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我爱这土地》教案
导入
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 生进入诗歌情境。
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朗读,感受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我爱这土地》教案
讲解
拓展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探讨诗歌 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首现代诗的背 景、作者、主题和艺 术特色。
掌握现代诗的朗诵技 巧,培养良好的语感 和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现代诗的意象、 象征和语言特点,提 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的总结
内容的完整性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内容的实用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现代诗三首》的各个方 面,包括诗歌的主题、语言、意境和风格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引入 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通过学习《中国现代诗三首》,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 文学特点,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这将对 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别康桥》教案
01
02
03
讲解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探讨诗歌的主题和艺术 手法。
讨论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 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拓展
推荐学生阅读徐志摩的其 他诗歌,进一步了解其创 作风格和思想。
《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现代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诗的基本特点:自由诗体、抒情性、象征性、隐喻性等。
2. 现代诗的表现手法:意象、象征、隐喻、节奏、韵律等。
3. 现代诗的经典作品欣赏:如《再别康桥》、《雨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现代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展示几首现代诗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讲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独特之处。
(2)分析现代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掌握现代诗的写作技巧。
3. 欣赏(1)欣赏经典现代诗作品,如《再别康桥》、《雨巷》等。
(2)分析作品中的意象、象征、隐喻等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现代诗的理解和感受。
(2)邀请学生上台朗诵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作品,其他学生评价。
5. 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现代诗。
(2)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交流展示(1)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创作等情况,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创作的现代诗作品,包括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
3. 审美能力:观察学生在欣赏、评价作品时的表现,评价其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
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能够朗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的朗读和体会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现代诗二首》内容及相关图片的课件。
2.角色扮演:老师准备好角色扮演《现代诗二首》中的诗人,增加趣味性。
3.评价表:准备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现代诗二首》(10分钟)1.老师朗读《现代诗二首》,学生跟读。
2.老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分组朗读(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分角色朗读《现代诗二首》。
2.每组朗读完后,进行互评,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
四、角色扮演(15分钟)老师扮演诗人,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五、情景表演(20分钟)学生自行分组,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六、诗歌赏析(10分钟)带领学生共同赏析《现代诗二首》,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评价表,对学生的朗读表现、情景表演和诗歌赏析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创作,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现代诗。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现代诗二首》中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八、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课程设计的详绽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现代诗二首》•《竹枝》•《青年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现代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隐喻表达。
•表达和分享对现代诗的个人感悟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包含《竹枝》和《青年人》的诗歌全文、诗歌背景介绍和分析等内容。
2.相关诗歌解读资料。
3.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形式营造诗歌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学习《竹枝》(20分钟)1.播放《竹枝》音频,让学生听诗歌朗读。
2.老师简要介绍《竹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3.教师逐句解读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4.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对《竹枝》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青年人》(20分钟)1.播放《青年人》音频,让学生聆听诗歌朗读。
2.老师介绍《青年人》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3.逐句解读《青年人》的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抽象意象和隐喻。
4.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对《青年人》的感悟和体验。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
2.开展诗歌创作或朗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和美感。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相关现代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让学生认识到诗歌是一种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培养了学生对现代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再别康桥》施永忠教学目的: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下面是整理的《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以供参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等奖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等奖《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的能力3、诵读欣赏两首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教学难点:诵读欣赏两首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少年的你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朝气?(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在黑板上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诗人朱湘的《少年颂》,了解诗人笔下的少年形象。
(二)1、简介作者作品(幻灯片1)2、跨越障碍:(幻灯片2)(三)、进入文本1、请同学们诵读这首诗,能够把握诗歌的节奏。
师点评。
2、分组自由朗读,讨论每小节的朗读语气或感情并能够说说其中的理由。
生讨论并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或自告奋勇。
3、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板书(幻灯片2)4、再读诗歌,尝试圈点每小节的关键词语或语句并能说说其中的依据。
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板书5、师: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气?(生回答)明确:这首诗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勇敢的斗争精神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所以读的时候要轻快,活泼一些,要符合少年的这种性格。
6、诗人在第一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把我们说成是小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幻灯片)明确:诗人把少年比喻成小羊,跳跃的轻快动作显出了少年们的活泼。
提着嗓子的笑,撒开腿的跑进一步写出少年活泼的情态和动作。
(幻灯片)7、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幻灯片)明确:第二节主要突出了少年的清纯。
诗人用山泉、白云来比喻少年的清纯。
然后用了一个泾渭分明的典故来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
部编四上语文《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四上语文《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现代诗二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朗读,掌握“巢”、“苇”、“罗”、“眠”、“霸”、“占”等6个生字,结合图片和生活场景理解词语“驮”、“翻”、“红颜”、“霸占”、“偷渡”。
二)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三)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的悠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朗读两首现代诗。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欣赏美丽的江景图片,营造氛围。
2.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二)了解诗意,感知景物1.出示阅读任务一,开展研究活动。
阅读任务一读《秋晚的江上》,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诗文,说说景物的样子。
1)教师指名读诗歌,注意“巢”、“苇”的读音。
2)交流圈画出来的景物:归鸟、斜阳、江水、芦苇。
3)指名交流诗歌中描述的景物。
2.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小结:同学们,我们读诗句,捕捉到了诗人描述的景物,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让这幅江景图渐渐清晰起来。
3.齐读诗歌。
三)品词读句,想象画面1.出示阅读任务二,开展研究活动。
阅读任务二仔细阅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妙?圈出相关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小组交流,体会用词的精妙。
3.集体交流分享,随机点拨。
1)预设一:“倦”、“驮”。
①理解“倦”的意思,想象鸟儿疲惫地飞行的样子。
②理解“驮”的意思,想象疲惫的鸟儿背着夕阳返回家中的画面。
③提问。
归鸟已经“倦”了,为什么还要“驮”着夕阳回去呢?点拨:鸟儿内心充满了回家的喜悦,在虽然疲惫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着返回家中。
④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2)预设二:“翻”、“掉”。
①理解“翻”的意思,想象鸟儿双翅翻飞,斜掠江面的画面。
②联系生活,想象夕阳落入江面,洒下余晖的画面。
③讨论。
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并说说理由。
点拨:“掉”的理解既与上句“双翅一翻”的“翻”产生动态的呼应,也与下句“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中的“一瞬”相对应,表现夕阳落下之快。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认、会写本课“坦”、“崎岖”、“翔”、“寂寞”等生字,掌握“劲”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写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训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交流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鉴赏诗歌,体会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我们通过《大自然,你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认识了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她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在她们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乐观。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板书:生活)先学第一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简单介绍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
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人读生词并理解3、造句练习。
三、品悟诗情。
1.生活是什么?诗中用了四个词告诉了我们,下面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来。
找出后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师:生活之旅,并非一种风景,有平坦,有崎岖,既有幸福,又有不幸,那么我们应怎样走向生活呢?(微笑着走向生活)2.学生自读自悟。
师:诗人采取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崎岖和不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有关语句,勾画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括《花牛歌》和《黄山奇石》两首诗歌。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学习这两首诗歌,通过朗读、感悟、品味,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两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黄山奇石》中奇石的形象和寓意。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诗歌鉴赏方法,独立品味诗歌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注意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给予评价和指导。
3. 理解诗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4. 鉴赏诗歌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学会独立品味诗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现代诗二首》2. 诗歌名称:《花牛歌》、《黄山奇石》3. 鉴赏方法:关注形式、内容、情感4.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诗歌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两首诗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运用课堂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品味,写一篇短文。
2. 课堂作业:结合课堂所学,为《花牛歌》或《黄山奇石》创作一幅插图,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独立品味诗歌,课堂氛围活跃。
《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
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让学生领略诗歌的艺 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分享感悟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所选诗歌的主 题、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提出个人见解和感受,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四首诗都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直抒胸臆的情感 表达,也有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 等方式来间接抒发情感。
语言特点
四首诗的语言都凝练、生动、形象, 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同时,诗人们 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 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学生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指导
理解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发 现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情 感和意象等方面有一定的 理解。
创造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 够运用所学的诗歌技巧,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 作品。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创作技巧,能够独 立完成诗歌分析和创作任务。
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表示认可,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有趣,教 学方式灵活多样。
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 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
诗歌艺术手法探讨
意象运用
抒情方式
四首诗都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来表达诗 人的情感和思想,如《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中的“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等意象,象征着祖国 的贫困和落后,而“花朵”、“飞天 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 朵”等意象则寄寓了诗人对祖国未来 的美好期望。
当代诗歌的社会意义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具有 反映时代精神、表达人民心声、抒发 个人情感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文化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诗歌教案初中
现代诗歌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会欣赏现代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 能够创作简单的现代诗歌。
教学重点:1. 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的方法。
3. 创作现代诗歌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现代诗歌的样本,包括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创作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
二、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自由诗、抒情诗、象征诗等。
2. 学生通过样本诗歌感受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
三、欣赏现代诗歌(10分钟)1. 教师选取几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四、创作现代诗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诗歌表达技巧,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五、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分享给其他同学。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2. 邀请诗人或作家到校进行诗歌创作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创作现代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等奖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等奖以下是一篇关于现代诗二首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朗读和讲解,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再别康桥》——徐志摩2.《雨巷》——戴望舒三、教学重点:1.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和方法。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1.朗诵法:通过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讲解法:通过讲解诗歌背景、诗人经历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诗歌。
4.创作法:通过模仿创作,引导学生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现代诗歌的世界。
2.朗诵:《再别康桥》和《雨巷》各一遍,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诗的韵律和美感。
3.背景介绍:介绍徐志摩和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讲解:详细解读两首诗的主题、意象、象征意义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表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6.创作:让学生模仿这两首诗的风格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对于诗歌的理解程度。
2.朗诵表现:评估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
3.创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模仿现代诗歌的风格创作一首诗歌,以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的能力。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按要求背诵本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现代诗二首》的诗歌内容及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现代诗的抽象表达方式。
2.能够准确把握《现代诗二首》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堂录音设备。
3.老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多种现代诗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呈现:逐句呈现《现代诗二首》,带领学生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3.解读:解释诗句中涵义较深的部分,引导学生理解现代诗的表达方式。
4.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整首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诗歌内容,分享对于现代诗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内容,做相关问题复习。
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部分课文,检查学生的背诵程度。
3.理解: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内容,培养其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
4.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现代诗二首》,展示不同角度解读诗歌的方法。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现代诗的独特之处。
六、板书设计•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二首》诗名及内容总结七、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二首》。
2.完成针对课文的相关练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下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更多形式的课堂活动,深化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
以上为本次课程教案内容,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课文现代爱国诗歌教案
初中课文现代爱国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领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现代爱国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
(3)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
(3)诗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我爱这土地》。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达爱国情感的?(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色,分析诗人的表现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站在诗人角度,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对诗歌的共鸣。
6. 创作练习(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以“我爱这土地”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2)学生现场创作,互相交流、欣赏。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代爱国诗歌,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诗歌背诵、创作练习等。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四年级学生,主要教学内容为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通过深入挖掘诗文的内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两首《现代诗二首》;2.通过学习诗歌,提升学生对情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难点: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提炼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诗歌开篇的场景或情节,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诗歌内容。
2. 学习诗歌内容(15分钟)•分段解析诗歌,注重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
3. 朗诵和背诵(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重点表达情感;•分组背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4. 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展示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传达;•讨论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5. 创意表现(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和表现;•展示学生的作品,分享不同的诠释。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思考对诗歌的理解有何提升;•学生分享感悟和体会,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评分:包括活动参与度、发言表现、背诵情感表达等;•学生创意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升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愿学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美好,收获收获更多语文的乐趣和启发。
诗歌单元教学设计5篇 现代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诗歌单元教学设计5篇现代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诗歌单元教学设计5篇现代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诗歌单元教学设计1活动设计背景正值初夏,到处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为了让孩子感受夏天的景色,自然的美丽与万物的和谐,我选择了古诗《小池》。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
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描写的情景,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3、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古诗感受夏天的美丽。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活动准备《小池》PPT课件,音乐活动过程一、观看电脑课件,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师:孩子们,现在时什么季节到了?(夏天)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小池塘边区欣赏夏天的景色,你们想去吗?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师:这里的风景怎样?幼:很美丽,漂亮。
师:这里的确是一个景色怡人的地方。
你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过渡: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课件,边倾听老师朗诵古诗(1)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谁写的?2、再次欣赏古诗。
(师范读)(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泉眼、树阴、小荷、蜻蜓)(2)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幼儿说出一句就结合画面理解一句诗句的意思)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四上《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2.《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3.《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4.“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这节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学生完成巩固训练
五、全课总结
(1-2分钟)
我们通过对诗歌内容的了解,结合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到现代诗的意境。请带着这些方法步骤去读更多的现代诗歌。
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自由
白色的芦苇
课后反思
教学“四单”设计
个性化修改
第一单:预学指导单
1.我能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你能给这两个画面各取一个名字吗?
( )图 ( )图
4.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
任务一:观花牛休闲
步骤一:朗读诗歌,寻找景物,想象画面
读《花牛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画出来。思考:这些景物构成了哪些画面?
1.《花牛歌》描写的景物有()()()()()
2.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有:、 、
。
步骤二:分析内容,解读画面
这首诗歌描绘了四幅画面,将它们连起来进行想象,思考:花牛是怎样的形象?
步骤三:理解画意,发挥想象
花牛在草地里还能做什么?仿照着写一写吧!
花牛在草里,
。
读诗歌,想画面
读了这首诗,
我仿佛看到:
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诗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现代诗四首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
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
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
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
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