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作者:赵玲徐素洁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5期

【摘要】南部傩戏至今已经有300余年的古老历史,主要以双峰乡胖土地村杜家班傩戏为主,广泛流传分布于大坪、大桥、升钟一带。傩戏又被称为端公戏、傩堂戏,是一种在民间祭祀仪式上吸收各地民间曲调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中国历史、原始戏剧以及民间宗教的综合结合体,它以独特的唱腔、多样化的音乐曲牌以及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特点深深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追捧与喜爱。同时,傩戏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嘉陵奇葩——川北戏剧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意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民俗风情及地域经济有着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南部傩戏;杜家班傩戏;双峰傩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傩戏的来源

傩戏是由最初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后到商朝成为一种固定的驱鬼逐疫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傩戏也称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的一种舞蹈。也是傩祭中的一种舞蹈。它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和原始,音乐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因此川北人把它称作“师公脸壳戏”“跳傩傩”“合作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地出现了比如“傩堂戏”等其他的稱呼。不过相比传统的傩戏,代表川北傩戏水准的南部县杜家班傩戏的表演风格独特,其艺术价值具有一定的高度,傩戏数千年流传下来,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根据《周礼·夏官》记载,傩祭时“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驱,及墓,人扩以龙击四隅,驱方良。”这段历史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祭傩的情景,后随着一定的发展加入了特定的故事情节变成为了如今的傩戏。无论是傩祭、傩舞还是傩戏,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戴着假面具。自唐宋时期,假面歌舞盛行,南宋有“川杂剧”,以“神头鬼面”为特征。傩舞中的“神面”丰富多彩,傩舞者头带面具,手持盾牌,上穿黄褂,下穿红裤,脚套草鞋或麻鞋,手持擀面杖、洗锅刷等,跳叉行丁。表演时有的刚正严肃,有的和蔼慈祥,有的狡猾狰狞,有的滑稽搞笑,形态更是丰富多彩。假面具不断的美化与表情化,便发展成现今戏曲不断使用的脸谱。傩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方特色,很难受到其他地域的干扰,以宗族为单位演出,以驱鬼逐疫和敬神为目的,其戴面具为鲜明的表演特征,由宗族代代流传,很少受到其他文化艺术的影响。

二、杜家班傩戏的形成与传承

(一)杜家班傩戏的形成

南部县双峰乡杜家班傩戏成立于雍正年间,它的前身不叫戏,也不叫舞,而是称为跳神。当时的跳神在民间很受群众欢迎与追捧,驱鬼消灾颇有市场,到后来跳神的影响力逐渐为零。这让杜氏跳神的生存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但跳神中所蕴含的艺术与观赏性受到了杜家班傩戏创始人的重点思考:究竟如何才能让跳神转化为舞蹈?让驱鬼令成为一种戏剧语言,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杜家班傩戏创始人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借鉴各种其他戏曲文化如川戏、评书等之优势,又结合了跳神传统舞步,做到勇于创新,并首次尝试坛戏表演,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跳神没落后,杜家班傩戏成功的取而代之。这样的表演形式比较固定,是由七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包括:开路先锋、赶会、点坛、耍傩傩、假和尚赶斋以及张公道讨口和二郎神清宅扫荡。随着坛戏的发展后又出现了灯戏,相比于傩戏,灯戏的表演形式较为灵活与自由,道具简单。早期的杜家班傩戏是在坛戏与灯戏的基础上以傩傩的传说为主线进行创作编剧,在各个方面都增添了不同的内容,融入了新的血液,在时空的跨度上也进行了延伸,表演上打破了传统固定的手法,风格别具一格,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赏。

(二)杜家班的传说

清雍正年间,南部县双峰乡胖土地村出现了一位跳端公为职业的杜姓民间艺人,长期活跃在川北一带。杜氏艺人在进行法事活动时巧妙地将评书、川戏以及跳神的步法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进行了坛戏表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杜氏艺人借鉴民歌、巴渝舞的精华将坛戏演化成了一种傩戏,主要是以民间传说为内容的表演,戏中有灯,灯中有戏,灯坛两开,观众齐合。由于杜家班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手法,内容上得到了创新,风格独特,气氛热烈,深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被后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舞台艺术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丰富。

杜家班傩戏发展到第三代传人时,演员阵容数量庞大,趋于家族化,在民间受到无数百姓的喜欢和欢迎,其程度远远大于川戏以及其他的戏曲,人们将杜氏艺人所在的南部县双峰乡胖土地村称为“戏窝子”,杜氏艺人表演的傩戏也叫“杜家班傩戏”。当地操办红白喜事的达官显贵、富商都会邀请杜家班傩戏前去演出。

(三)杜家班傩戏第7代传人

杜家班傩戏的第6代传人杜洪生有心将长子杜南楼培养成为杜家班傩戏的第7代传人,自杜南楼高中毕业之后,几乎每次组团演出都会将杜南楼带上,让他在旁观看演员是如何念、打、跳、舞、唱。无论是手势的比划还是腿部的跨度,甚至是口型与眉眼的变化都需要认真观察与仔细揣摩。很快杜南楼就掌握了传统傩戏的表演精华,他勤于探索,不断地从古戏中寻找适合傩戏表演的新戏,设计改进新的舞蹈步法、唱腔以及脸谱绘画。他综合评估巴渝舞、巫舞、采茶舞等表演上的扩展延伸性,分析棒子戏、越剧以及黄梅戏等唱腔流派的特点,还在人物造型方面提升了夸张性与装饰性的特征,将自己接管的杜家班流派定义在不同于以往的层次上,娱众但不媚俗。

杜南楼对于傩傩这个特殊人物理解尤为透彻,细节处理十分得当,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他所塑造的傩傩头带无下巴的脑壳,上穿青衣黄褂,下身穿红裤,打绑腿,脚穿草鞋或者麻

鞋,背小包袱,持擀面杖,洗锅刷、马鞭等。傩傩在舞台上表演时,步子碎小,走叉步、丁字步、猫步、前走后退步,动作夸张滑稽状,时而脚跟着地而足尖用力,时而腾空旋转,时而耸身驼背,既富有原始舞蹈的豪迈与粗犷,又具有现代舞蹈的灵活轻盈,无论是从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杜南楼重新对唱词与表演剧目进行了艺术包装,傩傩在戏中表演内容分为布斗、书符、召将几个部分。特别是在唱词方面,他改造的傩戏表演与祖传的具有很大的革新。比如,在《张公道讨口》傩戏中,他将房屋表述为“一间房屋四脚伸伸,瓦片盖上鱼甲鱼鳞,老鼠在上面跑来跑去,猫儿在下面鼓起一对眼睛”。非常形象生动。再比如这张折戏结局的时候,张公道弃审隐退的唱词巧妙地改编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闲来无事游沙滩,见两个疙瘩在沙滩上玩,疙瘩想吃天鹅的肉,天鹅想吃疙瘩的肝,二物正在争论,上河来了一只打鱼的船,渔翁一见呵呵笑,忙的一物捡上船。早知你我死在渔翁手,你归河来我归山,你归河中吃贵水,我归青山落清闲,落清闲。”杜南楼表演傩傩时,创作意识特别强,不再局限于之前的演戏剧目,如天上32戏,地下32戏,有时甚至不唱它们而改唱《柳毅传书》《死而复活》《神仙死了》等四十折新戏,观众称他为“上演天,下演地,中间还要演空气”。双峰乡胖土地村杜南楼老先生是杜氏家族第七代传人,一生写了40多本傩戏,其中最出名的有《神仙死了》《桂花桥》,川北一带的重大傩戏演出都是由杜老亲自编排,又加之傩戏的传授方式独特且单一,大多是通过口授与行为方式,故有人给予他“活化石”之美誉。

(四)最后的杜家班傩戏

杜家班傩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它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面临着很多危机。新中国成立后,杜南楼考虑到傩戏的封建与传统,毅然请来两乡领导,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傩戏的表演家当烧个精光,以此表示自己与旧戏的彻底决绝。从此,发展到高潮的傩戏突然消失了,杜南楼虽然从心里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失落感,但是他并没有想要重操旧业,也只是偶尔表演愉悦一下大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实杜南楼想要将傩戏重新搬上戏剧舞台,但是由于人员重组、经费缺乏,再加之年事已高,这个愿望很难实现,现今只是凭借珍贵的记忆手工制作傩戏的人物面具。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巴蜀艺术团团长将83岁高龄的杜南楼请到成都市,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整理收集,成功摄制了最后的杜家班傩戏,并以此作为终结将退出川北傩戏的戏剧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