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整版本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社会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整体框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我国目前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自1994年颁布以来,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
该法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对欺诈、强迫、误导等行为予以禁止,强调了侵权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我国专门用于保护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1989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侧重于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消费者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六项基本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知识产权、维权权利及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权利。
这些权利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经营者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经营者在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不得欺诈、虚假宣传或者强迫消费者购买。
同时经营者还应当承担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法律给予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消费者权益法25条内容

消费者权益法25条内容消费者权益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其中包含了25条具体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解释和拓展。
1.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这条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益,包括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2.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质量标准。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旨在保障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3. 经营者不得以捆绑、附加等方式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消费,保护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4. 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5. 经营者应当按照公平、合理的标准确定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定价时应当遵循公平和合理的原则,保护了消费者的合理消费权。
6. 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当遵循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7. 经营者应当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保修、售后服务等。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应当提供相应的保修和售后服务,保护了消费者的售后权益。
8. 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商品或者服务。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宣传商品或服务时应当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9. 经营者不得以不合理的方式限制消费者的退货、退款等权益。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不得以不合理的方式限制消费者的退货、退款等权益,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 经营者应当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这条规定了经营者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当保障其安全,保护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
11. 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
这条规定了消费者对经营者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要求赔偿,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 消费者可以自发组织成立消费者协会。
这条规定了消费者可以自发组织成立消费者协会来保护自身权益,增强消费者维权的力量。
消费者权益法全文

消费者权益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第六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范本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消费者,是指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经营者,是指在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四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或者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消费者权益第五条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一)人身、财产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
(二)知情权: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
(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商品或者服务。
(四)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条件。
(五)求偿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承担因商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
(六)参与权:消费者有权参与商品或者服务的监督、评价和投诉。
(七)个人信息保护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保护其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删除。
第六条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第七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提供合格商品或者服务。
第八条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第九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真实,不得以欺诈、误导等手段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第十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咨询、投诉等问题。
第四章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十一条国家机关应当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消费者组织应当依法开展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投诉、法律援助等服务。
最新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最新版】

最新消费者保护权益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第六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篇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0XX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规定》进行第一次修正。
20XX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2次修正。
20XX年3月15日,由全国人大修订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总则、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组织、争议的解决、法律责任、附则8章63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是指贯彻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本准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三项。
一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是国家对消费者支持与援助的原则。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则。
知悉真实情况权即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过程中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知悉的情况具体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等。
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商品的品种、服务方式及其提供者应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二是对于选择商品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自由决定的权利而不受强制。
实际生活中,损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现象主要是“官商”习气、商品搭售和强买强卖等。
人身财产安全权即消费者享有在购买商品如果人身、财产受到威胁。
实践生活中的毒酒事件,劣质药品和化妆品事件,电器、压力容器、玩具、鞭炮烟火、机动车等因漏电、燃烧、爆炸及失灵等原因致人损害案件,是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典型事例。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整版)

知悉权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 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 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 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 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 等有关情况。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依法求偿权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 的权利。
我赔你!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求知权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 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耐用?品瑕疵举证责任倒置 出售六个月内
概念解读
消 必须是生活消费 费 客体是商品、服务 者 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主体仅限自然人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经 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 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
营 个人 者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消费者权益
安全保障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 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概括要求、一般性义务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不得侵犯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义务
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 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 由。
基础义务 不侮辱、诽谤 不搜查 不侵犯自由
概念的解读 消费者权利 经营者义务 争议的解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一、引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法条,该法条主要规定了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出现质量问题时的维权途径和权益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背景和意义2.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背景2.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意义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具体内容3.1 索赔条件和时限3.2 维权途径和程序3.2.1 协商解决3.2.2 委托第三方调解3.2.3 申请仲裁3.2.4 提起诉讼3.3 维权措施3.3.1 返修、换货、退款3.3.2 赔偿损失3.3.3 惩罚性赔偿3.3.4 公告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3.3.5 其他补偿措施四、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4.1 消费者维权案例分析4.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实施情况评估4.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效果评估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不足和改进5.1 法律法规空白和模糊之处5.2 维权途径不畅通问题5.3 赔偿额度不合理问题5.4 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六、国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启示6.1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6.2 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机构介绍七、结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的出台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与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医患关系、商品房买卖关系是否适用《消 法》调整?
4、一些饭店通过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申明: 禁止顾客自带酒水,否则将按所带酒水价 格的20%收取服务费(开瓶费),这是否合 理、合法?为什么?(有争论,上海有支 持消费者的判决)
5、某商场售货员因看某顾客不顺眼,从而拒 绝将货物出售给该顾客,引起该顾客的不满 而发生纠纷。商场认为,按照民法的意思自 治原则,自己有权选择交易对象,所以可以 拒绝与特定的顾客进行交易。商场的这种做 法及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补充:消费者的概念
1. 欧洲理事会《消费者保护宪章》:…是使商品和服 务供个人使用的那些合法人。
2. 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1978年5月10 日召开的日内瓦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 目的而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3. 《布莱克法律辞典》:…是区别于制造商、销售商 而言的,包括购买、使用、维护种类物品和服务的个人。
6、顾客的财物在经营者的营业场所(商场、 旅店、停车场、银行等)被盗或被抢,商场 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二、消费
1、广义理解:泛指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物 质产品的消耗和对服务产品的享受。这种意义上的消 费包括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方面。
2、狭义理解:只限于生活消费,即人类为满 足自己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的消耗和对 服务产品的享受。
实施了这三种行为之一的自然人,都是消费者 。接受服务的消费者也应作类似的理解。
3、一个自然人是否是消费者,应重点看他 是否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 者接受服务。
4、消费者是经营者的对称。
注意事项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消费者,除看他是否为生活消 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外,还要 看对方当事人是否是经营者。
实例分析:
到泰兴电脑城为设计公司购买办公电脑的职员周小姐能否适 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的宏观判定:
以生活消费为主,特殊情况下适用于生产消费。
思考:
1、男孩请女孩吃烧烤,结果女孩呕吐,女孩是否 可以向男孩主张消费者的权利?
2、买米回家做饭与买米做米糕出售在性质上有区 别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主讲人:张波
(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zhangbolaw@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引论
一、经济法 • 1、经济法课程的地位 • 2、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情况 • 3、司法考试中的经济法 • 4、注册会计师(CPA)考试中的经济法 • 5、考研中的经济法 • 6、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竞争法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其他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
年9月2日)、《广告法》(1994年10月27日 )中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合同作出了 一些规定。
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
• 乘客乘坐出租车受伤
知识引申与拓展:
1、消费者问题的产生缘由
外因:市场失灵 (1)市场供求关系; (2)信息不对称; (3)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形态和利益
在我国,广义的“消法”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类:
1、有关产品安全的法律
(1)《民法通则》第122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 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的制造者、销售 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产品质量法》。该法对产品质量的监督、 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缺陷产品致人损 害的民事责任等问题作了规定,因而是一部专门从 产品安全的角度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3、 商业馈赠与人道援助的接受者之间有区别吗? 4、在街头散步时摔倒、在银行取款后出门即被抢
、在旅馆住宿被伤害之间有区别吗? 5、购房居住者与购房后出租有区别吗? 6、野外露营时向农家买西瓜与水果市场买西瓜有
区别吗? 7、在消费场所受到损害,可否向经营者主张消费
者权利? 8、黑哨事件中的球迷能否双倍索赔? 9、西政学生以消费者名义状告母校
4. 我国《消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 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三、消费者
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 服务的自然人。
具体阐释:
1、消费者只限于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法律 上的消费者 。
2、购买、使用商品:(1)购买商品;(2) 使用商品;(3)既购买又使用商品。
• ——顾客购买两支笔索要发票,经营者以“ 小额商品,不开发票”为由拒绝
四、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利——特殊的民事权利。 特殊性 :
1、消费者权利与消费者的身份紧密联系在 一起。
2、消费者权利主要体现为法定权利而非 约定权利。
3、消费者权利是法律基于消费者的弱者 地位而特别设定的权利。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生产资料的购买者、使用者不是消费者, 但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 产资料,参照《消法》执行。
练习
1、经营者的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 ——某品牌内衣柜台标明:“内衣为特殊商 品,如无质量问题,概不退换”
• ——某商场店堂告示“未成年人最好由成年 人陪伴入内”
满足方式不同。 内因:消费者的身份特殊性 (1)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 (2)消费需求的个体差异。
2、我国现阶段的常见消费者问题 (1)商品质量问题; (2)商品假冒问题; (3)商品价格问题。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理论基础 (1)哲学角度
(3)《刑法》第140-150条:对生产、销售伪 劣商品罪及其刑罚作了规定。
(4)其他法律。如《药品管理法》、《食品安 全法》等法律,就对特殊产品的安全问题作了规定 。
2、有关消费合同的法律
我国涉及消费合同的法律 (1)《合同法》。
①第39-41条关于格式合同的规范 ②第53条关于免责条款的规则。
内容框架
一、 消费、消费者、消费者权益 二、 消费者主权 三、 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 四、 经营者的义务 五、 消费者组织 六、 消费争议的解决
法律责任的承担规则
第一节、消费、消费者、消费者权益
一、案例
1、王海现象
2、 2007年11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董彦斌起诉华星国际影城和国 家广电总局,称前者提供的删节版《色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