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合成、合成方法、合成路线。

2. 有机合成的原理:碳原子成键特点、有机反应类型。

3. 有机合成的方法: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4. 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合成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有机物合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有机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合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合成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等。

3. 准备练习题和思考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有机合成在药物、塑料、涂料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按照教学内容,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合成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有机物合成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合成的实际操作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有机合成化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有机合成化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有机镁试剂中碳是负电性的,具有强的亲核性。

A.错B.对2【判断题】(1分)由于醛反应活性高,一般较难直接制备,因此N,N-二取代甲酰胺与有机镁试剂的反应常用于合成醛。

A.对B.错3【判断题】(1分)有机镁试剂与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主要生成1,4-加成产物。

A.错B.对4【判断题】(1分)有机锂试剂与醛酮反应受空间位阻影响较大。

A.错B.对5【判断题】(1分)1mol羧酸能与2mol有机锂试剂反应生成酮。

A.错B.对6【判断题】(1分)有机锂试剂与烯烃双键发生反应时,只能孤立双键反应而不能与共轭双键反应。

A.对B.错7【判断题】(1分)具有顺反异构的烯基卤化物与有机铜试剂发生偶联反应后,双键构型保持不变。

A.对B.错8【判断题】(1分)有机锌试剂易燃、易氧化。

许多反应中,有机锌试剂都需要现制现用,使用有机锌试剂的反应都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A.对B.错9【判断题】(1分)α-卤代酸酯可以与镁反应生成格氏试剂,也可以与锌形成有机锌化合物。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β-酮酸酯的活泼亚甲基的烃化产物有两种水解方式:稀碱溶液中为成酮水解;浓碱溶液中为成酸水解。

A.对B.错2【判断题】(1分)对于可生成两种碳负离子的酮,在动力学控制条件下,烃化反应主要生成在位阻较小部位烃化的产物。

A.错B.对3【判断题】(1分)利用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可以合成防日光制品的原料联苯乙烯酮。

A.错B.对4【判断题】(1分)Michael加成反应是指亲核的碳负离子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共轭加成反应。

A.错B.对5【判断题】(1分)Perkin反应产物为较大基团处于反位的烯烃。

A.错B.对6【判断题】(1分)芳环上取代基对Perkin反应有较大影响。

由于醛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所以供电子取代基有利于反应进行。

A.错B.对7【判断题】(1分)α-亚烃基丁二酸单酯在强酸(如HBr-HOAc)中加热酯基水解脱羧,生成比原来的醛酮多三个碳的β,γ-烯酸。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第2章作业题1、将下列化合物写出结构,按其进行硝化反应的难易次序加以排列:苯、乙酰苯胺、苯乙酮、甲苯、氯苯2、在下列取代反应中,主要生成何种产物?3、什么是溶剂化作用?溶剂化作用指的是每一个被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或几层溶剂分子或松或紧地包围的现象。

溶剂化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溶剂与溶质之间所有专一性和非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总和。

4、相转移催化主要用于哪类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哪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液-液非均相亲核取代反应。

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Q+X-。

第3章作业题1、什么是卤化反应? 引人卤原子有哪些方式?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反应。

引人卤原子的方式有加成卤化、取代卤化、置换卤化。

2、除了氯气以外,还有哪些其他氯化剂?卤化氢+氧化剂、卤化氢或盐、其它。

3、在用溴素进行溴化时,如何充分利用溴?加入强氧化剂次氯酸钠和双氧水等。

4、用碘和氯气进行芳环上的取代碘化时,氯气用量不易控制,是否有简便的碘化方法?(1)I2+H2O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

缺点是不适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2)I2+Cl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可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缺点是在水介质中使用时会生成具有氧化性的HClO,另外氯气的用量不易控制。

(3)用ICl作碘化剂的优点是碘化时不产生HI,不需要另加氧化剂,可在水介质中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氧化的情况。

缺点是ICl是由I2和Cl2反应制得的,易分解,要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5、请写出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

6、芳环上亲电取代卤化时,有哪些影响因素?被卤化物的结构、卤化剂、催化剂、卤化深度、卤化介质的PH值、卤化溶剂、卤化温度、被卤化物中和卤化剂中的杂质等。

7、完成下列反应式8、写出从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间氯三氟甲苯(2)3,4-二氯三氟甲苯(3)2,4-二氯三氟甲苯(4)2-氯-5-溴三氟甲苯第4章作业题1、采用三氧化硫为磺化剂有哪些优缺点?用三氧化硫磺化,其用量接近理论量,磺化剂利用率高,成本低。

2020-2021高中化学5课时作业13有机合成含解析

2020-2021高中化学5课时作业13有机合成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13有机合成含解析课时作业13有机合成[练基础]1.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①酯化、②取代、③消去、④加成、⑤水解、⑥还原,其中正确的组合为()A.①②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④⑥2.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羧基的是()A.卤代烃的水解B.有机物R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醛的氧化D.烯烃的氧化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氧化②取代③加成④消去⑤还原⑥酯化⑦水解⑧加聚A.②B.④C.⑥D.⑧4.对氨基苯甲酸可用甲苯为原料合成,已知苯环上的硝基可被还原为氨基,,产物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则由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步骤合理的是()A.甲苯――→,硝化X错误!Y错误!对氨基苯甲酸B.甲苯错误!X错误!Y错误!对氨基苯甲酸C.甲苯错误!X错误!Y错误!对氨基苯甲酸D.甲苯错误!X错误!Y错误!对氨基苯甲酸5.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反应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⑥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再酸化A.①③④②⑥B.①③④②⑤C.②④①⑤⑥D.②④①⑥⑤6.1,4。

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得:A.1。

丁烯B.1,3-丁二烯C.乙炔D.乙烯7.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正确顺序是()①氧化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成反应;④酯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加聚反应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⑤①④D.②③⑤①⑥8.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下列转化,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B和C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E均为有机物)() A.E酸化后的有机物与C一定为同系物B.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有机物A的结构有9种C.1 mol B完全转化为D转移2 mol电子D.D到E发生氧化反应9.Diels.Alder反应为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反应,最简单的反应是.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是()A.2-甲基-1,3。

有机合成习题

有机合成习题

合成题(I)1、由甲苯、丙二酸二乙酯及必要试剂合成:OH 3CCH 2CH 32、由C 3或C 3以下有机物合成:O COOHO4、由乙炔、C 2或C 2以下有机物合成:OH (叶醇,一种香料)5、由Br 为有机原料合成:COOCH 36、由O 合成37、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COO -N +H 38、由苯合成ICl Cl ClIClClKI(TM)9、由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酸二乙酯合成:N C-OH O10、由C 4或C 4以下有机物合成:2OH2OH解:OO+OH H O253325H 2O2OH2OH11、由苯甲醛、C 3或C 3以下有机物合成:CH 2CHCH 3NH 212、由苯、C 3或C 3以下有机物合成:COOH CH 3CH 2CH2I13、由C 4或C 4以下有机物合成:OCHCH 2COOCH 3CH 314、由苯、C 4或C 4以下有机物合成:C-CH 2CH 33OH15、由苯、C 4或C 4以下有机物合成:Ph-CH 2CHCOOH316、由苯或甲苯、C 4或C 4以下有机物合成:H 3CBrBr17、完成转化:ClCH 2CH 2CHOCHCH 2CH 2CHOOH18、完成转化:CHOHOCH 2CH 3CHO19、完成转化:H OHH 3C2H 5HH 56C=C C 6H 5CH 3HC 2H 520、由甲苯合成:H 3CCNBr21、由PhCH=CHCHO PhCH 2Cl2OH2OH 、22、由CH 3OCH 3OO23、完成转化:CH 3CH 2CCH 2BrO OCH 2CH 3O24、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CH 2=CH-CH 2-CH-C-OC 2H 5O325、由环己醇合成OCH 326、由苯酚、O合成CH 3OO27、由甲苯合成:CH 3Br Br 2CH 329、由C 3或C 3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2CH 2CH 2-C-OHO O31、由C 4或C 4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O32、由乙炔(唯一有机原料)合成:C 2H 52H 5H OHH OH33、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HOOCCH 2CH 2CHCOO -N +H 334、由C 3或C 3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OC-OC 2H 5O O36、由C 3或C 3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OOC 2H 5OH和37、由联苯出发合成:O38、由COOEt 合成Ph(可使用PhCH 2Br 作辅助试剂)39、由1,3-丁二烯为原料合成:COOH40、从乙酰乙酸乙酯出发合成:CH 3-C-CH-CH 2CHOO CH 341、完成转化:CH 3CH 2COOH CH 3CH 2CH 2COOH42、完成转化:CH 3CH 2COOHCH 3CH 2CH 2COOH43、由间硝基甲苯合成:COOH BrBrBr44、由丙二酸二乙酯及C 3或C 3以下有机原料合成:COOH45、由萘合成:Cl247、由对溴苯甲醛合成:CHCH 2CH 3D48、由苯、异丙醇、乙酸、乙醇合成:CH 2OHC 6H 5C 6H 549、由丙酸乙酯合成:OCH 3OH51、由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COOEtO52、由“三乙”、丙烯酸乙酯合成:OOH53、由C 3或C 3以下有机原料合成:CH 2CH 2CH-CH-C-OCH 2CH-OCH 2CH 3OH CH 3O354、由苯、丙酸、二甲胺、乙醇为有机原料合成:CH 3CH 2C-O-C--CH-CH 2N(CH 3)3OCH 32C 6H 5Ph55、由苯合成ClCH 2Cl56、由苯酚、邻氯苯甲酸合成Br ClCO1:CH 3CH 3CH 2Cl + CH 2O + HCl2( I )2+2CH 2(COOEt)225-CH(COOEt)2Na +( I )H 3C CH 2CH(COOEt)225(2) C 2H 5BrH 3C CH 2C(COOEt)2CH 2CH 3H 3CCH 2CH 2CH 32H 3CCH 2CHCH 2CH 3COCl3CH 3OCH 2CH 3(TM)2解: CH 33ONaOH , ∆2(CH 3)2C=CHCCH 3O(II)CH 2(COOEt)2(2) ( II )(1) NaOEt (CH 3)2C CH 23O22+(2) ∆ , -CO 2(CH3)2CCH 23O2COOHOO CN2CC CH 3OHOO CHO CN CH 3HOOH 2O/H +∆OO COOH4解:CH 3CH 2CCMgBrO 干醚H 2O CH 3CH 2C CCH 2CH 2OHH lindlarC=CHHCH 2CH 2OH CH 3CH 2CH CHCH CNaCH CCH 2CH 33C H Br25(TM)5解:BrNaCNCNH 2O COOHCOClCHO2H/Pd-BaSOBr COOHCOOCH 3Br3+4COOCH 3ZnBrCHO干醚H 2O +COOCH 32COOCH 3(TM)6解:OCH 3OHCH 3CH 3MgI H 2O +H 2SO4(1) B H 22-CH 3HH (TM)7解:Br Br CH(COOEt)2CH 2(COOEt)2NH OONKOO2NCH(COOEt)2OO(1) C H ONa322NC(COOEt)2OOCH2CH(CH3)22+2(CH3)2CHCH2CHCOOH2NH3COO-+即:8解:NO2NH2NHCOCH33H2SO432Fe + HClNHCOCH32NHCOCH3NH2ClClFe + HCl2NaNO2+过量HCl。

有机合成反应思考题及练习题集(10)

有机合成反应思考题及练习题集(10)

有机合成反应思考题及练习题集有机合成反应思考题及练习题集 (1)有机合成反应理论 (2)卤代反应习题 (2)还原反应习题 (5)氧化反应习题 (8)形成碳碳单键的反应 (11)形成长链烯烃的重要反应 (15)合成路线设计技巧 (17)习题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机合成反应理论思考题1、什么是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强度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2、活性中间体(如正碳离子、负碳离子及自由基)的稳定性取决于哪些因素?3、什么是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通常可以用作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化合物有哪些?4、什么是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请举例说明。

5、什么是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请简述一取代苯和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卤代反应习题一、思考题1、卤代反应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常用的氯化剂、溴化剂有哪些?并说明各种试剂的应用范围。

3、用I2与芳烃反应制备碘代芳烃时,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常采用什么措施?4、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并讨论反应物的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1)X2对双键的加成;(2)芳环侧链的取代;(3)芳核上的取代;(4)HX对双键的加成;(5)NBS对双键的加成;(6)NBS对烯丙位的取代;5、何谓卤仿反应?它在分析与合成上有何重要性?二、解释下列反应三、完成下列反应(6)CH 3O COCH 3??(7) C 7H 15OHC 7H 15Cl?PhC O N H (C H 2)4CH 2CO O HC l 2 / P?(10)(11)CH 3O CH 2(CH 2)2CC 6H 5ON BS / hv , CCl 4?(12)(13)(14)(15)还原反应习题一、思考题1)何谓催化氢化和催化氢解、低压氢化和高压氢化?2)催化氢化法有何优点和不足?3)试比较R-Ni、Pt、Pd及CuCr2O4催化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第2章作业题1、将下列化合物写出结构,按其进行硝化反应的难易次序加以排列:苯、乙酰苯胺、苯乙酮、甲苯、氯苯2、在下列取代反应中,主要生成何种产物?3、什么是溶剂化作用?溶剂化作用指的是每一个被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或几层溶剂分子或松或紧地包围的现象。

溶剂化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溶剂与溶质之间所有专一性和非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总和。

4、相转移催化主要用于哪类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哪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液-液非均相亲核取代反应。

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Q+X-。

第3章作业题1、什么是卤化反应? 引人卤原子有哪些方式?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反应。

引人卤原子的方式有加成卤化、取代卤化、置换卤化。

2、除了氯气以外,还有哪些其他氯化剂?卤化氢+氧化剂、卤化氢或盐、其它。

3、在用溴素进行溴化时,如何充分利用溴?加入强氧化剂次氯酸钠和双氧水等。

4、用碘和氯气进行芳环上的取代碘化时,氯气用量不易控制,是否有简便的碘化方法?(1)I2+H2O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

缺点是不适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2)I2+Cl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可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缺点是在水介质中使用时会生成具有氧化性的HClO,另外氯气的用量不易控制。

(3)用ICl作碘化剂的优点是碘化时不产生HI,不需要另加氧化剂,可在水介质中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氧化的情况。

缺点是ICl是由I2和Cl2反应制得的,易分解,要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5、请写出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

6、芳环上亲电取代卤化时,有哪些影响因素?被卤化物的结构、卤化剂、催化剂、卤化深度、卤化介质的PH值、卤化溶剂、卤化温度、被卤化物中和卤化剂中的杂质等。

7、完成下列反应式8、写出从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间氯三氟甲苯(2)3,4-二氯三氟甲苯(3)2,4-二氯三氟甲苯(4)2-氯-5-溴三氟甲苯第4章作业题1、采用三氧化硫为磺化剂有哪些优缺点?用三氧化硫磺化,其用量接近理论量,磺化剂利用率高,成本低。

(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第3章第4节-有机合成(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第3章第4节-有机合成(含答案)

1.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羧基的是( ) A .卤代烃的水解B .有机物RCN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 .醛的氧化D .烯烃的氧化【解析】 卤代烃水解引入了羟基,RCN 水解生成RCOOH ,RCHO 被氧化生成RCOOH ,烯烃如RCH===CHR 被氧化后可以生成RCOOH 。

【答案】 AA .加成→消去→脱水B .消去→加成→消去C .加成→消去→加成D .取代→消去→加成【答案】 B3.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以下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的是( )A .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B .乙烷与氯气制备氯乙烷C .苯和乙醇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D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解析】 根据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原理,理想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四个选项中只有A 项(其反应为2CH 2===CH 2+O 2――→Ag 2)可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B 、C 、D 项除生成目标化合物外,还有其他副产物生成。

【答案】 A4.由环己醇制取己二酸己二酯,最简单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消去反应⑥酯化反应⑦中和反应⑧聚合反应A.③②⑤⑥B.⑤③④⑥C.⑤②③⑥ D.⑤③④⑦【解析】该过程的流程为:【答案】 BA.1­丁烯B.1,3­丁二烯C.乙炔D.乙烯【解析】采用逆推法可得C为HOCH2CH2OH,B为BrCH2CH2Br,烃A为CH2===CH2。

【答案】 D6.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 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B.1,3­戊二烯和2­丁炔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答案】AD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有机合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有机合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有机合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0河北唐山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发生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B.可发生催化氧化引入羧基C.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引入羟基D.与CH2CH2可发生加成反应引入碳环解析中羰基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羧酸,B项不正确。

2.(2020山东泰安高二检测)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及涉及的反应类型和相关产物合理的是()A.乙醇乙烯:CH3CH2OH CH3CH2Br CH2CH2B.溴乙烷乙醇:CH3CH2Br CH2CH2CH3CH2OHC.乙炔CHClBr—CH2BrD.乙烯乙炔:CH2CH2CH≡CH解析A项中由乙醇乙烯,只需乙醇在浓硫酸、170 ℃条件下消去即可,路线不合理;B中由溴乙烷乙醇,只需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可,路线不合理;C项中乙炔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再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得CH2Cl—CH2Br或CHClBr—CH3,不合理。

3.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

可经过三步反应制得。

设计最合理的三步反应类型依次是()A.加成、氧化、水解B.水解、加成、氧化C.水解、氧化、加成D.加成、水解、氧化解析先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然后该物质和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故反应类型依次为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故正确选项是B。

4.(2021山东济南高二检测)格林尼亚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是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作用得到的,如:CH3CH2Br+Mg CH3CH2MgBr,它可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其中的“—MgBr”部分加到羰基的氧上,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

今欲通过上述反应合成2-丙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A.氯乙烷和甲醛B.氯乙烷和丙醛C.一氯甲烷和丙酮D.一氯甲烷和乙醛,要得到2-丙醇,则必须有CH3CH(OMgCl)CH3生成,因此必须有CH3CHO和CH3MgX,分析选项中物质,则反应物为CH3CHO 和CH3Cl;答案选D。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练习题1分别写出以下反应中的产物结构式:1.3-溴丙酸和苯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

2.乙醇和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反应。

3.6-氨基己酸和丙二酰亚胺反应。

4.1-丙烯基-4-苯基-1,2,3-三唑和丙二酰亚胺反应。

答案:1.产物为N-(3-溴丙酰)苯胺,结构式如下:structure1structure12.产物为氯乙酸乙酯,结构式如下:structure2structure23.产物为1,3-二(6-氨基己酸)丙烷,结构式如下:structure3structure34.产物为2-苯基-5-(1-丙烯基)-1,3,4-噻唑啉-6-酮,结构式如下:structure4structure4练习题21.用三丁基锡氧还原下列化合物,给出产物的结构式:N-苯基苯甲酰胺、N-苯基甲酰胺、N-苯基邻甲酰胺。

2.在以下反应中选择最佳的反应条件:(1)酰氯和苯胺的缩合反应;(2)Knoevenagel缩合反应;(3)烷基化反应;(4)格氏反应。

答案:1.产物结构式如下:–N-苯基苯甲酰胺:structure5structure5–N-苯基甲酰胺:structure6structure6–N-苯基邻甲酰胺:structure7structure72.反应条件如下:–酰氯和苯胺的缩合反应:室温下逐滴加入。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

–烷基化反应:高压条件下,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

–格氏反应:高温条件下,在强碱存在的情况下反应。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 第二版 课后答案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 第二版 课后答案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引论1.1 有机合成的概念和意义有机合成是指人们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农药开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2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包括: - 化学反应的顺序性和高立体选择性 - 高效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绿色化 - 利用合成策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第二章:现代有机合成方法概论2.1 核磁共振波谱(NMR)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是一种无损检测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技术。

通过对样品施加外部磁场,测量样品中氢、碳等核自旋共振现象,可以得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2.2 质谱(MS)的应用质谱(MS)是一种利用质谱仪测量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的技术。

质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以及分析探测。

第三章:碳-碳键的构建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转化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策略是通过将一个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这种转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来完成。

3.2 碳-碳键的构建方法碳-碳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构建方法包括: - 烷基金属试剂的加成反应,如Grignard反应 - 烷基碱金属试剂和卤代烃的偶联反应,如Negishi偶联反应 - 碳碳键的自由基反应,如微波辐射下的自由基反应第四章:碳-氢键的活化与功能化4.1 碳-氢键的活化碳-氢键的活化是指将碳-氢键上的氢原子替换成其他基团。

常用的碳-氢键活化方法包括: - 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的活化反应,如C-H键的氧化4.2 碳-氢键的功能化碳-氢键的功能化是指在化合物中的碳-氢键上引入新的官能团。

常用的功能化方法包括: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应用 - 纳米粒子催化反应的应用第五章:其他碳键的构建5.1 碳-氮键的构建碳-氮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构建方法包括: - 亲电取代反应,如亲电氟化反应 - 过渡金属的催化反应,如钯催化的还原脱氧反应5.2 碳-氧键的构建碳-氧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环节。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合成、合成方法、合成途径。

2.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碳原子成键特点、有机反应类型。

3. 有机合成的常用技术:催化、氧化、还原、卤代、硝化等。

4. 有机合成的应用:药物合成、材料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有机合成为例,讲解其原理和技术。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有机合成的反应过程和实验操作。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有机合成的实例,讲解其原理和技术。

4. 实验操作:展示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提出等。

4. 课程考试:通过课程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有机合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有机化学》2. 多媒体课件:有机合成反应过程、实验操作等。

3. 案例资料:有机合成实例及相关论文。

4. 实验器材:有机合成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有机合成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有机合成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有机合成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利用已知化合物逐步构建所需目
标分子的技术。

它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药品的制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帮助有机化学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我们提供了以下的有机合成课后练习题,其中包含了答案。

练习题
1.将苯乙酸酯合成苯乙醇。

2.将1,3-二溴丙烷与氧化铜反应制造出环丙基乙烷。

3.设计一种方法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需要注意到乙酰化反应的选择性。

4.现有吡咯和苯丙醛,设计一种方案合成出N-benzyl-2-
pyrrolidinone。

答案
苯乙酸酯合成苯乙醇
苯乙酸酯合成苯乙醇
1,3-二溴丙烷与氧化铜反应制造环丙基乙烷
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合成N-benzyl-2-pyrrolidinone
以上为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对照题目和答案,积极练习,掌握有机合成知识。

1。

有机合成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合成课后习题答案

一、教学设计在前三节中,教科书以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为例,介绍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是新增加的一节内容。

通过复习再现、资料给予、课件激发、课题探究等形式,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复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时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有机合成的过程”“逆合成分析法”各1课时。

教学重点: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案参考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烃及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性质,为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即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路线。

【方案Ⅰ】复习再现,研究学习,迁移提高复习再现:复习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可借助计算机课件,让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为合成指定结构的有机产物打下基础。

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以及反应类型研究学习: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教科书中“学与问”栏目中的问题解答解析:1.教科书所列举的合成药品──卡托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这样安排,呼应了本节开篇所讲的有机合成“甚至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以体现有机合成的重要性。

2 文献共报道了10条合成路线,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以2 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3.4有机合成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3.4有机合成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

3.4 有机合成课后作业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关于工业转化图(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该过程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型〞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B .从以上物质的转化过程可看出硫酸可作乙烯水化法制乙醇的催化剂C .该过程中①②是加成反响D .该过程中③④是酯类的水解2.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以下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B .CH 3CH 2Br ――→Br 2 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C .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HBr CH 2BrCH 3――→Br 2 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D .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3.: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

BrCH 2CH===CHCH 2Br 可经三步反响制取HOOCCHClCH 2COOH ,发生反响的类型依次是( )A .水解反响、加成反响、氧化反响B .加成反响、水解反响、氧化反响C .水解反响、氧化反响、加成反响D .加成反响、氧化反响、水解反响4.武兹反响是重要的有机增碳反响,可简单表示为2R —X +2Na ―→R—R +2NaX ,现用CH3CH2Br、C3H7Br和Na一起反响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CH3CH2CH2CH3B.(CH3)2CHCH(CH3)2C.CH3CH2CH2CH2CH3D.(CH3CH2)2CHCH35.在1,3­丁二烯合成氯丁橡胶的过程中,是一种中间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3­丁二烯与氢气加成产物只有一种B.1,3­丁二烯转化为时,先与HCl发生1,2加成再水解得到C.在NaOH醇溶液中或浓硫酸存在时加热都能发生消去反响D.催化氧化得X,X能发生银镜反响,那么X的构造只有两种二、非选择题(共80分)6.(20分)(2021 ·新课标全国卷Ⅰ)A(C2H2)是根本有机化工原料。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4有机合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4有机合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课时作业14 有机合成基础巩固1.用苯作原料,不能经一步化学反应制得的是( )A.硝基苯B.环己烷C.苯酚D.溴苯解析:由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硝化反应,制得硝基苯;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苯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羟基不能直接引入到苯环上。

答案:C2.下面是有机合成的三个步骤:①对不同的合成路线进行优选;②由目标分子逆推原料分子并设计合成路线;③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

正确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③① D.②①③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分析,有机合成中首先确定目标,然后推理,最后确定路线。

答案:BHOCH2CH===CHCH2OH,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②若氧化时,碳碳双键也被氧化,则先通过加成反应生成HOCH 2CHClCH 2CH 2OH ;③HOCH 2CHClCH 2CH 2OH 被强氧化剂氧化可得到,所以第二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选A 。

答案:A4.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 2COOH ,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A .氧化——氧化——取代——水解B .加成——水解——氧化——氧化C .氧化——取代——氧化——水解D .水解——氧化——氧化——取代解析:由乙烯CH 2===CH 2合成HOCH 2COOH 的步骤:CH 2===CH 2―→CH 3CHO ―→CH 3COOH ―→Cl —CH 2COOH ―→HOCH 2COOH ,故反应类型有氧化―→氧化―→取代―→水解。

答案:A5.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C 4H 10O ――→浓H 2SO 4△C 4H 8――→Br 2CCl 4C 4H 8Br 2,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 .CH 3CH(CH 2Br)2B .(CH 3)2CBrCH 2BrC .C 2H 5CHBrCH 2BrD .CH 3(CHBr)2CH 3解析:C 4H 8Br 2是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生成的二溴丁烷中,两个溴原子应在相邻的碳原子上,A 不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满足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已知:RCOOH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苯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伪麻黄碱(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写名称);
(2)写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B的消去产物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请写出 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3)反应③的方程式;
(4)有关阿托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B.1mol阿托酸乙酯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C.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水解等反应D.分子式为C11H13O2
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符合含有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含D)。
2.(1)乙炔 碳碳双键和酯基 (2)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3) CH3CH2CH2CHO (4)11
(5)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含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一种满足条件的G的结构简式或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托酸乙酯可用于辅助胃肠道痉挛及溃疡。阿托酸乙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分子式为,F的结构简式,阿托酸乙酯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有机合成》作业2参考答案
1.(1)C10H15NO羰基和溴原子
(2) 还原反应
(3) (4)4
(5)
【解析】(1)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5NO,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所含的官能团为羰基和溴原子;(2)比较B的结构简式与C的分子式可知,B与CH3N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反应方程式为 ,比较C的分子式与D的结构简式可知,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3)B中溴原子与邻位碳上的氢原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得到E为 ;(4)根据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即苯环上有两种位置的氢原子,则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为苯环的对位上连有两个基团:-CH2CH3、-CHO或:-CH2CHO、-CH3,也可以是连有三个基团结构为 ,所以共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分子中有四种位置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即个数比为6:2:1:1的A的同分异构体为 ;(5)由苯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制备 ,可以将CH3COOH与氯气发生信息中的取代反应生成CH3COCl,与苯在氯化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甲苯酮,甲苯酮发生还原反应即可得产品,其合成路线为 。
3.有机物A~F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不稳定,转化如下__________;④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2)C与新制Cu(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的摩尔质量为162g/mol,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合成》课后作业
———————————————————————————————— 作者:
———————————————————————————————— 日期:
《有机合成》作业2
1.伪麻黄碱(D)是新康泰克的成分之一,能够缓解感冒时带来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ﻫ ﻫ回答下列问题:
(4)F是生产高分子光阻剂的主要原料,特点如下:
①能发生加聚反应②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F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