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卢梭名言关于教育的
卢梭名言关于教育的1、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卢梭《爱弥儿》2、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4、性格软弱,至多只能做到不犯罪恶,如果还要侈谈高尚的美德,那就是狂妄和大胆了。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5、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6、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我们要特别避免那种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过于谨慎的畏首畏尾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将来根本得不到的东西而牺牲现在能够得到的东西。
——卢梭《爱弥儿》7、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8、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10、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11、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12、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13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14·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15·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1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17·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
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卢梭名句18·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19·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
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20·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2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22、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到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
孤独漫步_卢梭_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_
孤独漫步——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陈陈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最后的遗作,它不纯粹是《忏悔录》的补遗,而是卢梭与自己的灵魂进行最后深入交谈的絮语。
生命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灵魂将要最终摆脱躯壳,摆脱人世这个大的炼狱。
这是怎样的一个灵魂,怎样的一个生命啊!社会是灵魂与生命所投身的最大外部舞台,它们的命运很可能取决于某些特定的时刻。
如果一定要寻出卢梭个人遭际命运之后的根源来,就会寻到《忏悔录》。
“我不知道五、六岁以前都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学会阅读的,我记得我最初读过的书,以及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我连续不断地记录下对自己的认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由于这些书所引起的我和父亲之间的谈话,我的爱自由爱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倔强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缚和奴役的性格也就形成了。
在我一生中每逢这种性格处在不能发挥的情况下,便使我感到苦恼”。
“我生来就热爱公理,这种热爱一直燃烧着我的心灵”。
不幸,与社会的冲突似乎是注定的了。
如同罗曼·罗兰所说,大家都在一个公共的槽里饮水,把水都搅浑了,灵魂能不因此而浑浊吗?而谁又敢将自己的灵魂在公众面前坦露无遗,谁又觉得有此必要,如若不是对此有另一番理解、另一种期许、另一种力量? 在巴黎郊外踽踽独行的这位老者,尽管厄运曾将他推到了疯狂的边缘(他自认为有一个强大的阴谋集团在暗算他,他怀疑所有跟他接近的人,只接待少数朋友,而且不断发生争吵),但并未能真正击败他。
“在这不幸中支撑我的只有我的清白无辜,设若我将这唯一的、强有力的源泉抛舍,而代之以邪恶,那我将是何等的更加不幸呢”(《散步》之三P53)。
他一直就用这种清白无辜来建构自己的精神体系。
“我在相应的精神秩序中(这个秩序是我探寻的结果),找到了我为忍受一生的灾难所必需的支撑。
在任何别的体系中,我只能无能为力的活着,无所希求的死去。
因此我还是坚持这个体系吧,不管命运和那伙人把我怎么样,只有这种体系能使我幸福”(《散步》P48)。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Third Walk (Reveries of the Solitary Walker) by Jean-Jacques Rousseau
Third Walk(Abridged)Jean-Jacques RousseauGrowing older, I learn all the time.Solon often repeated this line in his old age. In a sense I could say the same, but the knowledge that the experience of twenty years has brought me is a poor thing, and even ignorance would be preferable. No doubt adversity is a great teacher, but its lessons are dearly bought, and often the profit we gain from them is not worth the price they cost us. What is more, these lessons come so late in the day that by the time we master them they are of no use to us. Youth is the time to study wisdom, age the time to practice it. Experience is always instructive, I admit, but it is only useful in the time we have left to live. When death is already at the door, is it worth learning how we should have lived?What use to me are the insights I have gained so late and so painfully into my destiny and the passions of those who have made it what it is? If I have learned to know men better, it is only to feel more keenly the misery into which they have plunged me, nor has this knowledge, while laying bare all their traps, enabled me to avoid a single one. Why did I not remain in that foolish yet blessed faith, which made me for so many years the prey and plaything of my vociferous friends with never the least suspicion of all the plots enveloping me? I was their dupe and their victim, to be sure, but I believed they love me, my heart enjoyed the friendship they had inspired in me, and I credited them with the same feelings. Those sweet illusions have been destroyed. The sad truth that time and reason have revealed to me in making me aware of my misfortune, has convinced me that there is no remedy and that resignation is my only course. Thus all the experience of my old age is of no use to me in my present state, nor will it help me in the future.We enter the race when we are born and we leave it when we die. Why learn to drive your chariot better when you are close to the finishing post? All you have to consider then is how to make your exit. If an old man has something to learn, it is the art of dying, and this is precisely what occupies people at least my age; we think of anything rather than that. Old men are all more attracted to life than children, and they leave it with a worse grace than the young. This is because all their labours have had this life in view, and at the end they see that it has all been in vain. When they go, they leave everything behind, all their concerns, all their goods, and the fruits of all their tireless endeavours. They have not thought to acquire anything during their lives that they could take with them when they die.I told myself all this when there was still time, and if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make better use of my reflections, this is not because they came too late or remained undigested. Thrown into the whirlpool of life while still a child, I learned from early experience that I was not made for this world, and that in it I would never attain the state to which my heart aspired. Ceasing therefore to seek among men the happiness which I felt I could never find there, my ardent imagination learned to leap over the boundaries of life which was as yet hardly begun, as if it were flying over an alien land in search of a fixed and stable resting place.This desire, fostered by my early education and later strengthened by the long train of miseries and misfortunes that have filled my life, has at all times led me to seek after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my being with greater interest and determination than I have seen in anyone else. I have met many men who were more learned in their philosophizing, but their philosophy remained as it were external to them. Wishing to know more than other people, they studied the working of the universe, as they might have studied some machine they had come across, out of sheer curiosity. They studied human nature in order to speak knowledgeably about it, not in order to know themselves; their efforts were directed to the instruction of others and not to their own inner enlightenment. Several of them merely wanted to write a book, any book, so long as it was successful. Once it was written and published, its contents no longer interested them in the least. All they wanted was to have it accepted by other people and to defend it when it was attacked; beyond this they neither took anything from it fortheir own use nor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its truth or falsehood, provided it escaped refutation. For my part, when I have set out to learn something, my aim has been to gain knowledge for myself and not to be a teacher; I have always thought that before instructing others one should begin by knowing enough for one’s own needs, and of all the studies I have undertaken in my life among men, there is hardly one that I would not equally have undertaken if I had been confined to a desert island for the rest of my days. What we ought to do depends largely on what we ought to believe, and in all matters other than the basic needs of our nature our opinions govern our actions. This principle, to which I have always adhered, has frequently led me to seek at length for the true purpose of my life so as to be able to determine its conduct, and feeling that this purpose was not to be found among men, I soon became reconciled to my incapacity for worldly success.Born into a moral and pious family and brought up affectionately by a minister full of virtue and religion, I had received from my earliest years principles and maxims – prejudices, some might say – which have never entirely deserted me. While I was still a child, left to my own devices, led on by my kindness, seduced by vanity, duped by hope and compelled by necessity, I became a Catholic, but I remained a Christian and soon my hea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bit, became sincerely attached to my new religion. The instruction and good example I received from Madame de Warens confirmed me in this attachment. The rural solitude in which I spent the best days of my youth, and reading of good books which completely absorbed me, strengthened my naturally affectionate tendencies in her company and led me to an almost Fenelon-like devotion, lonely meditation, the study of nature and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universe lead the solitary to aspire continually to the maker of all things and to seek with a pleasing disquiet for the purpose of all he sees and the cause of all he feels. When my destiny cast me back into the torrent of this world, I found nothing there which could satisfy my heart for a single moment. Regret for the sweet liberty I had lost followed me everywhere and threw a veil of indifference or distaste over everything around me which might have brought me fame and fortune. Wavering in my uncertain desires, I hoped for little and obtained less, and even amidst the gleams of prosperity that came myway I felt that had I obtained all I thought I wanted, it would not have given me the happiness that my heart thirsted after without knowing clearly what it was. In this way everything conspired to detach my affection from this world, even before the onset of those misfortunes which were to make me a total stranger to it. I reached the age of forty, oscillating between poverty and riches, wisdom and error, full of vices born of habit, but with a heart free of evil inclinations, living at random with no rational principles, and careless but not scornful of my duties, of which I was often not fully aware.Since the days of my youth I had fixed on the age of forty as the end of my efforts to succeed, the final term of my various ambitions. I had the firm intention, when I reached this age, of making no further effort to climb out of whatever situation I was in and of spending the rest of my life living from day to day with no thought for the future. When the time came I carried out my plan without difficulty, and although my fortune at that time seemed to be on the point of changing permanently for the better, it was not only without regret but with real pleasure that I gave up these prospects. In shaking off all these lures and vain hopes, I abandoned myself entirely to the non-chalant tranquility which has always been my dominant taste and most lasting inclination. I quitted the world and its vanities, I gave up all finery – no more sword, no more watch, no more white stockings, gilt trimmings and powder, but a simple wig and a good solid coat of broadcloth – and what is more than all the rest, I uprooted from my heart the greed and covetousness which give value to all I was leaving behind. I gave up the position I was then occupying, a position for which I was quite unsuited, and set myself to copying music at so much a page, an occupation for which I had always had a distinct liking.1,634 wordsGlossarydupe finery。
沧桑心田上的最后一束小花——试析《漫步遐想录》中卢梭的自然观
发, 分孤独、 漫游与遐想三个层 面进行分析 , 解读 出文本的 内涵与创作 意义。作 家在痛苦 中 自剖 与思索、 至死不渝
地 追 求真 善 美 的精 神 , 遗世 的 自然之 歌 是 写给 自己 , 其 也是 写给 后 人 的。
关键词 : 漫步遐想录》 卢梭 ; 《 ; 自然观
中 图分 类 号 : 55 2 B 6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 84 2 1 )60 4 -3 17 - 6 (0 0 0 - 20 7 0
第 9卷
第 6期
漯 河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u a fL o eVo ain lT c n lg lee o r lo u h ct a e h oo yColg n o
V0 . No. 19 6
NO . 0l V2 O
21 0 0年 1 1月
d i1 .9 9 ji n 17 -84 2 1 .6 0 7 o :0 3 6 / .s .6 17 6 . 0 0 0 . 1 s
不懈 的坚持 , 使得他 那样地 渴望 自由和孤 独 , 样 “ 才 那 放胆
地说 出真 理” 也最 终 成就 了他 作 为文 学 家与 思想 家 的辉 ,
煌。
“ 人生来是 自由的 , 无往 不在 枷 锁之 中” 卢梭 要做 但 ,
召唤人 类返 回美丽 的大 自然 , 是希 望人类 返 回人 的 自然 更
现 在三个 方 面 : 烈的个性 解放精 神 , 强 推崇感 情 , 爱 大 自 热 然 。卢 梭主 张一种 “ 自然教 育 ” 即服从 自 的永恒 法则 , , 然 听任人 的身心 的 自由发 展 。强 烈 的个 性 解 放精 神 使卢 梭
将 自我 作 为 一 个 人 的标 本 进 行 深 刻 的 剖 析 , 而 向 世 人 揭 从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独语散文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标准的“独语”散文。“独语”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识流散文,是比意 识流小说更为真实的创作主体的心灵档案。为了将“无声的心声”化为有声有形有色的心灵图景,“独语”散文 通常综合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感官印象等意识流手法,有时也会单独使用其中某种手法。“独语”散文是 孤独者进行自我情感调节的一种文学治疗工具,它能够起到缓解意志与理性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消除内心紧张焦 虑,返归宁静和平心境的特殊心理治疗功能。在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独语” 散文中,创作主体只与自我对话,“我”是倾诉者,“我”也是倾听者,“我”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语境呈现内 敛状态,语言上具有封闭性和自我指涉性。“独语”散文是孤独者对以感情为链的意识流的展示。卢梭在“漫步 之一”中写道:“这些文字实际上只是某种不成形的遐想日记,大多是在谈论有关我自己的问题,一个孤独的沉 思者总是考虑自己更多些。另外所有那些在我散步时闪过我脑海的怪念头也将在这本日记里占有一席之地。我想 到过什么也就说些什么,都是自然流露,少有那种前因后果的。
卢梭借这十篇遐想, “继续先前称为`忏悔’的这一严肃而诚恳的自省”。
作品赏析
作品主题
艺术特色
卢梭从 1776年开始尝试一种自足性质的写作,这就是通常被看作《忏悔录》续篇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 想》。可以说,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卢梭提供了另外一种生活,它专属于像卢梭一样的人,这种生 活“通过从公民社会中退隐、亦即生活在其边缘而得享至高无上的幸福。”《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像一个身 心平静的人在畅谈自己的自由与幸福。通过“退隐”和“孤独的遐思”,卢梭以及像他那样的人获得了自由。在 第十个遐想尚未写完的时候,卢梭凄然离世,《遐想》成为卢梭孤独生命之旅的凄美绝唱。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 获得了世界的公认。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胡子宏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
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
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
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
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
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
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
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
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
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
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
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
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
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
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_初二作文_1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香榭里舍大街曾经徜徉他孤单的身影;枫丹白露树林或许还有他的体温;巴黎郊外草丛的足迹仍然清晰。
于是,他仍旧保持最后的理性,奔象自然的怀抱。
孤单,他穿透着人类的肉体和灵魂,使他们欲罢不能。
他可以使一个思维敏捷的少年从此为之不振;他可以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才子从此沉默不语。
但,他决不能使一个伟大的哲人停留在昨日的幻影里,思想活泼的他决不能停止思考和遥想。
曾经,有多少人探求他倾倒一代人心底思想的火花。
可是此时,没有一个人去问津这位白叟,没有人在意这个时代会给这个孤单者留下什么。
伟大的人终归是不朽的,出色的他决不会因为别人的摈弃诽谤和诅咒而变的卑鄙。
于是,在隔绝与人类交往的那一段日子里,在孤单的漫步中找到了自己的又一块净土。
他再一次凭仗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无尽的思维在花丛和树林里发现了生命的奇迹。
是孤单使他苏醒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勇气。
他不会迷茫和无助,他超越了孤单,照亮了孤单,使孤单不再可怕。
孤单的白叟最终还是孤单的离去了,这位“自然之子,真谛之子”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在孤单的历程中完成了生命的最后终结。
然而,这个孤单者富余的遥想却永远在人类的血液中蔓延。
孤单,使许多有实之士迫不得已,而卢梭却用生命的全部智慧诠释了孤单的真正含义,不同凡响地为孤单谱下了富丽篇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2019年高二写人作文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500字
没有人能够逃离孤独,在孤独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人,注定他将成为一个伟人。
肖邦一生只有钢琴,没有歌剧,没有交响乐,也许就是因为这不可抹杀的改变,铸就了他一生的承诺。
或许只有在黑夜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萧邦,是பைடு நூலகம்天强烈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抹杀了吧。
我听他的玛祖卡,夜曲,很难想象在那个热闹的世纪之都巴黎,在那香水沙龙充斥的城市。他仍有一颗恬静温和的心。一直很安静。在夕阳落了以后,黑的透亮的三角钢琴,月光从高大的落地窗散入满地的温柔。那个纤弱的,近乎病态的钢琴手在黑白键中阐述自己的生活。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只有在暗夜里才能感受那种音符,突然奔出倾涌让你有一种未名的感动,一下子进入你的心里,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幸福,于是刹那间让你的泪涌上心头。
我喜欢这个纤弱的或者说是病态的,更象是诗人的钢琴家。
勃拉姆斯太内敛了,我体会不到那种生活的幸福感;柴可夫斯基过于忧伤,听他的曲子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李斯特他狂野了,如果钢琴有生命的话一定会提前累死;贝多芬的抗争或许这个年龄的小孩还没有感觉。只有肖邦,白色的面容凝铸了太多的过往。
莫泊桑的《散步》告诉你:内心空洞、精神贫乏同样能杀死人
莫泊桑的《散步》告诉你:内心空洞、精神贫乏同样能杀死人2021-02-20 23:25:59主人翁勒拉老爹是一位老单身汉,他是一家面包店的记账员,他在这家面包店已经工作了有四十年的时间,来了就没有走开。
他所待的办公室环境非常地恶劣,位于店房后面的院子的最后面,院子又深又窄,像口井。
四十年来,他白天就在那里度过,屋内非常昏暗,即便在盛夏,也只有十一点到三点之间才不必点灯。
屋里总是阴冷潮湿,窗外就是陷坑般的后院,散发出的难闻气味不断涌进房间,小屋因此充满了霉味和阴沟的臭气,但勒拉先生从未因这恶劣的环境而产生逃离的想法。
他每天过着机械般的生活,几点开始做什么事,每天都一样,当天都是在重复前一天的日子。
他对工作已不再有任何进步性的追求,他似乎对人生已经不再有追求了。
既不对美好的爱情有向往,也不追求享乐,不再有任何的奢望,他就仿佛失去了梦想的能力。
他的人生就这样平静地运转着,没有任何起伏。
如果要说他人生中的大事,就是之前父母过世的事了,以及在某一年因为房东提高房租搬了一次家,以后生活中就没有可称之为变化的大事了。
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对工作的追求就是希望从助手变为主将,这个愿望实现后,对工作就不再有更高的追求了。
以前他还会怀念死去的父母,心灵还能算作有寄托,但在重复的单调日子逐渐增长后,这份怀念也逐渐遗忘了。
突然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不想立即回家,想在街道逛一逛,这种兴致每年大概会有四、五次。
他在一家饭馆吃了非常丰盛的一顿晚餐,这是他极少极少的奢侈享乐了。
吃完饭他来到街道和广场散步,突然发现一条长长的车队,每一辆车里都坐着一对相爱的情侣。
他们甜蜜的气氛让周围都变得迷幻起来了,勒拉老爹不禁也朝着这醉人的气息投去艳羡的目光。
突然接连来了两个妓女对勒拉老爹进行问候,这不禁让他懊恼起来。
他心中的确对爱情有艳羡,但这买来的肮脏的“爱情”让他产生了复杂的情绪,即厌恶又有点想抓住。
但他还是把我住了自己,没有因空虚而踏入黑暗的深渊。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而是圆满的我在圣皮埃尔岛上就经常处于这种状态
我或者躺在随风飘荡的船中
或者坐在波涛汹涌的湖边
或者站在一条美丽的小河旁
或流水冲击砺石湍湍作响的溪边
孤独一人,静静沉思
卢梭 ——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
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
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未来
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
不论他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
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
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
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孤独漫步者的退想》首先展示了孤独漫步者的自我审视和反省。“一个孤独者陷入沉思时,自然会更多地想到自己”。卢梭此时已经步入晚年,对死亡毫无畏惧,他只希望用晚年的全部余暇来丰富、充实自己:“我离开人世时虽然不可能比初入人世的时候更优秀——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更有道德。”卢梭声称要“恢复先前被我称为‘我的忏悔录’的那种严肃而真诚的自省”,他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弃婴、说谎,但是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回顾比起《忏悔录》要模糊得多、大多作虚化处理,连书中提及的主要事件的时间都屡屡与事实相左。为此,有些评论家已经指出,如果把书中的内容简单地与卢梭本人的经历挂钩,追究史料的真实,其实是小看这本书的意义。和客观真实相比,卢梭更注重主观真实,注重记录自己内心思考的真实:“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前后连贯不多,就跟头一天与第二天的想法通常没有多少联系一样。”他已经超越个体的范畴,像奥古斯丁、蒙田那样,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普遍的人性,探索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命运。因此卢梭的反省往往成了哲学思辨,书中不少篇章几乎都能改用哲学标题冠名:论迫害与孤独(漫步之一)、论道德与宗教(漫步之三)、论真理与谎言(漫步之四)、论幸福(漫步之五)、论怜悯与善良(漫步之七)、论孤独与内心安宁(漫步之八)、论博爱与社会(漫步之九)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比《忏悔录》更深刻、更彻底。《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也是一本充满美好回忆的书。年轻时,卢梭靠着丰富的想像力,躲避苦难的现实;老年的他则在回忆中寻找“宽慰、希冀和安宁”。圣皮埃尔岛上度过的欢乐时光、在深山幽谷采集标本的乐趣、真诚的善举给人带来的纯净无私的欢乐以及与华伦夫人初次相见等,这些文学史上著名的回忆洋溢着幸福的哲理,赞美人性本善以及顺从自然、享受人生的欢乐。卢梭不仅仅饱尝着“沉浸在这种迷人的沉思里”的甜美温馨,而且尽情体验写作的乐趣:色彩斑斓的描写、酣畅淋漓的抒发、接踵而至的思绪、层层剥笋般的兮析,都通过富有音乐感的语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飞扬的文思抹去真买与想像、历史与当今的界限,穿梭于不同时刻、不同的事件和人物之间,古人书上的一句话、路边的一棵草、一个下意识的绕道动作都是引发退想的诱因,就像《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小蛋糕那样。“人间只有易逝的乐趣”,而写作能将这种乐趣永久保存下来,写作成为生命的体验,成为心灵的依托和补偿,它“必将唤起我在撰写它们时得到的温馨,使逝去的岁月重现在我眼前,也可以说是把我的生命延长了一倍”。难怪表示幸福欢快的词汇频频从卢梭的笔端淌出,单是plaisir(欢乐,愉快)一词就出现了84次,“漫步之九”中竟一发不可收拾。用了36次之多,jouir,jouissance(享受,享有)和Bonheur(幸福)在书中出现27次,ame(灵魂)49次,coeur(心灵)126次,作者的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香榭里舍大街曾经徜徉他孤独的身影;枫丹白露树林或许还有他的体温;巴黎郊外草丛的足迹依然清晰。
于是,他仍旧保持最后的理性,奔象自然的怀抱。
孤独,他穿透着人类的肉体和灵魂,使他们欲罢不能。
他可以使一个思维敏捷的少年从此为之不振;他可以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才子从此缄默不语。
但,他决不能使一个伟大的哲人停留在昨日的幻影里,思想活跃的他决不能停止思考和遐想。
曾经,有多少人探求他倾倒一代人心底思想的火花。
可是此时,没有一个人去问津这位老人,没有人在意这个时代会给这个孤独者留下什么。
伟大的人终归是不朽的,杰出的他决不会因为他人的抛弃诋毁和诅咒而变的卑劣。
于是,在断绝与人类交往的那一段日子里,在孤独的散步中找到了自己的又一块净土。
他再一次凭借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无尽的思维在花丛和树林里发现了生命的奇迹。
是孤独使他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勇气。
他不会迷茫和无助,他超越了孤独,照亮了孤独,使孤独不再可怕。
孤独的老人最终还是孤独的离去了,这位自然之子,真理之子在孤独的历程中完成了生命的最后终结。
然而,这个孤独者充裕的遐想却永远在人类的血液中蔓延。
孤独,使许多有实之士无可奈何,而卢梭却用生命的全部智慧诠释了孤独的真正含义,不同凡响地为孤独谱下了华丽篇章!。
散步与随想
散步与随想他们都回家了,整栋楼就我一个人。
我爱热闹,更喜欢独处一片心灵宁静。
吃罢午饭,不知道该干什么。
索性下楼出来走走。
阳光很好,夹着风的软,很均匀地洒在我的身上,暖而轻。
冬日里,能享受这样惬意的阳光简直是大自然的奢侈。
我不忍心更没有资格辜负自然的赠予。
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很干净的一句诗,一个人内心的纯净、光明与温暖尽在其中。
我走得很随性,沿着被树与草包裹着的小路,似乎漫无目的。
校园里空空的,少了往日的喧嚣,却多了一份静穆与庄重。
路两旁的草黄得发亮,踩上去吱吱作响。
我很细心的留意,希望能发现哪怕是一抹绿色的惊喜。
然而没有,除了冬青、松树和柏树之外我找不到一丝绿。
《论语》上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果然如此,我却不喜欢松柏的绿,尤其冬青。
它们绿的死气沉沉,了无生机。
伴随了冬天特有的干燥与尘土,这绿更如同发了霉的食物,令人作呕。
更喜欢新鲜初放芽的绿,像杨柳抽芽的绿,嫩的鹅黄,让人感觉到希望与欣喜。
两旁的垂柳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妩媚与柔情,想着《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不免有一丝伤感。
一缕微风吹来,它们的枝条轻轻颤动,一旁的阳光却偷偷地留下了颤动的影。
不信你看,地面上影的摇曳!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生怕别人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天空中不知名的鸟儿在翔着不自知的翩跹,你们是海子的野鸽子吧?“野鸽子打开你的翅膀,飞往何方?在永久之中,你将飞往何方?”不自觉地走到了湖边,几株发黄的芦苇很固执的存在着。
帕斯卡尔在《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是的,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当人的思考的权利被剥夺的时候,乃是世上最混沌的黑暗。
想想如焚书坑儒、文字狱、文革……人的尊严何在?黄翔在一首诗中说:“我捶着这悠久历史的遗骨,为昨天流泪,为今天号哭。
”林昭和张志新则被永久的剥夺了流泪和号哭的权利,只因为她们要人的尊严和思考的权利。
浅析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生解释辩 白 ,而是 完完全全写给 自己和上 帝。他 安静地身处 坐在 上帝的右边 ,掌管万物 。 渊薮之 中,像 上帝 一样泰然 自若 。极致 的顺 从带来 的甜蜜 的宁 轻时的 自己相厮机守 ,道出 一 衰老疲惫 的心灵最 后的宣言 . 颗
莺在林 间的寂 静 中唱出的美丽 的歌曲 。它在 想着 生中不 多的 幸福岁月 :这就是他 被 自然吞没 进去 ,与 宇宙融为 一体 的那 些
一
感的他一定 无忧 无惧 ,因为他和他 的上帝在 一起 ,他 的血与 肉
所 以 ,卢梭 的最终归 去一定是 恬美而 宁静 的。让 我们替他 1 7 年 ,7 日 ,晴 。散步归来 ,早餐方罢 。我两鬓斑 78 月2 晨 气如此晴朗 ,没有 一片云 ,上帝存 等着我了 。
当他苍凉 的背影在 地平线上 渐去渐远 ,他 的理 念之魂在 天
一
个涵容着 巨大的矛盾和 痛苦 的灵魂 。孤独 遐想之 时 ,他沉静
于 自身 的存存 者 ,造 成世 风 沦丧 。 而他 自己却 是听 从 良心 引
羞 涩如绰约 的处 子 ;孑身 一人挑 战世 界时 ,他 又像最英 勇 的斗 导 ,彻底蔑 视外在 的道德律 。因此 ,卢梭一生 放浪形骸 ,却始 士 :当整个欧 罗巴在理性主 义的圣坛 下俯首称 臣 ,他公 然 以真 终无愧 于心地宣称 自己纯 笃善 良。 挚纯 笃的天然情 感来对抗偶 化造作 的理性 ;在 以追求此 世幸福 再一 次引导康 德 ,卢梭 从至善 要求 中引出灵魂不 死与上帝 为 最高 目标 的人群 里,他 独树 一帜地 标举弥漫 着天 国气 息 的道 存在 。有德 之人既在 今生受难 ,公 正的上帝必 定将在 来生给与 德 良心 ;存诸 神隐退众生 祛昧的 时代 ,他义 无反顾地承 担起拯 补偿 。他们 并非 因为行善而 获得酬 澍 ,而是 因为心 中善念本就 救信 仰的崇高使 命 。当同时代 的哲人 们存理性 神光 的照耀下一 与 神相统一 。这种 信念使人 类对善行 充满信心 ,使得 卢梭本人
卢梭:孤独的智者
卢梭:孤独的智者杨茜茜“人在世上越离开尘俗,越接近自己,就越幸福”。
在孤独里幸福,是一种智慧,一种平静,一种混沌后的彻悟。
卢梭则是孤独里诞生的天才。
在父亲的鼓励下,自小他就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名人传记抒情小说,比如《教会与帝国历史》、《世界通史讲话》、《威尼斯历史》、《名人传》等等。
这些书开发了卢梭的心灵沃土,使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思想也随之趋于早熟。
这对父子往往读起书来会通宵不眠,完全沉浸在书本之中,有时候卢梭的父亲在早晨听到醒来的燕子的鸣叫声时会很难为情地对儿子说:“我们去睡觉吧,我比你还孩子气呢。
”当那个和他一起读着普鲁塔克的父亲离开他后,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流浪者。
随之而来的,则是其经历的坎坷不幸多姿多彩的一生。
法国在1789年发生了大革命之后市面上流传着一句话:“世无卢梭,即无法国大革命。
”人们也说,是卢梭的著作散播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触发了当时的启蒙运动。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哲学家之一。
卢梭,一个孤独的智者。
因其孤独里的反思、幻想、漫游,超然而自我,一切来源于平静,所以卢梭不同与尼采。
卢梭只是以一种平静的智慧,在孤独的生命里,体味着田园的风光,体味着流亡的艰辛,体味着爱的美好。
一切的回忆,在他看来,都是孤独着的幸福。
幸福只是一连串的点滴,只是一次次感受快乐的状态,我们很容易体会这样的道理。
而孤独的智者卢梭,则在这样的状态里诞生了其为社会制度而作的《社会契约论》,为教育而作的《爱弥尔》,为爱情而作的《新爱洛伊丝》等。
卢梭常常习惯性的在文字里表现其与人隔离,注定孤独的本性。
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孤独,一方面却又积极的表现其孤独里所体味的幸福。
贯穿其文风的常常是漫游、幻想、冥思,以至于后来这种文风深深影响了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学派。
在毕生的流浪之后,其最后的十篇随笔组成了代表其风格的遗作《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此书是其品味孤独,在孤独里幸福的深刻体现。
从《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之五看卢梭的白日梦
从《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之五看卢梭的白日梦作者:陈晓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0期摘要: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是一本文笔十分优美的散文集,而其中的散步之五又因为作者写尽圣皮埃尔岛风情,体验真正幸福的存在而被人们常常提起,时时赞叹。
关键词: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白日梦[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039-02“遐思”一词由法文rêverie翻译而来,有幻想、空想、遐想等多种意思;与该名词相对应的动词是rêver (做梦),但由于并非指处在真正的睡眠状态,它又与rêve (梦) 区别开来。
于是,rêverie便具有了白日梦的色彩——思绪飘飘,做白日梦者似乎已经介于半睡半醒之间。
尽管人人都可以做白日梦,但此种倾向似乎在创作家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卢梭及其浪漫主义的追随者们。
本文试图通过对《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之中的散步之五的解读,分析卢梭的白日梦,并由此瞥见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流派的一些特点。
《散步之五》篇幅不长,一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6自然段,大体介绍小岛的环境和在那里居住的背景;第二部分从第7自然段到第10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具体描述自己在岛上的一天的闲适生活;第三部分从第11自然段到文章结尾,是多年以后对小岛2个月美好生活的评价和思考。
如果说第二部分的重点是作者当年在小岛上的遐思——闲逸环境中思绪的游荡,那么第三部分就是事隔多年之后的另一种遐思——对当初幸福的追思。
单从题目和大体内容上看,闲逸逍遥似乎可以用来说明文章要义;然而卢梭的遐思却并非只是宁静优游田园诗歌的翻版,相反,浪漫主义的张力已经可以从中略见一斑了。
我们将从遐思也即白日梦的环境、主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
白日梦的环境:想象化了的自然风景白璧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引用约翰•福斯特的话,认为浪漫主义一词“只有在将其运用于想象的自然风景而不是判断时才是正确的”。
散步读后感200字
散步读后感200字散步读后感“散步”是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一本著作,它揭示了卢梭的自然观念和他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卢梭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繁杂和城市的喧嚣,让人们远离了自然,导致了内心的空虚和焦虑。
他提倡散步,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的漫步中,人们才能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散步不仅可以使人们身心放松,还可以使人们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在书中,卢梭还对城市生活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城市的喧嚣和繁忙使人们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生活的本真。
他强调了人类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逐,他认为这使人们变得虚伪和自私,没有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他认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快乐。
卢梭还在书中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们的感性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理性和知识。
他强调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呼吁人们要善待孩子,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通过阅读《散步》,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和城市生活的弊端。
书中的观点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我开始更加注重与自然的联系,多出去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我也开始关注教育问题,思考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他们成为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通过阅读《散步》,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本书教会我关注自然,反思城市生活的弊端,思考教育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回归自然,重新审视生活,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经典话语】卢梭妙语录 论贫富
【经典话语】卢梭妙语录论贫富贫穷与苦难并不显得低人一等;富贵与豪华也不见得高人一头。
——《一个孤独的者的遐想》人们愈不平等,自然的情感就愈容易败坏;等级的差距愈大,婚姻的联系便愈松弛;贫富愈悬殊,父亲和丈夫便愈是没有恩情。
——《爱弥儿》只要世界上有富人存在,他们就愿意使自己有别于。
——《论政治经济学》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
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感情也完全窒息了。
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
——《》(第一部)我早就说过,而且也体会到,所有者和占有者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人。
——《忏悔录》(第一部)富裕的农民不敢公开地吃自己辛苦挣来的面包,他只装得跟他周围所有的穷人一样赤贫,才能避免破产。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统治者是否永远比服从者优秀,是否在一切情形下,肉体的或精神的力量、智慧或美德都与个人的势力或财富相适应。
难道这个问题只是在主人面前的奴隶所应该讨论的,而不是力求寻找真理的,有理智的和自由的人们所应该讨论的吗。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生活方式上的极端不平等,一些人过分地劳累,另一些人过分的闲逸。
一方面是富人的常常激起和满足食欲、性欲的条件,以其过分讲究的、能供给他足够的热量但又易于引起消化不良的食品;另一方面是穷人的太坏的食物,不仅如此,而且就连这种食物还常常是过度地缺乏。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有钱的人是把他的财产看得重于一切的。
他们是宁肯要黄金而不要美德的有钱的人是把他的财产看得重于一切的。
他们是宁肯要黄金而不要美德的。
——《爱弥儿》不要做有钱的人,但是要做富裕的人。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上流社会的人全部带着自己的假面具,他本身是什么样子,在他眼里并没有任何意义,他表现为什么样子,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切。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当我看到这样大的财富,这样高的门第、这样多的头衔和官爵的唯一继承人竟和乞丐一样贪婪地吞噬着一小块面包,我心里是多么嗟叹富贵尊荣的虚幻啊。
【经典话语】卢梭妙语录 论自强
【经典话语】卢梭妙语录论自强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一个孤独的者的遐想》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一个人如果爱他自身更甚于爱他的财富的话,就能保持他运用思想的习——《爱弥儿》不要使你的生命屈从于穷困和失望的念头,不要屈辱地把你的生命交给外人摆布,从今不吃那令人发呕的施舍的面包。
——《爱弥儿》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甚于怕犯罪,甚于怕世界上的一切。
——《》(第一部)做好小事情更能获得荣誉和幸福,经常受到人们的尊敬比让别人赞美数次要强过百倍。
——《忏悔录》(第一部)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不能忍受的,约束和屈从甚至会使人厌恶欢乐。
——《忏悔录》(第一部)时代不同了,但是我却依然故我。
我既不愿人家叫我到下房去吃饭,励志歌曲,也无意跟大人先生同席。
我但愿他们让我保持本色,不捧我,也不作践我。
——《忏悔录》(第二部)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实际上,人们在进行了某些观察之后,就很容易看出我们一切事业都只趋向于两个目的,即:为了自己的生活的安乐和在众人之中受到尊重。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您赐给我的食物,使我怀疑难道您境内的子民都不需要食物吗?请你把食物拿走吧,您应尽的职责还多着呢。
我能否提醒您,我的君主!去做每一个公民的父亲吧!如果是这样,我为你捐躯也在所不辞。
——《卢梭》各位先生,我站的就是一个虽然一无所知、但并不因此妄自菲薄的诚恳的人所应当站的那一边。
——《论科学与艺术》人类的尊严只能实现于自由人之间。
——《论政治经济学》你再不要为一块面包去向贵族乞求工作了,唉!这会使你的环境越来越恶化……为了提高你的威望,作一个手工业者吧!——《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一个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香榭里舍大街曾经徜徉他孤独的身影;枫丹白露树林或许还有他的体温;巴黎郊外草丛的足迹依然清晰。
于是,他仍旧保持最后的理性,奔象自然的怀抱。
孤独,他穿透着人类的肉体和灵魂,使他们欲罢不能。
他可以使一个思维敏捷的少年从此为之不振;他可以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才子从此缄默不语。
但,他决不能使一个伟大的哲人停留在昨日的幻影里,思想活跃的他决不能停止思考和遐想。
曾经,有多少人探求他倾倒一代人心底思想的火花。
可是此时,没有一个人去问津这位老人,没有人在意这个时代会给这个孤独者留下什么。
伟大的人终归是不朽的,杰出的他决不会因为他人的抛弃诋毁和诅咒而变的卑劣。
于是,在断绝与人类交往的那一段日子里,在孤独的散步中找到了自己的又一块净土。
他再一次凭借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无尽的思维在花丛和树林里发现了生命的奇迹。
是孤独使他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勇气。
他不会迷茫和无助,他超越了孤独,照亮了孤独,使孤独不再可怕。
孤独的老人最终还是孤独的离去了,这位“自然之子,真理之子”在孤独的历程中完成了生命的最后终结。
然而,这个孤独者充裕的遐想却永远在人类的血液中蔓延。
孤独,使许多有实之士无可奈何,而卢梭却用生命的全部智慧诠释了孤独的真正含义,不同凡响地为孤独谱下了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