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斜视教学查房PPT课件

斜视教学查房PPT课件
第10页/共19页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焦虑:与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帮助结实同病房病变, 以便相互关照
②.向患者普及病情治愈病例,增战疾病信心 ③.保持病室清洁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第11页/共19页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按眼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 人术中、术后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3、术前三天常规滴用消炎抗菌眼药水。 4、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术前晚给予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受 凉感冒。 5、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局麻手术的患者,术前少吃些清淡的 食物,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以防术中牵拉眼肌时,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 6、术晨除去饰品,换穿清洁病员服,排空大小便,教会病人避免咳嗽及打喷嚏的方 法,以防影响手术效果。
第17页/共19页
第18页/共1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眼球运动功能
用注视目标在患者眼前一尺距离远处移动,观察 患者双眼及单眼在追随9个注视方位的眼球运动 中,两眼配偶肌运动是否平滑对称,能否顺利到 达各个功能位置,有无功能过强或减弱。是诊断 共同性外斜视,除外眼外肌异常的重要检查方法。
第6页/共19页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
第4页/共19页
辅助检查
视力检查 外斜视患者视力情况与发病原因、分类诊断、进一步检查手段的选 择、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都密切相关,是医生应该取得的第一手资 料。
双眼视功能
包括各种远、近立体视检查,同视机三级功能检查,其他知觉适应 状态检查等。双眼视功能受损情况是了解外斜视程度、手术时机选 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间歇性外斜视护理查房PPT

间歇性外斜视护理查房PPT
地方
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效果,包 括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
量提高等
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方案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知
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患者焦虑情绪
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视力评估:评估 患者的视力状况, 包括裸眼视力和 矫正视力
眼位评估:评估 患者的眼位是否 正常,以及是否 存在斜视等情况
眼球运动评估: 评估患者的眼球 运动是否正常, 以及是否存在复 视等情况
心理护理:安慰患 者,减轻紧张情绪
术前准备:完善相 关检查,如心电图、 血常规等
术前宣教:告知患 者手术过程、注意 事项等
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随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提 供个性化指导
随访内容: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生 活调整、心理状态等
评估方法:观察患者眼位变化, 记录眼位偏斜程度、方向等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眼位情况, 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眼位偏斜程度、 方向、频率等
评估结果:根据患者眼位情 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眼球运动评估:观察眼球运动是否正常,有无 眼球震颤等异常表现
视力评估: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包括裸眼视 力和矫正视力
术前用药:遵医嘱 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预防感染
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眼药水 饮食护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用眼,适当进行眼部按摩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宣传课件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宣传课件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遗传因素
家族史可能增加外斜视的风险。 如果家庭中有类似病例,可能性更高。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观看屏幕等行为可能诱发或 加重症状。
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眼部肌肉问题
眼部肌肉的协调不良可能导致外斜视的发生。 眼肌的发育异常或神经控制问题都是潜在原因。
通常在疲劳、压力或生病时更明显。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双视或眼睛疲劳等症 状。
有时,患者会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在某些情况下无 法保持对齐。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分类
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根据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和 持续性。
间歇性外斜视通常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而持续性 外斜视则始终存在。
视觉训练可以帮助改善眼部肌肉的协调性。 通过特定的练习来提高眼睛的控制能力。
如何治疗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或持续性外斜视,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 项。
手术旨在调整眼部肌肉以恢复正常对齐。
谢谢观看
如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等情况。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专业检查
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眼球运动检查等方法 进行诊断。
可能还需要使用特殊设备来观察眼睛的对齐情况 。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以了解可能的 遗传因素。
了解症状出现的频率及诱因也很重要。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 其他眼部疾病。

斜视1-ppt课件

斜视1-ppt课件
.
眼球运动检查
.
角膜映光法
.
假性内斜视
.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
视野弧法
.
三棱镜加马氏杆法
.
同视机检查法
.
斜视
隐斜视
显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特殊类型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其他
.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
.
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滴眼药水前的准备
1、眼药水的准备:用药前仔细核对瓶签、药名,并 观察药液有无变质、混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等。 易沉淀的混悬液如布林佐胺等眼药水在滴眼之前要 充分摇匀,以免影响药效。
2、病人的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 如果眼部有分泌物、泪水或眼膏时,应用棉签拭净、 吸干。如为内眼术后病人,应先揭去眼罩,让病人 自行睁眼,轻拉下睑,先观察伤口有无裂开、渗血, 有无感染,前房有无积血、渗出物,角膜是否混浊 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
视觉异常的表现
明显动作笨拙,行走蹒跚,较近的距离不 能注意或认错事物及人,反应迟钝;
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将书、玩具凑近脸 部,看电视很近;
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 两侧瞳孔不一样大; 眼球有时会快速抖动; 歪头视物 ,复视〔重影)
.
高危因素
家族史: 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眼 球震颤、上睑下垂、视网膜母细胞瘤
.
2.体征 (1)偏斜量大 约50 PD,看远与看近时偏斜量相等。 (2)恒定性。 (3)多交替性 但患者可能以单眼偏斜为主。 (4)下斜肌亢进(IOI) 这种症状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

斜视检查 PPT课件

斜视检查 PPT课件

被动牵拉试验
目的:1:将眼球牵拉至正位时,有无复视 2:鉴别偏斜的原因是肌肉麻痹还是 机械牵制因素,或兼而有之
方法:表麻下用镊子夹住角巩缘牵拉眼球于 所需判别的方向(若欲检查鼻侧有无 牵制,应嘱其向颞侧转动眼球。)
结果判断
主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并对抗受累肌的收 缩力量,如收缩力不足,说明肌肉麻痹明显 被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角膜缘,并向受累肌 方向运动,如有张力出现,说明对抗肌挛缩或有 机械性限制
一般外转肌(外直肌,上、下斜肌)麻痹 时,产生同侧复视;一般内转肌(内直肌, 上、下直肌)麻痹时,产生交叉复视
眼交叉,影不交叉;眼不交叉,影交叉。

右眼上斜肌麻痹

右眼外直肌麻痹

右眼上直肌麻痹

右眼内直肌麻痹






右眼上直肌麻痹
右眼上直肌麻痹 右眼下转、外转、外旋 旋
右眼像上转、内转、内
主观斜视角 (重合点)
正常值:3~+3º
2 . 融合
正常的集合范围:25º~30º,分开范围:4º~6º, 垂直分开范围:3º~6º,旋转融合范围12º~20º
3 .立体视
其它立体视检查方法 Titmus偏振光立体图:60” 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40”
复视的检查
复视有两种,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是人们 建立深度觉、立体视觉的基础。
二、 Hess屏检查 三、同视机九眼位
150
AC/A(调节性辐辏/调节) 比率的测定
调节与辐辏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眼生理功能,眼 进行调节时所伴随的辐辏运动为调节性辐辏, 将其与调节量之比称为AC/A比率,其正常值为 3-5,即1.00D调节引起3-5个三棱镜度辐辏的 意思。

第十七章-斜视与弱视课件

第十七章-斜视与弱视课件
斜视预后较好,年龄越大,双眼视功能异 常恢复越困难。
外斜视:多为间歇性,即使年龄稍大时 手术,也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成人后天性斜视:先保守治疗,积极查 找病因,病情稳定6个月后手术。
隐斜视
隐斜视是一种能被双眼融合机能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 任何去融合的方法均可暴露潜在的眼位偏斜。正常人多数都 有 隐斜视,无症状时不做临床诊断。
是否早产、顺产及出生体重;既往的照片;相关的诱因,如外伤、疾病等;
斜视为恒定性抑或间歇性;是否视物成双。 要了解以前的治疗情况,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代偿头位。还要了解是否有家族 史。
2.视力检查与屈光检查 常规视力检查。
与斜视相关的有几点 (1) 一定要分别检查远、近视力;分别检查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 (2) 对有隐性眼球震颤的患者,双眼同时检查的视力明显比单眼遮盖所查的视力好。 为避免或减少诱发隐性眼球震颤,在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而检查对 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查到实际视力。
去遮盖时,观察被遮眼的眼球移动情况,如被遮眼无眼球移动则说明该眼 无显斜视;去遮盖眼如有从偏斜位返回正位的矫正性移动,则说明该眼有隐斜视。 如去遮盖后该眼停留在斜位上,遮盖对侧眼后该眼才返回注视位,则表明遮盖眼 有显斜视。
(2)交替遮盖: 方法:遮盖板迅速从一眼移到对侧眼,再回来,反复多次,观察是否有眼球移动。 如无眼球移动,说明该眼为正位;如发现有眼球移动,而单眼遮盖实验时对侧眼 未见移动,则说明有隐斜存在。
n 6.主导眼(dominant eye) 两眼在同时视物时,起 主导作用的眼。
n 7.隐斜视(phoria,heterotropia,latent deviation ): 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
n 8.显斜(tropia,heterotropia,manifest deviation): 不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间歇性外斜视病史
环境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弱视等
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其他因素:如头部外伤、药物副作用等
症状表现
眼睛向内或向外 偏斜
斜视程度可随年 龄增长而加重
可能伴有视力下 降、复视等症状
斜视程度可能随 疲劳、紧张、注 意力集中等因素 而加重
Part Seven
间歇性外斜视的常 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经常向同一 方向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阅读、看 电视或玩游戏时 容易疲劳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光线较暗 或看远处物体时 容易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注意力不 集中或情绪激动 时容易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 斜视是一 种常见的 眼科疾病, 主要表现 为眼睛向 外斜视。
手术治疗 是间歇性 外斜视的 一种治疗 方法,但 并非所有 患者都需 要手术治 疗。
手术治疗 的目的是 矫正眼位, 改善外观, 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治疗 的适应症 包括:病 情严重、 保守治疗 无效、影 响生活质 量等。
手术治疗 的风险包 括:手术 并发症、 术后复发 等。
诊断:眼 科检查, 排除其他 眼病
治疗方案: 佩戴眼镜, 进行视觉 训练
治疗效果: 斜视程度 减轻,视 力保持正 常
随访观察: 定期复查, 调整治疗 方案
案例二: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年龄、性别、症状等 诊断过程: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法、术后恢复等 治疗效果:改善情况、注意事项等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

外隐斜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 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
视,随患儿年龄的增长,眼球融
合性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
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 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分型
• 1.基本型: 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 2.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15△)。 • 3.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度大于视远(≥15△)。 •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
3、入院查体:T36.0℃ P 104次/分 R 23次/ 分钟 BP 105/70 mmhg,幼年 男性 发育营养良 好,皮肤粘膜正常,无染黄,毛发分布均匀,
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对称,未见颈静脉怒 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97次/分,心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正
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正常,脊柱四肢
发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0.6 左眼 0.6,矫正视力 右 +1.00DS+1.00DC*90°--0.6, 左+1.00DS--0.6,眼 压 OD Tn OS Tn,双外眼正常,睑球结膜无充血,角 膜清亮,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等大等 圆,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双眼玻璃体 清,视乳头边界清晰,C/D约0.3,中心凹反光存在, 网膜血管未见异常。眼肌检查:角膜映光:SC OD25°,能控制正位,交替遮盖:ou 外→正 ,遮盖去遮 盖:REF=LEF-25°,眼球运动:无异常。三棱镜+遮 盖:5m:REF-70△,LEF-70△,33cm:REF-75△, LEF-75△,AV现象(同视机法):上转25° -36△, 下转25°-42△。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ppt课件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ppt课件
因为斜视的治疗不仅仅是美容的需要儿童斜视会影响正常的视觉发育从而导致严重弱视如不尽早治疗将终身丧失双眼单视功能有些斜视还会影响体形发育因此斜视一经发现就应及早手术我们一般采取的手术年龄是在学56岁但先天性内斜一般在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二病区 祁静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三 斜视的病因
1.调节学说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 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 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 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 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 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3.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 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 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眼位 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立体视能否建立仍需定期随 访。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七 护理(手术护理)
(1)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
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 后应注意的问题,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 消除恐惧,积极配合,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斜视的治疗与护理
四 斜视的检查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1)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 级情况。 (2)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 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
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了解有无弱视和斜视与 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讲座PPT课件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讲座PPT课件
年龄段
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儿童 和青少年更为常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可能会自行改善, 但有些人需要治疗。和女性均可能受到影响,但 某些类型的斜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例如,男性可能更易于出现较严重的斜视情 况。
谁会受到影响?
其他风险因素
家族史、早产、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等都可能 增加发病风险。
有时需要使用特殊设备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如何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
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 除其他眼部疾病。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认诊断。
如何进行治疗?
如何进行治疗?
矫正眼镜
在某些情况下,佩戴矫正眼镜可以改善视力和眼 位。
眼镜可能会帮助减轻症状,尤其是在儿童中。
如何进行治疗?
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可以加强眼部肌肉的协调性,从而改善 斜视情况。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持续的病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项 。
手术旨在调整眼部肌肉,以恢复正常的眼位。
谢谢观看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早期识别和干预 。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持续时间
如果间歇性外斜视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 ,应及时就医。
越早诊断和治疗,预后通常越好。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影响日常生活
当症状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应考虑寻求 专业意见。
例如,视觉困难可能影响学习或工作表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其他并发症
出现眼部疼痛、红肿或视力急剧下降时,应立即 就医。
这些可能是更严重眼病的信号。
如何进行诊断?
如何进行诊断?
眼科检查
专业眼科医生会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 视力测试和眼位评估。

外斜视PPT医学课件

外斜视PPT医学课件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手术治疗为主。 后天性上斜肌麻痹早期可考虑病因治疗,以及扩张 血管、营养神经、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也可以考 虑三棱镜帮助克服症状。
2. 手术治疗
① 手术适应证包括存在明显代偿头位、垂直斜视及复 视者。
② 手术设计以恢复第一眼位和下方视野的双眼单视功 能为目的。
② 眼位:轻度的单侧上斜肌麻痹时,第一眼位可无明 显上斜,当患眼内转或内上转时,直接拮抗剂表现 出功能过强而使内转眼位向内上偏斜明显。较重的 单侧上斜肌麻痹,第一眼位可有垂直斜度,头正位 时如检验作注视眼,患侧则明显高位;如果眼外肌 有继发性改变而取得共同性或交替性斜视时,患眼 可作注视眼,此时咋健侧低位。
③ 手术方式
a) 下斜肌手术
b) 对侧下直肌后徙术
c. 上斜肌折叠术 d. 同侧上直肌后徙术 e. Harada-Ito术
第二节 上斜肌麻痹
? 上斜肌麻痹( SOP)是旋转性垂直斜视的最 常见病因,眼性斜颈的代表性疾病,也是麻 痹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
? 分类: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单侧性或双侧性,
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最为常见,多合并水平斜视, 多为双侧性。
? 病因:
1.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① 先天发育异常 a)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核与核上联系异常
② 代偿头位:典型代偿头位为头向麻痹较轻眼侧或健 眼侧倾斜,面向健眼侧转,下颏内收,以避开下方 视野视物。
③ 眼位: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多表现为双侧性,因此第 一眼位可发现双眼分别注视时呈交替性上斜视,垂 直斜视度数可不对称。
④ 旋转性斜视:通过双Maddox杆主观检查或眼底照 相客观检查可发现较明显的外旋转斜视。
⑤ V征:上斜肌功能不足时,向下方注视时外转作 用减小,双眼由下方向上移动时,外转增加,呈 V型斜视改变,水平斜视呈现非共同性表现。

【斜视弱视学】第七章 外斜视

【斜视弱视学】第七章 外斜视
系 6. 户外强光下“畏光” 7. 常合并垂直斜视、斜肌功能亢进、A-V综合征以及
DVD等
8. 分型 9. 基本型 10. 外展过强型 11. 假性分开过强型 12. 集合不足型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三棱镜 • 遮盖治疗 • 正位视训练 • 手术治疗
第五节 恒定性外斜视
• 恒定性外斜视:眼位始终向外偏斜,正常融合功能不 能控制双眼视轴平行。
• 病因: • 解剖因素 • 调节因素 • 神经因素 • 临床特征: • 阅读和书写不能持久 • 近距离工作稍久有头痛、眶周酸痛或球后疼痛
• 分型: • 分开过强型外隐斜视 • 辐辏不足型外隐斜视 • 基本型外隐斜视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三棱镜 • 正位视训练 • 集合近点训练 • 融合训练 • 三棱镜训练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手术治疗
常见恒定性外斜视
1. 先天性外斜视 2. 知觉性外斜视 3. 连续性外斜视 4. 残余外斜视
第六节 眼球后退综合征引起的斜视
• 详见第十一章第一节
第七节 集合不足和集合麻痹
• 集合不足 • 定义:由于视近集合幅度不足,集合近点退至正常距离以外
• 病因常有关。
• 临床特征: • 发病年龄 幼年或成年发病 • 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 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 斜视度通常大而稳定 • 可以合并垂直斜视、斜肌功能亢进、A-V综合征以及
DVD等
• 分型 • 基本型 • 外展过强型 • 假性分开过强型 • 集合不足型
4. 手术治疗
5. 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无效,视近、视 远外隐斜度均大于15 △ ,症状严重者可以 手术治疗。
6. 手术方法:若外隐斜度视远大于视近,则 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反之可行双眼内直 肌缩短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象学说
▪ 融象功能: 大脑同时接受两眼各自传来 的影像,经过大脑的综合加工处理,将两 个像合成一个,将大脑这种把影像合二为 一的机能叫做融象。
▪ 融合能力是生后逐渐发育起来的视功 能。人的两眼眶轴约呈45°分散位,而
眼位经常处于平衡状态。这除受两眼 球周围解剖因素影响外,主要由融合反 射等运动反射因素所控制。
▪ vonNoorden解释为:当病人看远时为了控制 外斜视,使用调节性集合,由于使用调节及集 合,物象变小并离远,即所谓小视症。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若长期处于松弛 状态,久而久之,拮抗肌挛缩,协同肌及 配偶肌也出现一系列继发性改变。这与临 床上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随病程变长,表现 为斜视度数增大、眼疲劳、逐渐不能控制 正位,视功能及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相吻 合。
分子水平的研究
▪ 刘桂香研究测定了共同性外斜视病人内直肌纤维 结合素和蛋白聚糖含量,并与正常人、不同类型 外斜视、不同临床指标对照,发现外斜视组内直 肌纤维结合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P=0.0000), 恒定性外斜视亚组也显著低于间歇性外斜视亚组 (P=0.0011);而蛋白聚糖含量不论在斜视组和正常 组,还是在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均无显著 性差异(p值分别为0.4999和0.0915)。上述结果说 明,随着间歇性外斜视病情的发展,内直肌中的 纤维结合素含量逐渐降低,其弹性和张力减弱, 外斜视程度加重,并最终演变成恒定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优秀课件
▪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隐斜向外显斜过渡 的一个阶段,发病率较高,以儿童早 期3~5岁发病者最多,成人中交替性 外斜视多由间歇性外斜视过渡而来。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斜视的发生频率及 斜视的角度极少能够自行改善,部分 患者的异常状态可能保留在某一阶段, 部分患者则呈进行性发展并过渡到恒 定性外斜视。
▪ 郭立云研究观察到间歇性外斜视的弱侧眼 外肌在光镜及电镜下部分肌纤维水肿、萎 缩变性,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异常 又导致肌纤维能量供应不足,使该肌的有 效收缩功能容易出现障碍,弱侧眼外肌肌 力减弱,而强侧眼外肌肌力相对过强,
▪ 导致双侧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因而产生眼 位偏斜。严重者还可出现眼外肌纤维溶解 坏死,胶原纤维增生,随病情的加重,肌 纤维丢失的越多,最终导致眼外肌肌力下 降,肌纤维兴奋、松弛、调整受到破坏, 不能有效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及建立双眼 视觉;
▪ 1980年nIezAJ观察了大样本共同性斜视患 者的眼外肌,发现其超微结构发生了改变。
▪ 国内张繁友等通过研究发现,共同性斜视 患者眼外肌萎缩、玻璃样变,肌纤维走行 紊乱,溶解坏死的肌纤维散在分布于增生 的胶原组织中。
▪ 李月平:光镜下组织切片横断面上大量胶 原组织代替正常肌组织,仅残留少量肌纤 维,这些肌纤维排列紊乱、疏松,间隙变 大,胶原增多。
▪ 刘桂香:ARIX基因多态性,尤其是G15A3 核昔酸突变可能是共同性外斜视的一个遗 传风险因子。
▪ 多数斜视呈现为多因素或共显性遗传模式, 即一个单一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可能与某 一表型有关,但因其表型的闭值不同可表 现为不同的表型或不发病,这与临床上观 察到的家族成员之间发病状况是一致的
眼外肌病理改变
2 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是畏光,在户外日光下,常常闭 合一眼 。
▪ 可合并有A-V征,亦可伴有其他垂直性斜视, 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 成人常常是以视力相关的症状来就诊,他 们诉说有复视、视疲劳、阅读困难、头痛、 有时流泪、过多瞬目而影响工作和学习, 影响外观居第二位。
▪ 小视征 当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注视某一目 标时,使用调节与集合,则视角变小是物像变 小的原因。
发病率
▪ 据统计,欧美儿童中发病率为1一2%,低 于内斜视;而在日本(外斜视发病率为3.5%, 内斜视1. 5%)
▪ 中国的香港,外斜视几乎是内斜视的两倍, 约3%左右。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大多数学者 认为是神经支配和解剖因素,主要是外 展和集合之间的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 足和融合力低下。
▪ 绝对安静眼位:将完全不受随意的和不随 意的神经冲动支配时的眼位叫做绝对眼位。
▪ 生理安静眼位:将所有肌肉活动力减低到 最小限度的眼位,叫做生理安静眼位。
▪ 消除融象眼位:当双眼视机能遭到破坏呈 单眼视时的眼位,叫做消除融象眼位。
▪ 机能的双眼视眼位:通过视觉刺激,调节 性辐辏、融象辐辏等视运动反射,引起眼 肌活动,使两眼视线平行,即使有隐斜也 为融象机能所控制,维持两眼视机能。斜 视矫治后所要达到的痊愈眼位。
▪ 卢炜等检查了10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前 的融合范围后认为,融合功能发育不健 全是间歇性外斜视发病机制的主要因 素。由于融合功能的不协调,间歇性外 斜视的斜视角经常发生改变。
神经支配异常学说
▪ 魔术师镜子现象:1979年三井等对斜视的病因和 治疗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把病人主 眼局麻后,用镊子夹住主眼内侧角膜缘,向内转方 向轻压,则外斜眼变正位,外斜消失,他们将此现象 称为魔术师镊子现象(Magician forceps phenomenon, MF)。在外斜眼作此试验,主眼则 不发生这种反射运动。故他们认为外斜视的原因 是主眼对从眼外直肌发出一种异常冲动,致使该肌 收缩从而引起外斜视
▪ NPR现象 ▪ RPR现象
调节学说
▪ AC/A比率 ▪ 近视
遗传因素
▪ 目前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流行病学研究发 现斜视病人家族成员中斜视发生几率要高 于一般人群种族间发病率不同,以及单卵 双生子之间斜视表型高度一致性,均表明 难以排除基因参与斜视的发病。近年来, 一些学者侯川从分子水平进行了共同性斜 视基因遗传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敏感位点, 但没有明确的基因甚至是染色体定位。
临床表现
▪ 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 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 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 外斜。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 集中时出现。
▪ பைடு நூலகம்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 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 小视征 当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注视某一目 标时,使用调节与集合,则视角变小是物像变 小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