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3题

“家国”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伦道德的基本场域,家国情怀则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特质。阳明诗歌中的家国情怀,既可以表征为宏大的圣人志向,也可以是个体人格所展现的儒者气象。阳明诗歌以“言志”为重要创作导向,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其理想在于:一者,以诗言志;二者,以圣人之道治世。

在阳明的“居夷诗”中,家国情怀正是其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龙冈漫兴五首》中写道:“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阳明被贬龙场的心境是复杂的,而谪居龙场时的心态则显得坦然许多。“未忘忧”中的“忧”显然是指家国天下之忧,以“官卑得自由”为喜则说明他期待儒家“乐以忘忧”的境界。虽然个人的心态、心境可以调适,但家国情怀与“乐以忘忧”的人生境界并不对立,相反,阳明是以诗歌的方式证合圣人之道,以及儒者之志的恒久价值。

以儒家的价值追求审视,个体无论“穷”抑或“达”,都应该调适心态,修养身心,彰显自身的价值。阳明的诗歌正蕴藏着这样的诗学品格。《庐陵诗六首》中写道:“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尽管此时的阳明处境艰难,却仍然心系“家国天下”,字里行间可窥见他作为儒者所秉持的气节操守。

在《立春》一诗中,阳明的家国情怀同样有所流露:“荒村乱后耕牛绝,城郭春来见土牛。家业苟存乡井恋,风尘先幸甲兵休。未能布德惭时令,聊复题诗写我忧。为报胡雏须远塞,暂时边将驻南州。”阳明身居“南州”而胸怀天下,该诗充满了诗人的关切和忧虑。“滁州诗”《林间睡起》中写道:“林间尽日扫花眠,只是官闲愧俸钱。”在看似闲适、怡然自得的心境中,诗人仍然胸怀儒者之志,以及为“家国天下”奉献的理想与抱负。

如果说家国情怀是儒者的气象,显得宏大而辽阔,那么济世情感则为儒者的个体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百姓人伦、日用的关切。济世是彰显儒家思想伦理底色的特质之一,是儒者德性修养与实践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诗歌与思想

融为一体,将济世情感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样是阳明诗歌创作的重要风格。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既凸显他对儒家价值立场的坚守,又以“道”“心”表明他内心对自然、自由的向往,实际上是对良知学的一种诗性阐释。

他在《南浦道中》一诗中写道:“已喜间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征。迂疏何有甘棠惠,渐愧香灯父老迎。”这首诗体现了阳明再次到南浦时的心境,以及对民众生产、生活的关切,类似诗句还有《还赣》一诗中的“迎趋勤父老,无补愧巡行”。可以说,仁民、亲民贯穿阳明的思想世界。这样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既是个人济世情感的抒发方式,又是一种特有的思想阐发方式。阳明的诗歌特别凸显对百姓的关注,例如《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一诗中写道:“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阳明不仅表达深切的同情,而且期盼能解决问题。阳明的诗歌既“缘情”,又“言志”,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互动共生的诗性阐释方式。例如《无相寺金沙泉次韵》中有这样的诗句:“黄金不布地,倾沙泻流泉。潭净长开镜,池分或铸莲。兴云为大雨,济世作丰年。”该诗对金沙泉的描写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手法娴熟,由“兴云为大雨”升华至“济世作丰年”的理想,不但拓展了思维空间,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境界。在这首诗中,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融合,使得阳明的诗歌创作不拘于具体的咏物,同时抒发了他胸怀天下、关心世事、关注民生的济世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阳明诗歌中的家国情怀表现出的宏大的圣人志向,比表现出的个体人格所展现的儒者气象更重要。

B.《龙冈漫兴五首》表现了王阳明期待儒家“乐以忘忧”的境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说王阳明没有家国情怀。

C.王阳明认为,个体在处境艰难时,应该修养身心;个体在通达时,不应关注个人心态,而应心系天下。

D.王阳明把济世情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表现了他对良知学的一种诗性阐释以及对儒学价值的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由“家国”论及家国情怀,然后引出王阳明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并阐释其不同的表现。

B.文章举《立春》之例,论证了王阳明诗歌流露出家国情怀,诗人胸怀天

下,充满关切和忧虑。

C.文章将王阳明的家国情怀与济世情感对比,论证了王阳明在诗歌中对儒家价值立场的坚守。

D.文章整体上为总—分式结构,先总说,提出观点,然后深入阐释观点,文章思路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阳明诗歌的理想在于用诗“言志”和用圣人之道“治世”,王阳明的诗歌表现出家国情怀。

B.《庐陵诗六首》字里行间可见王阳明在困境之中对气节操守的坚守,他仍然心系“家国天下”。

C.儒家思想伦理底色的特质就是济世,儒者德性修养与实践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也是济世。

D.王阳明的思想蕴含着仁民、亲民;王阳明的诗歌蕴含着仁民、亲民,凸显对百姓的关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至6题。

森林的枢纽

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鸟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潮。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

《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旦缺少,整个系统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生态学家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species,其中keystone 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

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