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续断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Wall.exhenry的干燥根。
又名川断、马蓟、六汗、小续断、山萝卜、川萝卜根。
原植物川续断又名苦小草、和尚头、滋油菜、鼓锤草、黑老鸦头、帽子疙瘩菜,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陕西、云南、西藏。
本品药材性状:呈圆柱形,略扁,有的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
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稍扭曲或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沟纹,可见横裂的皮孔样斑痕和少数须根痕。
质软,久置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外缘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本品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抑菌,抗滴虫,止血,抗炎,镇痛,促进骨损伤愈合作用。
对心血管、对子宫有作用,并有抗氧化活性、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续断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苦,微温。
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
久服益气力。
一名龙豆,一名属折。
”陶隐居云:“按《桐君药录》云:
续断生蔓延,叶细,茎如荏大,根本黄白有汁,七月、八月采根。
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为桑上寄生。
恐皆非真。
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许,叶似蒴藋(音朔濯)。
皮,主疗金疮,有此接骨名,凝或是。
而广州又有一藤名续断,一名诺藤,断其茎,器承其汁饮之,疗虚损绝伤;用沐头,又长发。
折枝插地即生,恐此又相类。
李云是虎蓟,与此大乖,而虎蓟亦自疗血尔。
”《本草图经》曰:“续断,生常山山谷,今陕西、河中、兴元府、舒、越、晋州亦有之。
三月已后生苗,秆四棱,似苎麻,叶亦类之,两两相对而生。
四月开花,红白色,似益母花。
根如大蓟,赤黄色,七月、八月采。
谨按《范汪方》云:续断即是马蓟,与小蓟叶相似,但大于小蓟耳。
叶似旁翁菜而小厚,两边有刺,刺人,其花紫色,与今越州生者相类。
而市之货者,亦有数种,少能辨其粗良。
医人用之,但以节节断,皮黄皱者为真。
”
从续断在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所述形态考证,不但来源有变化而且比较复杂。
据王家葵等本草考证认为,古代续断共涉及续断科、唇形科、菊科、桑寄生科、忍冬科、买麻藤科、灯芯草科及豆科等8个科的十数种植物。
续断在汉代为常用中药,但汉代文献均无续断原植物的描述。
据推断,似乎为豆科或唇形科植物。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共提到了3种续断为齐梁时所用,即桑寄生科的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Nakai,在当时曾作为续断的混淆品入药;忍冬科的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Hance及买麻藤科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Markgr.。
在《集注》记载的3种续断中,后两种陶氏认为是正品,但均不同于今天习见的续断品种。
而且从药用部位上看,亦非汉代续断。
续断古以根入药,陶氏所称续断,其入药部分为茎叶、皮或茎中汁。
故《集注》提到的3种续断皆属混淆品。
至于陶氏还提到的“李云是虎蓟,与此大乖,而虎蓟也自疗血尔。
”这种虎蓟,则可能是菊科大、小蓟一类植物。
唐代《唐本草》续断为唇形科植物糙苏。
宋代《证类本草》所附越州续断图,实为菊科大蓟。
明代《滇南本草》首先引入续断科植物即川续断,并在明代成为药用主流。
李时珍曾将灯芯草科植物石龙刍误以为是续断的资料加以引用。
由于李时珍的错误,续断又在文献上添混淆品。
至清代,川续断已成为续断的惟一正品来源。
事实上,川产续断的历史尚可追溯到宋代。
续断化学成分含环烯醚萜糖苷:当药苷、马钱子苷、茶茱萸苷,三萜皂苷类如木通皂苷D即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等10余种;含挥发油,其成分有41种,已鉴定的有29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莳罗艾菊酮、2,4,6-三叔丁基苯酚、4-甲基苯酚等;另有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胡萝卜苷、蔗糖及含量较多的微量元素钛等。
续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五省,而且产量较大。
杨中林等从上述5省7个地区的药材样品,以HPLC 法测定药材中木通皂苷D的含量为指标,分析不同产地续断的质量。
结果显示四川的木里(8.41%)及盐源(8.94%)、湖北的五峰(5.31%)及长阳地区(5.42%)产的续断质量优良,其中以四川盐源地区质量最佳,云南昆明(4.38%)和贵州百纳(3.21%)次之,湖南省石门地区(2.11%)最次。
据张万福报道,以出产于湖北五峰县、鹤峰县为主的川续断称“五鹤续断”,产量大,质量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市场地位已很明确。
现代研究认为川续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尤其在抗骨折及产科用药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现代研究与续断的补肝益肾、舒筋壮骨的作用是相符合的。
为此,续断的临床用药已在老年病中加大了应用范围,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较好药物,其开发前景极好。
续断在很早以前就有北方人将其尾须购去加工为驴的饲料,以达壮其筋骨抗御寒冬。
根据现今的研究,续断已开始用于食品的煲汤及酒制剂的开发,同时已着手对其续断的茎苗作为饲料的产品开发。
续断历年来都是野生,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已开展对野生续断的栽培驯化研究。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峨眉续断,分布于四川峨眉山,为其特有药用植物,但现已分布极少,药用同川续断;(2)深紫续断,
主根长圆形,具多数须根,黄褐色,稍肉质,根横切面呈梅花状,多皱褶,皮层宽,约占根半径的1/2,未见形成层,无管胞,无纤维;分布于四川南川,为四川特有药用植物,称其为卢汉、陆汗,根活血消肿,续筋接骨,生肌止痛;本品根可作续断药用,并见于川续断商品药材中,但分布区域小,资源有限,现多以栽培为主;(3)天蓝续断,分布于新疆边域地区,为近年发现的我国新纪录种;本品俄罗斯研究较多,其根含三萜皂苷18.9%及龙胆碱,种子含生物碱0.51%;(4)大头续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根强筋续骨,调血脉;但质地较坚硬,不宜作续断药用;果实在不少地区作巨胜子药用,有补肾活血、化瘀镇痛的功能,用于腰痛,遗精,胎漏,崩带,金疮痈疡;(5)大理续断,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部,根也可作续断药用;(6)多裂续断,分布于云南丽江、维西等地,在当地也供药用;(7)涪陵续断,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交界县;(8)续断,又名小血转、日本续断,根单条,木质,柴性,与川续断有别;除黑龙江、吉林、新疆、西藏、台湾、广东、海南外,分布于全国各地,本种比川续断分布更广泛,资源十分丰富,根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一般不宜作续断药用;果实在北方药店作为中药“巨胜子”主要来源之一;湖北称其为假续断;(9)康定续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根可作续断药用;(10)丽江续断,分布于云南
丽江,根可作续断药用;(11)玉龙续断,分布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在当地作续断药用;(12)山牡丹: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用于接骨,止血,生肌,收敛,清心,润肺,止咳,内伤;广西称其为藤续断;(13)凌霄花(紫葳科),栽培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根活血散瘀,解毒消肿;湖南永兴称其为土续断;(14)兰科植物建兰的根,又名土续断,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用于咳嗽吐血,肠风,血崩,淋病,白浊,白带,跌打损伤,痈肿;(15)土木香(菊科),分布于新疆,河北有栽培;市场有将其根的切片伪充川续断的情况;(16)石龙刍(灯芯草科),又名草续断,分布于广西、浙江,全草用于淋病,小便不利;(17)野芝麻(唇形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花或全草用于肺热咳血,血淋,白带,月经不调,小儿虚热,跌打损伤,肿毒;江苏称其为续断;(18)大叶糙苏,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根清热消肿,用于无名肿毒,疮疖;辽宁大连曾以其为续断入药;(19)四川糙苏,又名柴续断,四川有称其为柴续断;(20)糙苏,又名苎麻续断,干燥根呈长纺锤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0.2~1.2c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纵皱纹较细密,须根痕明显,质硬或泡松,不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略呈放射状,内部外缘呈棕褐色,
内侧黄白色,木质部淡黄白色,商品多切成斜形短段或厚片,气微,味淡;分布于华北及辽宁、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根或全草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称其为续断,甘肃文县称土续断,四川称柴续断,根在四川、宁夏个别地区误作续断药用;(21)金山续断,四川南川称其为金山续断;(22)毛杜仲藤(夹竹桃科),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根祛风活络,补腰肾,强筋骨;广西有混称其为续断;(23)杜仲藤,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广东有混称其为土续断;(24)牛蒡根: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黏;有将其切片伪充续断药用,续断饮片及其伪品牛蒡根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别较大,可以采用FTIR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续断饮片及其伪品牛蒡根进行区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