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相区别。
(1)病毒分离鉴定。
病毒的分离是诊断伪狂犬病的可靠方法。
患病动物的多种病料组织如脑、心、肝、脾、肺、肾、扁桃体等均可用于病毒的分离,但以脑组织和扁桃体最为理想。
另外,鼻咽分泌物也可用于病毒的分离。
病料处理后可直接接种敏感细胞,如猪肾传代细胞(PK-
15和IBRS-2)、仓鼠肾传代细胞(BHK-21)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接种后24~72小时内可
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
若初次接种无细胞病变,可盲传3代。
不具备细胞培养条件时,可将处
理的病料接种家兔或小鼠,根据家兔或小鼠的临诊表现做出判定,但小鼠不如家兔敏感。
分离
到病毒后再用标准阳性血清做中和试验以确诊本病。
(2)组织切片荧光抗体检测。
取患病动物的病料如脑或扁桃体的压片或冰冻切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其优点是快速,在几小时内即可获得可靠结果,对于新生仔猪,其敏感性与病
毒分离相当,但对育肥猪与成年猪而言,该法则不如病毒分离敏感。
(3)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
利用PCR可从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如鼻咽拭子或组织病料中
扩增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从而对患病动物进行确诊。
PCR与病毒分离鉴定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品,并且能进行活体检测,适合于临诊诊断。
(4)血清学诊断。
多种血清学方法可用于伪狂犬病的诊断,应用最广泛的有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等。
其中血清中和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都是最高的,并且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的诊断方法。
但由于中和试验的技术条件要求高、时间长,所以主要是用于实验室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样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3~4小时内可得出试验结果,并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品,广泛用于伪狂
犬病的临诊诊断。
另外,近几年来,乳胶凝集试验以其独特的优点也在临诊上广泛应用,操作
极其简便,几分钟之内便可得出试验结果。
(5)鉴别诊断。
猪伪狂犬病病毒鉴别诊断方法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础上应用的一类诊断方法。
由于PRV中存在多个非心需糖蛋白基因,缺失这些基因的病毒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
失基因所编码的糖蛋白,但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
将这种基因缺失标志疫
苗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
因此,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
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苗猪区分开来。
目前,缺失疫苗缺失的糖蛋白基因主要为gE和gG基因,
也有缺失gC和gB基因的。
针对缺失的糖蛋白已利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等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建
立了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G-ELISA、gC-ELISA、gB-ELISA以
及gE-LAT(乳胶凝集试验)、gG、LAT等,实验证实这些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临
诊检测,同时乳胶凝集还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已有gE-ELISA、gG-ELISA和
gE-LAT、gG-LAT问世。
5 防治措施
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疫苗免疫接种是
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外已研制成功伪狂犬病的常规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基因缺失疫苗(包括基因缺失弱毒苗和灭活苗),这些疫苗都能有效地减轻临诊症状,从而
减少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消灭牧场中的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
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等。
此外,应对猪群采血做血
清中和试验,将阳性者隔离,以后便于淘汰。
以3~4周为间隔反复进行,一直到两次试验全部呈阴性为止。
另外一种方式是培育健康猪,即每窝小猪均须与其他窝小猪隔离饲养。
到16周龄时,做血清学检查(此时母源抗体转为阴性),将所有阳性猪淘汰。
30日后再做血清学检查,把
阴性猪合成大群,最终建立新的无病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