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物流管理)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教学计划(共7篇)
物流管理教学计划(共7篇)第1篇:物流管理教学计划物流管理教学计划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物流管理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和广博的科学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物流、港口物流与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国际物流、港口物流管理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管理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培养规格与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较好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掌握XX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一级及以上水平;熟悉国内外有关物流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物流的惯例和规则,熟练掌握港口物流运作流程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科学研究能力。
在校期间,经过相关科目的考试,应选择性取得物流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国际物流师资、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
鼓励通过雅思、托福等相关店铺外语考试。
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能从事国际市场分析与开发、进出口交易磋商、进出口交易促进、进出口合同履行、国际经济合作等工作,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国际商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二、人才规格要求及素质结构(一)就业岗位该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为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报验员、报关员。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进入面向国际市场的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市场分析与开发、进出口交易磋商、进出口交易促进、进出口合同履行、国际经济合作等工作。
(二)基本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勤奋上进。
(2)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4)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三)知识结构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具体包括:(1)掌握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国家关于国际商务的政策和法令;(3)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及惯例;(4)掌握间接资料调查方法、市场调查问卷设计方法以及抽样调查相关知识;(5)熟悉商务洽谈的各种策略与技巧,熟悉交易磋商的程序,掌握商务风险预防与控制、谈判进程驾驭、纠纷处理等知识,掌握成交建议提出与合同签订的知识;掌握国际商务书信的格式、内容、常用词汇、表达与句型,掌握国际商务口头交流的常用表达与技巧;(6)熟悉进出口合同条款的内容、表示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价格计算方法与对外报价的技巧;(7)掌握进出口商品展览的参展程序、展品准备、展台设计与布置等知识;(8)了解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掌握货物配载与运费计算方法,熟悉货物托运的程序等相关知识;(9)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风险与损失类型,熟悉相关保险条款的承保范围,掌握保险费的计算,熟悉投保的程序;(10)熟悉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政策、规定,掌握商品报验的程序;(11)熟悉我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进出口报关的程序与关税计算的方法;(12)熟悉进出口单证的运转流程,熟悉进出口单据的种类、内容,掌握常用单据的填制方法;(13)熟悉主要的进出口货款支付工具,熟悉主要支付方式的当事人与具体程序;(14)了解国际贸易纠纷的管制法律、解决途径,掌握纠纷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15)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内容,熟悉具体国际经济合作事务的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本实践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物流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概念、分类及特点(2)物流系统及要素(3)物流法律法规2. 物流运作管理(1)仓储管理(2)运输管理(3)配送管理(4)供应链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处理技术(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运作中的应用4. 物流企业案例分析(1)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案例分析(2)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案例分析5. 实践操作(1)仓储操作实训(2)运输操作实训(3)配送操作实训(4)供应链管理实训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系统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实际运作。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仓储、运输、配送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五、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课时: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24课时。
2. 实践教学时间:分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物流基础知识(8课时)(2)第二阶段:物流运作管理(16课时)(3)第三阶段:物流信息技术(8课时)(4)第四阶段:物流企业案例分析(8课时)(5)第五阶段:实践操作(8课时)六、实践教学考核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10%)、实践操作(20%)、小组讨论(10%)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大学生国际商务教学计划
大学生国际商务教学计划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国际商务素养和能力,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国际商务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大学生国际商务教学计划。
教学主题国际商务教学计划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国际商务实践技能。
通过开展一系列相关主题的课程和活动,学生将全面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同时培养跨文化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安排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商务教学计划必须注重实际操作和实地实习。
一方面,学生将参加各种案例研究和模拟商务活动,通过模拟商务谈判、海外市场调研等活动,提升其商务决策和谈判技巧。
另一方面,学生还将有机会参观一些著名国际企业或会展中心,亲身感受国际商务的实际运作,并与企业高管或从业者进行交流。
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国际商务竞赛或组织国际论坛,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与竞争。
教材使用国际商务教学计划的教材选择应该与实际商务环境相结合,具有案例性和实践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国际商务教材,比如《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务实务》等,内容涵盖国际商务的各个方面,如国际市场开拓、国际贸易法律、国际商务运作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行业报告,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商务环境和挑战。
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国际商务教学计划中应设立相应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个人或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报告或演示的形式呈现。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总结性的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并提供相互的反馈和建议。
挑战与展望虽然国际商务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跨文化合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际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教学计划(物流管理)
教学计划(物流管理)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介绍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物流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学生将了解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应用,并掌握相关工具和技巧。
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理解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的策略2. 实践技能- 熟悉物流流程中常用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 研究如何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参与实践项目,加深对物流管理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课程安排第一周: 物流管理导论-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第二周: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与协同- 外包与合作供应链管理第三周: 物流过程与信息系统- 运输管理与货运组织- 仓库与库存管理第四周: 物流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 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评估方式- 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完成个人和小组项目- 提交作业和报告参考资料- Chopra, S., & Meindl, P. (2016).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 Pearson.- Coyle, J. J., Bardi, E. J., & Langley, C. J. (2017).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 Cengage Learning.以上是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 的简要介绍。
如需详细了解每个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安排,请参考课程大纲和教学材料。
希望本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接受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解决企业物流问题及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在专业上主要学习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解决社会及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物流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4。
熟悉国内外有关物流企业管理的政策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
三、学程年限;2。
5年四、办学形式:业余五、学位与学位课程:授予学位:学士学位课程:英语、运筹学、C语言程序设计、商务与经济统计、财务管理、商品学、采购与库存管理、物流经济地理、市场营销学、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物流信息技术与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六、主干课程内容介绍1.运筹学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标准型.普通单纯形法,大M和两阶段单纯形法,有关单纯形法原理及计算公式。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对偶问题的性质,影子价格的应用,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与参数分析(价值系数的灵敏度分析,资源限量的灵敏度分析,综合分析,参数分析)。
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纯整数规划的求解,求解纯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0-1规划的求解。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表上作业法,不平衡运输问题,中转问题。
指派问题。
最短路问题,Dijkstra算法,中国邮路问题。
动态规划模型原理及基本概念,资源分配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背包问题,其它动态规划模型等.2.商务与经济统计商业与经济应用中的统计学;统计学的分类;数据的计量与数据类型;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图表显示。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学习计划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学习计划1. 课程概述国际商务是指在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活动的一种商务形式。
它涉及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和法律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原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内容。
2.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我希望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了解国际市场营销和商务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国际商法和国际商务谈判的流程和技巧,具备在国际商务领域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
3. 学习内容(1)国际贸易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组织和原则、国际贸易的政策和环境等,重点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2)国际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管理等,重点学习如何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3)国际商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商务组织结构、国际企业谈判技巧、国际商务沟通等,重点学习跨国公司管理和国际企业合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国际商法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等,重点学习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
(5)国际商务谈判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国际商务谈判的实践案例等,重点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4. 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建立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真实案例,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规律,掌握国际商务实践的相关技能和经验。
(3)实践实习通过参加国际商务实习,了解国际商务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提升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5. 学习评估(1)课堂表现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展示学习成果。
(2)作业考核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清晰表达。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
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增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本专业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理论及实践应用知识为基础,成为在物流管理领域全过程的策划、管理、操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一)知识结构1、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市场营销、管理学基础、物流概论等)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
3、受到物流管理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及实际技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及实景操作。
(二)能力结构1、掌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包装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面向一线”,能迅速适应工作的从业能力。
2、了解相关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物流管理作出适时的简单分析并及时的作出反映,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
3、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和内部管理能力,具有初级(或中级)物流师认证、计算机等级认证、英语应用能力(B级)相应的能力,并获得认证。
(三)素质结构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讲究文明卫生,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3、具有一定的美育知识,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娱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和适应能力。
4、懂得人生哲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实践观念、竞争观念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学制:三年招生对象: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物流管理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物流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管理,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的方式,实现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管理。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优化供应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教授物流管理概念和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活动安排1. 开展旅游考察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与应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旅游考察活动。
选择知名企业的物流中心作为实地考察点,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仓储管理、物流操作和信息管理。
同时,邀请企业的物流主管和专家介绍企业的物流运作,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
2. 进行复杂物流问题模拟为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复杂的物流问题,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模拟解决。
比如,给出一个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家、运输公司和零售商的物流网络,要求学生协调各方的资源、优化路线和调整库存,实现最佳物流方案。
通过这种模拟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决策能力,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3. 编写物流操作手册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份物流操作手册。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物流环节,比如订单处理、调度管理或仓库操作,详细描述该环节的流程、技术和操作规范。
通过编写手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撰写能力。
三、教材使用为了支持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权威和经典的物流管理教材,如《物流管理原理与案例》和《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这些教材综合性强,内容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案例分析、行业报告、学术论文等非教材资料,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物流管理研究和实践成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材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国际商务管理》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商品进出口、技术的转让和引进等内容的一门专业课。
2、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商务引论主要讲授: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国际商务的历史发展,国际商务发展的基本动因,国际商务经营环境的复杂化,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重点: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国际商务发展的基本动因,国际商务经营环境的复杂化,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难点: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主要讲授: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周期理论,需求贸易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全球方位理论,国际资源转移学说等重点: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难点:重商主义,产品周期理论第三章外国经营环境主要讲授:经营环境分析,构成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经济发展阶段与市场功能,市场规模分析,经济景气的概念,物质技术条件,基本政治环境因素,政治环境与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国际法和国际商务,国际法律与国际商务及社会文化环境重点:经营环境分析,经济发展阶段与市场功能,基本政治环境因素,政治环境与政府政策的稳定性,难点:经营环境分析,国际法和国际商务第四章国际商务环境主要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内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与企业的国际经营;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含义,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及其新特点,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控制,国际贸易的改革与发展,世界市场重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内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与企业的国际经营;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含义,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及其新特点难点: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含义,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国际商务经营方式主要讲授: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其他形式出口;技术授权的内容,技术授权的类型,技术授权的原因及利弊分析;交钥匙工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国际经营方式的比较及其选择影响因素,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方法重点:直接出口,技术授权的内容,技术授权的原因及利弊分析;交钥匙工程;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难点:技术授权的原因及利弊分析;交钥匙工程第六章国际经营战略主要讲授: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及模式理论,国际经营战略的选择,国际经营战略规划;产品战略,竞争和联合战略,成长战略,公共关系战略;战略实施计划,战略实施控制与调整重点: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及模式理论,国际经营战略的选择,产品战略,战略实施计划难点: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及模式理论第七章国际商务的营销管理主要讲授:国际市场的细分策略,目标市场策略,国际市场定位策略;出口产品的改变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的改变和运用,国际专业化生产的策略;国际分销系统,国际分销渠道的管理和控制;国际定价的制约因素,定价方法与策略;国际广告策略,其他方式的促销策略重点:国际市场的细分策略,出口产品的改变策略,国际分销系统,国际广告策略难点:国际市场的细分策略,国际分销系统第八章国际商务中的进出口实务主要讲授:国际贸易业务的程序,进出口业务中的交易条件(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价格术语、交货、支付、保险);贸易磋商的环节;合同的履行重点:进出口业务中的交易条件(、数量、包装、价格、价格术语、交货、支付、保险)难点:品质、贸易磋商的环节(询盘、还盘、发盘、接受)第九章国际财务管理主要讲授:国际商务中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决策权的配置;资金筹集,融资决策;资本预算,跨国资金长期投放选择重点:财务决策权的配置,资金筹集难点:财务决策权的配置第十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讲授:管理者的国籍策略,管理人员的选拔与招聘,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管理人员的评估与报酬;劳工市场的差别和劳动力特征的差异,招工与工作安排,劳动管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政策;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管理的转移,参与管理重点:管理人员的选拔与招聘,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难点: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第十一章国际商务计划、组织与控制主要讲授:计划的分类,计划制定的方法,计划的程序,战略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层次;跨国经营的管理组织结构,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组织控制与调整;国际企业控制中的新问题,控制手段,控制程序重点:计划的分类,跨国经营的管理组织结构,国际企业控制中的新问题,难点:跨国经营的管理组织结构第十二章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主要讲授:出口产品,技术贸易,海外投资和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国际经营与世界国际经营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企业国际经营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制约因素,国际经营环境提供的机会和挑战;我国企业国际经营模式的选择,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具体策略等重点:技术贸易,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的优势分析,我国企业国际经营模式的选择难点:我国企业国际经营模式的选择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考试考查等。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计划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及目标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意识和素养,以及为他们提供跨国商务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时代的挑战。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商务的概念、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性;2. 掌握国际商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敏感性;4. 培养学生的跨国商务决策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活动安排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国际商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商务实践和市场环境。
活动安排包括拜访跨国公司、参观国际贸易展览、与国际商务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与实际情况接触,加深对国际商务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国际商务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案例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模拟商务活动模拟商务活动是培养学生国际商务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谈判、模拟国际贸易合同签订、模拟市场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活动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协商能力。
三、教材使用1. 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务导论是国际商务课程中常用的教材之一。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涵盖了国际商务的各个方面,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贸易政策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教学。
2. 国际商务案例剖析国际商务案例剖析是一本以案例形式呈现国际商务实践问题的教材。
物流管理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输经济、商务和营销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物流运作全过程能力,能对现代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策划、营销、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经济学基础、经济数学、大学英语、基础会计、邓小平理论等基础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管理学、现代物流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会计商品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知识;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现代物流概论、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集装箱运输管理与实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专业知识;5、获取相应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
(二)能力结构通过实验、技能训练和实习基地工学交替顶岗实训,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有较强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物流软件;2、有人工、网上进行采购洽谈、订立合同的业务能力;3、具备仓储、配送、供应链经营管理的能力;4、具有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社交、公关、语言文字表达、协调配合的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素质结构通过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素质;2、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3、具有敬岗爱业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质量服务意识;4、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强烈的竞争意识;5、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业意识;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模拟训练、作业练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来实现。
(四)学生就业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胜任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以下就业岗位:1、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智能管理岗位;2、采购业务岗位;3、配送中心一线管理岗位;4、第三方物流业务代理岗位。
国际商务授课计划(五篇范例)
国际商务授课计划(五篇范例)第一篇:国际商务授课计划国际商务授课计划第一学期周课时 27 节哲学基础知识3课时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4课时语文4课时数学4课时外语6课时体育与健康2课时国际贸易基础知识2课时电子商务模拟运作2课时第二学期周课时26节法律基础知识2课时语文4课时数学4课时外语8课时体育与健康2课时进出口贸易实务6课时第三学期周课时28节语文4课时数学4课时计算机应用基础6课时体育与健康2课时专业英语基础8课时外贸单证实务4课时第四学期周课时26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课时语文2课时数学4课时体育与健康2课时专业英语基础2课时商务英语函电2课时商务英语听说4课时国际汇兑实务2课时商贸法律与案例2课时会计基础4课时第二篇:《商务沟通与交流》授课计划* **学校编号:~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商务沟通与交流班级课程教学计划总课时数本学期授课时数本学期周课时数授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副校长72 72 4教研组长教学管理部主任制定日期:年2 月20 日授课计划北京市交通学校课程考核计划单第三篇:国际商务合同授课教师发布 word07版本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4.1在货物的销售和运输中,买方承担的费用如下:。
4.2卖方应于2009年9月4日前将合同的货物一次运至FOB纽约。
4.3到达交货点的运输方式由买方决定,卖方应尽量将货物按时运抵交货地。
4.4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通知买方以及预期到达的时间和延误的原因。
4.5买方有权选择重新谈判,确定新的交货期,但双方对合同的修改应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或者买方有权通知卖方终止合同。
4.6由买/卖方投保货物在运输中的保险并承担费用,投保的险种应包括:4.7作为保险的凭证,保单或保险人提供声明的副本应在货物发运前提前交给买方。
4.8各方将按自己的意愿为货物投保其他险种,费用自付。
4.9货物的物权将在货物运抵纽约港时转移给买方,前提是此时买方已向卖方付款。
《物流管理》授课计划
《物流管理》授课计划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流管理授课计划课程时长:48学时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授课内容与目标第一部分:物流基础1. 物流概念及发展历程介绍物流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讲述物流的起源、发展和现状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讲述物流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第二部分:物流系统与流程1. 物流网络设计讲解物流网络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网络布局2. 物流运作流程介绍采购、仓储、配送等物流运作流程分析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控制点第三部分: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概念及构成要素讲述供应链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2. 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介绍建立和维护良好供应链关系的方法和技巧第四部分: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 条码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讲解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2.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介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如何利用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五部分: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 实践操作环节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物流管理实践,包括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案例分析环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物流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示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趋势。
2. 课堂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3. 定期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分的30%。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计划
1. 培养具备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理论素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物流组织与管理、物流战略规划等。
2. 物流业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等。
3.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处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等。
4.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流企业战略规划、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等。
5. 物流法规与政策:物流法律法规、物流政策分析、物流行业规范等。
6. 实践教学:物流实训、物流企业实习、物流项目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物流实训、企业实习和项目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行业现状,拓宽学生视野。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业务管理。
2. 第二学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运营管理。
3. 第三学期:物流法规与政策、实践教学。
4. 第四学期:物流法规与政策、实践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专业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3. 实践基地: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4. 教学软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物流管理教学软件。
5. 教师团队:组建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国际商务教学计划
国际商务教学计划一、介绍国际商务教学计划是为学生提供跨国贸易和国际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计划。
通过该计划,学生将学习国际贸易规则、市场营销策略、国际金融、进出口管理等一系列的课程。
此外,借助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够培养跨文化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商务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活动安排1. 开班仪式:每个学期开始时,我们会举办开班仪式,通过展示国际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会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企业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帮助学生了解实际运作情况。
2. 实地考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商务的实践操作,我们会组织实地考察活动。
例如,我们会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国际贸易企业,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环境和市场需求。
此外,我们还会组织参观国际商务展览和参加国际商务交流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与业界专业人士进行互动。
3. 模拟实战:模拟实战是国际商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会设立一个虚拟的国际贸易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价、业务洽谈等实际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决策能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商务的挑战。
三、教材使用1. 主教材:我们选用了一些著名的国际商务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
其中,包括《国际商务导论》、《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经典教材。
这些教材涵盖了国际商务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案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非常有帮助。
2. 辅助教材:除了主教材,我们还会通过选择一些有关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经济学期刊和国际贸易报告等辅助教材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这些辅助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和反馈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估方式。
其中包括课堂测试、小组项目报告、个人研究论文和个人面试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发展。
同时,我们还会定期组织学生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反馈和讨论,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和全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3. 熟悉物流管理的工具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和范围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角色1.3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2. 物流环节和流程2.1 供应链管理2.2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2.3 生产和制造管理2.4 仓储和库存管理2.5 运输和配送管理2.6 售后服务和反向物流管理3. 物流管理工具和技术3.1 物流成本管理3.2 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3.3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成本控制3.4 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4.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1 经典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2 实际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3 学生团队的物流管理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具。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中心和企业,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小测验:对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 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3.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流管理导论,作者:李昊2. 现代物流管理,作者:张华3. 国际物流学,作者:刘奕光七、教学资源1. 课程PPT:提供给学生课堂学习的参考资料。
2. 实际案例和资料:用于学生案例分析和报告撰写。
八、结语通过学习物流管理教学大纲,学生将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工具和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流管理完整教学计划(中职三年)
编号:QC- 751b-02 A/0 流水号:201113103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概述1、专业名称及含义1.1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专业1.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传统或现代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配送业务、营销计划、客户服务、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等作业层人才。
2、招收对象:初中毕业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及健全的心理。
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第三产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物流服务与物流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物流企业现场操作、基层组织和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原则(一)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2、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3、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4、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作业程序;5、掌握盘点作业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方法;6、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物流营销的各种方法;7、掌握物流业务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8、了解条形码技术知识、POS系统知识、RF技术知识。
(二)能力结构1、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发布的能力;2、具有填制、识读、制作和修改运输单证和规范填写仓储作业各类单据的能力;3、具有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4、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5、具备商品验收、分拣货物、出货检查、货品包装等作业的规范操作的能力;6、熟练操作仓储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并具有上述设备养护知识与能力;7、具有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8、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合作协调和应急能力;(三)素质结构1、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爱岗敬业;2、有较强的安全作业意识;3、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4、具备适应新知识、新设备的潜力;(四)能力与技能考核指标职业资格证书:物流员四、课程设置2、专业课五、实习实训1、实习场地拥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室和实习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样板)教案资料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样板)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对物流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从事物流业市场调查与研究、物流管理、物流设施规划与建设、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物流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2、基本掌握现代商业、仓储、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和管理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与维护、信息交流等专业知识。
4、熟练掌握物流技术,储运、配送、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
5、达到一定的商务英语水平。
6、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
(二)能力结构1、具有物流、储运、配送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能力。
2、具有处理和解决物流现场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物流软件的应用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5、具有英语口语交流和商务谈判的一般能力。
(三)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熟悉经济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有关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
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语会话、计算机应用等知识。
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其相关的基本管理技能。
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有物流管理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代码:0904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审核单位:(章)审批单位:(章)目录一.指导思想 (1)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2)四.教学工作建议 (7)五.实验实习设备与场地 (8)六.附表………………………………………………………………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方案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专业名称: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二)修业年限:三年(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力者(四)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仓储服务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物流基础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体现的特点: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2.具备必学的文化基础知识;3.掌握物流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4.能够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根据货物特性对货物保管进行指导、执行库存管理计根据物流服务需求选择运输方式等等;5.熟悉贸易术语及规范;6.能够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业务工作;7.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六)专业基本能力:1.核心技能:具有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根据货物特性对货物保管进行指导、执行库存管理计划、根据物流服务需求选择运输方式等的基本能力。
2.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中级证书和物流管理员初级证书;(七)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仓储服务企业,从事物流基础操作工作。
如:1.从事物流业务处理中的制单、审单等工作的表单作业人员;2.从事物流业务处理的客户服务人员;3.从事商品流通加工的操作人员;4.从事进货、理货、发货等工作的操作人员;5.现在物流企业中进行运输调度的工作人员。
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一)公共基础课项目1、必修课程(1)德育:(138学时8学分)①职业生涯规划(34学时2学分)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在教学中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条件、目标、管理与调整以及就业、创业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②职业道德与法律(34学时2学分)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③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2学分)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④哲学与人生(34学时2学分)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语文(153+36=189学时 12学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119+36=155学时10学分)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修的教学内容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限定选修的教学内容包括:表格数据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线性规划初步。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打下基础。
(4)英语(119+54=173学时 11学分)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能就日常生活及相关职业话题进行简单交谈;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根据范例仿写应用文;能在交流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达意。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共102+36=138学时8学分)在日常的使用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强化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必修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操作系统的使用、互联网的应用、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办公自动化。
充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熟练使用相关专业的软件,真正发挥计算机的工具作用,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6)体育与健康(共138学时8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体育理论为基础,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田径:跑、跳跃、投掷;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双杠;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辅以季节性及休闲体育等教学内容,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全面锻炼身体,提高体能与适应能力。
(二)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1.专业基础项目(1)必修课(2)选修课(三门课程中必选两门课程)(3)任选课(两门课程中必选一门课程)2. 技能训练项目(1)必修项目(2)选修项目(三门必选)(3)任选项目(两门课程中必选一门)3.基本素质训练项目(二课堂教学)(1) 人文方面:公共礼仪、环境保护( 32 学时)(2) 艺术方面:书法美术、音乐欣赏( 32学时)(3) 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 32学时)(4) 就业方面:职业生涯、创业教育( 32学时)4.职业认证训练项目5.顶岗实习项目:四、教学工作建议1.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建立专业教学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
2.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建议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3.以技能为中心,加深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分制或弹性学习制度,实行灵活、开放教学制度。
5.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
6.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
7.依托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
五、实验实习设备与场地六、附表附表1: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的说明:1、专业核心教学的专业基础项目中:选修课程一项选2门课(共68学时,4学分),任选课选1门课(共36学时,2学分);技能训练项目中选修课选3种课程(共170学时,8学分),任选课选1门课(共34学时,2学分)。
2、基本素质训练项目为任选课,在规定的学期任选1门课程,不纳入总学时。
3、职业认证训练项目,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认证项目至少2种(至少6学分),进行资格认证。
培训课程不纳入总学时。
4、入学教育安排在第一学期,随国防教育(2周)同期进行,毕业设计(4周)安排在第六学期。
5、第五学期、第六学期依照专业的不同,安排相应的顶岗实习的教学内容,以课题的形式进行安排,并与毕业设计为一体的教学内容。
6、总学时为3192学时,总学分为189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931学时57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001学时58学分)、综合实习(1260学时68学分)。
职业认证6学分计入总学分,基本素质训练选修课程128学时不计总学时计入总学分共8学分,安排在第二课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