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第10课短文三篇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第10课短文三篇3

短文三篇【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行文思路,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2.自主预习,敢于质疑,注重探究,乐于交流,共同提高。

3.引导学生认识热爱生命、积极思想、坚守信条的重要意义,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积极践行。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方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阅读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苏轼在《赤壁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学生补充)。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学生补充)”。

曹孟德还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学生补充)。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文中的作者蒙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大家一起告诉我,生答:热爱生命。

同学们,生命是由日常生活构成的,一天24个小时,一年365天,作者蒙田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那么他有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度过日常生活呢?说白一点就是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该怎样过日子呢?老师先找一个同学朗读一下文章,其他同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朗读的同学声音一定要大一点。

(采用单个学生回答和群体回答的方式。

)刚才某某同学为我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明确文本内容成功必备:(一)热爱生命(二)好好思想(三)坚守信条三、探究文化内涵,品味哲理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热爱生命1.导入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2.作者简介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3.理清行文思路(1)如何度日(对比):坏日子——消磨光阴好日子——细细品尝(2)如何对待生命(对比):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3)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导致的结果(对比):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据统计,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3.10 短文三篇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3.10 短文三篇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3.10 短文三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3.10短文三篇教案短文三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3.把握住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女性主义,介绍用来提振观点的关键材料。

4.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5.记住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文化论著的写作,可以介绍文章多样的文化内涵,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板书)短文三篇二、明晰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必须在写作过程著重思考,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勇于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乐意和他人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三、整体认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早年贵族,祖上就是波尔多人,他早年自学拉丁文,在波尔多市读完中学后,在相当1短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索。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供职,沦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改信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已经开始编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教学设计7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教学设计7

短文三篇——信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2、了解随感的文体特点;3、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4、理解信条的内涵;5、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二)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2、掌握理解句子内涵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中;3、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4、学习写作随感性散文(三)德育目标1、通过探究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读者在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分析、评判中受到人生的启发感悟;2、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道德素养【过程和方法】1、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粗读,了解大意;再读,把握结构层次、感知文章主旨;研读、揣摩,理解信条的内涵,概括文章主旨;体味,培养良好的习惯,高尚的道德;赏析,感悟文章哲理美、语言美;学习,写随感文章2、合作、探究、思考、讨论【教学重点】1、对信条内涵的理解;2、在感悟中,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教学难点】如何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理解信条的内涵一、准备工作:上网查阅有关富尔格姆的资料信息二、学前热身:阅读短文、图片后,思考问题:言行就是介绍信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招聘一名经理一时间应征者云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选中他?他既没有介绍信,又没有人推荐,而且毫无经验”“你错了,他带来许多介绍信”总经理告诉他的朋友,“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泥土,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前来应聘的残疾青年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底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人都从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他却拾起那本书并放回桌子上;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细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修养都不具备,那么有再多的经验和介绍信又有什么意义?”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 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高中语文 第10课《短文三篇》(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0课《短文三篇》(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讲]人教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教学资料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3.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二、资料助读 (简单介绍)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高中语文 短文三篇教案 新人教必修4

高中语文 短文三篇教案 新人教必修4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德育渗透目标读懂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

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板书)短文三篇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短文三篇》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短文三篇》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短文三篇》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三维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通过研读三篇短文,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观念,并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从行文思路入手,着重讨论难解的语句,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探讨的重点,略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以之过渡到《信条》,并以动笔的方式来自行解读《信条》。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用“质疑—联系”的方法深入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

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导入的同时板书):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三篇》。

老师在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啊,也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轻,在烦恼的时候常常不自觉要思索人生问题,是啊,人——一个多么复杂的字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那么思想对于人又意味着什么呢?时代瞬息万变,有没有不变的信条呢?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短文三篇》,听听哲人们给予我们的人生箴谏。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

一、研讨《热爱生命》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

老师:有没有哪一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一下这篇短文。

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试着把握一下作者的行文思路。

2、一位同学说一说行文思路。

学生:短文从度日说起,进而阐述对生命的态度,最后阐述热爱生命的办法就是关注生活,珍惜时间,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乐趣,也不会感到死之苦恼。

老师(板书):度日——生命——生活。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老师(过渡语):西方哲学随笔有很强的哲学有很思辨特色,加上我们距蒙恬时空久远,势必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之中已经提出来了(老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表述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两个句子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3.3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3.3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3.3《短文三篇》教学设计(人教)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前两课是精读课文,本课是自读课文。

精读课文承担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

新课程下的略读课文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其价值在于要将学生渡向独立阅读的彼岸。

学习本课要充分运用前两篇精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本课选取的三篇短文同属哲理性散文,都是有关对生命、生活的认识和思考的文章,三位作者分别从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具体方法等方面各有侧重地展示了自己的思维火花,启发读者思考。

让学生吸取对生命、生活感悟文章的营养,拓宽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心胸。

一、教学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注意学习课文语言。

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探究学习掌握哲理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

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课前预习本文,积累字词,了解随笔的文体特点,对文章的作者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法)蒙田一、导入:二、作者、作品等 (见课件)三、合作探究: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怎么做?解析: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哲人”和我对于“生命”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解析:“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短文三篇课时教案中见趣”。

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

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三、整体把握三篇文章思想内容1.关于《热爱生命》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接着,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

“哲人”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而自己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

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

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原因是,“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

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但还是“迅速抓住时间”,“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2.关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作者在瞬间进发出的思想火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教学分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教学分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一、教材简析《短文三篇》是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所著的《热爱生命》,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所写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及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所写的《信条》组成的。

三篇文章都在探究人之为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周遭世界的精彩,并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们应该勤于思考,同时将思考出来的人生信条落实在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筛选文本的重要信息;2.培养学生分析解读重点句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2.学生诵读喜欢的句子,感知句子传递出来的内涵;3.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勤于思考并积极践行。

三、重难点1.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重点句子的能力;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勤于思考并积极践行。

四、教与学准备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读音问题;2.查找资源,制作课件。

五、教学理念设计课程以“一核双能”为理念,即课程围绕一个核心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一课一得,“双核”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进入南开校园已经将近一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你的高中生活,你会选用什么词呢?预设:充实、忙碌、快乐、焦虑……面对同样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的感觉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在我们感慨生活忙忙碌碌却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让我们放慢脚步,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静下心来,一起探究几篇短文,看看他们说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

二、整体感知及文本研读课前已经布置过预习作业,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研读三篇短文。

现在请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研读体会,找出你觉得读完后最受启发的、最喜欢的句子和组内同学分享。

1.热爱生命学生找出句子,并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预设:(1)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10课《短文三篇》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10课《短文三篇》精品教学案

第10课短文三篇(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乡村贵族成长史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后裔,父亲是波尔多小贵族,任裴黎葛法官兼波尔多市长。

自出生起,蒙田便成为父亲培养贵族计划的一部分,他把摇篮里的儿子送到城堡外的乡下,寄养在一个贫穷的伐木工家庭。

这种让孩子接受“自然人”教育的做法,比卢梭提倡的早250年。

3年后从乡下接回儿子,父亲又作出第二个惊人之举,聘请一位不懂法语的德国医生做儿子的家庭教师,并立下家规:凡有蒙田在场,只能讲拉丁语。

不足20岁时,父亲为蒙田安排了一次壮丽的欧洲旅行,八个仆人护卫着这个公子哥儿,在欧洲大陆游荡了一年,不仅随身携带吃穿用和取暖等家什,甚至连做饭的炊具、烧茶的铁壶也是自家的东西。

然而,这一趟豪华旅行下来,效果却适得其反。

蒙田自惭形秽,他深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融入欧洲王室那优雅富贵的上流社会。

(一)背景链接1.《热爱生命》蒙田生活在16世纪中后期。

在他生活的时代,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量回避它”,“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他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

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做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并且强调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生活的17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在封建制母体之内滋长。

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产生新的变化,在思想斗争领域内向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课题。

帕斯卡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之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3.《信条》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

“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人仿佛与自然的生物界脱节了……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的自由、生存的价值、幸福、爱情、信任和同情心等进行了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人的世界。

必修四10《短文三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必修四10《短文三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短文三篇》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短文三篇》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收录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美国作家富尔格姆的《信条》三篇哲学小品文执教者按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语句,以讨论交流、即兴演讲的方式,并辅以图片、视频欣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生命及人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篇短文中作者对“生命”“思想”“信条”内涵的独特阐释;联系实例积极探讨,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问启思,导入新课:人是什么?人的生命价值在哪?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是人类永恒的哲学追问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生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较量二、品文·悟理·知行学习《热爱生命》一、走进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一、文章是怎样来表达“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的?明确:第一部分(1~2):懂得热爱生命〈知〉第二部分(3):如何热爱生命〈行〉问题二、作者在第一段中,用了什么手法来阐释要热爱生命的?明确:对比度日(好日子和坏日子的对比)态度(哲人与“我”对生命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二、合作探究,拓展思维:问题一、文中说“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蒙田向我们阐述了哪几种热爱生命的方法呢?明确:热爱生命的方法:1、热爱生命就要关心生活2、热爱生命就应增加生命的分量3、热爱生命就要看破死亡(着重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的内涵)问题二、文中说:“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人类历史上又有哪些人是“乐于生”而在面临死亡时“不感到死之苦恼”的呢?明确: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进退皆忧的范仲淹,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入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析题入文:析题:人是一根苇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0课《短文三篇》教案【1】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0课《短文三篇》教案【1】

《短文三篇》教学过程热爱生命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关于《热爱生命》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接着,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

“哲人”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而自己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

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

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原因是,“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教学简案+说课稿)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教学简案+说课稿)

《短文三篇》教学简案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研读三篇短文,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观念,并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以“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统摄三篇文章,并分出三个维度: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历程中坚守的信条。

学习运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方法来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抓住关键句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2、具体以《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来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方法,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探讨思想的价值,总结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品味关键句的方法;以《信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深入解读文中列举的信条,总结阅读思考方法,写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紧扣文本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抓关键句的基本阅读方法2、重难点:通过关键句的揣摩理解文本中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主问题的启发引导、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1、导课:“人”字2、具体设计:研读《热爱生命》1、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求:标出语段,勾出表现文本主要内容和思路的句子;抓标题及关键词句,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主问题:(1)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度日”、“不过”、“死”三个关键词入手理解内容和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透过文本,紧扣主旨,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内容和思路的意识)(2)难点探究:“生之本质在于死”怎么理解?在对生死的理解下,对如下两种现象你怎么看待:一种现象是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大意,理清课文的思路。

(2)品味文章当中韵味丰富的语句,能简要分析其哲理内涵。

2、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人、人生、生活等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懂得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大意,整理课文思路。

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把握其哲理美及语言美。

2、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理解其对人生、生命的看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计划:2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师导引,学生自学(学生课前预习资料)课前反复朗读课文,初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

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方的干燥地带,拧亮矿灯,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

最初的两天,除了喝水,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带,但他都失败了。

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饿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

他移动极度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腿,让骡子在挣扎中溺水死亡。

接着把铁锹在石头上磨快,来剥骡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镜片打碎,用玻璃一点一点地割肉吃,因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恶心几乎将他置于死地。

几天后,肉开始变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里,反复搓洗,直到洗净才敢吞食。

为了保持体力和热量,他将自己的行动降到了最低限度。

他躺在地上,无数次地想,我还活着,我要活下去。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了6月23日早晨8点钟,这时,他抚摸自己的身体,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摸一摸肚子,已能触到脊梁骨了。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10课《短文三篇》(2课时) .doc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10课《短文三篇》(2课时) .doc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二、能力培养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德育渗透目标读懂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

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板书)短文三篇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3-10《短文三篇》 精品教案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3-10《短文三篇》 精品教案

短文三篇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3.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4.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5.读懂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文化论著的阅读,可以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板书)短文三篇二、明确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章一中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
设计表
科目:语文姓名:徐建宾
教学片段标题:短文三篇
学情分析:1、哲理性随笔文章短小而内涵丰富,理解有难度,课本出现较少,学生挖掘文本方面会存在不足。2、在语文课堂中,生命教育较为欠缺,较少对生命和自己人生进行思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主要观点,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五)课堂总结: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信念的一种高级动物,是受到自然厚赐的优越无比的一种生命形式,我们应该用思想指引自己的行为,用信念照亮人生的道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生活是丰盈充实,有意义,有价值的。如此,即是是“死亡”,我们也会泰然处之。
附:板书设计
短文三篇
价值——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深入理性地思考人生,感受思想冲击的力量,反思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向上的力量,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学会对生命理性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师生交流)
其实,生命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幸福,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为了自己幸福指数更高,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还应坚守我们的----人生信条。
坚守信条
2、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以“生命”统摄三篇文章,并分出三个维度: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历程中坚守的信条。
2、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为切入点探讨生命的价值,总结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以《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来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总结解释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方法;以《信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深入解读文中列举的信条,写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2020年5月12日,翼装飞行爱好者刘安在张家界天门山的一次飞行中,不幸从空中掉落,意外身亡。对于自己的爱好,刘安曾说:“我为自己而活,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会坚持我选择的路。”
材料二:2017年,国内极限挑战第一人刘永宁在一次攀爬中不幸坠楼遇难。国内还有许多像刘永宁一样的挑战者,他们坦言,自己享受的是攀爬带来的刺激感和新鲜感。
(二)那么帕斯卡尔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读课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从标题看,包含几层意思?
主干:人是苇草(修辞手法:暗喻。点明人的脆弱、渺小)
修饰语:思想(伟大、尊严、囊括宇宙)
修饰语:能(努力、好好地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结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这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这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怎么样飞快的度呢?难道我们人类可以让时间慢下来或者快起来吗?客观上的时间是没有变化的,这只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感受而已。也就是说主观上让这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日子飞快的度过,那么这样有什么样的效果?主观上飞快的度过坏日子,就是作者主动的压缩、淡化令人不快的时光,这样一来,好日子就相对延长了,放大了。这正是文中所说的“慢慢赏玩,领略,细细品尝”。
但是,同学们,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曹孟德还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人生何其短暂,那么蒙田告诉了我们怎样对待生命?
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是首先是要热爱。
1、生命是由日常生活构成的,那么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度过日常生活了吗?再说白一点,就是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过日子了吗?好日子和坏日子各指什么?应该怎样度过?
2、那么,作者这种度日的方式,体现了什么?既然作者如此热爱生命,他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享受生活还要讲究方法。”“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概括一下:珍惜时间。
3、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耀眼的光芒,有人通过珍惜时间增加生命的厚度,而也有人用另外的方式对待生命:
材料三: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瞿秋白)
有人说,极限运动者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提倡;也有人说,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爱好而冒险,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别人无从干预。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本文和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四)思考并交流:不管怎么说,生命都只有一次,热爱生命首先要珍惜生命,一般情况下,活着才有意义。在我们活着的历程中必定要坚守一些原则----人生信条。比如,不拿生命冒险。富尔格姆在文章中列出了他的十六条人生信条,有打动你的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以后的生活中可增加完善。
实际上这句话的思想与前几句一脉相承,都体现出正因为客观上人类肉体的渺小无法改变,因此才需要用思想来体现尊严,而保持思考的习惯就是人类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做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思想精神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同时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现自己的尊严。
3、总结过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告诉我们,人是伟大崇高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