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方法 巧妙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方法巧妙整合

——浅谈指导学生学会整合资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中的7篇习作,由4篇是需要查找资料的。如何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认真地搜集整理资料,需要老师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老师的示范,可以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知道该如何去搜集;提高搜集的效率,可以是“先议后查”或“先查后议”;搜集了资料,就应该根据主题进行信息整合;学会思考,体现自我,将搜集的资料与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关键字:搜集整合方法

细细一读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的语文书,你会发现7篇习作中的4篇需要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利用资料进行习作创作。为什么会安排一半的习作与搜集资料有关呢?如果你去研究一下“课标”,会在五~六年段的阶段目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个年龄阶段提出这个训练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密切联系。可能有的老师觉得这样的习作很好写,只要查一些资料,组合一下就行了,教师教起来太轻松了。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思想,将学生带入电脑房,任其寻找,你会发现孩子写出来的内容与你的想象相差甚远,有的学生就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没有一句自己的话,甚至段与段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学生抄的糊涂,你批改起来也觉得迷茫。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关键是学生缺少整合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如何教会方法,我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师示范,激发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让小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只是形同虚设,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第11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报刊,制作了一份剪贴报,还在电脑上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运用课件导入新课,效果从学生的眼睛里可以看的清清楚楚,那种惊叹不言而喻。我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周围的许多资料中有介绍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的。想不想也做一份这样的资料?”一部分学生在跃跃欲试,可绝大部分学生的神情有些沮丧。于是,我又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剪贴报,并一一述说这张是在哪里剪得,那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都在激烈的讨论。我看火候已到,就抓住机会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任务:搜集你感兴趣的一个民族的资料。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学习知识能力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不用我再多说什么,学生已明白怎样去做。我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外搜集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下去。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上课时学生进行展示,效果非常好,家里有电脑的就制作了演示文稿,没有电脑的就制作剪贴报。学生的畏惧心理消除了,再布置新的搜集任务就容易多了。

二、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在班队或综合实践中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我们主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查阅图书、电话咨询、交谈、实验研究、上网、调查采访等方式搜集信息的能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观察事物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人物或物品外形等获取信息;②查阅书刊法:到图书馆、新华书店,通过检索等方式从书报、刊物等印刷品中获取信息;③电话咨询法:通过电话咨询方式获取有用信息;④倾听交谈法:

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获取有用信息;⑤调查采访法: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访活动获取信息;

⑥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亲历某些事件过程中获取信息;⑦网上搜索法:通过网上浏览和搜索获取有用信息。我们指导学生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潜在的或现实的信息资源,包括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深化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类、归纳、筛选、统计、组合等方式对初始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由于学生搜集的原始信息往往存在着繁杂、无序、分类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指导他们在信息加工时要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加工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能。经过加工的信息还要通俗易懂,使别人看了同样能明白其中的内容。基本方法有:①分类法:能够按照简单的分类方法将初始信息进行简单分类;②归纳法:能够对具体化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③筛选法:能够在众多的信息内容中进行快速筛选;④统计法: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整理,并得出结论;⑤组合法:能够根据不同内容信息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论。

三、明确方法,有的放矢

搜集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可以到图书室查找,可以去采访他人。这样的习作指导课,可以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一)先议后查法,就是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明确要查找的内容,再由学生根据自我的选材要求去查找相关资料。第十一册《习作5》的教学我就采用了这种方式。习作要求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既然要介绍这样东西,你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它。课上,同学们一听可以写家乡的特产,就想到了“太仓肉松”。于是,我就以此为例,让学生说说你想介绍有关“肉松”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可以写一写肉松的色、香、味,历史、营养价值、经济效益等,要想了解这些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了解其“历史”、“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家长,描写肉松的色、香、味可以亲自去超市看一看,家里有的可亲口尝一尝;肉松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可以以“智力问答题”的形式去考考身边的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搜集资料也就有的放矢了。(二)先查后议法,即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查找资料,再在习作指导课上进行交流。例如第十一册《习作6》介绍家乡的一位名人,老师先在习作指导课前一周进行布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太仓”名人的资料,因为太仓的名人不是很多,于是,他们自己组成了学习小组分工找资料。学生查找的资料很多,在习作指导课上就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挑选资料。通过这次的合作后,我觉得合作的效果很不错。就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本搜集资料本,每次的资料都集中在这本本子上,每次都由一个同学作总编,轮流任总编,可以是打印的,可以是剪贴的,可以是摘录的。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资料搜集的,每次就加5分。学期末进行统计,评出优秀小组。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激发出来了。我还让每个小组根据课题把搜集来的资料做成手抄报或剪贴报在课上展览,评出优秀小报,评为优秀小报的小组每人再加5分。这样有了竞争,有了展示,又给他们加分,学生收集资料的劲头很高。由于是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的学生找不到资料,有资料的同学就借给他们摘抄,有的同学忘记摘抄了,组长就会督促他。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一学期下来竟兴趣不减,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四、学会整合,去粗取精

多渠道的信息搜集,不怕缺信息,就怕不会整合信息。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了,采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列提纲选材料。在介绍“家乡的名人”一课中,许多同学写到了舞蹈艺术家吴晓邦。首先让学生说说你介绍这个人物,要突出这个人物的哪些特点,可以写他在舞蹈创作的杰出表现,在抗日救国中的突出事迹,在学习舞蹈中的勤奋刻苦,只要写两、三个方面,自己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