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评课稿
小学语文_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四、五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本文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能力。
效果分析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评课稿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有幸聆听王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第二课时,让我受益匪浅。
《桃花心木》这篇课文,通过写种树人让数目自己学会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借树喻人,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课前导入自然、新颖教师出示课件后,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自然想到是桃花心木,老师紧接着随机抛出问题:如“说出它的外部形态和名字?”。
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激发。
接着教师和学生共同揭晓本文是围绕“树”和“人”两个字写的,学生对本文的深刻涵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这堂课上,王老师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地读,其中包括自由读、迅速浏览、默读、抓住关键词读、站起来读,比如“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全文的中心句,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于是教学中王老师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读,使学生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读,而是充分挖掘文本,进行有目的、有指导地读,指导学生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
通过聆听王老师的这节课,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还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小学语文交流课《桃花心木》听课记录评课稿
小学语文交流课《桃花心木》听课记录评课稿《桃花心木》评课《桃花心木》是人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下面简单谈一谈听陈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后的体会。
一、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整体意识。
从课前谈话“说规律”开始,到初识桃花心木,感受奇特的种植方法,最后由物到人。
各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紧紧围绕这点从多角度多形式进行训练。
如: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象一下,不同的桃花心木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同时也培养了个性和表达能力。
二、把握学情,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悟。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是道理非常深刻。
陈老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谈养花,认识桃花心木,理解种树人的特殊做法。
学生通过种树人特殊做法的事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虽然最后的时间不够,但是学生已经完全懂得了文中的道理。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三、课堂设计提纲挈领,以小见大。
本课学生随着教师精心准备的问题一步步走向深入,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研究解决一些重点问题,思路清楚,读中感悟。
教学中陈老师以事情发展为主线,以种树人的奇怪做法为切入点,层层展开。
当学生说种树人为什么不按规律办事的时候,教师适时抓住“百年基业”和“不确定”,分析种树人这种做法的原因,使课堂设计提纲挈领,以小见大,变得丰富起来。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及评课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广丰区嵩峰中心小学涂仙云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语段,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作者的感受,获得人生的感悟。
3、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感悟种树人的话和作者揭示的育人道理,体会到作者写“育树”是为了说明育人的道理。
一、复习检测,导入新课(课前板书:桃花心木)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一件什么事?(种树人种树的事。
)2、有意见吗?(没有)你上节课学习认真。
板书:种树品读课文(3—7自然段),探“奇”质疑1、种树人怎样种树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种树人种树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找出来了吗?谁来读读。
(生答)还有吗?(生答)预设学生交流:(1)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2)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3)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4)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5)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你们找的是这几句话吗?老师也同意大家的意见。
我们共同读一下这几句话。
课件:(1)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2)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3)浇水的量也不定, 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4)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5)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4、你发现了什么?生:2、3、4句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有时”5、你真会发现。
这说明什么?生:浇水没有规律。
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时间也不6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板书: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7、他这样种树作者明白吗?(不明白。
)8、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你从哪个词语看出作者不明白?(奇怪)作者用了几个“奇怪” ?(3个)9、你很会学习。
"不确定"的美丽——《桃花心木》教学实录及点评
文 — — 《 花 心 木 》 我 们 先 来 欣 赏 桃 ,
它。
( 放 桃 花 , 图 片 , 学 生 欣 播 1木 2
赏。)
一
对 作 者 的 那 一 份 情 有 独 钟 的 感 悟 。】
二 、 读 , 理 初 梳 师 : 花 心木 , 是 这样 一 种特花 心 木 的
感 受 , 前有 画 面 , 读 的 时候 , 眼 在 要 的 心 绪 , 来 读 一 读 这 句 话 。 再
把心 中的感 受放 进去 。( 范 读 ) 师 词
顿 的。
师 生 :桃 花 心 木 是 一 种 特 别 的 统 一 。 】
三 、 读 。 究 再 探 师 : 当 作 者 看 到 种 树 人 的 那 些
句 子 , 起 来读 ! 一 生 : 齐 读 )桃 花 心 木 是 一 种 特 (
别 的树 , 是 在 这 篇 散 文 里 , 者 仅 可 作
仅是 在写 树 吗? ( 书 : ) 板 树 生 : 异 口 同声 ) 是 。 ( 不
别的树 , 形优美 , 大而笔直 , 树 高 从
前 老 家 林 场 种 了许 多 , 已 长 成 几 丈 高 的一 片树林 。
‘ ‘ 定" 不确 的美 丽
— —
《 桃花心木》 学实录及 点评 教
@执教 : 雷英 王 点评 : 何 平
一
一
、
导 入 ,品树 ” “
片树林 。
师 : 我 们 要 走 进 林 清 玄 的 散
【 评 : 体 会 到 作 者 的 一 份 心 点
情 , 回 过 头 来 读 这 句话 , 不 仅 仅 再 那 只 是 对 桃 花 心 木 外 形 上 的 美 , 更 是
《桃花心木》课堂观评记录
本课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了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体现了学科特点。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教师在整堂课中很好的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选择学生所不理解进行讲解、引导,教学生不会的,真正做到详略得当。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教师能合理使用教材,并结合校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在阅读中教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
补充视点:
在阅读中教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改进建议:
在我看来,这是一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话,我认为学生的交流讨论可以再充分些。。
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孩子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内在联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老师注意建立知识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注重联系前后文突破难点。课堂上注意了与生活联系,如“生活中有那些不确定”等问题的提出,让孩子的目光从桃花心木投向“做人要学会独立”等。
课堂观评记录
任职学校
城关小学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年段
六年级
姓名
孙希芹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情况来看,此目标明确、恰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教案含反思
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重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道理。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
(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
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
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
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
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
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桃花心木》优秀评课稿文档
《桃花心木》优秀评课稿文档"Peach blossom heart wood" excellent course evaluatio n draft document《桃花心木》优秀评课稿文档小泰温馨提示: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本文档根据新闻报道的特点真实、新鲜、及时、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一、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整体意识。
从课前谈话“说规律”开始,到初识桃花心木,感受奇特的种植方法,最后由物到人。
各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紧紧围绕这点从多角度多形式进行训练。
如: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象一下,不同的桃花心木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同时也培养了个性和表达能力。
二、把握学情,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悟。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是道理非常深刻。
陈老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谈养花,认识桃花心木,理解种树人的特殊做法。
学生通过种树人特殊做法的事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虽然最后的时间不够,但是学生已经完全懂得了文中的道理。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桃花心木》评课稿范文五篇
《桃花心木》评课稿范文五篇听了刘教师的这节《桃花心木》,让我看到了一节踏实、灵敏、动情的课堂。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展点评:一、导入新颖,格言和图片相映成辉。
这节课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格言和树木的图片导入,让学生考虑种树和育人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导入,使学生带着考虑走入下一部的学习中,把课堂的第一锤真正地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
二、读中感悟,激情昂扬。
本节课真正表达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自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学生激情昂扬,思维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三、情境创设,惟妙惟肖。
在读课文时,教师先采取对话的形式,激活了文本也把课堂教得更生动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似乎走入了生活,在轻松、愉快中队课文内容理解的更深、更透。
四、发挥想象,适时练笔。
语文课堂中,学生思维的训练和习作的训练才能应时时都要浸透。
这节课教师设计了“假设你是一株桃花心木,你会想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心中的想法倾注于笔端。
既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得习作才能得以进步。
再完美的课也会有缺憾,本节课存在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1、在分析重点段落时,拓展联络实际的事例有点脱离了分析的主题,牵引的过远,耗时过长。
2、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师应该在分析完课文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点拨,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什么是借事喻理的写法,而不是一带而过。
在这节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白教师始终营造着一种“平等、信任、鼓励、自主”的教学气氛,这也正符合了新课标中的语文教学理念。
在白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的学、自信的学、兴趣盎然的学,课堂效果非常好。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胡教师先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读书,接着引导学生提出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同时,由学生自主的寻找运用各种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让学生读中“感”情,读中“悟”理,进展情感体验,明白道理。
这一切都是通过点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切显得那么自然、真实。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语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点评
3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辛集市辛集镇第十小学李响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寓意深刻。
文章通过讲一个培育桃花心木苗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从而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受考验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道理。
学情分析:1、目前的小学生深受长辈溺爱,挑剔、攀比成风,缺乏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借桃花心木喻人,充分联系实际,旁敲侧击,给同学们以生活启迪,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
2、纵观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贵在读—悟—思,多种方法交替运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启迪学生思维。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以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和知识水平两条主线,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学生潜力,变死文本为活教材,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在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去思考、发现、交流、体验,得到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心灵的陶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树吗?对,它的名字就叫“桃花心木”。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补充。
3、激趣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课文《桃花心木》。
板书:3 桃花心木【设计意图】学生对桃花心木这种树了解甚少,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让学生对桃花心木的外形及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脉,敢于质疑。
1、(出示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读完以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完课文,你有哪些疑问?【设计意图】在同学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优质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评价
优质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评价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5个生字,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一、检查预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1 桃花心木》,齐读课题。
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预习收获。
(一)出示“预习要求”1、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树木。
2、朗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掌握生字读音,理解新词的含义。
3、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写的?4、用笔记下读书收获和疑问。
【设计意图:用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预习,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
多媒体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组词。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检查督促学生认真预习,保证质量,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同时教师借机了解学生预习的质量。
】二、答疑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
(一)学习要求:1、阅读课文,想一想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使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画出相关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桃花心木的成长过程受到的启示,多读几遍。
3、联系第1、2个问题,想想作者采用怎样的写作方法?4、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下读书收获和读书疑问。
【设计意图:将本课的主要内容用三个大问题提出来,引领学生有目的探究。
同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提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针对学习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个性化的解读过程,留给每个学生思考的空间,督促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
】(三)小组交流1、知道了什么。
2、交流疑问,小组解决不了的形成小组问题,组长记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轮流发言,彼此间取长补短,解决一部分组内的疑问,概括出本组共同的疑问,交流时提高效率。
《桃花心木》反思评课稿
《桃花心木》反思评课稿《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
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借树喻人,文笔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根据新课标第三阶段阅读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我们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在这堂课中,原老师运用导学提纲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写作方法,充分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一、围绕课题质疑,培养问题意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起着总领全文、表达作者情感和表明作者写作目的作用。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培养问题意识,既有利于理解文章,又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写作中题目的确定。
上课伊始,原老师指着黑板上“桃花心木”的课题,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名篇桃花心木。
”齐读课题后问:“第一次读课题时产生过什么疑问?”同学们有的说,“桃花心木”是什么?有的说,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前一问题,通过同学的交流及老师资料的补充,即时解决。
而后一问题,预设中是由老师提出,存疑激趣。
但实际上课时,学生开场就提出这一最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马上给予肯定。
看来,这名学生已经养成了向课题质疑的习惯。
“作者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这个问题,关乎本节课最大的难点。
此时原老师面对学生的疑问,先存疑问而不解释,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交流欲望,也给他们更多的探究空间。
二、突出重点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桃花心木》评课
《桃花心木》评课
孙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有以下亮点:
会重点词句,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
学生的感情变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中自然发生的。
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三维目标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结构,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
能够融入情感这个磁场中的有知识,有水平,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能够共生的载体,由种树领悟人生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实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个文章的文眼来实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
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相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持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
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实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评语范文专题参考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评语范文专题参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三、前置作业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四、教学过程: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议论: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
4、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5、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拓展提升,领会主旨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教学反思: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3、为什么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课前准备: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课件出示)萎()秧()番()锻()勃()委()殃()翻()段()脖()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评优课说课稿评课稿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评优课说课稿评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三课《桃花心木》
一、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文章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这篇散文文质兼美、隽永耐读。
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
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
文章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眼中种树人种种奇怪的行为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学情分析
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在《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并不陌生。
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把学生身边的事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本篇课文,抓住“种树。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桃花心木》的教学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桃花心木》的教学及反思一、自读自悟、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生 1:我发现桃花心木能长几丈高,而眼下的桃花心木只有膝盖高,可有苗人却显得漫不经心。
生 2:我发现育苗人的行为古怪。
生3:我也这么认为,育苗人为什么育苗人为什么育苗时没有规律?、、、、、、、、、、、、、、师:是呀!你们道出了作者的心声,作者也对育苗人的行为产生了疑问,他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看法吗?生 1:作者以为他太懒了。
生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呢?生 3:作者以为他是个忙人,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生 4:我认为他不是忙人,忙人怎么能做事从从容容、有条不紊?生 5:可能育苗人有什么奥秘吧?、、、、、、(评析:这里以为自渎自悟的方式,落实课标指出的加强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产生,从而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戴上头巾换角色:现在我就是育苗人,你们有什么疑问就来采访我吧。
同学们打破了平时提问的方式,争先恐后地一涌而出一大堆问题:生 1:育苗伯伯,你是不是偷懒才使桃花心木枯萎了?生 2:伯伯,你浇水到底什么时候来?多久来一次?生 3: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生 4: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生 5:你做事好不用心,桃花心木苗枯萎了,你为什么不及时给它浇水。
生 6:伯伯,你这么做有什么道理吗?、、、、、、师: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让老师有些应接不暇,我毕竟不是育苗人。
让我们走近育苗人,相信问题不难回答。
(评析:创设采访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使其打破平时提问的盲目性,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其间教师用心倾听,充分关注,并合理用学生生成的问题资源,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学习。
)三、合作交流,突破重点。
(一)小组交流汇报。
师: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请各位小组就这些问题结合课文进行讨论学习,帮助育苗人来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点评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点评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读课文揭示的育人哲理。
2.在教师引导下,体会课文“层层设疑,寓理于事”的表达方法。
3.借鉴课文句式,练习表达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听写训练1.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一齐读课题。
林清玄的文章清而不玄,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
听老师念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林清玄写在《桃花心木》课文里的,请你用心听,仔细听。
这段话共有几句?2.交流。
评价:这就叫会听!这段话非常特别,每句话都有“在不确定中,我们……”,排列整齐,是一组排比句。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听一段话,能听出几句,怎么听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教学设计,但却是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语感训练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听。
让学生从句子的停顿,从每句话开头的相同捕捉到这段话的结构。
掌握这段话的形式特点,使学生的语感从迟钝到灵敏。
从而习得言语,积淀语感。
)3.老师告诉你们,这段话不但句式非常特别,而且很富有哲理,富有哲理的话我们应该会写,谁上黑板听写第一句?其他同学拿出笔在自己本子上听写。
点拨:(1)老师再念这三句话,请你听清楚,记住了,因为只有听得进,才能记得住、默得出。
(2)师巡视点评坐姿、书写美观及速度,并相机请第二位、第三位同学上黑板默写。
4.评价。
第一句话是谁写的,请他自己大声读一读。
评价要点:听得是否准确,写得是否正确。
(点评:通过听写这段话,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记能力。
且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坐姿、书写美观及速度进行点评,并以此作为能上黑板听写的权利,训练的是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
体现的是教师实实在在教语文,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
)5.这三句话太重要了,含义太深刻了,不但要会默写,更应该铭记在心,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三句话,看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点评:从听到记至读,并不是简单游离于外的语文能力训练,而是把课文中最富含育人哲理的段落以不同的形式融进学生的头脑,刻入学生的内心,并且在熟读中成诵。
评课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评课稿首席点评马庆玲《桃花心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作品。
这篇课文借树喻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寻找水源”的育树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心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了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
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
本课学生需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一是掌握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三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能在写作运用。
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借种树喻育人的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是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薛老师正是在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抓住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本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
本节课我认为最有创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夯实基础注重积累以前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阅读教学,忽略了字词基础知识,资料链接的夯实、积累。
本节课薛老师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时,有意用不同颜色的表示生字、二类字、易错字,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时通过做练习册巩固字词,夯实了字词关,通过课件介绍作者,桃花心木得名的原因,比以往让学生念念所搜集的资料印象更深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积累了课外知识。
二、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自从我校语文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以来,语文课堂在导入新课后,首先呈现的一个环节是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交流,而本节课薛老师把提纲分解为问题探究、学法指导、交流提示三个层次,把提纲更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的自学操作,减少了自学的无序性盲目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中可以看出薛老师是一位勇于创新,肯在教学上动脑花功夫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心木评课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桃花心木》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的这节《桃花心木》,让我看到了一节踏实、灵活、动情的课堂。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一、导入新颖,格言和图片相映成辉。
这节课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格言和树木的图片导入,让学生思考种树和育人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导入,使学生带着思考走入下一部的学习中,把课堂的第一锤真正地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
二、读中感悟,激情昂扬。
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自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学生激情昂扬,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三、情境创设,惟妙惟肖。
在读课文时,教师先采取对话的形式,激活了文本也把课堂教得更生动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似乎走入了生活,在轻松、愉快中队课文内容理解的更深、更透。
四、发挥想象,适时练笔。
语文课堂中,学生思维的训练和习作的训练能力应时时都要渗透。
这节课教师设计了“假如你是一株桃花心木,你会想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心中的想法倾注于笔端。
既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得习作能力得以提高。
再完美的课也会有缺憾,本节课存在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1、在分析重点段落时,拓展联系实际的事例有点脱离了分析的主题,牵引的过远,耗时过长。
2、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师应该在分析完课文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点拨,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什么是借事喻理的写法,而不是一带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