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引言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实践探究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实践探究教学设计1.了解学生特点在进行实践探究教学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等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设计适合他们的实践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2.确定实践探究课题实践探究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科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问题等方面出发。
选择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实践探究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实践探究活动实践探究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可以采用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科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在实践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并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
二、实施效果评估1.考察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探究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测试、作业和实践探究报告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评估实践探究教学对学科知识的促进作用。
2.调查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探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学生自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评估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评价学生合作能力实践探究活动常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和家长的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探究实践探究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影响。
小学科学有效作业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有效作业设计与反思介绍小学科学作业既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机会。
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成效,同时引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文就小学科学有效作业设计进行探讨,并在反思中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育实践。
有效作业设计1.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和兴趣爱好。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作业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作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2. 实践与应用结合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业应注重实践与应用的结合。
可以设计实验、观察、调查等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问题。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和辅助教学材料。
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视频、动画、图表等多媒体形式进行研究,促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知识。
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资料查询和在线交流,与同学、老师分享研究心得。
4.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作业设计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反思与进一步优化在实施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教育实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反思点:1. 作业量的控制:合理控制作业量,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
作业量的控制:合理控制作业量,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
作业量的控制:合理控制作业量,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
2. 作业反馈的及时性: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鼓励。
作业反馈的及时性: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鼓励。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及评价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及评价1. 简介•介绍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引出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即活动设计和评价。
2. 活动设计2.1 目标设定•确定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结合教育要求和课程内容,设定具体可达到的目标。
2.2 活动选择•根据目标设定,选择适合的科学实验、观察或调查等活动。
•考虑活动与学生年龄段、知识水平及课堂环境的匹配度。
2.3 活动组织•规划活动的时间安排、资源准备和人员分工。
•设计适当的引导问题,以激发和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2.4 实施方法•提供明确而简洁的指导说明,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任务要求。
•鼓励小组合作和交流,在互助中促进彼此的理解和发展。
3. 活动评价3.1 综合评价指标•确定适合活动的综合评价指标,例如学习成果、团队合作、科学思维等。
•为每个指标设置具体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方法。
3.2 评价方式•针对不同的活动类型,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口头答辩等。
•考虑将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以全面了解学生表现。
3.3 反馈与改进•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学生,鼓励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错误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教师也要反思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不断优化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效果。
4. 结论•总结本文讨论的内容,强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和评价在小学生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上是关于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及评价的详细内容。
通过恰当地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并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探索和思考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学科六年级作业设计与评价改进典型案例
小学科学学科六年级作业设计与评价改进典型案例一、作业设计指导理念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适当,难易适度,配置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
各备课组团队自主编写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验的项目性作业。
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且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二、作业设计学科统筹单元方案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总结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探索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深度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团队对作业的设计布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与研究,并制定以下方案。
作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双基作业、拓展作业和课外阅读。
双基作业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主要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检验和反馈。
拓展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差异而设计,形式不局一格,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
课外阅读,根据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或者自己选择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并积累。
另外,提供跟所学课文密切相关的语文主题丛书指导学生阅读。
在此基础上,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增大阅读面,制作读书卡等。
三、作业的批改和评价方法课时作业在评价形式上,改变A、B、C等单一结论式的评价为形式多样的多元激励性评价。
1、学生自评,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给自己评上合适的星。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优秀实践案例
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优秀实践案例引言科学作业设计是小学科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优秀的科学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实践案例,并探讨其优点和价值。
案例一: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基本认知。
实施步骤1. 学生将种子种植在小花盆中,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阳光。
2. 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下发芽、生长的时间和过程。
3. 学生可以绘制植物的生长曲线图,进一步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
优点和价值这个案例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命的奇妙,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学生还能了解到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和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案例二:制作简单的电路实验目标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实施步骤1. 学生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
2. 学生观察灯泡是否亮起,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件,探索灯泡亮灭的原因。
3.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式的电路,观察不同元件组合对灯泡的影响。
优点和价值这个案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制作电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深入探索电路中的元件对电流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三:探索水的三态变化目标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
实施步骤1. 学生将水分别放置于冰箱、室温和加热器中。
2. 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记录下冰、水和水蒸气的形态和温度。
3. 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水的变化速度和转化规律。
优点和价值这个案例通过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
通过设计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究不同条件下水的变化速度和转化规律,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一、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必要性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创设了学生自主建构的空间,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兴趣、爱好和特长。
1.促进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科学课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一部分是间接经验。
要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并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能力。
体验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任务和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它以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为基础,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2.突出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作业更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知识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完成体验式作业时,教师、家长处于辅导地位,学生处于活动中心。
体验式作业题型多样,内容形式丰富,给学生自我选择的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活动伙伴,充分发展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创造的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又将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3. 延展了课堂探究学习的时空。
科学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难以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将书本上的知识活用于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宽了教材范围,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科技成果,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志趣,为学生自由自在的“搞科学”提供了可能。
4.体现了科学学习的开放性。
小学科学教材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如何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方案
如何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方案概述科学作业是小学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设计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的方案,并介绍相应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设计科学作业的原则1. 简单易懂:科学作业的题目和要求应该简单明了,学生容易理解和完成。
2. 目标明确:作业应明确指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例如观察、实验、解释等。
3. 探索性质:科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作业题目可以涉及不同的科学领域和实践场景,增加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5. 激发兴趣:作业可以设计得有趣和引人注目,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研究热情。
设计科学作业的步骤1. 确定主题: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年级,确定科学作业的主题,例如植物生长、水的性质等。
2. 制定任务:制定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研或解释等,确保任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 提供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例如实验步骤、观察要点或解题思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作业。
4. 鼓励创新:在作业设计中增加一定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方法和结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5. 设置截止日期:合理设置作业截止日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
评价科学作业的方法1. 参考标准:制定一份评价标准,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实验设计、解释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作业的依据。
2. 记录观察: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描述、图表、实验数据等,便于评价和对比不同学生的作业质量。
3. 分析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进行分析,评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4. 解释能力: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包括自己的观察和结论,并评估其是否与科学原理相符合。
5. 个性化评价:除了基于标准评价整体作业质量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表现,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以上是小学科学作业设计及评价方案的基本要点和步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1. 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小学教育中,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也应随之改变。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和评价小学科学作业,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发展。
2. 设计小学科学作业的原则- 体现问题探究的精神:小学科学作业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体现问题探究的精神:小学科学作业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科学作业,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想象力。
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科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想象力。
- 贴近生活实践:作业设计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贴近生活实践:作业设计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 鼓励团队合作:科学作业的设计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团队合作:科学作业的设计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范例以下是一些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范例,供教师参考:a. 设计一个简易太阳能车要求学生使用简单的材料和电池,设计一个能够通过太阳能驱动的小车。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既研究了太阳能的原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b. 进行自然观察要求学生每天观察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象,通过记录观察结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c. 研究个人身体健康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健康问题(如饮食惯、锻炼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既研究了相关的生物和营养知识,又培养了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小学科学作业的标准为了评价小学科学作业,以下是一些可参考的评价标准:- 问题的深度和创新性: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何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方案
如何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方案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的重要阶段,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兴趣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科学作业,并提供几种评价方案。
设计科学作业的步骤1. 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科学作业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明确的研究目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需要通过作业实现什么样的研究结果。
2. 选择合适的主题:根据学术课程和教材内容,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科学主题。
主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3. 提供详细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清晰的作业要求和步骤,以帮助他们理解作业的目的和完成方式。
4. 鼓励实践和实验:科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以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得出结论。
5.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科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欲望。
科学作业的评价方案1.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作业的评价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包括书面报告、口头演讲、展示、实验结果等,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标准化的评价标准:为科学作业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正确性、全面性、创造性、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3. 反馈和指导: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作业的打分,还应该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方向。
结论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提供详细的指导、鼓励实践和实验以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设计高质量的科学作业。
评价方案应多样化、标准化,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小学科学有效作业案例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有效作业案例设计与反思
1. 案例设计
1.1 目标
本次案例设计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科学研究的效果,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其科学实践能力。
1.2 内容
选择有趣而实用的科学实验作为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完成。
作业内容可以涵盖以下方面:
- 物理实验:如浮力实验、磁性实验等。
- 化学实验:如酸碱实验、溶解实验等。
- 生物实验:如植物生长实验、动物观察实验等。
1.3 步骤
设计作业的步骤如下:
1. 提供明确的实验目标和要求。
2. 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清单,并鼓励学生主动准备材料。
3. 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并注明安全注意事项。
4.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包括实验过程和结果。
5.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2. 反思
在设计科学作业案例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 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和培养实际科学应用能力的实验。
- 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清晰性: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同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 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通过反思和总结作业案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作业的效果和质量。
3. 结论
科学作业案例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能够提高科学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对作业的反思和总结是不断改进和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评价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评价一、引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学能力。
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由于教学方案的不合理设计,导致实验效果不佳,甚至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本文将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评价进行探讨。
二、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科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学实验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实验内容的选取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学生现有知识和年龄段相符合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选取不仅要符合教材要求,还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实验装置和材料的准备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
实验装置的搭建要简单明了,保证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的,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的讲解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操作的方式,或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
5.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总结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案评价1.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评价教学方案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2.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评价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探索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验设计与评价方式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方式,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实践建议。
首先,实验设计是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它应该符合学科的教学目标,并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要紧贴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确定实验内容和目标,以确保实验设计符合课程要求。
二是实验要体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应该让学生有机会观察、提出问题、设立假设、实验验证、总结成果,通过实践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三是实验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实验材料和仪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操作和观察。
同时,教师需要提前评估实验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是实验要有足够的可变因素和可控因素。
在实验设计中,应该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只改变一个变量,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评价是实验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因此,在进行实验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践能力。
实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是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能力。
体验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S小学科学cience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把课堂练习作为基础,并赋予学生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机会,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由此得到更加直观的体验。
创设小学科学的体验式作业,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所以,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好小学的科学体验式作业。
一、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必要性(一)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缺乏科学实践性,并不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所做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属于间接性经验。
而真正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要通过体验性活动的磨砺。
科学教师可以采用丰富科学班会的形式,将学生的书面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形成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体验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任务和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以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取得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结果为基础,进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核心素养。
(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验式作业,更能反映教师作用与学生地位的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把专业的知识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学生完成体验式作业时,则应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
由于体验式作业题型多样,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给了学生以自由选择的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各个阶段的学习者需求。
学生可以自主设定活动方案、挑选行动伙伴,从而发展自身独立地思维、独立地实践、独立地开拓创新的才能。
在这些行动历程中产生的学习能力,也将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延展探究学习的时空科学课程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充分适应学生探究的需求,既无法顾及每位学生的个人特点,也无法综合使用科学技术与方法处理更多的现实问题。
而体验式作业能使学生在课后有了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活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拓宽课堂学习范围,能让学生认识到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科技成果,开阔了学生的科技眼界,启发了学生的科技志趣,为学生更自由地“搞科学”创造了机会。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巧布置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巧布置作者:王东来源:《江苏教育》2014年第09期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为过程,力求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如何布置科学体验式作业,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形式可以借鉴。
1.科学阅读作业。
科学阅读作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碰撞,同时要与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阅读科学作品之后要记下读书心得,制作科技小报,进行科学幻想绘画,撰写科学小论文等。
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后,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布置他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制作读书卡片,写下阅读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热爱探索的精神。
2.科学观察作业。
科学观察作业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感官观察向借助工具观察,静止观察向动态观察,外部观察向内部观察,局部细节观察向整体特征观察,短周期观察向长周期观察过渡,并学会比较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找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
科学观察作业的观察目的要明确,一次观察只针对一个科学问题;观察方法要具体,要与思维活动相结合,并配合记录与描述。
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后,教师发现学生对蜗牛十分感兴趣,课后仍意犹未尽,于是我让学生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回家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成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制作作业。
由于课堂上时间的限制,对教材中安排的科学制作,学生往往只能完成作品的设计或半成品。
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让学生利用课外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作品制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加工改进、创造发明。
科学制作作业要紧密结合教学,注意学生的基础、辅导老师的水平、制作材料的简便易取等,要做到循序渐进,由简而繁,讲究可操作性。
4.实验探究作业。
论述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论述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介绍
本文将讨论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一年级是学生初次
接触科学课程的阶段,因此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
科学思维和兴趣至关重要。
设计
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简洁易懂:作业内容应简洁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实验步骤。
2. 实践性:作业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观察、测量、实验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加深对科学的理
解和兴趣。
3. 多样性:作业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涵盖科学的各个方面,如生物、物理、化学等。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评价
对于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评价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符合要求:评价应根据作业要求的完成程度进行。
作业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涵盖了相应的科学知识点和实践活动。
2. 创意性:评价作业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准确性:作业中提供的答案或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评价应注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表达和展示:评价作业的表达和展示方式是否清晰明了。
学生应该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和图像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结论
一年级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特点。
通过简洁、实践和多样性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
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符合要求、创意性、准确性和表达展示等方面。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小学生科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评价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科学实验的设计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理解和操作的实验内容。
同时,实验内容应该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科学实验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是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因此,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再次,科学实验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实验现象和解释实验结果。
因此,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和提示。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科学实验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思考能力。
科学实验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要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价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思考和解释,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评价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学活动设计与评价研究
小学生科学活动设计与评价研究引言:科学活动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参与科学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何设计和评价科学活动的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科学活动的设计与评价,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一、科学活动设计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活动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2. 多元化的形式:科学活动可以采用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问题导向:科学活动应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融入生活:科学活动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二、科学活动设计的实例1. 植物的生长观察设计一个植物生长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可以提供不同的条件,如光照、水分、温度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物体的浮沉实验设计一个物体的浮沉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探究浮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提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3. 食物链的构建设计一个食物链的构建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作用。
可以提供不同生物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自行构建食物链,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科学活动评价的方法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记录他们的兴趣、思考和实践情况,从而评价科学活动的效果。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询问学生对科学活动的看法和体验,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从而评价科学活动的效果。
3. 成果展示法:要求学生在科学活动结束后展示他们的成果,如实验报告、观察记录、模型等,通过评价展示的质量和深度,来评价科学活动的效果。
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1. 简介科学作业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和探索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科学作业。
2. 作业设计原则2.1 目标明确科学作业应该明确指定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作业的目标可以是知识点的理解、实验操作的熟练,或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更好地完成作业。
2.2 合理结构科学作业应该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引入、实践和总结等部分。
引入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部分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总结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3 多样性科学作业应该具有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例如实验报告、观察记录、科学研究等,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研究科学知识。
2.4 实际应用科学作业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作业评价方法3.1 根据目标评价在评价科学作业时,应该根据作业的目标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考察。
评价时需客观公正,并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改进。
3.2 鼓励自主研究作业评价中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等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研究。
3.3 综合评价科学作业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综合考虑学生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和研究态度等方面。
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进步。
4. 结论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结构、多样性和实际应用。
同时,在评价中也应该重视根据目标评价、鼓励自主学习和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一、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必要性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创设了学生自主建构的空间,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兴趣、爱好和特长。
1.促进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科学课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一部分是间接经验。
要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并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能力。
体验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任务和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它以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为基础,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2.突出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作业更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知识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完成体验式作业时,教师、家长处于辅导地位,学生处于活动中心。
体验式作业题型多样,内容形式丰富,给学生自我选择的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活动伙伴,充分发展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创造的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又将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3. 延展了课堂探究学习的时空。
科学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难以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将书本上的知识活用于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宽了教材范围,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科技成果,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志趣,为学生自由自在的“搞科学”提供了可能。
4.体现了科学学习的开放性。
小学科学教材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体验式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实践,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5.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
体验式作业能借助教师、家长及社会的力量进行科学的综合学习。
学生可以邀请科学老师、家长、本地的科技专家甚至是科学家,一起参与到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
老师、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辅导服务。
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设计原则1.主体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体验式作业的对象是学生。
因此,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作业,开展观察、阅读、调查、小制作、小设计、饲养、种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学习什么、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与谁合作,学生都有主动权、选择权、决定权。
2.可操作性原则。
体验式作业要让学生在课外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但不能难度过大、要求过高,要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以及本地区实际情况,避免因盲目设计而导致学生作业无法完成。
3.探究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任何完全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欲望,想看一看它到底能做什么,这是科学探索的开始。
[2]体验式作业,就是给学生一次探索未知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是什么”“为什么”这些疑问,活动过程充满探究性。
在充满未知的作业过程中,学生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其完成的一个实验、制作的一件作品、取得的一项数据、得到的一个结论、写出的一篇小论文等,都是对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一次再发现的过程,是课堂探究的自然延伸。
4.综合性原则。
小学科学体验式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用综合的方式出现。
首先,作业往往不是单靠科学学科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完成,而是涉及多学科的横向联系和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其次,作业设计的目标还包括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以及价值观的培养;第三,体验式作业需要学生、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合作分享。
5.安全性原则。
体验式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活动的地点、实验的材料、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是否有安全隐患,做到防患未然。
三、基本形式1.科学阅读作业。
科学阅读作业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社会调查、音像资料等途径广泛阅读,收集资料,并适当记录,进而巩固并深化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
其对扩展儿童视野、发展儿童科学志趣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阅读作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表达、交流、碰撞,要与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阅读之后要记下读书心得,制作科技小报,进行科学幻想绘画,撰写科学小论文。
教学《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后,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新能源及其作用的资料,制作电子小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后,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布置他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制作读书卡片,写下阅读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热爱探索的精神。
2.科学观察作业。
观察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也是孩子们亲历科学过程的必经之路。
科学观察作业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工具,在自然条件下,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科学观察作业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感官观察向借助工具观察、静止的观察向动态的观察、外部观察向内部观察、局部的细节观察向整体特征观察、短周期观察向长周期观察进展,学会比较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找到因素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
科学观察作业的观察目的要明确,一次观察只针对一个科学问题;观察方法要具体,要与思维活动结合,并配合记录与描述。
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后,教师发现学生对蜗牛十分感兴趣,下课了仍爱不释手,布置孩子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回家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成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完《关心天气》单元后,布置学生自制雨量器、风向标,再借助校内的百叶箱,建立小气象观察站,每天观察记录并公布天气情况,加深对本地区气候特点的了解。
3.科学制作作业。
科学制作作业是指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或废旧物品,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的作业。
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对教材中安排的科学制作,学生往往只能完成作品的设计或半成品。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布置学生利用课外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作品制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加工改进、创造发明。
科学制作作业要紧密结合教学,注意学生的基础、辅导老师的水平、制作材料的简便易取等,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讲究可操作性。
教学《简单电路》后,让学生做一个小台灯。
教学《照镜子》后,让学生做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
教学《能源》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改进课本上介绍的太阳能灶、小水轮的制作方法,制造出更富创意的再生能源装置;还可以让学生先设计一个风能工作方案,制作风能模型装置,加深对利用再生性能源的体验。
4.实验探究作业。
实验探究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学习内容及学生探究水平,布置一些让学生自行设计并自主操作的“做中学”活动,让他们去发现结论,巩固知识,同时获得研究方法,体验科学精神。
学生对动手做科学十分感兴趣。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与发现也常令他们兴奋与惊奇。
但受课堂时空、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常常感到意犹未尽;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没有亲自操作,总感到心动手痒。
实验探究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空气中有什么》后,学生知道了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做“葡萄干跳舞”的实验,在杯子里装半杯自来水,把葡萄干放到水里。
然后,把一勺小苏打放到水里,再加两大勺醋,会观察到葡萄干先是飘到水的顶部,然后沉下去,好像跳舞一样。
最后让学生和父母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生物与环境》后,让学生探究菠菜种在什么土壤中长得好?菠菜有害虫吗?菠菜周围有蜗牛吗?学生感到科学作业充满了挑战和神奇,会能动地去开展探究,完成作业。
5.科学考察作业。
科学考察作业是一种让学生走向生活,从参观、调查者的角度考察现场情景,亲身体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自己联系的很好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会加深对科学课堂上所形成认识的体验,还会对实践内容留下深刻印象,改变对某些事情的认识以及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热爱家乡,关心科技新发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后,布置孩子们给校园里的每一种植物挂上“身份证”,注明名称、种别和生长特点。
教学《生命离不开水后》后,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情况,了解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写出考察报告,加深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认识与体验。
6.科学饲养与种植作业。
饲养和种植都是小学生乐于从事但又不容易坚持的科学活动。
科学饲养、种植作业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当地生产实际,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活动,从中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趣方面的发展。
学生获得对饲养、栽培的动植物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训练了观察品质,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获得了收获的喜悦,并初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工作和研究的。
教学完《骨骼和肌肉》后,布置学生思考没有骨骼的动物是怎样移动的?让学生自己饲养一个小动物,画出它的外形,开展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描述。
学习《养蚕》这个单元,布置学生每人养十个蚕。
孩子们把蚕养活了,蚕吐丝了,结茧了,再让孩子们一起去卖蚕茧。
孩子们会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教学《果实和种子》后,教师布置学生种植一棵植物,开始一次长周期的种植活动,观察并记录植物的一生,记好观察日记,最后将观察日记与同班同学交流。
四、评价激励相对于传统作业,体验式作业不能再以标准答案判断对错。
教师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对每一次作业进行及时的检查与反馈,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励,让学生感到作业不再是负担,乐于完成作业。
1.体验式作业的呈现形式“成长档案袋”是体验式作业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过程性档案袋、目标型档案袋、展示型档案袋、评估型档案袋”。
其中与过程性评价相对应、较好的一种作业形式是“过程性档案袋”。
“过程性档案袋”即学生和老师一起,记录活动过程,积累活动作品以及描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成长轨迹,反映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
当学生和老师把完成作业的每个步骤及其成果都保留下来了,就形成了“过程性档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