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

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拓展阅读:《洞庭湖之旅》

六、小练笔:《洞庭美景》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九年级数学科 检测范围:二次根式完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1、当x ________时,2?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计算: =________。 3、化简: = _______。 4、计算:2×=________。 5、化简:=_______。 6、计算:÷ 7、计算:-20-5=_______。 8化简: = ______。 1 2 35 =_______。 二、选择题。、x为何值时,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1 A、x > 1 B、x ≥ 1 C、x 10a = - 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0 B、 a 11、若a?4=,则的值为 A、B、1C、100 D、196 1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17 B、13 C、±17 D、±13 2 )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 B、2+=22 C、2= D、 15、若x A、-1B、1C、2x-D、5-2x 16、计算的结果是 A、2+1 B、3 C、1 D、-1 三、解答题。 17、计算: - 18、计算:00·008 19、利用计算器探索填空: 44?=_______; 444?8=_______; 444444?88=_______;…… 由此猜想: n个8) =__________。444???44?88??? 1、≤、、、65、、、、-二、选择题 9、A 10、D 11、C 12、B 13、B 14、C 15、D 16、 A 三、解答题 17、解:原式=2- 18、解:原式=[]200·

=00·=-22 19、解:;66;666;……;666…6。 20、解:∵x+ =,∴= 10, 121∴x+2,∴x+=8, xx 2 22 - + =-2 1 x1x 1221∴ = x+2, xx ∴x- = ±6。 1 x 5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测试题 判断题:. 1.2=2.……. ?1?x2 是二次根式.…………… 2?122=2?2

二次根式基础练习题

二次根式基础练习题 班级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3为二次根式,则m 的取值为 ( ) A .m≤3 B.m <3 C .m≥3 D.m >3 2.下列式子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 ) ⑴ 31;⑵3-;⑶12+-x ;⑷38;⑸23 1 )(-;⑹)(11>-x x ;⑺322++x x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 3.当 2 2-+a a 有意义时,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2 B.a >2 C .a≠2 D.a≠-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①69494=-?-=--))((;②69494=?=--))((; ③145454522=-?+=-;④145452 22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化简二次根式352 ?-)(得 ( ) A .35- B .35 C .35± D .30 . 6.对于二次根式92 +x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一个正数 B .是一个无理数 C .是最简二次根式 D .它的最小值是3 7.把 ab a 123分母有理化后得 ( ) A .b 4 B .b 2 C . b 2 1 D . b b 2 8.y b x a +的有理化因式是 ( ) A .y x + B .y x - C .y b x a - D .y b x a + 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 A .23a B . 3 1 C .153 D .143 10.计算: ab ab b a 1 ?÷等于 ( ) A . ab ab 2 1 B . ab ab 1 C .ab b 1 D .ab 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分) 11.当x___________时,x 31-是二次根式. 12.当x___________时,x 43-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3.比较大小:23-______32-.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52分) 1. (5分)读拼音写词语 yì xiāng měi féng xiōng dìsī qīn dēng gā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________的诗,其中“________”一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表现了________的情感。 3. (2分)写出划线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 异乡:________异客:________ 4. (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④颜色重。 A.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深。________ B.这里的河水很深。________ C.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____ ①看到;②会面,会见;③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 D.他很有远见。________ E.夜书所见。________

F.领导接见了我们。________ 5. (10分)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cùshēn yìyìféng 急________________沉回________________乡每________ jiābèi yáo biàn chā ________节加________________远分________________入 6. (6分)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________。 ②促织:________。 ③篱落:________。 ④登高:________。 ⑤茱萸:________。 8. (5分)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 9. (10分)理解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课外阅读。

9、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春日》 1、学生按学习《绝句》的方法自学《春日》。 2、教师点拨“胜日”、“寻芳”、“泗水”、“等闲”、“东风面”等词语的意思。 3、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

二次根式基础训练(含答案)-

a 二次根式基础训练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2(=2.( ) 2.21x --是二次根式.( ) 3.221213-=221213-=13-12=1.( ) 4.a ,2ab ,a c 1 是同类二次根式.( ) 5.b a +的有理化因式为b a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等式2 )1(-x =1-x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7.当x ____________时,二次根式32-x 有意义. 8.比较大小:3-2______2-3. 9.计算:2 2 )2 1()2 13(-=__________. 10.计算: 92131·3 11 4a =______________. 11.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3a -2 )43(b a -= ______________. 12.若8-x + 2-y =0,则x =___________,y =_________________.

13.3-25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____. 14.当 21<x <1时,122+-x x -24 1x x +-=______________. 15.若最简二次根式132-+b a 与a b -4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______, b =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23)2=2×3=6 (B )2 )5 2 (-=- 5 2 (C )169+=169+ (D ))4()9(-?-=49? 17.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b a +=a +b (B )2 2)1(+a =a 2+1 (C )12-a =1+a ·1-a (D ) b a =b 1ab 18.若式子12-x -x 21-+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21 (B )x ≤21 (C )x =2 1 (D )以上都不对 19.当a <0,b <0时,把 b a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得( ) (A ) ab b 1 (B )-ab b 1 (C )-ab b -1 (D )ab b 20.当a <0时,化简|2a -2a |的结果是( ) (A )a (B )-a (C )3a (D )-3a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读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描写春景的古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师巡视。 【设计意图】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面理解故事意思打下了基础。 三、指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

二次根式练习10套(附问题详解)

二次根式练习01 一、填空题 1、下列和数1415926.3)1( . 3.0)2( 7 22 )3( 2)4( 38 )5(- 2 ) 6(π ...3030030003.0)7( 其中无理数有________,有理数有________(填序号) 2、 9 4 的平方根________,216.0的立方根________。 3、16的平方根________,64的立方根________。 4、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___。 5、若2562 =x ,则=x ________,若2163-=x ,则=x ________。 6、已知ABC Rt ?两边为3,4,则第三边长________。 7、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周长为24,则三角形面积________。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n n n n n n ,122,22,122 2 ++++为正整数,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9、如果 0)6(42=++-y x ,则=+y x ________。 10、如果12-a 和a -5是一个数m 的平方根,则.__________,==m a 11、三角形三边分别为8,15,17,那么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___。 1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3和4,三角形一点到各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距离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13、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25,24,6===c b a B. 5.2,2,5.1===c b a C. 4 5,2,32=== c b a D. 17,8,15===c b a 14、小强量得家里彩电荧屏的长为cm 58,宽为cm 46,则这台电视机尺寸是( ) A. 9英寸(cm 23) B. 21英寸(cm 54) C. 29英寸(cm 74) D .34英寸(cm 87) 15、等腰三角形腰长cm 10,底边cm 16,则面积( ) A.2 96cm B. 248cm C. 224cm D. 232cm 16、三角形三边c b a ,,满足ab c b a 2)(2 2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7、2 )6(-的平方根是( ) A .6- B .36 C. ±6 D. 6± 18、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有:a a a a ==23 3)2(,) 1((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 数(4)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5)实数分为正实数和岁实数两类( )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19、x 是2 )9(-的平方根,y 是64的立方根,则=+y x ( ) A. 3 B. 7 C.3,7 D. 1,7 20、直角三角形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 ) A. 6 B. 8 C. 13 18 D. 13 60 21、直角三角形边长为b a ,,斜边上高为h ,则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 )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

二次根式基础练习题(有答案)

二次根式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3为二次根式,则m 的取值为 ( ) A .m≤3 B .m <3 C .m≥3 D .m >3 2.下列式子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 ) ⑴31;⑵3-;⑶12+-x ;⑷38;⑸231)(-;⑹)(11>-x x ;⑺322++x x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当22 -+a a 有意义时,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2 B .a >2 C .a≠2 D .a≠-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①69494=-?-=--))((;②69494=?=--))((; ③145454522=-?+=-;④14545222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化简二次根式352?-)(得 ( ) A .35- B .35 C .35± D .30 6.对于二次根式92+x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一个正数 B .是一个无理数 C .是最简二次根式 D .它的最小值是3 7.把ab a 123分母有理化后得 ( ) A .b 4 B .b 2 C .b 2 1 D . b b 2 8.y b x a +的有理化因式是 ( )

A .y x + B .y x - C .y b x a - D .y b x a + 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A .23a B .31 C .153 D .143 10.计算:ab ab b a 1 ?÷等于 ( ) A .ab ab 21 B .ab ab 1 C .ab b 1 D .ab 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分) 11.当x___________时,x 31-是二次根式. 12.当x___________时,x 43-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3.比较大小:23-______32-. 14.=?b a a b 182____________;=-222425__________. 15.计算:=?b a 10253___________. 16.计算:22 16a c b =_________________. 17.当a=3时,则=+215a ___________. 18.若x x x x --=--32 32成立,则x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46分) 19.(8分)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新版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练习

9、古诗两首 班级姓名座号 一、我会连。 chùcùbèi pèi féng héng chācā 促倍逢插 二、看拼音,写字词。 shīféng yìyìchācùjiā 古()每()回()()客()入()织()节三、辨字组词。 促()忆()异()悟()离()探()编()摇()捉()亿()导()梧()篱()深()遍()遥()四、一字组多词。 促()()()深()()()遍()()()插()()()遥()()()逢()()()五、选字填空。 亿异忆被倍陪 1、我们国家有三十()人口。4、我()小红去书店看书。 2、同学们()口同声地说好:“好!”5、门()他轻轻地关上了。 3、奶奶()起往事。6、我要加()努力学习。 六、我会查字典。 “逢”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中,“逢”的意思是。“佳”的部首是,共有画,第四笔是。“佳”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七、将节日与传统食品连起来。 水饺重阳节 元宵春节 粽子元宵节 月饼端午节 千人糕中秋节 八、读一读,用“√”选择正确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的意思是:A知道B知识C通知 2、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的意思是:A独自B唯独C孤独 “异”的意思是:A不同B另外的C特别的

九、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埔。() 4、“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少一人”是指缺少了作者他自己。() 十、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课内阅读。 1、默写古诗。 2、《夜书所见》是代诗人写的。题目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了 3、由“萧萧梧叶”可看出这首诗写的季节是。 4、表示时间的诗句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代诗人() 1.默写古诗。 2、题目中的“忆”是的意思,“佳节”是指。这首诗的后两句反映了诗人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 。 3、写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根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2.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3.下列结论正确得就是() A.3a2b﹣a2b=2 B.单项式﹣x2得系数就是﹣1 C.使式子有意义得x得取值范围就是x>﹣2 D.若分式得值等于0,则a=±1 4.要使式子有意义,则a得取值范围就是() A.a≠0 B.a>﹣2且a≠0 C.a>﹣2或a≠0 D.a≥﹣2且a≠0 二.选择题(共5小题) 5.使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6.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为. 7.已知就是正整数,则实数n得最大值为. 8.若代数式+(x﹣1)0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为. 9.若实数a满足|a﹣8|+=a,则a=. 四.解答题(共8小题) 10.若a,b 为实数,a=+3,求. 11.已知,求得值? 12.已知,为等腰三角形得两条边长,且,满足,求此三角形得周长 13.已知a、b、c满足+|a﹣c+1|=+,求a+b+c得平方根. 14.若a、b为实数,且,求. 15.已知y<++3,化简|y﹣3|﹣. 16.已知a、b满足等式. (1)求出a、b得值分别就是多少? (2)试求得值. 17.已知实数a满足+=a,求a﹣20082得值就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6?荆门)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解答】解:要使式子有意义, 故x﹣1≥0, 解得:x≥1. 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x≥1. 故选:C. 2.(2016?贵港)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解答】解:依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C. 3.(2016?杭州校级自主招生)下列结论正确得就是()

12古诗二首教案

12.古诗二首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二次根式》典型分类练习题

《二次根式》分类练习题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知识要点】 二次根式的定义: 形如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方数,只有当是一个非负数时, 才有意义.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式1) 22211 ,2)5,3)2,4)4,5)(),6)1,7)2153 x a a a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举一反三: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a B 、10- C 、1a + D 、 2 1a + 2、在a 、2a b 、1x +、2 1x +、3中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______个 【例2】若式子 1 3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举一反三: 1、使代数式4 3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 ≥3 C 、 x>4 D 、x ≥3且x ≠4 2、使代数式2 21x x -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3、如果代数式mn m 1+ -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的位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3】若y=5-x +x -5+2009,则x+y= 解题思路:式子a (a ≥0),50 ,50 x x -≥?? -≥? 5x =,y=2009,则x+y=2014 举一反三: 1、若11x x ---2 ()x y =+,则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2、若x 、y 都是实数,且y=4x 233x 2+-+-,求xy 的值 3、当a 取什么值时,代数式211a ++取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已知a 是5整数部分,b 是 5的小数部分,求1 2 a b + +的值。 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3 。 若17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 2+ 的值.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知识要点】 1. 非负性:a a ()≥0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a aa 20=≥.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a a a =≥()()20 3. a a a a a a 200==≥-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6题;共75分) 1. (2分)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________ 。梧:________。客情:________。意思 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________。为异客:________。佳节:________。意思________。 2. (10分)给形近字组词 梧________ 寒________ 挑________ 异________ 倍________悟________ 塞________ 桃________ 导________ 陪________ 3. (6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重阳节指农历________,这一天,人们________。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 4. (3分)我能多组几个词。 情________ 遍________ 客________

5.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吾——_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 离——________——________ 扁——________——________ 6. (8分)比一比,再组词。 己________ 王________ 过________ 洋________ 已________ 玉________ 村________ 样________ 7. (6分)能选出正确的动词填空 做作找拔拨抖 ①在芦塘里________几根细苇,再________来几张纸,我们变________起风筝来。 ②小红的________文写的特别好! ③风筝在空中________动了一下便飞走了。 ④他在________打电话。 8.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俩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 ________(qiā qiān)架似________(shì sì)的对起阵来。 ②小胖墩儿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________(lòu lù)一点儿破绽。 ③这些人个个皆________(jiē jié)敛声屏________(píng bǐng)气,恭肃严整如此。 ④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________(mú mó)一样。 9. (3分)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这个强壮的男子的妻子身体非常________,躺在床上整整一年了。 (2)外祖母年岁大了,有时候思考问题会比较迟钝,外祖父却仍然有着________的观察力。 (3)战场上,指导员负了重伤,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怎么禁得起这________的风雨呢?

最新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汇编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齐读两首古诗。 指名释义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⑴、想。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⑵、看。看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 ⑶、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⑷、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⑸、说。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⑹、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⑺、诵。感情朗读并背诵。 2、

3、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 ⑴、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 ⑵、学生小组内研读。 ⑶、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三、课外延伸,学会积累。 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 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 四、 五、课堂小结: 六、 七、布置作业: 1、比一比,组词语。 芦( ) 借( ) 放( ) 蒌( ) 户( ) 惜( ) 牧( ) 楼( )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两首》赏析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