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y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分析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分析【摘要】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围绕着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的基本原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监测作用、局限性以及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展开讨论。
通过对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的价值分析,揭示了其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整体而言,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监测、局限性、比较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患者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可以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血液系统疾病的不断增多,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诊断和监测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对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可以提供关键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研究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的价值和局限性,对于提高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中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我们将从其基本原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局限性以及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旨在全面评估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在诊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
(1)靶形红细胞
形如射击之靶,>20%有诊断价值。 常见于地中海贫血,也见于脾切除后。
(2) 口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苍白如鱼口状,>10%有 诊断价值。
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3)角形红细胞(Keratocyte)
在专业参考书中曾有介绍,近年教科书 很少提到。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红细 胞分为12类17种,角形红细胞被列为12 类中最后。
单核细胞有的也含有巨大的嗜天青颗 粒。
CHS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白化病、畏光、易发感 染,晚期可合并淋巴瘤而肝、脾、淋 巴结肿大、贫血和有出血倾向。家族 中常有近亲婚配史,男女两性均可患 病。
4、异常结构
(1) Howell-Jolly小体
Howell-Jolly小体为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内 出现圆形紫红色小体,大小1~2µm, 数量不等,已证实它是核残余物。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环
卡玻氏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 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 色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现认为系脂 蛋白变性所致。
是一种先天性溶酶体异常症,属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HS形态学特征
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含有异常颗粒,颗 粒大小不一,直径2~5µm ,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或灰紫色, 每个中性粒细胞有异常颗粒为1~15个 不等。
CHS形态学特征
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含1个巨大嗜天青颗 粒,直径1 ~ 3µ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呈紫红色,偶见2个巨大颗粒者。
细胞化学染色NAP积分正常。 由于白细胞空泡不伴有中毒性颗粒,容
易与感染时的白细胞空泡相鉴别。
2、Chediak-Higashi颗粒畸形
1940年 Chediak首先报道1例4岁女孩外 周血和骨髓粒细胞胞浆内有包涵体。 Higashi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后称为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CHS)。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标准操作程序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标准操作程序1 检验目的规范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各仪器达到复检规则的样本进行复片检查,给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用于检验程序的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料染色,观察各种细胞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3 性能参数不适用。
4 原始样品系统血液标本详见《血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5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一次性含 EDTA-K2 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添加剂是EDTA-K2 抗凝剂。
采集方法:准确采集静脉血 2.0ml 于上述容器中,轻轻颠倒混匀或直接取手指血 20μl。
要求量准,采血顺利,不能出现凝块。
取手指血或抗凝血于洁净的玻片上制片。
6 所需设备和试剂6.1 仪器、器材:显微镜或 DM96 自动阅片机、玻片6.2 试剂6.2.1 瑞氏-姬姆萨染色液6.2.2 磷酸盐缓冲液(自配):称取 10 克 KH2PO4,用 1000ml 蒸馏水溶解为 1%浓度的 KH2PO4 溶液,称取 7 克 NaHPO4,用 700ml 蒸馏水溶解为 1%浓度的2Na2HPO4 溶液,取 900 毫升 1%浓度的 KH2PO4溶液和 600 毫升 1%浓度的Na2HPO4 溶液混匀,再用蒸馏水加至 3000 毫升,充分混匀。
配制的缓冲液的 pH 值范围应该在 6.4-6.8。
7 程序步骤仪器器材/试剂准备→样本编号→制片→染色→镜检→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审核签发。
应在取血后4小时内完成血涂片制作。
7.1 样本编号按顺序将样本编号,认真核对检验目的、病人姓名、性别、科室、床号、血液质量,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临床联系。
如采血量不够、有凝块或有溶血现象等,须申请重留标本。
7.2 制片采用 SP1000I 自动推片机或手工制片。
将样本混匀后取 5~10ul 滴于玻片上,并在玻片上注明患者姓名、样本编号,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PPT课件
2)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 (3)浆细胞: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反应性浆细胞 增多症、疟疾、黑热病、伤寒等。 莫氏细胞;火焰状浆细胞;拉塞尔小体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二、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检查 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 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 致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改变,与血红 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 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5
1、正常红细胞形态:6~9μm 2、异常红细胞形态 (1)红细胞大小不一 1)小红细胞:直径﹤6μm 2)大红细胞:直径﹥10μm 3)巨红细胞:直径﹥15μm 4)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
径相差一倍以上。大红细胞直径可达12μm, 小红细胞直径仅2.5μm。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等
min左右。 4、用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膜外观为淡紫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 胞染粉红色,在厚薄均匀处略有碟状感,白细胞胞浆中的 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天青紫红色, 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5
一、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白细胞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张皓
1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做的检验项 目,血细胞分析仪广泛用于全血细胞计数,随 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和仪器性能的提 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全自动血细胞 分析仪也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血细胞形态的 多样化和复杂性,只能提供血细胞多少、大小、 分布及相互间比例,得出正常或异常的提示, 不能直接提供血细胞质量改变的确切信息,如 过度依赖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对于发热、贫血 和血细胞异常的标本,在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 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等必须 做外周血的形态学检查。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详细描述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提供大量数据,如白细胞计数 、分类比等。但该方法对异常细胞的识别能力有限,可能漏检或误诊。
流式细胞术
总结词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外周血 细胞形态检验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 对细胞表面标记物进行检测。
疾病筛查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辅 助筛查某些潜在疾病,如 肿瘤、感染等。
免疫系统评估
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 有助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 能状态,判断个体对疾病 的抵抗力。
04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注 意事项
样本采集和处理
采集时间
样本处理
选择清晨空腹时采集样本,以避免饮 食和日常活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流式细胞术能够快速检测大量细胞, 并对细胞表面标记物进行分析,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但该方法 对仪器和试剂的要求较高,且数据分 析需要专业人员。
03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应 用
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通过观察红细胞大小、形态和染色情 况,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如缺铁 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01
能够自动完成血样的稀释、染色、计数和分类等步骤,提高检
验效率。
智能化识别系统
02
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血细胞形态的自动识别
和分类,减少人为误差。
自动化样本处理
03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样本的自动取样、稀释、染色和检测等操
作,提高检验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临床应用前景
精准医疗
利用计算机算法对显微镜下的血 细胞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应用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与
临床应用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它可以提供关于患者血液中细胞数量和类型的信息。
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疗效,并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
结果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可以用来分析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类型和大小,以及不同细胞的比例。
根据这些结果,医生可以识别不同疾病的特征,例如感染、淋巴瘤和血友病等。
临床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并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
此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有助于识别诸如白血病、感染、出血等临床症状的发生。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常规检验的作用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常规检验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常规检验的作用。
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择102例进行血常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51)给予常规检查,观察组(n=51)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检查后,观察组血液细胞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结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常规检验血液系统主要包括患者的骨髓、淋巴结、胸腺、脾脏等相关器官,以及通过血液运行散布的全身血细胞,血液系统对于人体,是人体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检验科血液细胞分析仪,在检查中逐渐开始应用起来,可以更加简单、规范地对人体血液进行检查。
而血常规是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的依据,可以反映机体血液系统的变化情况,成为医生的诊断依据。
有关研究表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对血液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1]。
因此本研究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择102例进行血常规规的患者进行分组探究,观察其与常规血液检测的不同之处,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例数:10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1岁,平均(45.87±5.48)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0岁,平均(45.01±5.23)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2)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病史者;(2)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血样进行常规血常规检查,主要针对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
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的100例患者纳入此文研究资料,对100例患者均予以血液分析处理,并予以100例患者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分析和研究,统计和调查10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
结果:100例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相关检验的患者中,血细胞形态呈现异常的患者占据90.00%(90/100),血细胞形态呈现正常的患者占据10.00%(10/100),假阳性率是10.00%,假阴性率是11.11%,血细胞形态呈现异常的患者占据百分比显著高于血细胞形态呈现正常的患者占据百分比。
粒细胞的核左移现象占据44.44%(40/90),中毒颗粒现象占据1.11%(1/90),空泡变性现象占据1.11%(1/90),核右移现象占据1.11%,红细胞异常现象占据37.78%(34/90),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现象占据14.44%(13/90),粒细胞的核左移现象占据百分比、红细胞异常现象占据百分比显著高于中毒颗粒现象占据百分比、空泡变性现象占据百分比、核右移现象占据百分比、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现象占据百分比。
结论: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用于临床中呈现良好应用效果。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临床检验【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26-03血液分析仪应用于临床检验中可对人力以及物力进行节省,不过,血液分析仪检查只可以将相关数量指标提供,对于细胞大小情况以及细胞之间的比例情况、细胞相关分布情况和是否正常等相关指标难以提供,无法将明确的血细胞相关质量情况和血细胞相关形态情况等提供。
而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可以对细胞内部及外部改变予以观察,还可对异常细胞进行鉴别,存在应用价值[1]。
本文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的100例患者,研究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和价值。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2篇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2篇文章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外周血液中各种细胞在形态、数量、比例等方面的变化,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贫血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1、红细胞:正常人的红细胞呈圆盘状,直径为7.2-7.5微米,厚度为2.2-2.5微米,中央凹陷,内有胞质色素。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诊断贫血有很大的帮助。
2、白细胞:正常人的白细胞数量为4000-11000个/μl,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它们的比例和数量来判断人体对感染的反应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情况。
3、血小板: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为150-400×10^3个/μl,它们是无肌肉、无核的小片状细胞,主要功能是在血管损伤处形成血栓,以保护身体。
二、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的意义1、白细胞增多:当人体感染入侵病原体或出现炎症等状况时,白细胞会增加。
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而淋巴细胞数量也会增加,但比例不如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增多也可以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造成的。
2、白细胞减少: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病情时,白细胞会减少。
减少的白细胞包括多种类型,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3、中性粒细胞增多:当人体感染或出现炎症时,中性粒细胞会增多。
增多的中性粒细胞可以估计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细菌的种类。
这种情况发生在肺炎、腹腔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中。
4、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在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情中常常发生。
5、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和淋巴组织肿瘤疾病等情况中。
外周血细胞形态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实习时间:2023实习单位:XX医院检验科一、实习背景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我选择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作为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参加了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过程1. 学习理论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发育过程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形态学改变。
通过学习,我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际操作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学习了血涂片的制作方法,掌握了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涂抹玻片、烘干、染色等步骤。
然后,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接下来,我参与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的实践,对患者的血涂片进行观察和判断。
3. 病例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分析。
通过对病例的观察和讨论,我进一步了解了各种疾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征,提高了诊断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将形态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最后,我通过分析病例,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实习体会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同时,我也认识到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诊断能力。
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应用价值分析报告
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应用价值分析报告【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运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
方法:本文选择6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观察组患者检出阳性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各个项目检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
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运用在血常规检验中,有较高价值,检出阳性率更高,漏检、误检风险减少,有利于患者后期开展有效治疗。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诊断疾病过程中可以应用血常规检验,对患者血液中的血细胞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血细胞形态分布以及变化,对比正常值,可以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判断,有助于患者后续获得有效治疗。
临床上较为重视血常规检验,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会对其结果造成影响,在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临床推荐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1],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血常规参数进行详细解读,了解患者检验结果出现改变的具体原因,此次实验选择6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研究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在我院2021年1-12月随机选择6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是随机号码表法,观察组患者30例,男女是20例、10例,年龄24-44(34.5±4.5)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女是21例、9例,年龄25-43(34.4±4.4)岁。
对比两组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技术,检查前12h禁食,检查前6h禁水,清晨空腹,将2ml静脉血抽取,在抗凝管内放置,充分摇匀混合,开展血常规检查。
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清晨抽取空腹状态下2ml静脉血,使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做检查,检测患者血液样本,对患者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
04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局限性 及发展前景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主观性
形态学检验依赖于检验人员的经验,存在主观性,不 同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检验速度
传统显微镜检查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快速诊断的需求 。
敏感性
对于某些异常细胞形态的识别,可能存在漏检的情况 。
检验人员的专业要求
1 2
经验积累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识别各 种异常细胞形态。
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总结词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以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通过对血液中肿瘤细胞的观察,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 迹象。
详细描述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会出现肿瘤细胞,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以检测到这些细胞,为恶性肿 瘤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液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较低,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辅助 诊断。
本研究将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 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医生提 供实用的参考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 ,可以了解细胞的形态变化,对于判 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02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基本知 识
外周血细胞的组成
01
02
03
红细胞
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 身各组织。
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总结词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是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手段,通过 对白细胞形态、数量的观察,有助于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 期。
详细描述
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形态和数量会出现异常,如白细胞数量 增多或减少、幼稚细胞增多等。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分 析,医生可以对白血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型。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价值
01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观察到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情况,有助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
02
血液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观察到细胞数量和形态学改变,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局限性
要点三
白细胞分类计数
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部位的检查
白细胞形态学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和形态学检查
03
临床应用
诊断病毒感染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可观察到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如白细胞数量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有助于判断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细菌感染
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应用,探讨其在临床上的综合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提高了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02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基础知识
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一致,无异常结构。
红细胞计数
男性正常值为5.0-6.0×10^12/L,女性正常值为4.0-5.0×10^12/L
图像分析系统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与细胞形态相关的基因突变,预测细胞恶性转化的风险。
基因检测技术
实验室环境
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安全,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
选用性能稳定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选用符合要求的实验材料,包括抗凝剂、染料、清洗剂等,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1:10 1:20 1:50
增生极度减低 1:200
50-100 20-50 5-10
<5
白血病,增 生性贫血 健康人,贫
血 造血功能低 下,部分稀
释 再障,完全
稀释
3.巨核细胞计数并分类
巨核细胞体积大,全片数量少(尾部等边缘 部位较多),故巨核细胞计数一般在低倍镜 下进行。
4.观察全片有无成堆分布异常细胞
2.计数与分类
计数分类一定数量的有核细胞(至少100 个),同时注意观察各细胞形态,并要全片观 察血涂片的其他部位(尤其尾部等血膜边缘 处)。
粒细胞系统
观察各阶段粒细胞的数量(50%-70%) 及形态,注意有无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 棒状小体、粒细胞毒性改变、粒细胞分叶过 多或过少等。
淋巴细胞系统
当发生干抽时,在针头中有时可以有少量 骨髓组织,如用针心将其推出,可以制作 一张涂片,仍可供检查。一般可更换部位 再行穿刺,部份病例(如骨髓纤维化)须 作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的制备
与血片制备基本相同
每次制备4-6张,选取制备良好的 染色
低倍镜观察
1.观察涂片质量
观察涂片厚薄、骨髓小粒多少、油滴、染色 等,然后选择满意的区域进行有核分类、计数。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传染病,主要 发生于儿童,少数散发于成人。1941年由 Smith将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区别开来。 本病的特征为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其 中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持续时间较长,症 状较轻且为非特异性,部分无症状或体征而 仅在血常规检查时发现。
3.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血象变化显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细胞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检查,其中 最简单、最实用的是普通显微镜检查,是诊 断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分析
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外周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颜色、大小、内涵等特征的检查方法。
其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血液病理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可以提供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和疗效评估。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还可以帮助医生鉴别不同疾病之间的区别,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1.2 研究目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通过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帮助医生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并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前景。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诊断特点和意义。
2. 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探讨其在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指导,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 正文2.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患者外周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并及时发现异常细胞形态的方法。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对儿科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21.06.012·论著·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对儿科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宋亚萍1,远孟梦2,樊培沛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急诊综合病房,2.医务科,3.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18)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儿科疾病的关系,为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发热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细胞形态与儿科疾病的关系,并分析该院接受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500例患儿疾病情况。
结果观察组粒细胞变化、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异常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外周血细胞异常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外周血细胞正常研究对象(P<0.05)。
500例患儿外周血形态检验中,形态异常血细胞380例(76.0%),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24.0%)。
异常血细胞中包括粒细胞异常168例(44.2%),红细胞异常138例(36.3%),血小板异常91例(23.9%)。
其中,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白血病7例(1.8%),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中均无相关疾病发生(0.0%)。
形态正常血细胞与形态异常血细胞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临床诊断参考。
关键词:儿科疾病;外周血;血细胞形态;临床诊断;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725.5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analysis indiagnosis of pediatric diseasesSONG Yaping1,YUAN Mengmeng2,F AN Peipei3(1.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omprehensive Ward;2.Department of Medical Section;3.Department of Emergency,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18,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diseases.【Methods】One hundred febrile childr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9to March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another100healthy cases taken from body check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was detect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cell morphology and pediatric disease was nanalyzed.At the meaning time,the disease situation of500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detection was analyzed.【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abnormal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including granulocyte change, abnormal cells,heterotypic lymphocytes,small cell anemia and large cell anemia,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bnormal blood cell parameters of HCT,MCV,RDW-SD,MCHC and MC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children with abnormal peripheral bloo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that in children with normal peripheral blood cells(P<0.05).In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detection of 500pediatric patients,abnormal blood cells included168cases of abnormal granulocyte(44.2%),138cases of abnormal red blood cells(36.3%),91cases of thrombocytopenia(23.9%),including2cases of EDTA dependent thrombocytopenia,7cases of leukemia (1.8%),and no related diseases in120normal blood cell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between normal blood cells and abnormal blood cells(P<0.05).【Conclusion】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childre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paediatric disease;peripheral blood;blood cell morphology;clinical diagnosis;adverse event收稿日期:2020-09-07血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当机体发生功能异常或疾病时,血细胞会发生形态上的明显变化[1]。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如果能够发现原始幼稚细胞,高度提示是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大。
如果外周血细胞形态能够发现粒细胞异常增高,而且各个阶段的粒细胞均可见,提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大。
如果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能够发现淋巴细胞异常增高,而且淋巴细胞均为成熟阶段的小淋巴细胞,提示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大。
但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不能够明确诊断就是白血病,依然要进行骨髓穿刺、免疫分型等一系列检查来明确诊断。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报告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卫生部北京医院血液科郑天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彭明婷谷小林陆红一.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造血干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系细胞发生及其疾病表现,细胞增殖动力学与细胞凋亡以及骨髓组织病理学应用,推动了血液的临床与实验室的新知识迅猛发展。
●当前血液病不能单凭临床与形态学作出诊断,必须以临床和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血液学中,构成现代临床血液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弥补形态学的经验性与主观性带来负面缺陷,才能提高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进入90 年代以来,国内外采用多学科联合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与方案:○FAB-AL (1976 )、NCL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FAB-AL 分型的补充(1995 )、AL-MIC 分(类)型,MIC 及MICM 分型(1985-1990 );○FAB-CL 分型(1989 )、中国CL 分型(1997 );○FAB-MDS 分型(1982 )、MIC 协作组对FAB-MDS 分型提出补充建议(1987 );○WHO 对造血系统及髓系恶性疾病和淋巴系恶性肿瘤WHO 分类(2000 );●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正在进入显微图象软件时期:○创造出许多多功能软件,如血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CL 诊断与治疗及教学系统多媒体软件等。
○将显微镜与微机相连,应用储存、分类、检索软件,编辑、打印诊断报告,并可附多幅细胞图象。
二.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血细胞形态学作为临床血液病基础诊断:●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数量及其比例的变化来研究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血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基本、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被临床普遍应用。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
结果:血细胞形态学的血细胞异常率为98.98%,明显高于血常规的87.76%,漏检误检率为1.02%,明显低于血常规的12.24%,差异显著(P<0.05);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血细胞形态学对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而白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较低(P<0.05)。
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更好地检出血细胞异常,较单纯血常规检验相比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血细胞异常人体血液系统构成较为复杂,包括骨髓、淋巴结、胸腺、脾脏等脏器以及全身血细胞,因此,在临床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血液生化检验应用广泛,不仅能够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同时能够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
血常规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检验,虽然检测效率较高,可获取血细胞数量、形态等基本信息,但在细胞形态学检测方面不够精确、丰富,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情况发生。
研究认为,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开展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更加完整、准确的展示血液形态异常,能够为疾病诊断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本文将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检查,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已排除严重代谢类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等。
其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3±5.95)岁;疾病类型:感染性疾病36例,贫血28例,出血性疾病23例,白血病6例,淋巴瘤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直接成本构成调查表(检验项目)
填报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 项目序号: 8 单位:
1、人力成本小计=年人员费用/全院人数/250天/8小时/60分钟×医护技人数×平均耗时(人数、时间参照国家规范执行);实验室项目人力成本,按照实验室全年人员费用除以全年开展的检验价格项目例数计算。
2、折旧成本=设备价值/折旧年限(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250天/额定工作量。
有设备折旧的项目按实填写,将1改为实际数字,无折旧成本的项目,勿改动。
3、耗材成本包括:一是国家规范中所列的低值耗材(酒精、棉签、纱布等),合并为一行填写;二是该项目所用的一次性耗材,据实填写;三是可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材料(如手术器械包等),其价格据实填写,但使用数量,按应分摊的数量填写。
耗材成本中不包括除外内容中的耗材。
4、次均其他服务费指消毒、洗涤等费用。
5、次均设备维修费(指大型医用设备的维修费用分摊)=年维修费用/年工作量;次均建筑维修费=全院年房屋维修费用/总医疗用房面积×项目用房面积/年工作量。
6、项目成本计算,注意对应计价单位。
时(人数、时间参照国家规范数计算。
设备折旧的项目按实填写,将一行填写;二是该项目所用实填写,但使用数量,按应
筑维修费=全院年房屋维修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