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3-1 设系统的微分⽅程式如下:(1) )(2)(2.0t r t c =&(2) )()()(24.0)(04.0t r t c t c t c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以及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g(t)和单位阶跃响应c(t)。
已知全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1)因为)(2)(2.0s R s sC =闭环传递函数ss R s C s 10)()()(==Φ单位脉冲响应:s s C /10)(= 010)(≥=t t g单位阶跃响应c(t) 2/10)(s s C = 010)(≥=t t t c(2))()()124.004.0(2s R s C s s =++ 124.004.0)()(2++=s s s R s C 闭环传递函数124.004.01)()()(2++==s s s R s C s φ单位脉冲响应:124.004.01)(2++=s s s C t e t g t 4sin 325)(3-= 单位阶跃响应h(t) 16)3(61]16)3[(25)(22+++-=++=s s s s s s Ct e t e t c t t 4sin 434cos 1)(33----=3-2 温度计的传递函数为11+Ts ,⽤其测量容器内的⽔温,1min 才能显⽰出该温度的98%的数值。
若加热容器使⽔温按10oC/min 的速度匀速上升,问温度计的稳态指⽰误差有多⼤?解法⼀依题意,温度计闭环传递函数11)(+=ΦTs s 由⼀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可知:o o T c 98)4(=,因此有 min 14=T ,得出 min 25.0=T 。
视温度计为单位反馈系统,则开环传递函数为Tss s s G 1)(1)()(=Φ-Φ===11v TK ⽤静态误差系数法,当t t r ?=10)( 时,C T Ke ss ?===5.21010。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三章
h(t) 1
ent sin(
1 2
1 2nt arccos ) 1
1
1
2
e t
sin(dt
)
(3-13)
2) 无阻尼(ζ=0)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系统有两个共轭纯虚根s1=jωn,s2=-jωn 由式(3-10)可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h(t)=1-cosωnt
(3-14)
这是一条平均值为1的正弦或余弦形式的等幅振荡,其振荡
2. 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稳定是控制系统能够运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只有当动态 过程收敛时,研究系统的动态性能才有意义。 1) 动态性能 通常在阶跃函数作用下,测定或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 一般认为,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严峻的工作状态。如果 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那么系统在其 他形式函数的作用下,其动态性能也是令人满意的。 描述稳定的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动态过程随时 间t的变化状况的指标称为动态性能指标。为了便于分析和 比较,假定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前处于静止状态, 而且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均为零。
令
T1
n (
1
2
, 1)
T2
n (
1
2
1)
由式(3-12)可得此时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h(t) 1 et T1 et T2 T2 T1 1 T1 T2 1
(3-15)
以上四种情况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5所示,其横 坐标为无因次时间ωnt。由图3-5可见,在过阻尼和临界阻尼 响应曲线中,临界阻尼响应具有最短的上升时间,响应速度 最快; 在欠阻尼响应曲线中,阻尼比越小,超调量越大, 上升时间越短,通常取ζ=0.4~0.8为宜,此时超调量适度, 调节时间较短; 若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ζ和不同的ωn,则其 振荡特性相同,但响应速度不同,ωn越大,响应速度越快。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如果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入大部分是随时间逐渐增加的信号, 则选用斜坡函数较合适;如果作用到系统的输入信号大多具有突 变性质时,则选用阶跃函数较合适。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 种典型输入型号,对同一系统来说,其过渡过程所反应出的系统 特性应是统一的。这样,便有可能在同一基础上去比较各种控制 系统的性能。此外,在选取试验信号时,除应尽可能简单,以便 于分析处理外,还应选择那些能使系统工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的 输入信号作为典型实验信号。 本章主要讨论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脉冲函数等 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必须了解输入信号的变化形 式。在工程实际中,有些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已知的(如恒值系 统),但对有些控制系统来说,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其输入量是 如何变化的(如随动系统)。因此,为了方便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使各种控制系统有一个进行比较的基础,需要选择一些典型试验 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然后比较各种系统对这些输入信号的响应。 常用的试验信号已作介绍,它们是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抛物线 函数、脉冲函数及正弦函数。这些函数都是简单的时间函数,并 且易于通过实验产生,便于数学分析和试验研究。
为便于分析和比较,假定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前 处于静止状态,而且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均等于零。对于 大多数控制系统来说,这种假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系统 的典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页图所示 一般认为,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为严峻的工作状态, 如果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在其他输入 形式作用下的动态性能也能满足要求。因此,通常在阶跃函数 作用下测定或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而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就 用其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响应,即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 特征量来描述。
A s
2 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0.368/T 0.135/T 0.05/T
时输出称为脉冲(冲激)响应 函数,以h(t)标志。 t 1 T h( t ) C 脉冲 ( t ) e T
0
T
2T
3T
t
求系统闭环传函提供了实验方法,以单位脉冲输入信号作用于 系统,测定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可以得到闭环传函。
六.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e
ts T
( 取5%或2%)
t s 3T ( 5% ) t s 4T ( 2% )
T反映了系统的 惯性。 T越小惯性越小, 响应快! T越大,惯性越 大,响应慢。
2. 单位斜坡响应 [ r(t) = t ]
1 1 1 T T C ( s) 2 2 Ts 1 s s s s 1 T c( t ) t T Te t / T ( t 0)
1. 阶跃函数(位置函数) A r(t) 0 记为 1(t) t0 t0
f(t)
1
令 A 1 称单位阶跃函数, 1 s
R(s) L1(t)
0
t
2. 斜坡函数 (等速度函数)
At t 0 r (t ) 0 t0
A=1,称单位斜坡函数,记为 t· 1(t)
i t
i 1
n
y p (t) 是强迫响应, fi 由输入信号决定。 C
零输入响应是系统的输入为零时,系统的 初始状态所引起的响应。 零输入响应表示为:
y x (t) C xi e
i 1
n
i t
C xi 由初始状态决定。
两种分解方法的关系是:
y(t) Ci e y p (t) i 1 强迫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3-1判别下列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系统中a,b,c,d 的取值对能控性与能观性是 否有关,若有关其取值条件如何?rankU c = 4,所以系统不完全能控,讨论系统能控性a 0 0 0] 乍L-b0 0 0x =x +1 1-c 0 0<0 01 d 丿<0jY = (0 0 1 0)x[-a,0,1,0]T,A 2B = [a 2,0, -a -3 33= [-a,0, aac c ,-a -c -d]判断能控型:U cAB A 2B A 3B「1 0<0-a0 1 0 23a-a 0 02 .. 2-a - c a ac c1「a -c 「d(1)系统如图所示。
解:状态变量:L X = ax u L X 2 - -bx 2L X 3 = x 1 X 2 - CX 3 LX 4 = X3 dX 4题3-1( 1)图系统模拟结构图u由此写出状态空间: B 二[1,0,0,0]T,ABT 3C,1] ,A BrC 、r 00 1 0、 判断能观性:u 0 =CA1 1 -c 0 CA 2—2 c_a _c—b —c 03」2丄 丄2>a +ac+c2 2b +bc + c2-c °」rankU 。
= 4,所以系统不能观(2)系统如图所示。
X iy = 10 x1 -a+b' Uc=[B,AB] =Q —c —d 丿若 a-b-c-d -b=0,贝U rankU c 二 2,系统能控.U o'c iCA 丿 l _a0 b;若b = 0,则rankU 。
=2,系统能观. (3)系统如下式:fX 1C1 1 0、 *'2 1 A * X2=0-10X2+ a 0 u* 3 0 -2.<b 0」E 丿5〕=c 0d 、X 2A 丿<00 0」g解:系统如下: a解:状态变题3-1 (2)图系统模拟结构图(3)求取对角标准型,1 1 ' …-4 1 1 1 ',P-b2 d -1> P - 1-1 1 0LX = 0 -1 0X 2+<00 -2 ) 0若a =0,b = 0,系统能控. 若c = 0,d = 0 ,系统能观. 3-2时不变系统:• '-3 1 )竹1「1 <试用两种方法判别其能控性与能观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系统的特征方程
Js + Fs + K = 0
2
F 称为实际阻尼系数。 称为实际阻尼系数。 当
F = 4JK
2
特征方程有一对相等的负实根, 时 , 特征方程有一对相等的负实根 , 系统 处于临界阻尼状态。 处于临界阻尼状态。 为临界阻尼系数, 令Fc为临界阻尼系数,则
Fc = 2 JK
解: (1) 由结构图写出闭环传递函数
100 / s 10 C ( s) Φ( s ) = = = R( s ) 1 + 100 × 0.1 0.1s + 1 s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的分母多项式看出时间常数T=0.1 s, 从Φ(s)的分母多项式看出时间常数 的分母多项式看出时间常数 , 故调节时间 ts = 3T = 3 × 0.1 s = 0.3 s (2) 计算 s=0.1 s的反馈系数值 计算t 的反馈系数值 设反馈系数为Kh,则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设反馈系数为
1/K h 100 / s Φ( s ) = = 100 0.01 1+ s +1 × Kh s Kh 0.01 T= Kh
故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调节时间
0.03 ts =3T = Kh
要求t 要求 s=0.1 s,代入上式得 ,
0.03 0.1= Kh
所以
K h =0.3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实际阻尼系数 临界阻尼系数
ξ=
F F = = Fc 2 JK
闭环传递函数写成如下一般形式
2 ωn Φ( s ) = 2 2 s + 2ξωn s + ωn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第5讲
四、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一种特殊情况是在计算各行各列元素值的过程中 出现某一行第一列的元素值为零, 而这一行其它各列的 元素值不全为零. 例3: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 s ) = s 4 + 2s 3 + s 2 + 2s + 1 = 0 解: s 4 1 1 1 用一大于零的无穷小量 3
s s2 s1 s0
2 0(ε ) 2ε − 2 ε 1 2 0 1 0 0 0 ⇒ 2− 2 ε 0 0
ε
代替第三行第一列的零 参与以下各行各列元素 值的计算.
因为 ε 是大于零的无穷小量, 所以 (2 − 2 / ε ) < 0 系统不稳定, 且有两个根在s的右半平面上. 教材 介绍了处理第一种特殊情况的另一种方法,也可行,不 再介绍.
s1 1 3 0 0 0
从第一列都大于零可见,好象系统是稳定的。注意此时还要 计算大小相等位置径向相反的根再来判稳。由辅助方程求得: s1, 2 = ± j 2 , s3, 4 = ± j 2 ( s 2 + 2)( s 2 + 4) = 0 , 纯虚根,此时系统是临界稳定的。控制工程上认为是不稳定 的。
其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上式中各项系数为正数。
对于三阶或以上系统,求根是很烦琐的。于是就有了以下 描述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三、 劳斯稳定性判据 设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 ( s ) = a0 s + a1s
n
n −1
+ + an −1s + an = 0
式中 a0 > 0 , 构造如下劳斯行列表:
s1 − 6 0 0 s0 5 0 0
[例]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5 + 2 s 4 + 24 s 3 + 48s 2 + 23s + 46 = 0 该 系统稳定吗?求出每一个极点并画出极点分布图。 [解]:劳斯阵如下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胡寿松)
1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注意:
1.不同性质的控制系统,对稳定性、准 确性和快速性要求各有侧重。 2.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相互 制约,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1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终值一半所需的 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曲线开始进入并保持在误差带内所需的 最小时间,误差带通常取 5 % h ( )或 2 % h ( )
h(t)
1.0
误 差 带 5%或 2%
0.5
td
h()
0
tr tp ts
1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超调量σ%:响应曲线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 之比。即:
快速性:输出量产生偏差时,系统消除这种偏差的快 慢程度。快速性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一般用过渡过 程的时间来表示,如: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 时间等。
1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准确性:是衡量控制系统控制精度的重要标志。一般 用被控量的稳态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称为稳态误 差)表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3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⑴阶跃函数
Step Signal 5 4 3 2 1 0 -1 -1 0 1 2 3 4 t 5 r(t)
函数表达式:
当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阶跃信号:含宽频带谐波分量,产生容易,是最常 用系统性能测试信号。
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四)
s 3 + 2s 2 + s + 2 = 0
解 劳斯阵列表为
s3 s2 s1 s0
1 2
e
1 2
2
由于e的上下两个系数(2和2)符号相同,则说明有一对虚 根存在。上述特征方程可因式分解为
(s 2 1)(s 2) 0
(2) 若劳斯阵列表中某一行(设为第k行)的所有系数均为 零,则说明在根平面内存在一些大小相等,并且关于原点对 称的根。在这种情况下可做如下处理: a. 利用第k-1行的系数构成辅助多项式,它的次数总是 偶数的;
一、稳定性的概念 稳定性的概念可以通过图3-31所示的方法加以说明。考 虑置于水平面上的圆锥体,其底部朝下时,若将它稍微倾斜, 外作用力撤消后,经过若干次摆动,它仍会返回到原来状态。 而当圆锥体尖部朝下放置时,由于只有一点能使圆锥体保持 平衡,所以在受到任何极微小的扰动后,它就会倾倒,如果 没有外力作用,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a) 稳定的 (b) 不稳定的 图3-31 圆锥体的稳定性
f A
图3-18 不稳定系统
A'
d
A
图3-17
f
摆运动示意图
c
f
A 图3-19 小范围稳定系统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将系统的稳定性定义为,系统在受 到外作用力后,偏离了正常工作点,而当外作用力消失后, 系统能够返回到原来的工作点,则称系统是稳定的。 瞬态响应项不外乎表现为衰减、临界和发散这三种情况 之一,它是决定系统稳定性的关键。由于输入量只影响到稳 态响应项,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如果输入量r(t)是 有界的: | r(t)|<∞, t ≥0 则稳态响应项也必定是有界的。这说明对于系统稳定性 的讨论可以归结为,系统在任何一个有界输入的作用下,其 输出是否有界的问题。 一个稳定的系统定义为,在有界输入的作用下,其输出 响应也是有界的。这叫做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又简称为 BIBO稳定。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15
t
t
(4)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过阻尼 1
C ( s)
s1 即:, 2 n n 2 1
t
2 n
T1
T2
s( s 1 / T1 )(s 1 / T2 )
3 动态特性: 由时间常数T决定。 T↑→响应速度↓ ,即响应时间↑ ,反之亦然 4 跟踪能力: 阶跃输入:无稳态误差,即能够跟踪阶跃信号,跟踪速度取决于T; 斜坡输入:有位置误差,且稳态误差等于时间常数T; 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无穷大,即一阶系统不能跟踪加速度信号。
11
用二阶系统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系统
t T
稳态误差 0
0 T
t T
t
1(t) t
1 2 t 2
1
1 s
t 0
t T
c(t)
1 e
t 0
t T
1 s2 1 s3
t T Te
t 0
t 0
1 2 t Tt T 2 1 e 2
∞
t
2 等价关系: 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 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 注意:积分常数由零初始条件确定。
t e t r t c t Tt T 1 e T 2
t 0
跟踪误差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直至无限大。 因此,一阶系统不能跟踪加速度输入。
10
3-2-6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小结
1 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1)延迟时间 t d :曲线第一次达到终值一半 所需的时间。 (2)上升时间 t :响应曲线从终值10%上 升到90%所需的时间;对于欠阻尼系统 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 需的时间。 (3)峰值时间 t p :响应超过终值到达第一个 峰值所需的时间。 ) (4)超调量M :响应的最大偏离量c(t 与终值 c (∞ ) 之差的百分比,即
图3-10
0 < ζ < 1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0 < ζ < 1情况下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暂态
性能的各项指标。 ①上升时间 tr :是指在暂态过程中第一次达 到稳态值的时间。
π − arctan
tr = 1−ζ 2
ζ
2
ωn 1 − ζ
=
1
ωd
(π − arctan
1− ζ 2
ζ
)
tp
②峰值时间t p :是指响应由零上升到第一个峰 值所需的时间。
3.3.2 单位阶跃响应
对于单位阶跃输入r(t)=1(t),R(s)=1/s,得到系统 的输出为
2 ωn s + 2ζωn 1 C ( s) = Φ( s) R( s) = = − 2 2 2 2 s ( s + 2ζωn s + ωn ) s s + 2ζωn s + ωn
当 ζ 为不同值时,所对应的响应具有不同 的形式。 (1)当 ζ = 0时,为零阻尼情况,系统的输出 为 ω 1 s
(t ≥ 0)
1 − t T
e(t ) = r (t ) − c(t ) = Tt − T (1 − e
2
)
表3-1 一阶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
传递函数 输入信号 输出响应
[工学]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三、劳斯判据 系统特征方程的标准形式: ■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特征方程所有系数均为正,则系统可能稳定,可 ■ 用劳斯判据判稳。 ■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特征方程所有系数组成劳斯表,其第一列元素必须
为正。 ■ 列劳斯表:
26
例 四阶系统特征方程式: 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特征根中具有正部根 的个数。 列劳斯表:
(1)用
代入特征方程;
(2)将z看作新坐标, 用劳斯判据再次判稳。
30
3.6 稳态误差分析及计算
一、误差及稳态误差概念定义
1.误差: (2种定义) 输入端定义 输出端定义 两者之间的关系
31
32
2.稳态误差: 稳定系统误差的终值。 3.稳态误差的计算公式: 终值定理 二、稳态误差计算 1.在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分析: 令
28
四、劳斯判据的其它应用 1.分析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例 系统如图所示,求使系统稳定的K值的 范围。解 :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列劳斯表
系统稳定必须满足 所以
29
2.确定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稳定裕量: 系统离稳定的边界有多少余量。也就是实部最大的特 征根与虚轴的距离。
若要求系统有 的稳定裕量, 则
18
例 有一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K=4 。 求该系统的自然振荡角频率和阻尼比; 求该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若要阻尼比等于0.707,应怎样改变系统 放大倍数K ?
解(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写成标准形式
可知
19
(2)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要求
时,
四、提高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1.比例——微分(PD)串联校 正
将其代入超调量公式得
, 叫 峰值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T
(t 0 )
特 征 方 程 Ts 1 0 特 征 根 s 2 . c(t ) 2c(t ) 5 c (t ) r(t ), r(t ) δ (t ) C (s ) 1 R (s ) (s 1 )2 2 2 C (s ) 1
参考答案:0<k<16 参考答案:不稳定。 右2,左2,虚轴2。
s 6 4 s5 4 s4 4 s3 7 s2 8 s 1 0 0
4、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示,判系统的稳定性及根的分布。
G(s ) 46
4 2 s (s 2 s3 2 4 s 4 8 s 2 3 )
定义:给定值变化测量值具有跟踪给定值的能力;干扰 作用破坏系统的平衡,但具有抗拒干扰重新回到平衡状 态的能力。
无条件稳定(大范围稳定) 条件稳定(局部稳定) 线性系统若稳定,则为大范围稳定系统
大范围稳定特征
稳定性与初始条件无关; 与输入信号无关。
F(t) 大范围稳定
局部稳定
系统产生运动的原因:扰动(外力);初始状态(偏离平衡点)
c2 a0
代数稳定判据
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方程所有项系数同号且不为0。 稳定的充分条件:Routh表中第一列元素均大于零。 S5 S4 S3 a5 a4
a a a5a 2 b1 4 3 a4
b a a 4b 2 c1 1 2 b1 c b c 2b1 d1 1 2 c1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和系统性能指标
一、系统性能分析的思路
人为破坏系统的平衡状态(施加扰动),考查系统是否具有重新恢 复平衡状态的能力及水平。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第4讲
∑ ∴c(t) =a0 + n1 a je− pjt j =1
n2
n2
∑ ∑ +
β e−ζlωlt l
cosωl
1−ζl2t +
γ
e−ζ lωl t
l
sin ωl
l 1=l 1
1−ζl2t
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总可以由简单函数项组成,即由一 阶、二阶系统的响应组成。
可见,c(t)不仅与 p j ,ζ l ,ωl (闭环极点)有关,而且与系数
C(s) = Φ(s) ⋅ 1 = 10
s+9
= 1 − 80 1 − 1 1
s 9 s(s + 1)(s + 10) s 81 s + 1 81 s + 10
近似:C(s)
=
s(s
1s 9 + 1)(
+1 1s
+ 1)
≈
1 s(s + 1)
=
1 s
−
s
1 +1
10
C(s) = Φ(s) ⋅ 1 = 10 s + 1.1 = 1 − 10 1 + 89 1 s 1.1 s(s + 1)(s + 10) s 99 s + 1 99 s + 10
− p1,− p2 虚轴近,系统的瞬态特性主要由 − p1,− p2 决定,呈二阶
系统的特性。反之,当 b << 1 时,表示− p3 离虚轴近,− p1,− p2
离虚轴远,系统的瞬态特性主要由− p3 决定,呈一阶系统的特性。
第二个因素是阻尼系数 ζ ,如下图所示:
c(t)
b= ∞ b=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
2,t
0
当A=1/2时,称为单位抛物线函数
Xr
(s)
1 s3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4)脉冲函数
xr
(t
)
A,0 t ( 0)
0,t 0,t ( 0)
当A=1时,称为单位脉冲函数(t)
(t)dt 1
1
X
r
(s)
L[lim 0
]
1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L1[ X c (s)]
L1
A0 s
s
A1 p1
s
A2 p2
1
1
e(
2 1)nt
e(
2 1)nt
,
2 2 1 2 1 2 1
t0
结论:后一项的衰减指数远比前一项大得多。这时, 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就类似于一阶系统的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阻尼比时,二阶系
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ts ;如果 要求ts(5%) 0.1(秒),试问系统的反馈系
数应取何值?
3.2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解: (1)首先由系统结构图写出闭环传递函数
100
WB (s)
X c (s) Xr (s)
s 1 100 0.1
10 0.1s 1
s
得 T=0.1(s)
因此得调节时间 ts=3T=0.3(s),(取5%误
,
ts
2%
4
n
,
0 0.9 0 0.9
结论:
调节时间ts 近似与n
成反比关系。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4)振荡次数
在调节时间ts内,输出量波动的次数。
式中:
ts
tf
tf
2 d
n
2 1 2
为阻尼振荡的周期时间。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二阶系统特征参数与暂态性能指标之间 的关系
3.2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K
WB (s)
Xc (s) Xr (s)
K
s
1
s
K K
1
1 1 s 1 Ts 1
s
K
3.2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 X r (s) s
X
c
(s)
WB
(s)
X
r
(s)
1 Ts 1
1 s
xc
(t)
L1
1 Ts
1
1 s
则
ts = 3T = 0.03/Kt 0.1(s)
所以
Kt 0.3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1.典型二阶系统的暂态特性
假设初始条件为零,当输入量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
X c (s)
s(s 2
2 n
2n s
2 n
)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2
2
ns
2 n
0
(1)欠阻尼( 0 1 )
小结
5.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是传递函数的图解化,能够
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系统中信号的传递变换特 性,有助于求解系统的各种传递函数,进一 步分析和研究系统。
6.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是一种用图线表示系统中信号
流向的数学模型,完全包括了描述系统的所 有信息及相互关系。通过运用梅逊公式能够 简便、快捷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xc (t) L1 X c (s)
1 ent cos
1 2nt
sin
1 2
1
2nt
111 2 Nhomakorabeaent
sin dt
,
t0
式中:d 1 2n 阻尼振荡角频率,或振荡角频率 arctan 1 2 阻尼角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结论:在的情况下,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的暂态分量
为一按指数衰减的简谐振动时间函数;振荡程度与 有关: 越小,振荡越剧烈。
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根据各环节的物理 规律写出各环节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就可以求得系统的微分 方程式。
小结
3.非线性元件的线性化。 针对非线性元件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分析
的难度,本章介绍采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对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描述。 4.传递函数。
通过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是一种简捷 的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本章介绍了如何将线 性微分方程转换为复数 s 域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xc (t) 1
1
1 2
ent
sin dt
,
(0 1)
快速性指标:上升时间tr ,调节时间ts
平稳性指标:最大超调量 %,振荡次数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二阶系统暂态特性指标
(1)上升时间tr:
系统的输出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令t =tr 时,xc(t)=1,得
e ntr
1 2
sin
dtr
0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tr d
n 1 2
结论:当n一定时,阻尼比越大,则上升时间
tr 越长;当阻尼比一定时,n 越大, 则tr 越短。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最大超调量 %
输出最大值相对于输出稳态值的误差。
用公式表示为
%
xmax xc ()
xc
100%
最大超调量发生在第一个周期中t = tm 时刻。
输出量的时间函数: xc (t) 1 ent (1 nt), t 0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4)过阻尼( >1)
系统的特征根为
p1 ( 2 1)n p2 ( 2 1)n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输出量的拉氏变换:
X c (s)
s(s 2
2 n
2ns
2 n
)
s(s
2 n
p1 )(s
输出量的拉氏变换:
Xc (s)
n2 s(s n )2
A0 s
A02
s n
A01
(s n )2
A0 X c (s)ss0 1
A01 X c (s)(s n )2 sn n
A02
d ds
X c (s)(s n )2
s n
s2
2 n
s n
1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一般情况下,系统在欠阻尼(0 1)情况下 工作。但是 过小,则超调量大,振荡次数多,调 节时间长,暂态特性品质差。应注意到,最大超 调量只与阻尼比这一特征参数有关。因此,通常 可以根据允许的超调量来选择阻尼比 。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调节时间与系统阻尼比和自然振荡角频率
这两个特征参数的乘积成反比。在阻尼比 一定
令 dxc t 0
dt ttm
得
sind tm cosd tm
1 2
tand tm
1 2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因此
1 2 d tm n arctan n
即 d tm n
因为在n=1时出现最大超调量,所以有 tm
d
。
1 2n
峰值时间为
tm
d
1 2n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1 %, 2 tm, 3tr, 4 ts 2%, 5ts 5%,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结论:
(1)阻尼比 是二阶系统的一个重要参量,由值
的大小可以间接判断一个二阶系统的暂态品质。 在过阻尼( ) 1情况下,暂态特性为单调变化 曲线,没有超调和振荡,但调节时间较长,系统 反应迟缓。当 ,0 输出量作等幅振荡或发散振 荡,系统不能稳定工作。
p2 )
A0 s
s
A1 p1
A2 s p2
A0 [ X c (s)s]s0 1
A1 [ X c (s)(s p1 )]s p1
2
1
2 1(
2 1)
A2 [ X c (s)(s p2 )]s p2
2
1
2 1(
2 1)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输出量的时间函数:
xc (t)
统的暂态响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阻尼比 是二阶系统的重要参量。当 = 0时,系统不 能正常工作,而在 = 1时,系统暂态响应进
行的又太慢。所以,对二阶系统来说,欠阻 尼情况(0 1)是最有实际意义的。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二阶系统暂态特性指标
当 xr (t) 1(t)时,典型二阶系统的输出响应为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1.对控制性能的要求
(1)系统应是稳定的; (2)系统达到稳定时,应满足给定的稳态
误差的要求; (3)系统在暂态过程中应满足暂态品质的
要求。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2.自动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1)阶跃函数
0,t 0 xr (t) A,t 0
A=1时称为单位阶跃函数
将
tm
代入,得输出最大值为
1 2n
xmax 1
e 12 sin
1 2
因为 所以
sin sin 1 2
xmax 1 e 1 2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根据超调量的定义
%
xmax
xc
xc
()
100%
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值 xc () 1, 因此得最大超调量为
% e 1 2 100%
差带)
3.2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2)求满足ts(5%)0.1(s)的反馈系数值。
假设反馈系数Kt(Kt>0),那么同样可由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