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教案北京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第一篇:《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材内容】《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__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__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__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2我与地坛(节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迪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尝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点。
【教课难点、难点】1、领会作者笔下地坛安静庄严、活力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课假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指引学生经过速读掌握文章纲要,经过细读与频频吟诵重要语段体会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悟思想的深沉。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样柔弱,当病痛、残疾措手不及地降临,命运残忍地愚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堕入无尽的难过、无奈与无助之中。
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特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考虑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之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 --独语的世界。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专心灵去测量他从难过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 --带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挑选信息,并概括。
问题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丧、迷茫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先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老是到它那边去,仅为着那边是能够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虑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何要出生,此刻能否应当立刻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并且只需出生就必然会死亡,不用焦急。
此后,他挣脱了自杀的念想,走出了死亡的暗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地想对于死的事,也以相同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何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能够争辩的问题,而不过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趁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如何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时就能完整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平生的魔鬼或恋人。
《我与地坛》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与地坛》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思考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文《我与地坛》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时间: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出课文《我与地坛》。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我与地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3: 讨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Step 4: 课文解析(15分钟)教师对课文《我与地坛》进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解释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三、教学评价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寻找更多关于环境问题的文学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思考环境问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进行研究和讨论。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环境保护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就环境问题进行辩论和交流。
3. 创意表达: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想法。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1.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1.2.2 文本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1.2.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章: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2.1.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
2.1.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2 自主学习2.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2.2 学生结合课文,完成相关练习题。
2.3 课堂讲解2.3.1 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
2.3.2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4 讨论交流2.4.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2.4.2 学生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
2.5 总结拓展2.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5.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讨论交流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策略4.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坛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坛的美。
4.2 情感教育: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4.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 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第三个是核心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荒芜景: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老柏
不衰败景: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分析:园子的荒凉,“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那古柏呢,苍幽,就是苍翠、幽绿的意思。把他放在一起是对比,如果都是荒凉,史铁生怎能参悟生命?我认为只有荒凉中的苍幽才能给史铁生以启示!所以说“荒藤野草叶茂盛的自在坦荡”也不是荒芜,而是写生命力旺盛,也就是后文说的“荒芜但不衰败”。也就是说,史铁生把自己的生命和古园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的身残和古园的荒废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不屈和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明确: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5、思考第7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如: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地坛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以言表的感谢之情。
2.揣摩肯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思路和构造。
2.作者传达怎样复杂的情感。
3.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4.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设想:《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
本文教学设计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教学中,抓主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谈谈,我看xx央视春晚《千手观音》的感受。
朗读领舞邰丽华获xx《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词: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美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那么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也给我们千千万万人带来了生的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
二、熟悉文本1.朗读并正音2.思考:⑴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补充作者生平: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为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假设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第一章:作者简介1.1 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他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及影响。
1.2 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认识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
第二章:作品背景2.1 介绍地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作者心中的意义。
2.2 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不期地坛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作者的影响。
第三章:文章结构3.1 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3.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线索,如时间、空间、情感等,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第四章:主题思想4.1 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思想,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人生、自然的感悟。
4.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讨文章主题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第五章:语言风格5.1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叙述风格、修辞手法等。
5.2 让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风格。
2. 掌握地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4.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联系实际探讨其现实意义。
5. 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知识点。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品味语言风格,体会文章的情感。
4. 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等。
3. 课程测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我与地坛》原文。
2. 参考书:关于史铁生及其作品的评论、分析等。
3. 网络资源:地坛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教学安排:1. 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
2. 教学进程:按照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章结束后进行课堂讨论或课后作业。
六章:情感分析6.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如对地坛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悟等。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情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探讨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园、亲情、生活的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欣赏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及背景。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4. 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课堂练习:1. 请学生谈谈对课文《我与地坛》的理解和感悟。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法:激趣,点拨,引导,鼓励学法:诵读,感悟,交流,探究,练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圈划令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反复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设疑激趣,了解作者1、初识作者PPT(刘易斯与史铁生)师:这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
身边这位是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作为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他是史铁生“最喜欢和羨慕的人”,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散文《我的梦想》中,表达了自己对刘易斯的敬佩之情,这篇散文曾被人读給刘易斯听。
会面时,刘易斯把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給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
刘易斯伸出大拇指真挚地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惺惺相惜。
2、知人论世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
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以睿智的思想如灯塔一样指引了无数颗迷茫的心。
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PPT)请同学们仔细体悟:生:“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
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师:这段充满反思精神的内心独白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2篇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我与地坛》优秀教案教案时间:1课时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1. 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含义和情感。
2. 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我与地坛》。
2. 打印课文和相关任务。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材料和提问。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张地图展示地坛的位置,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步骤二:阅读和理解(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分发课文《我与地坛》,并简要介绍作者王国维和他在地坛的故事。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和关键词。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本文主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哪些描述和描写表达了他对地坛的情感?- 你对地坛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作者在文章中传达了什么信息?4. 小组讨论完毕后,学生回答问题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三: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和短语,并解释其意思。
2. 学生进行词汇学习和应用练习。
步骤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学生按照自己对地坛的感受和想法,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参考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彼此的作品。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地坛实地感受和体验。
2. 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和欣赏,鼓励学生写一篇以地坛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或诗歌。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精选2篇(二)《我与地坛》是由冰心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小庄的视角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古老的世界。
语文课文《我与地坛》教案
语文课文《我与地坛》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课文《我与地坛》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讨论课文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我与地坛》,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2.2 教学内容课文《我与地坛》的详细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3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解释。
第三章:课文中的主题与象征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3.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探讨课文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象征元素和其含义。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师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进行讲解和解释。
第四章:课文中的情感与表达方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中的情感表达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表达方式。
探讨作者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技巧。
欣赏课文中的美感和文学价值。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情感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教师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解释。
第五章:综合讨论与思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和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并了解世界遗产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解地坛的文化意义;2.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地坛生成感情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展板,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2.准备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Step 2 预习准备(5分钟)请学生阅读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地坛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地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作文,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和体会。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感受和对地坛的理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Step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指标,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地坛产生了感情,深入体会到了地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详案
我与地坛详案岑小丽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对人生有所感悟。
2、感受母亲的爱与作者的悔,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3、赏析作者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
4、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
2、感受伟大的母爱。
3、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生有所感悟。
教学工具1、录音机课时安排2个课时预习要求通读《散文的艺术美丽》,初步了解赏析散文的方法。
其次,带着“地坛与母亲给我什么启示?”的问题熟读文章,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
教学设想本文为自读课文,知识点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本文哲理性较强的特点,适宜引导学生充分第参与讨论,使其在情感与其人生观上有所提升。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三分钟之内)教师:青春,是诗一样的年华,燃烧着梦想与激情。
同学们现在正是花季雨季,可以畅想一下自己20岁的时候,将有怎样美丽的人生?学生反馈:教师:是的,这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拥有的,有时候也许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觉得根本就不值得郑重提起的青春。
但是,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我们即将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正是在自己的21岁,在活到自己人生最狂妄的年龄之际,忽地残废了双腿。
一切正常人梦想,在瞬间都变成了冰冷的现实。
那么,作者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痛苦和艰难的思索,才走过了那一段最黑暗的时光,在心灵的历练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背景介绍(两分钟)1过渡:我们翻到课本45页,看到作者史铁生(看情况,不讲亦可)2引出史铁生的事迹: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我与地坛》(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第一章:课文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题目“我与地坛”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史铁生:生平、作品特点等。
2. 解析课文题目:地坛与作者的关系,地坛在作者心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及作品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史铁生。
2. 分析课文题目“我与地坛”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地坛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课后作业】1. 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2. 写一篇关于自己与某个特定地点的情感经历的短文。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语的含义。
2. 实例分析法:分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词语的含义。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找一篇课外的文章,分析其中的重点词语。
第三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课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法: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逻辑顺序。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画出课文结构的思维导图。
第四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节选)[学习目标]1.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残疾人家人内心的悲苦。
2.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3.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浯言。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3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
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
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恪kè谨慎而恭敬、恪遵。
易读错音与luò音混淆。
猝cù突然,出乎意料,如猝然。
本字与萃(出类拔萃)粹(纯粹)碎(碎石)易混淆。
隽juàn (言语、诗文)意味深长: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隽又读jùn同“俊”相貌清秀好看如隽秀。
窥kuī①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②暗中察看。
生词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熨贴:yùtiē贴切,妥贴。
坍圮:tān pǐ毁坏、倒塌。
灼烈:火烧、火烫般的。
1.课文思路《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前一个部分(1~7段) 主要说“我与地坛”,后一个部分(8~17段)则主要是说“我与母亲”,但仍与地坛保持着一种远远的呼应关系。
“我与地坛”作者一路款款道来,似乎不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只着意于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故往往是在每段的开头才有那么隐约的寥寥的交待:“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的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尽管一笔带过,却提示了文章的思路顺序,同时,又成为之后大片意绪发散的出发点,使得散漫的意蕴拢了起来,叙述上获得了“边叙边议”的效果。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难点: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讨论法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四、听课文录音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病痛、残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会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幻灯片三、四)下面让我们来地坛与作者的近照。
(简介史铁生)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出示幻灯片五)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请同学读。
(出示幻灯片六)。
(一):整体把握课文,解决生字词,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四: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出示幻灯片七),请同学口述答案。
宿命: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坍圮:倒塌,坍塌。
玉砌雕栏:用玉雕刻的台阶,栏杆。
砌:台阶。
亘古不变:从古代到现在都没有变化。
亘:空间和时间延续不断。
颓墙:颓:坍塌,倒塌。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性子去做。
隽:言语,诗文等意味深长。
恪守:严格遵守。
恪:谨慎而恭敬。
捋: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段滑动。
熨帖:表示心里平静。
五:讲析文章第一部分。
(一)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请同学读第一部分,思考:从总体看,文章第一部分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对象:地坛;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用:生命感悟。
(二)精读分析:1.阅读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和地坛的遭遇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
同病相怜。
总结:有诗为证:古园荒,地坛弃,经风沐雨四世纪。
默看春风与秋月,只为铁生著传奇。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幻灯片12)明确:雕栏玉砌不复再,四壁朱颜改。
残阳,废园;特点:古旧,荒芜。
苍松脆,柏树幽,野草荒藤乐悠悠。
正红,沉静。
特点:生生不息。
总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3.作者为什么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地坛环境呢?从而就引出了人为什么生?该怎样活的问题。
(幻灯片13)让同学思考,回答。
明确:出示幻灯片14:残废但并不颓废。
4.齐读六个“譬如”句问: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被肆意雕琢是“身残”,不能改变是“志不残”,从而古园成为精神乐园,因此,作者是“我要常常到那园子里去”。
六:总结:在这里,作者终于找到了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16),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地活着是一种幸福。
七:课外延伸:导出海子《活在珍贵的人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出示幻灯片18,活着,真好!八:课后作业:1.以《<我与地坛>读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结束语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随堂练习】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习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与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含有同样意义的句子在《我与地坛》也有。
请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2、第六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母亲病很危险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C、侧面表现崇高的母爱D、揭示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阅读第三段,从母亲的言谈举止,概括分析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答:6、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衬托的方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母亲的崇高形象。
C、采用语言、动作、细节、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不是以情节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参考答案:1、“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
”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所以让儿子一人到地坛去排遣或发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
所以暗中关心儿子的动静。
2、D3、①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理。
②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4、心理变化是:希望、焦虑--惊喜--兴奋--回到痛苦的现实中。
5、本文刻画了一位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豪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
本文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6、B【补充资料】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散文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
“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
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官、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祝活动废止。
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