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Word说课稿)-【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五年
第2单元 第11课时 练习课-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2单元第11课时练习课-【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分离、聚集”的意思,并能正确解释图形2.能够认识数字“6”、“7”、“8”、“9”,并能够用中文读出来3.通过多次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数5”的生活应用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6”、“7”、“8”、“9”的读法2.学生能够认清数5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中所占的比例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在图形中正确找出数5并解释比例2.学生能够齐声说出数字“6”、“7”、“8”、“9”的读音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引入教学1.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分离、聚集”2.请看这张图,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有的站在一起,有的分开了,你知道这是“分离”和“聚集”吗?给出定义:“分离”就是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相互间隔;“聚集”就是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相互靠近3.请通过观察,说出图形中有多少人聚集在一起,有多少人分开了第二步:认识数字“6”、“7”、“8”、“9”以及生活应用1.请大家看一下这些数字,可以认识吗?2.老师更换数字卡牌,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数字的中文读音3.请大家看一下这个生活场景,请齐声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兔子,多少个鸟儿第三步:多次练习,掌握“数5”的应用1.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形状,能不能找出其中的5个并解释比例呢?2.老师更换不同形状,要求学生依然能够找出其中5个并解释比例3.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中能够用到“数5”第四步:巩固练习1.请大家看一下这些数字卡牌,能不能说出其正确的中文读音?2.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可以找出其中的5张绿色的卡片吗?3.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可以找出其中的5个正方形吗?第五步: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聚集”和数字“6”、“7”、“8”、“9”,同时也练习了用“数5”来解释比例,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入教学,让学生了解“分离、聚集”这一概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认知环境;通过认识数字“6”、“7”、“8”、“9”和生活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熟记数字的读音和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重复强化对“数5”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字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单元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1课时,教学内容为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包括: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列顺序、数的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等。
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
2. 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练习册、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组成、读写、排列顺序、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2.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分阶段展示板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和典型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组成、读写、排列顺序、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
2. 提高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拓展题: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复习知识。
4.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8÷3=30÷6=36÷6=
20÷5=10÷2= 24÷6=
12÷3=8÷4=9÷3=
2.填一填。
(1)一共有()个圆片。
(2)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盘。
(3)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独立计算
学生回答,说说什么计算方法。
提供充分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复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学生说出得数,并说说理由。
2.课件出示第5题情境图“中国结”。
(1)观察中国结,引导学生完成问题(1)。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式解答。
(2)解决问题(2)交流想法,学生列式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3.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第6题。
学生计算,说说已知乘数,求积的方法以及已知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数的方法。
课题名称
练习五
对应进度表
第周
撰写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流程
将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
第7题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加减乘除,以便在今后的计算中注意运算方法和符号的方法。
拓展性的练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通过小结,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掌握计算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1课时 例5 解决问题精品教学课件
男生的人数我会求。
求美术兴趣小组一 共有多少人,就要 把男生人数和女生 人数合起来。
男生人数: 14-5=9(人)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9+14=23(人)
二、互动新授
解答正确吗?
14减9等于5,男 生确实比女生少 5人。
14加9确实等 于23。解答正 确。
Hale Waihona Puke 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三、巩固练习
1.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 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二班人数: 33+4=37(人) 两个班人数:33+37=70(人)
答:二班有37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
三、巩固练习
2.小明有25本故事书,画报的本数比故事书少9本, 小 明有画报多少本?这两本书一共有多少本?
25- 9=16(本) 25+16=41(本) 答:小明有画报16本,这两本书一共有41本。
四、课堂小结
连续两用的应用题,先求第一 个问题,再把求出的第一个问 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条 件,求第二个问题。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1课时 例5 解决问题
一 、 情 景 导 入 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二、互动新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 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知道了什么? 有 14 名女生,男 生比女生少5人。
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
二、互动新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2单元表内相除法(1)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育教学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6第1~4题。
【复习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相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相除法算式,知道相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相乘、相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相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相除法的意义解决1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育教学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教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难点】重点:用2~6的相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相除法的含义和用相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过程】1、旧知巩固1.小组比赛背相乘口诀。
2.让4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4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2单元的内容:(1)相除法的含义。
(2)用2~6的相乘法口诀求商。
(3)用相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相除法的意义。
A、教师呈现课本26页第1、2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相乘法算式和相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相除法算式中的被相除数、相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
(教师出示1些相乘法算式、相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相除数、相除数、商。
再出示1些用同1句相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1步解相乘法和相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相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或班主任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
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4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
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相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相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教师出示课本26页的情境图。
B、让学生展示用相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4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1.复习乘法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6的乘法口诀。
3.进一步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
想一想,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用乘法解决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1.复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出示:6+6+6+6=24师: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学生回答)生:6×4=24或4×6=24表示4个6相加是二十四。
其中6和4是乘数,24是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表。
(1)全体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1题。
学生先将余下的口诀补充完整,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规律。
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问:竖着看,每一列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一列都是求1个几的口诀,按一一、一二、一三……的顺序排列。
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差1。
问: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生: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可以利用这张口诀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让学生有规律的记住口诀,还可以随意指一句口诀,学生能说出得数。
(3)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同桌合作,由一名同学说出口诀,另一名同学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相互交换,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3.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2题。
各小组合作,尝试按照题目中的规律,把乘法算式有序的排列起来。
然后组织交流,给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4.复习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过程教一、基本练习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给学生留出回忆的时间。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知识网络。
(3)其他同学补充完整。
2、复习除法含义。
(1)板书:46÷2 0÷3(2)说一说,46÷2的含义,0÷3应该怎样理解?提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的数除0呢?二、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自主解答这3道题。
(2)逐题订正。
(3)请学生说出分析过程和解答方法。
(4)质疑。
再解答这三道题时,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说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
(5)指名学生回答或组内交流。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题。
(1)思考: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除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2)按要求先计算,再填空。
(3)学生每人一空,集体订正。
(4)说一说,笔算除法时,你都遇到了我们学过的哪几种情况,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点。
(5)指名学生回答。
3、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2题。
(1)讲清题意。
(2)说一说,每道题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什么。
(3)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4)订正时,请学生说出672÷(2×3)和(601-246)÷5的运算顺序。
(5)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6)脱式计算如何检查?(做一步查一步)三、思维训练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5题。
(1)出示题,理解题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子说课稿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子说课稿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时教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计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计算法则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3.巩固新知:教师出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拓展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第2单元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Word教学设计)-【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
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Word教学设计)本文档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为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做准备,特别是教授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内容。
本文档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课程目的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巩固记忆;•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加深认识;•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数字之间的关系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字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小关系、相等关系、包含关系等。
现在,我们来通过练习巩固一下这些知识:1.小于、大于、等于的概念:(填空)–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我们说第一个数______第二个数。
–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我们说第一个数______第二个数。
–当两个数相等,我们说这两个数______。
2.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请选出下列数字中最小的数:()。
•25、7、15–请选出下列数字中最大的数:()。
•16、38、223.给定一个数,判断它是否在一个指定范围之内:(判断)–判断10是否在5~15之间:()。
–判断20是否在5~15之间:()。
2. 应用数学除了学习数字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明要买30元的花,他手上有一张50元的钞票,他到商店后发现店家不找零,只能让他买价值不超过30元的东西。
请问,小明最多能买多少元的东西?这道题涉及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加法和减法,甚至还有小数的概念。
请大家自行思考并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3. 编写Word文档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际应用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Word 文档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文档格式,它可以用来记录和分享我们的想法和知识。
现在,请大家试着完成以下任务:请使用Word文档,向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的内容和感想。
注意:内容要求不少于200字,排版整齐美观。
第二单元 第11课时 综合与实践(Word教案)-【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
第二单元第11课时综合与实践(Word教案)教学目标•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Word软件的文本编辑、排版、插入图片和表格等基本操作;•能够运用Word软件进行简单的文档处理和排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Word软件的文本编辑和排版功能;•能够插入图片和表格进行排版。
教学难点•运用Word软件排版时的自动换行和自动分页问题;•表格的相关操作。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通过大屏幕将Word软件打开,并对Word软件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第二步文本编辑老师在Word文档中输入一些文字,并对选中的文字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等操作。
让学生一起跟随老师的演示,学习Word软件的文本编辑功能。
第三步文本排版老师让学生通过调整文本的对齐方式、行距、段落间距、分栏等方式,对文本进行排版。
并注意通过“自动换行”和“自动分页”的设置,使文本排版更加美观。
第四步图片插入老师将一张图片插入到Word文档中,并展示如何通过调整图片大小、位置、文字环绕方式等方式,对图片进行排版。
第五步表格插入老师让学生通过调用Word软件内置表格,添加一张二维表格。
并指导学生设置表格样式、表格边框以及单元格合并等操作。
第六步整体排版老师让学生将上述所学内容整合起来,对文本、图片和表格进行整体排版,让文档的排版更加美观、合理。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以下作业:•了解Word软件的其他功能,并写出学习笔记;•尝试一篇短文使用Word软件进行排版;•对常用的Word操作进行整理,并总结成小册子。
总结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文本编辑和排版技巧、并能够使用Word软件进行简单的文档处理和排版。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灵活和熟练地运用Word软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乘法、长度单位、图形分类等基本数学知识。
本节课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简单乘法、长度单位、图形分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简单乘法的运算规律。
2.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准确地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评价表。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简单乘法、长度单位、图形分类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2. 主要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简单乘法、长度单位、图形分类3. 重点难点:运算规律、长度单位运用、图形分类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物体,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了对100以内加减法、简单乘法、长度单位、图形分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 人教版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1)复习内容:教材第24页第1题和练习六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2.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系统梳理师生共同整理20以内减法表。
1.同桌合作写出11-()的算式,再指名回答,教师按顺序进行整理。
(可以采用一个学生说算式,另一个学生进行计算的方法)2.同桌合作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
再指名回答,教师按顺序进行整理。
3.照上面的样子整理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其他算式。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出了一个框架,下面请同桌合作整理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其他算式。
(可以采用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的方法,同桌两人交换进行)整理完成后,集体交流展示。
4.多角度观察,发现规律。
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发现: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减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说结果,两人交换进行,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下面每组算式得数相同,请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题。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四、拓展延伸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2-( 5)>6 3+(11)<15 16-(8 )>718-( 7)>10 7+( 3 )<11 (16 )-9<8。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 )×5=20 6×( )=18 65+( )=93
☆☆ ☆☆ ☆☆ ☆☆
□×□=□ □÷□=□
五、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共8分)
( )÷( )=4 ( )÷( )=6
( )÷( )=4 ( )÷( )=6
( )÷(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 )÷( )=4 ( )÷( )=6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四、看图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6分)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11课时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四、看图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6分)
1、○○ ○○ ○○ □×□=□ □÷□=□
○ ○ ○ □×□=□ □÷□=□
○○○ ○○○ □×□=□ □÷□=□
2、△△△ △△△ △△△ △△△
□×□=□ □÷□=□
3、☆ ☆ ☆ ☆
□×□=□ □÷□=□
☆☆ ☆☆ ☆☆ ☆☆
□×□=□ □÷□=□
五、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共8分)
( )÷( )=4 ( )÷( )=6
( )÷( )=4 ( )÷( )=6
( )÷( )=4 ( )÷( )=6
( )÷( )=4 ( )÷( )=6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 )×5=20 6×( )=18 65+( )=93
第十一课时
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一第11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Word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填写数表。
2.能够理解并利用数表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
3.能够正确理解比例关系,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数表填写与使用。
2.比例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利用数表进行数据分析。
2.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课件、教参、小黑板、粉笔。
2.学生:作业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整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学重点1:数表的填写与使用
1.让同学们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哪些数表。
2.引导同学们一起来填写下面的数表:
学生(人)平时早餐(元)网络购物(元)消费合计(元)A464132
B376141
C550115
D293163
3.提醒同学们注意数表的标注和填写方法。
让同学们自己填写一张数表,并解释自己的填写方法。
3. 教学重点2: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什么是比例关系?
–有哪些常见的比例关系?
–如何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2.让同学们利用上述数表进行比例计算,并简单说明计算方法和结果。
4. 教学难点1:利用数表进行数据分析
1.引导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上述数表,找出一些有趣的数据和规律,并进行简单的解读。
2.让同学们自己找一张数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提醒同学们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方法。
5. 教学难点2: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如何判断反比例关系?
–如何进行简单的反比例计算?
2.让同学们利用实例来理解反比例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6. 总结与拓展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拓展讨论。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习题。
2.自己寻找一张数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简单的比例或反比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