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af0835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6.png)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关于《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间断性外斜视是归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眼部疾病,一般状况下是因为眼底黄斑在远看的情况下会非常容易出現释放的力度较为大,非常容易造成出現外斜视的其状况,而双眼出現外斜视不但会非常容易比较严重影响到眼睛视力,另外也会非常容易造成一些病发症,而医治眼睛间断性外斜视的方式有很多种多样,能够先用纠正的方式开展医治。
眼睛间断性外斜视怎么治疗?
发病原因
其病发主要是外旋和结合作用的均衡失衡引发。
当结合能力不足、结合工作能力不高时,不可以抵抗过强的外旋工作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倾斜的趋向。
临床症状
间断性外斜视经常产生于少年儿童的初期,最开始仅在看远时产生,伴随着病况进度,间断性外斜视的频次与時间均有所增加,最终看近时也可以产生外斜。
间断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常于疲惫、病症、犯困或专注力不集中化时出現。
间断性外斜视在视觉效果未熟少年儿童可有短暂性复视,迅速即产生抑止,并有出现异常眼底黄斑相匹配。
常见症状是眼睛怕光,在户外阳光下经常合闭一眼,其原因模糊不清,估算病人在户外看远方总体目标,无离近物件刺激性以使双眼结合,亮的阳光闪动了眼底黄斑,影响了结合。
间断性
外斜视能够合拼有A-V综合症,也可以伴随别的垂直型斜视,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查验
1、应做全部斜视新项目的查验,需注意对具备确诊实际意义倾斜角测量,如看远时倾斜角,最好是令病人凝视。
了解儿童斜视,治疗把握时机
![了解儿童斜视,治疗把握时机](https://img.taocdn.com/s3/m/1213ce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6.png)
了解儿童斜视,治疗把握时机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以眼位偏斜为主,造成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儿童的斜视对于孩子的眼睛其实伤害还是很大的,斜视不仅影响外观,严重的话还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了解儿童斜视的分类,成因,从而对于孩子的视力做尽早的治疗,也能尽量的避免其所造成的危害,广大家长们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
1儿童斜视是什么?斜视,学名“单眼外斜”,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双眼注视不同目标时,双眼视轴在同一平面而产生的偏斜现象。
正常情况下我们用两只眼睛观察物体,能准确地看到物体。
如果双眼的视线不能同时落在同一个目标上,就会出现斜视。
儿童患斜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斜视,另一种是内斜视,从医学角度上讲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先天性内斜视:可由于胚胎时期内驱力的影响,使该位置上的巩膜发育异常造成内斜视。
2、代偿性斜视:由于两眼眼球向内、外方转动时,互相配合不协调,不能得到完全的注视而造成斜视。
3、后天性斜视:由于眼外肌萎缩或部分麻痹引起复眼外肌机能减弱而出现斜视;或者因眼眶肌肉运动障碍产生眶内肌麻痹而出现内斜;或者因眼睑提肌麻痹出现外斜;或者由于双眼屈光不正引起屈光参差(两个眼睛都落在同一个位置上)而引起斜视。
2儿童斜视的患病时期与原因儿童斜视的患病原因有多种多样,常见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其中先天性的病因占80%左右。
我们按发病年龄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介绍:1、婴幼儿期;2、学龄前期;3、儿童期。
1、婴幼儿期约90%的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有斜视,一般为先天性远视或近视,此时期需要佩戴眼镜矫正视力。
这一时期的儿童斜视的产生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同时,也有的儿童斜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钳使用不当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从而引起眼外肌麻痹。
为什么会斜视
![为什么会斜视](https://img.taocdn.com/s3/m/ef688b1c31126edb6f1a108a.png)
为什么会斜视【导读】斜视是很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中比较多发。
在人们出现了斜视的时候,必须要及时的进行矫正。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斜视,小孩斜视要怎么进行治疗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
斜视因为形成的时间以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的类型。
除了先天性的斜视以外,绝大多数的斜视都是后天形成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斜视出现的原因。
1、很多幼儿出现斜视都是在患病以后,比如高热。
而且在儿童受到了撞击以后,也比较容易损害到眼部的神经以及肌肉,很可能会形成斜视。
2、幼儿是最容易出现斜视的群体,一般还会伴发远视。
而远视的出现便是引发斜视的主要原因。
由于远视的人看物体的时候都要经过很多调节才可以看清楚,这便会因为视线的过度集合而形成内斜视。
3、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全,也是斜视出现的常见原因。
在人体大脑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协调能力就会比较弱,很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斜视。
比如恐惧、惊吓,就很容易让幼儿的脑部融合功能出现障碍,从而造成斜视。
可以引发斜视的因素有很多,发热、撞击等都会导致斜视的出现。
人在幼儿时期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家长照顾孩子时要尽量的细心。
斜视自己怎么纠正过来在人们出现斜视以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的进行纠正。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纠正斜视的的方法。
1、如果想要自己矫正斜视,可以使用寻找平衡点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站在镜子前,将视线保持平视,并且要看向自己的双眉之间,练习时需要多坚持一段时间,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大家每天要多练习几次,坚持一周就可以有效果。
2、要根据斜视的方法来矫正,要让眼睛进行反向练习。
大家可以伸出自己的手指,放在距离眼睛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手指慢慢想鼻梁部位移动,在过程中要盯紧手指,坚持练习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3、在对斜视进行矫正的时候,可以进行穴位按摩,会对纠正斜视的有很好的作用。
人体眼部周围的肌肉是比较坚韧的,在进行矫正的时候结合按摩疗法,会起到不错的疗效。
外斜视名词解释
![外斜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c1f5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f.png)
外斜视名词解释
外斜视是指患者在注视前方的物体时,眼睛视轴向外偏。
一般情况下,外斜视包括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建议根据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间歇性外斜视:集中注意力时视力正常,而注视远处时、劳累过后,可能出现外斜的情况,但是休息过后,亦可恢复正常视力,常好发于儿童时期,但是发现的时间相对较晚。
患者容易出现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畏光等情况,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切勿盲目手术,以免影响视力水平;
2、恒定性外斜视:是指相对于间歇性斜视的另外一种斜视,即患者经常出现外斜,这种斜视无法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无论患者何时检查眼睛,斜视的度数皆比较明显。
患有此病的患者大多没有主观症状,也少有眼痛、头痛等视觉疲劳的症状。
患者通过配戴眼镜,能够矫正屈光不正,可使病情得到改善。
建议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药。
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亦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外斜视患者纠正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例如阅读时保持一拳一尺的距离。
还需要注意眼部休息,避免熬夜,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注意眺望远处,适当调节眼部肌肉来缓解眼肌疲劳。
间歇性外斜的诊断与治疗
![间歇性外斜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ef5fb60561252d380eb6e23.png)
的 , 可能与 中枢集合 兴奋和 分开 兴奋 的不平衡 有关 。 这 在 不 注 意 视 物 时 ,紧 张 性 辐 辏 减 少 ,过 强 的 分 开 兴 奋 使 眼 球 转 向休 息 眼 位 ,融 合 性 辐 辏 不 能 矫 正 , 而 导 从 致外 斜 。 外 遗 传与解 剖 因 素也 可能 与外 斜 的发 生有 另
看 近 时 斜 视 角 比 看 远 时 大 ( 1 △) AC/ ≥ 5 。 A值 低 。
1间 歇 性 外 斜 的 发 病 原 因
间 歇 性 外 斜 主 要 是 由外 展 和 集 合 功 能 的 失 调 导 致
33基本 型 .
看 远 与 看 近 的 斜 视 角 基 本 相 等 。AC/A值 正 常 。 34类似 分开过 强型 . 与 分 开 过 强 型 相 似 。但 遮 盖 一 眼 3 0~4 5分 钟 后 , 看 近 时 的斜视 角加 大 , 看 远时 相 等或 更大 。 与 4 间 歇 性 外 斜 Ac/A比 率 的 特 点 不 同 类 型 的 间 歇 性 外 斜 ,其 AC/A值 不 同 。 屈 就 光 状 态 而 言 , 常 近 视 眼需 要 较 少 的 调 节 而 相 对 多 的 通 辐 辏 ,其 AC/A 比率 较 高 ;对 于 远 视 眼 ,则 需 要 较 多 的 调 节 而 相 对 少 的 辐 辏 ,其 AC/A 比率 较 低 。完 全 】 调 节 性 共 同 性 内 斜 患 者 屈 光 状 态 多 为 远 视 , 视 眼 的 远 固  ̄ AC/A比 率 低 , 者 为 了 增 加 视 力 而 产 生 过 量 调 患 节 ,从 而 带 来 过 多 的 集 合 作 用 ,出 现 了 内 斜 。当 远 视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aee2792bee06eff9aef80745.png)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二病因1.调节学说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
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
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是后天获得的。
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3.解剖学说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
1.内斜视眼位向内偏斜。
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
偏斜角度通常很大。
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
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
斜视有哪几种类型
![斜视有哪几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ed3e2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4.png)
斜视有哪几种类型斜视是指眼球在正常视轴以外的方向偏离的一种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无法同时凝视同一点。
斜视可能因为视觉系统中的神经、肌肉或者解剖结构的异常而引起。
根据斜视的特定类型和特征,斜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常见斜视类型混合性斜视混合性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约占斜视患者的60%。
在混合性斜视中,患者的双眼同时出现不同的方向的斜视。
例如,一只眼睛可能向内斜视(内斜视)、向外斜视(外斜视)或向上斜视(上斜视),另一只眼睛可能斜视的方向与前一只眼睛相反。
内斜视内斜视是指眼睛向内偏斜,即向鼻子的方向偏转。
内斜视是常见的斜视类型之一,通常由眼外肌失调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引起。
外斜视外斜视是指眼睛向外偏斜,即向远离鼻子的方向偏转。
外斜视也是常见的斜视类型之一,通常由眼外肌失调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引起。
上斜视上斜视是指眼睛向上偏斜。
上斜视相对较少见,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能由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眼外肌失控引起。
下斜视下斜视是指眼睛向下偏斜。
下斜视相对较少见,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能由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眼外肌失控引起。
2. 其他斜视类型纵深斜视纵深斜视是指眼睛在水平方向上斜视,并且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斜视。
即眼睛同时向内或向外斜视,并且上下斜视。
纵深斜视通常由视觉系统中的神经异常引起。
交叉斜视交叉斜视是指一只眼睛向内斜视,而另一只眼睛正常或稍微向外斜视。
这种类型的斜视通常会导致双眼无法同时凝视一个物体,产生双视。
间歇性斜视间歇性斜视是指眼睛在某些时间内正常,而在其他时间内出现斜视。
间歇性斜视的出现可能与眼肌疲劳、情绪变化或者视觉疲劳等因素有关。
3. 非结构性斜视非结构性斜视是指眼球在眼眶中位置的变化引起的斜视。
这种斜视通常不涉及肌肉或神经的问题,而是由眼球的形状、大小或位置问题引起的。
总结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类型多样。
常见的斜视类型包括混合性斜视、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
其他斜视类型包括纵深斜视、交叉斜视和间歇性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e91f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2.png)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间歇性外斜视病史
环境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弱视等
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其他因素:如头部外伤、药物副作用等
症状表现
眼睛向内或向外 偏斜
斜视程度可随年 龄增长而加重
可能伴有视力下 降、复视等症状
斜视程度可能随 疲劳、紧张、注 意力集中等因素 而加重
Part Seven
间歇性外斜视的常 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经常向同一 方向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阅读、看 电视或玩游戏时 容易疲劳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光线较暗 或看远处物体时 容易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注意力不 集中或情绪激动 时容易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 斜视是一 种常见的 眼科疾病, 主要表现 为眼睛向 外斜视。
手术治疗 是间歇性 外斜视的 一种治疗 方法,但 并非所有 患者都需 要手术治 疗。
手术治疗 的目的是 矫正眼位, 改善外观, 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治疗 的适应症 包括:病 情严重、 保守治疗 无效、影 响生活质 量等。
手术治疗 的风险包 括:手术 并发症、 术后复发 等。
诊断:眼 科检查, 排除其他 眼病
治疗方案: 佩戴眼镜, 进行视觉 训练
治疗效果: 斜视程度 减轻,视 力保持正 常
随访观察: 定期复查, 调整治疗 方案
案例二: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年龄、性别、症状等 诊断过程: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法、术后恢复等 治疗效果:改善情况、注意事项等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https://img.taocdn.com/s3/m/5fb240b602020740bf1e9b42.png)
外隐斜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 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
视,随患儿年龄的增长,眼球融
合性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
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 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分型
• 1.基本型: 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 2.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15△)。 • 3.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度大于视远(≥15△)。 •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
3、入院查体:T36.0℃ P 104次/分 R 23次/ 分钟 BP 105/70 mmhg,幼年 男性 发育营养良 好,皮肤粘膜正常,无染黄,毛发分布均匀,
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对称,未见颈静脉怒 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97次/分,心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正
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正常,脊柱四肢
发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0.6 左眼 0.6,矫正视力 右 +1.00DS+1.00DC*90°--0.6, 左+1.00DS--0.6,眼 压 OD Tn OS Tn,双外眼正常,睑球结膜无充血,角 膜清亮,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等大等 圆,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双眼玻璃体 清,视乳头边界清晰,C/D约0.3,中心凹反光存在, 网膜血管未见异常。眼肌检查:角膜映光:SC OD25°,能控制正位,交替遮盖:ou 外→正 ,遮盖去遮 盖:REF=LEF-25°,眼球运动:无异常。三棱镜+遮 盖:5m:REF-70△,LEF-70△,33cm:REF-75△, LEF-75△,AV现象(同视机法):上转25° -36△, 下转25°-42△。
形成斜视的原因及预防办法
![形成斜视的原因及预防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7b1bfc58fb770bf68a5508.png)
形成斜视的原因及预防办法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
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由于斜视影响美观,斜视儿童常会被人起外号,受小朋友及同学的歧视,因而造成他们心灵上极大的创伤,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
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代偿头位,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d5e09351e79b89680226a8.png)
义, 有研究将 PR扩增技术和 D A芯片技术结合检测艾滋病病 C N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
白永泉 李 岚
3 00 ) 30 6 ( 西省 人 民 医院 眼科 江
[ 摘
要] 目的 研 究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特 点、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总结 6 例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床特点 ,对其 手术 时机 7 1 盏 成人 常以与视力有 关的症状 为主要 主诉 ,外斜影响外观 为第二位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 的手术应保守,手术 目的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7 —0 5( O 7 2 0 2 - 8 6 2 5 8 2 O )1 _ 180 眼位和第二眼位的斜视角及单眼包盖至少 1 h后 的最大斜
和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成人 间歇性外斜视就诊原 因是 以视疲劳、阅读 困难为最多见症状;手术评价是 以改善术前 症状 为依
据 。结论
以改善消除术前症状为主 ,手术成功就在 于术 中尽量将眼住调整至 内隐斜 为好。 中图分类号:R 7 . 1 7 74
在间歇性外斜 的临床研究中, 因此类型外斜 视常发生于 儿童早期,所 以既往 的研究对象大童 ,本文分析研究 6 7例成 年人 (8 5 1- 8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发现其临床特 征及处理与 儿童不一样。 现将总结报告如下:并提 出处理原则,以引起
来说, 前病毒载量与血浆病毒载量是平行的, 具有相关性; 但是,
经过高效抗逆 转录病毒 H A T治疗后, AR 血浆病毒载量可能检测 不到, 前病毒载量依然可 以检测到; 前病毒载量, 也应该成为一
个评价 HA T A R 疗法 的指标。
3 生 物 芯 片 技 术 的应 用
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验室检测. 基因芯片技术 的应用给HI 实验 V
眼科疾病外斜视诊疗规范
![眼科疾病外斜视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ee35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f.png)
外斜视诊疗规范一、间歇性外斜视【概述】外斜视在婴幼儿较内斜视少见,但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
患者可由外隐斜进展为间歇性外斜视,也可以一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斜视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1.基本型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2.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比视近时斜视度大于>15。
3.集合不足型视近时比视远时斜视度大于>30°。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时斜视度,但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4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临床表现】1.强光下喜闭一眼。
2.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
眼位偏斜时偏斜眼可以有抑制,保持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没有或很少有弱视。
3.无明显屈光不正,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诊断要点】4可以发病较早,如1岁内出现,但发现较晚。
5.眼斜频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
6.由于受融合控制斜视度数变化较大,疾病、疲劳及充分破坏融合时斜视度暴露充分。
【治疗方案及原则】1.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应掌握在双眼视功能受损前。
提倡早期手术。
2.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矫正眼位,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手术后过矫。
二、恒定性外斜视【概述】恒定性外斜视较间歇性外斜视少见,可以生后即出现或由间歇性外斜视进展而来。
外斜视不能控制,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合并垂直斜视者可能有斜肌异常。
交替性外斜视时弱视不常见,单眼外斜视可以合并斜视性弱视。
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恒定性外斜视也像间歇性外斜视一样可分为基本型、分开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和假性分开过强型四种类型。
【临床表现】1.外斜的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较大。
2.经常为双眼交替偏斜,所以弱视不常见。
合并屈光参差或单眼斜视时,可以出现弱视。
3.5岁前出现眼位偏斜者可以有抑制存在,5岁后发病可以有复视存在。
4.可以合并垂直偏斜。
【诊断要点】1.外斜视恒定存在,眼位不能被融合机制控制。
斜视是怎么回事?
![斜视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13ed69d2f705cc175527096c.png)
斜视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斜视的病理病因,斜视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斜视病因*一、病因:可由多种原因造成,暂无定论。
*二、发病机制: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病。
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
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
根据注视眼的性质可分为单侧性和双眼交替性;根据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恒定性或周期性等。
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为神经传导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致一条或数条眼外肌麻痹而发生双眼视轴分离者,患眼由于眼肌麻痹必然伴有眼球向某一个或多个方向运动障碍。
确定了斜视患者为共转性或非共转性斜视后,按眼位的偏斜方向可以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则按麻痹神经或功能障碍眼外肌命名,如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等。
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众多,且双眼视物时的协调运动有多条眼肌参与,使斜视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要了解斜视就必须首先明确双眼眼肌协同运动和双眼单视的形成机制。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2条斜肌。
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
其中内外直肌的作用比较简单,起支配眼球水平方向运动的作用。
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的附着点因偏离眼球的垂直方向,其作用则比较复杂,除协同支配眼球垂直向运动外,还具有使眼球内外旋转运动的功能,从而使眼球对前方各方位都能定向注视。
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必须协调一致,使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这种功能需要双眼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才能完成。
双眼视物时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肌肉协调运动,以双眼水平向运动为例:当向右方注视时,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收缩,同时右眼内直肌和左眼外直肌松弛使双眼向右侧转动,其转动角度要保持相等。
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https://img.taocdn.com/s3/m/eced60ecb307e87100f69673.png)
4 术检查
▪ 斜视矫正术的成功除了与术者手术技巧相 关外,还依赖于合理的手术设计,这就必须做 到以下3点。
▪ 1·精确的检查与测量 ▪ 2·充分了解、认真分析患者资料。 ▪ 3·根据检测结果及对患者资料的理解,结合
临床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诊断,提出恰当的 治疗方案。
精确的检查与测量
▪ 包括检查视力、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及确定 有无弱视或屈光性调节因素。
发病率
▪ 据统计,欧美儿童中发病率为1一2%,低 于内斜视;而在日本(外斜视发病率为3.5%, 内斜视1. 5%)
▪ 中国的香港,外斜视几乎是内斜视的两倍, 约3%左右。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大多数学者 认为是神经支配和解剖因素,主要是外 展和集合之间的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 足和融合力低下。
同视机与随机点立体检查图在双眼视 功能检查中的关系:
▪ ①随机点立体检查图设计的检查距离是 40cm,是在近距离有调节参与所查到的立体 视觉,一般称为近立体视。同视机设计进入 眼内的光线是平行光线,是无调节参与所查 到的双眼视觉,一般将第三级功能称为远立 体视。同视机可以检查同时视,融合功能,立 体视觉三级功能正常与否。
▪ (1)检查双眼视功能状态,视网膜对应是否正 常,融合范围大小,是否有立体视觉,是否有 单眼抑制。
双眼视机能
▪ 同视机:①Ⅰ级功能称为同时视,即一个物体, 可以同时被两只眼看到。当双眼物象被大 脑视皮质中枢融合为一时的状态,称为重合 点。正常重合点为0°,-3°~+5°可视为正 常范围。
▪ 临床上可以查到-20°~+35°的异常重合点, 重合点的存在说明静态融合功能存在;当看 到两张同时视画片查不到重合点时为有同 时视,中心融合功能丧失;当仅看到一眼画片 时,为单眼抑制发生。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的护理PPT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fe0f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e.png)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检查
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评估病情变 化。
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发作期
在出现明显斜视或复视等症状时,应及时给予护 理干预。
包括适当的休息和眼部练习。
何时进行护理?
日常护理
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用眼。
如需使用电子设备,应定时休息。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护理过程的满 意度。
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护理方案。
谢谢观看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症状
病人可能会出现复视、视觉不清或眼睛疲劳等症 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到头痛或眼部不适。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发病机制
外斜视的发生与眼部肌肉的协调性有关,可能受 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被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包括儿 。
如追踪物体、远近交替注视等训练。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随访
通过随访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记录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症状改善情况。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视力测试
定期进行视力和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 。
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护理的方式是什么?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定义
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眼球运动失调,表现为眼睛 在某些情况下向外偏斜。
交替性间歇性外斜视的护理
![交替性间歇性外斜视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0bfd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3.png)
生活习惯
1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疲
劳
2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刺激性食物和
烟酒
3
保持良好的用 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使用电
子产品
4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紧张情
绪
5
定期进行眼部 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眼部
疾病
心理辅导
建立良好的
1 护患关系, 增强患者信 心
提供心理支
2 持,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 带来的压力
引导患者正
3 确认识疾病, 避免焦虑和 恐惧
鼓励患者参
4 与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 量
3
药物治疗
01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东莨
菪碱等,用于缓解症状
02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
03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
英钠等,用于控制癫痫发作
生素B12等,用于改善神经功能
04
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
5
病因和症状
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 素、神经肌肉发育异常
症状:交替性斜视、间歇 性斜视、外斜视、复视、 头痛、眩晕、阅读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
护理的重要性
1
预防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如弱视、斜视等
2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护理,帮助患者 适应生活,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促进康复: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帮 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复发风险
05
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
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明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眼位, 改善外观 1
术后护理:遵医嘱进 行眼部护理,定期复 4
间歇性外斜视不能吃什么,间歇性外斜视的注意事项
![间歇性外斜视不能吃什么,间歇性外斜视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e99be2276c66137ee061992.png)
间歇性外斜视不能吃什么,间歇性外斜视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间歇性外斜视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间歇性外斜视的饮食注意事项2. 间歇性外斜视的其他注意事项*二、间歇性外斜视的简介*三、间歇性外斜视的高发人群和危害间歇性外斜视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间歇性外斜视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适宜:1.1、宜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1.2、宜吃绿色蔬菜。
1.3、宜吃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
宜吃食物:南瓜: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和膳食纤维,以及对视力有帮助的维生素A。
蒸南瓜食用时,要相应减少主食食用量。
卷心菜:卷心菜和大白菜一样,四季皆可食用。
富含叶酸,可促进食欲。
食用时,最好手撕。
原汁原味,营养素得到一定保留。
胡萝卜泥:胡萝卜素具有可以治疗夜盲症和干眼症的功能。
对视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为人体所必须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最好不要生吃。
饮食禁忌:1.1、忌吃甜食。
1.2、忌吃辛辣食物。
忌吃食物:精致糕点:糕点普遍糖多油多,降低机体免疫力。
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
粗粮是最好的主食选择。
辣椒:辣椒会对人体产生刺激,而且多食容易上火。
可以选用其他调味料来进行烹调。
2、间歇性外斜视的其他注意事项 2.1、避免感染2.1.1、避免全身感染。
2.1.2、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点眼药水的方法。
首先家属或病人将手洗干净,然后病人取仰卧位,嘱其眼睛向上看,家属或病人左手拇指食指分开上下睑,拇指向下轻拉下睑,右手持眼药瓶,将眼药点于下穹窿部,嘱其轻转眼球后闭目1-2分钟,用吸水纸拭去流出的药液。
点眼药时瓶口距眼睑1-2厘米,勿触及睫毛,同时点两种药物以上者每种药间隔3-5分钟,每次点1-2滴,混悬药液如氟美龙用前要摇匀。
2.2、注意卫生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2.3、饮食事项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2.4、其他事项2.4.1、对有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后需及时配镜治疗。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儿童,术后应带原矫正眼镜,且尽量不用近距离视力,以免调节而至内斜视的复发。
间歇性斜视介绍
![间歇性斜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7156667e518964bce847c24.png)
间歇性斜视介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斜视,这种疾病类型。
但是对于间歇性斜视,大家可能很少听说。
对于间歇性斜视,大家可能不了解它的发病部位,也不了解怎么才能确认是患了间歇性斜视这种病呢,以及不清楚这种疾病能否进行预防。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间歇性斜视,了解一下它的发病部位和发病症状。
以及能否采取预防措施。
间歇性斜视(intermitent exotropia)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
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
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
间歇性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锭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
,间歇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间歇性外斜视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常见症状是畏光,在户外日光下,常常闭合一眼,其原因不明,估计患者在户外看远处目标,无近处物体刺激以使两眼集合,亮的日光闪烁了视网膜,干扰了融合,患者由外隐斜变为明显,但是也不一定肯定这样患者闭一眼是为了避免复视,有可能的是亮的光线影响了间歇性外斜患者融合性集合幅度,使一眼闭合。
间歇性斜视可以合并有A-V征,亦可伴有其他垂直性斜视,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尽管外斜是间歇出现,为治疗和预防斜视的发展,也应尽早就医。
为预防单眼抑制所致的恒定性外斜,应择期及时手术矫正。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基本了解了间歇性斜视的发病部位和患病后的症状。
我们已经知道了,间歇性斜视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所以一旦患了间歇性斜视,要及时进行防御和治疗。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40例治疗体会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40例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e65d9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a.png)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40例治疗体会
刘爱琴;郭素梅;王慧;张五岳;王香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042)005
【摘要】间歇性外斜视是从外隐斜过渡到共同性外斜视的一种斜视,常于幼年时期发病,正位视与外斜视交替出现。
本院眼肌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成人间歇性外斜视40例,现将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004-1005)
【作者】刘爱琴;郭素梅;王慧;张五岳;王香
【作者单位】周口市眼科医院眼肌科,周口,466000;周口市眼科医院眼肌科,周口,466000;周口市眼科医院眼肌科,周口,466000;周口市眼科医院眼肌科,周
口,466000;周口市眼科医院眼肌科,周口,4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0例手术治疗体会 [J], 王领;孙时英;崔兰
2.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体会 [J], 贾延磊;史颖君
3.间歇性外斜视21例手术治疗体会 [J], 周红
4.间歇性外斜视40例手术疗效分析 [J], 印全胜
5.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治疗体会 [J], 王腊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导读: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一,发育不完善。
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由于视功能未发育好,眼肌调节力发育未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斜视”,面对这样的“斜视”,应该细心观察。
只要是足月顺产,没有出生吸氧史,经过眼科医生检查确认,多不必治疗。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这种症状多数会逐渐消失。
但仍需密切观察,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
如果孩子到两三岁了,家长还发现眼珠偏斜的需治疗。
……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一,发育不完善。
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由于视功能未发育好,眼肌调节力发育未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斜视”,面对这样的“斜视”,应该细心观察。
只要是足月顺产,没有出生吸氧史,经过眼科医生检查确认,多不必治疗。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这种症状多数会逐渐消失。
但仍需密切观察,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
如果孩子到两三岁了,家长还发现眼珠偏斜的需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二,眼球发育异常。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
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
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三,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