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1单元 神奇的机械
1单元神奇的机械一、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工作部分带来的方便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四、介绍古代机械(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 什么叫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叫做(机械)。
2、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他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3、机械按复杂与否可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叫做(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4、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5、举例说说假如没有机械,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1)如果没有锤子就很难钉钉子;(2)如果没有刀具,要切碎一些物品就很困难,甚至无法做到。
6、比较一下古代工具与现代工具有什么异同?答:(1)相同点:都能帮助人们工作,降低工作难度,有的比较方便,有的能省力。
(2)不同点:古代工具比较简单,用自然界的现成材料加工而成,功能比较单一;现代工具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品种比较多。
2 怎样移动重物1、一根棍子,用它来(撬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杠杆”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用这种装置,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因为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
2、杠杆的三个点:利用杠杆工作时承受重力的店叫重点、支撑杠杆的点叫支点、人作用在杠杆上的点叫力点。
3、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
杆秤的提绳相当于杠杆的(支点)。
4、杠杆的规律:(1)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这种杠杆节省体力、方便工作,但费时间。
如撬棍、铡刀、起子、开瓶器、指甲剪等。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这种杠杆节省时间、节省距离,但费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这一课,是学生对机械的初步认识。
教材从生活中的机械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对机械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如杠杆、轮轴等。
但他们对机械的定义、分类及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机械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学会识别生活中的机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2.探究新知:讲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的作用。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深入理解机械的作用。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机械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分类:…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知识与技能●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下面就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
2、提问:第一个运动的物体和最后一个物体之间隔得很远,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接触,可为什么仍然能够引起最后一个物体的运动呢?讨论交流。
3、再次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
4、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5、提问: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传动装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教师适时出示并操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物体,展示物体的传动装置和传动方式。
)6、谈话:这些传动装置是怎么样传递动力的?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力的传递》。
(板书课题)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
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2、认识皮带传动装置的结构:一根皮带、两个大小不同的轮子。
3、教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
4、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5、讲解:我们把这种传动方式叫做“皮带传动”。
皮带将运动和能量从一个轮子传到另一个轮子上,带动了轮子的转动,也决定着轮子运动的方向。
6、分组操作实践。
⑴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模型;⑵设法将大轮和小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画下皮带传动的示意图;⑶记录下大轮和小轮的转动方向和快慢。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他们对自行车比较熟悉,但对于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2.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行车模型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2.准备实验材料,如轮子、轴、滑轮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和探究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自行车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和转动原理,提出问题:“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它的转动原理是什么?”2.呈现(5分钟)呈现实验材料,如轮子、轴、滑轮等,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自行车车轮转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车轮转动原理发明新的机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杠杆、滑轮等机械来移动重物,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对于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原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机械来移动重物,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自主地发现和总结机械移动重物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杠杆、滑轮等机械来移动重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发现和总结机械移动重物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杠杆、滑轮等机械来移动重物。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发现和总结机械移动重物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怎样移动重物。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机械移动重物的过程和结果。
3.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
5.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移动重物。
6.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怎样移动重物1.观察和实验2.发现和总结规律3.运用机械移动重物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三个方面进行。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杠杆原理,学会使用杠杆来移动重物。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杠杆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使用杠杆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使用杠杆移动重物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如何调节杠杆的长度和角度,以及如何用力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杠杆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知道杠杆可以用来移动重物。
2.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使用杠杆移动重物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知道杠杆可以用来移动重物。
2.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使用杠杆移动重物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杠杆的原理,掌握杠杆的使用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杠杆的原理和作用。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重物、支点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杠杆、一个重物、一个支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用杠杆翘起一块石头,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杠杆的原理,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杠杆的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杠杆的长度和角度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杠杆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杠杆。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分享自己是如何使用杠杆移动重物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这一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斜坡的原理,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面与高度、省力等方面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掌握斜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斜坡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斜坡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斜坡的原理,知道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坡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难点:斜面与高度、省力等方面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斜坡的原理;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斜坡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实验器材,如木板、小车、重物等;3.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斜坡,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斜坡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斜坡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坡的形状。
接着,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斜坡上的物体如何运动。
例如,将一个小车放在斜坡上,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斜坡,观察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这一课,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行车并不陌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2.教学难点: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自行车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激发学生对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的兴趣。
2.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1)观察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车轮是由许多小块组成的,每个小块都起到一个支撑和转动的作用。
(2)让学生尝试拆解自行车车轮,观察内部的构造,了解车轮转动的原因。
(3)引导学生发现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解释自行车前进的原理。
3.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器材,探究自行车的其他部件的工作原理,如链条、齿轮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教案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的兴趣。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第一课,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各种机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机械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机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机械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机械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各种机械的图片,如锤子、剪刀、汽车等。
2.实物:准备一些简单的机械实物,如杠杆、滑轮等。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图片,如锤子、剪刀、汽车等,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机械吗?”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给出机械的定义,简要介绍机械的分类和作用。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如杠杆、滑轮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机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机械,尝试分类和解释它们的作用。
同时,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如使用杠杆、滑轮等,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教案教学内容:1、什么叫机械2、怎样抬高讲台3、斜坡的启示4、拧螺丝钉的启示5、国旗怎样升上去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认识一些机械的原理。
4、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5、理解杠杆、斜面、轮轴、滑轮、齿轮、链条等简单机械的机构、原理。
6、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7、认识生活中的机械。
德育目标: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理解杠杆、斜面、轮轴、滑轮、齿轮、链条等简单机械的机构、原理。
3、认识生活中的机械。
教学难点:1、正确识别各种机械的结构。
2、能够通过实验验就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器具课时分配:第1课:1、什么叫机械第2课: 2、怎样抬高讲台第3课: 3、斜坡的启示第4课: 4、拧螺丝钉的启示第5课: 5、国旗怎样升上去第6课: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第一课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4、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5、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6、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7、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德育目标: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学难点:1、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第二课怎样抬高讲台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3、斜坡的启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斜坡的原理,了解斜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坡对于物体重力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斜坡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斜坡的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斜坡的原理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斜坡的原理,了解斜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索精神,明白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斜坡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斜坡对于物体重力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斜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斜坡的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斜坡对物体滑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斜坡的原理。
3.讨论斜坡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斜坡的应用,加深对斜坡作用的理解。
4.斜坡对物体重力的影响: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斜坡角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斜坡对物体重力的影响。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斜坡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6.拓展:学生课后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神奇的机械—-斜坡的启示1.斜坡的原理2.斜坡的应用3.斜坡对物体重力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将从学生的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进行,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理解轮轴的原理,以及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轮轴,了解轮轴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轮轴的转动原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机械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力的知识,如摩擦力、重力等。
但是,对于轮轴的原理和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理解轮轴的原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和轮轴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了解轮轴的特点和作用。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理解轮轴的原理。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轮轴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自行车一辆,轮轴模型一个。
2.实验材料:轮轴、滑轮、绳子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辆自行车,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车轮,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吗?它为什么会转动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轮轴的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演示轮轴的转动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轮轴。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现象。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 (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一、什么叫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机械构成的较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3.连线:降低工作难度 省力 二、怎样移动重物1.杠杆包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2.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点:(支点)、(力点)、(重点)4.(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阔时,杠杆(省力)(2)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3)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5.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起子)、(撬棍)(指甲刀);常见的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钓鱼竿):常见的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跷跷板)(天平)。
(订书器)。
6.大科学家阿基米傯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三、斜坡的启示1.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斜面上,坡度越小越(省力)。
3.螺旋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越(省力)。
4.盘山公路是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四、拧螺丝钉的学问1.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轮和轴都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做(同向圆周)运动。
3.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五、国旗怎样升上去1.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2.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用起钉锤拔钉子用开瓶器开瓶盖用筷子吃饭用刀切菜用压舌板观察口腔3.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得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六、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1.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2.传动方式主要有(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4.拧螺丝钉的学问》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4.拧螺丝钉的学问》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机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
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螺丝钉的构造和拧螺丝钉的方法,以及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简单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螺丝钉的构造和使用螺丝刀的技巧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螺丝钉的构造和拧螺丝钉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螺丝钉的构造,知道螺丝钉的种类和用途。
2.让学生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技巧,能够熟练地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螺丝钉的构造,知道螺丝钉的种类和用途;让学生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技巧,能够熟练地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技巧,能够熟练地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螺丝钉的构造和使用螺丝刀的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技巧。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各种实物,包括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螺丝钉和螺丝刀。
2.准备一些拧螺丝钉的视频或者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一些任务卡片,用于小组合作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螺丝钉和螺丝刀的思考,导入新课。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螺丝钉和螺丝刀吗?–你们知道螺丝钉有什么作用吗?–你们知道螺丝刀有几种类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螺丝钉的构造和使用螺丝刀的方法。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说课稿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机械》是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简单的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并探究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机械。
但是,他们对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深入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的机械,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究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的机械,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究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操作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机械,探究它们的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和指导。
3.讲解:教师对机械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利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解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课件
杠杆原理的发现者蔂
• 杠杆原理的发现者是古宪希腊著名的哲 学家、数睜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别看我,我 不是阿基米
恼德!
嘿,我在 这!抵
杠杆的定义酪
• 杠杆就是一个简单的机塞械装置。杠杆装
置包括碑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蜀支 点转动的棍子,人和酞支点之间长长的
棍子放爵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虚能轻松 地撬动重物。
快打开书第四页划下来除 并做上重点记号!
耐杠 要杆
杠杆原理示意图旋
是不
硬一
的定
都要
可直
以的
!,
只
支点是一个固定点,且妓一 定要在杠杆上!
小实验豪
我们知道了,使用杠杆秘来撬 动重物可以帮助人他们省力。 那么,怎样使违用杠杆会更省 力呢?老喀师准备的平衡尺和
钩码党会告诉我们真相!
这是一个平 衡尺模型。
练习辟
1、能够帮助人们(降里低工作难度)或(省力伏) 的工具装置,都可以淹称做(机械)。
2肮、机械可以分成(简单啊机械)和(复杂机械) 卜两类。机械的两个特点緺是(省力)(降低工作 凸难度)
3、复杂机抬械是由(简单机械)组辞成的,复杂 机械又叫做(机器)。
前节知识回顾 1、能够帮助人们杂(降塑低工作难度)或(省力多)
1、简单机械有(杠杆留)、(斜面)、(轮轴愚)、 (滑轮)。 2、扮(杠杆)包括一个支点诲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 的彬棍子。它是一种(简单湘)机械,利用杠杆可以 镀(省力)。 3、杠杆逞的三个点是(支点)、狱(力点)、(重 点)。瑰 4、当杠杆的力点到葼支点的距离(大于)重庆点到 支点的距离时,(您省力);当杠杆的力点锈到支点 的距离(小于)胶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薯(费力); 当杠杆的力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察)重点到支点 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一、填空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机器。
3、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简单机械的原理。
4、杠杆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5、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6、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7、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一半。
10、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
像自行车链条这样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11、链条传动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齿轮传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2、杠杆、斜面、轮轴、滑轮都叫做简单机械。
二、在图中标出杠杆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三、选择题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A、是否改变力的大小B、是否改变力的方向C、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属于斜面的是,属于轮轴的是,属于齿轮的是。
A吊车臂 B水龙头 C钻头 D螺丝钉 E撬棍 F斧子 G刀 H门把手M方向盘N镊子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A 、齿轮传动 B、链条传动四、简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定滑轮?什么叫做动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例如国旗杆上的滑轮。
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例如吊车下面的滑轮。
五、列举题1、请举例说明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三例以上)用指甲刀剪指甲、用刀切菜、用起子起瓶盖、用筷子吃饭。
2、请举例说明在生产或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三例以上)玩滑梯、高山滑雪、用木板搭成斜坡把货物推上车、坡路。
3、举例说明在生产或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螺旋? (三例以上)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盘山公路、螺丝、螺母、拔轮器。
它们的作用是降低工作难度和省力。
4、举例说明在生产或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三例以上)方向盘、水龙头、车轮、辘轳。
5、举例说明在生产或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三例以上)利用滑轮升国旗、利用滑轮提高重物、吊车。
六、实验与操作: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斜面坡度大小与小车拉力大小有关。
实验题目:斜面坡度大小与小车拉力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木板、小车、弹簧秤、几本书。
实验步骤:1、首先把一本书放在木板的一端搭成一个斜面。
2、用弹簧秤勾住小车,沿斜面自下而上均匀拉动小车,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3、不断增加书的本数,沿斜面自下而上均匀拉动小车,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实验结论:斜面坡度大小与小车拉力大小有关。
坡度越大需要的拉力越大,坡度越小需要的拉力越小。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填空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折叠)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同的。
3、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固。
4、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5、铁塔、铁架桥属于框架结构。
6、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法国。
二、判断题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压力。
(×)3、赵州桥是平板桥。
(×)4、改变形状可使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5、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6、三角形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三、简答1、灯架、折叠凳、梯子为什么要设计成支架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因为支架型结构具有稳定性原理。
它们都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都有三角形的结构。
2、怎样建造一座瓜皮桥?①、把西瓜或其它瓜纵向切成两半,在横向切开;②、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③、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④、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3、古代,人们用树枝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和大厦,说一说古代的房子和今天的高楼大厦有什么不同?答:古代的房子和今天的高楼大厦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用途不一、建筑材料不同。
四、实验与操作:说一说怎样用32根吸管建造一个网络式球形屋顶模型?1、大家商量设计图纸;2、对照图纸准备好材料;3、分层搭建。
第一层用八根搭四个三角形,第二层用12根分别与上一层的结点构成三角形,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一、填空题1、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无论哪种繁殖方式,都不会影响植物的长势。
2、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茎进行繁殖的,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苹果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茎繁殖。
3、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2、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种繁殖方式。
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3、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的“另类”,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却用乳汁哺育后代。
4、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长大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
5、海葵可以通过折断自身一部分,或将自身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繁殖。
6、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得通过雌雄的结合才能产生。
7、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8、一些动物实行“一夫一妻”制,如天鹅、鸳鸯,它们总是双双相守,直到生命的终结。
9、蜗牛是雌雄一体的,小海马是爸爸生的,生活在浅海的皱唇鲨是卵胎生的。
10、小动物生下后,“父母”还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
11、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280天,刚出生时,我的样子是头大身长脚弯曲,看不出眼睛是否双眼皮,眼睫毛也没长出来,皮肤是红红的,皱皱的,看起来就像个“小老头”,体重大约3千克。
(身长、体重、皮肤、颜色等情况)。
二、连线,将动物和相应的繁殖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毒蛇公鸡乌龟卵生花猫山羊胎生金鱼青蛙猴子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一、填空题1、岩石是未经过加工的石头,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
2、由岩浆冷却生成的岩石叫岩浆岩;例如玄武岩。
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例如琥珀、树叶化石、贝壳化石、煤。
在高温高压下变化了的岩石叫变质岩;例如片麻岩、大理石。
3、像石英、黄铁矿、自然金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4、常见的矿物有萤石、石墨、金刚石、硫磺、黄铁矿、滑石、赤铁矿等。
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可以炼铁,赤铁矿研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6、利用石墨的颜色、硬度,工业上用它做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矿物。
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像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白云母可以制作眼镜的镜片。
8、方铅矿有金属光泽,石膏看起来很暗淡。
9、滑石是所有矿物中最软的一种,它有很强的滑腻感,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10、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制作玻璃刀的材料就是天然或人造的金刚石,质优粒大的金刚石可以做成精美的钻石饰品。
11、大多数矿物都像粗盐粒那样有一定的形状。
石英晶体有八个面,呈六角形;萤石晶体多为六个面的立方体。
12、石英是制作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以做各种首饰。
萤石又称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可以防止龋齿。
13、地下的煤层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
地下的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物遗体形成的。
14、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的,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粮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的,如天然气、石油及各种矿物资源。
二、简答:1、说一说岩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①它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②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③它可以雕刻或磨制成饰品;④2、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岩石?答:常见的岩石有三种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例如煤、大理石、石灰石、砾石、砂岩、花岗岩。
3、我们能为保护矿产资源做些什么?①可以回收利用;②节约使用这些资源;③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④加强对保护资源的宣传;⑤学好本领,创造新能源;⑥有效利用资源。
4、写出制作岩石标本的具体过程。
①采集岩石;②冲洗岩石;③敲打露出新断面;④贴好标签;⑤装盒保存。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一、填空题1、人脑的平均质量约1400克,大脑约占脑重的80 %。
2、大脑能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和推理等活动,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3、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关系。
即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4、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观念等功能。
5、人的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6、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7、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
8、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矿产资源。
9、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
10、眼睛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视神经将落在视网膜上的信号及时传递给大脑,大脑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义,人就产生了视觉。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
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11、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
12、神经分布于全身。
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身体的躯干和四肢。
二、判断题1、一旦嗅觉失灵,品味的能力就会下降.。
( √ )2、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 √ )3、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 × )4、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对身体的管理是同侧关系。
( × )5、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 √ )6、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 √ )7、人大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克。
( × )三、简答题:1、人的大脑有哪些功能?(为什么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管理的范围)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和推理等活动都是大脑大脑管理的范围,由于大脑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所以才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