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四个意识 适应新教材教学

合集下载

有效课堂应该树立的四种意识

有效课堂应该树立的四种意识

有效课堂应该树立的四种意识摘要本文介绍了有效课堂中应该树立的四种意识,包括学生意识、教师意识、学习意识和共享意识。

学生意识指的是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意识强调教师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学习意识强调学生应该将学习当作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活动;共享意识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积极地分享和交流知识和经验。

只有树立了这四种意识,才能建立一个有活力、高效率、愉快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有效课堂、意识、学生意识、教师意识、学习意识、共享意识引言有效的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意识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有效课堂中应该树立的四种意识,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一种高效率、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学生意识学生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中,学生应该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做好笔记等。

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学生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意识教师意识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专业性和创新性。

在有效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具备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意识学习意识指的是学生将学习当作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活动,并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

在有效的课堂中,学生应该培养学习的乐趣,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和方式。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一、教育目标设定为了在中学阶段有效加强“四个意识”教育,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我们期望通过专题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四个意识”的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指导原则。

二、课程内容规划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将围绕“四个意识”设计一系列课程。

这些课程将包括国家历史、国家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和社会。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四个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创新为了使“四个意识”教育更加生动、有效,我们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我们将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师资培训强化教师的素质是“四个意识”教育质量的关键。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我们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活动,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教育政策。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四个意识”教育研究和实践。

五、实践活动拓展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将积极拓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四个意识”的理解。

我们将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研究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评估反馈机制为了确保“四个意识”教育的效果,我们将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

我们将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在“四个意识”方面的掌握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方案。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成为了我国初中教育的一大亮点。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大量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而要想真正用好这些教材,关键在于要树立“五种”意识,即系统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谈一下如何树立这“五种”意识,用好教材。

首先是要树立系统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经过严格把关和层层筛选编排的,内部结构严谨、内在联系紧密。

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系统性认识,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课外阅读与教科文献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全面理解、综合分析的能力。

只有通过系统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教材的核心价值,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其次是要树立创新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学科创新性和前瞻性,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灵活运用教材,勇于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可以通过展开讨论、开放式题目、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次是要树立实践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践价值。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理解课文的含义,更要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

第四是要树立质量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水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习的质量,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

我们也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最后是要树立服务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学习的服务性,善于为他人服务,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品质。

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四个意识

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四个意识

专论平台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四个意识□梁红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成为常态。

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新课程理念,高效率完成单元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具备四个意识:课标意识、任务群意识、学习者主体意识、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以四个意识为指导,加强备课的针对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群教有定规,但无定法。

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尤其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落地实施,统编教材的使用全面推开,“核心素养”“任务群”“大单元教学”等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单元教学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它与传统的单元教学有哪些不同?教师首先应厘清相关概念及其关系,领会作为语文教学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作出回答。

[1]2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突破教学困境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特别予以关注,做到心有四个意识,否则定会是旧瓶装新酒,使教学又回到老路上去。

一、课程标准意识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最主要的课堂教学形态,尝试这种新的教学形态,教师必须领会新课标理念,并在课标理念引领下吃透新教材,这是备课过程中应具备的第一个意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2]2而高考评价体系高度契合高中课程改革理念,可以积极促进素质教育正向导向作用的发挥。

教好部编语文新教材要有六种意识

教好部编语文新教材要有六种意识

教好新教材要有六种意识从2012年4月28日以来,部编教材的编写已历时近五个年头,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终于看到了教材的真面目,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因为部编教材的审核程序非常复杂,比如专家审查,编审会商修改,百名特级教师审读,专家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相关部委、马列主义工程委员会、民主党派审查,然后刘延东委员审查过关后交由刘云山常委审查,最后还有可能呈报习近平总书记审阅。

前后共要进行二十轮左右的审查,因此“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们这一套教材很好地接受了国外的一些教材编写的经验,体现得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都编了一个阅读策略的单元。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地指导本教学,涉及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老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课改以后经常出现的词语,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一定得弄懂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它涉及到三个方面:首先是课程,其次是教材,第三是教学论。

目前,我们国家对“课程论”的观点都有分歧,如果连“课程”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怎么样用教材教呢?我们认为一套好的教材能够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对于这套教材我还有一个认识就是“部编教材好教,农村也好城市也好,拿到我们这套教材第一印象就是好教,但教好并不容易。

”文学修养、汉字的一些理论、文化等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高。

所以我今天讲的主题就是“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

尽管部编教材不好教,但是我们一起来努力,争取把教材教好。

这六个意识第一个意识就是“国家意识”,第二个意识是目标意识,第三个是文体意识,第四个是读书意识,第五个是主体意识,第六个是科研意识。

1首先谈第一个意识——国家意识。

按照中央的指示我们的教材要编成“统编本”,而今天我们的教材是“部编本”。

“统编本”的教材是大势所趋,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编写部编本的教材呢?因为国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要通过语文课程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首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要体现国家意志,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是每个国家的共性。

教师四个意识进行工作总结

教师四个意识进行工作总结

教师四个意识进行工作总结
近期工作总结:
一、政治意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员身份和职责使命。

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大局意识:
本学期,我坚持校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的教育发展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三、责任意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心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四、创新意识:
这学期,我不断思考和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加强四个意识的贯彻,我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积极进取,做到了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但我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备课不足够充分,课堂管理还有待加强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 努力强化四种意识,激活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 努力强化四种意识,激活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努力强化四种意识,激活语文课堂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笔者认为,激活语文教学应增强以下四种意识。

1、情感意识: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把握情感、丰富情感的活动。

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感这根主线,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几乎所有的文本都注入了作者的七情六欲。

教师应努力寻求其情感的切入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借助文本唤醒学生的情绪体验。

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始终是以情感为动力的。

语文教学的流程,必须突出学生个性的情感。

学生主体必须对文本感同身受,产生独特新颖的个人体验,才能有情感的自由和心灵的顿悟。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丰富情感生活,形成内驱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为此,教师应不断刺激和反馈,以情感传递人性,以情感表达活力,从而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语文学习。

如果教师没有澎湃的激情,则很难教出具有浓浓情味的语文课;如果学生缺乏情感的流淌,势必会造成其精神之源的枯竭。

2、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夯实基础、形成能力的原动力,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入到与文章有关的情境中来。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在多而在精,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特别应注意的是,把问题转换成一个话题,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话题有一个谈话中心,有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参与,而且参与者有一个对话的平等性。

话题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可向四周辐射,其丰富性显而易见。

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教师应鼓起学生质疑的勇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自然也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

学生质疑使其从他主走向自主,从接受走向体验,从而使课堂从对白走向对话。

可以说,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堂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统编教材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流。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真正发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优势,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树立起“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一、树立“多元”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又有现代优秀文学作品;既有文言文,又有现代白话文;既有诗歌,又有散文;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外国文学。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多元”意识,能够能与之并重,不偏不倚,不偏不激,既不偏废古文,也不偏袒白话文,既不偏废文言文,也不偏爱白话文,要能够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二、树立“批判”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虽包含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完美的,都适合学生。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批判”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其中的问题,要敢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评判。

只有不盲从、不盲从,不轻信、不轻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树立“思辨”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既包含了精美的文学作品,又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思想,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思辨”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探寻其中的哲理,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体会其中的艺术价值。

只有善于思辨、善于思辨,敢于质疑、敢于怀疑,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才能真正得到文学作品的意义。

四、树立“创新”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虽然已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生吞硬化。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创新”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启示,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新的能量,新的灵感,新的思维,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开拓新的思路,新的实践,新的探索。

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四个意识

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四个意识

心理 学 家布 鲁 纳认 为 : 习 是 一 个 主 动 的 过 程 。初 学 三 化 学 知 识 有 很 多是 分 层 次 呈 现 出 来 的 , 果 教 师 不 去 如 考 虑学生 的思 维特点 , 想 一蹴而 就 , 往会 把学 生从 总 往

和谐 意识 : 自主 、 积极 、 激情
以我 执 教 的 全 区公 开 课 “ 学 与 生 活 、 会 、 源 ” 化 社 能
化学 的兴 趣 , 原来 化学 就在 我们身边 , 使学 生能够 主 促
动 地 学 , 作 地 学 。 亲 其 师 , 其 道 。 化 学 课 上 , 利 用 合 “ 信 ” 可
为 例 。 当 教 学 过 程 进 行 得 非 常 流 畅 之 时 , 外 情 况 出 现 意 了 : 一道选择题 “ 认 为较好 获得氢 能源 的方法是 : . 有 你 A 电 解水 ,. 温 加 热 分 解 水 , . 用 太 阳 能 和 催 化 剂 分 解 B高 C利
‘ _ 驭 手 针 艽 ・ 慊 呈
化 学有 效课 堂教 学 的四个 意 识
尚 昌 海
( 州 市 邗 江 区 蒋王 中学 江 苏 扬 州 2 5 2 ) 扬 2 16
摘 要 : 视 培 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的 教 学 策略 , 能 取得 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 应 关 注 四 个意 识 : 谐 意 识 、 重 才 和 生成 意识 、 问题 意识 、
民 主 、 放 、 谐 的 教 学 氛 围 , 学 生 自 由探 究 、 立 思 开 和 给 独 考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 学 生 平 等 地享 受 教育 资 源 。 让
沪教版教材 安排 了很 多栏 目, 家庭小 实验 ”“ 如“ 、调 查 与研究 ” “ 、 资料 ” “ 、 讨论 ” “ 学 ・ 、化 技术 ・ 社会 ” , 等 教师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教育部门针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出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国情、民族情怀和时代情怀的现代公民。

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五种”意识,以更好地使用和实施这一教材。

一、树立责任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全面理解和提高阅读能力而设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教材,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辅导,提高语文素养。

二、树立创新意识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仅仅是一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树立关爱意识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树立关爱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的教育。

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温馨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树立刻苦意识教师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树立刻苦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钻研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树立合作意识教师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树立合作意识,与家长、学生、同事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将家长的力量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与同事共同进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之中。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如何用好这本教材,发挥它最大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树立起“五种”意识来引导和指导。

第一种意识是全局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囊括了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

当我们教授这本教材时,一定要具备全局意识,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只有站在全局角度,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思想,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

第二种意识是关联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关联,将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和串联。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种意识是质疑意识。

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但只有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质疑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的意图、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等问题,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第四种意识是创新意识。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授他们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在创新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力量。

第五种意识是审美意识。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体验和感知文学作品的美和艺术价值。

可以通过欣赏名家名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树立“五种”意识,能够使我们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

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

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四个意识之一———主责意识首先要说明,我是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

教育理论家们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教育,我们则是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感悟教育,所以我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我觉得从实践来看,教与学这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教师,这一点旡论是理论界还是教师中认识应该是一致的。

在教改中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从本质说是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我们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所以才呌教“学”,就是说,我们课堂上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学”,这才是最基本的目标。

总之,上面所说,概括起来就是: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而在教会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是別人替代不了的。

由此,我认为,做为教师应该树立以下四个意识,即:主责意识、导思意识、规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主责意识。

教师主责,天经地义。

现在都在提教师主导,这是对的,但我认为首先要强调教师主责,这样才更有利于落实教师主导。

强调学生主体,但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这也是我要强调“主责”的基本思考。

因为,既然承认在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即课上的好不好,学生学的好不好,主要责任是在教师,客观事实是这样、,广大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择校风很盛,择校的实质是择师,因为只有好教师才能出好质量。

办学校,校长很重要,可是好校长抓谁呢,还是要抓出一支好的队伍,好的教师,因为,教师队伍是立校之基。

所以强调教师主责意识,首先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主要是教师的责任,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有些课中只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理解多深是多深,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是正确的,但这必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非成年人的自学话动,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决不能动摇。

以“四个意识”确定教学内容——以部编教材中《春》一课的教学为例

以“四个意识”确定教学内容——以部编教材中《春》一课的教学为例

2017.11理部编教材的亮点之一即是开发出了一套清晰的助学系统。

教材的执行主编王本华女士特别强调:“新教材注重建构助学系统。

”[1]这些助学系统,分布于教材的各个部分,具体来看,包括这样一些条目和板块:每一单元之前有“单元提示”,教读课文有“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自读课文有“旁批”“阅读提示”……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助学系统”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然而,抓手从来不会自动地成为我们的“手”,如果没有适宜的教学理念,没有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好的抓手也不可能化为有形的、现实的教学实践,如何将助学系统转化为教学内容值得深入思考。

此外,笔者还发现,助学系统设置的分栏目各有所侧重,或着眼于一个单元若干篇课文的共性特征,或立足于单个文本的独特价值,如何将助学系统整合、优化为一体亦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忌顾此失彼,将单元总体取向与文本个性特征割裂开来。

上述两个问题,总结为一句话便是:如何将助学系统有效地整合起来,并确立出合适的教学内容。

笔者以为,其有效路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有宏观格局,树立“整体意识”和“单元意识”,又能有微观眼力,培养“文本意识”和“学生意识”,以层层衍生的方式,用好助学系统,高质量地与教材的编写者对话,使新教材焕发出应有的“新光芒”。

一、整体意识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老课文了,这次的部编本依然留用了此篇经典散文,它被安放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的位置上,可以说,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有示范意义的。

温儒敏先生指出,备课时要研究教材,要有全局意识。

[2]部编教材的创新设计在于,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这种编排方式不同于当下流行的“人文主题”组元或“人文与文体混合组元”,它的优势体现为:既能赋予学生人文精神的滋润,陶冶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操,又能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口粮”,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此外,新版部编教材还对“课型”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归类,在“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中,课型不再沿用以往的“精读”“略读”老称谓,而是全新启用了新的课型名称:“教读”和“自读”,目的就是要把阅读的“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展开自主阅读,自主构建自身的书香世界,从教读课文中“学法”,在自读课文中“用法”,并进一步地将这些培养的阅读兴趣拓展至课外、将习得的阅读策略迁移至课外,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等语文教学主张。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统编,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

而要更好地运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必须树立“五种”意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第一种是“全面”的意识。

我们要强调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灌输,而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通过统编的教材,我们可以有机地将语言、文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二种是“批判”的意识。

在运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要引导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

统编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许多社会、历史、文化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主题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种是“质疑”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充分体现了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我们也不能盲目接受,而是要运用批判的眼光来质疑教材的优缺点。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多样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第四种是“创新”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系列优质的文本和活动设计,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作为语文教师,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进行创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剧本编写、课文改编、演讲比赛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五种是“关注”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突出了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作为语文教师,我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目标聚焦课程组建整体施教方法实践———浅谈统编本教材使用的四个意识

目标聚焦课程组建整体施教方法实践———浅谈统编本教材使用的四个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0.04———浅谈统编本教材使用的四个意识文|何小玲统编本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加大了课型区分度,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分内事,阅读教学实现了“三位一体”,注重语文学习的两个延伸,即向课外阅读延伸和生活延伸。

基于教材特点、课标要求和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用好统编本教材能让语文学习大道至简,教师需有“目标聚焦、课程组建、整体施教、方法实践”四个意识。

笔者将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元“有趣的故事”为例,阐述四个意识下的教学推进。

一、目标聚焦,让教学简单认真研读课标和统编本教材后,我们不难发现,统编本教材以课标为纲,将小学生六年语文学习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要涵养的人文精神、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等,巧妙地分散在每册每单元教学中,只要以教材为本,聚焦单元目标施教,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便能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呈螺旋式提升。

那么如何聚焦单元目标进行教学呢?统编本教材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有明确的“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提示,进行单元备课时,教师必须通读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将单元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每课时的教学中去,精准地定好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简单、集中,让学生学习目的性强,一课一得,切莫贪多。

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趣的故事”,单元导语提示要掌握的语文要素为:(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2)学会写童话故事。

涵养的人文思想是:感受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的有趣,感悟学习其中的道理和精神。

于是围绕着单元导语的提示,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为:1.默读课文,交流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故事中人物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特点。

3.能借助表格、插图等提示,按顺序自然大方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复述得吸引人。

用好新教材应树立四个意识

用好新教材应树立四个意识

是 学 生 生 活 最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秋天 的怀念 》 和《 散
步》 两篇 叙 事 散文 为保 留篇 目 , 都 在 质朴 的叙 述 中蕴 含着 亲情感 人 的力 量 ; 两篇 散 文诗 《 金 色花 》 和《 荷 叶・ 母亲》 用物 象 寄托感 情 , 用 诗 歌 的语 言 去 赞 美 亲 情 ; 文 言 文 是 初 中文 言 文 的第 一 课 , 所选 文本 是 《 世 说新 语 》 中两 篇 - N 家 庭 生 活 的精 美 短 文 , ' 体现出“ 方正 ” 的家庭 教养 。 此外 , 删 去 了《 羚羊 木雕 》 一课 , 既 减 轻 了课 内 的 教学 任务 , 同时也 使单元 主题 更加 纯 粹 。 第三 单元 是一 组记 述学 习生 活 的文章 。 其 中 大 文 豪 写 自己 青 少 年 时 代 学 习 和 成 长 经 历 的 文 章 , 特 别 贴 近 初 中学 生 的 学 习 生 活 体 验 ,容 易 让 学 生 产 生 共 鸣 。 这组 文章 中还深 刻 蕴含 着童 真 、 童趣 和 爱 。这些 都 是 学 生 价 值 观 形 成 的 重 要 给 养 。 文 言 文 篇 目《 < 论语 > 十 二则》 是 可 以奉 为圭 臬 的修 身 人 生 准 则 , 对 学 生 的修
l 备 教I 本 版 编 辑 / 范 宇 飞
◆教材广角
用好新教材 应树立 四个意识
( 槐荫 区教 育 局教研 室 , 山东 济 南
摘要 : 部编 版新教 材 的应 运 而 生 , 为 初 中语 文 教 学 注 入 了新 的 活 力 。 用 好 部 编 版 新
运用为核心 , 在 语 文学 习 的过程 中 , 注 重 学 生 良 好 品
从 字顺 ” 调整 为 “ 热爱 生活 , 热爱 写作 ” 。 课 文 阅 读 和 写 作 训 练 中都 渗 透 了 审 美 教 育 。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毋庸置疑,当今世界,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就在我们面临极大困惑之时,上级领导审时度势,适时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办学方针,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随着这一活动的积极推进,如何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则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就个人的观点而言,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在意识形态解决四个问题,即: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才能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一、牢固树立学习意识。

必须继续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加强对构建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

要将构建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吃得透,记得牢。

要善于坚持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

要养成无处不学习、无时不学习的良好习惯。

业务学习要伴随自己的职业终生。

学习的内容要广泛,既要学习文本当中的知识,又要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优质课例——哪怕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也要成为有心人,消化、吸收,成为己用。

要善于加强对新理念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精神的学习,是深入开展构建活动的基本保障。

检验是否牢固树立学习意识的核心问题就是看是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看是否把学习当做花架子,忙于形式,疲于应付。

把理论学习落实到实处,写学习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但核心问题是要做到用心。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虽然注重了对教学的反思,却忽略了对学习的反思。

今后,我们不仅要坚持写学习笔记,还要善于写学习心得,要针对学习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真正把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把学习落实到实处。

谈到学习,听评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因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师间要加强相互听课,相互评课,要把听评示范课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相互取长补短。

尽管我们目前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明了这道理。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中学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革,我们需要积极提高“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中学的“四个意识”专题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学的“四个意识”专题教育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责任、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负责人要认真组织部署,明确“四个意识”专题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负责人,构建管理体系。

同时,学校领导要对“四个意识”专题教育进行考核评估,并将其融入党建工作考核之中,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制定教学计划坚持科学规划,注重整合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做到教材和教法的精准匹配。

同时,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三、采用多种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如讲座、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专题研究、实地考察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四个意识”专题教育内容,深度挖掘“四个意识”教育内涵。

例如,在生命安全、环境保护、爱国主义、扶贫济困等方面,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互动式讲座、主题班会、品德教育活动等课程。

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四个意识”教育必须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应该融入到各学科、各环节之中,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科研、教师日常工作、学生成果评价等方面都要加强学生“四个意识”的培养。

例如,可以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推出针对名师授课的系列活动,鼓励名师们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全方位保障学生“四个意识”的实现。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四个意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

建设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四个意识”教育的必须条件。

树立课程意识 重组教材内容

树立课程意识 重组教材内容

树立课程意识重组教材内容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课程是教育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中,课程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树立课程意识,重组教材内容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树立课程意识树立课程意识,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的过程,其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创造性的思维。

对此,我们就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强调课程整合。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和融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组教材内容重组教材内容是实现树立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传统的教材内容往往过于功利化和片面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我们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现实社会是多元化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来重新审视教材内容,使之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注意教材的创新性。

教材内容应该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探索,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之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能力。

要强调教材的适用性。

不同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需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长和兴趣来调整教材内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四个意识适应新教材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它们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构建了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好教科书的各种设计,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等等一些错误倾向,从而树立和强化一些新的教学意识,真正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以便创造性地为教学服务。

一、人文意识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新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人文意识。

1、应善于引领学生,使其愿意亲近文学。

如果说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入口处的话,那么文学教育就是语文教育的入口处。

当代作家赵丽宏说:“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为此,我开展了一系列“我爱文学”活动,出墙报,办导刊,诵读、赏析诗词,推荐、阅读名著名篇等等。

在班级中,真正掀起了一个热爱文学的热潮,将学生们领进文学的殿堂,漫游文学的大世界。

2、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

人文素质需要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是必须积累的,我于是多引导学生背诵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篇、名段,除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大量名家作品外,还另外推荐了一些诗辞歌赋,掀起第二个热潮——背诵热潮。

这样增强了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人生品位和人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3、挖掘出教材中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让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制约作用,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懂得个体与群体的融合,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如《周处》中古人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观点,周处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猫》中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斑羚飞渡》中所展示的动物世界的整体精神、群体意识,《心中的鹰》昭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例子。

二、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更是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视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一般从三方面入手:
1、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提倡养成“四问“习
惯,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写得更好吗?通过引导学生多问会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创新的能力
2、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的潜能。

一是在阅读中激发想象,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或自己设计习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教《静夜》诗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和鲛人流珠的传说,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观察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段话。

”……二是引导学生多写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优化创新精神永不枯竭的重要手段。

3、进行一点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的做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转换成研究课题,或学完一个单元后设计专题研究。

如学完第三册三单元后,设计研究性练习“寻求动物精神的闪光点”,让学生去观察查阅各种动物的习性、群居生活的情景等,然后做成资料小卡片,在班上交流总结,让他们体验发现的快乐,从而激发创造的热情。

三、活动意识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更加高远的视角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

学生的活动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理念,通过析读课文、研读课文、赏读课文、巧读课文等方法和技巧,有理、有趣、有效地进行学生课堂活动设计。

简单地说,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为学生学的活动,教师讲析的主要内容应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

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的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如教《社戏》时,我组织了“评优秀板书”活动,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己设计板书,评选出最佳板书,理清课文脉络,培养阅读能力。

“人物评说”活动,通过大家评说文章中的人物,聪明、机灵、能干的双喜,淳朴、无私、憨厚的阿发,宽厚、淳朴、热诚、好客的六一公公在同学们的心中更加栩栩如生,自然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背诵比赛”活动,背诵也可搞得活泼有趣。

如让两组学生进行接力背诵比赛,即每组由第一人开始,若有背错处,立即坐下,后一人接着往下背,依此类推,直到背完全部内容,最后看哪组接力的人少,哪组为胜。

又如教《乡愁》时,我组织了演读活动,有男领、女领、男合、女合、众合,真是一唱三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准备辛辛苦苦要讲的内容,学生在如痴如醉地朗读中都领悟到了。

再如教《斑羚飞渡》时,我组织了“精彩场面叙说”活动和“思绪放飞”活动……我想,只要教师树立了活动意识,认真钻研了教材,就会想出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的活动。

活动意识不只局限于课内,更应该延伸到课外,如教材中为我们设计的“语文知识抢答赛”、“说成语故事比赛”、“普通话讲演比赛”、“社会采访”等活动都应认真、精心地组织。

并且教师还可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如“吟诗作对中秋晚会”、“读书卡片展览”等等,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四、体验意识
高级教师曹书德说过,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品味、涵咏、熏陶、感染。

教学文学作品时,要让学生深入到作品中去体验作品的优美语言、浪漫气质,去体验作品中的感情、主人公的思想,去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进一步帮助体会和领悟作品。

也就是说,要树立一种体验意识。

具体做法如下:
1、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动作、神态再现作品。

如教《皇帝的新装》时进行课本剧的表演,从而体验文中角色。

2、可以挖掘自身生活体验来领悟课文内容。

如教《社戏》时让学生完成探究练习: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平生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甜蜜、美好的童年生活在“我”的心目中永远珍藏,是无法替代的。

教《阿长与山海经》时,做探究练习:作者先写他憎恶阿长,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你的身边有像阿长这样的人吗?通过挖掘出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进一步体验文中“我”的感受。

3、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体验创作的美妙。

大纲指出: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为此,我们应该学用兼顾,巧训勤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他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我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成立了“小小诗社”,办起了“文学新星”周刊,编自己的文集,让他们的作品有展示传阅的机会,使创作成为语文教育的体验途径。

“意识源于存在,思想指导行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

愿我们的课堂可以听到欢声笑语,可以看到精彩表演,愿学生和老师像朋友一样交流,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无穷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