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3

合集下载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案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任课教师:黄美花任课班级: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2、掌握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内部结构和各自的功能
3、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主动地思考和分析资料,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1 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类比教学法
五、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板书设计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遗传
遗传信息库一、细胞核的功能
代谢
核膜二、细胞核结构
核仁染色质染色体
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控制中心
相适应
核孔外膜内膜
DNA 蛋白质
决定
七、教学设计。

细胞核教学设计

细胞核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同时,教材的设计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交流与探讨中对细胞核的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合的观点有深刻的领会,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理解,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理解,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3、设计构思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实行学习。

以介绍多种真核细胞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进而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

借助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探讨细胞核在结构上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合的特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形成理解——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过程与方法:尝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点评法和点拨法3、自学导思法【学习方法】1、合作学习法2、实验探究法。

教学设计22: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22: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的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内容。

本节教材承接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功能的认识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

学习本节课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对细胞核的概念和是比较陌生的,但通过上节课细胞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指导有细胞核这一细胞器,所以可以很快的进入学习。

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而本节课细胞核是比较微观的内容,学生不好理解,但可以通过以生活的联系从现象着手,将微观的知识转变为宏观的知识,方面学生理解。

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可以以1课时的将所学的知识传授与学生。

通过与上节课的联系,创设情景提问学生工厂之所以可以分工合作是是什么来控制这些分工合作的呢?有是谁发出指令呢?以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生活的现象帮助学生以微观的知识转变为宏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设问、展示多媒体等手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3.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可以通过资料分析进行学习(2)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可借助教材、图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组探讨等方式学习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七、教学方法教学法、讨论法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第三节 光合作用(教案).doc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第三节 光合作用(教案).doc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第三节光合作用(教案)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①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②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②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二、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三、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五、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导读提纲六、板书设计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代谢一、细胞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相适应染色质 DNA 遗传信息核膜(双层膜)二、细胞核结构:核孔核仁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起注意细胞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细胞工厂要想生产出"产品"--分泌蛋白,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那为什么细胞工厂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积极思考回答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细细胞胞核核的的功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科学家是如何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2的四则资料分析,完成导读提纲,我们都知道分工合作效率高,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按原班级里的大组依次顺序每小组重点讨论一个问题,并推举一人交流情况.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问题 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体色与处理的哪个细胞有关?与该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问题 2:此实验完善吗?还应该做怎样的补充?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问题 1:蝾螈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此资料可以什么问题?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问题 1: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 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问题 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问题 2: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分析。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前面两节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

细胞中的各种结构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有序的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胞是一个有序、精密的生命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学情分析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在初中已有初步认识,初中学习的动植物细胞、克隆羊多莉的实验以及DNA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核酸、细胞膜、细胞器等知识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体会实验设计的科学原则,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提升学科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细胞核的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四、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六、难点突破本节课以伞藻实验为主线,通过提问层层剖析,通过各个实验结论得出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学生自主观察细胞核的结构模型,自主归纳总结细胞核的结构特点,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从而得出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的结论。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思考、分析八、板书设计九、教学流程图:开始观察细胞核模型,分析概括其结构特点活动三多莉羊引入引 入理解细胞核的功能结 课实验分析1:伞藻实验分析 活动一实验分析2:教材3个实验分析 活动二控制中心核膜遗传 核孔 细胞核结构功能核仁代谢染色体染色质。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第三节光合作用(教案).docx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第三节光合作用(教案).docx

第三节《细胞核一一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②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 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 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②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二、 教学重点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三、 教学难点1、 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五、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导读提纲六、板书设计第三节细胞核一一系统的控制中心代谢f7f 细胞、f 遗传 ------- 控制中心Y 八l 遗传信息库 >染色质 DNA 遗传信息 核膜(双层膜) 核孔 、核仁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细胞核的功能:A 相适应V二、细胞核结构: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复习旧知,引起注意教师组织和引导细胞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细胞工厂要想生产岀”产甜“一一分泌蛋白,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那为什么细胞工厂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止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屮心是什么呢?学牛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积极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细胞核的功能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科学家是如何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2的四则资料分析, 完成导读提纲,我们都知道分工合作效率高, 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按原班级里的大组依次顺序每小组重点讨论一个问题,并推举一人交流情况.资料一:(美西嫄核移植实验)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嫄体色与处理的哪个细胞有关?与该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问题2:此实验完善吗?还应该做怎样的补充?资料二:(陳嫄受精卵横缢实验)问题1:磔嫄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此资料可以什么问题?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问题1: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牛长分裂吗?为什么?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问题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问题2: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1、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分析。

《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2.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1.2.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教学重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课堂导入出示:上届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问:1.你能认出它们中的那些结构?2.这些细胞器相互合作,如同工厂的各个车间和部门,这些细胞器如何精确的合作无间呢?识别细胞器,讨论回答问题(需要有一个控制中心。

)创设情境,既复习了细胞器的知识,又引入细胞核控制的概念,材料也为后面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素材。

一.细胞核的功能组织学生分组阅读教材P52~53的“资料分析”,并讨论问题,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问:①美西螈的体色有什么决定?说明了什么结论?②这个实验严密吗?还需要如何补充?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问:①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出现的不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个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否严密?体现了实验的什么原则?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图示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图问:①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该如何设计实验?介绍变形虫去核和核移植实验②该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对照实验完善吗?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介绍伞藻的嫁接实验问:①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②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③若要说明细胞核的作用,还需要如何设计实验?介绍伞藻的核移植实验④根据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分组讨论交流并组织语言表达。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设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显微结构和细胞核的功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经过对之前细胞膜、细胞质的学习,学生对结构和功能想适应的生物学思想也有了一定 的认识,有待进一步运用、强化。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通过情境设置中克隆猴 “中中”“华华” 的诞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索之心, 同时对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 引导学生 通过观察分析资料 3 获得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解释数据) 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训 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强调细胞核的功能。 利用多媒体讲 述伞藻的结构。 加深印象。 训练学生思 维的思辨性, 渗透“单一变量” 的思想。 充分利用影象资料,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 化。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突出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使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的相 关概念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理解 并掌握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引导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核细胞生 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几百组重组胚胎只成功诞生两只克隆猴的这一“珍贵生命”潜移默化地进行生命情感教 育,形成正确生命观。 【科学思维】:
通过对资料 1-4 的分析,尊重实验事实与证据,养成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运用科 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细胞核与代谢和遗传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细胞核的功能;运用模 型和建模的方式认识细胞核结构。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阐释生命现象规律, 逐渐习得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利用有关染色体、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不同 时期的显微图片作为学生了解细胞核结构的 补充,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 请学生画出细胞核结构的剖面 图, 2 学生代表上讲台画图 【问题探讨】 :
课堂最后, 克隆猴诞生 , 与现实生活联系 , 引发对克隆人的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展 示世界各国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条例规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理解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2)建构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控制中心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提问:“在细胞这个微小而复杂的世界里,有一个结构被称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同学们知道是哪个结构吗?”从而引出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1)展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片讲解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等。

(2)让学生对比分析核膜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加深对核膜的理解。

(3)讲解核孔的作用,强调其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4)介绍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5)重点讲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通过动画演示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实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1)资料分析呈现四个资料: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

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用头发将蝾螈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有核的一半能分裂发育,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 16 32 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属于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有了一定认同;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中实验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新情境,有利于学生分析、交流和讨论出细胞核的生理功能。

根据生物体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让阐明对细胞核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三、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四、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五、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细胞的结构在初中阶段有所认识,但是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深入,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尝试对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对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还不深入,通过指导,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认识。

六、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兴趣,恰当地改进教材“资料分析”中的实验一,凸显对照,提升学生的实验预测能力,完成细胞核的功能的探究学习。

再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让孩子利用直观教具,认识细胞核的结构。

学生结合前面已学的的细胞膜、细胞器,对“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具备新的认知。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八、课时安排:一节课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知道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各种生命活动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也需要一个指挥控制中心。

联系初中知识,推测细胞的指挥控制中心在哪里?(让学生大胆猜想)真核细胞是否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有什么生理功能?(二)探究分析细胞核的功能展示资料一实验: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讨论:1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2.为了增强说服力,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加对照实验?(把白色美西螈的细胞核移植入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让学生预测新实验的结果,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阅读资料,得出细胞核的相应功能;阐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理解与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

本节的内容重点是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

首先教材从细胞核的功能入手,列了四个资料,让同学们分析四个资料,得出细胞核的功能,即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同时我们又知道功能和结构是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结构与之相对应;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既然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那么体现在结构上是如何的呢?接着叙述细胞核的结构,并解释下各个结构的含义,着重陈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再由染色质,引出DNA,带出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被称作生命活动的“蓝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最后再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结束,做一章的总结,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2.小组合作探究;3.多媒体教学;4.学案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最小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由于学生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节里刚学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能回答出是细胞。

如果我们把一个细胞比喻成一个家庭,在家庭中一般都有一个掌控者,同学们想想自己家里谁是掌控者,不可能是自己吧?家庭有掌控者,那细胞呢?其实细胞也有掌控者,就是细胞核,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4: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4: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第1必修模块第3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

细胞核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遗传和变异等内容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细胞膜、细胞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四个实验资料的分析、探究,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进而在探讨细胞核结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并通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留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合作学习、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教材一反传统教材研究细胞结构的“结构→功能→应→结构→应用”的新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的编排模式,代之以“实例→功能←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新课程理念。

1.2 教学目标1.2.1 认知目标(1)探究并归纳细胞核的功能;(2)阐明细胞的结构,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1.2.2 能力目标(1)阅读、理解、识图、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2)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3)参加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实践活动。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型制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逐步树立辨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

1.3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1.4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课前准备2.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有关材料。

2.2 学生准备分小组制作动物细胞三维结构模型;重点预习课本中有关细胞核功能的四个探究性实验材料。

3.教学过程3.1 模型展评导入新课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学生分小组制作动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和创新的意识;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决方法]:1..动画显示教材中的四个资料,得出细胞核的功能。

2.由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导入细胞核的结构。

3.教师精心准备,学生大胆讨论并在讨论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面两节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编排的,体现了细胞结构由表及里的顺序特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细胞核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细胞器,它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进一步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各种细胞器之间为什么能够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和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建国60周年阅兵仪式。

从录象中我们看到阅兵仪式场面非常宏大,大约有十多万人参与,这么多人的活动,没有一个总指挥势必会一团糟,所以总指挥在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把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比喻成一个军队,在这个军队中也一定有承担总指挥作用的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什么?细胞核,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3: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3: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问题串2.整个实验最突出的试验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
(分隔后两部分的对照,自身前后的对照,都是围绕细胞核而对照的)
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对照图片简介变形虫的结构。
问题1.若想利用变形虫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代表回答)指出:生物学家的设计和你们的设计一样,然后边放幻灯片片介绍每一步的不同结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问题2: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3: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1.老师先对照图片简介伞藻的结构。
2.以图片的形式打出生物学家的操作流程图,让学生观察讨论试验步棸,然后表述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问题串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
五: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老师讲解:
资料1和资料4主要体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
资料2和资料3主要体现了细胞代谢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老师板书: 细胞核功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提出问题:
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由细胞核的结构决定的。引出对细胞结构的学习。

教学设计10: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10: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设计说明
课件运用微软PowerPoint制作,力求图文清晰,详略得当,体现过程,使用方便。

课件适当使用了超链接,超链接的目的主要是凸显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栏目,强化活动化教学意识,以培养高一学生多方面能力。

本课件的教学对象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生,基准是中等学力的学生,原则是瞻前顾后、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本课件强化活动化栏目的安排操作,重在紧扣教材中的活动化栏目的合理衔接,把握好整个探究性活动栏目的活动节奏。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教学设计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红梅(222006)、教材内容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和“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这都是“理解”水平的要求。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种功能的特殊性,和它的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课程标准从知识层面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且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即在前面第2节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又为后续有关细胞功能和生命活动学习打下来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节内容信息量比较大,资料丰富,内容新鲜,高一学生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比初中时候有很大的提高,对生物学习也具有很高的兴趣,对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驾轻就熟,所以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设计思想和策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大胆设想活动中获得新知。

力求在进一步探究合作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了解简单的实验知识,从中学到一些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1、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资料分析、合作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习。

①•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

②. 实验资料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体验,自学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加深学生对细胞核的印象,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通过教师组织和鼓励,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③. 研究性学习法: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结合面前的实际材料,尝试分析材料,分析问题,并组织语言,形成研究材料,相互交流,真正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学法指导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以下四个机会:体验生活、思考的机会,合作交流的机会,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一一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教学方法:
识图、分析、讨论、归纳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立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

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那为什么细胞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答:细胞核那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细胞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我们来研究一下细胞核到底是如何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控制的。

[ 教学过程]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都是以真核细胞为例的,不考虑原核细胞。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把细胞氛围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是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

那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呢?
答:不是
问:那哪些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呢?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少数细胞。

一般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圆球形或椭球形的。

但也有其他形状的一般来说,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多核的。

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细胞核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在对细胞核的形态、大小等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再回到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上来,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
资料分析(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问: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答:细胞核问:为什么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呢?答: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上有许多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

这样,就相当于把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上无核的一半,而对照组是有核的一半,那么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答:有核的一半能分裂,而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

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
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

问:那么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我们继续往后看。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 个细胞时,如果这时有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则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的慢一些。

从后半个实验,我们发现我们的推论得到了证实,即后半个实验验证了前半个实验。

通过这样的一个验证实验我们就更确定我们的推断了。

即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或者说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问:若再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

在这个实验中,哪部分是对照实验,哪部分是验证实验呢?答:前半部分,后半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坚定的得出我们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即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资料(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伞藻移植实验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实验,并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这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伞藻嫁接实验:去伞藻的帽,将两者的柄切下来,交换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去,可得到与原来一样的帽。

伞藻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形帽的伞藻的核移入到去核并去帽的伞形帽伞
藻的假根中去,得到与菊花形帽伞藻一样的菊花形帽。

从资料(4)分析得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问:通过对这四个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呢?
答: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因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 ,细胞的“控制中心”,那为什么细胞核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 呢?我们知道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

细胞核有这样的功能必定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

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细胞核的结构。

问:观察图3-10,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
我们发现核膜是双层膜,最主要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它的这个作用与细胞膜的作用类似。

细胞膜的作用之一是把细胞内的物
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

但这两者又存在着不同的地方,请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②核膜上有核孔,而细胞膜没有。

而这两者的化学组成也应该是相似的。

核膜上的核孔用于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而核仁则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问;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答:DNA 和蛋白质
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它的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

在细胞分裂期间,染色质以极细
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核中,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成为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的染色体。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它们的形态不同,并且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即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等到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又会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染色质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我们知道DNA 是核酸的一种,它也携带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正是由于这些遗传信息使得细胞在分裂时,能够保证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

同时,这些信息又是细胞进行物质合成、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的依据,所以我们把细胞核看成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因此,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描述应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技能训练:解释数据P56 问:如果你是这位生物学家,你怎样结实上述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 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且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问:为什么有细胞核的细胞还有一部分细胞死亡呢?答: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方
面,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
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总结:总地看来,本堂课我们对一些科学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回答了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的问题,而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则回答了这个问题,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要点
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学案上的一个问题,人的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答:不能。

问:为什么呢?
答: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所以细胞不能生长和分裂。

七、板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
形态、数目、大小
二、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三、细胞核的结构
(1) 核膜
(2) 染色质:DNA 和蛋白质
(3) 核仁
(4) 核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