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正比例函数》知识点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直线;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三、性质特征:1、图像经过的象限: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1、y与x成正比例:y=kx (k≠0);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一次函数》知识点一、表达式:y=kx+b(k≠0, k, b为常数)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三、性质特征:1、图像经过的象限:(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3、一次函数y=kx+b (k≠0, b≠0)中“k和b的作用”:(1) 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2)∣k∣的作用:∣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k∣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k∣越小,直线越平缓,直线越远离y轴,与x轴的夹角越小;(3) b的作用:b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4)k和b的共同作用:k和b共同决定直线所经过的象限四、直线的平移规律:直线y=kx+b可以由直线y=kx平移得到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五、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直线m:y=ax+b; 直线n: y=cx+d(1)当a=c,b≠d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上表示为一条直线,一次函数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定义与定义式: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y=kx+b的特例,此时b=0。
定义式为
y=kx+b,其中k、b为常数,k不等于0。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不等于0)的函数,叫做一
次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是一条直线。
4.一次函数的性质: 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y=kx时(既b=0时),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kx+b时(既b≠0时),当k>0,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四象限;当k<0,b<0时,直线必通过二、三、四象限。
5.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y=kx+b(k,b是常数,k不等于0);
(2)斜截式:y=kx+n(k,n是常数);
(3)点斜式:y=k(x-m)(k,m是常数)。
一次函数知识点

1、正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2、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 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其基本步骤是:(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kx(k≠0);(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的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解析式.4、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5、一次函数的图象(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0,b)和两点的一条直线,因此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6、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7、直线y=kx+b的图象和性质与k、b的关系如下表所示:k>0,b>0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k>0,b<0经过第一、三、四象限k>0,b=0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 b>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k<0,b<0经过第二、三、四象限K,0,b=0经过第二、四象限k<0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8、直线y1=kx+b与y2=kx图象的位置关系:(1)当b>0时,将y2=kx图象向x轴上方平移b个单位,就得到y1=kx+b的图象.(2)当b<0时,将y2=kx图象向x轴下方平移-b个单位,就得到了y1=kx+b的图象.9、直线l1:y1=k1x+b1与l2:y2=k2x+b2的位置关系可由其解析式中的比例系数和常数来确定:当k1≠k2时,l1与l2相交,交点是(0,b).10、直线y=kx+b(k≠0)与坐标轴的交点.(1)直线y=kx与x轴、y轴的交点都是(0,0);(2)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0)与y轴交点坐标为(0,b).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 (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坐标为(0,b).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形、取、象、交、减。
一次函数知识点大全

一次函数知识点大全一、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1.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1)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意义来确定.(2)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中的“一次”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意义相同,即自变量x的次数为1,一次项系数k必须是不为零的常数,b可为任意常数.★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一次函数先要化简(3)当b=0,k≠0时,y= kx仍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4)当b=0,k=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二、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所对应的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一次函数的图象由于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0,b),直线与x轴的交点(-,0).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三、一次函数性质1. 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性质(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①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k﹤O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3)b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2. 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y=kx (k>0)y=kx (k<0)3.点P(x0,y0)与直线y=kx+b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x0,y0)在直线y=kx+b的图象上,那么x0,y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2)如果x0,y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P 必在函数的图象上.例如:点P(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1,2)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点P′(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2,1)不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2)由于一次函数y=kx+b(k≠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b的方程,求得k,b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y的值.四、一次函数与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函数y=ax+b(a≠0,a,b为常数)中,函数的值等于0时自变量x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解,所对应的坐标(-,0)是直线y=ax+b与x轴的交点坐标,反过来也成立;•直线y=ax+b在x轴的上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大于零,x 的值是不等式ax+b>0(a≠0)的解;在x轴的下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小于零,x的值是不等式ax+b<0(a≠0)的解.2. 坐标轴的函数表达式函数关系式x=0的图像是y轴,反之,y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x=0表示;•函数关系式y=0的图像是x轴,反之,x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y=0表示.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着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就是对应着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两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考虑,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所以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密切的联系.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直线y=k1x+b1不平行于直线y=k2x+b2 k1≠k2.(2)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直线y=k1x+b1∥直线y=k2x+b2 k1=k2,b1≠b2.(3)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直线y=k1x+b1与y=k2x+b2重合k1=k2,b1=b2.5. 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一设,二代,三解,四代入(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3)求出k与b的值;(4)将k、b的之带入y=kx+b,得到函数表达式。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4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定义若两个变量x,y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1)正比例函数y=kx(k≠0)是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中b=0的特例,即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2)若已知y与x成正比例,则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kx(k≠0);若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则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k,b为常数,k≠0)【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列一次函数的步骤(1)认真分析,理解题意;(2)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找出等量关系;(3)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4)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对于实际问题,还要考自变量的取值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特别提醒(1)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2)按相等关系写出含有两个变量的等式;(3)将等式变形为用含有自变量的式子表示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形式.【考点一】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例1】(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和常数项b的值各是多少?2πC r =,22003y x =+,200t v =,2(3)y x =-,(50)s x x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逐个分析判断即可求解.一般地,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 kx =的函数(k 为常数,x 的次数为1,且0k ≠),那么y kx =就叫做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 kx b =+中k b 、为常数,0k ≠,自变量次数为1.解:2πC r =,是正比例函数,2πk =;22003y x =+是一次函数,23k =,200b =;200t v=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2(3)y x =-26x =-+,是一次函数,2k =-,6b =;(50)s x x =-250x x =-+,不是正比例函数也不是一次函数.【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若y 关于x 的函数(4)y a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A .4a ≠且0b ≠B .4a ≠-且0b =C .4a =且0b =D .4a ≠且0b =【答案】D【分析】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其中0k ≠,据此求解.解: (4)y a x b =-+是正比例函数,∴40a -≠且0b =,∴4a ≠且0b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参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中一次项系数不能为0,无常数项.【变式2】(2019秋·广东梅州·八年级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系式:①6x y =;②321y x =+;③25y x =-+;④221y x =+;⑤5y x =-.其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的有个.【答案】3【分析】形如y kx b =+(0k ≠,k 、b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解:函数①6xy =,③25y x =-+,⑤5y x =-是一次函数,共有3个,②321y x =+,④221y x =+,不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考点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参数【例2】(2022秋·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1012y m x m =-+-().(1)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答案】(1)10m ≠;(2)12m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求解;(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解.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100m -≠,∴当10m ≠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100m -≠且120m -=,∴12m =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0y kx b 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的,当0b =时,()0y kx k =≠叫做正比例函数,熟知概念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11,A x y ,()22,B x y 两点,且当213x x =+时,211y y =-,则k 的值为()A .3-B .3C .13-D .13【答案】C【分析】分别把点()11,A x y ,()22,B x y 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根据213x x =+,211y y =-时,即可得出结论.解: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11,A x y ,()22,B x y 两点,∴1122y kx b y kx b =+=+,,∴1212y y kx kx -=-,213x x =+ ,211y y =-,∴121213x x y y -=-=-,,31k ∴-=,即13k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3春·黑龙江大庆·七年级校考期中)已知()2835my m x m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答案】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到281m -=且30m +≠,据此求出m 的值即可.解:()2835my m x m -=++-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281m ∴-=且30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0y kx b 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会利用x 的指数构造方程,会利用k 限定字母的值是解题关键.【考点三】求一次函数的自变理或函数值【例3】(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函数()()2324m y m x m -=++-,(1)当m 是何值时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函数是一次函数时,写出此函数解析式.并计算当1x =时的函数值.(3)点(),2A n 在此一次函数图象上,则n 的值为多少.【答案】(1)2m =;(2)42y x =-,当1x =时,2y =;(3)1n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1)所求代入m 得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再把1x =代入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求出此时y 的值即可;(3)代入2y =,求出此时x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1)解:∵函数()()2324my m x m -=++-是一次函数,∴22031m m +≠⎧⎨-=⎩,∴2m =,∴当2m =时,函数()()2324my m x m -=++-是一次函数;(2)解:由(1)得()()232442my m x m x -=++-=-,∴当1x =时,4122y =⨯-=;(3)解:在42y x =-中,当422y x =-=时,1x =,∴()1,2A ,∴1n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求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值,一般地,形如y kx b =+(其中k 、b 都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天津滨海新·八年级校考期末)不论实数k 取何值,一次函数3y kx =-的图象必经过的点是()A .()0,3-B .()0,3C .3,02⎛⎫⎪⎝⎭D .3,02⎛⎫- ⎪⎝⎭【答案】A【分析】令0x =,求出y 值即可得解.解: 一次函数3y kx =-,当0x =时,=3y -,∴不论k 取何值,函数图象必过点(0,3)-.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2022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4y x =+过点(,)P a b ,则32023a b -+的值为.【答案】2019【分析】把(,)P a b 代入34y x =+即可得到34a b +=,代入32023a b -+即可求解.解: 直线34y x =+过点(,)P a b ,34b a ∴=+,34a b ∴-=-,32023420232019a b ∴-+=-+=,故答案为:2019.【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y kx b =+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四】列函数解析式及求函数值【例4】(2022秋·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某公交公司的16路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 (人)与这趟公交车每月的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 (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乘一次公交的票价是固定不变的)x (人)50010001500200025003000⋯y (元)3000-2000-1000-0100020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变量为,因变量为;(2)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答案】(1)每月的乘车人数,公交车每月的利润;(2)24000y x =-;(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4000元【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量变化可得答案;(2)根据乘坐人数与每月的利润的变化关系可求出每位乘客坐一次车需要的钱数,进而得出函数关系式;(3)把x =4000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出y 的值即可.(1)解: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每月的乘车人数,因变量是:公交车每月的利润.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公交车每月的利润.(2)解: 从表格中数据变化可知,每月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其每月的利润就增加1000元,∴每位乘客坐一次车需要10005002÷=(元),即函数关系式为:2(500)300024000y x x =--=-.(3)解:当4000x =时,2400040004000y =⨯-=(元).答: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4000元.【点拨】本题考查常量与变量,函数关系式,理解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它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则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 .()1203004S t t =-≤≤B .()3004S t t =≤≤C .()120300S t t =->D .()304S t t ==【答案】A【分析】根据汽车距天津的距离=总路程−已行驶路程列函数关系式,再根据总路程判断出t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0t ,∴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为:12030S t =-,∵120304÷=,∴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04t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剩余路程的等量关系.【变式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一根长为24cm 的蜡烛被点燃后,每分钟缩短1.2cm ,则其剩余长度y (cm )与燃烧时间x (min )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y =24-1.2x0≤x ≤20【分析】根据题意,剩下的蜡烛长度=总长度-已经燃烧的长度,已经燃烧的长度=每分钟缩短长度×燃烧时间,即可写出解析式;列出关系式,根据蜡烛最长的燃烧时间可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得:函数关系式为:y=24-1.2x ,∵x 0≥,y 0≥∴24-1.2x 0≥∴x 2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20.故答案为:y=24-1.2x ,0≤x≤20.【点拨】本题目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的,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例):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kx+b时:当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一、三象限,不会通过第二、四象限。
正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的性质:y=kx +b(k 、b 为常数,k ≠0)当k >0时,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⑷.直线y=kx +b(k 、b 为常数,k ≠0)时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 在的关系.①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②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③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④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正比例函数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 如果xky =(k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①当k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k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③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4)k 的两种求法①若点(x 0,y 0)在双曲线xky =上,则k =x 0y 0. ②k 的几何意义: 若双曲线x k y =上任一点A (x ,y ),AB ⊥x 轴于B ,则S △AOB ||||2121y x AB OB ⋅=⨯= .||21k =(5)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 若正比例函数y =k 1x (k 1≠0),反比例函数)0(22=/=k x ky ,则当k 1k 2<0时,两函数图象无交点;当k 1k 2>0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21122112k k k kk k k k --由此可知,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若有交点,两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一元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ax y =的性质(1)抛物线2ax y =)(0≠a 的顶点是原点,对称轴是y 轴.(2)函数2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 3.二次函数 c bx ax y ++=2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 轴的抛物线.4.二次函数c bx ax y ++=2用配方法可化成:()k h x a y +-=2的形式,其中ab ac k a b h 4422-=-=,. 5.抛物线c bx ax y ++=2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梳理一次函数知识点梳理1、正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其基本步骤是: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kx(k≠0);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的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解析式。
4、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的图象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0,b)和另外一点的直线,因此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
一般情况下,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再选取横坐标或纵坐标为1的点。
6、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7、直线y=kx+b的图象和性质与k、b的关系如下表所示:k | b | 图象经过的象限 | 图象走势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 (心0的常数)
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性质特
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1、y与x成正比例:y=kx (k工0);
2、y 与x+ a 成正比例:y=k(x + a)(k 工0);
3、y + a与x成正比例:y + a=kx (k工0);
4、y + a 与x+ b 成正比例:y + a= k(x + b)(k 工0);
《一次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b (心0, k, b为常数)
注意:(1)k M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四
、
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的直线;
2、
、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丰0, b丰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
k (0, 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
y=kx+b” ;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丄,0);
k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 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 b< 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 < 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 < 0, b < 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b/0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中“ k和b的作用”:
(1)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I k I的作用:l k I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I k I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I k I 越小,直线越平缓,直线越远离 y 轴,与x 轴的夹角越小;
(3) b 的作用:b 决定直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
b>0时,直线与y 轴正半轴相交(或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
b <0时,直线与y 轴负半轴相交(或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下方);
(4) k 和b 的共同作用:k 和b 共同决定直线所经过的象限
四、 直线的平移规律:直线y=kx+b 可以由直线y=kx 平移得到
当b>0时,将直线y=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
当b < 0时,将直线y=kx :向下平移I b I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
五、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 直线 m y=ax+b;直线n: y=cx+d
(1)当a=c , b M d 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 平行。
(2)当ac=-1时,直线ml 直线n 。
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 - x+2与直线y=-2x+3互相垂直
六、直线y=kx+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21k 七、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
(2) 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 出
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 问
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 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 本单元构
造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② 利用一次函数y=kx+b 中常数项b 恰为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即 由
b 2
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
b来定点;直线y=kx+b平行于y=kx,即由k来定方向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
④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
八、例题举例:
例1 •已知y_,其中.=(k - 0 的常数),I与:成正比例,
工
求证:y与x也成正比例。
证明:—与二成正比例,
设I]二a-- ■■- (a工0的常数),
£
••• y=/1 = (k 工0 的常数),
x
k )
二y=_ • a =akx,
x
其中ak M0的常数,
••• y与x也成正比例。
例2.直线y=kx+b与直线y=5-4x平行,且与直线y=-3(x-6)相交,交点在y轴
上,求此直线解析式。
分析:直线y=kx+b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与
y轴的交点,若两直线平行,则解析式的一次项系数k相等。
例y=2x,y=2x+3
的图象平行。
解:T y=kx+b 与y=5-4x 平行,
•k=-4,
T y=kx+b 与y=-3(x-6)=-3x+18 相交于y 轴,
•b=18,
•y=-4x+18。
说明: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
b来定点,即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kx,经过(0, b)点,反之亦成立,即由函数图象
方向定k,由与y轴交点定b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