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案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合集下载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将)1.通过观察图例认识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并能绘制杠杆示意图。

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能用公式F1。

l1= F2。

l2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讨论交流能正确区分杠杆的种类。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为自己提供方便的强烈意识,更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力臂的作图,及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学具:砝码、弹簧测力计、杠杆、铁架台、记录表格想一想:同学们思考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探究一:杠杆的概念:1、概念:_____2、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杠杆五要素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一:1、下列物体可以作为杠杆使用的是()A.拖把杆B.棉线C.橡皮泥D.直尺2、画力臂练习: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1)提出问题:杠杆在满足式)(5)交流与合作:①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

②实验过程为什么要做多次实验?_______ 。

③实验结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______。

2.例题:现代版曹冲称象。

已知:F1=200N,L1=6m,L2=4cm=0.04m求:大象的质量m为多少?达标二:1.练习用公式F1。

l1= F2。

l2进行简单的计算。

①、l1=3l2,F1是F2的___倍。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4节第一课时内容,在之前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

为下一节滑轮的学习埋下伏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学习杠杆的概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进行分类,有很多科学方法渗透其中,对学生是很有好处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

好奇心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

因此在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思辨中完善、设计中创新、合作中交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

运用“引、研、结、用”科学教学法,通过老师的步步引导,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或者自己设计实验进入科学知识的研讨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自己总结科学概念或规律,并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等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寻找杠杆以及画出杠杆五要素的过程,使学生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

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历和操作杠杆,使学生产生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应用。

2.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使学生乐于在生活周围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中必须有的合作精神。

四、学习重难点1、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根据日常经验,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并记住杠杆的平衡条件。

3、针对杠杆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并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三类杠杆。

二、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和结论。

三、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四、实验器材:1、课件:《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PPT、实物展台2、演示实验器材:蜡烛跷跷板,自制KT板杠杆、钓鱼竿等3、学生实验器材:学生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五、教学流程:1、由蜡烛跷跷板引入问题:小孩与大象能一起快乐的玩跷跷板吗?2、引入杠杆,介绍古代杠杆的应用(舂、桔槔),引起文化认同。

3、由问题一引入亲手实践:一根硬棒怎样变成杠杆?(在研究之前,先用一用,感受一下)提水桶------用撬棒提水桶(无支点)-----找一个支点提水桶(总结出何为杠杆,学生列举几种身边的杠杆,老师列举几种)。

-----------找一下杠杆上的几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4、继续上述实践:怎样更轻松的提起水桶呢?--------通过增加长度的方法等(在此处,当学生点出此点来之后,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用力的方向,让学生产生困惑,然后引入力臂的概念,引起学生的认知感)-----------利用自制KT板杠杆,结合数学中点到点、点到线进行区分(暂时不强化)----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并实际画一下。

5、杠杆的平衡:针对刚才用杠杆提水桶的现象,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并且易于探究的物理问题吗?(学生说几个,给出自己的见解)----------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需要满足什么关系?重复重难点: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前提下,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实验一:在杠杆水平平衡时,一侧20cm处挂两个钩码,另一侧不同位置用测力计,同时记录两个数值)---------交流:(1)为什么要水平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测力计怎么拉动?-----分析归纳结论。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杠杆》分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科学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科学学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

本条目课程内容既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也涉及体验性学习目标,具体说明如下:对于杠杆要了解杠杆的共同特征。

其中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同一根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可能不同,要能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支点。

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动力和阻力都是指杠杆受到的力,其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和阻力能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即一个力能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另一个力一定是能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借用几何用语,力臂不是点到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作点到直线的距离必须使用直角三角板的两个直角边。

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会画力臂: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能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中的“探究”涉及体验性学习目标,该条目处于“经历”水平。

“了解”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该条目处于“经历”水平。

该条目中既有实验探究的要求,又有知识方面的要求,而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被列为学生必做实验。

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①实验中为什么要把杠杆调在水平方向平衡?(使待测力的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②怎样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右边旋一些,或将右端的螺母向右边旋一些。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把杠杆识别出来。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在杠杆上确定杠杆的五要素。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重点1.通过杠杆的生活实例指出杠杆的五要素;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准确找出力臂;2.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实例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并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感性知识,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对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能知道,并能正确的使用部分简单机械,但他们对它们的原理并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学中,从生活常见的实例入手,概括杠杆的共同点。

考虑到学生对力臂理解有一定困难,可首先回顾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够将动力臂与点到线的距离联系起来,并比较力臂的大小;对实验探究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应组织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识别杠杆。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二)方法目标(认知策略)1、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2、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学生常见一些机械,让学简单认识生活中常见机械中利用杠杆的原理部分,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杠杆1、认识杠杆要求学生观察PPt第二页图考虑:提问:结合你生活中观察,谁能想办法拔出钉子?要求学生观察PPt第三页图思考:假如有一大石头挡道。

我们用手搬不动,手边有一根木棒,你们有没有办法将它搬走呢?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共同点: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支点)是不动的.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观察钳子,考虑支点的特征。

根据前面的理解让学生总结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首先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 (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 1 )找准支点;(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会画杠杆的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把物理应用于生活,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画力臂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画力臂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设计情景导入——拔钉子比赛1、(先请一位“大力士”男生徒手拔木板中的钉子,再请一位“柔弱女生”用羊角锤拔出钉子)通过不公平的比赛引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简单机械。

2、简单机械举例:钳子、剪刀、酒起子、镊子、指甲刀、核桃夹等。

3、以上工具都属于简单机械的一类——杠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杠杆,认识杠杆。

二、出示、认识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会画杠杆的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把物理应用于生活,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师生齐读学习目标)三、师友合作,探究新知(一)探究活动一——认识杠杆的定义1、师:认识杠杆,我们首先认识它的定义,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总结一下,下面几个杠杆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师友:观看撬棍、跷跷板、压水机工作过程,师友讨论总结杠杆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点,认识杠杆的定义。

教师点评:共同特点有力的作用绕一个固定点转到硬棒符合以上三个特征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生活中的杠杆师:生活中,许多简单机械是多个杠杆的组合体,比如剪刀、钳子、核桃夹子、长尾夹、镊子(一一展示实物)都是两个杠杆的组合体;而指甲刀则是三个杠杆的组合。

(二)探究活动二——认识杠杆的五要素1、自主、互助,认识杠杆五要素师:杠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值得深入了解,接下来为了更好的认识杠杆,我们先去认识描述它们的五个名词——杠杆五要素。

请大家对照教材,阅读教材,师友相互帮助,认识这五个名词。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各种用具和机械图片,提取出杠杆的概念.(2)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力的一些信息。

3、培养学生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但是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结合本节杠杆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发展抽象思维,借助试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化。

杠杆又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合作和讨论式。

教具多媒体、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自制简易杆一、认识杠杆活动1:认真观看PPT上三幅动态图,小组讨论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哪些共同特征?填一填:在科学学中,将一根在_______下可绕__________转动的硬棒称杠杆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完成导学案活动2填一填:(1)杠杆的固定点叫___________。

(2)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_,从指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从指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大小为___________。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杠杆中的几个名词;2、知道“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器材,并会进行实验探究;3、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

4、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会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实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学习。

展示图片:切纸刀、园艺剪刀等。

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引导学生得出杠杆五要素: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并向学生示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反馈练习一如图所示,对于力F1的力臂,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2、画出下图所示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引导: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3、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并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在做几次实验。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反馈练习二】1、杠杆在任何条件下都符合杠杆平衡条件。

()2. (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 )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3. (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6个4.用杠杆撬起重物,动力臂是1.5m,阻力臂是3dm,当动力是200N时,最多能撬动的重力是()A.40N B.450NC.1000ND.2250N5. 小明用一根2m长的扁担,前后挂的物体质量分别为30kg和10kg,求肩膀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才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6.如图所示,把一根质量是2kg长期以来,学生感到难学,如何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让科学课堂“生动”起来,通过《杠杆》这一节的教学,我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1.师生相互交流的课堂舞台让学生思维动起来(1)、课堂不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舞台。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会给杠杆分类。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必要性。

3、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案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食品夹、钢丝钳、剪刀等。

教法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杆秤是人们生活中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展示杆秤,介绍杆秤的使用并提出问题:如何增加杆秤的量程呢(称量更重的物体)?智慧的杆秤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新课一、引导学生完成活动一: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活动一:认识杠杆1、定义:在_____ 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 转动的_____ 就称为杠杆。

2、五要素:认识器材合理猜想设计实验并交流讨论,得出最后方案展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固定点O表示_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F1表示__________ 力臂L1表示_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表示___________ 力臂L2表示_____________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_________状态。

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二):展示并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对学生猜想进行简单的解析,分析其合理性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先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方案)巡视学生的实验过程(提示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注意分工合作)活动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活动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活动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温馨提示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挂钩码时用一只手抓住杠杆,防止钩码掉落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4、至少做3次试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小组的实验结论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与结论进行反思总结1、水平位置平衡2、改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延伸:阿基米德豪言三、杠杆的分类实验展示不同的杠杆特点展示、投影常见的杠杆(引导学生总结分类依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反思尝试改进自学课本分析不同的杠杆特点(优缺点)对展示的杠杆进行分类【测评练习】1、下列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杠杆一定是直的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一定省力2、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第4节 简单机械》教案 浙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第4节 简单机械》教案 浙教版(2021-2022学年)

《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注意: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 )(2)动力(F 1)(3)阻力(F2)(4)动力臂(l 1)(5)阻力臂(l2):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1l 2l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杠杆匀速转动(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或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为何要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倾斜状态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所以为了直接根据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把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

4、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如:铡刀、铁锹; (2)费力杠杆如:钓鱼杆; (3)等臂杠杆如:天平. 注意: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5、人体上的杠杆二、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根据它的不同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滑轮(1)定义:在工作的时候,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联系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计算一些简单的杠杆平衡问题。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二、方法与过程1、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小组测量结果的评价,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2、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很多同学了解阿基米德,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大家知道吗?他能否实现呢?——杠杆二、传授新课活动一:认识杠杆今天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杠杆的身影,投影生活实例的图片。

并播放视频(选择几种工具的使用视频)并动画展示了酒起子,撬石头的过程。

让学生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得出定义。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活动二:杠杆五个要素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作用点相同,向不同方向用力时,力的大小并不相同,说明杠杆平衡与力的作用点无关,引入力臂的概念。

在多媒体上展示如何画力臂(将上面的压柄的五要素展示)。

跟踪训练: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跷跷板的五要素。

让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出力臂的画法:1、先找支点;2、再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三作垂)4、标注,垂线段的长度即是力臂。

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四标注。

活动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物体平衡状态,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平衡状态?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力大小不同,并作出两次用力的力臂,让学生讨论、思考影响杠杆的因素可能是那些?并进一步猜想杠杆平衡条件2、猜想与假设:学生思考并猜想,把所有猜想均板书,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收集数据,试着排除错误的猜想。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课题:杠杆三维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识别出杠杆。

2.理解力臂,会画力臂。

3.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知道杠杆的分类,能判断杠杆属于哪一类。

5.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来自于生活,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6.通过展示我国古代的杠杆,增强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知识思维重点: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识思维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学情分析对力的知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会对天平进行调节,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对生活中的杠杆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但(5)归纳过渡: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杠杆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更好地利用杠杆,我们先来认识杠杆。

2.认识杠杆的要素(1)在撬棒杠杆学习单一、力臂的画法(1)找(2)画(3)引(4)标练习:画出下列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右端高向右调)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提供动力阻力(一个动力、一个阻力)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并将此时左右钩码重(即F1、F2)和对应的力臂(即l1、l2)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再做两次实验。

实验表格:(每个钩码重0.5N )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评测练习1.画出下列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表中空课后反思本节课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精心设计引领问题。

采用边学边测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轻松有序,真实有效。

对杠杆概念的处理,我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通过简单的撬棒给出杠杆概念,通过找关键词加深理解,通过判断举例加以巩固自然顺畅。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了教材的思路,结合多媒体展示,精心设计引领语言,轻松突破力臂难点,为杠杆平衡条件探究打下坚实基础。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课标分析:本课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能量的相互作用及守恒”主题的二级主题”。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科学学的核心内容。

也是学习科学学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

本条目课程内容既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也涉及体验性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认知性学习目标。

“知道简单机械”中的“知道”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属于“了解”水平,本专题涉及“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对于杠杆,要了解杠杆的共同特征。

其中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同一根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可能不同,要能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支点。

画动力或者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动力和阻力都是指杠杆受到的力,其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和阻力能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要会画力臂: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者反向延长)。

教材分析:本节课全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①什么是杠杆,②杠杆的五要素,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应用杠杆的分类。

本节课主要解决前两个问题。

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

教材把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杠杆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用撬棒撬石头过程2、用羊角锤撬钉子过程3、用压水井压水过程引导大家分析讨论以上过程共同特征,为杠杆概念的引出做好铺垫。

共同特征:1、受到力的作用2、绕固定点转动3、比较坚硬二、教授新课(一)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科学学中称为杠杆。

思考问题(1)理解杠杆的概念必须抓住哪些关键点呢?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硬棒(2)杠杆一定是直棒吗?不是,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吗?筷子使用的过程、笤帚使用的过程、镊子使用的过程、起瓶器使用的过程...(二)杠杆五要素以撬棒撬石头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组成要素1、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2、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认识了以上三个量以后,让学生尝试画出杠杆示意图。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依据科学大纲对“简单机械”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作的规定,我认为通过“简单机械”的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有:(1)结合对简单机械的使用,说出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原因;描述出简单机械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

(2)说出常见的几种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名称。

会按简单机械的种类对常用工具进行分类。

(3)通过观察与实验,说出杠杆的基本特征,并在杠杆上确认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估;能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杠杆问题。

其中,第4个教学目标中对探究能力的目标要求,还可依具体教学设计而有所调整活动导入活动1:徒手起图钉;选工具起图钉。

活动2:选工具拔铁钉;羊角锤拔铁钉。

交流讨论:螺丝刀、钳子,羊角锤是杠杆工具,可以省力。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杠杆的知识。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杠杆。

推进新课一、杠杆的相关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木棒翘石头、羊角锤、核桃夹、跷跷板、剪子、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

(1)都是硬棒;(2)都受到力的作用;(3)都绕固定点转动。

建立杠杆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总结杠杆的概念。

【板书】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0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注意:硬棒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的。

但必须是硬的,如羊角锤是弯的,而跷跷板是直的。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基本概念: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字母0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_______。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______。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臂的概念师: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不动,谁能想办法帮帮它?学生交流讨论:用木棍撬师:如何更省力?学生交流讨论:手远离支点师:实验验证学生实验师:省力原因?学生交流讨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师:改变力的作用点(或方向)继续实验?学生实验师:我们发现,当力的作用点变了,省力情况发生改变。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1.杠杆的概念,学生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并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学生能对杠杆进行分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杠杆。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教学难点】杠杆力臂的画法【教具准备】剪刀、天平、瓶起子、夹子、指甲刀,扳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播放电视剧《神话》用杠杆举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结构特点及作用。

2.课件展示多张图片(开瓶器开瓶的图片,裁纸刀裁纸的图片,剪子剪树枝的图片......)讨论这几种工具的共同特点。

3.引出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一、杠杆(板书)1.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出杠杆的特征:(1)都是坚硬物体;(2)都受到力的作用;(3)都绕固定点转动。

2.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器材并讨论得出那些是杠杆?为什么说它是杠杆?3.教师总结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杠杆?4.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

5.教师总结:“可见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杠杆,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板书)1.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课件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杠杆支点。

2.教师在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引导学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实际感觉使学生认识为什么要画力臂,指导学生画力臂的具体方法:用数学中画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降低难度)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画力臂的步骤:(1.)找点—支点(2.)画线—力的作用线(虚线)。

(3.)作垂—垂线段(4.)标--力臂(大括号勾出,画垂直符号)4.学生练习画简单的力臂,并展示。

5.展示学生的示意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杠杆的平衡来解决问题。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各种用具和机械图片,提取杠杆的概念;2.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3.应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杠杆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乐于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杠杆的概念;2.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新课引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与学生谈论,每周一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如果周末想去梁山城里通常是怎么去,再提出有一天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去美国,那又可以怎么去。

从而使学生知道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飞机这些常见的机械工具为我们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引出本章学习内容《机械与人》。

学生认识到,利用机械可以完成很多人力不能及的事情,阿基米德甚至提出可以翘起整个地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1、认识杠杆1)请同学观察树枝剪、抽水机、铡纸刀、尖嘴钳在材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使学生能够自我总结生成杠杆的概念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2)在学生生成杠杆的概念定义后,展示钳子、核桃夹、指甲剪、衣服夹、镊子、筷子。

请学生套用杠杆的定义,找出哪几个是杠杆。

同时给学生准备这几样机械工具,在学生有疑惑时,请学生试着操作这些工具,切身感受它们是否是杠杆(学生通常对镊子和筷子是否是杠杆有疑惑)。

3)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并知道如何在图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请学生回答杠杆的五要素,并试着在课件展示的基本杠杆上做出五要素的图。

杠杆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4)做杠杆的力臂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点,接着给出例题,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做出例题展示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总结画力臂的方法。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能根据相关的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会对杠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羊角锤、剪刀、钳子、起子(及带瓶盖的废酒瓶)等工具。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认识杠杆活动1:分别用羊角锤起钉子、用剪刀剪纸、用起子起瓶盖、用直尺撬文具盒......。

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讨论:1.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特征?2.请画出下图中各杠杆的支点O和动力F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思考:F1和F2是谁受到的力?说明:学生说出杠杆的特征后,教师顺势给出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几个名词。

填一填(1)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2)支点是:_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阻力是:_______.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活动2:回忆你玩过的跷跷板的游戏,结合观察下图思考:1.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2.跷跷板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哪些因素决定?说明: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若在课堂上播放实景视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效果更好。

活动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木尺的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同的钩码,用F1、F2表示钩码的拉力,用L1、L2表示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

2.改变钩码个数并调节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使木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写入下表。

3.观察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木尺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此时不急于硬性给出“力臂”的概念,而是称之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4.如果杠杆的左边改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平衡(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支点到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距离和支点到该力作用线的距离填入下表中。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学习目标1、建立杠杆的概念,知道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的示意图,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进行分类。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学习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运用灵活解题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认识杠杆1.杠杆: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杠杆共同点: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固定点).③还要受到力的作用.认识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杠杆杆木棒在撬石头的过程中时怎样运动的??2.杠杆的五个要素:a.支点:b.动力:c.阻力:d.动力臂:e.阻力臂: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定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从支点到动力作用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1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2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3 作图(1)画出各力的方向(2)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思考讨论:提问:什么是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思考讨论:1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2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答:要改变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讨论实验中如何解决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实验中如何快速测得动(阻)力臂?器材测量的物理量实验步骤(a)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简单机械-杠杆教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关杠杆的名词和杠杆的类型为基础,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原理。

教材的编排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

杠杆问题的生活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易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易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易于锤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杠杆。

2、熟知杠杆的平衡条件。

3、掌握杠杆的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寻找杠杆的原理以及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把杠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有关杠杆的科学知识和实际应用,且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真正的体会由生活走向科学,由科学走向社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杠杆的概念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1、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2、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讨论交流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

与之对应的学法有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猜想和归纳总结法。

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杠杆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同时,通过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体现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学器材:
直尺、橡皮、铁架台、细线、粗细均匀的直杆、钩码、剪刀、羊角锤、起子、汽水、钉有钉子的木板纸团,自制投石器。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
设)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新
奇玩具,(出示自制投石器),大家
肯定没有玩过吧?
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它的玩
法。

这种装
置虽然简单,但是它在古时作战起
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段
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师:这种装置叫投石器,大家知道
它运用什么知识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杠
杆》的相关知识。

(板书:杠杆)
学生观看操
作,思考生答:
杠杆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
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
体现从生活
走向科学的
教学理念。

杠杆的相关
内容
新课讲授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一)认识杠杆师:在小学
阶段,同学们对杠杆知识已经了初
步的了解,下面小组交流合作,判
断你手边的三种工具是不是杠
杆?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代表朗
读学习目标学
生分组交流讨
论。

学生代表
回答。

为探究实
验中做好知
识准备。

从常见的工
具中和简单
机械中识别
出杠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点评:两组同学的观察都非常细致,哪组同学回答的更全面呢?(能绕固定点转动的就可以称为杠杆吗?一根撬棒,在不使用的时候它只是一根硬棒而不是杠杆。

杠杆到底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杠杆的概念。

(板书定义)师:根据杠杆的概念
教师巡视,投影一个小组的作品。

学生判断对错。

(二)力臂
师:除了这三个要素,还有一个要素影响着杠杆的使用,在引入它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学生依据多媒体提示进行操作,猜想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生答: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和力的方向师: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杠杆的使用,所以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科学量—力臂。

(板书:力臂)多媒体放映力臂的概念。

教师讲授作用线。

教师讲授力臂的画法。

总结:杠杆画法口诀。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师:我们认识了杠杆,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杆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称杠杆平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首先,问一下同学们,你们都玩过跷跷板吗》师:跷跷板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平衡?师: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玩跷跷板能让跷跷板平衡吗?师:真的不能吗?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制跷跷板,用不同大小的橡皮代替大人和小孩,看一下跷跷板什么时候能平衡?当杠杆平衡时,动
利用多媒体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圆形的图示打在大屏幕上。

杠杆一、定义二、三要素:支点,
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

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下列关于动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点为O,处于平衡状态,m甲=2kg,m乙=3kg,杠杆横梁上每格为10cm.下列情况杠杆仍能保持平衡的是()A.在甲、乙两物体下各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砝码
B.在甲物体下挂一个2kg砝码,在乙物体下挂一个3kg砝码
C.在甲物体下挂一个3kg砝码,在乙物体下挂一个2kg砝码
D.将甲、乙两物体向支点移近10cm
4、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1方向 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 D.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2)作图分析: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方便测量___________。

(3)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