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硬件设计方案
通用变频器的设计
![通用变频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b8e0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6.png)
通用变频器的设计通用变频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传动装置,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功能是将交流电动机的输入频率变换为可调节的输出频率,从而实现电动机转速调节。
通用变频器的设计涉及到电路设计、控制算法设计等方面,下面将对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通用变频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功率因数校正。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其数值范围在-1到1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功率因数通常要求尽量接近1,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利用率。
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可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该电路由功率因数校正电流采样电路和功率因数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对反馈信号的调整,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接近1其次,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调节。
通用变频器通过电路调节器件的开关控制来改变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波形。
其中,电压调节主要涉及到PWM技术的应用,通过调节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电流调节主要涉及到电流反馈回路的设计,通过对电流进行采样和比较,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从而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此外,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保护功能的实现。
保护功能可以通过设计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来实现,以保证变频器正常运行并保护电机免受损害。
过流保护主要通过电流采样和比较,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及时切断电路以防止电机烧坏。
过压保护可以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来实现,当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时,切断输出电路以防工作电机电压过高。
过温保护主要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当变频器温度过高时,及时切断电路以防止设备过热。
此外,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调速算法的选择和实现。
常见的调速算法有串级PID调速算法、模糊PID调速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等。
选择合适的调速算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例如,对于要求响应速度快且高精度的应用,在调速算法上可以选择模糊PID算法实现,可以快速响应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整。
最后,通用变频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EMC(电磁兼容)设计。
变频器设计方案
![变频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3da0b8960590c69ec37610.png)
变频器设计方案硬件部分:本实验所设计的变频器输入电压为单相220v,50Hz交流电,输出也为单相。
变频器的设计要以变频器的带动对象电动机为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本实验而言,则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为此首先确定本实验所设计的变频器最大带动额定功率为400W的电动机。
由计算公式得:电动机额定电流的大小为:400/(0.85×0.9×220)=2.4A。
而变频器的选用应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依据,只要在功率容量相当的情况下,变频器的电流能够能够承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即可。
变频器的具体设计:1:主电路部分(电能变换部分):由单相整流桥,平波电容和逆变桥(本实验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组成。
(1):单相整流桥。
完成220v,50HZ交流电向直流电的转换,由于其后连接的平波电容的影响使得整流桥只在一段时间内导通,而流过整流桥的电流瞬时则可达到负载电流的2倍左右(对本实验而言,可达到5.8A),兼顾考虑整流桥的耐压值(对本实验而言,可达到220v×1.414=310v),故需选用6A,400V的单相整流桥。
(2):平波电容。
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本实验采用电容滤波电路。
考虑到要满足RC》(3~5)T/2,故电容的容量需大于182uF,而兼顾电容的耐压值(对本实验而言,可达到220v×1.414=310v),故需选用200uF 的电解电容。
(3):逆变桥(IPM)。
IPM在选用时,首先是根据变频电源的容量(负载的额定功率),同时也要考虑到供电电源容量,确定其额定值和最大值,然后选择具体的型号。
选型时,有两个主要方面需要考虑。
根据IPM的过流动作数值以确定峰值电流及适当的热设计,以保证结温峰值永远小于最大结温额定值,使基板温度永远低于过热动作数值。
负载电流最大峰值:Ic=400×1.5×1.414×1.2/0.9×0.85×220=6.05A,故选用三菱10A的智能功率模块。
9款变频器设计方案,包含完整软硬件设计
![9款变频器设计方案,包含完整软硬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f4b8e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0.png)
9款变频器设计方案,包含完整软硬件设计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变频器的设计方案,包含完整软硬件方案。
基于Simulink的数字下变频器设计及其FPGA实现本文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结合Altera公司的DspBuilder软件,仿真和设计了一体积较小(只需要一片FPGA)、可灵活配置的中频数字宽带接收机,并进行了FPGA的硬件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中频接收机具有系统带宽较宽,体积较小,可以进行灵活的配置,能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等优点。
变频器与PLC通讯的精简设计本文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三菱FX系列PLC通讯方式控制变频器的方法:它只需在PLC主机上安装一块RS485通讯板或挂接一块RS485通讯模块; 在PLC的面板下嵌入一块造价仅仅数百元的“功能扩展存储盒”,编写4条极其简单的PLC梯形图指令,即可实现8台变频器参数的读取、写入、各种运行的监视和控制,通讯距离可达50m或500m。
基于CPLD的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脉冲发生器的设计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其PWM驱动信号很难由单一的DSP或单片机完成。
本文设计的由DSP与CPLD构成的PWM脉冲发生器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用双DSP输出24路时存在同时性的问题,因而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实现。
在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中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 RFFC2071的变频器设计结合RFFC2071设计变频器,主要应用于通信市场中各频段室内、室外覆盖用直放站及其它频率变换应用等。
变频器设计方案
![变频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336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7.png)
变频器设计方案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装置,用于改变电源频率以驱动电机。
变频器的设计方案是指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变频器的方案。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变频器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一个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变频器,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强、负载适应性好等特点。
二、硬件设计1. 选择合适的功率等级:根据负载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变频器的功率等级。
考虑负载的起动、加速、负荷变化等因素。
2. 选用高品质元器件:选用高品质的电子元器件,如IGBT、电容器、电感器等,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性和长寿命。
3. 确定电源电压:根据工作环境的电源电压,确定变频器的输入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4. 控制电路设计:设计变频器的控制电路,实现对输入电源频率的调节和电机转速的控制。
考虑使用微控制器或FPGA芯片等实现精确的控制。
5. 散热设计:根据变频器的功率和工作温度要求,设计散热器和风扇等散热装置,保证变频器的散热效果。
三、软件设计1. 控制算法设计:根据变频器的工作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可采用PID算法或模糊控制算法等。
2. 界面设计:设计变频器的人机界面,实现对变频器参数的设定和监控。
可采用触摸屏或按钮等。
3. 故障保护设计:根据变频器的使用环境和故障发生的概率,设计相应的故障保护机制,保护变频器和电机安全。
四、测试与调试1. 制作变频器样机: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变频器的样机,搭建相应的测试平台。
2. 测试参数:设置不同的负载条件,测试变频器的工作性能,包括输出功率、效率、调节范围、稳定性等。
3. 优化调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变频器进行调试和优化,改善其性能和稳定性。
五、安全性评估1. 安规认证:进行安全性评估,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认证要求。
2. 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变频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电源波动等。
3. 故障分析与解决:对变频器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变频器控制柜的设计
![变频器控制柜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747cb769eae009591bec6c.png)
• 1. VF1搅拌机变频器设置 VF1搅拌机变频器参数设置见表3.16。
• 2. VF2螺旋推进器变频器设置 VF2螺旋推进器变频器参数设置见表3.17。
• 3. VF3清水泵变频器设置 VF3清水泵变频器参数设置见表3.18。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
变频控制柜设计
1、变频控制 柜的设计和 防护等级
1.变频器的设 计基本要求
变频控制柜设计
IP等级
变频控制柜设计 IP等级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2.断路器和接触器 在变频调速系统的主回路中,断路器是至关重要的,它具有 短路保护的作用,能避免后级设备故障造成故障范围进一步 扩大,断路器的规格不能选择配电型而是电动机保护型。接 触器的选型只需直接对应变频器的功率即可。
2)直流电抗器LDC。直流电抗器接在变频系统的直流整 流环节与逆变环节之间,LDC能使逆变环节运行更稳定, 及改善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3)输出电抗器LA2。它接在变频器输出端与负载(电动机) 之间,起到抑制变频器噪声的作用。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4.电抗器
技能训练: 化工厂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3.滤波器
(1)插入损耗 (2)额定电流 (3)泄漏电流 (4)绝缘电阻
变频控制柜设计
2、变频控制柜的主回路和EMC设计
4.电抗器
1)进线电抗器LA1。又称电源协调电抗器,它能够限制电 网电压突变和操作过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有效地保护 变频器和改善其功率因数。
变频器设计方案
![变频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73a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3.png)
1. 引言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VFD)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频率来实现电机转速调节的设备。
它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广泛应用,能够提供高效、精准的电机控制,实现节能和增强设备性能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变频器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
2. 变频器硬件设计2.1 电源电路设计变频器需要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同时还需要保护电机和电源不受电网的干扰和故障。
在电源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高质量的电源组件,如电容、电感和变压器,以确保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
•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使用快速保险丝或保护电路来防止电机和电源过载。
•滤波电路:采用电源滤波器来消除电网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
2.2 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并通过 PWM(脉宽调制)技术来控制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在控制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微控制器选择:选择适合的微控制器来执行电机控制算法。
常用的微控制器有 PIC、AVR 和 STM32 等。
•PWM生成:使用微控制器的定时器和输出比较器来生成 PWM 信号,并根据用户的输入来调节占空比和频率。
•保护功能:设计过流、过温和电机转速保护功能,以保护电机和变频器免受损坏。
2.3 输出级设计输出级负责将控制电路生成的 PWM 信号转换为高压交流信号驱动电机。
它由功率半导体器件(如 IGBT 或 MOSFET)、保护电路和电路保护元件组成。
在输出级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功率器件选择:根据电机的功率和工作特性选择合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以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
•温度管理:设计散热器和风扇来控制功率器件的温度,在高负载情况下保持电路的稳定性。
•短路和过电流保护:使用保护电路来检测电机的过电流和短路,及时切断输出电路,以保护电机和变频器。
3. 变频器软件设计变频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机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设计。
变频器 毕业设计
![变频器 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ec7b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2.png)
变频器毕业设计变频器是一种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
它的作用是调节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在我即将毕业的专业中,我选择了变频器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我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思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
它包括一个整流器、一个滤波器和一个逆变器。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滤波器用于消除电源中的噪声和干扰,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给电机。
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出频率,我们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变频器可以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在交通运输领域,变频器可以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提高车辆的能效和驾驶舒适度。
在家用电器中,变频器可以用于空调、洗衣机等电器的控制,提供更加智能和节能的使用体验。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我计划研究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我将选择一个具体的生产线进行研究,通过安装变频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我将首先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
然后,我将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生产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我将设计并搭建一个变频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最后,我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我需要充分了解变频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气知识。
这需要我进行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次,我需要与企业或工厂进行合作,获得实地调研的机会和数据支持。
这需要我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相关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最后,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这需要我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相变频器的设计与调试
![三相变频器的设计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4a990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a.png)
三相变频器的设计与调试一、硬件设计三相变频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
其中,电源电路设计主要负责为变频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驱动电路设计负责控制电机的开关与驱动,控制电路设计负责实现频率和电压的调节等功能。
在电源电路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保证输出直流电源的稳定性。
常用的整流电路有整流桥等,滤波电路可采用电容滤波或者电感滤波等方式。
驱动电路设计中,需根据电机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驱动方案。
常见的驱动方案有单级逆变、两级逆变和三级逆变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控制电路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
控制器可以选择单片机、PLC等,传感器可以选择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根据需要进行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写。
二、软件编程软件编程是三相变频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控制变频器的运行。
常见的软件编程方式有直接编程和使用工具软件编程两种。
直接编程是指通过编程语言对变频器进行控制。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语言、汇编语言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直接编程需要熟悉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规则,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使用工具软件编程是指通过使用专门的工具软件进行编程,这些工具软件通常提供了图形化的编程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和连接图形元素来控制变频器。
工具软件编程不需要掌握编程语言,更加方便快捷。
在软件编程中,需要实现变频器的开关控制、频率调节、电压调节等功能,以及实现保护措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三、参数调试参数调试是三相变频器设计的最后一步,主要是进行系统性能的调试和优化。
参数调试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场景来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频率范围调试:调试变频器的频率输出范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2.电压范围调试:调试变频器的电压输出范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3.变频器的响应速度调试:调试变频器的响应速度,使其在电机启停、加速减速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性能。
4.稳定性调试:测试变频器在长时间运行和负载变化时的稳定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基于PLC的变频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变频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9848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c.png)
基于PLC的变频控制系统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工业生产中,PLC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包括变频控制系统。
变频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变频器来调整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从而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变频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硬件连接和程序设计等方面。
一、系统结构1.PLC控制器: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处理逻辑控制、生成输出信号,并与变频器进行通讯。
2.变频器: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和扭矩,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精确控制。
3.传感器:用于采集各种物理量信号,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4.执行元件:包括电机、阀门、泵等,用于执行PLC控制器生成的控制指令。
二、工作原理1.PLC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逻辑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PLC生成控制指令,通过通讯接口发送给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3.变频器接收控制指令,根据要求调节电机的频率和电压,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精确控制。
4.执行元件执行PLC生成的控制指令,完成相应的生产操作。
三、硬件连接1.将传感器与PLC的输入模块连接,实现对物理量信号的采集。
2.将PLC的输出模块与变频器的输入接口连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3.将变频器与电机连接,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4.将执行元件与PLC的输出模块连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控制。
四、程序设计1.确定控制逻辑: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控制逻辑,包括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控制流程设计等。
2.编写程序:根据控制逻辑编写PLC程序,包括输入输出的配置、控制指令的生成等。
3.调试程序:通过PLC的仿真功能进行程序调试,确保程序逻辑的正确性。
4.在现场进行实际测试,调整参数并优化程序,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综上所述,基于PLC的变频控制系统具有灵活可靠的控制能力,能够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控制需求。
通过合理设计系统结构、编写适当的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是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
![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e448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9.png)
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变频器,是一种电力传动装置,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控制系统等组成。
它能够根据负载的需求,自动调节和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了能耗的节约和运行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变频器的设计1.硬件设计变频器的硬件设计,主要涉及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等单元。
其中,整流器和滤波器是用来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消除杂波,逆变器则用来将直流电信号再次转换为交流电信号。
这三个单元的参数设计需根据负载情况、功率需求和电压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保证变频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2.软件设计变频器的软件设计,主要涉及控制算法、保护系统和人机交互等方面。
其中,控制算法的选择和优化对变频器的性能和功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保护系统则是为了保障变频器和负载的安全,可以包括过流、过压、欠压、短路等保护措施。
人机交互则是为了方便操作和维护变频器,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或遥控等多种方式实现。
二、变频器的应用1.工业工业领域是变频器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
例如,变频器可以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传动设备,如输送带、机械手臂等。
通过根据工作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电机的转速,可以避免传统的定速控制方式下产生的能耗浪费和机械损耗等问题。
此外,变频器还可以用于高空吊车、电梯等场景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建筑建筑领域也是变频器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空调和水泵等设备在使用中常常需要根据负载需求调整转速,通过变频器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精细控制,从而达到更加舒适和节能的效果。
此外,变频器还可以用于给排水系统、电梯等设备上,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3.交通交通领域是变频器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
例如,地铁、城轨、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中的电力传动系统,都需要使用到变频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通过变频器的精细控制,可以实现电动机负载均衡,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噪音和能源消耗。
总结变频器的设计和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舒适和便捷。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94691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5.png)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交流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用于调节交流电机的转速或转矩。
通过控制电压和频率的变化,交流变频器能够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节能、降噪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一、交流变频器的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交流变频器的设计要求和需求,包括输出功率、变频范围、效率、响应速度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变频器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2.选型和组件选择: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变频器芯片或模块,比如IGBT驱动芯片、PWM控制芯片等。
同时,根据变频器的容量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容、电感、电阻等外围元件。
3.电路设计:根据选型结果,设计变频器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确定连接方式和电路布局,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4.控制策略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比如频率闭环控制、矢量控制等。
设计控制算法,并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5.PCB设计与布局:根据电路设计,进行PCB的设计与布局。
将各个组件和连接线路布置在PCB上,并考虑到电磁兼容性、热管理、信号传输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布线。
6.系统集成和调试:将设计好的电路和PCB进行组装和焊接,搭建变频器系统。
通过仪器和设备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证,校正参数、优化控制策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二、交流变频器的制作1.元件采购:根据设计的需求清单和BOM表,采购所需的元件和器件,确保质量和性能。
2.PCB制作:根据设计好的PCB文件,制作PCB板。
可以选择自行制作或委托专业制造商进行。
3.元件焊接:根据PCB布局,将元件进行焊接。
要注意焊接质量和焊点的可靠性。
4.系统组装:将焊接好的PCB板和其他组件进行组装,搭建成完整的交流变频器系统。
5.调试和测试:对制作好的交流变频器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变频器安装方案
![变频器安装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b8d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d.png)
变频器安装方案变频器是一种可调速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中。
通过调整电机的运行频率和电压,变频器能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在安装变频器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安装位置、布线方案、散热设计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变频器的安装方案。
一、安装位置选择变频器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果和寿命。
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位置进行安装。
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环境和潮湿场所,以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二、布线方案变频器的布线方案直接影响到系统电流的稳定性和干扰的大小。
应该保持电缆的长度较短,减少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同时,在布线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电器设备的线路干扰,以免影响变频器的正常运行。
三、散热设计变频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散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散热片、风扇或者采用冷却器等方式来提高散热效果。
同时,变频器的安装位置也应该考虑到散热问题,远离其他热源以保证正常工作。
四、电磁兼容性由于变频器会产生电磁干扰,因此在安装时要考虑到对其他设备的干扰问题。
可以通过添加线圈、屏蔽罩或者绝缘材料等方式来减少电磁干扰。
此外,变频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也需要适当远离,以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五、安全措施在安装变频器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应该使用标准的电气设备,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接地和绝缘处理,以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还要注意对变频器的维护保养,及时检查和更换老化的部件,避免发生故障和事故。
变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安装变频器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安装位置、布线方案、散热设计、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措施等。
只有合理选择安装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和维护,才能保证变频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关于变频器安装方案的一些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2.0MW变频器硬件说明书(二)》
![《2.0MW变频器硬件说明书(二)》](https://img.taocdn.com/s3/m/13e6c0d4da38376baf1fae9b.png)
单元布局:
第一章 INU,ISU单元
传动单元布局一
1.ISU,INU模块
传动单元布局二
ACS800-104WIND-0580-7+C123…
1.1 技术数据 ACS800-67
网侧变流器ISU 转子侧变流器INU
模块型号代码
基本代码
可选代码
1.2 单元内部布局
模块左视图一 Clamp Capactor嵌位电容,NRED-61分压模块,APOW-01C主电源板,AINT-12C主 电路接口板,AHCB加热控制板,AFPS风机电源,AFIN-01C风机变频器板。
路、9个Du/Dt空气电感; IGBT模块与驱动板集成在一起,控制侧与AINT板连接; 单元内直流母线上挂接有7个胶片滤波电容、3个放电电阻、9个嵌位电容和9
个IGBT模块。在基本柜中,ISU、INU1、INU2单元的胶片滤波电容、放电电 阻、嵌位电容和9个IGBT模块是并联在一起的,共21个滤波电容、9个放电电 阻、27个嵌位电容、21个IGBT模块; 单元的工作电源来源于DC LINK; INU与ISU的区别就是在-C1接口,INU的C1快插件与转子绕组相连接。 (2) 逆变、散热、加热控制电路 AINT、NRED、APOW、AGPS实现逆变控制; AFPS、AFIN、Fan实现散热控制; AHCB、R410-413实现单元加热控制,这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它不受单元控制, 电源也不由单元内部产生。三个加热电阻以串联方式使用,共同承受230VAC 辅助电压,当任一个加热电阻烧坏(开路)时,加热系统失效。 2.2 控制过程 2.2.1 ISU整流 变频的工作,总是从ISU整流开始。 开始充电时,-V21、-V22模块中的6个IGBT的12个续流二极管(等效为4个) 对直流母线反向充电,当DC LINK电压大于800V时,主接触器吸合,-V21、-V22、 -V23模块中的9个IGBT的18个续流二极管(等效为6个)继续对直流母反向充电, 充电时最高直流母线电压为690V×√2=975.8VDC。然后ISU开始DTC整流,辩识, UDC上升到所需的电压,如1070V。 当转子机械速度低于发电机同步转速时,ISU单元处于DTC整流模式,向转子 绕组提供转差能量,根据转子绕组所需能量的大小,调整ISU单元DTC控制的频率 和调制度。电流流进ISU单元,与电网电压同相,直流母线电压由ISU整流维持。 2.2.5 ISU逆变
变频器硬件设计方案
![变频器硬件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a32e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一.设计思路通用型变频器的硬件电路主要由3部分组成:整流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以及逆变电路。
整流电路将工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并经大电容滤波供给逆变单元; 开关电源电路为IPM和计算机控制电路供电;逆变电路是由PM50RSA120组成。
二.控制回路 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中,输人为380V工频交流电。
YRl〜YR3为压敏电阻,用于吸收交流侧的浪涌电压,以免造成变频器损坏。
输人电源经二极管整流桥6R130G-160整流为直流,并经电的作用。
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Rl是启动过程中的限流电阻,由El〜E4大电容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再经电感和电容滤波后作为逆变单元和开关电源单元的电源。
R2和R3是为了消除电容的离散性而设置的均压电阻,同时还起到放于E1〜E4容量较大,上电瞬间相当于短路,电流很大,尺l可以限制该电流大小,电路正常状态后由继电器RLYl将该电阻短路以免增加损耗。
继电器的控制信号SHORT来自于计算机,上电后延时一定时间计算机发出该信号将电阻切除。
R1应选择大功率电阻,本电路中选择的是20W的水泥电阻,而且为了散热该电阻安装时应悬空。
电路中的+5V、+12V和±15V电压是由开关电源提供的电压。
LVl是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整流电压值,供检测和确定控制算法用。
UDCM是电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通过外接插排连接至外接计算机控制电路。
2.开关电路输出电压进行变换,为IPM 模块和外接的计算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提供的电压为土该电路主要由PWM控制器TL3842P、MOSFETK1317和开关变压器组成, 其功能是对整流电路的流15V、+1直2V、+5v。
3.IPM 的控制电路在电路中,HCPL4504是高速光耦,隔离计算机信号与变频器控制板,LM 、UM 是算机输入,控制对应的IGBT 导通的控制信号,VNI 、WN 、F0、VNC 为对应IGBT 的信号引脚。
P521是光电隔离器件,其输出信号FOUT 是错误信号,表明IPM 内部 出现错误,通过计算机响应进行错误处理。
变频器电路设计、计算及一些经验
![变频器电路设计、计算及一些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76a573c3169a4517723a348.png)
图 3 模块的驱动与保护
驱动脉冲 WG3#低电平有效时,B 点为低电平。当 IGBT 正常开通时,CE 间电压较低 (一般为 1.7~3V) ,W 点电位较低,C 点是 15V 的高电平,则 A 点经 3k 和 510 欧电阻分 压得到 1 个电压约为 5V(2+0.7+2),该电压不足以导致反向器翻转,点 F 保持高电平,三极 管不导通,FO 为高电平;若 IGBT 发生短路故障,CE 间电压 VCE 增大,导致 A 点电平升 高,达到反向器的翻转电平,从而使 F 点为低,三极管导通,FO 输出为低,从而产生故障 信号,同时 B 点也变成高电平,将该 IGBT 驱动脉冲封锁,达到保护 IGBT 的目的。 D 点到 B 点的反馈起个增强稳定的作用,去掉影响也不大。 电压保护: 一般而言, 变频器对瞬时超过模块耐压的过电压没有好的防止方法, 超过模块耐压的瞬 时过电压很容易导致模块电压击穿损坏。 对母线瞬时过电压一般在母线上并高频吸收电容保 护模块。见图 1 中的电容 C。其他的吸收形式如 RC 吸收、RCD 吸收在变频器中都不常用。 慎重选择吸收电路的形式并仔细选择吸收电容的型号、容量、耐压及厂家。一般耐压选 为 1600V 的 CBB 电容,电容量跟变频器容量和结构有关,0.47~10uF,大小不等。 IGBT 等逆变元件吸收电容的要求:
2、逆变桥元件的保护
电流保护: 一般采用电流检测保护 (要求整个保护环节响应速度满足元件的规格要求) , 如快速霍尔电流检测保护,VCE保护等。 霍尔电流检测保护可以在软件中处理,也可以采用硬件比较电路实现。SB60,SB70均 采用软件保护,SB80有硬件过流保护。 VCE保护是对IGBT模块最底层的保护,原理如下图所示:
I 143.5 (1.7 ~ 2.5) 122 ~ 179A np 2
变频器安装方案范文
![变频器安装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43b9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5.png)
变频器安装方案范文变频器是一种能够调整电机转速的电力调节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各种机械设备。
安装变频器需要正确的方案和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安装方案。
一、方案设计1.确定变频器的安装位置:变频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通风良好、温度较低且干燥的地方,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散热效果。
2.确定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的电缆布线:根据现场情况和变频器的功率、电机的功率来确定电缆的型号和截面积,同时要考虑电缆的长度和线路的布置方式,避免干扰和损耗。
3.确定变频器的接地方案:变频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一般采用单点接地,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与变频器的外壳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二、安装步骤1.安装变频器支架:根据变频器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支架进行安装,固定在坚固的墙壁或底座上。
支架的选择要符合设计标准,以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2.安装电缆:将电缆沿着预定的路径穿过指定的线槽,并连接到变频器和电动机的对应接线端子上。
在接线过程中需注意正确连接相位,并紧固好接头,确保电缆连接牢固可靠。
3.连接控制信号线:根据设计需求,将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变频器的控制接口上。
一般包括启停信号线、速度调节信号线等。
这些信号线的连接要正确可靠,以确保控制效果和安全性。
4.接通电源:在确认所有接线无误后,首先接通变频器的电源,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变频器的要求。
然后再接通电动机的电源,确保电机能正常运转。
5.配置参数: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变频器进行参数配置,如设定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转速等。
这些参数的合理配置可以确保变频器和电机的正常工作和保护电机。
三、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安装变频器之前,在断电状态下进行操作,并确保所有接线正确接地和固定。
不得将手带有静电接触变频器内部元器件。
2.防止渗水:安装变频器的场所应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发生电路短路或内部元器件受潮等故障。
3.保持通风:变频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寿命,要确保其安装位置通风良好,不得堵塞散热孔。
一种新型变频器硬件系统的设计
![一种新型变频器硬件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b1ea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f.png)
一种新型变频器硬件系统的设计范鹏;张相田;王云龙【摘要】主要简述了一种新型的变频器硬件系统,其中 MCU 采用的是瑞萨的16位单片机R5F21258SNFP。
系统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
针对传统变频器的不足之处,对吸收电路,滤波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等环节作出了改进和优化,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type of inverter hardware system. The MCU is 16-bit microcontrol er R5F21258SNFP of rene ̄sa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rectifier and filter circuit, inverter circuit,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and control circuit, etc. Considering the shortage of the traditional inverter,absorbing circuit,filter circuit,voltage and current circuit are improved and optimi ̄zated,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期刊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74-176)【关键词】变频器;电压检测;电流检测【作者】范鹏;张相田;王云龙【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解放军73916部队,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3随着工业自动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变频器的应用日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思路通用型变频器的硬件电路主要由3部分组成:整流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以及逆变电路。
整流电路将工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并经大电容滤波供给逆变单元;开关电源电路为IPM和计算机控制电路供电;逆变电路是由PM50RSAl20组成。
二.控制回路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中,输人为380V工频交流电。
YRl~YR3为压敏电阻,用于吸收交流侧的浪涌电压,以免造成变频器损坏。
输人电源经二极管整流桥6R130G-160整流为直流,并经电的作用。
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Rl是启动过程中的限流电阻,由El~E4大电容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再经电感和电容滤波后作为逆变单元和开关电源单元的电源。
R2和R3是为了消除电容的离散性而设置的均压电阻,同时还起到放于E1~E4容量较大,上电瞬间相当于短路,电流很大,尺l可以限制该电流大小,电路正常状态后由继电器RLYl将该电阻短路以免增加损耗。
继电器的控制信号SHORT来自于计算机,上电后延时一定时间计算机发出该信号将电阻切除。
R1应选择大功率电阻,本电路中选择的是20W的水泥电阻,而且为了散热该电阻安装时应悬空。
电路中的+5V、+12V和±15V电压是由开关电源提供的电压。
LVl是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整流电压值,供检测和确定控制算法用。
UDCM是电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通过外接插排连接至外接计算机控制电路。
2.开关电路输出电压进行变换,为IPM模块和外接的计算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提供的电压为±该电路主要由PWM控制器TL3842P、MOSFETK1317和开关变压器组成,其功能是对整流电路的流15V、+1直2V、+5v。
3.IPM的控制电路在电路中,HCPL4504是高速光耦,隔离计算机信号与变频器控制板,LM、UM 是算机输入,控制对应的IGBT导通的控制信号,VNI、WN、F0、VNC为对应IGBT 的信号引脚。
P52l是光电隔离器件,其输出信号FOUT是错误信号,表明IPM内部出现错误,通过计算机响应进行错误处理。
LA58是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频器输出U相和W相的电流,为控制算法提供现场数据。
在整个电路板中, 与计算机接口信号是通过插排接出的。
三.变频器电路1.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将主控电路中CPU产生的六个PWM信号,经光电隔离和放大后,作为逆变电路的换流器件(逆变模块)提供驱动信号。
对驱动电路的各种要求,因换流器件的不同而异。
同时,一些开发商开发了许多适宜各种换流器件的专用驱动模块。
有些品牌、型号的变频器直接采用专用驱动模块。
但是,大部分的变频器采用驱动电路。
从修理的角度考虑,这里介绍较典型的驱动电路。
图二是较常见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电源见图2.3)。
驱动电路由隔离放大电路、驱动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电组成。
三源个上桥臂驱动电路是三个独立驱动电源电路,三个下桥臂驱动电路是一个公共的驱动电源电路。
2、保护电路当变频器出现异常时,为了使变频器因异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甚至减少到零。
每个品牌的变频器都很重视保护功能,都设法增加保护功能,提高保护功能的有效性。
在变频器保护功能的领域,厂商可谓使尽解数,作好文章。
这样,也就形成了变频器保护电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有常规的检测保护电路,软件综合保护功能。
有些变频器的驱动电路模块、智能功率模块、整流逆变组合模块等,内部都具有保护功能。
图四所示的电路是较典型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
由电流取样、信号隔离放大、信号放大输出三部分组成。
开关电源电路向操作面板、主控板、驱动电路及风机等电路提供低压电源。
图五为富士G11型开关电源电路组成的结构图。
直流高压P端加到高频脉冲变压器初级端,开关调整管串接脉冲变压器另一个初级端后,再接到直流高压N端。
开关管周期性地导通、截止,使初级直流电压换成矩形波。
由脉冲变压器耦合到次级,再经整流滤波后,获得相应的直流输出电压。
它又对输出电压取样比较,去控制脉冲调宽电路,以改变脉冲宽度的方式,使输出电压稳定。
4、主控板上通信电路当变频器由可编程(PLC)或上位计算机、人机界面等进行控制时,必须通过通信接口相互传递信号。
图六是LG变频器的通讯接口电路。
频器通信时,通常采用两线制的RS485接口。
西门子变频器也是一样。
两线分别用于传递和接收信号。
变频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传递信号之前,这两种信号都经过缓冲器A1701、75176B等集成电路,以保证良好的通信效果。
所以,变频器主控板上的通信接口电路主要是指这部分电路,还有信号的抗干扰电路。
变频器外部控制电路主要是指频率设定电压输入,频率设定电流输入、正转、反转、点动及停止运行控制,多档转速控制。
频率设定电压(电流)输入信号通过变频器内的A/D转换电路进入CPU。
其他一些控制通过变频器内输入电路的光耦隔离传递到CPU中四.辅助电源1.整流器最近大量使用的是二极管的变流器,它把工频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
也可用两组晶体管变流器构成可逆变流器,由于其功率方向可逆,可以进行再生运转。
2.平波回路在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中,含有电源6倍频率的脉动电压,此外逆变器产生的脉动电流也使直流电压变动。
为了抑制电压波动,采用电感和电容吸收脉动电压(电流)。
装置容量小时,如果电源和主电路构成器件有余量,可以省去电感采用简单的平波回路。
3.逆变器同整流器相反,逆变器是将直流功率变换为所要求频率的交流功率,以所确定的时间使6个开关器件导通、关断就可以得到3相交流输出。
以电压型pwm逆变器为例示出开关时间和电压波形。
控制电路是给异步电动机供电(电压、频率可调)的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它有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将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组成。
(1)运算电路:将外部的速度、转矩等指令同检测电路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决定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频率。
(2)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主回路电位隔离检测电压、电流等。
(3)驱动电路:驱动主电路器件的电路。
它与控制电路隔离使主电路器件导通、关断。
(4)速度检测电路:以装在异步电动机轴机上的速度检测器(tg、plg等)的信号为速度信号,送入运算回路,根据指令和运算可使电动机按指令速度运转。
(5)保护电路:检测主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当发生过载或过电压等异常时,为了防止逆变器和异步电动机损坏,使逆变器停止工作或抑制电压、电流值。
五.变频器的容量计算1.连续运转时所需变频器容量的计算由于变频器传给电动机的是脉冲电流,其脉运值比工频供电时电流要大,因此需将变频器的容量留有适当的余量,此时,变频繁器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Pcn≥kPm/nCOSa (kVA) (1)Icn≥KIm (A) (2)Pcn≥K1.732VmIm×1/1000 (kVA) (3)式中:Pm、n、COSa、Vm、Im分别为电动机输出功率、效率(取0.85),功率因素(取0.75),电压(V),电流(A):K:电流波形的修正系数(PWM方式取1.O5~ 1.1);PCN:变频器的额定容量(kVA);Ic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A)式中IM如按电动机实际运行中的最大电流来选择变频器时,变频器的容量可以适当缩小。
2.加减速时变频器容量的选择变频器的最大输出转矩是由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流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对于短时的加减速而言,变频器允许达到输出电流的130%~150%(视变频器容量),因此,在短时加减速时的输出转矩也可以增大;反之,如只需要较小的加减速转矩时,也可降低选择变频器的容量。
由于电流的脉运原因,此时应将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流降低10%后再进行选定。
3.频繁加减速运转时变频器容量的选定根据加速、恒速、减速等各种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值,按下式确定:Icn=[(I1t1+I2t2+…+I5t5)/(t1+t2+…+t5)]Ko式中:Icn: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A);I1t1+I2t2+…+I5t5:各运行状态平均电流(A);t1+t2+…+t5:各运行状态下的时间;Ko:安全系数(运行频繁时取1.2,其它条件下为1.1)。
4.电动机直接起动时所需变频器容量的计算通常,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用工频起动时电流为其额定电流的5~7倍,对于电动机功率小于 10KW的电机直接起动时,可按下式选取变频器:Icn≥Ik/KgKg:变频器的允许过载倍数Kg=1.3~1.在运行中,如电机电流不规则变化,此时不易获得运行特性曲线,这时可使电机在输出最大转矩时的电流限制在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流内进行选定。
5.轻载电动机时变频器的选择电动机的实际负载比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小时,多认为可选择与实际负载相称的变频器容量。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情况下变频器的容量计算与选择方法,具体选择容量时,既要充分利用变频器的过载能力,又要不至于在负载运行时使装置超温。
6.变频器的控制电路给异步电动机供电(电压、频率可调)的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网络,称为控制回路,控制电路由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将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等组成。
无速度检测电路为开环控,在控制电路增加了速度检测电路,即增加速度指令,可以对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进行更精确的闭环控制。
六.参数计算与设定1.载波频率(CFS)载波频率是外接时钟频率和一个倍率系数N的函数,N的十进制值由初始化寄存器中的一个3位的CFS字决定。
载波频率fCARR由式(1)决定。
fCARR=fCLK/(512×2 n+1)(1)式中:fCLK为时钟输入频率,本系统所选用的晶振为20MHz。
取n=1,CFS=001,实际fCARR==9.766kHz。
2.输出电源频率范围(FRS)频率范围给出了输出频率的上限值。
频率范围fRANCE=fCARR×2m/384,取m=1,即FRS=(001)B。
3.死区时间(tpdy)tpdy=(63-PDY)/(fCAR R×512);PDY在0~63之间,取PDY=37=(100101)B;则实际的tpdy=(26/26.2144)5μs=4.959μs。
4.脉冲取消时间(PDT)经调制后SPWM的脉宽可以很小,但实际上,过小的脉宽没有用,因为时间过短,功率管还没来得及完全打开就关闭了,只增加了功率管的损耗,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脉冲取消时间tpd=(127-PDT)/(fCARR×512);依此公式,若定义最小宽度为3μs,实际最小脉宽为tpd-tpdy,则tpd=7.959μs,可得PDT=85.272,取PDT=85=(1010101)B,因此,实际tpd=8.01μs,脉冲最小宽度为tpd-tpdy=8.01μs-4.959μs=3.051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