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美学--欧用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主题:课程美学

∙欧用生教授

一,课程美学跃上舞台

先从二个例子谈起

例一:有位听友强烈质疑国小某版本国语教科书中的一句话「秋天孵育红叶」,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合逻辑,甚至大力批评教科书审查的缺失.

这例子在课程研究上有何意义例一「秋天孵育红叶」的隐喻被视为不合逻辑,正显示现在课程思维仍然是科学的,理性的,线性的,知识是「放在那儿」等著被发现的,而最有用的工具是科学.「孵育」是科学的概念,只能用於母鸡孵小鸡,秋天把枫叶烘红了,这种诗性的,感性的,情意的,想像的,创造的隐喻不仅被视为不科学的,不合逻辑的,而且是不能控制的,到底谁,又怎样才能控制「诗性智慧」

例二:台北第一女中王姓护理老师要求学生拿著镜子画自己的外生殖器,并当成作业.人本教育基金会批评,这种教学不仅让家长和学生既紧张又尴尬,更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乃大声疾呼:停止这种课程与教学,否则要抗争到底.

例二表示课程和教学是科学的,要遵循一定步骤,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存在著「底限」,教师心中都藏著一个雷达,侦测自己的行为,以免触犯底限.课程,教学为什麼有这麼多的绑谁被绑为什麼要被绑松谁的绑

(一)课程语言(Huebner, 1966):科学语言,技术语言,政治语言,美学

语言,伦理语言

(二)Macdonald(1988):加强冥想的思考

(三)Kesson (1999),Haggerson (2000):诗性智慧[poietic wisdom]

(四)Pinar, et. al.,(1995):课程是美学文本

课程美学是什麼人言言殊,见解分歧.课程美学见解中,最欣赏的是Pinar等的看法.他们说:「理解课程为美学文本是把每一次看到的颜色都当作第一次,将颜色经验为动词而不是名词,教师的任务也是动词而不是名词,….理解课程为美学文本,质疑日常的,传统的东西,要求我们从多元的观点审视知识,教学和学习,从深陷的知觉中爬出来,像第一次一样看它.」(Pinar, Reynolds, Slattery, Taubman, 1995, p. 605)

(五)Slattery(1995):后现代课程

后现代美学课程强调以不可预测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突显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课程理论,与现在主流的封闭系统的课程论述迥然不同.封闭系统强调课程是由目标,内容,过程,产品等独立的元素组成的,他们形成线性的,因果的关系,课程系统要将各种不同的输入转变为稳定的输出,以维持系统的平衡(homeostasis),也就是使组织体在安定的状态中有维生的能力.

(六)课程美学的功能就在将睡著的唤醒

有关性教育的解秘,课程的开放系统,身体的知识(embodied knowledge),女性的主体.课程美学要揭露答案中隐藏的问题,哲学

家V. Schklovsky说:「我们周遭的都睡著了,艺术的功能就在将睡著的唤醒,如何将他们唤醒你要轻轻地摇动他,一直到他醒来.」(引自McDermott, Daspit, Dodd, 2004)Gough(1999)说:「作一个教师,我并不期待从平衡的系统中获得稳定的输出,但我会因学生觉醒真正的个人意义,获得惊奇而感到愉快.」(p.59)这正是课程美学的写照.

二,创造美学时刻

(一)综合时刻,完全时刻,诗情画意时刻,宁静时刻,放空时刻…

1.知性,身体,精神,宇宙合一

2.时间,地方,意义合一

3.过去,现在,未来融合

4.内在,外在一体

5.天人合一

(二)存有(being)时刻→美学自我

(三)看,听,感觉,感动的新方式→艺术让无情的世界说话,唱歌,甚

至跳舞

(四)求知方式→增进思考,扩大理解.

(五)社会,政治意义→艺术家是公共的知识分子

(六)如何创造美学

1.善用所有感官,知觉世界

2.利用各种媒介,创造意义

3.利用再现方式,表达经验

4.加强想像,创造和好奇心

5.充实美学素养或艺术智慧

(七)五感课程

1.视觉:引导看周围任何物件,可以引发感觉联想,桌上的多媒材都

可以来创作.

2.味觉:尝酸溜溜柠檬,眼睛都皱成眯眯眼!洋葱的辛辣味,就是要引

起刺激!

3.触觉:闭著眼睛仔细触摸自己脸的创作,这是很多人前所未有的新

体验!

4.嗅觉:闻一闻线香,它引起什麼感觉呢闻一闻醋,又有什麼感觉

5.听觉:节奏强烈的音乐,让丽华老师和现场老师,随著音乐带领五

觉,引发联想,都很high,随著音乐摆动肢体,开心得不得了!老师们好用心地埋头创作!

(八)教学案例:桃园县文化国小张绣玲教师

当数学遇上美学:三角形学习的可能性

1.学习活动有四个:分组学习,肢体活动,表演艺术,绘画创作

2.美感经验与三角形学习活动:

三角形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做」与「感受」之美感经验.

三角形学习活动都是将经验赋予形式成为公开内容的美感经验.

三角形学习活动是实用的,情感的,和知性结合的美感经验.

每一个三角形学习活动都有独特的目标,经验是持续的,生成的

3.三角形学习活动与Eisner(1994)交相互动(transaction)

个体与环境互动

→ 产生经验

→ 概念形成

→ 外化使用表徵形式

→ 构成环境质的一部分.

4.美感经验的内涵

活化概念 : 三角形的概念至少经过四到六次的不断应用.

精炼感觉 : 学生必须藉由观察,注意,思考,讨论,聆听等方式,锻鍊视听触等感觉能力,也灵活运用他的心智.

形式构思:以三角形概念为前提,思考分析情境中的条件,探求适切的表达内容.

释放想像:将数学经验赋予不同的艺术形式,让想像力翱翔,捕捉理智呈现新内容.

持续决定:不断地作出决定,调整想法,以达成最后的结果.

传达情感:学生赋予三角形概念形式化,或多或少都是传达自己主观的经验.

创造意义 : 将三角形的概念构成有意义的内容,带来内心的满足与成就.

三,丰富美学课程

今天课程的科学典范仍根深蒂固,主窄著课程语言和思维,其它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