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
辽宁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实用一份

辽宁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实用一份辽宁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 1第一条为了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__批准由林业部公布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辽宁省境内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均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各级林业行政部门是自然保护区的主管机关。
第四条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地方自然保护区。
地方自然保护区的划定,由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分别按《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提出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由市、县批准的,须报省林业厅备案。
自然保护区性质的改变和范围的'调整,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条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是隶属于同级林业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二)对植物、动物、土壤、气象和地质等进行科学研究和观测,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的途径;(三)拯救濒于绝灭的动植物物种,驯养、繁育珍贵稀有和有特殊价值的野生动植物。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只供进行科学研究和观测。
不准采捕动植物,不准放牧、采石、采砂、挖土、垦殖及从事其它有碍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活动。
实验区除按《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执行外,对林木可以进行卫生伐、抚育和小面积的更新改造。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自然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采集标本、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拍摄影(视)片、登山等活动,必须按自然保护区和动植物保护的分级管理权限,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对新发现的物种,严禁采捕。
对发现者应予表彰或奖励。
在自然保护区从事上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有关法令和规章,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并要交纳保护管理费。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紧急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30•【字号】大政办发[2010]132号•【施行日期】2010.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紧急通知(大政办发[2010]132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要全面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实行严格的封山禁牧”要求,深入贯彻实施《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切实保护好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封山禁牧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封山禁牧工作事关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封山禁牧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搞好封山禁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规定》明确了封山禁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坚持政府负全责,建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机制。
市政府成立市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由孙广田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洲、市林业局局长庞维德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联系电话:84367616,联系人:陈连民、袁兆斌),市林业局副局长周振雷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封山禁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市县、先导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封山范围、分解任务指标、严格奖惩措施,切实把封山禁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禁牧舆论氛围要在全市农村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实施《规定》的热潮。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2021修正)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2021修正)【发文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8【实施日期】2021.05.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2011年9月1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58号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7年11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1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和提供公益性、社会性服务为主要目的,在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划定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林木、林地及纳入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的宜林地。
第四条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严格保护、依法补偿的原则。
第五条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经费,按照财政分级管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八条市、县人民政府对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实行统一规划。
怎样妥善处理封山禁牧中的林牧矛盾

怎样妥善处理封山禁牧中的林牧矛盾自今年1月15日起,《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正式施行。
辽宁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均划入封山禁牧范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放牧。
此次封山禁牧区面积约为695万公顷,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6.9%。
在封山禁牧过程中,怎样妥善处理林牧矛盾?如何才能在兼顾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加快森林植被恢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全省封山恢复生态环境去年12月2日,辽宁省政府公布了《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
根据规定,进入林地放牧的,将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按每只(头)牲畜处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在林地内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损坏的,限期补种毁坏株数1倍以上3倍以下树木;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标志、护栏等管护设施的,限期恢复原状,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当然,罚不是目的,辽宁省之所以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封山禁牧,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为了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这种做法在全国虽并不多见,却也有先例可循。
辽宁省一些专家提出建议:辽宁省的许多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必要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发布“封山禁牧令”。
辽宁省科协专家尹承恕也曾在《科学家建议》中撰文指出,辽宁省应“加强围封,让大自然自己修复创伤”。
“‘封山育林’就是把具备条件的林地看管起来,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依靠自然力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措施。
”辽宁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都是恢复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封山育林和封山禁牧在措施和目标上也基本一致,封山育林侧重于恢复,封山禁牧则更强调保护。
”尹承恕认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10倍于降雨量,沙性地单一种植乔木无益于水分的涵养,对环境改善作用十分有限。
而采取“围封”的办法,减少人畜的破坏,让大自然自己去修复创伤,植被恢复快、效果好、收益大。
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

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简称《草原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草原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监督管理工作。
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草原监理机构,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需要可以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家庭或者联户承包经营;不宜采取家庭或者联户承包方式承包的,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经营。
第五条家庭、联户承包经营草原,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以不计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为7人以上单数;(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公布日期不得少于7日;(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并自通过之日起10日内报乡(镇)人民政府、县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五)发包方自承包方案通过之日起60日内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
草原承包合同内容应当符合《草原法》有关规定。
第六条家庭、联户承包经营草原期限为30年至50年。
承包期内发包方对承包人使用的草原不得进行调整;个别确需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承包经营第七条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草原,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发包方拟定包括坐落、面积、用途、承包方式、承包主体、承包期限、起止日期、承包底价、承包费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事项的承包方案;(二)公示拟定的承包方案,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日:(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承包方案异议较大时,由发包方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修改承包方案并讨论通过;(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要求听证的,发包方应当组织听证。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1994年修正)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199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9.25•【字号】•【施行日期】1994.09.25•【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1986年12月10日辽宁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9月25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辽宁省境内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利用、管理以及其他改变森林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三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林业工作。
乡(含镇,下同)人民政府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林业工作。
第四条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
应当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荒山荒地绿化,培育、扩大森林后备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
山区应当以林为主,综合经营,统一规划,全面发展。
第五条加强林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林业技术人才,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二章山林权属第六条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一)国有林场、苗圃和自然保护区(国有部分)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归国家所有;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厂矿、城建、农垦、畜牧、铁路、交通等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的森林和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归国家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归集体所有;合作营造的林木,归合作者共有,林地权属不变。
(二)承包山的林木权属,按照承包合同确定,林地权属不变。
(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和自留山(滩)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并允许继承、转让;自留山(滩)的林地归集体所有,使用权长期不变。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2021年)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8•【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施行日期】2021.05.1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2009年12月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8号公布自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2月15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9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1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封山禁牧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确定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
第三条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工作。
省、市、县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的具体工作。
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封山禁牧有关工作。
第四条县、乡(镇)人民政府委任的护林员应当履行职责,加强森林巡护,制止放牧行为。
第五条封山禁牧遵循以封为主、从严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解除封山禁牧令由省人民政府作出。
第七条林地边界四至由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县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在林地周边设置必要的护栏等管护设施或者明显标志,并注明禁牧边界四至。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封山禁牧范围内放牧。
第八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赔偿损失,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进入林地放牧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按每只(头)牲畜处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二)在林地内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损坏的,限期补种毁坏株数1倍以上3倍以下树木;(三)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标志、护栏等管护设施的,限期恢复原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以及不恢复设施原状的,由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代为补种或者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封山禁牧后注意繁殖牛羊的营养

封山禁牧后注意繁殖牛羊的营养辽宁省人民政府第238号令《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已于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各级政府确定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放牧。
禁牧必将对以放牧饲养为主的繁殖牛羊的生产造成影响。
在夏秋季节,放牧的牛羊可从新鲜的牧草中获取所需的大部分乃至全部营养,而且多余的养分还可储存于体内供机体以后利用,如维生素A、E 等,这样,即使在青绿饲料缺乏的冬春季节,营养缺乏症发生的情况也并不十分严重。
实行封山禁牧后情况就不同了,牛羊只能舍饲,所需的各种营养全靠人为供给。
毫无疑问,这给自古以来习惯于放牧饲养牛羊而很少关注舍饲条件下牛羊营养问题的广大农牧民出了个难题。
在广大农区或半农半牧区,舍饲牛羊的饲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稻草和其他农作物秸秆等,再加上少量的豆饼、玉米面、糠麸等,很少有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如羊草和苜蓿草等)。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粗纤维,消化率较低,能量和蛋白质明显不足,维生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微生素E)和矿物质(如钙、磷、盐及微量元素锌、硒、钴等)更是缺乏,而且其品质会因年景的好坏、收割的时机、贮存的条件和存放的时间等而变异很大。
所以,靠这些质量不稳定、品质不高的农作物秸秆,再加上少量的豆饼、玉米面等精饲料,是无法完全满足舍饲繁殖牛羊的营养需要的,结果牛羊只能勉强维持生命。
在广大农村,因营养不良导致的牛羊繁殖机能障碍很普遍。
就拿牛来说,后备牛到了繁殖年龄而不能按时发情和配种,经产母牛表现难产,产死胎、弱胎,产后瘫痪,产后发情延迟,发情后屡配不孕。
其结果是母牛平均三年只产两个犊牛(正常水平应一年产一犊),而且犊牛先天发育不良,出生体重小,加之母牛奶水不足,犊牛生长发育迟缓,易发病,死亡率高。
此外,繁殖牛羊因营养缺乏造成的异食癖现象也很普遍,严重的可造成牛羊死亡,饲养繁殖牛羊的经济效益低下。
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

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业经2003年9月6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XXX二00三年九月八日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及缓冲区内饲养、经营动物,生产、经营动物产品以及从事可能引起动物疫病传播或者与动物防疫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无疫区的建设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
下同)负责管理畜牧兽医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主管无疫区的建设和管理。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无疫区内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财政、计划、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卫生、商品流通、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无疫区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政府应当将无疫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为无疫区建设及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动物防疫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动物疫病诊断、防治科研成果。
第二章无疫区建设第六条省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无疫区建设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无疫区建设规划,制定本地区无疫区建设实施方案,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报省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备案。
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2021年)

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8•【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施行日期】2021.05.1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2009年3月2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1号公布自2009年5月10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月1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47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8月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05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第四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1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第五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简称《草原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草原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监督管理工作。
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所属的草原监理机构,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需要可以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承包经营第四条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家庭或者联户承包经营;不宜采取家庭或者联户承包方式承包的,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经营。
第五条家庭、联户承包经营草原,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以不计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为7人以上单数;(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公布日期不得少于7日;(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并自通过之日起10日内报乡(镇)人民政府、县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备案;(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五)发包方自承包方案通过之日起60日内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1.05•【字号】辽政办发[2001]88号•【施行日期】2001.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1〕8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它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野生动植物又是国家的宝贵自然资源,对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我省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现林业倍增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是野生动植物较多的省份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和林业、水利、农业、海洋渔业、建设等部门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但非法猎捕和无证驯养野生动物,私收乱购和非法出售、运输、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案件还时有发生,一些部门或单位蚕食自然保护区、乱伐林木、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仍然存在。
市、县野生动植物管理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薄弱、保护管理经费严重匮乏等问题,又严重制约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加强对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搞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解决当前工作中管理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薄弱、保护管理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
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分别纳入省、市长和市、县长责任状,对于经检查不达标的,除进行全省通报批评外,还要采取经济手段,以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2004年修正)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200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4.06.30•【字号】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号•【施行日期】1991.07.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1991年7月27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下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
第四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简称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下同)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环保、工商等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配合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乡、民族乡(含镇,下同)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章野生动物保护第五条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实行省、市、县、自治县、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第六条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准;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省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报国务院备案;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有益的或者有价值的野生动物,下同)名录及其调整,由省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辽阳市封山禁牧规定

Diligence is the branch of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bitter, wisdom is the flower of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fragran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辽阳市封山禁牧规定第一条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展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封山禁牧活动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封山,是指县(市)区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依法对山区采取定期封育、禁止砍伐垦荒的措施。
本规定所称禁牧,是指禁止在林地范围内放养牛、羊等人工饲养的草食动物。
第四条封山禁牧坚持统筹兼顾、以封为主,禁牧与圈养相结合,从严管理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封山禁牧工作。
对封山禁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市、县(市)区林业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
农业部门负责舍饲圈养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封山禁牧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林地,包括市、县(市)区政府确立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均实行封山禁牧。
第七条林业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起草本行政区域封山禁牧规划,报本级政府批准后,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封山禁牧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乡(镇)政府、县(市)区林业部门应当根据封山禁牧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年度封山禁牧计划。
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中应当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封山禁牧具体区域(四至范围)、禁封方式、期间、警示标志、措施、投资概算、效益估算和法律责任等。
第九条县(市)区政府依法确定封禁区域后,应当通过媒体和在禁牧村(屯)发布通告。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阳市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阳市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牧业管理
【发文字号】辽市政办发[2010]45号
【发布部门】辽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10.09
【实施日期】2010.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阳市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市政办发〔2010〕4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辽阳市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九日
辽阳市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省政府令第238号)等有关规定,坚持以封为主、从严管理的原则,将统筹规划与统一管理、封山禁牧与舍饲圈养、恢复生态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对全市所有林地实施封山禁牧,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工作内容、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锦州市封山禁牧暂行办法-2005年锦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

锦州市封山禁牧暂行办法正文:---------------------------------------------------------------------------------------------------------------------------------------------------- 2005年锦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锦州市封山禁牧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12月26日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锦州市封山禁牧暂行办法第一条为恢复、培育和保护森林、草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山区林地、草地的保护与管理。
第三条封山禁牧应当贯彻以封为主,封山、育林、禁牧、管护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全面落实,统一管理的原则,促进我市林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主管本辖区封山禁牧工作。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封山禁牧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各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良种引进、畜种改良、草场规划建设和保护、养殖小区建设和农畜舍饲推广等工作。
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封山禁牧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并负责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设施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凌海市的沈家台镇、板石沟乡、翠岩乡、班吉塔镇、温滴楼乡、余积镇;义县大定堡镇、留龙沟乡、地丈寺乡、头道河乡、刘龙台乡、头台乡、高台子镇、前杨乡、张家堡、大榆树堡镇、瓦子峪乡、七里河镇、稍户营子镇、白庙子乡;北宁市的大市镇、罗罗堡镇、富屯乡、广宁镇、鲍家乡、常兴店镇;太和区的女儿河乡、钟屯乡、新民乡共29个重点山区乡镇实行全年封山禁牧。
其他乡镇实行季节性封山禁牧,封山禁牧时间从每年的10月1日至第二年的6月30日。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的通知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0.01.18•【字号】•【施行日期】2010.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辽宁省林业厅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的通知各市林业局:《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8号)业经2009年11月21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
现将《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转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规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尽快制订贯彻落实《规定》的实施方案各市、县(区、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制订贯彻落实《规定》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完善措施。
要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尤其是负责林业执法、资源林政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国有林管理、乡镇林业站的人员以及所有的护林员学习《规定》精神,使其真正理解和准确掌握《规定》的内容,以便按照《规定》的有关要求,依法规范开展封山禁牧工作。
二、尽快依法界定封山禁牧范围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尽快提出封山禁牧范围(明确林地边界四至),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封山禁牧范围(明确林地边界四至)凡经县级政府批准公布后,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林地周边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封山禁牧区放牧。
三、尽快开展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规定》要求,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抓好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对辖区森林资源巡护,坚决依法制止违规在林地的放牧行为。
认真执行《规定》中的有关罚则规定,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幅度内,分别按上限、中线、下限给予相应的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不予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不得以罚代刑,要坚决依法予以查处;林业行政主管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要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辽宁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

辽宁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正文:---------------------------------------------------------------------------------------------------------------------------------------------------- 辽宁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1982年7月13日辽宁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对象第三章保护管理第四章合理利用第五章组织领导第六章奖惩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令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野生动物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要全面贯彻“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认真做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
第二章保护对象第三条我省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三类:一类为珍贵稀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类为珍贵稀有和对发展农、林、牧各业生产突出有益的野生动物;三类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对农、林、牧各业生产有益,需要加强保护的野生动物(见《辽宁省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第四条对各类保护动物的卵、巢、穴、洞及其赖以生存、繁殖的栖息环境,也要认真加以保护。
第三章保护管理第五条以下野生动物主要栖息繁殖区域为我省重点禁猎区:东部的龙岗、钢山、花脖山、和尚帽子、锅头峪、摩天岭;西部的黑山、平顶山、骆驼山、大青沟、大青山、青松岭;南部的桂云花山、帽盔山;以及桓仁、大伙房、水丰、回龙山等大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
上述地区实行常年或定期禁猎。
城镇、工矿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风景区和公园内,一律禁止狩猎。
第六条候鸟的主要繁殖地、迁徙路线上的主要停歇地,特别是对保护候鸟有重要价值的岛屿、沼泽、滩涂等,要划为候鸟自然保护区或禁猎区。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
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8.11
•【字号】辽政办发[2010]42号
•【施行日期】2010.08.11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业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的
通知
(辽政办发〔2010〕42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强对全省封山禁牧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封山禁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省政府决定成立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赵化明副省长
副组长:
何焕秋省政府副秘书长
曹元省林业厅厅长
宋树才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成员:
赵爱军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关耀林省公安厅副厅长
金允坤省财政厅副厅长
刘瑛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
陈健省农委副主任
韩树君省水利厅副厅长
黄庆宇省林业厅副厅长
刘正福省广电局总编室主任
翟国海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陈杰省森林公安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办公室主任由陈杰同志兼任。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
封山禁牧管理制度

封山禁牧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封山禁牧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具备封山育林条件的林业用地,通过禁止放牧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管理措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集体和个体等不同权属的林业用地。
封山禁牧以水源涵养林区、水土保持林区、防风固沙林区、生态景观区为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确定为全封、半封、轮封。
第四条封山禁牧要遵循统筹规划、以封为主、封育结合,依法管理与乡规民约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封山禁牧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封山禁牧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森—1—林资源状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划定封山禁牧区,并组织实施。
乡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实施封山禁牧。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单位在封山禁牧区的主要路口、山口等地设立标牌、界桩及其他设施,注明封山禁牧区域和有关要求。
第八条在封山禁牧区内,属于国有的山林,由国有林场负责实施封山禁牧;属于集体或个人的山林,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封山禁牧。
第九条在封山禁牧区内,禁止毁坏林地、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挖土和以营利为目的的采搂枯枝落叶行为。
未经批准,禁止进入林区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采集、收购树枝、树叶和珍贵树木种子等破坏植被行为。
在封山禁牧区内禁止砍柴、放牧、放蚕。
禁止扒剥活树皮、挖掘活树根。
禁止移动或者毁坏标牌、界桩及其他封山禁牧设施。
第十条在封山禁牧区内不得核发采伐许可证。
第十一条现有蚕场应当实行集约化经营。
对岩石裸露、沙化—2—严重的蚕场,使用单位和个人必须停蚕育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进入林地放牧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按每只(头)牲畜处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二)在林地内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损坏的,限期补种毁坏株数1倍以上3倍以下树木;
(三)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标志、护栏等管护设施的,限期恢复原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以及不恢复设施原状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或者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第十一条 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封山禁牧具体办法和措施。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
Hale Waihona Puke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 2010年01月18日 16时15分 122
主题分类: 资源能源
“封山禁牧”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8号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业经2009年11月21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
第六条 解除封山禁牧令由省人民政府作出。
第七条 林地边界四至由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林地周边设置必要的护栏等管护设施或者明显标志,并注明禁牧边界四至。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封山禁牧范围内放牧。
第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赔偿损失,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省长 陈政高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
第一条 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封山禁牧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确定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工作。
省、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封山禁牧的具体工作。
畜牧、财政、农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封山禁牧有关工作。
第四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委任的护林员应当履行职责,加强森林巡护,制止放牧行为。
第五条 封山禁牧遵循以封为主、从严管理的原则。
第九条 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构成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未按照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林地边界四至设置标志和必要的护栏等管护设施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改正。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林地放牧行为不依法查处或者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