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

合集下载

《南京长江大桥》优秀教案

《南京长江大桥》优秀教案

《南京长江大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探究南京长江大桥的科学原理。

3.提高学生对我国桥梁建筑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难点:南京长江大桥的科学原理和设计理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座雄伟的桥梁。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简要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基本情况。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南京长江大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三)课堂探究1.教师提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筑特点有哪些?2.学生回答: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筑特点包括:双层桥梁设计、悬索桥结构、高强度钢材应用等。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南京长江大桥的科学原理和设计理念?(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原理。

(五)实践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座小型桥梁,要求学生运用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理念。

2.学生分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南京长江大桥的敬意和自豪感。

3.教师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其他著名桥梁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五、课后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通过课堂探究、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88.55米。

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88.55米。

双线铁路在大桥下层,宽14米。

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走行四辆卡车,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

铁路桥和公路桥都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两端与引桥连接处设有桥头建筑。

江中的9个桥墩和两岸的桥台稳稳地托住10孔大跨度钢梁,桥下万吨巨轮可以畅通无阻。

它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

扩展资料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

1960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

1963年,鞍山钢铁公司成功研制出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生产该型号钢材1.4万吨,保证了大桥钢梁的架设。

1965年10月,南引桥架设完成。

1965年冬,经国家计委特批专款大桥全面复工续建,11月17日大桥正桥钢梁首先在南岸架设,北岸随后,相向对架。

1966年4月,9座正桥桥墩竣工。

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

年底,北引桥架设完成。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先行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

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竣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1969年1月1日,长江大桥公路正式交付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网-我国桥梁建设新的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六十周年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六十周年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六十周年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公路和铁路双层桥梁,于1968年开通通车。

作为长江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不仅见证了南京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交流纽带。

本文将围绕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设和开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探讨这座桥梁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价值。

一、历史背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期。

由于长江北岸的发展需求,修建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成为当地政府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建造一座大型桥梁并非易事。

二、建设和开通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程可谓艰巨而又精细。

为了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工程师们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

他们首次使用了大直径插入的桩基础,使用了上游冲沙和修筑沙洲等方式,以确保建设安全和桥梁的稳定性。

在1960年代,这样的工程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经过艰苦的努力,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成功竣工,并于同年9月10日正式开通通车。

这一时刻不仅是对工程师和工人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里程碑。

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南京长江大桥的开通,为当地和整个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这座大桥连接了南京的北岸与南岸,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交通的便利性为南京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和商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南京长江大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京城市的扩展和发展,将城市与外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还成为了南京的地标之一,象征着城市的崛起和进步。

无数的游客和居民从大桥上俯瞰长江,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织,领略着城市的壮丽景色。

四、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不仅在形式上承载着人们的交通需求,更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象征。

它见证了南京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南京长江大桥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我国众多的桥梁中,南京长江大桥无疑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伟大建筑。

它不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见证了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这座大桥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都相对有限,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首先是长江水流湍急,水文条件复杂,给桥墩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多种荷载,包括铁路列车的重量、公路车辆的通行以及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我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为了建造坚固的桥墩,工程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沉井基础技术。

他们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巨大的沉井,将其沉入江底,然后在沉井内进行桥墩的施工。

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大桥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桥梁的钢结构方面,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了高质量的钢材,确保了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检测和验收。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将长江南北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南北地区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铁路运输方面,大桥使得南北铁路干线得以贯通,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能力,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往来。

公路运输方面,大桥为公路交通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南京长江大桥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国家的国防和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调配。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篇一:初见长江大桥每次听到南京长江大桥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庞然大物横跨长江的壮观场景。

终于,有机会去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大桥。

我和朋友一大早就出发了,一路小跑到了长江大桥附近。

老远就看到那长长的桥身,像一条灰色的巨龙静静地卧在江面上。

我们走到桥下靠近岸边的地方,抬头仰望,哎呀,这桥可真是高哇,感觉脖子都要仰断了。

桥的桥墩很粗很大,像一个个结实的大力士,牢牢地站在江水中,撑着整座大桥。

我试着用双臂去环抱住一个桥墩,那真是蚍蜉撼树,我的手臂太渺小了,根本碰不到边。

我仔细观察桥墩的表面,上面有一些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长着青苔,还湿漉漉的。

江水不断拍打着桥墩,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像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

旁边一个大爷正在钓鱼,他的鱼线甩出去很远,鱼钩垂在水里,随着江水微微晃动。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大爷能钓到鱼不。

大爷笑眯眯地说,有时候能钓到,有时候就是在这儿消磨时间,看这大桥就觉得心里舒坦。

我想也是,这么雄伟的大桥,光是看着就觉得很震撼了,在这里消磨时间也挺惬意。

我们沿着桥边的小道开始往桥上走,一边走一边看风景。

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有的运着满满的货物,有的是小渔船,船上的渔民正在忙碌着整理渔具什么的。

这时候,一辆大卡车“轰隆隆”地从桥上驶过,感觉整个桥都轻微地晃动了一下,这晃动不大,但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座活着的、正在使用的大桥。

篇二:桥上风光沿着弯曲的引桥上到主桥桥面上,那风可真是大呀,呼呼地直往脸上吹,头发被吹得乱七八糟的,跟个鸡窝似的。

桥面很宽,可以同时容纳好几辆车并行。

我们走到人行道这边,靠边走着,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

我看到栏杆旁边有一些小的凸起,还有些划痕。

仔细一研究,我猜可能是以前人们过桥的时候,手扶栏杆不小心划到的,或者是调皮的小孩子拿东西在上面乱刻乱划留下的印记。

这栏杆虽然有点旧了,但很坚固,扶着的时候感觉很踏实。

往桥的两头望去,绵延的看不到尽头。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篇一《南京长江大桥:一座桥的传奇》一、开头南京有这么个厉害的家伙,那就是南京长江大桥。

它就像一个巨人,横跨在长江之上,每次我看到它,就像看到一个老大哥,威风凛凛的。

二、中间1. 初见印象我记得第一次去看南京长江大桥,那阵仗可把我惊到了。

老远就瞧见那大桥的身姿,公路桥和铁路桥并行着,像两条巨龙。

我沿着桥走着,桥上人还不少,自行车、汽车各行其道。

汽车开过去的时候带起一阵风,那风还夹杂着汽油味和灰尘的味道。

我瞅着那些栏杆,上面的浮雕很是精美,刻画着工农兵的形象,就像是把那个时代定格在了这里一样。

火车从下层呼啸而过的时候,整个桥感觉都震动了一下,那动静就像无数匹马在奔腾,“轰隆隆”的声音,我的耳朵里嗡嗡响,感觉脚下的桥都像是跟着火车的节奏在跳动。

2. 独特的构造这桥长啊,走得我腿都酸了。

它有桥墩在江里稳稳地扎着,那些桥墩就像是一个个大力士,支撑着整个大桥。

桥身的颜色是那种低调却又不失大气的灰色,在阳光下也不晃眼。

而且它有引桥,引桥的坡度不是很大,汽车可以慢悠悠地开上去。

我还特意在引桥上数了数台阶,数着数着就乱了,密密麻麻的台阶似乎铺向天际。

3. 在桥上看景站在桥上往两边看,一边是繁华的南京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片现代都市的景象;另一边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了,江水奔腾不息。

我看到江面上有船只来来往往,大的货船装着满满的货物,小的渔船慢悠悠地晃着。

我瞧见一个渔夫拿着网,往江里一撒,那动作熟练得很,可惜我在桥上看不清水里有没有鱼进网。

三、结尾南京长江大桥在我心里就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它更像是南京的一个守护者。

每次想到南京,就会想到这座大桥,那庞大的身躯承载着交通工具来来往往,也承载着南京的历史和故事。

篇二《我爱南京长江大桥》一、开头提起南京,有个地儿我可得跟你聊聊,南京长江大桥呗。

那可是个相当霸气的存在。

二、中间1. 桥的功能这座桥可忙乎了。

上头的公路桥那是车水马龙的,小汽车、大客车、公交车,一辆接着一辆。

小学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原⽂、教学反思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原⽂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桥。

今天的天⽓格外好,万⾥碧空飘着朵朵⽩云。

⼤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分壮丽。

波浪滚滚的江⽔中,9个巨⼤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

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条钢铁巨龙卧在⼤江上⾯。

⼤桥分两层,底下⼀层是⽕车道,铺着双轨,上⾯⼀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道。

宽阔的公路上,⾏⼈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沿着⼈⾏道,⾛近正桥。

两座雄伟的⼯农兵塑像左右挺⽴。

塑像后⾯,耸⽴着两个⾼⼤的桥头堡,顶端的⼀⾯⾯红旗,映着阳光,⼗分艳丽。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对对⽟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我⼿扶着桥栏杆,站在⼤桥上,远望江⾯,江上的轮船像⼀叶叶扁⾈,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倾听,⼀列列⽕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过。

滔滔的江⽔浩浩荡荡,奔向⼤海。

⾃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篇⼆】⼩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教学反思 读《南京长江⼤桥》⼀⽂,为同学们观察景物,⽣动地描写景物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在教学中,引导学⽣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桥描写得⽣动具体的: 1、按观察顺序,条理清楚地描写景物。

作者参观、游览南京长江⼤桥是按照“远看⼤桥—近看⼤桥—观看后的感想”的顺序来写的。

这样写条理清楚,不会给⼈杂乱⽆章的感觉。

2、⽤总分法,具体分述。

第⼀⾃然段,⽤“⼤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分壮丽”的总述句,写远看⼤桥,外形雄伟壮丽;接着从“9个巨⼤的桥墩”、“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桥分两层”三个⽅⾯分述了⼤桥的⾼⼤、稳固、⼜宽⼜长,向⼈们展⽰了⼀幅雄伟壮丽的图画,让读者仿佛⾝临其境,难以忘怀。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还在建设之中,国家又做出了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

武汉大桥的设计施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而南京大桥的设计工作则全部由中国完成。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

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

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桥头堡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设计的设计方案,桥的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

大堡塔楼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横跨长江,是中国自
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钢桁梁混凝土双层桥梁,也是中国公路及铁路
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誉为“争气之桥”,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下面我们将从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设特点、建设影响等
方面展开探讨。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于1960年,历时4年,于1964年建成通车。


座大桥总长度约7.7公里,主桥全长将近1.6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
的公铁两用桥。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中
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技术,桥面上设置了双层结构,上层为车辆通行,下层为铁路通行,有效缓解了长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
慧和勇气,堪称中国工程史上的奇迹。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带动了南京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长江两岸的
联系与合作。

大桥的开通,拉近了南京市与其他地区的距离,为南京
市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也成为南
京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来到南京。

总的来看,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力的建
筑之一,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连
接南京市和全国各地的纽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
是中国人民奋斗和智慧的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精神永存,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南京长江大桥全长1600字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大桥,它横跨长江,连接了中国的东西两岸。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1600米,是一座宏伟壮观的桥梁工程。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主要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详细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交通状况成为了发展的瓶颈之一。

南京市作为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长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南京的交通运输。

因此,南京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以解决交通问题并促进南京的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工程壮举。

由于连接东西两岸的跨度较大,施工难度也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工程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整个建设过程中,大桥的设计和施工都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悬索桥结构。

悬索桥是一种通过悬挂在主塔上的钢缆来支撑桥面的桥梁结构,具有较大的跨度和承重能力。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塔高度达到了100多米,同时还设置了多个缆索来支撑桥面。

这种结构使得大桥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在承重方面也具有出色的性能。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注重了环保和安全。

工程团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对长江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这些措施保证了大桥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受到了广大市民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对南京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桥的建成使得南京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交流和经济发展。

同时,大桥也成为了南京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这些积极的影响使得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中国交通工程的典范之一。

综上所述,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大桥,其全长约为1600米。

该桥的建设经历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南京长江大桥的悬索桥结构和环保安全的设计使其成为一座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桥。

该桥的竣工对南京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交通工程的典范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桥之一。

该桥位于南京市境内,跨越长江,是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程建筑的杰作。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公铁两用桥。

以下将从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建设、历史等方面对该桥进行详细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政府认为南京市需要一座能够连接南北两岸的大桥,于是开始了南京长江大桥的规划和设计。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历时8年,耗资约亿元人民币,最终于1968年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南京市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南京市经济的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772公里,桥面宽度达到了15米,桥梁自东向西分为北桥和南桥两部分,分别是双层梁式结构,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铁路。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创新,不仅在于它是中国第一座既有铁路又有公路两用的大桥,还在于它独特的双层梁式结构,这一设计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也充满了艰辛和困难。

由于长江水势湍急,桥梁的基础施工十分困难,施工人员需要在恶劣环境下作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然而,正是这些工程师、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拼搏精神,才最终使南京长江大桥得以顺利建成。

自1968年通车以来,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成为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成为南京市的风景线。

特别是夜晚时分,南京长江大桥灯火辉煌,灯光闪烁,将长江江面点缀得如诗如画,别有一番风味。

南京长江大桥也成为了不少游客游览南京的必到之处,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和留念。

总的来说,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的建成不仅大大促进了南京市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南京市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建设、历史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它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简介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的一座著名的大桥,位于中国南京市,横跨长江。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南京市的一张重要名片。

本文将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以及一些关于它的有趣事实。

南京长江大桥的基本信息•桥梁类型:钢桁梁桥•横跨位置:长江•竣工时间:1968年•设计者:詹天佑•施工者: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在地:南京市•桥梁总长度:6,772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南京长江大桥的总长度为6,772米。

这个长度包括了桥梁本身以及两侧的引桥。

其中,桥梁本身的长度为4,588米,引桥的长度为1,184米。

为什么需要这么长?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如此长的长度是因为它要跨越长江这条宽阔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因此,为了能够在两岸之间建立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必须具备足够的长度。

此外,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它的长度也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一座桥梁的长度与桥梁的结构和材料有着密切关系。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钢桁梁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为桥梁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被设计为4,588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在南京修建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以便连接南京市区和江宁的黄金水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设计和施工团队。

设计团队由中国著名的桥梁工程师詹天佑领导。

詹天佑在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时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长江的宽度、水流的强度以及桥梁的稳定性。

经过多次的设计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桥梁的总长度为6,772米。

建设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由于长江的宽度和洪水的威胁,施工人员常常需要克服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条件。

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终于竣工并向公众开放。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相关资料>>桥名:南京长江大桥英文名称:Nanking Yangtse River Bridge桥型:双孔双曲拱桥形式桥梁长度:正桥长1577米,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桥址:江苏省南京市设计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造价:2.87亿元建成日期:1968年9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而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

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

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

“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

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

连同两端引桥,全桥总长:铁路桥6772m,公路桥4588m。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

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横跨下关和浦口之间的长江江面,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双层钢桁梁桥。

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宽15米的四车道公路桥,下层为宽14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

大桥正桥长1576米,连同两岸引桥,铁路桥总长6772米,公路桥总长4588米。

正桥共有10跨9个桥墩,桥孔最大跨度160米。

大桥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最高通航水位(+8.27米)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1][2]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因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2]目录 [隐藏]1 历史1.1 背景1.2 设计1.3 施工1.4 通车2 建筑结构2.1 铁路桥2.2 公路桥2.3 景观设计2.3.1 桥头堡2.3.2 桥栏浮雕2.3.3 其他3 使用与管养4 相关条目5 参考文献6 外部链接[编辑] 历史[编辑] 背景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是华东水陆交通要冲。

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先后开通后,由于长江的阻隔, 过江客货都要在南京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

1918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请法国桥梁专家在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但没有结果。

1930年, 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J.A.L. Waddell)进行实地勘察,华达尔认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此后,国民政府又先后于1936年和1946年两次考虑建桥,但因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而作罢。

1933年,下关至浦口开通了火车轮渡,1949年前后运力为每日20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运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但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长江天堑成为京沪铁路的严重瓶颈。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引桥设计
引桥是连接主桥和路堤的过渡段,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采用与主桥相似的结构形式,以确保荷载的顺畅传递。引 桥的长度和坡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道路线形等因素确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过桥梁。
03
建设技术与挑战
基础施工技术
沉井基础技术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沉井基础技术,通 过在水中挖掘深坑,然后利用钢筋混凝 土构建桥墩基础。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 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桥梁的难题。
设备维护
对大桥的照明、排水、通 风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大桥的加固与改造
结构加固
针对大桥结构出现的老化 、损伤等问题,采取相应 的加固措施,提高结构承 载能力。
技术改造
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对大 桥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提高大桥的安 全性能。
材料更新
在加固与改造过程中,选 用高性能、耐久性强的材 料,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06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 化传承
大桥作为旅游景点的介绍
雄伟壮观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桥身 雄伟壮观,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
独特设计
大桥采用了独特的钢桁梁斜拉桥设 计,充满了现代感和工程美感。
夜景迷人
夜晚时分,大桥灯光璀璨,与江水 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画 卷。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目录
•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 大桥的结构与设计 • 建设技术与挑战 • 南京长江大桥的意义与价值 • 大桥的维护与保护 •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化传承
01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大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位置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连接南北 两岸。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项目,它对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一、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196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为了连接南京市中心和南京市郊区的发展区域,政府决定兴建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勘察,工程于1960年代末正式动工。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项目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长江水流湍急,河床深度变化大,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建设技术。

其次,由于长江桥跨度的要求很大,需要采用大型的钢结构,这对项目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最后,由于当时尚未有类似规模的桥梁建设经验,需要面对很多未知的问题和风险。

然而,通过工程师们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南京长江大桥终于于1968年建成,并于当年正式通车。

它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长的公路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钢铁拱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填补了中国大型桥梁建设的空白,也为以后的桥梁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南京长江大桥的影响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经济发展: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南京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通过桥梁的通行,南京市中心的产业和商业活动得以扩展到市郊地区,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南京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也受益于大桥的建设,成为了一座枢纽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2. 区域一体化: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通道,南京长江大桥连接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经济区域。

这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3. 人民出行: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使得南京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大桥,南京市中心的居民可以更容易地前往市郊进行旅游、出差等活动。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大桥结构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共有9墩10孔,每个桥墩高80米, 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 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 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 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岩床埋在 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 混凝土沉 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 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 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 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 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 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 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每 当夜幕降临,华 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8年 2月29日至3月16日,对大桥路面的裂缝、麻面、坑洞等全面维修 。 7月1日至5日,对长江大桥维修伸缩缝进行维修。 7月14日至19日, 对大桥桥面进行维修。
南京长江大桥
雷思豪
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的。1968年9月铁路 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 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 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 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 两线正式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已全部贯通。 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 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 ;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 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南京长江大桥课文

南京长江大桥课文

南京长江大桥课文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横跨长江,连接了江宁和六合两个区域,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现浇箱梁钢结构桥。

建成于1968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桥,也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772公里,桥面宽26.16米,主桥全长1385.63米,是一座双塔、钢桁梁、双铰链悬索桥。

桥上共有两个行车道和两个人行道,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大桥的桥塔高度达到了150米,成为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

在大桥之前,南京市内的交通主要依赖渡船和大型汽艇,交通状况十分不便。

而随着南京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增长。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南京市决定建造一座跨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共耗时四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如何跨越长江这样宽广的河流,如何确保桥的稳固性和承载力等。

工程师们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最终成功地将大桥建成,为南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南京市民的出行,也推动了南京的发展。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就是在大桥建成后迅速展开的,大桥为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

南京也因大桥这一地标性建筑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瞩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南京长江大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大桥的交通承载能力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桥面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

此外,由于长江水流的冲刷、大桥的老化等原因,大桥需要进行定期维修和加固。

这些都成为当前南京面临的挑战。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工程师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创造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奇迹。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工程奇迹的象征,不仅有着巨大的交通和经济意义,更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2月29日至3月16日,对大桥路面的裂缝、麻面、坑洞等全面维修。7月1日至5日,对长江大桥维修伸缩缝进行维修。7月14日至19日,对大桥桥面进行维修。
2011年4月,对长江大桥公路桥路面进行维修施工。10月18日至23日,进行建成开通以来的首次全封闭检测。
2012年5月,南京长江大桥开始了新一轮的局部维修施工。10月,长江大桥的封闭大修初步方案已经成形,并将上报南京市政府,工期预计一年半左右。开工时间最快11月就会启动,但也有消息称,可能在青奥会以后动工。
2006年8月30日起,对大桥桥面伸缩缝进行为期22天的维修。
2007年7月17日至7月29日,对大桥公路路面坑洞进行铣刨、摊铺施工。9月8日至9月18日、10月10日至10月31日,分两阶段对公路桥南、北坡道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梁梁端及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11月7日起对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持续10天左右。
建桥背景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中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南京段的
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3]
南京长江大桥远景
1965年11月17日正桥桥梁架设,至1967年8月22日竣工。
1967年8月15日大桥合龙。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
1968年9月30
日铁路桥首先建成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通车典礼,同时南京站也宣告落成启用,10月1日凌晨三时,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过了第一列客车——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4]
大桥建设
南京长江大桥一角
1956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5月,开始进行大桥草测工作,12月完成。
1957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提出了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三个桥址方案送铁道部审查。
1958年8月确定宝塔桥桥址方案为桥址建议方案,决定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8月,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初测工作,12月完成。
目 录
1大桥概述
2工程修建
2.1 建桥背景
2.2 大桥建设
2.3 设计施工
2.4 桥梁维修
3建筑特点
3.1 结构
3.2 大桥公园
3.3 桥头堡
3.4 内部景观
3.5 浮雕艺术
1大桥概述
南京长江大桥风光(9张)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9月铁路桥建成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1]。
桥梁维修
工农兵雕塑
2002年长江大桥进行了建成30年来首次大修工程。
2003年11月13日至11月25日,对大桥南、北引桥梁桥伸缩缝及部分坑洼路面维修施工。
2004年9月10日起,对大桥路面进行全面整修,这是当年的第二次维修。
2005年7月17日,耗资2100万元、为期50天的大桥一期维修出新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相继对大桥车行路面、桥梁栏杆、人行道、照明设施、桥头堡等进行装修、更新、亮化等系列施工。
2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
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
2013年5月12日,船籍港为威海的“鑫川8号”海轮途经南京长江大桥时与大桥六孔与七孔之间的桥墩碰擦,在大桥下游3.5公里处的北岸岸边浅滩处附近水域沉没,因抢救及时,船上18名船员全部获救。
事故船舶为乳山鑫川航运有限公司所属,船上装载有12500吨石灰石,原定由铜陵驶往福建罗源。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大桥铁路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铁道线正式铺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的贯通无长江阻拦。[2]
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和南北桥头堡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4车道的宽度,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公路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引桥建有22个富有特色的桥孔。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花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的夜景作为现代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1969年9月21日,毛泽东来江苏视察,视察了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9月30日南京大桥铁路通车。12月29日,南京大桥全桥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夜景(9张)
1968年10月1日南京大桥铁路正式交由上海铁路局接管使用。
1969年1月1日大桥公路交付使用。
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9年1月南京大桥定测工作开始,6月完成。1960年5月批准了南京工学院提出的南京大桥桥头堡为复堡式红旗方案。6月,大桥工程局编就南京大桥技术设计文件报铁道部鉴定。
1958年9月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惠浴宇,副主任委员彭冲、彭敏、王治平。
桥上景象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9月,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进驻浦口区长江北岸工地,承担4号墩及其以北工程。
南京长江大桥远景
长江天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所困,突围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无法过江,折往江西,在安徽乌江镇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尽。至今在大桥北面的大厂镇还保留着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曾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继续负隅顽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军在1949年4月23日,凭借木船,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胜利渡江,解放了南京。
南京长江大桥[nán jīng cháng jiāng dà qiáo]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上层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设计施工
设计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南京长江大桥
结构工程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工程总工程师:梅旸春(1962年逝世于南京长江大桥第一线工地)
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李国豪
设计总工程师:胡兢铭
钢梁总设计师:方秦汉
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
1960年1月18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大桥正式开工。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至1966年4月27日全部竣工。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正式动工兴建。1960年我国建桥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苏联单方面撤走桥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艰难情形下,奋斗8年,耗资1.8亿人民币,耗用50万吨水泥,100万吨钢材,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长江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外国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