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通用版)
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为保证矿区内监控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值班监看制度一、矿区监控系统由中控室负责监控,由运行部负责监督检查中控室的工作。
二、中控人员负责作好厂区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四、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
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六、负责中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七、严禁非中控人员进入中控室。
八、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代班、调班。
当班时不得擅自脱岗,严禁看报刊杂志,听收音机、打私人电话等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
九、每天下午____点之前向运行部办公室汇报当天的监控情况。
第二章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一、矿内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有毒危险药品库房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____天,其他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____天。
二、外来单位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运行部主管批准,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四、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六、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保密制度一、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二、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三、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公司的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未经公司许可,公司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六、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监控系统的使用,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监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适用于所有参与使用监控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四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守公司内部相关政策和规定,严禁滥用和非法使用。
第五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和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第六条监控系统的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建立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工作组,负责监控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监督。
第八条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工作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
第九条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负责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十条技术专家应当负责监控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工作,处理监控系统的故障和问题。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监控系统的使用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二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符合以下原则:合法合规、实事求是、保密可靠、公开透明、安全稳定。
第十三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程序:许可申请、审查批准、安装调试、使用操作、数据存储、问题处理。
第十四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要求:明确使用目的、授权访问权限、严格数据保密、规范操作行为、保证数据完整性、定期备份数据。
第十五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严禁滥用系统权限、严禁非法获取和使用他人信息、严禁篡改和删除监控数据、严禁对他人进行非法监视。
第十六条监控系统的使用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包括:许可申请流程、审查批准流程、安装调试流程、使用操作流程、数据存储流程、问题处理流程。
第十七条监控系统的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包括:许可申请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安装调试制度、使用操作制度、数据存储制度、问题处理制度。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
以下是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的内容:
1. 目的:为集团内各区域、部门、项目提供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管理,确保集团资产和人员的安全。
2. 负责人:集团安全部门负责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系统操作和维护。
3. 系统设备: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安全摄像头、监控主机、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
4. 安装要求: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和技术规范,设备位置应选择合理,能对重要区域进行全面监控。
5. 操作权限:安全监控系统的操作权限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执行相关操作。
不同人员的权限应进行分级管理。
6. 数据管理:集团安全监控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实时视频、存储视频、日志等。
这些数据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备份、归档、检索等工作。
7. 维护保养: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设备清洁、软件升级等工作。
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8. 违规行为:未经授权篡改、删除、泄露安全监控系统数据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未经授权擅自操作监控设备的行为也将受到处罚。
9. 日常检查:定期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存储容量、操作日志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10. 培训和提升:定期开展集团内部安全监控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11. 外部合作:集团可以与相关机构或公司合作,共享安全监控系统数据,以提高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以上是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可以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1. 背景某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企业,拥有众多物业、办公楼宇等基础设施。
为了保障这些基础设施的安全,公司引入了安全监控系统。
为了正常管理这一系统,公司制定了本细则。
2. 安全监控系统的监管为了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和私密性,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密制度和安全保障政策。
3. 保管管理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应主动爱护使用设备,并遵守以下管理规范:1.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监控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发现赃物、破坏、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部门进行检查维修。
2.保密机密:严格遵守公司机密、保密要求,不得随意泄露相关信息,一旦发现安装人员泄密,应立即通知保安部门,并追究其责任。
3.防火防盗:系统管理人员应尽快通知保安部门协助处理,并协助保安部门提供实时图像。
4. 紧急处理及报警紧急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应按公司紧急处理流程及时处理。
2.对于人员伤害、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按公司内部紧急处理流程处理。
3.监控设备中出现异常对象或有可疑行为的情况下,应即时向保安部门报警。
5. 工作记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应做好工作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的使用情况、设备状态及保养情况;2.对系统和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解决的情况;3.与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及协调的情况。
6. 系统维护为了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处理以下问题:1.系统设备与配件的完好性及配置的合理性;2.显示屏、软件、存储设备、网络等的正常使用和运行情况;3.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及网络连接等。
7. 结束语安全监控系统对基础设施的安全及保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监控设施的稳定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细则,加深大家对安全监控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不妨碍个人权益的前提下,最终保证监控设施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推荐-阳煤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

阳煤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第一条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者(包括安全火花型电气元件)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均属电气安全隐患点:鸡爪子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添物或充添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1、羊尾巴电缆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于羊尾巴。
2、明接头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开关手把在零位,开关负荷侧带电者均属于明接头。
3、破口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
(加强层除外)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周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只留有云影,不算锈蚀,也不为失爆,但在井上修理设备时不允许有云影,否则为失爆。
云影:一擦掉锈迹后留有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在15、25、40……mm宽的隔爆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每个孔直径不超过1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在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的超过2个否则为失爆。
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的超过0.5毫米,其伤痕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的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毫米,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规定的接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隔爆面上不允许涂有油漆和机械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隔爆面应涂以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可以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面脱落后属于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好(如磷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的1/5并涂有防锈油可以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通用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通用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通用版)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及2011年补充条款);《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范》(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矿用分站》(MT/T1005-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6-2005)《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209);《设备可靠性试验》(GB5080.1~7);《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二、技术规格及要求(一)硬件参数1、分站容量:不少于16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8路控制输出;断电控制:不少于8路(可以不需外接断电器直接完成断电控制任务)输入电源:支持多种电压127/220/380/660V;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mA、触点;与中心站通讯速率2400bit/s;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不小于2km;分站与传输接口、分站与分站之间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4篇)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焦点。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以确保企业安全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1. 视频监控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视频监控设备。
该设备应当满足高清晰度、远距离监控、夜间监控等要求,以实现全面、准确的监控。
2. 传感器和报警设备安全监控系统还应配备传感器和报警设备,如红外线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以及相关的报警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 数据存储设备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以保留监控录像和相关数据。
这些设备应有可靠的备份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三、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要求1. 规范安装和调试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布线。
同时,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调试。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监控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检修以及软件的更新等。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和故障处理流程,以便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 提升监控效果为提升监控效果,安全监控系统应合理设置监控点位,并调整监控设备的角度和参数。
针对可能存在的盲区或死角,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确保监控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加强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安全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应严格保密,并建立相应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同时,为了应对法律法规的要求,应妥善保存监控数据,并在必要时提供给有关部门。
5. 建立应急预案和培训机制针对突发事件和安全威胁,安全监控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机制。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四、安全监控系统的监督和评估1. 定期检验安全监控系统应定期进行检验和评估,确认其正常运行状态。
某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

某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第十五条4mm2及以下电缆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
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需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需大于4mm(70mm2的橡套电缆列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和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否则为失爆。
第十七条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消失锯齿状,锯齿直径差大于2mm(包括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第十八条不用的接线咀要分别用密封圈和挡板金属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十九条螺旋式线咀如上金属圈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
其次十条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间差应不大于2mm,厚度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的镀锌钢板。
金属圈外径与进线内径差应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厚度应不小于公称尺寸1毫米,否则均为失爆。
其次十一条线咀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小于1毫米,否则为失爆,线咀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应不大于5毫米,否则为不完好。
其次十二条当线咀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充填其他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金属圈的内外径应与喇叭咀伸入器壁规格全都,螺旋式线咀也只限安一个金属圈,否则均为失爆。
其次十三条卡兰式进线咀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半搬动喇叭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无明显晃动为准。
螺旋式接线咀最少齿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正向用力拧紧为合格否则为失爆。
其次十四条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需用压线板压紧。
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咀压紧应有余量,线咀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咀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电缆未压紧或压扁超过电缆直径10%的现象均为失爆。
其次十五条紧固件应齐全、完整、牢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求全都,螺杆暴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本设备为不完好,凡用螺栓连接紧固的部件,期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箱套电缆)以不再加弹簧垫圈为合格。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范本(2篇)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细则范本一、概述该集团安全监控系统是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和员工的生命安全而建立的。
本细则的目的是规范集团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系统操作1.系统启动与关闭安全监控系统需在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启动,并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
启动和关闭过程需由指定的系统管理员操作。
2.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是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所有关键区域和通道都需设置摄像头,并确保画面清晰可见。
监控视频记录将被保存一段时间,并可以随时查询和回放。
3.报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需与报警系统相联,确保对任何异常情况能及时发出警报。
报警系统应包括声音、光线或其他方式,以便引起人员的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
4.远程监控为了方便管理和应对紧急情况,安全监控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
特定权限的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监控系统,查看实时画面和历史记录。
三、管理规定1.系统维护和巡检安全监控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巡检,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包括检查摄像头、报警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巡检包括检查监控区域的安装和监控范围是否完整,以及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2.权限管理对于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权限需进行严格管理。
只有经过培训并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和查看监控系统。
不同级别的人员应有不同的权限,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3.数据存储和保护安全监控系统记录的视频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保存,并进行备份。
保存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备份要定期进行,以防止数据损失。
4.违规查处如果发现有人违反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规定,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经授权使用系统、私自更改系统设置、泄露监控数据等。
5.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员工熟悉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集团应定期进行系统培训和宣传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基本操作、应急处理方法等。
四、应急处置1.紧急报警当安全监控系统发出紧急报警信号时,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
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一、监控系统的概述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安装在特定区域的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该区域的人员活动、物品流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和行为管理。
为了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监控系统的安装与使用1.监控设备的安装(1)监控设备应安装在适当位置,以保证监测范围的全面性和清晰度。
(2)监控设备的安装应避免遮挡物体,确保画面清晰。
(3)监控设备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所需监控范围决定,确保捕捉到有效信息。
2.监控系统的开机与关机(1)监控系统的开机和关机应由授权人员操作,确保打开和关闭时间的准确性。
(2)在开机状态下,监控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不得随意关闭或断电。
3.监控设备的调试与维护(1)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调试,以确保画面质量和录制功能的正常工作。
(2)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包括设备清洁、线路检查、软件更新等。
三、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1.监控系统的登录(1)操作人员登录监控系统时,应使用正确的账号和密码。
(2)操作人员登录后,应核实系统状态和摄像头状态是否正常。
2.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1)操作人员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2)对于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3.监控系统的录像存储(1)监控系统的录像存储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以免影响系统运行。
(2)录像存储的管理应严格按照权限进行,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查看和删除录像。
四、监控系统的数据安全1.监控数据的备份(1)监控系统的重要数据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备份数据的存储应尽量选择离线的方式,避免数据遭到非法访问。
2.监控数据的保密(1)监控数据的查看和传输应严格控制,非相关人员不得私自查看和复制。
(2)监控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五、监控系统的故障处理1.监控系统的故障报修(1)发现监控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向维护人员报修。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是制定为规范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工作,保障监控系统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监控系统设备的利用效率,确保监控系统设备为业务运营提供可靠的支撑。
所有职工在使用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时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1.部门经理是本部门监控系统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监控系统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运行控制。
2.系统管理员是监控系统设备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者,负责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维护、运行、备份、升级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3.所有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员工都要遵守本制度,并按照系统管理员的要求履行相应的管理和操作职责。
三、设备安装与维护1.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在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设备的维护包括定期巡检、清洁、更换设备和线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日常工作。
3.设备维护过程中,需制定详细记录,包括维护内容、时间、人员等,确保维护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评估性。
四、设备运行控制1.监控系统设备的运行控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2.系统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开关机操作,确保设备在工作时刻保持正常状态,非工作时刻关闭。
3.系统管理员负责监控系统设备的存储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清理、扩容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设备备份与恢复1.定期备份监控系统设备的所有数据,包括配置数据、用户数据和系统日志等。
2.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及时进行数据恢复或设备替换。
六、设备故障处理1.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启动故障处理程序,包括检查设备状态、重新启动设备、调整配置等。
2.如果故障无法自行解决,应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或维修部门进行修复。
3.故障处理过程中,需制定详细的记录,包括故障现象、处理过程、修复结果等,以便后续跟踪和分析。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制度

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制度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制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某集团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第一条为保证安全会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好系统的安装维持工作,特拟定安全监控系统维持制度。
第二条井下安全使用的分站、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及电缆等由监控队承担使用与管理。
第三条监控队在接受安装任务时,要弄清安装地点,确定监控设备具体安装位置、电源连接方式、监测量传输方式及控制其它设备方式,并估算通讯线长度。
第四条领取、安装仪器时,要检查仪器的有关技术指标与性能是否符合出厂标准,各连接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紧固,外壳是否变形及锈蚀,隔爆面是否符合要求,在确认无误后,才能领取。
第五条监控设备在正式安装使用前,务必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地面试验场所进行调试与测试,测试合格并在试验场所试运行至少48小时后方能下井安装使用。
对安装所用电缆要做导通及外皮检查,电缆密封圈要合适,档板、三通、悬挂电缆物品等要备齐。
第六条安装或搬迁仪器、电缆(本质安全型除外)前务必切断电源,并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
第七条监控设备在正常搬迁中,要防止撞碰、剧烈振动与冲击,搬迁后要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与电缆有无损。
第八条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距轨道不小于500mm。
第九条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设置在采区变电所,禁止设置在下列区域:(1)断电范围内;(2)低瓦斯与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与回风巷内;(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4)掘进工作面内;(5)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6)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监控机电房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安全设施完善、操作规范、管理有序。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机电房负责人全面负责。
第五条机电房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监控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条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机电房的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章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七条监控机电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报警装置、通风设备等,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安全。
第八条机电房内应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九条机电房内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十条机电房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应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二条机电房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三条机电房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需进入者,应征得机电房负责人同意。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五条对机电房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应急处理第十八条发生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机电房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机电房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为准。
电力监控系统要求(一)2024

电力监控系统要求(一)引言概述:电力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和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的一种系统。
本文旨在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要求,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与传输方面的要求:a. 数据采集: 系统需要能够采集各种电力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同时还需具备高精度和快速采样的能力。
b. 数据传输: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要求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并具备一定的实时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方面的要求:a. 数据存储: 系统应该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和备份。
b. 数据管理: 对于存储的数据,系统需要支持有效的数据管理功能,如数据分类、检索、备份等,以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和分析。
3. 分析与监测算法方面的要求:a. 数据分析: 系统应该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及预测与预警等功能。
b. 监测算法: 系统需要集成多种电力监测算法,如异常检测、负载预测等,以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和预测数据。
4. 安全与可靠性方面的要求:a. 安全性: 系统应该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采用合适的加密手段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b. 可靠性: 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响应用户的操作,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容错和恢复能力。
5. 用户界面与操作方面的要求:a. 用户界面: 系统应该具备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和查看数据。
b. 操作性: 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性,支持多种操作方式,如鼠标、键盘或触摸屏等,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总结:电力监控系统要求从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存储与管理、分析与监测算法、安全与可靠性以及用户界面与操作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对电力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监控机电房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公司财产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监控机电房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监控机电房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监控机电房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职责:1. 负责监控机电房的日常安全管理;2. 负责监控机电房设备的维护保养;3. 负责监控机电房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4. 负责监控机电房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5. 负责监控机电房的安全记录和报告。
第六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监控机电房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监控机电房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通道畅通。
第八条监控机电房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和应急照明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监控机电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第十条监控机电房内应保持整洁,设备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十一条监控机电房内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监控机电房内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监控机电房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四条监控机电房内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监控机电房内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监控机电房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1. 消防设施、器材和应急照明设备是否完好;2. 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3. 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清晰;4.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
第十七条监控机电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监控机电房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消除。
第五章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第十八条监控机电房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监控系统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维护业务安全和保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效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 监控系统设备:指用于视频监控、录像、存储、回放等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录像机、网络设备等。
2. 管理者:指负责监控系统设备管理的领导或其委派的人员。
3. 操作者:指使用监控系统设备进行操作的人员。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四条使用权限1. 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对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人员进行权限设置,并定期进行复核和调整。
2. 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监控系统设备,不得私自调整设备设置。
第五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 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保证安全可靠。
2. 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调试期间,需保存相关记录和数据。
第六条设备的维护1. 每个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查、防尘、防潮等工作。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维修期间临时采取其他措施确保业务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设备的使用和保密第七条设备的正常使用1. 操作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监控系统设备,并遵守相应的操作流程。
2. 不得私自调整设备设置和参数,如有需要应及时向管理者报告。
第八条设备的保密1. 监控系统设备内的信息属于公司的重要资产,不得以任何形式外泄。
2. 不得将监控系统设备用于非正常的用途,不得滥用权限,不得查看、传播他人隐私或违法犯罪行为的信息。
3. 对于超过规定保存期限的监控系统设备录像和数据,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销毁,不得随意保留。
第四章设备使用记录和考核第九条设备使用记录1. 每次使用监控系统设备,操作者应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操作人员、使用目的等。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背景随着机电设备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在生产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越来越需要被重视。
因此,开发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机电设备维护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同时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要求为了保障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系统架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应满足以下要求:•清晰的分层结构,各层之间的职责明确、界限清晰。
•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便于后期扩展和维护。
•良好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
2.数据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良好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采集与分析,及时监测机电设备状态和性能,以便进行维护和改进。
•支持多种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兼容性,方便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交换。
3.用户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完整的用户管理功能,包括:•高安全性的用户权限管理,确保机电设备管理权限的合法性与高可信度。
•良好的用户验证和授权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灵活的用户分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和权限进行用户分类管理。
4.通信功能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支持稳定、可靠的通信功能,包括:•应该支持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确保系统与外部环境的顺利交流和控制。
•提供安全可靠的远程视频监控和远程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响应机电设备异常及时管理。
5.嵌入式硬件机电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具有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和外围设备支持,以便于将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无缝融合到各类机电设备中,辅助管理改善效果。
具体要求如下:•嵌入式处理器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机电设备管理的高效率和稳定运行。
•具有多种通信接口,例如CAN总线、RS485等,方便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与数据交换。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2篇)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一、采掘工程设计必须对安全监控仪器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使用单位或机电科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级控制线。
三、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通风巷道或支护完好的地点。
四、为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断电控制器与被空开关之间必须正确接线。
五、需要安全监控系统停止运行时,须经矿主要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的使用,保障系统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维护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监控系统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三条监控系统设备的采购工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采购制度进行,采购过程透明、公正,确保资金使用合理。
第四条采购工作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采购计划,并提交审批,未经审批不得擅自采购设备。
第五条采购设备应进行比选和评估,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六条采购设备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得购买盗版设备或未经授权的设备。
第七条采购设备应与供应商建立正常的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资料,确保权益。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八条监控系统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经过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
第九条设备的安装和布置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避免设备的受损或使用不便。
第十条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且只限于正常工作需要使用。
第十一条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洁设备,防止灰尘和湿气对设备造成损害。
第十二条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故障发生,如有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拆解设备。
第四章维护管理第十三条监控系统设备的维护工作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和安全,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电力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功能需求电力监控系统主要用于数据采集、测量、计算、控制及数据存储、检索和分析等,因此需要具备以下功能:实时监控可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录波信息、相位、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基本参数,同时监测线路开关状态和保护信号等。
具备一定的告警功能,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或异常报警时,能够自动监测和跟踪。
远程监控能够对全网或分布式的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互联网、GPRS、CDMA等通信手段,可以在任何地方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数据分析电力监控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电力系统进行诊断和评估。
数据存储要求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而且要求数据量大、数据安全可靠、数据备份等。
技术要求电力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可靠性电力监控系统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系统安全性电力监控系统与国家重要领域相关联,因此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能。
不仅要能够抵御外界黑客攻击,还要能够确保数据沟通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等。
数据准确性电力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后续的电力生产、调度和分发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现场检测能力电力监控系统在现场需要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能够识别出线路异常、设备损坏等问题,并进行自动处理。
电力监控系统是电力生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的提高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监控系统不仅需要具备完备的功能需求,更需要注重技术要求方面的提高与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某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
要求(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某集团监控系统在机电方面的要求(通用
版)
第一条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者(包括安全火花型电气元件)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均属电气安全隐患点:
鸡爪子
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添物或充添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1、羊尾巴
电缆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于羊尾
巴。
2、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开关手把在零位,开关负荷侧带电者均属于明接头。
3、破口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
(加强层除外)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周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第二条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第三条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第四条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只留有云影,不算锈蚀,也不为失爆,但在井上修理设备时不允许有云影,否则为失爆。
云影:一擦掉锈迹后留有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第五条在15、25、40……mm宽的隔爆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
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每个孔直径不超过1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在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的超过2个否则为失爆。
第六条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的超过0.5毫米,其伤痕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的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毫米,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规定的接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第七条隔爆面上不允许涂有油漆和机械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第八条隔爆面应涂以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可以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面脱落后属于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好(如磷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的1/5并涂有防锈油可以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第九条隔爆腔盖门紧固用的螺栓,弹簧,齐全紧固,否则为失爆。
第十条防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凸凹深度超过3毫米为失
爆,整形后低于此标准为合格
第十一条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脱落,锈蚀严重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密封圈需用邵尔氏硬度45—55度的橡胶制造,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立向里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三条密封圈尺寸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为失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符合上表规定,否则为失爆。
密封圈内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mm
密封圈外径Dmm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D≤20
≤1.0
2060
≤2.0
第十五条4mm2
及以下电缆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
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mm2 的橡套电缆列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和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否则为失爆。
第十七条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差大于2mm(包括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第十八条不用的接线咀要分别用密封圈和挡板金属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十九条螺旋式线咀如上金属圈时应装在挡板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条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间差应不大于2mm,厚度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的镀锌钢板。
金属圈外径与进线内径差应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厚度应不小于公称尺寸1毫米,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一条线咀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小于1毫米,否则为失爆,线咀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应不大于5毫米,否则为不完好。
第二十二条当线咀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充填其他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金属圈的内外径应与喇叭咀伸入器壁规格一致,螺旋式线咀也只限安一个金属圈,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三条卡兰式进线咀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半搬动喇叭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无明显晃动为准。
螺旋式接线咀最少齿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正向用力拧紧为合格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四条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
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咀压紧应有余量,线咀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咀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电缆未压紧或压扁超过电缆直径10%的现象均为失爆。
第二十五条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求一致,螺杆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本设备为不完好,凡用螺栓连接紧固的部件,期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箱套电缆)以不再加弹簧垫圈为合格。
第二十六条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者为失爆,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铸钢长度不小于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时,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七条隔爆接合面的紧固螺栓应加弹簧垫圈其规格应与螺栓保持一致。
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
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或弹簧垫不合格均为失爆。
第二十八条电缆护套伸入器壁长度为5—15毫米,否则为失爆,如果电缆穿不进时,可将伸入器部分锉细,但和密封圈内径接触部分不得锉细,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九条接线应整齐,不扭弯,紧固导电良好,无毛利。
卡爪(或平垫圈)弹簧垫齐(使用线鼻子可不用平垫圈),接线后卡爪
(或平垫圈)不压绝缘胶皮,芯线裸露距卡爪或平垫圈)不大于10毫米出现以上之一与规定违反者为不完好。
第三十条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元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
损坏拆除或失效均属不完好。
第三十一条防爆设备任一腔体内严禁存放任何物体否则为失爆。
(单指存放)。
第三十二条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三条用螺栓紧固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
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四条观查孔胶封有机玻璃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五条隔爆型电器设备在额定电压的条件下改变原厂家设计但未经国家防爆检验部门检验发证在井下现场使用者计为失爆。
第三十六条接线柱的绝缘台,接线座,有裂隙接线座,绝缘台晃动,接线柱在绝缘台上能转动均属于失爆。
第三十七条防爆外壳无开焊,无裂纹,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八条井下电工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严格执行测瓦斯后停电、接地和放电的安全作业程序,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第三十九条对于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无论在矿井井下任何地方安装使用均应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维护。
地面选煤厂(特别是原煤系统)电气设备也应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并应按防爆要求,保护维护。
第四十条对于进口设备虽不符和我国标准,但经上级有关部门特许后,仍能保持其设备原性能者,检查中不按失爆论处。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