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的现实思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句子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句子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子的名言。
曾子认为,“得道”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帮助,而“失道”的人则会遭受到孤立。
这句话传递出了一种良好的道德印象,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是一种有益的哲理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诲并不仅限于行为表现,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道德标准,旨在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重新审视自己对道德的理解,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完善。
如果能够按照这句话提出的道德标准去行事,那么就可以达到真正的成功,获得真正的快乐。
儒家之道的现实思考《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赏析
儒家之道的现实思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者: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
公孙丑下》。
这篇文章自古以来都是儒家必读经典,解放后历次被选入中学教科书。
它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
其主要的特点是:首先是其思想性强,寓意深远。
它告诉统治者要“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崇尚儒家学说的封建王朝之历代新君“大赦天下”,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等,这无不重视人的重要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这里的“人和”是指团结、求大同存小异:“道”是指统治的方向、方法和道理。
其次是其文学性强,言简意赅:一、作者经过精雕细刻,恰倒好处。
增之则累赘,删之则意疏;二、骈散结合,琅琅上口。
阐述观点用骈句,分析论证用散句;三、例证、类比推理的完美结合。
既通俗易懂,又韵味无穷;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阐释主张,语言简约,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四、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起承转合,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一气呵成;五、对比强烈,形成反差,褒贬适宜,泾渭分明。
古诗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古诗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佚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及注释【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因为是诵读篇目,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我设计采用以诵读为主线,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值得肯定的:一、在学习这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的思想的精髓,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三、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
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一、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二、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地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三、在学生讨论中心论点时,没有紧紧围绕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得学生理解还不够透彻。
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
”我想这样的课堂才会出彩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2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
总感觉到有些别扭。
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平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
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古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赏析
古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赏析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6)[坚利]精良。
坚,坚固。
利,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多]充足。
(19)[委]放弃。
(20)[而] 连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 代词,代“城”。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寡
◎翻译
助
有利 于作战 的天气 、时 令,远比 不上有 利于作 战的 地理形 势;
有 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又远 比不上作战中的 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赏
( 比如 一座 )方圆 三里 的小 城,也 只有 方圆 七里 的外 城,四 面
◇
孟 子 的文 章 还有 一 个特 点 ,富 于 辞采 。语 句 整齐 、流 畅 ,气 势磅 礴 ,很 有 说服 力 。文 中
大量使用了结构整齐的骈句,如“天时 / 不如地利,地利 / 不如人
和”“城 / 非不高也,池 / 非不深也,兵革 / 非不坚利也”等。
如上 所示 ,适当划 分句 子的结 构, 注意 它们 的节 奏,朗 诵时 读出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不过也不要把本文看成是论述战争的军事论文它的中心还是讲民心的向背只不过是借战争来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经典 阅读
◎原文
孟 子
得
天时不 如地 利①,地利 不如人 和。 三里 之城 ②,七里 之郭 ,环③而 攻之 而 不胜 。夫环 而攻 之 ,必 有 得 天 时者 矣;然 而不 胜者 ,是天 时不 如地 利也 。 城非 不高 也 ,池非 不 深也 ,兵 革非 不 坚利 也,米粟 非不 多 也;委 ④而 去之 ,是地 利不 如人和 也。 故曰,域民 不以 封疆 之界 ,固国 不以 山溪 之险 ,威天 下不 以兵 革 之 利。得 道者 多助 ,失 道者 寡助 。寡 助之 至,亲戚 ⑤畔⑥之;多助 之至 , 天 下顺之 。以 天下 之所顺 ,攻 亲戚之 所畔 ,故 君子有 不战 ,战必 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句名言,其含义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哲学对我们当下的社会和个人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句名言进行全面评估,并试图揭示其对当代社会的深刻意义。
## 1.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在《孟子》中,此句出自《滕文公上》一篇。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讲述了得道与失道的不同境遇。
得道者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失道者则会自食其果,无人助其。
这句名言强调了道义和正义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助中的重要地位,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行为和相互支持。
我们从道义和正义的角度来理解这句名言。
道义和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它对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
得道多助,意味着当一个人行为符合道义和正义时,他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而失道寡助,则暗示了那些背离道义和正义的人,将难以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道义观念的宣扬对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具有深远的意义。
##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在当代社会,道义、正义、互助等价值观念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开思考。
我们可以从社会道德和公平正义的角度考量。
在当今社会,诚信、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一直是我们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念提醒我们:只有秉持着正义和道义的行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这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可以从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角度来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互助与合作成为社会共识。
得道多助的观念提醒着我们:只有用诚信、善良、助人为乐的心去面对他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而一旦背离了这些道义和正义,就会发现人际关系的难以维系,甚至会遭到社会的排斥和谴责。
## 3. 个人观点和总结对于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名言,我的个人理解是:它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道德和社会意义,其深刻的内涵同样适用于当代社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对照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简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思路
简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思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句充满哲理的我国古语。
这句话的内涵深远,既包含着成功的原因,又暗含着人生道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句古语的论证思路,并从不同角度剖析其深层含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句话。
一、得道多助的论证思路1. 得道就是指成功、得志。
成功者通常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2. 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努力和品质,当一个人有了实力和成功的品德,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3. 成功者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机遇,这些资源和机遇将进一步助力其成功之路。
4. 得道多助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由成功者自身的修养和品格决定的。
二、失道寡助的论证思路1. 失道是指失败、落魄。
失败者常常会遭到更少的帮助和关注。
2.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能力、品质或者是自身的失误,这使得别人对其信任和支持减少。
3. 失败者容易陷入困境,面临的是更少的资源和机遇,这些都会加剧其失败的局面。
4. 失道寡助也并非偶然,而是由失败者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三、总结与个人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古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个人认为,成功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非仅仅是因为运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了让别人信任和支持的品质。
这也提醒着我们,要时刻注重自身修养和品格的提升,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得到更多的助力。
而对于失败者,也需要审视自身的不足,不断反思并努力改进,才能逐渐走出困境,重新获得支持和帮助。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讨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思路,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句古语,并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些启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充满智慧的古语,反映了人生成功与失败的真实现象。
成功者在道路上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而失败者则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孤独。
这句古语所包含的道理,不仅指引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也为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先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精选7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精选7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
总感觉到有些别扭。
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平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
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
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
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
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
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
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9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9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反思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作品中的重要一篇,充分地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又是孟子论说文的代表,富有气势,所以本文的学习对掌握孟子思想及其作品特色很重要。
本文我在设计时,首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对作家作品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达到学习目的。
二是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可以自己凭借工具书及其课文注释,自己学习。
其次调动学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地学习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对于文言翻译有不理解之处,小组合作交流,再不理解的全班共同探究。
二是对于本文可以提出一些在内容上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教师整合问题,有目的的讲解课文。
再次本文的朗读是一个重点。
教师先范读课文,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并且初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排比句式的运用。
学生再练习读、汇报读。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再深一层次品读课文,进而学会朗读课文,读出本文的语气和感情。
孟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是现在也如此。
一团和气,人和路路通、家和万事兴等等,“人和”思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离不开,在拓展练习阶段,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人和”思想在生活中的影响。
圣哲的思想对现实的意义是我们学习古人文章的目的,所以我们要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本文我也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我首先出示了作者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孟子和他的作品特色,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在翻译课文中,我借助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在拓展练习阶段,我首先出示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和”思想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容易产生联想,进一步理解这一思想。
作业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课下阅读孟子文章,变学习为兴趣,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解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它以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一、背景介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古代中国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关系,即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才能使人民团结,国家强盛。
孟子通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观点,阐述了君主应该实行“仁政”治理国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重点段落分析1. 第一段:这一段主要是在阐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君主治理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比作树木的生长和凋零。
孟子认为,如果君主能够实行“仁政”,人民就会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团结一致,为国家做出贡献;反之,如果君主不实行“仁政”,人民就会像树木一样枯萎凋零,离心离德,导致国家的衰败。
2. 第二段:这一段是论证部分的第一层,主要是在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武器装备的优劣,而在于人民是否团结一致。
孟子通过历史上的战争实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指出那些能够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君主,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3. 第三段:这一段是论证部分的第二层,主要是在说明君主治理国家应该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实行“仁政”,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君主效劳,为国家做出贡献。
4. 第四段:这一段为结论部分,主要是在强调君主治理国家应该注重“仁政”,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孟子认为,“仁政”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国家繁荣昌盛。
相反,“不仁之政”必然会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的衰败。
三、整体分析这篇课文的逻辑非常严谨,每一段内容清晰明了。
在阐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时,孟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这个观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在论证部分,孟子通过历史实例和现实情况来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民的团结与否,而不是武器装备的优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_
孟子学为丧葬、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 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 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 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 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 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 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 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 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 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 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 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 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回目录
不如人和
译文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
原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 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 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 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 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 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 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 势。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 时不如地利也。
实词解释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
域:原指界限,课文的意思
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 部团结。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姓氏。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 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泛指粮食。 委:放弃。 去:离开。
译文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
原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 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 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 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 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 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赏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赏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作品,它以一种深刻而独特的方式阐述了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篇文章来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他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独特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和失败的原因。
孟子的观点很明确: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他通过比较“天时”、“地利”、“人和”,层层递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这种比较不仅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孟子所说的“仁政”。
在孟子的观点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
他认为,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主观条件和团结一致都比任何客观因素更加重要。
这一点在第二段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孟子的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正义、仁义的原则,以道义为先,以人心为本。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孟子的观点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会遇到许多愿意帮助我们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也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倍加珍惜。
总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作品,它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只有站在正义、仁义的立场上,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只有珍惜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团体和社会生活。
让我们以此为鉴,努力成为得道者,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及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言文。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3、深入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4、培养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2)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1)体会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和思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凭借他们的智慧和理念影响着时代的发展。
今天,我们将走进孟子的世界,学习他的一篇著名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哲学观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四)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课下解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课下解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源自《诗经·小雅·信南山》。
它形象地表达了得到权力、地位或财富时,身边的朋友和同伴会纷纷前来帮助,但一旦失去了这些,很少有人愿意留下来伸出援手的现实。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得失、爱憎的态度,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真正友谊和道义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主题。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指当一个人处于得意的时候,周围会有很多人前来帮助、崇拜和追随,但一旦陷入困境,这些人可能就会远离或背弃。
这句话所反映出的是人性的现实和复杂,即人们往往倾向于站在胜利者一边,而不愿意与失败者同舟共济。
在这里,“得道”可以理解为成功、权力或地位,“失道”则指失败、挫折或逆境。
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也使得人们对于友情、义理和社会道德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二、从古至今的例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象并非新鲜事物,它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中都有所体现。
论语中就提到了“朋友到,无宾不如己者”,表明了当自己位高权重时,会有很多人前来巴结迎合;而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家境显赫时,有很多人亲近他,但一旦家境破落,这些人却一个个离他而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政治家、商界人士或名人,在骤然失势后,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离他们而去,这充分诠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实。
三、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个人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象让我深感人情世故的无奈,使我更加珍惜真诚的友情和坚定的道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因为这种支持往往是建立在个人利益和情绪之上的。
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道德和能力,坚持正义、诚实和善良的原则,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底线。
只有当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善良和有价值时,才能获得别人的真正尊重和支持,也才能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拥有更多的后盾和自信。
四、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性的深刻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之道的现实思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赏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作者: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
子舆,邹,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
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
公孙丑下》。
这篇
文章自古以来都是儒家必读经典,解放后历次被选入中学教
科书。
它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
其主要的
特点是:首先是其思想性强,寓意深远。
它告诉统治者要“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崇尚儒家学说的封建王朝
之历代新君“大赦天下”,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等,这无不重视人的重要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这里的“人和”是指团结、求大同存小异:“道”是指统治的方向、方法和道理。
其次是其文学性强,言简意
赅:一、作者经过精雕细刻,恰倒好处。
增之则累赘,删之
则意疏;二、骈散结合,琅琅上口。
阐述观点用骈句,分析
论证用散句;三、例证、类比推理的完美结合。
既通俗易懂,又韵味无穷;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阐释主张,语言简
约,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四、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起
承转合,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一气呵成;五、对比强烈,
形成反差,褒贬适宜,泾渭分明。
“环而攻之”与“委而去之”,“天下顺之”与“亲戚畔之”……,其韵味无穷,无不突出了“人和”与“道”的重要,更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集中反应。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去思
考,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特别是面对超级
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兜售其“自由”、“人权”的单边主张,大有一统天下之野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它可
以狂轰南联盟,审判米洛舍维奇;可以滥炸伊拉克,逮捕萨
达姆。
侯赛因;可以支持以色列,软禁阿拉法特;可以干涉
北朝鲜,制造“威胁论”;……。
一言以蔽之,“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只要有霸权主义,世界就不会安宁;只要有强权政治,世界就没有绝对的人权。
钢舰利炮航母群,战斧
爱国隐形机。
压迫愈剧,反抗愈烈。
恶性循环,恐怖四起。
道之何在,权之何存?一贯主张“仁爱、和平”的中华民族韬光养晦,静观其变。
武力征服是野蛮,统一天下靠人文。
顺
应世界潮流,讲求平等互利。
我们应继承传统,冷静对待。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史为鉴,对于帝国主义,我们要从“对着干”、“摸着干”、“韬着干”做起,无论是“唬着干”、“哄着干”都成。
只有我们强大了,“道”才能推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也才会有希望。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结合我国的改革开放去思考。
改
革开放是振兴中华、增强国力、启迪竞争、提高素质的重要
途径。
不改革,优胜劣汰便无法实现;不开放,先进技术就
无法引进。
“三个代表”是对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科学总结和论断,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无不囊括了“人和”与“道”的丰富内涵。
发展了先进生产力,
物质便文明了;掌握了先进文化,精神便文明了;保障了人
民群众利益,政权便稳固了。
我国几十年的建设飞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