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案例 (1)
校本家教案例
校本家教案例
在某中学,有一位学生小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他的父母非常着急,于是决定请一位家教来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家教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她很快发现了小明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她发现小明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理解能力也较弱,而且他的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
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她从基础开始,帮助小明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她还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小明的兴趣和动力,让他更加主动地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数学成绩从不及格提高到了优秀,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小明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向上。
小明的父母非常感激王老师的帮助,他们认为请家教是非常值得的。
他们也认识到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不仅仅是智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态度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教并不是简单地帮助孩子做作业、复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家长也要认识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和解决。
中小学德育一校一案典型案例
中小学德育一校一案典型案例案例一: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背景:小学发生了一起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
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事件经过:A同学在校园里用拳头打了B同学的头部,B同学因此受伤严重,需要送到医院治疗。
学校接到了家长和B同学本人的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措施。
会议上,校长和老师一致认为此类校园暴力行为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影响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解决措施:1.调整班级管理人员:学校决定重新安排学生的班级管理人员,以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引导。
针对暴力倾向较强的学生,由班主任和德育老师负责特别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开设德育讲座:学校邀请心理学专家和警察前来学校开设德育讲座,给学生普及校园暴力的危害和后果,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发泄情绪。
讲座内容包括积极的沟通方式、友善的相处原则以及如何和平解决问题。
3.制定行为规范:学校成立了由学生、家长和教师组成的德育行为规范制定小组,共同制定了一份明确的行为规范。
规范包括学生之间需要尊重、友善交往以及避免使用暴力等内容。
规范通过学校通知的形式发给每个学生和家长,并签署承诺书。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付出努力,学校成功地解决了校园暴力问题。
学校内部发生的暴力事件大幅减少,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积极性也明显提升。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满意,表现出更积极的参与度。
学校还根据这一经验,制定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德育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论:通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校成功解决了校园暴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安全和有益的学习环境。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德育工作需要注重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等问题,加强师生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孩子们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注:以上案例为虚构,仅用于撰写参考,实际事件请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
)参考资料:。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享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面对学习、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心理辅导师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几个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以期增进对心理辅导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一:阿明的学习压力阿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对学习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成绩也下滑明显。
父母与学校心理辅导师联系后,安排了一次心理咨询。
在咨询中,心理辅导师(以下简称“辅导师”)与阿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经过一番了解,辅导师发现阿明近期学习压力较大,主要源于他对期末考试的担忧以及父母的期望过高。
为了帮助阿明缓解学习压力,辅导师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与阿明进行互动,逐渐让他敞开心扉。
然后,辅导师启发阿明找到学习动力和兴趣所在,帮助他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和父母一起制定适当的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热情,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案例二:小芳的情绪困扰小芳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常常情绪低落,缺乏自信,不善与同学交流。
学校心理辅导师得知情况后,与小芳进行了个别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师发现小芳曾遭受同学的欺凌,这成为她情绪问题的主要原因。
辅导师与小芳进行心理疏导,逐渐帮助她树立自信,增强抵挡欺凌的能力。
同时,辅导师还鼓励小芳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她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芳逐渐从情绪困扰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了快乐与自信。
案例三:小明的家庭变故小明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家庭最近发生了一些变故,父母的离异让他陷入了困惑和焦虑。
学校的心理辅导师得知情况后,找到了小明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辅导师先是倾听了小明的心声,并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随后,辅导师向小明解释了离异可能带来的情绪波动,并提供了一些积极应对的方法。
为了帮助小明调整情绪,辅导师还建议他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和绘画等。
有效辅导经典的案例
有效辅导的经典案例之一是英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雅各布森在1968年进行的一项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进行了
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告
诉老师这些学生具有“优异发展潜力”,并将这些学生的名
单交给老师。
然而,这些学生并不是实验者真正选拔出来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在随后的学年里,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评价普遍高于其他
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表现上也普遍比其他学生优秀。
这一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注可以对学生产
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这个案例说明了有效辅导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关注学生的潜力,给予他们积极的期望和关注,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长潜力。
这一原则
在其他案例中也有体现,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关注孩子
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克服困难和
挑战,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之,有效辅导需要教师或辅导者对学生的特点和潜力进
行关注和评估,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和方法,给予学生积
极的期望和关注,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自信心。
辅导学生案例
辅导学生案例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我的辅导。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辅导过的学生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这位学生叫小明,是我教授的一门数学课程的学生。
小明在数学上一直表现得很不理想,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倒数。
他也很沮丧,觉得自己永远学不会数学,也没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
在和他沟通后,我发现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学习方法不正确。
针对小明的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的辅导措施。
首先,我和他一起复习了数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是他在之前学习中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小明的基础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我教会了他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复习、如何解题的思路等等。
小明很用心地学习和实践这些方法,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我和小明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数学成绩逐渐有了起色。
他在课堂上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敢于发言,敢于提问。
最后,小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这也让他对数学产生了新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告诉大家,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
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辅导学生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方法、有爱心。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取得优异的成绩。
感谢大家的聆听。
教育基础知识案例分析 (1)
1.小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的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小明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该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答案要点:(1)不正确。
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对以后的学习不会有促进作用,他还是不会努力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是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
如果他认为学习的成败是努力与否造成的,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心里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的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此外,外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的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会有碍于其人格的成长,如习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者任务容易,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2.小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升入初中的入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次考试给小明的打击不小,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的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里现象?(1)(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答案要点:(1)习惯性的无助或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辅导案例(1)
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辅导案例(1)
背景
小明和小红是同班同学,小明经常在课堂上向小红借笔、纸等
研究用品,小红心里很不舒服,认为小明不尊重她,不喜欢小明这
种行为,于是她选择了躲避。
问题
小明并不知道小红不喜欢自己的行为,觉得小红可能是太忙了
所以没有借给自己,所以他选择了问其他同学借,然后导致了和其
他同学借笔比较尴尬的局面,同时也和小红的关系逐渐疏远。
解决
1. 辅导老师介入。
作为中立的第三方,辅导老师可以听取双方
的不同意见,帮助他们协调决定好借还事宜。
同时辅导老师也可以
教育小明更好地尊重他人。
2. 直接沟通。
小红可以选择直接告诉小明她不喜欢这样的行为,小明也可以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双方可以商量什么是可
行的解决方式,加强彼此的交流。
结论
在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由自己或者第三方解决。
关键在于强调交流和尊重别人,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和谐。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只看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
一次成功的惩戒教育案例 (1)
一次成功的惩戒教育案例我带的是普通中学高一的一个普通班,学生成绩在全级平行班中整体靠前。
周二下午第七节课,我班政治课杨老师生病请假,由另一位老师代她上自习课。
一向在政治课堂很守纪律的学生“炸了窝”:两个女生居然无视守课老师的存有,不假走出教室上厕所,然后不呼报告而直入教室。
后两排同学更是高声说话。
这让代课老师很是生气,向杨老师诉说了这个情况,(杨老师刚大学毕业,工作兢兢业业,把100%精力投入到了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要求也特别严格。
)杨老师感到气愤,更感到委屈(学生不能理解她已带病上了好几天课了!)当我知道这件事后,冷静地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班主任的失职:任课老师没有针对纪律提过意见,我对课堂的纪律也未发现异常,所以有近一月未强调纪律了。
2、学生因为杨老师要求的严格,所以在她的课堂格外守纪;一旦“换将”,学生会一下子完全放松。
3、代课老师未教过我班学生,又在上自习课,所以无敬畏心理。
4、班委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松懈。
基于此,我找到杨老师,首先说了自己的失职之处,并说了自己的处理方案:一、惩戒:1、班长与违纪同学向代课老师道歉;2、班主任与班干部及违纪学生一起受罚——利用早操及早自习时间,加罚跑操。
其他同学整队肃立“观摩”。
二、惩戒目的:让学生们明白,我们是一个分不开的集体,荣誉与耻辱共担!三、当杨老师听了我的处理意见后,她觉得自己作为政治科老师,一样有思想教育未跟上的缺乏,她说:与我们一道去加罚早操。
这让我很感动,毕竟她还在病中!但她要坚持这样做,我知道,这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就答应了她。
当我把惩戒决定告诉同学们,特别是让同学们知道杨老师还生着病时,他们有一些诧异,觉得老师不太可能与他们一道去受罚。
第二天早上6时45分,全体同学一个不落地来到了操场。
杨老师还带来了数学课王老师,当我来到操场时,全体同学特别安静!当受罚师生跑了一圈之后,其余“观摩”的同学主动加入到了跑步的队伍!师生们绕着操场一圈圈地跑着,我们只能听到脚步与喘气声!几圈下来,全都汗流浃背。
课后服务1时段作业辅导案例
课后服务1时段作业辅导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我们学校的课后服务1时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辅导。
这个时段就像一场“作业大作战”的战场,学生们带着一天学习后的“疲惫”和满书包的作业,老师们则变身“作业超人”来帮助他们攻克难关。
我负责辅导的班级是五年级的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性格各异,有聪明伶俐但粗心大意的小机灵鬼,也有踏实认真但理解稍慢的小勤奋者。
二、辅导对象。
本次重点关注的学生叫小明。
小明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思维活跃,但做作业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
他在数学作业方面特别容易出错,不是计算失误就是忘记写单位。
语文作业呢,错别字是他的“常客”。
三、辅导过程。
# (一)数学作业辅导。
1. 发现问题。
小明一打开数学作业,就开始埋头苦做。
我在旁边看着,发现他做计算题的时候,速度很快,但是准确率堪忧。
例如,一道简单的乘法算式“3.5×4”,他居然算出了12。
我就问他:“小明啊,你这3.5乘以4,怎么算的呀?是不是把3.5当成3了呀?”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刚刚心算,算错了。
”2. 解决方法。
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跟他说:“小明,你知道吗?计算就像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
每一步都要踏实,你看这3.5×4,就相当于4个3.5相加,你可以先算3×4 = 12,再加上0.5×4 = 2,这样12 + 2不就等于14了嘛。
”我又给他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他按照这个方法做。
同时,我还给他强调了做完题要检查的重要性,就像出门要检查钥匙有没有带一样。
“你做完题不检查,就像出门不看天气,万一出错了呢?”我开玩笑地说。
# (二)语文作业辅导。
1. 发现问题。
到了语文作业,小明写作文的时候,错别字那是一个接一个。
“己”和“已”不分,“在”和“再”乱用。
我看到他写“我已经吃完饭了”,写成了“我己经吃完饭了”。
我指出来后,他还一脸茫然,说:“老师,这两个字看起来差不多呀。
”2. 解决方法。
我就给他讲了个小口诀:“己字不出头,已字半出头。
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一
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一:找优点辅导题目找优点主题分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若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也就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了自尊和自信。
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那么他将缺乏自信,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小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着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自信,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本课来挖掘每个人身上存在的优点,使小学生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同时,在听同学的自我描述以及对同学的赞美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同学,欣赏同学具有的这许多优点,为他们高兴,从而也有利于融洽与同学的关系。
目的要求1. 通过让小学生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2. 通过听别人述说优点,增进对同伴的进一步了解和感情。
课前准备让小学生找找各自的优点。
辅导方法讨论法、游戏法。
操作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学生叫王伟,他是一个爱劳动、懂礼貌的孩子,只不过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因此,王伟总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
问题:如果他是你身边的同学,你将如何看待他呢?你会怎么帮助他呢?(请4~5名同学发言)教师根据学生们发言的情况,引出了解自己拥有的优点的重要性。
“同学们,不仅王伟同学身上存在许多优点,就是在座同学身上同样有许多优点,就让我们来找一找。
下面让我们来做‘找优点’的游戏。
”(板书“找优点”)。
2.课堂操作。
(1)游戏一:为自己找优点。
两个人为一小组,各自讲述自身优点;一个人说的时候另一个人要认真听,并且数一数他说了几条。
2分钟后轮换。
然后,请学生发言,说说自己有几条优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在较短的时间里要找出自己的优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有些优点你没有发现而已。
100个经典教学案例1
100个经典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并附有参考答案,敬供应聘的同仁参考。
[案例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心理辅导案例_小学生创造力辅导措施及案例
目录小学生创造力辅躺施 (1)小学生创造力辅导案例一:组合出新捋 (4)小学生创造力辅导案例二:叶子和锯 (6)小学生创造力辅导措施一、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人只有具备了创造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力,做到有所创造。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除少数智力发展较差者外,大多数中等智力水平的人都具有创造力。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具备创造性的,并且童年期的创造力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教学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现成的结论。
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和尝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开展争论,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要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单纯的知识获得走向包括创新意识在内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创造力。
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科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学习,托兰斯等提出了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的诸种方式:(1)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继续探索的可能;(2)让学生自编故事,自设问题,并自行想象、解决,给其锻炼思维的机会;(3)让儿童大胆提问,不仅向教师提问,而且要鼓励儿童的互问互答,激发儿童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并且给其表现和交流的机会,以达到彼此激发的U的。
二、尊重儿童个性,培养创造人格创造性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也是其创造性的一种表现。
亨特(Hunt)的有关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有三大个性特征。
(1)活跃。
他们活泼乐观,热情坦率,富于探索精神,自信心强,有时甚至过于自信。
学习指导案例范文
学习指导案例范文1.案例简介在一所中学,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在学习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成绩一直不理想。
因此,班主任决定给小明进行学习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方法。
2.分析问题班主任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谈话,了解他在学习方面的问题。
小明告诉班主任,他经常感到学习效果不佳,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不进去。
班主任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不佳,容易分心或者受到干扰;-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制定解决方案基于问题的分析,班主任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学习方法问题:为小明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教他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如时间管理、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整理笔记等技巧;-学习环境问题:建议小明在学习时选择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远离电视、手机等娱乐设备,避免干扰;-学习态度问题:班主任鼓励小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求他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将学习看作是一种充实自己、提升能力的途径。
4.实施方案-学习方法指导:班主任为小明提供了一本学习方法指导书,介绍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详细解释了每种方法的使用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和小明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
-学习环境改善:班主任鼓励小明在学习时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并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利用耳塞隔离噪音、关闭手机等,以帮助他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学习态度培养:班主任每天都与小明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对他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班主任还组织了一些课外讲座和活动,鼓励小明积极参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5.成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指导,小明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并且他的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班主任与小明进行了一次反馈交流,询问他对学习指导的感受和成果。
小明表示,通过学习指导,他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学习变得更有秩序和效率,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学生成功的辅导案例
一个学生成功的辅导案例引言: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学习上的困境,但对于那些能够摆脱困境并在学业中取得成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故事往往鼓舞人心。
本文将描绘一个学生成功的辅导案例,分享他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了个人的突破。
第一部分:困境的背景(300字)在辅导案例中,这位学生名叫李明(化名)。
初中期间,李明以较为出色的成绩轻松进入了本地一所名校。
然而,进入高中后,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中的学习压力巨大,课程难度大幅上升,李明开始陷入困境。
他的成绩直线下滑,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家长决定寻求辅导,帮助李明克服困境并恢复学习动力。
第二部分:辅导的详细过程(500字)1.设立个人目标:在开始辅导之前,辅导师与李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以了解他的学习困境和个人目标。
李明坦诚地表达了他希望提高成绩和摆脱学习焦虑的愿望。
2.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师根据李明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困境,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适当的时间管理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并设立了每周的学习目标。
3.培养学习兴趣:除了解决学习困难,辅导师还鼓励李明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他推荐了一些与李明兴趣相关的课外书籍和杂志,并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俱乐部和活动。
4.建立学习习惯:辅导师着重强调了每日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他与李明一起制定了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同时帮助他建立了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逐步调整学习策略:辅导师发现李明在处理问题时较为消极,容易陷入走火入魔的困境。
因此,他尝试教授李明一些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主练习、主动请教老师等。
这些策略帮助李明慢慢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
第三部分:取得成功的结果(300字)在辅导的过程中,李明逐渐摆脱了困境,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的成绩逐渐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恢复。
他也学会了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并发展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这些成就不仅帮助李明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也使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是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焦虑。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习上出现了焦虑情绪。
他在数学课上总是感到很紧张,害怕做错题,导致成绩一直不理想。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与小明的交流,了解到他的焦虑主要源于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和对成绩的过分在意。
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与小明进行深入的沟通,鼓励他尝试去克服恐惧,放松心态,同时也向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逐渐放下了焦虑情绪,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二,小红的人际关系问题。
小红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在班上和同学之间总是处于矛盾之中,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小红逐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感。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小红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并教导她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解决矛盾。
同时,心理辅导老师还与小红的班主任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帮助小红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
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小红逐渐学会了与同学和睦相处,内心的孤独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小刚的自我认知问题。
小刚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小刚逐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自卑感。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与小刚的交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树立自信心,教导他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同时,心理辅导老师还与小刚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帮助小刚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小刚逐渐摆脱了自卑情绪,树立起了自信心,学习和生活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心理辅导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一精准帮扶个人成长案例
一对一精准帮扶个人成长案例1. 一对一辅导的成功案例在某个小镇的中学,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尤其是数学科目。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学业发展,于是决定寻找一位专业的一对一辅导老师帮助他。
通过朋友的介绍,小明的父母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辅导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在辅导学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并运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李老师采用了一对一的辅导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他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小明在学习上的困难和不足之处。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李老师发现小明在数学上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固,缺乏自信心。
基于这些发现,李老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他从小明的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帮他弥补知识的漏洞。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激励等,以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辅导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父母非常高兴,对李老师的辅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小明也逐渐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如此,小明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得到了改善。
他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总结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这些都得益于李老师的精准帮扶和耐心指导。
4. 帮扶的价值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一对一精准帮扶的价值。
通过与学生深入的交流和了解,辅导老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辅导计划。
通过针对性的辅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精准帮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辅导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5. 结语一对一精准帮扶在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了解,辅导老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辅导计划。
初中生管教案例
初中生管教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14岁,初二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
父母离异,与父亲相依为命。
因父亲工作繁忙,缺乏对小明的关爱与教育,导致小明在校表现较差,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早退,与同学关系紧张。
在学校,小明经常上课睡觉,作业抄袭,成绩下滑。
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但效果不佳。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父母离异,缺乏家庭关爱,导致他心理偏差,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2. 教育因素:班主任虽然关注小明的问题,但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引导小明改变。
3. 个人因素:小明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容易受到不良诱惑。
三、干预措施1. 建立关爱机制:班主任与小明建立一对一的关爱关系,定期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家庭教育引导:班主任联系小明父亲,共同探讨小明的教育问题,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心理辅导:邀请心理老师为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4. 学习辅导: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小明结成学习对子,共同进步。
5. 强化纪律教育:加强对小明的纪律教育,让他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参与度。
四、干预效果1. 小明逐渐适应学校生活,纪律观念有所增强,不再迟到、早退。
2. 小明开始主动参加课外活动,与同学关系逐步改善,融入集体。
3. 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一定进步,成绩逐步上升。
4. 小明的心态得到改善,对待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
五、启示与思考1. 家庭与学校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3. 强化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
5.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生意志辅导案例一
辅导题目小计划主题分析自觉性是意志的重要品质,在意志培养方面,增强行为的自觉性是关键。
我们知道自觉性和计划性往往紧密相关,在行动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盲目地行动,一旦遇到挫折或困难就会退却,所以制定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提高我们行动的自觉性。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意志力。
课前准备选例,录音。
辅导方法讲解法、训练法。
操作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放录音)小刚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聪明又淘气。
期末考试快到了,老师要求大家认真复习各门功课。
小刚觉得自己很聪明,考试一定没问题,每天回到家,一会儿翻翻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就出去玩了。
小明回到家,根据自己的各科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每天都按照计划学习,考试得了个双百,而同样聪明的小刚两科成绩却都只有七十几分。
小刚向小明请教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小明说:“我并没什么秘密,只是我什么事都先列个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去做。
”说着,他拿出许多小计划来,有一日学习计划、读书计划,还有看电视的计划呢。
小刚恍然大悟,心想:“我今后也要定计划,并自觉地按计划去做。
”2.课堂讨论。
(1)小明为什么考试得了双百?小刚为什么考试只有七十几分?(2)小刚决定以后怎样做?(3)仔细想一下,定了计划,不去自觉地执行,会怎样?3.课堂操作。
(1)分小组活动。
每人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在小组读一读,看谁的计划好。
(2)每组选出两份较好的计划在全班读,看看谁的更好。
(3)讨论制定了计划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总结和建议工作、学习都要有计划,并且一定要按照计划去做,才会有好的成绩。
课外作业1.课后要回顾这堂课学习、讨论的问题,深刻理解制定活动计划或学习计划的重要意义。
2.每人制定一份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坚持去做,一段时间后,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1)
李康,男,8岁,二年级学生。
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说话。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
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
他是一名留守儿童,且住的地方又离学校比较远,每天由爷爷奶奶负责接送。
爷爷奶奶平时的也话语不多,说话结巴,整天忙于农事,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他交流沟通。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通过开学两个星期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一)情感沟通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每次课堂提问,都用鼓励的目光给予激励,激发他大胆说话。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他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
我把他这段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
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建议家长对李康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同时也能帮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思颖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他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他认真完成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的问题行为: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2、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动手殴打本班或其他班较为弱小的同学。
强行抢占他人物品,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发生,每次都要老师出面才肯交还。
3、逃课行为:上课时不服老师管教,尤其是被其他科任老师批评后常常跑出教室,再也不回上课,就算回来,也会在课室大吵大闹,老师根本无法上课。
4、盗窃财物:盗窃班中同学的金钱和学习用品。
最多一次偷窃二千多元。
5、勒索金钱:曾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和本班同学勒索几毛钱至十几元不等。
曾有一低年级女生因被其勒索威胁而不敢上学。
6、说谎:为掩饰其所犯的错误,经常编造大量谎言来欺骗老师和家长。
个案的背景资料:父母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俗,无固定职业,靠领政府救济金过日子,有时帮人干一些零散活,比较好吃懒做。
案主有兄妹二人,其妹妹正上幼儿园,家境较清寒。
在案主上幼儿园时,其任教老师就反映其不服管教,野性难驯,是个相当出众的人物。
父母管教情形: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管教不够细致,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任由其发展,但每次在案主遭人投诉或犯下大错时,就会给予严重的打骂和体罚,开始案主还会有一点害怕,有所收敛,但不用几天,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形: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比较老实,有时对班主任的话也能听得进去,上课时一般不会捣乱。
对其他科任老师则根本不放在眼里,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
同学们也害怕他,不敢惹他。
个案的性格特点: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
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
学习怕困难。
问题分析与诊断: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
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
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辅导策略:1、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3、教给案主战胜困难、克服缺点的方法。
4、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5、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使用强制手段,约束案主的不良行为。
7、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
8、灌输法制观念及法律常识。
9、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创造服务机会,培养荣誉感,肯定自我价值。
10、尝试以书籍、音乐等的影响力来改变他。
辅导经过: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
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
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
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
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
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系统脱敏训练。
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
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
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4、激励法。
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
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
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
5、换位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
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
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
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6、学习技能训练。
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
(1)时间安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
(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案主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把案主的兴趣精力引导到学习上,使他尝试到学习的成功。
7、调动多方因素。
与家长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情形;向街道、邻居了解在社会上的情形;与任课老师联系,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必要时与街道派出所干警配合,多管齐下,约束案主行为。
8、法律宣传。
鉴于案主有盗窃和勒索等行为,我经常通过录象或讲故事等形式,向案主讲解法律中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置,或带案主到附近的看守所参观,使其对法律产生震慑,收敛行为。
9、挫折教育。
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他人在成长过程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给他假设一些事例,如当同学冤枉你昨天没有做好值日生工作时,你怎么办?当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而他们不答应时,你怎么办?……通过这些假设挫折教育,使案主懂得在不如意,受挫折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
辅导结果和体会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张某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