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4章 化学热力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出反应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ex: aA + bB = gG + hH Q=?
怎样书写?
①一般化学反应是在恒压下进行,此时
Q p = △rH
②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标准态: △rH )
③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及晶形或者溶液浓度:
固-s, 液-l, 气-g,水溶液- aq
凝聚体系的相变过程(△T = 0, △P = 0)
VS ≈ VL, △V = 0, △(PV) = 0
则 △H = △U
化学反应(△T = 0)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为凝聚体系时
△H = △U [△(PV) = 0]
当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时 △H = △U + △(PV) △H = △U + △n · RT △n 指气体分子数的变化(生成物 – 反应物)
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
特点: 1)状态一定,体系的各状态函数一定 2)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始态和终态有 关, 与途径无关
3)状态复原时,状态函数也复原,状态 函数的改变值为零
状态函数的类别 广度性质:状态函数的值与体系内所含物 质的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等
强度性质:状态函数的值与体系内所含物 质的量无关,如温度、压强等
体积功的 计算公式
可见:P = 0 或 △V = 0 时,W体 = 0
即自由膨胀过程或恒容过程的 W体 = 0
研究的一般化学反应体系,通常在外压作 用下进行,都只作体积功,不作非体积功 内能(热力学能)、热、功
内能: 体系内一切能量的总和(内能的绝对 值目前无法求)
热: 是以微观混乱的形式传递的能量 功: 是以规则的形式传递的能量
化学热力学基础
Qp = ΔU +Δ (pV) = (U2 - U1) +p(V2 -V1) = (U2 + p2V2) - (U1 + p1V1)
ΔH 称为焓变。ΔH > 0,表明体系从环境吸热; ΔH < 0, 表明体系向环境放热。
4பைடு நூலகம்
1、“焓”不是系统所含的热量。QP与ΔH只是数值上相等, QP不是状态函数,而ΔH是状态函数 。 特别提醒
恒压过程、恒容过程,绝热过程和循环过程。
2
途径
完成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
4、热与功
体系与环境之间因为温度差而进行的能量交换形式。 热(Q) 体系从环境吸热:Q > 0 ;体系向环境放热:Q < 0 特点:不是状态函数 体系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的其它能量交换形式。
功(W)
环境对体系做功:W > 0 ;体系对环境做功:W < 0
7
对于任意的化学反应:aA + bB = gG + dD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rHm = H = g fHm(G)+ d fHm(D)- a fHm(A)- b fHm(B)
标准摩尔燃烧焓变 C H m
Θ
1mol纯物质在标准状态和指定温度下完全燃烧时的标准焓变。 完全燃烧是指C、H、N、S等分别被氧化为CO2(g)、H2O(l)、N2(g)、SO2(g) 。 规定:完全燃烧产物的 CHm= 0 。即: CHm(CO2,g) = CHm(H2O,l) = CHm(N2,g)= CHm(SO2,g) = CHm(O2,g) = 0 对于任意的化学反应:aA + bB = gG + dD rHm = H = a CHm(A)+ b CHm(B)- g CHm(G)- d CHm(D)
基础化学李保山第二版4-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
4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p87-89)思考题1.解:(1) ⨯ 原因见(3)(2)⨯ 原因见(3)(3)√ 确切地说,应为:恒压过程中,系统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4)⨯ H 是状态函数,任何过程都有∆H ,不是只有恒压过程才有∆H 。
(5)⨯ 原因见(7) (6)⨯ 原因见(7)(7)√ 应为:在某温度和标准压力下,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8)⨯ 由于CaCO 3的生成焓为负值,但不是由于它的分解是吸热的。
(9)⨯ 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2.解:(1)、(2)、(5)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不等于零。
3.解:(1) 不同,因为二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不同; (2) 不同,因为二反应中Br 2的状态不同。
4.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 注明各物质前的计量系数−表明物质的量。
(2) 标明物质所处的状态(l 、g 、s)和晶形;对于溶液中的反应,还要注明物种的浓度,以aq 代表水溶液。
(3) 注明温度。
(4) 标明反应热(焓变)。
5. 解:(1) ∆S > 0 ; (2)∆S > 0 ; (3) ∆S > 0 ; (4) ∆S < 0 ; (5) ∆S < 0 ; (6) ∆S < 0 6.解:(1) ∆S < 0 ; (2) ∆S > 0 ; (3) ∆S > 0 ; (4) ∆S < 0 ; (5) ∆S > 0习题1.解:(1) ∆U = Q + W = 100 – 540 = - 440 J(2) ∆U = Q + W = – 100 + 635 = 535 J2.解:(1) W = – p 外∆V = – 100( 0.040 – 0.015 ) = - 2.5 kJ(2) 中间平衡态时,气体的体积为V = 33025.010200298314.80.2m p nRT =⨯⨯⨯= W = – p 外,1∆V 1 + (– p 外,2∆V 2) = - 200(0.025-0.015) - 100(0.040-0.025) = - 3.5 kJ3.解:此过程为: )()(22l O H g O H =解法1:恒压过程:∆H = Q = - 2.26 ⨯ 450 = -1017 kJ∆U = ∆H – (∆n)RT = -1017 – ( 0 - 18450)⨯ 8.314 ⨯ (100 + 273.15) ⨯ 10-3 = -939.4 kJW = ∆U – Q= -939.4 – (-1017) = 77.6 kJ解法2:33311m 76480Pa 103101mol Kg 100218K 15373K mol J 3148Kg 450 0218450../....V RT .pV nRT pV =⨯⋅⨯⋅⋅⋅⋅=⇒=⇒=--- 所以77.5KJ 7648.0103.101W 33=⨯⨯=m PaKJ 1017g 450KJ/g 26.2-=⨯-=Q 由于为恒压过程,KJ 1017Q -==∆p H-939.5KJ 77.5KJ KJ 1017U =+-=+=∆W Q4.解:方程式 (1) – (2) 得2N 2(g) + 2O 2(g) = 4NO(g) ∆H θ = 360 kJ ⋅mol -1所以11904360),(--⋅=⋅=mol kJ mol kJ g NO H m f θ∆5.解:反应)()(2)(42g CH g H s C =+可由 (1) + 2 ⨯ (2) – (3) 得到,所以123123935228588900753.(.)(.).r m r r r H H H H kJ mol θθθθ-∆=∆+⨯∆-∆==-+⨯---=-⋅ 6.解:① N 2H 4(l)生成反应为:N 2(g) + 2H 2(g) → N 2H 4(l)由反应[(2) ⨯ 3 + (3) – (1) – (4)]/4 得 N 2(g) + 2H 2(g) → N 2H 4(l)② N 2H 4(l)的)]4()1()3()2(3[41θθθθθm r m r m r m r m f H H H H H ∆-∆-∆+∆=∆16.50)]8.285()5.1011()143()3.317(3[41-⋅=-----+-⨯=mol kJ7.解:由反应(1) – 2 ⨯ (2) – 2 ⨯ (3)得N 2H 4 (l) + 2H 2O 2 (l) → N 2 + 4H 2O(l) 故此反应的12.818)5.51(25.14922.622)3(2)2(2)1(-⋅-=-⨯-⨯--=∆⨯-∆⨯-∆=∆mol kJ H H H H m r m r m r m r θθθθ8.解:(1) 反应NH 3(g) + HCl(g) = NH 4Cl(s) 的4313144461923176 (,)(,)(,).(.)(.)r m f m r m f m H H NH Cl s H NH g H HCl g kJ mol θθθθ-∆=∆-∆-∆=-----=-⋅故2.0mol HCl (g)与2.0mol NH 3 (g)反应生成NH 4Cl (s)放出的热量为2 ⨯ 176 kJ = 352 kJ ;(2) 由于HCl (g) → HCl (aq) 12.73-⋅-=∆mol kJ H m r θNH 3 (g) → NH 3 (aq)12.35-⋅-=∆mol kJ H mr θNH 3 (aq) + HCl (aq) = NH4Cl (aq)1602.r m H kJ mol θ-∆=-⋅ 故1.0mol HCl (g)和1.0mol NH 3 (g)同时溶解于水中NH 3 (g) + HCl (g) = NH4Cl (aq) (i) 的热效应为17323526021686.(.)(.).r mH kJ mol θ-∆=-+-+-=-⋅ (3)(i)过程的热效应),(),(),(34g HCl H g NH H aq Cl NH H H m f m r m f mr θθθθ∆-∆-∆=∆ 146.168)3.92()1.46(),(-⋅-=----∆=mol kJ aq Cl NH H m f θ可求出),(4aq Cl NH H mf θ∆=-307.0 kJ ⋅mol -1 (4) 用反应NH 3(g) + HCl(g) = NH 4Cl(aq)减去NH 3(g) + HCl(g) = NH 4Cl(s)得NH 4Cl(s) = NH 4Cl(aq)此过程的热效应为14.7)176(6.168-⋅=--=∆mol kJ H mr -θ,所以NH 4Cl (s)溶解是吸热过程。
第4章热力学一般关系式1要点
熵的热力学关系
设 S S(T ,V )
dS
S T
V
dT
S V
T
dV
由CV的定义式
S T
V
CV T
根据麦克斯韦关系式
S V
T
p T
V
代入后得 同理
dS
CV T
dT
p T
V
dV
dS
Cp T
dT
V T
p
d
p
dS
CV T
T p
V
dT
Cp T
p V
p
dV
第一dS方程 第二dS方程 第三dS方程
系统摩尔 数不变
U U(S,V ) H H(S, p) A A(T,V ) G G(T, p)
U U(S,V , N) H H(S, p, N) A A(T,V , N) G G(T, p, N)
系统摩尔 数变化
特征函数和特征独立变量的来历 热力学基本定律用于闭口系:
dQ dU dW
d
x
x y
w
y z
w
d
z
x y
w
y w
z
x w
y
d
w
(g)
对 x x(z, w)
d
x
x z
w
d
z
x w
z
d
w
(h)
对比(g)式和(h)式
x z
w
x y
w
y z
w
链式关系
固定组元物质的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特征函数和特征独立变量
热力学能的微分关系
设 U U (T ,V )
大学基础化学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础_思维导图
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热力学概念系统与环境系统定义环境定义系统类型1.开放系统定义2.封闭系统定义3.隔离系统定义状态函数与过程状态定义平衡态定义状态函数定义取决于系统所处的状态,一旦状态确定,每个状态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值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并不是系统状态,其变化值与中间环节无关分类广度性质定义例子:体积,物质的量,质量,自由能等强度性质定义例子:温度,密度,压力,浓度两者关系:强×广=广,广 广=强状态方程(物态方程)定义例子:PV=nRT过程定义分类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循环过程可逆过程自发过程特征单向性(不可逆过程)具有做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定义能量的转化热和功热定义符号表示正值和负值分别表示功定义符号表示正值和负值分别表示注意1: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不是系统的性质2:只存在于系统的变化过程中,其大小与途径密切相关以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为例体积功定义(We)公式公式中的单位Pa,m^3例子反抗外压的过程中非体积功定义(Wf)可逆过程(可逆功Wr)与最大功最大功公式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区别系统和环境能否同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可逆过程是不可能实现,时间无限长每一微小步环境和系统都是平衡的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热力学能(内能)(广度性质)定义(系统内部)(状态函数)符号表示和单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与温度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表述系统热力学变化公式(封闭系统)系统的焓定义(状态函数)(广度性质)符号表示与单位焓变的定义(后-前)正负分别表示H=U+pV等容反应的热效应dU=Qv(dV=0)(封闭系统无非体积功)(等容反应热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热效应的概念:系统发生变化时,若无非体积功,且终与始态的温度相同,则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就称为该过程的热效应等压反应的热效应dU=Qp+W=Qp+p外×dVQp=(U2-U1)+p外(V2-V1)=(U2+p外V2)+(U1+p外V1)Qp=H2-H1=dH封闭系统无非体积功,等压反应热等于系统焓变等压与等容的关系反应物,产物均为气体dn=0——则Qp≈Qv反应物,产物都在溶液和固体中的反应可认为dV=0——则Qp≈Qv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与标准状态反应进度定义(对于反应物为负值,对于生成物为正值)式子表示单位摩尔反应热书写形式定义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标准状态(标准压强100KPa)对气体(理想气体,标准压强)(混合气体的每个气体的分压都是标准压强)对纯液体和纯固体(标准压强)对溶液(标准压力,溶质浓度1mol/L理想稀溶液)对溶剂(标准压力)对生物系统(37度,PH=7)参考温度:298.15K(25°C)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热效应符号写法(4点)注意事项(3点)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运用盖斯定律(不做非体积功和等压或等容以及恒温条件下)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热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生成焓定义符号单位C的稳定单质是石墨不是金刚石稳定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生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要为1式子(反应式产物-反应物)(化学计量数都取正值)同一种物质不同聚集状态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同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热标准摩尔燃烧焓定义单位符号式子(反应物-产物)(化学计量数都带正号)理解完全燃烧和完全氧化(其标准摩尔燃烧焓为0)熵和Gibbs自由能熵(状态函数)(广度性质)定义单位符号等温可逆过程熵与反应热的关系式温度对熵的影响热力学第三定律定义规定熵(ST)与绝对熵(S0)标准摩尔熵定义单位符号稳定物质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不为0,因为不是绝对零度的完整晶体对于水溶液中离子的标准摩尔熵是....标准摩尔熵的规律(6个)标准摩尔熵变(后-前)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数学表达式熵变与0的比较的含义Gibbs自由能(广度性质)(状态函数)符号表示式子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非体积功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判定反应方向标准状态下标准摩尔自由能定义符号单位稳定物质单质标准摩尔自由能为0计算两个式子(一个只能在25度时,另一个任意)注意单位统一非标准状态下式子反应商对溶液对纯气体对混合相判断反应的依据。
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基础.
注意:
(1) 摩尔反应指按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的 量所完成的反应。由于反应的焓变与所进行反应的 物质的量有关,所以,不同的反应,其摩尔焓变值 不同。
2Al(s) + 3/2O2(g) = Al2O3(s) ΔH1 = -1675.7 kJ•mol-1 4Al(s) + 3O2(g) = 2Al2O3(s) ΔH2 = 2ΔH1= -3351.4 kJ•mol-1 (2) B为反应系统中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对生成 物取正值,对反应物取负值,计算时切勿丢掉。 (3)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生成 焓之和,减去反应物的标准生成焓之和,切勿颠倒。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效应 可能性 方向性 限 度 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
热力学: 研究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规律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物理变
化(如:相变热,溶解热)
过程中能量交换。
化学动力学: 研究反应进行的速率
和所经过的中间步骤。
1.1 化学反应热的测量
1.1.1 基本概念 1.1.2 化学反应热的测量
1.反应热的测量
化学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的热效(反应热) 弹式量热计测 q 钢弹组件 q弹 = C • T 吸热介质(水) q水= cm• T qV = _ ( q弹 + q水) = _ ( C + c•m) T
恒容反应热qv与恒压反应热 qp的关系
敞口容器与封闭容器
1.2 化学反应的理论计算
物质的绝对熵 性质:状态函数
波尔兹曼公式 S = k • ln S :熵 K:波尔兹曼常数 :混乱度(热力学概率)
第4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第4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1.选择题4-1下列物质中m f H ∆不等于零的是 ( )(A) Cl 2(g) (B) O 2(g) (C) C(金刚石) (D) Ne(g)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稳定单质的 m f H ∆、 m f G ∆、m S 都为零(B) 放热反应总是可以自发进行的(C) H 2(g)的标准燃烧热等于H 2O(l)的 m f H ∆ (D) CO 2(g)的 m f H ∆也就是CO(g)的标准燃烧热4-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A) CH 4(l) + 2 O 2(g) → CO 2(g) + 2 H 2O(g) (B) CH 4(g) + 2 O 2(g) → CO 2(g) + 2 H 2O(g) (C) CH 4(g) + 2 O 2(g) → CO 2(g) + 2 H 2O(l) (D) CH 4(g) +23O 2(g) → CO(g) + 2 H 2O(l) 4-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r S ∆=∑∆θS (生成物)-∑∆θS (反应物)(B) 一个自发进行的反应,体系自由能减少等于体系对环境所做最大功(C) 某气相反应 m r G ∆是指反应物与产物都处于298 K 且气体总压为101.3 kPa 时,该反应的自由能变。
(D) 同类型的二元化合物可用它们的 m f H ∆值直接比较其热力学稳定性。
4-5 已知2 PbS(s) + 3O 2(g) = 2 PbO(s) + 2 SO 2(g)m r H ∆= - 843.4 kJ· mol -1则该反应的Q v 值为( )(A) 840.9 (B) 845.9 (C) -845.9 (D) -840.9 4-6下列物质中,摩尔熵最大的是( )(A) CaF 2 (B) CaO (C) CaSO 4 (D) CaCO 34-7下列反应中 m r S ∆最大的是( )(A) C(s) + O 2(g) → CO 2(g) (B) 2 SO 2(g) + O 2(g) →2 SO 3(g)(C) 3 H 2(g) + N 2(g) →2 NH 3(g) (D) CuSO 4(s) + 5H 2O(l) →CuSO 4· 5H 20(s)4-8下列反应中 m r H ∆等于产物m f H ∆的是( )(A) CO 2(g) + CaO(s) →CaCO 3(s) (B)21H 2(g)+ 21I 2(g) → HI(g) (C) H 2(g) + Cl 2(g) →2 HCl(g) (D) H 2(g)+ 21O 2(g) → H 2O(g)4-9下列反应中 m r G ∆等于产物m f G ∆的是( )(A) Ag +(aq)+Cl -(aq) →AgCl(s) (B) 2Ag(s)+Cl 2(g) →2AgCl(s) (C) Ag(s)+21Cl 2(g) →AgCl(s) (D) Ag(s)+ 21Cl 2(l) →AgCl(s) 4-10对反应CH 4(g) + 2 O 2(g) → CO 2(g) + 2 H 2O(l)的m r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 r H ∆ 是CO 2(g) 生成焓B .m r H ∆是CH 4(g)的燃烧焓 C . m r H ∆是正值 D . m r H ∆-U ∆是正值2.填空题4-11 对某体系做功165 J ,该体系应 热量 J ,才能使内能增加100 J 。
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基础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在科研和工程中的应用举例
石油工业
利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预测天然气在地下的分布和储量,指导油气 田的开发和生产。
化学工程
在化工过程中涉及气体的压缩、膨胀、冷却和加热等操作,需要利 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
航空航天工程
在飞机和火箭的发动机设计中,需要考虑高温高压下气体的性质和行 为,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为相关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压条件。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性质变化规律探讨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 体分压之和,分压与各组分的摩 尔分数成正比。
阿马格分体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 体分体积之和,分体积与各组分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亨利定律
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 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 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04
相平衡与相图分析
相平衡条件及相律应用
相平衡条件
在恒温恒压下,当多相系统中各相的性质和数量均不随时间变化时,称系统处于相平衡状态。此时, 各相中的组元成分和物性均保持恒定,且各相间的宏观物质交换达到动态平衡。
相律应用
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中相数、组元数和自由度之间关系的定律。对于简单系统,相律可表示为F=CP+2,其中F为自由度,C为组元数,P为相数。利用相律可以判断系统可能存在的相数及自由度,进 而分析系统的相平衡状态。
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基础
目 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热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 相平衡与相图分析 •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 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气体性质研究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普通化学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溶液中溶质的标准状态是指在标准压力下溶质的
质量摩尔浓度b =1 mol·kg-1的状态。 热力学 bθ =1 mol·kg-1。 化学计算中,近似处理,标准物质的量浓度cθ =1
mol·L-1 在热力学的有关计算中,状态函数变化需注明其状 态,即表明其处于标准状态还是处于非标准状态。
有物质交换 敞开系统
有能量交换
经典热力学不研究敞开系统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环境
无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
有能量交换
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封闭系统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3)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 故又称为孤立系统。
△r Hmθ(1)= - 870.3kJ.mol-1
定压反应热,用符号Qp表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p + W
Qp = △U - W = △U + p△V
热化学
U、p、V都是状态函数,其组合也必为状态函数, U、p、V的组合定义为一新的状态函数——焓, 符号为H。
H ≡U + pV Qp = △H
不做非体积功的恒压过程,定压反应热等于化学 反应焓变。
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 为系统,也可称为体系。
环境(surroundings)
系统与环境
系统以外与系统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
或影响的部分称为环境。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系统分为三类: (1)敞开系统(open system)
第4章 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与函数(第一讲)
按组分分类: 单元体系:水-水蒸气 多元体系:Fe-Zn, 水-乙醇
按物相分类: 单相体系:溶液 多相体系:水-水蒸气
工科大学化学
2.热力学性质(thermodynamical properties) 用来描述体系的热力学状态的宏观(可测)性质。 这些性质也称为热力学变量(参量)。 (1)根据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又称为容量性 质(Capacity properties),它的数值与体系的物质的 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等。这种性质有加和性。
凡是状态函数,一定具备上述特征。反之, 如果某个变量具有上述特征,那么这个变量就一 定是一个状态函数。
工科大学化学
5. 过程与途径
(1)体系状态的任何变化称过程(process)。 (2) 实现状态变化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path)。 根据过程有无相变及化学反应分: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T,p,V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
工科大学化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对过程能量转换进行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判断过程进行方向、限度
(化学平衡、相平衡)。
热力学第三定律: 解决化学平衡有关计算(规则)问题。
工科大学化学
热力学特点: 1)经验性(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但非常可靠。 2) 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各宏观性质的关系, 不考虑微观结构,所有的结论具有统计性。 3)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而不追 究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节(机理),也不研究变 化过程的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4) 局限性——肯定不足,否定有余。
第4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1
热和功 4.2.2 热力学能 4.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13-11-22
15
4.2.1 热和功
热——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传递的能量,用Q表示。 功——除热之外,其它各种被传递的能量,用W表示。 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规定: 系统从环境吸热,Q>0;系统向环境放热,Q<0 环境对系统做功,W>0;系统对环境做功,W<0
(1)定温过程:T1=T2,T=0(过程发生时系统的温度可以改 变,只要T=0即可) (2)定压过程:p1=p2,p=0(过程发生时系统的压力可以改 变,只要p=0即可)
(3)定容过程:V1=V2,V=0
(4)定温定压过程:T=0,p=0(敞口容器中的反应) (5)定温定容过程:T=0,V=0(刚性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6)绝热过程: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Q=0(绝热容器 中的反应)
Qp=Δ rH(1) (2)定温定容过程 Qv
Qv=Δ rU(2)
生成物(状态Ⅱ) n2,T,p2,V1
Qp=Δ rH(1)=Δ rU(1)+p(V2-V1) Qv=Δ rU(2) 两式合并得:Qp-Qv=Δ rU(1)-Δ rU(2)+p(V2-V1) 对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Δ rU(1)=Δ rU(2) 故:Qp=Qv+p(V2-V1)=Qv+RTΔ n Δ n=(生成物气体分子总数)-(反应物气体分子总数) 可用于理想气体反应,也可用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
2013-11-22
25
焓与焓变小结
焓的定义:H=U+pV H是状态函数 H的绝对值不能测定,但可以测定Δ H。 在定温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Δ H=Qp 反应放热,Δ H<0;反应吸热,Δ H>0
化学热力学基础概念
化学热力学基础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而化学热力学则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化学热力学基础概念是学习化学热力学的第一步,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至关重要。
一、热力学系统在化学热力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概念是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是指我们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或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是与周围环境隔绝但能交换能量的系统,开放系统可以与周围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而孤立系统则与外界完全隔绝,既不能交换能量也不能交换物质。
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描述了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和等体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在等压过程中,系统的压强保持不变;在等体过程中,系统的体积保持不变。
三、热力学状态函数热力学状态函数是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与系统的过程无关,只与系统的初末状态有关。
常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包括内能、焓、熵和自由能等。
内能是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函数,表示系统的总能量;焓是在恒压条件下的状态函数,表示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熵是系统的无序程度的度量,是一个状态函数;自由能是系统能量的一种表达形式,包括吉布斯自由能和哈密顿量等。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述,它指出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即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界做的功的和。
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界做的功。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规定了自然界中热现象发生的方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开尔文表述则指出不可能制造出一个只吸收热量而不做功的系统。
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ppt
△ cHm(CH3OH ,l,298.15K) = -440.68kJ·mol-1
△ cHm(CO2,g,T ) 0 △ cHm(H2O,l,T ) 0
特点:①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 ② 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 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2020-7-9
(Ⅰ)
终态
始态
(Ⅱ)
xx
4
5.1.3 过程
定温过程:始态、终态温度相等,并且过 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T1=T2
定压过程:始态、终态压力相等,并且过 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p1=p2
QV U
QV为定容反应热。
2020-7-9
xx
13
在定压过程中,
U Qp pexV
U 2 U1 Qp pex V2 V1 U2 U1 Qp p2V2 p1V1 Qp (U 2 p2V2 ) U1 p1V1
焓: H U pV 状态函数
焓变: H H2 H1 Qp = H
吸热反应H 0,放热反应H 0
2020-7-9
xx
14
2.热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 0 BB
B
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rUm
rU m
U ξ
BU
n
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
rH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ξ
BH
n
2020-7-9
xx
15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热(标准摩尔焓
变)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g)+O2(g) 2H2O(g)
△ rHm(298.15K) = -483.64kJ·mol-1 △ rHm 称为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基础化学4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中,只讨论三种热:化学反应热;相变热;显热(仅因T变 化吸收或放出的热)。
2.功
除热以外,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其他能量传递统称为功,其符号为W, 单位为J或kJ。热力学规定,环境对系统做功时,W>0;系统对环境做 功时,W<0。功也是过程变量(途径函数),无限小量用δW表示。
系统性质与状态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热力学中又将描述系统状态
的性质称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是:状态一定,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值;状态
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值等于终态值减去始态值,而与所经历的途径
无关。即
△X=X2-X1
(5-1)
其无限小变化是全微分dX。若系统经历一个循环过程时,所有状态
函数的改变分物质和空间。系统是研究的 主体,环境则是辅助部分,按系统和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及能量传递,可 将系统分为三类。
(1)封闭系统 与环境只有能量传递,而没有物质传递的系统。 (2)敞开系统 与环境既有能量传递,又有物质传递的系统。 (3)隔离系统 与环境既无能量传递,又无物质传递的系统,或 称孤立系统。 绝对的隔离系统是不存在的,通常将绝热、封闭的保温设备,以及 封闭系统中发生的极快变化(如爆炸)等过程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能包括三部分 (1)分子的动能 是系统温度的函数; (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是系统体积的函数; (3)分子内部的能量 是分子内各种粒子(原子核、电子等)的能 量之和,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为定值。 因此,封闭系统的热力学能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即
U=f(T、V)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如物种、nB、T、V一定)时,则系统的热力学 能一定,故U为状态函数,广延性质。 U的绝对值无法确定,但可以计算变化量。△U>0,表示系统的热 力学能增加,△U<0,表示系统热力学能减少。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础题库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础题库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1、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4水溶液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D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3、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 )(A) T,p,V,Q (B) m,V m,C p,W(C) T,p,V,n (D) T,p,U,W4、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5、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 A )(A) 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B) 热容C与途径无关(C) 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6、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 A )(A) 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B) 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C) 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 (D) 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7、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 ( C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不能确定8、已知CO g O H 及)(2(g)在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42-KJ/mol 及-111KJ/mol ,则反应)()()()(22g CO g H C g O H +→+石墨的为θm r H ∆:( B ) (A) -353KJ (B) 131KJ (C) -131KJ (D) 353kJ9、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而所作的功是变化到相同终态最大功的20%,则体系的熵变为: ( A )(A) T Q S 5=∆ (B) T Q S =∆ (C) T Q S 5=∆ (D) TQS -=∆10、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则: ( B ) (A) )(系S ∆=0,)(环S ∆)=0 (B) )(系S ∆)=0,)(环S ∆>0 (C) )(系S ∆>0,)(环S ∆>0 (D) )(系S ∆>0,)(环S ∆<011、在隔离系统中,发生一具有一定速度的变化,则系统的熵变: ( C ) (A) 保持不变 (B) 总是减小 (C) 总是增大 (D) 可任意变化1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 B ) (A) 跑的最快 (B) 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13、已知气相反应)()(3)(126266g H C g H g H C =+在100℃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J rH m 43.192-=∆θ,当反应达平衡时可用下列哪组措施使平衡向右移动:( C )(A) 升温与加压 (B) 升温与减压 (C) 降温与加压 (D) 降温与减压14、熵是混乱度(热力学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的量度,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同一种物质的 S(g)>S(l)>S(s) (B)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熵值越大 (C) 分子内含原子数越多熵值越大 (D) 0K 时任何纯物质的熵值都等于零 15、热力学基本方程 d G = -S d T + V d p ,可适应用下列哪个过程: ( A )(A) 298K 、标准压力下,水气化成蒸汽 (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C) 电解水制取氢气 (D) N 2 + 3H 2=2NH 3未达到平衡二、填空题1、系统与环境之间 的系统称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 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 的系统称为隔离系统。
化学热力学基础指导
化学热力学基础一.主要内容概述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物质变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一般说来,物质变化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热传递,另一种是做功。
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ΔU)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Q)与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代数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Q + W (4-1) 热力学能(U)是体系内的一切能量总和,体系发生变化时,只要过程的终态和始态确定,则热力学能的改变量U∆一定,ΔU=U终-U始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热力学上规定:体系吸热Q> 0;体系放热Q < 0。
环境对体系做功,W > 0;体系对环境做功,W < 0。
体系变化时功的得失有多种形式,如机械功、电功、表面功、体积功等。
在化学变化和相变过程中总是伴有体积的改变。
体系抵抗外压所做的功称为体积功,其它形式的功为非体积功,功和热不是状态函数。
2.焓与焓变在化学反应中即有新物质的生成又伴有能量的变化。
若生成物的温度和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恒温变化),并且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只做体积功,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称为反应热。
反应热与体系组成物种的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
(1)恒容反应热由式(4-1)ΔU=Q v + W由于在恒温恒容反应过程中V∆=0,式中的功W = PΔV故W = 0,则可得ΔU=Q v(4-2)(2)恒压反应热在恒温恒压反应过程中ΔP=0,体系做体积功时,恒压反应热等于体系的焓变,即Q p = H ∆ΔH = H 2 - H 1H 是热力学函数,称为热焓,简称焓,其定义为:H = U + PV因为U 、P 、V 都是体系状态函数,故H 也是状态函数。
焓变(ΔH )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过程无关。
ΔH > 0,体系吸热,ΔH < 0,体系放热。
(3)在恒温恒压得条件下,反应体系中的焓变与热力学能变之间关系为ΔH =ΔU +P ΔV (4-3)反应体系中若是固体和液体P ΔV 可忽略不计,若体系中为气体且为理想气体则(4-3)式可写为ΔH =ΔU +ΔnRT (4-5)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固体或液体时,则恒压反应热与恒容反应热相等,即:Q p = Q v (4-6)(4)标准摩尔生成焓化学热力学规定在温度为T 时,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元素的指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温度T 时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符号θm f H ∆表示。
无机化学之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15页/共131页
途径 (path) 体系由同一始态变到同一终态可以经由不同的方
式,这种不同的方式称为途径。 途径也可以说是体系由始态到终态所经历的过程
总和。
途径1 终态
始态
途径2
第16页/共131页
3.1.4 热和功
• 状态函数的特点
1)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2)条件变化时,状态也将变化,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
取决于始态和终态,而与状态变化的具体途径无关。
例:当系统由始态变到终 态时,系统的状态函
系统压力从 3pº变为 pº
数压力 P 和体积V 的
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始 态
终 态
中间态
3)当状态变化时,状态函数一定改变,但状态变化时,
从而使系统在每一步膨胀过程中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经 过无穷多次膨胀后(也就是小颗粒被取完时)而达到终态, 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当然,完成此过程需要无限长的时间。此时体系对外做 的总膨胀功为同一始、终态条件下不同膨胀途径中的最大 功,其数值为:
W3 =
V2 V1
p外dV
nRT ln V2 V1
第13页/共131页
几种常见的热力学过程
• 恒压过程(isobar process)
如果体系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且压力始终恒定, 则此变化过程称为恒压过程;
等压变化:只强调始态与终态的压力相同,且等 于环境压力,而对过程中的压力不作任何要求。
• 恒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
如果体系的状态变化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进行 的,此变化称为恒温过程。
例如,要描述一理想气体所处的状态,只需知道 T、p、V 就够用,因为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nRT,此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 (n) 也就确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241.82 kJ· mol-1
H2(g)+ 1/2 O2(g)= H2O(l)
H2=-282.76 kJ· mol-
3.
3.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如果反应体系中各物质 均处于标准态下,则在标准条件下反应或过程的摩尔焓变 叫做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简称为标准焓变,记为rm (T) ;如反应在 298K 下进行习惯上可不注明温度。本书正 文仍按习惯写为标准焓变。上标“”代表“标准态” (可读作“标准”)。
二、 等压热效应与焓
当化学反应在等压过程中进行时,如果体系只作反抗大气压的膨胀功 (P外V),则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变为: U=U2-U1=Qp-P外(V2-V1) 式中Qp表示等压过程吸入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等压热效应,也称为等压 热容。 因为是等压过程,所以 P2=P1=P外=P U2-U1=Qp-P(V2-V1) Qp=(U2+PV2)-(U1+PV1) 定义: H=U+PV 上式可变为: Qp=H2-H1=H 说明:当体系除膨胀功外,不做其它功时,在等压过程中系统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等于其焓变,所以在等压条件下,并且体系仅做膨胀功时, 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也为状态函数H的改变值所决定。
(1) H2(g)+O2(g)= H2O(g) +241.82 kJ· mol-1
或 H2(g)+O2(g)=H2O(g) H=-241.82 kJ· mol-1
(2) H2O(g)= H2(g)+O2(g) -241.82 kJ· mol-1 或 H2O(g)= H2(g)+O2(g) H=+241.82 kJ· mol-1
五、过程与途径
1. 过程(Process)
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变化的经过称为过程。
热力学常见的三个过程 等(恒)温过程
等(恒)压过程
等(恒)容过程 如果,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系和环境没有热交换发生, 则称“绝热过程” 。
2. 途径 体系由一始态变为另一终态,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种 由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的变化所经历的不同具体方式步 骤称为途径。
解: H2O(l)=H2O(g) 是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条件下进行的: U=H-nRT
∵ n≠0
∴H≠U
U=H-nRT
=40.63-(1-0)×(8.314/1000)×373=37.53kJ· mol-1
4.2.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 按照习惯将热效应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端,若反应 是放热反应,则热效应Q前写加号,若反应为吸热反应, 则Q前写减号; 但当以表示时则放热为负,吸热为正。例如:
§4.2 热化学
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到化学反应上,讨论和计算化学反 应的热量问题就形成了热化学,热化学是研究反应热或热 效应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所谓反应热是指:当体系发生化学变化后,并使产物的温 度恢复到反应前反应物的温度,且体系只做体积功,而不 做其它功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反应热(Q)。 也称为反应的热效应。
四、热力学的标准状态
在化学热力学中1×105Pa(100kPa)规定为标准压力,用符号 P表示.按国标号GB3102.8—92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 量和单位,标准压力P一般选择为100kPa。 物质的标淮状态是指在标准压力和某一指定温度下物质的 物理状态. 热力学对物质的标准态规定如下: 1.气体物质的标准态是指该物质的物理状态为气态,并且气 体的压力(或在混合气体中的分压)值为100kPa. 2.溶液的标准状态是指在标准压力(P=P)下,溶质的质量摩 尔浓度b=1mol· kg-1(确切地说应为有效浓度或活度)时的 状态。 3.对于纯液体或纯固体的标准态是指处于一个标准压力(P) 下纯物质的物理状态。
4. 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如在封闭容器中 H 进行用U,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用H。
r m ,T
4.2.3 热效应的计算
一、 Hecc定律
Hecc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 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 只要始态和终态一定,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其实质是:内能和焓为状态函数,其改变量与途径无关。
三、等容热效应与等压热效应的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在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 Q=Qp=H W=PV U=H-PV 或: H=U+PV 由此可知:焓变即为系统内能的变化加上膨胀功。 1.当体系为液体或固体时,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小, V0 ∴U≈H 2. 当体系为气体,且只做膨胀功的恒温恒压过程中 U=H-P(V2-V1)= H-(PV2-PV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 U=H-n RT 式中n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3 1 2
=(-393.51)-(-282.97) =-110.54 kJ· mol-1
二、生成焓
1.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标准条件下由指定的单质(通常是在所选择的温度 T 和压力 P = P 时的最稳定的形式)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 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通常选定温度为298.15K,作为该物质在此条件下的相 对焓值,以fm(298.15K)表示,本书仍按习惯简写 为标准生成焓f ,下角标f代表“生成”。 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对焓值——标准摩尔生成焓(见附录 七)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4.1 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 4.2 热化学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4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4.1
一些常用的术语
一、体系(system)和环境(Suroudings)
二、 内能(lntrinsic Enery) 三、状态 (State) 四、 状态函数 (State Functions) 五、 热力学的标准状态 六、 过程与途径 七、 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如
C+O2 CO2 H2O(l) H2O(g)
n=0 n=1
若
n0 nRT0 UH
n0 nRT0 UH
n=0
U=H
例4-1 在373K和1.01325×105Pa下,由1mol水汽化变成 1mol水蒸气,在此汽化过程中,H和U是否相等,若H 等于40.63kJ· mol-1则U为多少?
• • • • •
例4-2 已知298.15K时: 1 = -393.51 kJmol-1 (1) C(s)+O2(g)CO2(g) -1 (2) CO(g)+ 1/2 O2(g) CO2(g) = -282.97 kJ mol 2 求反应(3) C(g)+1/2 O2(g) CO(g)的焓变为多少? 解:生成CO2有两种途径: 1. 热化学循环计算法 根据ecc定律:
二、 内能
体系内部的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和相互作用, 从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的能:粒子运动的平动 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分子转动能,分子 振动能;原子间的作用—键能,以及电子的能量等, 此外还有原子核内基本粒子间的作用—核能等,这 些能量的总和称为内能。 即内能是物质内部粒子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以U表示。
例如,一体系由始态(298K,100kPa)变到终态(273K, 500kPa)可采用两种途径。 (1) 先经恒压过程,再经恒温过程。 (2) 先经恒温过程,再经恒压过程。
尽管两种途径是不同的,体系状态函数变化的数值却是 相同的。
六、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Heat) 体系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 而传递的能量.常用符号Q表示。 体系吸热: Q >0 体系放热: Q <0 热不是状态函数。 热总与过程相联系,是途径的 函数,不同的途径,体系与环 境交换的热量可以不一样。
θ θ H1θ H 2 ΔH 3 θ θ H 3 H1θ ΔH 2
2. 综合反应法 • (1) C(s)+O2(g)CO2(g) • -(2)CO(g)+1/2 O2(g) CO2(g) • (3) C(g)+1/2 O2(g) CO(g) • 故有: H θ H θ ΔH θ
一、 体系和环境
为研究的需要和周围的物质或空间 隔离开来的被研究的对象,称为体 系。体系以外与体系有密切关系的 周围部分称为环境或外界。
例如 研究酸碱在溶液中的反应, 那酸碱物质就是研究的体系,而溶 剂和盛溶液的反应杯及溶液上方的 空气就是环境。
敞开体系:系统和环境间 既有能量的交换,又有物 质的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和环境间 有能量的交换,但无物质 的交换。 孤立体系:系统和环境间 既无能量的交换,又无物 质的交换。
为了描述一个体系,必须确定体系的一系列描述热力学状态 的物理量。例如:体积(V)、质量(m)、压力(P)、温 度(T)、密度(d)等,他们与体系的状态有着一一对应的 单值函数关系,当这些物理量都有确定值时,体系就处于一 定状态;当这些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体系的状态也发生了变 化。这些用来描述体系状态的物理量,就称为体系的状态函 数。 体系状态一定时,状态函数即有一定的值,体系发生变化时, 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取决于初状态和终结状态,而与变化途径 无关,体系一旦恢复原来的状态,状态函数恢复原值。
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传递的能量表现为热和功, 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净的结果是体系的内能发生了变化。
U1 对环境作功 W U 2
体系吸热 Q
根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有: U2=U1+Q-W Q、W和U三者之间关系可表示为: △U=Q-W 这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体系在过程中内能(热力学能的增量△U)的改变量等于体 系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减去对环境所做的功(W)。
三、状态和状态函数
体系中所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总和或综合表现即为 状态。一个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确定了,则称 为一个状态。 例如:气体的状态可由压力(P);体积(V),温度 (T)及各组分物质的量(n)等物理量来决定。如果 其中一个或多个物理量发生改变时,体系便由一种状态 转变为另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