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知识讲解
谬误类型知识点总结归纳
![谬误类型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d0fd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6.png)
谬误类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是指在逻辑形式上存在错误的谬误。
这类谬误通常不考虑具体内容,只关注逻辑形式是否正确。
形式谬误包括:1. 过分概括过分概括是指基于个别例子进行普遍性的推断。
它是一种归纳错误,从单一或极少的个别事例推出一般性结论。
例如,“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是好人,所以所有人都是好人。
”这种推断显然过于武断和不准确。
2. 带有偶然关联的错误带有偶然关联的错误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本来没有逻辑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此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每次我戴着红领带参加面试都成功了,所以红领带一定带来好运。
”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红领带和成功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
3. 非因果关系非因果关系是指错误地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误认为是因果关系。
例如,“每次我打雨伞都会下雨,所以是我打雨伞引起了下雨。
”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打雨伞和下雨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可能只是巧合而已。
4. 非黑即白非黑即白是指在二元对立的范围内,排除了中间的可能性。
这种推理忽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片面和极端的结论。
例如,“要么你支持全面开放移民,要么就是极端排外。
” 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忽略了中间地带的可能性,是一种错误的推理。
5. 调换概念调换概念是指在演绎推理中用一个概念替代另一个概念,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例如,“男人都讨厌打扫卫生,小明是男人,所以小明一定讨厌打扫卫生。
”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男人讨厌打扫卫生并不代表小明一定也讨厌打扫卫生。
6. 甩包袱甩包袱是指在推理中将结论移到了前提上,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如果你不买这本书,就没有人会读它,所以你应该买这本书。
”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结论并不取决于你是否购买这本书。
7. 举例不当举例不当是指在论证中使用了不恰当的例子作为支撑。
例如,“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知道一个90岁的老人是抽烟的,所以吸烟对健康并没有影响。
” 这种举例不当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整体和平均水平的影响。
常见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aefd6b36b7360b4c2e3f6437.png)
常见逻辑谬误其实逻辑学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神秘和阳春白雪,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话以及在论坛上发言都在遵循语法、文法的逻辑严谨,但是有时也会出一些笑话。
为了给无暇深究逻辑学原理的网友一个在论坛上发言更加简洁、有理、有力的速成办法,现将常见逻辑谬误单独发帖如下: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
谬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概念谬误)。
形式谬误是指那种由于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则而产生的逻辑形式不正确的各种谬误,如:同语反复、循环定义、概念不当并列、偷换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以偏盖全、循环论证、倒置因果等。
非形式谬误是从形式上看是符合逻辑的,但因为其中因知识水平、常识、概念定义等错误而得出谬误的结论,如:词语歧义、语句歧义、诉诸无知、诉诸武断、诉诸怜悯、诉诸感情、人身攻击、诉诸权威、因人纳言、因人废言等。
(一)形式谬误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1",那么,偶数是奇数加1得到的数。
-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复习题-甲问:什么是生命?乙回答: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又问:什么是有机体?乙回答: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以下那项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①甲:什么是真理?乙:真理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甲:什么是认识?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②甲:什么是逻辑学?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
公共逻辑课课件 第九章 证明和谬误
![公共逻辑课课件 第九章 证明和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2b078617866fb84ae45c8d77.png)
2,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演绎论证是从论据蕴涵论题,用演绎推理
确定论题是真实的方法。逻辑学和数学中 的证明都属于这种证明方法。 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个 别的论据的真证明个别的或一般的论证。
论证
直接和间接论证
演绎和归纳论证
直接论证
间接论证
演绎论证
归论纳证
反证法
选言证法
三,论证的规则与充足理由律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导电,直接证明就是观察 实验铜、银、金…..等被成为金属的元素都有 导电的属性。
间接论证
间接论证是通过论题的假蕴涵逻辑矛盾或者从
其它命题的否定推出论题真的论证方法。前者 叫反正法,后者叫选言证法。 反证法的特点是假设论题为假必然蕴涵逻辑矛 盾,从而证明论题是真实的。 选言证法是一个复杂的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 定式推理,(如果结论是一个普遍命题就是消 除归纳推理方法)。具体的论证过程是:“P 或Q或…或R,非(Q且…且R),所以P”。P就 是需要证明为真的论题。
一,论证的结构
在结构上,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是论证的三要素。 论题是需要确定真实性的命题。 论据是被用来说明论题的真实性的 命题。 论证方式是论题与论据的联系形式。
二,论证的种类,
1,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直接论证是从论据的真实推出论题真实的论证.
直接论证主要和观察、实验的经验证据相联系。
⑶,苏格拉底在审判中为自己这样辩护
到:“朋友,我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一 样,是血肉之躯,不是草木,如荷马所 说;我有家。对了,还有儿子,都是雅 典人,三个,一个已几乎成人,其他两 个还小。”
⑷,墨家的主张有《明鬼》一篇,
意思说鬼是存在的,因为你入一乡 一里而问之,鬼神问众人所同见。 并且在《春秋》史书中有记载。 ⑸,王安石之子王元泽自幼聪明, 数岁时,有客人用一只笼子装一只 獐(鹿科动物、无教)于一只鹿。 客人问王元泽:“你说那一只是獐, 那一只是鹿?”王元泽不认识,想了 一下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 是獐。”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谬误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ff9a623d81c758f5f71f6723.png)
一般逻辑:1、普遍逻辑a、纯粹的(形式逻辑)b、应用的(清泻剂、辩证法)2、特种逻辑(工央论)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
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
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同一律 a是a矛盾律(不矛盾律)它通常被表述为A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 排中律(二选一,没有中间选择) a是b或非b所谓“形式逻辑”就是指传统逻辑,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
大问题(P25)论证的两个基本形式第一、演绎演绎论证:结论的真,由前提的真来保证。
最熟悉的演绎论证形式(一般的三段论):所有p是q,如果s是p,那么s是q。
当演绎严格按照这种形式,那么就是有效的或演绎有效。
但不一定是真的。
【所有的动物都吃草,人是动物,人吃草】有效与无效严格应用于评判论证的正确与否上。
真与假应用于评判论证中的各种陈述(前提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上。
【人都吃饭,我吃饭,所以我是人无效的,但不是假的。
无效在于,真前提不能保证真的结论。
如换个例子,狗吃饭,所以狗是人。
】【狗有五条腿,judy是狗,judy有五条腿有效,但是前提结论都假的】如果一则论证是有效的,前提又是真的,那么我们就说它是合理的。
(好的)无效的或假的,那么就是不合理的。
(坏的)因此一个好的论证需要具备的前提:1、论证有效 2、前提为真。
(有效论证的形式详细讨论,附录2)前提和结论都错,论证也有可能是有效的。
当你怀疑一个论证可能无效,那么就把论证翻译成(s,p。
)。
常见逻辑谬误举例及解决之道剖析
![常见逻辑谬误举例及解决之道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403f2a79563c1ec4da7119.png)
常见逻辑谬误举例及解决之道2016-04-13译言现代社会信息量暴增,如何在形形色色的观点里分辨出正确的思想?如何防止被新闻媒体中的错误逻辑所欺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自己或者他人写作中可能发生的常见逻辑谬误,每一谬误均给出了相应定义、示例,以及如何防止这些谬误的建议。
为便于了解人们如何出现此类常见错误,本文选取了许多政治论题作为示例,目的并非要论证任何这些问题的任何一种观点立场,而是要籍此阐明什么叫推理有欠缜密,而这一问题可能发生在几乎任何论证之中。
逻辑谬误的判别以下介绍的每一逻辑谬误,都分别给出了它的定义或解说、示例,以及论证中可以如何避免的建议。
以偏概全定义: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
诸如“大学男生联谊会的人都是醉鬼”以及“大学生都很书呆子气”等等成见,就是“以偏概全”的很好例子。
示例:“我的舍友说她的哲学课很难,我的哲学课也很难,因此,所有的哲学课必定都很难!”本例的依据仅为两个人的感受,是不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建议:检查所选用的例证:是否只有不多几个人的观点或者经历?如是,则应考虑是否需要增加证据,抑或缩小结论涵盖范围。
(注意:本例结论若改为不那么绝对的“某些哲学课对某些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则不属于“以偏概全”。
)推不出定义: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撑某种结论,然而却非欲论证的结论。
示例:“惩罚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违法的严重程度相吻合。
现如今,对酒后驾车的惩罚也许不过只是罚款。
然而酒后驾车乃是非常严重的违法,可以导致无辜行人的丧命。
因此,酒后驾车应当适用死刑。
”这里的论据实际上可以支撑若干结论,例如“对酒后驾车应当严惩”等等,但是就本例而言,却不能支持适用死刑的正当性。
建议:分清论据与结论。
检查论据,看它们可以客观地给出什么结论。
检查结论,看它需要什么论据作为支撑,然后检查实际是否给出了这样的论据。
“推不出”的逻辑谬误往往发生在结论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绝对之时,因此,如果所提主张较大,则应特别小心仔细。
逻辑学谬误
![逻辑学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7107bc49c5da50e2524d7fad.png)
6、诉诸强力
特点: 论证者借助强力、威胁、恫吓,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
点或放弃他本人的观点。
例如: 乡长对各村长说:“以后有谁再把村人均收入报到
2000元以下,小心你头上的乌纱帽!”
7/26/2020
10
二、歧义性谬误
※歧义性谬误的造成,其实质在于违反了语言的明确 性原则及交际的相关性原则。
※歧义性谬误主要有证词歧义、构型歧义、错置重音、 合成的谬误、分解的谬误、断章取义的谬误、稻草人的谬 误等。
相关谬误主要有诉诸无知、怜悯、诉诸众人、权威、 诉诸人身、强力等谬误。
7/26/2020
4
1、诉诸无知
特点是以某一命题的未被证明或不能被证明为据,而断言这一命
题为真或假。它常以下面的形式出现。
形式1:因为尚未证明(或不能证明)A真,所以A假。 如:歌德巴赫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还没有人能证明它是正确的
第一节 谬误的概述
一、什么是谬误
在认识论中,“谬误”一词与“真理”相对, 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在逻 辑学中,它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泛指人们 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一 种是指由于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而产生的各种逻 辑错误;还有一种是仅指由于违反论证规则而的 各种逻辑错误。本教材指第一种。
特点:
把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并为一个问题,诱使对方作为 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回答。
例如:
你还打你老婆吗?
谬误破斥:复杂化简单,一一作答。
三、论据不足的谬误
※论据不足的谬误主要在于论据在内容上对 论题不支持或不完全支持。
※主要表现有:虚假原因的谬误、以先后为因果的谬误、因 果倒置的谬误、特例的谬误、特例概括的谬误、样本太少 的谬误、平均数的谬误、数据不可比的谬误、类推的谬误、 预期理由的谬误等。
逻辑基本知识—常见的谬误
![逻辑基本知识—常见的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80932575a417866fb84a8ebb.png)
十一、常见的谬误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
谬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
由于形式谬误是指那种由于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则而产生的逻辑形式不正确的各种谬误,这在前面已介绍过,下面我们仅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非形式谬误。
1.词语歧义。
这是指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下对同一语词在不同意义下使用(即表达了不同概念)而引起的逻辑错误。
例如:■“所有的鸟是有羽毛的,拔光了羽毛的鸟是鸟,所以,拔光了羽毛的鸟是有羽毛的。
”为什么会得出这一自相矛盾的,错误的结论呢?原因就在于两个前提中所共同使用的语词(“鸟”)是有歧义的。
在第一个前提中,语词“鸟”是就鸟之所以为鸟应当是有羽毛的这个意义而言的,而在第二个前提中,则是就鸟的一种特殊状态、即被拔光了羽毛这个意义而言的。
2.语句歧义。
这是指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下,对同一语句作不同意义的解释(即用以表达了不同的判断或命题)而导致的逻辑谬误。
例如有这样一个推理:■“我们班上有10个足球爱好者与手球爱好者,所以,我们班上至少有10个手球爱好者。
”表达这一推理的前提“我们班上有10个足球爱好者与手球爱好者”的语句是有歧义的:既可以理解为这10人既是足球爱好者又是手球爱好者,也可以理解为这10人中仅有一部分是足球爱好者,而另一部分是手球爱好者。
但只有在前一种意义上才能推出上述结论,在后一种意义上是推不出上述结论的。
3.诉诸无知。
这是一种以无知为论据而引起的谬误。
例如:■某些法盲犯罪后,常常在预审中或庭审中用自己不懂得法律,“不了解这样做是犯罪”等来为自己罪行辩护、甚至论证自己无罪,就属此种谬误。
其实,无知决不是论据,不知某事实存在,并不等于该事实不存在。
某人不懂法律,但并非意味着法律对其无效。
4.诉诸武断。
这是指既未提出充分的论据,也未进行必要的论证,就主观作出判断的一种谬误。
例如:■昆剧《十五贯》中,无锡知县过于执,仅凭尤胡芦(被害人)养女苏戌娟年轻貌美这一点,便判定她是与熊友兰勾搭成奸,谋财杀死养父的凶手。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课件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96d7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d.png)
案例二:以人推全/以全推人
总结词
以个别情况或特殊事例推导出一般性结论或全局性结 论的逻辑错误。
详细描述
以人推全是指根据个别或特殊情况来推断全局或一般 情况,例如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所有人的行为。 以全推人则是指根据全局或一般情况来推断个别或特 殊情况,例如根据所有人的行为来推断一个人的行为 。这两种逻辑错误都是基于不充分的证据来得出结论 。
03
案例分析
案例一:偷换概念
总结词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意将两个不同 的概念当做一个概念使用,或者用一个概念 偷换另一个概念。
详细描述
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 意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或者用一个 概念偷换另一个概念。例如,在讨论“动物 是否有意识”的问题时,有人可能会用“动 物是否有情感”来偷换“动物是否有意识”
准确用词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 避免歧义和模糊表达。
句子结构
掌握不同句型和表达方式 ,使语言更加流畅、清晰 。
修辞手法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类比等,提高表达 效果。
培养批判性思维
独立思考
多元视角
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独立思 考和判断。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不同 观点的合理性。
证据意识
非形式逻辑谬误的分类
要点一
总结词
非形式逻辑谬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偷换概念、以偏概 全、过度概括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偷换概念是指在推理过程中故意改变某个概念的含义,导 致前后文不一致或无法进行有效的推理。以偏概全是指基 于部分情况推断整体情况,忽略其他可能的情况或因素, 导致结论不合理。过度概括是指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过于 泛化的结论,忽略了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此外,还有许 多其他的非形式逻辑谬误类型,如滑坡谬误、假因谬误等 。
逻辑学中的谬误分类与分析
![逻辑学中的谬误分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3e4b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a.png)
逻辑学中的谬误分类与分析引言: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谬误,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论证水平。
本文将讨论逻辑学中的谬误分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学的知识。
一、形式逻辑谬误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逻辑结构错误而导致的错误推理。
常见的形式逻辑谬误包括偷换概念、非黑即白、虚假二选一等。
例如,偷换概念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将一个概念替换为与之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非黑即白是指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极端选项,忽略了中间的可能性。
虚假二选一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选项,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形式逻辑谬误的分析需要对推理过程进行细致的逻辑分析,以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二、非形式逻辑谬误非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论证材料的不足或者论证方法的错误而导致的错误推理。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包括诉诸个人攻击、无效比较、虚假因果关系等。
例如,诉诸个人攻击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将焦点转移到对方的个人品质或者身份上,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的讨论。
无效比较是指在比较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标准或者忽略了相关因素,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虚假因果关系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将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断定为绝对的,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非形式逻辑谬误的分析需要对论证材料和论证方法进行综合考量,以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三、谬误的影响与纠正谬误在思维和论证过程中的存在,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决策。
因此,纠正谬误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论证水平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对谬误的识别能力,学会辨别形式逻辑谬误和非形式逻辑谬误。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论证材料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练习和应用逻辑学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论证能力。
结论:逻辑学中的谬误分类与分析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论证水平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应用逻辑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纠正谬误,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和论证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762502e031126edb6f1a10fa.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一个有效的论证必须遵循一定的论证规则,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犯相应的逻辑错误,论证就是无效的。
可以从概念、语言、论点(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查看论证的有效性。
1.概念的有效性——切忌“偷换概念”如果在一个论证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情况,这样的论证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所以,对于一个论证来说,在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确和前后一致显得尤为关键。
偷换概念的错误经常在结论型题目中出现,有些迷惑性选项就是通过偷换概念来设置的,考生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选。
2.语言的有效性——语言必须清楚明确在论证过程中,词或短语的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个词项不可能在前提中具有一种意义,在结论中却是另一种相当不同的意义。
一个正确的论证要求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清楚明确的,违反语言明确性的要求,通常容易出现“非黑即白”、“稻草人”、合成谬误等逻辑错误。
3.论题的有效性——论题应当清楚、明白并且保持统一为了使论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论题就必须清楚、明白。
否则,就无法找出适当的论据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来进行论证。
在一个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任意转换。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这类错误常出现于评价型题目中,多以对话的形式出现。
4.论据的有效性(1)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论据是用来确立论题真实的理由。
因此,论据的真实性是证明具有论证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条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论据虚假”或“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①论据虚假“论据虚假”指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显而易见(已确认)的不真实理由作论据。
例如:研究表明,在大学教师中,有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
张宏是一名大学教师,而且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所以,张宏很可能是一位重度失眠者。
上述论证是错误的,已知“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但是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到底有多少是重度失眠者就不一定了,题干以“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大学教师有90%是重度失眠者”这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为前提得出结论,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4d13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d.png)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最新版)目录1.引言2.什么是逻辑谬误3.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1.诉诸无知2.诉诸怜悯3.人因废言4.歪曲观点5.胡乱因果6.道德操纵7.方法等于结论8.条件结果颠倒9.定义不清4.如何避免逻辑谬误5.结论正文【引言】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论证和观点。
这些观点可能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却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避免这些错误。
【什么是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由于逻辑上的错误而导致的论证无效。
逻辑谬误通常表现为论据和结论之间缺乏合理的联系,或者论证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假设。
【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1.诉诸无知:人们常常因为一件事物未被证明是错误的,就认为它是正确的。
2.诉诸怜悯:仅因为某人或某事值得同情,就以此为论据进行论证。
3.人因废言:因为对立论者本身令人讨厌,就认为他的言论是错误的。
4.歪曲观点:为了使自己的立场更具合理性,故意夸大、歪曲或假造对手的论据。
5.胡乱因果:错误地认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就是因果关系。
6.道德操纵:通过操控别人的感情,如恐惧、怜悯等,来代替有力的论述。
7.方法等于结论:因为认为对方的论证水平低或存在谬误,就认为其结论是错误的。
8.条件结果颠倒:将条件和结果的顺序颠倒,如认为好好学习才能挣到钱,实际上挣到钱才是条件。
9.定义不清:在论证过程中,对关键概念的定义模糊不清,导致论证失去针对性。
【如何避免逻辑谬误】要避免逻辑谬误,首先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审慎评估。
其次,需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正确地运用逻辑推理。
此外,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观点,也有助于避免逻辑谬误。
【结论】逻辑谬误在生活和交流中比比皆是,识别和避免这些错误,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提高论证的质量。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课件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9c77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3.png)
3. 根据谬误的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过度推断、虚假前提等。 这些谬误都是在推理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具体的表现形式 和含义如下
• 偷换概念
在推理过程中,故意或无意地改变概念的含义或范围,使 得结论偏离了原始概念的含义。
• 以偏概全
在推理过程中,只考虑了部分情况或特例,就以此为基础 推断出对整个群体的结论。
06 假设条件谬误
假设条件误解
总结词
对假设条件的含义理解错误,导致推理出错 。
详细描述
假设条件谬误常常出现在论证过程中,如果 对假设条件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或错误,就可 能导致后续的推理出现偏差或错误。例如,
在论证“因为A事件必定导致B事件发生, 所以如果B事件没有发生,则A事件一定没 有发生”时,如果对A事件和B事件之间的 关系理解不准确,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2. 根据谬误的来源:可以分为归纳性 谬误、类比性谬误、假设性谬误和相 关性谬误。归纳性谬误是指从个别情 况推导出一般规律时出现的错误;类 比性谬误是指将两个事物进行不恰当 的类比;假设性谬误是指假设了不合 理的条件或前提;相关性谬误是指将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误解为因果关 系。
非形式逻辑谬误的分类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 分解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定义非形式逻辑谬误 • 因果关系谬误 • 假设关系谬误 • 类比关系谬误 • 归纳推理谬误 • 假设条件谬误 • 逻辑推理谬误总结与反思
01 定义非形式逻辑谬误
什么是非形式逻辑谬误
• 非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某些基本规则而导致的逻辑错误。这些错误通常不是因为形式 逻辑的公理或定理不成立,而是因为推理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逻辑推理方式或者没有考虑到某些重要的信息。
常见逻辑谬误简单解释
![常见逻辑谬误简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1d08d4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c.png)
常见逻辑谬误简单解释
1.靶向人群谬误:假设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从而使某种推理成为可能。
2. 常识谬误:基于常识的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和证据做出判断。
3. 诉诸权威谬误:将某个权威的意见视为事实,而不是考虑证据和逻辑。
4. 非黑即白谬误:将事物看做是非二元的,而不是考虑到复杂性和变化。
5. 等同谬误:将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视为相同。
6. 反向诉诸谬误:认为某事物是真实的,仅仅因为它不是人们所相信的。
7. 经验谬误:基于被偏见或错误的经验所做出的错误推理。
8. 排除他因谬误:将单一因素视为某个结果的唯一原因,而忽略其他可能的因素。
9. 诉诸情感谬误:将情感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而不是考虑事实和逻辑。
10. 转移谬误:假设两个不同情况是相同的,从而做出错误的逻辑推理。
了解这些常见逻辑谬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决策。
通过识别逻辑谬误,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逻辑谬误知识点总结归纳
![逻辑谬误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b312c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a.png)
逻辑谬误知识点总结归纳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结论的不准确性或不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可能会导致误解、误判或者误导他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逻辑谬误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总结。
逻辑谬误可以分为形式逻辑谬误和实质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上的错误,而实质逻辑谬误则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内容上的错误。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逻辑谬误进行总结归纳。
1. 形式逻辑谬误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上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谬误:1.1. 陷阱式思维陷阱式思维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误导、欺骗或者误解的情况,导致推理的不准确性。
常见的陷阱式思维包括诉诸人身攻击、诉诸情感、诉诸权威等。
诉诸人身攻击是指在辩论过程中攻击对方的人格而不是其论点,这种陷阱式思维会导致推理不准确。
诉诸情感是指在辩论过程中通过激起对方的情感来影响其推理过程,这种陷阱式思维也会导致推理不准确。
诉诸权威是指在辩论过程中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这种陷阱式思维同样会导致推理不准确。
1.2. 红鞋理论红鞋理论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即基于个别情况而做出普遍化的结论。
例如,某人遇到了一个坏人,便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是坏人,这就是红鞋理论的典型表现。
1.3. 调整概率调整概率是一种在推理过程中错误使用概率的逻辑谬误。
例如,如果一个事件发生了一次,那么在下一次事件中发生的概率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许多人在理解概率问题时会犯这样的错误,导致了推理的不准确性。
1.4. 矛盾式思维矛盾式思维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矛盾的情况,例如辩论双方的论点相互矛盾。
当两个论点相互矛盾时,就可能导致了推理的不准确性。
1.5. 转移式思维转移式思维是指在推理过程中转移了问题的关键点,导致推理的不准确性。
例如,当讨论一个问题时,突然转移了关键点,就可能导致了推理的不准确性。
2. 实质逻辑谬误实质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内容上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谬误:2.1. 单一原因谬误单一原因谬误是指错误地将问题归因于一个单一的原因,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谬误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2acce0594a7302768e99398a.png)
般逻辑:1、普遍逻辑a、纯粹的(形式逻辑)b、应用的(清泻剂、辩证法)2、特种逻辑(工央论)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
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 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
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同一律a是a矛盾律(不矛盾律)它通常被表述为A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 排中律(二选一,没有中间选择)a是b或非b所谓“形式逻辑”就是指传统逻辑,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
大问题(P25)论证的两个基本形式第一、演绎演绎论证:结论的真,由前提的真来保证。
最熟悉的演绎论证形式(一般的三段论):所有p是q,如果s是p,那么s是q<当演绎严格按照这种形式,那么就是有效的或演绎有效。
但不一定是真的【所有的动物都吃草,人是动物,人吃草】有效与无效严格应用于评判论证的正确与否上。
真与假应用于评判论证中的各种陈述(前提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上。
【人都吃饭,我吃饭,所以我是人无效的,但不是假的。
无效在于,真前提不能保证真的结论。
如换个例子,狗吃饭,所以狗是人。
】【狗有五条腿,judy是狗,judy有五条腿有效,但是前提结论都假的】如果一则论证是有效的,前提又是真的,那么我们就说它是合理的。
(好的)无效的或假的,那么就是不合理的。
(坏的)因此一个好的论证需要具备的前提:1、论证有效2、前提为真。
(有效论证的形式详细讨论,附录2)前提和结论都错,论证也有可能是有效的。
当你怀疑一个论证可能无效,那么就把论证翻译成(s, pooo)o然后找前提是真的,结论是假的论证,只要有一个是假的,那么这论证形式就是无效的。
形式逻辑中的谬误分类及排除方法
![形式逻辑中的谬误分类及排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2f0f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3.png)
形式逻辑中的谬误分类及排除方法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它通过分析和评估论证的结构和形式,帮助我们判断论证的有效性。
然而,在进行形式逻辑推理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谬误,这些谬误会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了解谬误的分类和排除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一、无中生有谬误无中生有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从无中生出一个存在的东西或概念。
这种谬误常常出现在论证中的前提中,使得结论失去了合理性和可信度。
要排除无中生有谬误,我们需要确保论证的前提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与结论之间有着合理的关联。
例如,某人声称:“我从来没有见过外星人,所以外星人一定不存在。
”这个论证中存在无中生有谬误,因为从某人个人的经验出发,无法得出外星人不存在的结论。
为了排除这个谬误,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更多的证据或者参考科学研究来验证论证的前提。
二、偷换概念谬误偷换概念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将一个概念替换成另一个概念,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这种谬误常常出现在论证中的定义或者描述中,使得结论的推理链条出现断裂。
要排除偷换概念谬误,我们需要确保论证中使用的概念是一致的,并且符合逻辑关系。
例如,某人声称:“所有的狗都是动物,所以所有的动物都是狗。
”这个论证中存在偷换概念谬误,因为将“狗”和“动物”两个概念进行了替换。
为了排除这个谬误,我们需要明确狗只是动物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所有动物。
三、虚假二选一谬误虚假二选一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选择,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这种谬误常常出现在论证中的二元对立中,使得结论过于绝对和片面。
要排除虚假二选一谬误,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可能性,并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例如,某人声称:“要么你支持我,要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这个论证中存在虚假二选一谬误,因为它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选择。
为了排除这个谬误,我们需要考虑中间地带和其他可能的选择,而不是仅限于二元对立。
在形式逻辑中,谬误的分类和排除方法是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第三节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
![第三节 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c55cecda38376baf1faec3.png)
学
●
交
际 语 言
• 归纳推理的特点:前提与结论之 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前提只是结
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 也就是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必须 真实可靠,但是,真实可靠的前提
学
未必能推出真实的结论来。
●
交
际 语 言
• 二、几种常见的非形式逻辑错误 • 1. 以偏概全 • 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 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这是
●
交
际 语 言
• 第一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 第二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第
三次骚扰小红的人牛仔裤,所以,
穿牛仔 语 言
• 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一些东西,第 一次摸出来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
、第三次直到第五次都是红玻璃球
,你就可能认为里面装的都是红玻 璃球。
学
●
交
际 语 言
• 官员张三以权谋私,官员李四以 权谋私,官员王二麻子以权谋私,
所以,官员没有一个清廉的。
学
●
交
际 语 言
• 金鱼用鳃呼吸,鲤鱼用腮呼吸, 鲫鱼用腮呼吸,秋刀鱼用腮呼吸,
河豚用腮呼吸,所以,所有的鱼都
是用腮呼吸的。
学
●
交
际 语 言
• 在美国,镇长贪污会被罢免,市 长贪污会被罢免,州长贪污会被罢
免,总统贪污会被罢免,因为美国
学
●
交
际 语 言
• 2. 假性因果 • 认为事件甲之后发生了事件乙,因此事 件甲导致了事件乙。 • 原因在结果前发生,但有时时间上具有
前后关系的两件事,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
系。
学
第三节-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
![第三节-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74c19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47.png)
●
交 • 类比(lèibǐ)的原理:
际 • 事物A有某种属性C,
语 • 事物B在某一方面与A相似,
言 • 所以,事物B也具有某种属性C。 学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
交
• 甲: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不道德的。
乙:哪里?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有给贫国
际
金钱报酬的呀。
甲:这样说,如果有人给你钱,要在你的客厅
学
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
●
交
• 第一天,读书两小时,喝浓茶,结果夜里(yè li)
际
失眠。
语 • 第二天,读书两小时,喝咖啡,结果夜里失眠。
• 第三天,读书两小时,吸了烟,结果失眠。
言
• 所以,读书是失眠的原因。
学
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
●
交
• 某同学一上课就头疼(tóuténg),不上课就 际 不头疼 。 (tóuténg)
●
交
• 与“诉诸众人”相关的是“大谎言 际 谬误”,即谎言重复(chóngfù)1000遍也就 语 变成了真理。
言 学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
交 • 7.虚假两分
际 • “虚假两分”指设法让人认为 语 只有两种选择,然后排除其中之一, 言 于是便剩下似乎是唯一(wéi yī)的答案, 学 亦即论证想要的首选答案。
言
属性,结论(jiélùn)却断定所有事物都具有该属
学
性,结论(jiélùn)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
此,前提与结论(jiélùn)之间的联系是概然的,
结论(jiélùn)不是充分可靠的。
第七页,共六十一页。
●
交
• 我家的狗是不咬人的,我所有朋友家
常见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946d0b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7b.png)
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在当前中国的网络上,各种论战的狼烟从未消散过。
然而,很大一部分论战都陷入胡说八道、纠缠不清、鸡同鸭讲的境地,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论战者的信息与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逻辑思维混乱,从而导致了各种逻辑谬误与诡辩的出现。
逻辑谬误分为形式逻辑谬误与非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指不依据形式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演绎、论证而导致的逻辑谬误:否定前件谬误:“如果A那么B;非A;所以非B。
”例:“如果是鸟类,那么终将死亡;人不是鸟类;所以人不会死亡。
”这是对直言三段论的误用。
直言三段论的正确形式应该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
”肯定后件谬误:“如果A那么B;B;所以A;”例:“如果是油条,那么是好吃的;面包是好吃的;因此面包是油条。
”这同样是对直言三段论的误用。
假两难推理:“A或B或C;非A;所以B。
”这是对选言三段论的误用。
选言三段论的形式是:“A或B;非A;所以B。
”,级联起来则是这种形式:“P1或P2或P3……或Pn;非P2且非P3……且非Pn;所以P1。
”用福尔摩斯的话说则是:“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它就是真相,不管它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
”之所以将这种谬误叫做假两难推理,是因为诡辩者常常以这类形式表述:“支持中国或支持美国;你不支持中国;所以你支持美国。
”诡辩者在表述上刻意将“中立”这个选项隐去,造成选言三段论的假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倾向于将假两难推理归入非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还有很多,大部分还没正式命名,在此不一一表述,下面重点说一下非形式逻辑谬误:诉诸无知:断定一件事物是正确,只是因为它未被证明是错误;或断定一件事物是错误,只因为它未被证明是正确。
比如很多阴谋论者的逻辑是这样的:你不能证伪我的理论,所以我的理论就是正确的。
再比如一些“中医粉”的逻辑:科学不能证伪中医理论,所以中医理论是正确的。
(似乎要捅马蜂窝了。
)当然“中医粉”也会攻击不接受中医者是诉诸无知:“在当前中医理论还不能得到科学上的证明,但不代表中医是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 • 专家回应:
学 • 没有证据表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有
关。
●
交
• 有证据表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有关(特称肯
际
定判断)
语 • 负命题(专家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干旱
与三峡大坝有关
言
• 矛盾关系推理(由假推真):所有证据表
学 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无关
●
交
际 • 今天上了逻辑课,晚上你发现了 同学下面这个说法有问题:
●
交
际 第三节-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
语
分解
言
学
●
交 • (1)小王网购的LV是真的,小张网
际 购的LV是真的,小赵网购的LV是真的,
语 所以,网购的LV都是真的。
言 • (2)刘德华是香港人,张学友是香 港人,郭富城是香港人,黎明是香港人
学 ,所以,四大天王都是香港人。
●
交
• 归纳可以分为两种,上述(1)
场,人人都会时刻担忧自己的生命。这将是
言
文明的末日。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可怕结果,
学 应当立即宣布动物实验为非法。
●
交
• 如果我英语课程不及格,就不能
际
毕业,如果不能毕业,就找不到
语 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因
言 此明年这个时候我只能靠打零工
学 活着了。
●
交 • 4.类比失当
际 • 很多论证需要类比两种或更多事物、
学 性,结论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此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概然的,结论 不是充分可靠的。
●
交 • 我家的狗是不咬人的,我所有朋友
际 家的狗都是不咬人的,所以狗是不咬人
语 的。
言 • 亚洲的天鹅是白的,欧洲的天鹅是 白的,美洲的天鹅是白的,非洲的天鹅
学 是白的,所以,天鹅都是白的。
●
交
• 第一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
●
交
• 旧饭的菜很好吃,新饭的菜很好
际
吃,关东人家的菜也很好吃,因此 语 ,吉珠食堂的菜很好吃。 言 • 食堂的菜很好吃?
学
●
交
•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
际 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 语 有某种属性。
• 特点:前提只断定了一部分事物具有某
言
种属性,结论却断定所有事物都具有该属
语
• 因为发生了艳照门事件,张柏芝
言
和谢霆锋离婚了。
学
●
交 • 他送给她一辆宝马,她后来爱上 际 了他。 语 • 小明爸爸昨天去了班主任家,小 言 明今天得了三好学生。
学
●
交 际 • 如果说甲是乙的原因,应说明甲如何
导致乙的产生,而不能仅仅说因为甲先 语 发生而乙后发生。 言
学
●
交 • 3.滑坡谬误
际
是不完全归纳,前提真实,结论仅 语 仅可能是真实的。上述(2)是完全 言 归纳,前提真实,结论也是真实的
学。
●
交 • 完全归纳推理:根据某事物中每一
际 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
语 具有某种属性。
言 • 完全归纳推理是有局限性的,因为 一类事物的全体对象可能是巨大甚至无
学 限的,此时完全归纳推理就无效了。
言
学
●
交
• 金鱼用鳃呼吸,鲤鱼用腮呼吸,
际
鲫鱼用腮呼吸,秋刀鱼用腮呼吸, 语 河豚用腮呼吸,所以,所有的鱼都 言 是用腮呼吸的。
学
●
交
• 在美国,镇长贪污会被罢免,市
际
长贪污会被罢免,州长贪污会被罢 语 免,总统贪污会被罢免,因为美国 言 官员财产公开,监督体制比较完善
学 ,所以,美国官员贪污都会被罢免
际
第二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第 语 三次骚扰小红的人牛仔裤,所以, 言 穿牛仔裤的都不是好人。
学
●
交
• 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一些东西,第
际
一次摸出来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 语 、第三次直到第五次都是红玻璃球 言 ,你就可能认为里面装的都是红玻
学 璃球。
●
交
• 官员张三以权谋私,官员李四以
际
权谋私,官员王二麻子以权谋私, 语 所以,官员没有一个清廉的。
语
观点或情形。如果所比较的两件事物
就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实际上并非真正
言
类似,这种类比就不恰当,基于其上
学 的论证也就存在“类比失当”的逻辑
谬误。
●
交 • 类比的原理: 际 • 事物A有某种属性C, 语 • 事物B在某一方面与A相似, 言 • 所以,事物B也具有某种属性C。
学
●
交
• 甲: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不道德的。
。
●
交
• 归纳推理的特点:前提与结论之
际
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前提只是结 语 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言 • 也就是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必须 学 真实可靠,但是,真实可靠的前提
未必能推出真实的结论来。
●
交 • 二、几种常见的非形式逻辑错误
际 • 1. 以偏概全
语 • 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 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这是
乙:哪里?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有给贫
际 国金钱报酬的呀。
甲:这样说,如果有人给你钱,要在你的客
语 厅里大小便,你愿意吗?
• B:富国向贫国输入垃圾,并给金钱报酬
言 • C:不道德。
学
• A:有人在你家大小便,并给你金钱补偿
●
交 • 2. 假性因果
际 • 认为事件甲之后发生了事件乙,因此事 语 件甲导致了事件乙。
• 原因在结果前发生,但有时时间上具有 言
前后关系的两件事,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 学 了火锅,一个小时后,肚子
疼。
语
言
• 眼皮跳,买彩票中了五块钱。
学
●
交
• 第一天,读书两小时,喝浓茶,结果夜里失
际
眠。
语 • 第二天,读书两小时,喝咖啡,结果夜里失 言 眠。
• 第三天,读书两小时,吸了烟,结果失眠。
学 • 所以,读书是失眠的原因。
●
交
• 某同学一上课就头疼,不上课就不 际 头疼。 语 • 所以,上课是头疼的原因。
言
结果,经检查是因为上课时戴的眼 学 镜不合适。
●
交
• 有人质疑,三峡工程是造成2011
际 • 滑坡谬误没有证据地假定:一个给定 语 的事件将不可逆转地导致一系列结果。
这种错误的推理假定存在着一种“多米 言 诺效应”。一旦一个事件发生,那么, 学 那么一系列其他事件也将随之发生。
●
交
• 动物实验有损对生命的尊重。如果不尊重
际
生命,即可能越来越容忍诸如战争及杀人等
语 等暴力行为。那么,社会将很快就会沦为战
言 不完全归纳造成的结果。
学
●
交
• 中文系的同学都很浪漫。
际
• 英语系的同学英语学的好。
语
• 理科生不懂浪漫。
• 女博士都是第三种人。 言
•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学
• 北方人长得高大,南方人长得娇小
。
●
交
• 以偏盖全的判断往往是全称的, 际 有时将全称改为特称,则是合适 语 的。
言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