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养生功
少林基本内养功,释德建大师亲授,老少咸宜的功法
少林基本内养功,释德建大师亲授,老少咸宜的功法
(一)松肩式
将双手放在颈和肩膀的中间,再使肩头慢慢向后摇动。
当熟习后,腰可微微倾前,脚跟自然地提起。
松肩式
(二)虚桩
双脚平踏地面,双脚分开与耳尖、肩膀齐,双手向上屈曲,悬放在腹前或胸前,眼睛、嘴巴微微合上,力聚在双脚板,自然呼吸,静静地站立五至三十分钟。
虚桩
(三)自然丹田呼吸法
双脚踏地,双手轻按肚脐下,眼睛微微合上,然后观想自己的呼吸,吸气时观想肚,呼气时则观想鼻。
自然丹田呼吸法
(四)自为丹田呼吸法
双手轻按肚脐下,呼气时自然提肛收腹,闭嘴,将气呼出,眼睛微微张开,然后放松身体,气自回丹田,鼓肚凹腰,闭上眼睛。
呼气提肛收腹
吸气放肛鼓肚凹腰。
少林拳的养气功法
少林拳的养气功法中国传统武功中的身心修炼过程,十分注重以养气为核心的整体与统一的修炼,它是保证武功技战水平的关键,是保证武功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
中国少林武功中的养气锻炼,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古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古老的医学气功和武技养生,原属两种不同的范畴,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武功养生和医学气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武功的修炼吸取了医、道、佛家的养气精华,充实了少林武功的完整体系。
少林武功的养气方法,又称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比较全面系统的辩证施治的养生论述。
此外,古代文献中,对养气、养生的方法,记载的很多,比如老子《道德经》讲“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中有'“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后世的李时珍、孙思邈等医学家等,都对气功养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中国养气功法发展至今,对其研究正逐步深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内功修炼的基础和探索人体奥秘的课题。
中国古代对养气功法的称谓有多种,有吐纳、导引、行气、服气、调息、静功、禅修、止观、炼丹、内功等等,虽然名称和锻炼的方法不同,但均属中国医疗和养生的范畴,它涉及许多学科,同祖国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医学是从全身经络出发,辨证施治,其功法也是从全身经络出发,以此为基础,它是养生的根本方法。
它讲究运用练气、聚气、运气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元固本。
经络顺通,疾患可愈,既可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又可开掘生命的潜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古代的养生之术起源于中医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更有几千年的实践,因此,我们应从中医理论方面研究,以使养气功法在祛病延年,强身健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少林拳的养气之法,是通过自我的意念来锻炼人体精、气,神、力,它是习武不可缺少的内功练习功法,正如孟子所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少林铜钟养生秘功,有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
少林铜钟养生秘功,有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少林铜钟养生秘功,亦称“铜钟功”,此功有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练力恰志、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是不同层次人员修身保健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好功法。
此功以桩武功体为契机,上虚下实,步稳身固,立地若山,形似铜钟一般,故名。
铜钟养生功较早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浙南民间简称为“穴劲”,分刚柔术和至柔术两种。
清代康熙年间,峨眉僧澄慧法师(号宏弘)东游浙江,此术遂流行于瓯江两岸。
相传温州市瑞安县叶秀标先生为澄慧禅师第七代传人,距今已有120余年。
后来叶秀标传给陈楚才先生,陈楚才又传给蒋幼山等人,蒋先生当时名噪大江南北,后成为浙江省国术馆馆长。
他一传再传,弟子不下千人,可谓盛极一时。
一、铜钟养生功的练功方法头部及躯干正直,两膝自然伸直或微曲,两脚分开成八字形,与肩同宽,平踏,重心落在脚掌和脚跟之间,两眼平视,口自然闭合,面微带笑容,下颌微内含,舌尖轻贴于上腭或平放,两手自然下垂;静默片刻后,两手徐徐向两侧分开,与身体约成40。
角,掌心向下,稍向后方,手掌略成弧形。
上述姿势摆好后,头颈、肩、肘、腕、指、背、腰、髋、膝、踝、趾各关节要依次放松,心身安静、自然,意守丹田(肚脐内)。
初练功时可采用自然呼吸法,并逐渐转变为腹式呼吸。
吸气不要过足,呼气不要太竭,以耳不闻声为度,每次练习20~3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1小时。
练功时间可根据本人身体状况而定,吃力时就要收功。
练功结束时两手缓缓放下,进行阴阳手(花交手)数次,然后收功。
每日练2~4次。
二、铜钟养生功有下列几点优势1 简便易学,不受时间、环境、场地等条件限制;适用症广,可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治愈后不易复发。
2 内外兼顾,以运用内气为主,结合形体锻炼,可收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肌”的功效,防病治病,健身延年。
3 铜钟养生功具有外静内动、内静外动的特点。
外静指体表安详静止,内动指经络气血循环、内脏活动加强:外动指上肢颤动、抖动以至拍打两腿,内静为排除杂念、思想集中。
少林养生:站桩功——动静合一,阴阳平衡,祛病健身!
少林养生:站桩功——动静合一,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少林医药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少林功夫里多姿多彩的少林功法,它不仅是少林功夫的基础,还影响着少林禅医养生的发展和辉煌。
就像一个站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少林寺,站是一种功夫,叫做少林站桩功法。
少林功夫素有“未入门先站三年桩”之说,所以,少林入门功夫,就是一个大马步桩。
但大家切不可小看少林站桩功,这种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既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定静功,对姿势、气息、意识要求特别严格。
由于佛门戒律森严,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 历来师徒之间口授单传,不立文字,所以常人难窥此功法奥妙。
站桩要义人的锻炼,有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少林站桩功,要求在初练时以形带意(意自形生),久练后以意领形(形随意转)。
并且锻炼又分动静,有意念的动静、形体的动静。
人身的动是基本的,绝对的;人身的静只是相对的,是为了更好的动。
动和静虽然矛盾,但是统一。
所以来拿供着,要静中求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内静外动,外静内动。
站桩功,原则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所以站桩功要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变,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能从“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
静如渊停兵峙,动如潮涌山移,缠绵如春雨,迅捷如雷霆。
站桩的姿势身体端正,双足平行站立,注意肩井穴对涌泉穴,双脚趴地,膝部微屈,身体保持正直平稳,重心放在两脚掌上,膝有前顶之意,臀部后坐,两手缓缓抬起,与胸同高,掌心相对向内,距离约30厘米,臂半圆,腋半虚,呈环抱状,十指自然分开,略有撑意,心平气和,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通畅。
少林站桩功,主要的作用就是返先天之精气,求取整体之功力。
按照功法练习从起桩到15分钟才能使周身进入桩态,就可以圆满收功,休息一会再练,这样循序渐进,直到一次达到40分钟方为功成。
并且,刻苦锻炼能疏通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从而起到祛病健身,益智延年,搏击实战的作用。
少林易筋通背养生铁裆功修炼步骤
少林易筋通背养生铁裆功修炼步骤《易筋经》是由天竺圣僧达摩祖师于少林寺所创,为中国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
之所以神秘,则源之於千百年来达摩易筋经向来只传内门弟子,而坊间草莽虽然仅凭著一些片段的印象抄练,虽只窥其一招半式,却已然能进艺无穷,受用终身,因而得以流传开来,使得《易筋经》的功效威震武林。
后经历代少林高僧对《易筋经》、《通背拳》实修参悟中,加以验证、补充完善,终演化成养生强身绝学——少林易筋通背养生功。
易筋通背养生铁裆功功法分:秘法吐纳、易筋套路、经络拍打、开筋点穴、心法秘传、打坐禅修六部分组成。
要想炼好易筋通背养生铁裆功,一定要注重呼吸吐纳的重要性,每一步都有气息导引的范畴。
秘法吐纳:也就是吐故纳新,锻炼的是我们的肺,中医认为肺主气,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气足了又可化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气血津液,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精气血。
缓慢柔和,并且配合呼吸、意念,调理气血、放松精神。
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活血化淤,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还能改善已经形成淤血的脏器的生理状态,例如心肌梗死、脑血栓、早期肝硬化、脂肪肝、前列腺、肾功能等等;采用武火得炁,吸气深,呼气长,加之提肛送胯的动作辅助你长强穴得气,在一呼一吸之间气息做小周天运转,方可气冲睾丸和卵巢;通过畅通经络,将体内病气排出,从而使内脏趋于阴阳平衡。
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延缓各系统器官的衰老实现养生的目的。
开筋点穴:是打开身体的通道,打开身体的门户,打开你的健康之门的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俗话说“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真正的健康是内脏强壮,内脏健康身体才是真的健康;第二个来说,可以把元气培补足;第三个来说能够把气机导引到丹田部位。
随着年龄增长,筋缩和堵塞现象带给人很多的痛苦,比如腰酸背疼,头晕呕吐,眼花疲惫,浑身无力等。
筋络穴位对人体的重要性已被大众认可,没有开筋点穴,也无法确保养生的持续性,因此开筋点穴作为练习的重中之重,一定需要资深师傅根据个人练习情况亲自完成。
少林六合功的功法练习与养生之道
shaolinyutaiji套路是各拳派传人为传承拳系中之重要动作、练习传承者的体能与攻防招式的连环性而编排的套子。
套路兴盛于明清时代,因当时武术功能受环境之影响而流传于民间,为武师走镖、护院、开设武馆等营生所用。
为了传承一派功夫,习练者需付出很大的代价来学习套路。
有些拳派传人以终生精力来练习传承的套路,却不知套路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那就是功法。
功法是通过一动作的左右式反复练习,来增强功力(有内壮之效),依阴阳变化之道能开拓出相应的实用方法。
功法是高于套路的功力性功夫,古代武术家在传承的拳系中都有功法练习,在套路的编排中也蕴藏了许多功法内容。
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的就是功法的重要性。
古代的师傅教功夫先是教习基本功,待腰腿、手脚相合后,便开始教习功法内容。
练习功法时需刚柔并济,把劲力由柔至刚爆发出来。
然后推手找劲,开套喂招。
这样多年后便可以学习导引吐纳之术。
假如徒弟先天禀赋很好,师傅可提早教习内练心法。
修习功夫如同收藏古玩字画一般,没有好的鉴赏能力,足以让赝品以假乱真。
许多功夫修习者在练功时,只是模仿练习前人所教的外形套路,动作僵滞生硬,即便有松柔者也多有出偏,华其外而悖其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更有甚者,练武时日恒久者,连拳派之传承渊源都搞不清,拳理、武学之道、养生等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功夫的修习异常艰难,大凡成功者均具备以下三点:一要有持之以恒的习武精神,刻苦练习;二要有明师教导,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的言谈举止皆可影响徒弟,然而功夫练到化劲时全靠个人的悟性提升;三要有天分,如悟性、身体素质等。
六合功属于功法类的功夫,练习时来回一条线。
在一方向上,以点画线,以线成面,以面顾体。
进、退、顾、盼、定,以五行为法。
开合、浮沉、呼吸,以虚静中和之态,周身放松,松空圆满。
六合功的练习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练松。
脚下要松,膝关节要松,腰胯要松,肩背要松,肘臂要松,手腕要松。
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少林韦陀内养气功》(六合一体易筋洗髓)
《少林韦陀内养气功》(六合一体易筋洗髓)韦陀内养气功,讲究的是“六合”一体,蕴含了易筋洗髓之法,通过功法练习,可保持机体内、外、上、下、左、右的平衡。
并由此“外六合”而带动“内六合”——奇经八脉的运行,进而推动全身的经络气血流畅,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目的。
整套功法分作三功(六字吐纳功、定步功、五步筑基功),动作都是以腰脊为轴心,建立在“肾为先天之本”和“脾胃为后天之基”的理论基础上,起到“宁神健脑、舒胸调气、壮腰补肾、健脾和胃”等作用。
六字吐纳功,是在古代“六字诀”(呵、呼、吹、嘘、呬、嘻)呼吸法的基础上,配合大雁的起落、拍水、展翅、抱颈、顾盼等象形动作组成的一套独特的武术养生功法。
一、大雁起落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虎口相交,右掌心贴左掌背,左掌心贴于小腹前。
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半步,随吸气,两手翻掌,由下向上交叉于腹前,右内左外。
3.重心移向左脚,右脚随之提悬,身体上升。
同时,两掌向左右上方伸展,两臂成半弧形,两掌高于头顶,成抱球状,目视前方。
4.右脚上前半步,落于左脚内侧,两脚跟相靠,脚尖外展,两腿半蹲,膝尖外展。
同时,随呼气,两掌左右下落,掌心向下,掌尖向外。
5.动作不停,两掌至与膝平时,弧形内收,身体随之下蹲,两膝相并。
同时,两掌交叉于两膝上侧方,右下左上,目视前下方。
6.起身直立,两掌虎口相交,抱于小腹前。
然后,做右进步,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左、右各做七遍。
二、前后展翅1.承接上势。
左脚向前上半步,两掌松开,左掌从右下沿腹前向左下画弧收至左腹角。
2.左掌叉腰,拇指在后;右掌向前推出,拇指张开,虎口对鼻尖。
同时,长呼“嘘”字左腿随右推掌成左弓步。
目视右掌。
3.接着,右掌屈指变爪,重心右移。
4.吸气,右爪由前向下拉至右腰际外侧,屈指握拳,拳心向下。
5.然后,左脚退半步,与右脚相并成正身直立。
同时,两掌虎口相交,抱于小腹前。
然后,上右脚伸左掌,动作与前相同。
少林养生秘法
《六》少林养生秘法现代人常以忙碌为借口,不重养生,等到身体出了状况才临时抱佛脚,往往为时已晚。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时时可以保健,处处可以养生,少林健康十二法就是例子。
发要常梳头发的色泽、疏密可显示气血强弱,勤于梳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以指代梳,由前向后梳十六下。
脸要常擦以「猫洗脸」的方式,两手搓热三十六下,先摩擦双颊及五官,再按摩头顶;每处按摩十六下,能令人容光焕发。
目要常运眼珠上下、左右,顺、反时钟方向转动;眼睛先紧闭再慢慢放松,反复几次有助于视力保健,每种均做十六次。
齿要常扣紧闭双唇后尽量张开下颚,扣上下牙共三十六下,以每次呼吸扣四下速度为基准,可坚固牙齿,预防牙周病。
舌要常舔两唇轻闭,舌尖在牙齿内,先由右向左旋转舔,再由左向右旋转舔,做三十六次后轻舔上颚;平时养成舔上颚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喉炎。
津要常咽经常吞咽唾液至丹田,有助唾液分泌,可以帮助消化、清洁口腔、除心火。
可以和「扣齿」、「舔舌」一起练习。
耳要常敲两手手心将耳朵捂紧,手指贴住后脑头皮,将手指迭在中指上,再猛然下滑分别敲击后脑两旁共四十八次,可以维护听力。
头要常转头部保持水平,眼跟随头同时先向左转至极限,同法再向右转,共十六次。
之后将头左右摇摆各八次,再前俯后仰各八次,最后双眼微闭,左右旋转共十六次。
腹要常揉两手心搓热后,左手心按住左腰部,右手捂着小腹丹田,顺时钟方向转动三十六圈。
再搓热手心,右手心按住右腰,左手心捂着小腹丹田,逆时针方向转动共三十六圈,可蓄精养气。
足要常擦此法以坐姿练习,将左脚掌放在右腿上,以右手掌摩擦足心的涌泉穴三十六次,再换右脚掌同理做三十六次。
小号时,牙齿要咬紧。
大号时,眼睛要闭紧。
少林八段锦详细图解
1预备式: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下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知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图一)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2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
据传:早在唐代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喜爱八段锦,寿达109年;到了宋代,有福居和尚汇入少林拳谱。
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休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红可以健壮体质,搞疫袪病,益寿延年。
原歌诀曰双手托天得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图二)。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图三)。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3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向左移一步,上休左转90度。
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拳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图四)。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弓步,目视右拳(图五)。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接上动作,右手向上与左手在前头前交会,再向胸前划弧合掌。
少林强身气功,四段功
少林强身气功,四段功在我国古代,将人体内脏各器官划分为三焦。
横膈以上的心肺称为上焦,横膈以下至脐以上的脾与胃称为中焦,脐以下的肾、大肠、小肠、膀胱等称为下焦。
因为三焦是人体通行元气和运化水谷的主要部位,保持三焦功能的正常,也就能够保持人体的健康。
少林气功中的四段功,就是通过肢体的动作以及躯干的屈伸,来达到增强内脏功能,调理三焦的目的。
练习时要求静心宁神,自然呼吸,不可屏气,动作要缓慢有力,但却不能用力过猛。
由于此功练习时间较短,每次约5分钟左右,因此很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可以在早、中、晚各进行1次。
具体的练习方法是:1.托天提地理三焦身正立,胸前叠,臀后突,目前视,若含怒容,左右手相组,两臂及两腿竖直,膝盖靠近,足跟、足尖亦然;或可为骑马势。
两臂徐向左右挺直,两掌举起,经过成一圆形,候手举至头顶,十指互叉转,掌心向上,如托千斤重物。
手须尽力上抑,两目注视掌背,庶运用颈腭。
身体上部徐向前屈,至两掌覆地,愈下愈妙。
唯两腿仍须挺直,不可稍屈。
身体上部徐向上仰,两臂用力,向左右压下,两掌经过仍须成一圆形;复于正立姿势。
惟须慢慢行之(图1)。
2.五劳七伤往后瞧身正立,头徐向右转,目尽力注视后方,试窥左足跟。
且转头时,胸前叠,身不动,肩不斜。
头向前转复原。
头徐向左转,目尽力注视后方,试窥右足跟;头向前转复原。
亦须慢慢行之(图2)。
3.推窗望月去心火两足左右分开,成骑马势,胸挺出,身不可前倾。
两拳握紧,各置腰际,掌心向上,目前视。
左腿下蹲伸直,如铺地锦,左手向左勾搂,右手向右猛推,身随之向右,同时右腿前屈,目注右掌,作推窗望月状。
右腿下蹲伸直,右手向右勾搂,左手向左猛推,身随之向左,目注左掌;左足踏进,复原正立姿势(图3)。
4.抓空打空力不劳两足左右分开,成骑马势,两拳紧握,各置腰际。
右手向前猛力击出,拳与肩平,拳心向下,左拳仍旧;右手指张开向后掳,如抓物者然,猛力向后收,随即紧握为拳,仍置腰际,同时左手向前击出,拳心向下。
少林寺内功心法养心功
少林寺内功心法养心功少林寺内功心法修生养心功第一节:双龙盘柱:两脚分开一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右掌心拍打身前气海、关元穴,同时左掌背拍打身后命门,肾俞(shù)穴,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两个八拍)。
这一节震动腹部和内脏,沟通任督二脉,疏通经络。
(气海穴在脐下1.5寸,关元穴在脐下3寸)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点击这里进入《古传气功内功课程》-气海穴:补气益血、调血固精、温肾固元。
防治神衰、腹胀、腹痛、月经不调、遗尿、尿频、遗精、阳痿、功能性子宫出血、赤白带下,小肠疝气、中风不语、面神经炎、口眼歪邪、人事不醒、阴部坠胀疼痛等。
关元穴:培元固体、补肾壮阳、清热利湿。
防治:腹痛、腹泻、痢疾、肾炎、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遗尿、阳痿、肠道蛔虫症、痛经、经闭、赤白带下、中气下陷、阴部坠胀疼痛、小肠疝气等。
命门穴:培元固体、补肾壮阳、利水止痛。
防治:肾病、浮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耳鸣、神经衰弱等。
肾俞穴:疏经益气、调理下焦、补肾益精。
防治:肾虚、遗精、阳痿、遗尿、水肿、耳聋、耳鸣、月经不调、白带、腰痛、腰寒、目昏及生殖器病。
第二节:叉腰转胯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按肾俞穴: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反方向(两个八拍)。
这一节舒通腰部经络,增强腰部轿液循环,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防闪腰岔气,并能消除腰疲劳。
第三节:双臂上举两臂高举过头,掌心向前,自然下甩,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腰胯颤动(两个八拍)。
这一节活动肩肘各关节经络,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拉伸全身经络。
第四节:双臂回旋双手曲肘,掌心置于面前,双臂由前向下、后、上摇转。
反方向,这一节活动肩、背、肘部经络。
从而防治肩、臂、肘及腕关节疾病。
第五节:马步冲拳两脚分开一肩半宽,双腿稍曲,臀下坐如骑马式,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先右手,手心向下,用力向前推拳,收拳时手心向上,如此双手交替进行(两个八拍)。
强壮身心的功法——撞背、撞丹田
强壮身心的功法——撞背、撞丹田强壮身心的功法——撞丹田人活斯世,我不想只满足于不生病,不想自己是一个易碎的花瓶,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生怕有一点磕碰,我想让自己更强壮,就象那路边的荆棘,禁得起风雨严寒,禁得起路人踩踏,既然我知道,我们都是老天的儿子,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强壮的方法,自古就有,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份权力,如果有人问,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其实,只要你拿出一点自信,咱们就可以马上开始但你以为这点自信你真能那么痛快的拿出来吗?很多人根本拿不出,他们等待着我去给他们,他们说,只有掌握了高超技法的人,才会有自信。
只有修炼得道的人才会有自信,只有本身就强壮的人才会有自信。
对于他们这些原本虚弱的人来说还需要慢慢的积累知识,慢慢的储备能量,慢慢的增长勇气,常言说得好,循序渐进嘛,怎么能着急呢?乍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其实,一切的积累、一切的储备、一切的增长、如果不是以自信为前提,那么无论你积累、储备、增长了多少,你的内心仍然是犹疑不定,因为你永远都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你总是躬着身子走路,怎么可能有高大的一天呢?长久的力量不是外来的,它就在你的内心当中。
一念之差,将改变人一生的命运。
少林武功中有一个强壮身体的方法叫做“铁布衫”。
就是用一个装满石子的细长沙袋来敲打腹部,小的时候家里有很多这样的沙袋,爸爸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让我拿沙袋每天敲打肚子和两肋,结果练成了“钢肚”,上学的时候,经常让班上的同学用拳头来打,打的他们各个气喘手疼,我却仍然谈笑自如,而且觉得肚子暧洋洋的,舒服极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更注重身体的养生,发现“铁布衫”的功法,过于刚猛,而且由于在击打的瞬间要闭气绷紧肌肉。
有违养生“自然顺随,松静合一”的要旨。
便选“撞丹田”取而代之了。
对“丹田”的具体位置,自古说法不一,通常分为“上丹田”——两眉间,中丹田——两乳间膻中穴,下丹田——脐下1寸三分。
今天要撞的就是这个“下丹田”。
八段锦养生功的简介
八段锦养生功的简介八段锦养生功八段锦是少林易筋经的一部分,分立功、坐功两部分。
练此功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为主旨,以动入静、以静入动、动静皆宜、顺乎五形、发其生机、神奇变化、通和上下、和畅气血、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其不足、泻其多余,消长之道,妙用无穷。
常习之可达百病之不生,延年而益寿。
凡有缘人只要选择并终身修炼"八段锦",同样能够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境界;当然对于有缘人预防治疗自身疾患更是"小菜一碟"。
若缘友们对此有清醒地认识,那么通过"八段锦"的修炼,达到健身强体、益寿开悟和大幅提高生命质量绝对不只是一个梦!八段锦养生功的序文八段锦养生功简介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
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
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
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曰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
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锻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
动作用力练时,仍切实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
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
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
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其好处如下…1.《对心血管的作用》八段锦要求身体端正,身贵丹田。
少林内养功
切记始终要以保持胸部舒畅,呼吸自然为法则。另外,呼气时不要刻意主动提肛,而是通过呼气到将竭时带动会阴自然收缩。吸气时也不要胸部主动用力,通过翘尾而导引气息自然回落丹田,又通过“鼓肚子凹腰”,自然实现气息吸足丹田。个中火候把握,须得名师耳提面命方可。自学者以小幅度为宜。
四、松肩式
忌处在于心窝不能紧张。
五、摸鱼式
双掌自胸前按自丹田,呼气。然后在体侧变掌为拳,拽拳扩胸腹,同时吸足气。
动作简单,看似打哈欠伸懒腰,实为配上手上动作的自为呼吸法。
六、沐鼻法
双手食指贴于鼻梁两侧,上下移动,轻轻摩擦鼻翼。要点在于力度要轻,速度要慢,越轻越好,手指上下时要翻转。动作轻柔自然,配合呼吸畅顺,心情愉悦。禅医认为,人体健康有三大关键,即清窍(鼻腔、咽喉)、浊窍(肛门、尿门)、中隔(上中下三焦,主要包括肝胃、胸肋等),总共七窍,窍不通则百病生,因此健康须先通窍,其中鼻窍主管呼吸,乃七窍之首,最为重要,无论养生还是练功,都以通鼻窍为首要。
此式来源于古轮功夫中的古传易筋经。自为呼吸基础上,双手自胸前平行提起,左右分开,搭在两侧肩颈上,以肩头为轴,以肘为驱,前后绕环。
动作类似广播体操的肩部运动,但内在要点迥异,一是在于动作与呼吸相合,上绕时吸气,下绕时呼气,吸气时做到一定幅度的“鼓肚子凹腰”。起步时可以自然呼吸法练,但最好是配合自为呼吸法练。二是在于不是手肘带肩,而是腹部的起伏带动肩部,并以肩领肘。
开始时,可以观呼吸以助入静,呼观鼻吸观丹田。切记,是观,而不是守,不要执著。修炼有素后,无虑无念,以此即可参禅入定,达到虚静境界,从而明心见性。
此式外似简单,内则智慧无边,精妙之处非师父手把手教导、非亲见师父示范调配而不可得。虚桩实为少林功夫的母桩,德建师父曾一再教导要“万法虚中求”,史载陈王廷老前辈因得虚桩真诀而悟太极,足可见此功之高妙。 ຫໍສະໝຸດ 通过沐鼻,既通窍又平复气息。
少林达摩易筋经保健十二法
少林达摩易筋经保健⼗⼆法“达摩易筋经”传说是少林达摩⽼祖的⼀种养⽣功法。
它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
使神、体、⽓三者,即⼈的精神,形体和⽓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使五脏六腑、⼗⼆经脉、奇经⼋脉及全⾝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达到保健强⾝,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的。
易筋经共计⼗⼆势,其预备势为:两腿开⽴,头端平,⽬前视,⼝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然放松。
第⼀势:韦驮献杵第⼀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胸前成抱球势,屈腕⽴掌,指头向上,掌⼼相对(10厘⽶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平⾯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第⼆势:韦驮献杵第⼆势——橫擔降魔杵接上式,两⾜分开,与肩同宽,⾜掌踏实,两膝微松;两⼿⾃胸前徐徐外展,⾄两侧平举;⽴掌,掌⼼向外;两⽬前视;吸⽓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8-20次。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掌托天门接上式,两脚开⽴,⾜尖着地,⾜跟提起;双⼿上举⾼过头顶,掌⼼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沉肩曲肘,仰头,⽬观掌背。
⾆舐上腭,⿐息调匀。
吸⽓时,两⼿⽤暗劲尽⼒上托,两腿同时⽤⼒下蹬;呼⽓时,全⾝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将两拳缓缓收⾄腰部,拳⼼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次。
第四势:摘星换⽃势右脚稍向右前⽅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向下沉,右虚步。
右⼿⾼举伸直,掌⼼向下,头微右斜,双⽬仰视右⼿⼼;左臂曲肘,⾃然置于背后。
吸⽓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时,全⾝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次。
第五势:倒拽九⽜尾势右脚前跨⼀步,屈膝成右⼸步。
右⼿握拳,举⾄前上⽅,双⽬观拳;左⼿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右肩,左拳垂⾄背后;呼⽓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再⾝体后转,成左⼸步,左右⼿交替进⾏。
少林养生——握固:安魂定身,收摄精气!
少林养生——握固:安魂定身,收摄精气!少林医学,从大的范围来说,它属于中国传统中医的范畴,但少林中医学在少林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代少林僧人不断的推衍,形成了以养生、治病为核心的独具风格的推拿、通窍、素疗、坐禅等医疗方法,因而它是具有特色的少林文化,并与禅宗、武术并称为少林“三宝”。
少林养生功法——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八段锦具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长久练习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如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中,攒拳这一手势,其实就大有学问。
它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就是握固,握固是养生方法中非常常见,并且非常实用的手势。
握固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早在《老子》中,就有记载:“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小孩子刚出生时,身体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
握固本来就是一个手势,将握固和练功结合起来的,是晋朝一位著名的道士——葛洪,他的著作《抱朴子》中倡导“握固守一”。
隋朝太医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
法屈大拇指,着小指内抱之。
”道书对此内容有过补充“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意思是说:握固之法,就好像关上房门一样可以静心安魂;同时握固可以固护精气,明目延年;整天握固,还可以辟邪防毒。
可见,握固对于“精气神”的固守具有一定的作用。
握固的方法很多养生功法书上都有记载,握固就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住宝贝一般。
之所以是无名指,古人认为,无名指根部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也提出“肝主握”。
握固对于养生,有安魂定身,收摄精气的作用,可以认为握固所用的人体系统是肝经和肾经。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属性为木,主升发,能疏泄情志、调畅气血。
少林养生气功 养生气功介绍
少林养生气功养生气功介绍女人冬季养生小常识冬季养生知识,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女人冬季养生小常识冬季养生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少林养生气功一、打坐(即静功)很多想修行的人都喜欢打坐,但苦于没有方法,结果杂念丛生,昏昏欲睡,无法坚持下去。
因此,消除杂念是打坐的前提,为此可归纳几种方法:第一、呼吸入静法:即利用呼吸而达到消除杂念入静的方法。
主要有数息,即修数、证数,方法是数呼吸从1到10,条件是不能有杂念。
如果有杂念了再从1开始。
一直重复下去。
如果数到10没有杂念就不要继续数了,因为已达入静状态,已达目的,手段方法就不要了。
还有就是随息,方法是:意识随着呼吸,即观想意守呼吸,这样即使生来就思绪不断的大脑也顾不上了。
还有止息、观息、还息、净息,等等。
姿势:双盘、单盘、散盘都可。
两手结金刚印,即在小腹前两手重叠,大姆指接触呈椭圆形,男士右手在上,女士左手在上。
舌抵上腭,腰背放松伸直,面带微笑,两眼微闭。
第二、观想(意守)入静法。
即观想内景,如身体的某部、穴位等。
但有些人非常敏感,观想哪儿,哪儿就不舒服。
因此也有观想外景,如花、山川、星空、宇宙等。
现介绍少林止观法门。
止观法门有三止三观六法,主要是通过观想来去掉杂念,进入空境。
如系缘止,杂念像猴子一样动个不停,要把杂念作为客体,把其源头系在某处的方法。
具体就是观想鼻尖或下丹田,任选其一。
若有头痛、高血压的人可选下丹田,女性经期时则观想意守鼻尖。
第三、真言入静法。
比如观音六字真言,有六种方法。
上述方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能会出现诱惑你继续练功的魔障,这主要是我执太重,也可以用此方法化解。
养生气功介绍二、站桩功俗话说,百练不如一站,少林的桩功是很有名的,这里介绍一种集桩功、呼吸法、观想法为一体的桩功,又叫“立禅”。
首先,两脚分开三脚长的宽度,像坐橙子式下蹲,好像骑马,又叫马步。
可分为高位马步,膝盖稍弯;中位,膝盖与大腿之间一百二十度;低位,膝盖与大腿九十度。
少林禅宗养生功
少林禅宗养生功
功法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长练此功法,可增智开慧,激发人体潜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年益寿.
少林养生功功法步骤:
一,预备式,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宽,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
二,罗汉推山
身体下蹲成半马步,双手上抬至胸向前缓缓推出,再收回至腰际,重复做十次,意念前边有座山要把它推开.
三,天王托塔
接上式半马步站立,双手向前捧起,手指相对,手心向上,抬至胸前翻至手心向下,两臂向上伸展缓慢举过头顶,连做十次.
四,左右开弓
自然站立,左脚向左跨半步成弓步,左手伸直抬起与肩平,两乎握拳,右手抬至胸前,左手向前右手向后用力拉,做十次,再向右转身同上势一样做十次.
五,摇山晃海
接上式身体成马步站立,双手按住膝盖,头部带动上身向左右后方扭动望去,各十次.
六,推球调元
接上式马步站立,双臂向前伸开手心相对,五指分开,意念双手捧一个沉重的大石球,然后向内旋转十次再向外旋转十次,再向左向右各推十次,再转身向前向后各十次,再左右各做金鸡独立双手心相对举过头顶各十次.动作要缓慢柔和.
七,收功
双脚回收自然站立,两手从两侧向上举起至头顶再手心向下压至小腹,连做三遍.
久练能修身养性,消除杂念,又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
此套路简单易学,一目了然,老少皆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养生功.txt6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少林养生功
少林养生功是少林寺二祖慧可大师断臂后,在静心养伤修佛的同时,创下的著名功法。久练能修身养性,消除杂念,又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套路简单易学,一目了然,老少皆宜。
少林罗汉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