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3 封建社会晚期的建筑1(北京城)

合集下载

简述明北京城的建筑风格

简述明北京城的建筑风格

简述明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北京城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从古代的皇城紫禁城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历经千年,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古代建筑风格1. 皇城紫禁城皇城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皇帝的官方居所和政治中心,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紫禁城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官衙和庙宇等公共建筑群,内廷是皇帝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

2. 庙宇建筑北京还有许多古老而著名的庙宇建筑,如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

这些庙宇建筑通常都采用传统汉族木结构工艺,并在细节上进行精细雕刻和涂彩装饰。

3. 四合院四合院是传统汉族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北京城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四合院通常由四面围合的房子和一个中心庭院组成,庭院中种植着花草树木,是家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现代建筑风格1. 高楼大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城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高楼大厦。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俗称“央视大裤衩”),该建筑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造型独特,引起了广泛关注。

2. 奥运场馆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为此修建了许多新的体育场馆和设施。

其中最著名的是鸟巢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馆。

这些场馆采用了现代化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外形上呈现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形态。

3. 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是近年来在北京城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

它将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成为城市中心的新地标。

商业综合体通常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外观设计大胆创新,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游客。

三、北京城建筑的特点1. 以木结构为主北京城的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这是因为中国北方地区树木资源丰富。

同时,木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透气性,在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非常适宜。

2. 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颜色之一,也是北京城建筑中最常用的颜色。

自己总结中国建筑史(带插图)(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

自己总结中国建筑史(带插图)(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一)建筑1. 仰韶文化: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有榫卯)木骨泥墙:西安半坡村、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母系)2.龙山文化: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父系),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辽宁建平县女神像——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二)其他·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祭坛,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

二、奴隶社会时期(前21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一)夏(前2070~前1600年)(二)商(前1600~前1046年)·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载(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周礼考工记》·瓦的发明,以上建筑使用瓦、脱离了“茅茨土阶”;陶水管的使用;三合土抹面 ·有宗教分封,不能僭越(公侯伯子男,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四)春秋(前770~前476年)·人物:公输班-鲁班 ·开始修筑长城 ·瓦大量使用·有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shān jié zǎo zhuō)(dān yíng kè jué)三、封建社会初期(前475~公元581)(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战国(前475~前221)·“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木工技术:棺椁有多样的榫卯(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铜板错银“兆域图”(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二)秦(前221~前206)·秦重要建筑:修驰道、筑长城(三)汉(前206~公元220)·国力强盛,建筑大发展,留存的建筑形象丰富(画像、明器、墓葬)·陵墓仍土圹木椁墓,用“黄肠题凑”·五陵少年: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等七座·东汉公元25年定都洛阳,都城内有东西二宫,文献记载有椒房、温室殿、冰室等防寒祛暑房(四)三国(公元220~265)(五)两晋、南北朝(公元265~581)(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佛寺、佛塔、石窟寺的出现——建筑最大成就·琉璃始于南北朝·南朝仅陵墓、石刻墓表及石象生出色·北魏洛阳城为第二大城对以上900余年进行总结:·汉代为高潮,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始于汉代·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已基本定型·后期,佛教哲学艺术的传人、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风格·东晋、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四、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隋、唐、五代、宋、辽、金)(一)隋(公元581~618)。

北京城的建筑风格

北京城的建筑风格

北京城的建筑风格一、北京的历史背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在不同朝代的统治下,北京城经历了不同的建设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二、元代建筑风格元代是北京城建筑风格的重要时期。

在元代,北京城迎来了蒙古族统治者的统治,融合了蒙元文化和汉文化的建筑风格。

元代的建筑以宫殿和寺庙为主要建筑类型,采用了蒙古草原建筑特点,注重实用性与宏伟气势。

1. 元大都城墙元大都城墙是元代北京城的主要特征之一。

城墙采用青石砌筑,高约15米,周长约29.5公里,构筑了北京城的主要防御系统。

城墙上设有箭楼和角楼,使城墙更加坚固。

2. 天坛天坛是元代北京城内的重要宗教建筑,为一座较大规模的圜丘坛。

天坛始建于1420年,用于祭祀天神。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体现了元代建筑的气势和工艺水平。

三、明代建筑风格明代是北京城建筑风格的鼎盛时期。

明代建筑风格注重庄重、宏伟和对称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1. 故宫故宫是明代北京城的核心建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筑以黄色建筑为主色调,布局严谨,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展示了明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是明代北京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家的象征。

城楼采用了明代建筑的典型特点,金黄色的琉璃瓦覆盖,特别注重对称美和细节雕刻,在整个北京城的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

四、清代建筑风格清代是北京城建筑风格的又一重要时期。

清代建筑延续了明代建筑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了满族建筑的影响。

1. 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北京城的一处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建筑群闻名于世。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汉文化和满族建筑,通过布局、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展现了清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圆明园圆明园是清代北京城的另一处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了宫殿、庙宇、楼阁、亭台等各种建筑类型,展示了清代建筑的丰富与多样性。

中国建筑史网络课答案

中国建筑史网络课答案

中国建筑史网络课答案一、中国古建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的主要阶段。

1.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极为缓慢,穴居、巢居、地面房屋、原始木架建筑;满足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

1)《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下”是指低是指低湿之地;“上”是指低是指高地。

因此有人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2)我国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具有代表性的营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所见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2.奴隶社会:青铜工具的使用,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后期出现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

夏: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商:1)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

手工业发达,尤其青铜工艺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2)殷墟:商后期都城遗址,在今安阳小屯一带。

是商后最一个都城,是甲骨文的发源地。

西周:1)城市规模上按诸侯级别分类,是我国城市建设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2)发明了瓦。

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进步,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到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3)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4)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理解其含义)春秋:1)高台榭、美宫室2)瓦普遍应用3)开始使用砖4)鲁班5)建筑色彩、装饰3.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

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和贡献。

战国:1)城市建设的高潮:齐都临淄、楚都鄢郢、赵都邯郸、魏都大梁、秦都咸阳、鲁都曲阜、宋都商丘等。

北京故宫详细讲解

北京故宫详细讲解

北京故宫详细讲解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和变迁。

下面将以人类视角,为您详细讲解北京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珍宝。

让我们回顾一下故宫的历史。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建筑工程于1406年开始,1420年完工。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修葺,故宫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清朝入关后,故宫继续被用作皇家宫殿,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故宫正式成为博物院对外开放。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故宫的主体建筑由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组成,被誉为“三大殿”。

太和殿是故宫的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也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和会议的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举行婚礼和庆典的场所,保和殿则是皇帝的寝宫。

除了这些重要建筑,故宫还有无数的宫殿、花园和庭院,构成了一幅宏大壮丽的宫廷画卷。

故宫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之宫,也是文化的宝库。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书画、金银器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的紫禁城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例如,故宫内的乾清宫收藏了许多明代和清代的文物,包括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

除了建筑和文物,故宫还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故宫参观,同时也会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为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每年的春节期间,故宫都会举办传统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宫殿建筑群。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它的文物珍宝丰富多样,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它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故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走进故宫,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帝王的辉煌与智慧,更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建筑史-15 封建社会晚期的建筑3(坛庙建筑)

中国建筑史-15 封建社会晚期的建筑3(坛庙建筑)

一九至九九 十九至十八九 十九九至二七九
天心石
2
1
9
3
4
8
5 6
7
1
1
2
1
2
3
栏板:三层有栏板,与祈年殿手法不同,
上层:四面,每面18块,计:4×18=72 块 (每块栏板长1.309m);
中层:四面,每面27块,计:4×27= 108块 (每块栏板长1.454m);
下层:四面,每面45块,计:4×45= 180块 (每块栏板长1.222m);
廷内广植林木,以成肃穆、深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 祗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 “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 (西)。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社 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 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 要的根基。
社稷坛占地23万M2,正门是戟门(祭祀 时门前列戟72杆) (今中山堂)和拜殿。 戟门五间,单檐歇山;拜殿五间,楠木
丹陛桥 成贞门
皇穹宇
西配殿
东配殿
琉璃门
皇 穹 宇 内 景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 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 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 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 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 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 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 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 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 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 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 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 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zhuānxū),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 天的水神辅佐。

中国建筑史——北京城

中国建筑史——北京城

辽金两代北京城的中心都在广安门一带。元代没用辽金城的旧址,而在旧城的 东北面重新建筑了城墙。元城墙略小些,周60里,分11门:正南为丽正门、左文明 门、右顺承门;正东为崇仁门,南齐化门、北光熙门;正西为和义门,南平则门、 北肃清门;北面为健德门、安贞门。这就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础。 明代,大将军徐达主持修建北京城,觉得城池太大,便从北面向南缩减了5里。 去掉了东西两面北侧的光熙、肃清二门,改为9门。永乐四年,建宫殿,再修城垣。 城周40里,高3丈5尺5寸,上宽5丈,下宽6丈2尺。正统初年,改丽正为正阳门、 改文明为崇文门、改顺承为宣武门,改崇仁为东直门、改齐化为朝阳门,改彰义为 西直门、改平则为阜成门。缩建后,北面改安贞为安定门、改健德为德胜门。原城 为土城,只有底部有砖石。正统十年六月,城墙外层全部用砖修砌。现在西便门, 还留有一小段残存的城墙,可以看到明代的砖与灰土。清代沿用了明代的城墙,只 是做了维修。
二、南城与北城 元代重新建了北京城,旧城渐渐荒废,留下一些辽金的遗址。时人习惯 把旧城称为南城,新城称为北城。《日下旧闻考》上记述,旧城在“元代尚 有遗址,当时多谓之南城。而称新都为北城……故迹逐渐湮灭。其四至已不 可辨。”现在的法源寺、天宁寺,元代人都称为南城古迹。 明代几次加固了城墙,北面频频遭到战事的骚扰,最初固若金汤的感觉 日益丧失。自明成化年始,定西侯蒋琬上言,要建外城。至三十二年,给事 中朱伯辰又进言,城外的居民已经差不多是城内的一倍,不能没有城墙保护, 况且还有坛庙。再者,把金元时的旧城墙利用起来,修外城可以事半功倍。 之后,兵部尚书聂豹等人再进言,终于得到皇帝的同意,开始施工。如果这 个设计能实行,外城约长100多里,北京城就是个“回”字形。
北京城市发展
——元---清
城规1402白鑫140860210

北京故宫建筑概述

北京故宫建筑概述

北京故宫建筑概述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广场北部。

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朱棣(即成祖)宣德年间(1406年-1420年),历经明代、清代两个朝代的修建,直到清宣统年间(1909年-1912年)才完成。

故宫的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汇集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故宫建筑整体布局呈南北长方形,由外城、内城和皇宫三部分组成。

外城是整个故宫的外围,内有午门和神武门两座城门。

内城是外城的中心,包括三大殿和六大院,是皇帝举行大典和政务活动的地方。

皇宫则是故宫的核心,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

整个故宫建筑严密规划,层次分明。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质结构,使用的木材大多为楠木、雪松和柚木等,经过特殊处理以增加耐久性。

屋顶采用琉璃瓦覆盖,呈黄色或绿色,寓意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门窗则多采用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瑞。

故宫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故宫建筑注重整体性和对称性,形成了严谨、庄重的气势。

建筑物以正殿、左右对称的配殿和庭院组成,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重要建筑和景观,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布局。

同时,故宫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和园林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美丽的视觉效果。

在建筑装饰方面,故宫充满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元素。

建筑外部装饰精美,剪影雕刻、浮雕和彩绘等技艺被广泛应用。

墙壁上镶嵌着各种美丽的砖雕和瓷砖,宝光琉璃、龙凤瑞兽等造型栩栩如生。

建筑内部装饰华丽,梁柱、屏风、门窗等细节均以金绿宝色彩点缀,富含浓厚的绘画和雕刻艺术。

总之,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的建筑规划严密,风格庄重,装饰华丽,成为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同时,故宫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中国建筑史大纲

中国建筑史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学分:4.5学分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教学对象: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为后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讲课为主,幻灯、录像等传统教学手段和CAI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史实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强调建筑历史形化特征和相关建筑设计内容。

要求学生预习、复习教材并阅读、归纳其他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增加理解能力。

考试以闭卷为主(70%),着重检查对基本线索和事实的掌握情况和认识程度,并考察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史实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平时作业成绩20%,实验成绩10%。

教学内容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部分(46学时)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学时)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木构架的特色、单体建筑的构成、建筑群的组成特征等;难点:工官制度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学时)一、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起源的多元化;难点:理解各地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址特征;二、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重点:了解夏商西周春秋建筑特点及技术进步。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57〜公元前589年)重点:了解战国至南北朝建筑特色;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年〜1279年)重点:了解隋至宋建筑特色;难点:宋代材份制度特点;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年〜1911年)重点:了解元明清建筑特色;难点:区分明代与清代建筑特点;第二章城市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地方城市建设的实例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认识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城市规划与发展机制与设计思想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8学时)一、宫殿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2)中国古代宫殿考的型制与实例重点:了解宫殿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宫殿布局原则与设计思想;二、坛庙1)坛庙建筑的内容2)实例分析重点:了解坛庙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坛庙的类型及其产生机制与设计思想;三、陵墓1)陵墓的演变与形制组成2)实例分析重点:了解陵墓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陵墓规划思想与布局设计手法;第四章宗教建筑(6学时)一、宗教及其建筑演变二、寺庙祠观实例分析1)佛教寺院2)道教祠观3)伊斯兰教礼拜寺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点:理解佛教建筑类型逐步中国化的原因与衍变过程;三、佛塔与经幢重点:了解佛塔与经幢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点:理解塔逐步中国化的衍变过程;第五章住宅与聚落(4学时)一、概说1)住宅型制演变2)住宅构筑类型二、实例重点:分析中国住宅型制演变与住宅构筑类型;难点:理解、掌握各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明清皇家苑囿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风景建设重点:了解明清皇家苑囿和江南私家园林基本特征,风景建设的基本规律难点:分析、理解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及基本处理手法;第七章建筑意匠(4学时)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二、选址与布局三、审美与建筑设计重点: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处理选址与布局的基本手法;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及其审美与建筑设计;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6学时)专题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专题二、大木作专题三、墙壁专题四、屋顶专题五、小木作专题六、彩画重点:分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详部做法特征难点:古代建筑术语的解释与理解;第二篇近代中国建筑(12学时)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4学时)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2学时)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2学时)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重点: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难点:剖析近代中国建筑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所自;优秀个案的理解与分析第三篇:现代中国建筑(1949年至今)(6学时)专题一: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专题二: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专题三: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实验教学(8学时)1.一座传统建筑的解析基本要求:通过实际参观、观察,分析一座古典建筑的形制特点,撰写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具有多根系、多元性2.居住状况:•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洞口背寒风¡ª¡ª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B.C 21世纪——B.C 476年)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一、夏(前21世纪¡ª¡ª前16世纪)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1.历史背景•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胤甲……商在东方强盛•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

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北京建筑简介

北京建筑简介

北京建筑简介
北京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北京建筑体系,包括宫殿、坛庙、衙署、佛寺、道观、民居、陵墓、园林等多种类型。

北京地区最主要的建筑类型是宫殿建筑。

按平面布局可分为:“一轴三路五重城”型、“一轴四路七重城”型。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皇家建筑群(紫禁城)、坛庙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

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并一直发展到封建社会中期的,经历了几千年,为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历代都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建和改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

明清两代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北京建都或迁都。

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1 —1 —。

北京故宫全面解析

北京故宫全面解析

北京故宫全面解析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解析北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沿革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北京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成祖朱棣于1406年开始修建故宫,当时的名称为紫禁城,作为明朝皇帝的居住之地。

明成祖并采用了大量参考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元素,使紫禁城成为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明朝的紫禁城在建设和规模上并不如后来的清朝那样宏伟。

到了清朝,紫禁城才真正发展壮大。

清朝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重修了紫禁城,并将其名称改为故宫。

乾隆皇帝时期,故宫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至今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在乾隆皇帝时期形成的。

二、建筑风格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宫殿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故宫的建筑总体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很大,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区域。

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执政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包括午门、太和殿、中和殿等建筑。

这些建筑均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重檐歇山顶、斗拱和彩画等,在建筑结构和装饰造型上都非常精细。

内廷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区域,包括乾清宫、昭慈宫、咸安宫等建筑。

这些建筑多以庭院式布局为主,形成了精致而宁静的宫廷氛围。

内廷的建筑主体多为单檐歇山顶,整体建筑布局非常精密,突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特点。

三、文化价值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首先,故宫展示了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统治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

其次,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物,如清代的乾隆花瓶、明代的紫禁城画像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故宫还是传统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的杰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室内装饰与装修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 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
官式建筑
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 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
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 民间建筑
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 祠堂、寺观、民居。
北京的规划布局,以一条贯穿南北长达7.5km的中轴线为基 准,构思的核心是使宫殿、御花园居全城核心。
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符合封建礼制的规范。
都城
紫禁城前期部分由南向北,形成7个庭院, 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 两侧。
体系重点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三大殿东西约236m,南北长426m,周围 以廊庑、殿门及体仁、弘义两阁等围成殿庭 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 材最精。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明清时期
01 建筑空间的发展状况 02 建筑装饰 03 家具与陈设
一 都城与宫殿
明清的都城与宫殿,均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 财力、物力和优秀的工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了北京城。明清北京城,以宫城 (紫禁城)为中心,向外为皇城,再向外为内城,为三重城 垣的结构。
红色调剂。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故有 宁静、淡雅的风格,
清代彩画的特点:
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 用原色,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一是退晕,使色 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 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 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本文对《中国建筑史》中的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特点进行了总结。

阅读时长约3min。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着这三者发展不断变化,期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夏商周三代。

这些时期城垣都用夯土筑陈,技术比较原始。

各种区域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

城市居民仍然按氏族关系聚居。

第二阶段:里仿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手工业、商业的崛起、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便于管理,把城市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限制于定时开闭的“市”中,宫殿、衙役占有全城最有利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有吏卒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第三阶段:里仿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棋盘式分割布局形式开始出现,这时“里”和“市”都环以高墙,按时启闭,和汉代无区别,但后期已逐渐放松。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北宋都城卞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在中国沿用1500多年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新建城市。

即原来没有基础,平地起城市。

如先秦时期各诸侯城。

第二类依靠旧城建新城。

汉以后多采用此种。

如西汉旁依秦咸阳旧城;隋紧靠西汉旧都等。

第三类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于此类。

秦-咸阳咸阳宫,秦帝国的大朝正宫,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咸阳位于渭水之北、泾水之南。

秦咸阳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

咸阳宫宫城东西两侧的宫殿建筑中有仿六国宫室建筑,咸阳城西南部有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市场,其东是王室或皇室使用的池苑风景区——兰池和兰池宫。

秦咸阳城已有了集中的商业区,考古发现,市在城南;在渭水河北宫殿区附近,有铸铁、冶铜的作坊和陶窑等遗址,说明当时有为宫廷服务的作坊;居民区位于城南,绝大多数被渭水冲毁,无处可考。

自己总结中国建筑史(带插图)(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

自己总结中国建筑史(带插图)(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一)建筑1. 仰韶文化: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有榫卯)木骨泥墙:西安半坡村、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母系)2.龙山文化: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父系),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辽宁建平县女神像——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二)其他·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祭坛,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

二、奴隶社会时期(前21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一)夏(前2070~前1600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廊院式建筑夏都之一;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未见瓦,“茅茨土阶”。

(二)商(前1600~前104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郑州商城商王仲丁的隞都2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3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已发掘两座庭院式建筑4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商晚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十几米,四出羡道,多殉葬人物·已大量使用“青铜器”,青铜工艺达到纯熟的程度·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载(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岐山凤雏村中国第一四合院(即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二进院寺庙建筑2 湖北岐春出土一处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周礼考工记》·瓦的发明,以上建筑使用瓦、脱离了“茅茨土阶”;陶水管的使用;三合土抹面·有宗教分封,不能僭越(公侯伯子男,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四)春秋(前770~前47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秦都城雍城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秦国雍城宗庙遗址居中为太庙,左右为昭、穆二庙祭祀坑,识别祭祀性建筑的标志。

庙后方亭式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整。

·“高台榭,美宫室”,防刺客、防洪水、供帝王登临之乐·人物:公输班-鲁班·开始修筑长城·瓦大量使用·有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shān jié zǎo zhuō)(dān yíng kè jué)三、封建社会初期(前475~公元581)(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战国(前475~前221)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咸阳市秦咸阳一号宫殿以夯土台为核心,周围木构架环绕的台榭式建筑,有采暖、排水、冷藏、洗浴一层夯土、绕以回廊;二层中为二层主体建筑,西二室、东南一室、东北转角敞厅;绕以回廊·各国国都都很大,齐国为例,南北5公里、东西4公里,有高16m 的夯土台,居民7万户 ·“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木工技术:棺椁有多样的榫卯(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铜板错银“兆域图”(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二)秦(前221~前206)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 1 阿房宫2秦始皇陵墓-骊山陵(未开挖)边长350m ,残高43m 以上;墓东侧兵马俑·秦都、宫殿不遵周礼(跨渭水南北广阔地区,弥山跨谷建) ·秦重要建筑:修驰道、筑长城(三)汉(前206~公元220)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1 长安城第七大城 “斗城”,未按周礼;建于西汉渭水南岸;S=36平方公里,城门12座,5座宫殿,八街九陌,168闾里 2 汉长安南邻出土11座礼制建筑 王莽九庙遗址,仍属土台核心的木构建筑3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代地面以上遗存的建筑有墓前的石阙、墓表、石亨堂、石象生等,另外就是崖墓、砖石墓等中的明器、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间接地建筑形象资料。

北京的紫禁城简单介绍

北京的紫禁城简单介绍

北京的紫禁城简单介绍紫禁城,又称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

紫禁城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它由前、后、西、东四个部分组成,总共有九千余间房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紫禁城的建筑主要由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和雕刻精美的木结构组成,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势。

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居所,也是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在明、清两个朝代,上百位皇帝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政务。

紫禁城内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序,按照官员的职位和级别进行划分,上至皇帝、后妃,下至宫女、太监,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住所和活动区域。

这种严格的分隔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政治体制。

紫禁城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建筑风格。

宫殿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外朝、内廷和后苑。

外朝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包括太和殿、乾清宫、交泰殿等。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的起居之所,包括乾隆花园、储秀宫、养心殿等。

后苑是皇帝休闲娱乐的场所,包括御花园、长春宫、佑芳园等。

紫禁城内的建筑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闻名于世。

建筑物的屋顶上装饰着各种吉祥的浮雕,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彩画,大殿内的悬挂屏风和屏风上都是名家的书法作品。

此外,紫禁城内还收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玉器、字画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丽壮观。

紫禁城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瑰宝,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在紫禁城内欣赏到丰富的历史文化,感受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华美。

同时,紫禁城还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紫禁城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国的古代著名建筑及其历史背景

中国的古代著名建筑及其历史背景

中国的古代著名建筑及其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如今的大量古建筑便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与勤劳创造的绝佳体现。

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还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的视觉享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代中国著名建筑及其历史背景吧。

一、故宫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曾作为22个太子的皇宫,并在清朝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皇宫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故宫建造于明代永乐年间,历时14年,主体建筑群由外至内分别为紫禁城、太和殿和乾清宫。

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现仍然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典范之一。

故宫不仅是古代皇宫,也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二、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位于北京市西北,是中国皇家园林建筑之极品。

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占地面积达到了293公顷,主要由山水、建筑、珍禽、珍花四大景观组成。

颐和园建造历时十九年,始建于清雍正三年,经过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及辛亥革命等时期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其别致、雅致的中式建筑风格,匠心独具的为园林创造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绝美盛景,整个园林建筑堪称一绝。

三、麒麟阁麒麟阁,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南四海子,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奇迹。

它是由极其珍稀的三百余颗芙蓉花的种子组成的,象征着极致的极致。

麒麟阁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为寺庙,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赋予了大量的新意。

整座阁楼,色彩上极其绚烂,金刚石、水晶、琉璃等数百种颜色与不同形状的芙蓉花谱写出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神秘图画。

因其高雅、典雅的造型及其蕴含的深意,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代表之一。

四、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路南端的大雁塔广场上,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佛教建筑之一。

大雁塔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四年(公元648年),由唐代名僧玄奘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用于收藏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

北京紫禁城的介绍

北京紫禁城的介绍

北京紫禁城的介绍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

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原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宫。

永乐十四年(1416年)建成,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面积约72万平方米,房屋9999间半。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称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和“世界十大宫之首”,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前有金水河穿南北,后有万岁山做屏障。

据考故宫在明清时期分为三路:东路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生活的地方;中路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西路是皇帝日常活动和居住的地方。

宫殿的布局和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智慧。

—— 1 —1 —。

中国建筑史参考试题

中国建筑史参考试题

中国建筑史一、简答及绘图题1.石窟的主要类型及其平面图: (1)塔院型(2)佛殿型(3)僧院型2.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3.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

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注:经涂,不是指纵向的路。

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

4.写出中国塔五种主要类型,并各举一实例(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2)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3)单层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代(4)喇[度]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5)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5.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取材方便。

我国古代森林茂密,加之木材易于加工,以及青铜工具及后来铁制工具的使用。

(2)适应性强。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具备很大的消减地震力的潜力。

(4)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且唐宋后采用类似于今天的“模数制”,可同时加工后组合拼装(5)便于修缮和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易于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

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

森林大量砍伐,使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发展前提。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南方,白蚁对木架建筑严重威胁。

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

(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概况:
•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它经历了一个 由兴到衰的过程。
• 明清两代初期,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推行了 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以巩固统治。
• 中期达到繁盛,特别是明中叶后期资本主义 因素出现,及康、乾、嘉盛世,对建筑业发 展起了促进作用。
二、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
明清建筑的成就与特点 1、经济的发展,使建筑业综合实力有很大提
使用梭柱、月梁等。常用弯曲木料作梁架构件。
建筑实例: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
• 广胜寺分上、下两建筑寺实例::上寺在山顶,下寺 在山麓。
• 下寺建筑基本是元代所建,又以其中的正 殿最为典型。广胜寺下寺正殿建于1309年
——减柱法、移柱法 柱子分割的间数少于上部梁架的间数
二、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 年)
永乐四年(1406) 营建北京,到永乐 十八年(1420)基 本竣工,历时15年
金中都
元京
明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加修外 城到明嘉靖四十 三年〈公元1564 年〉筑就。
金中都
元大都
1406-1420
明北京
明1553年
加修外城
辽南京
西直门 阜成门
德胜门 安定门
面远达非洲。元朝政府先后在泉州、庆元(今宁 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南)、温州、广州、杭 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2· 民族、宗教、文化的融合下,出现了一些 新建筑类型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到西伯利亚,南 到3·南从海建,筑西技术南方包面括看今:西对藏宋、式木云构南体,系西进北行至了今简化。 新·疆木,架建东筑北方至面鄂,霍规次模克与海质量。上都逊于两宋,一般 寺喇庙建嘛筑塔加、工礼粗拜糙寺,用传料入草中率土。 社传会统经建济凋筑零技和术木和材艺短术缺增,加不得了不新对的宋因式素木,构出体系 现进行了了一简些化融。合如多减民去族若特干柱点子的和建内筑檐柱斗拱,不再
位于皇城中。
金中都
元大都 明清北京
辽南京
7、明清北京城 明定都南京,并拆除元大都宫室以灭其
王气(元帝逃亡东北,以图复国),改大都为北 平,修复城墙,北墙南迁约五里;为燕王朱 棣封地。1398年太祖逝,朱棣兴师南征,史 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惠帝 允文逊位,1403朱棣(成祖)称帝,建号永 乐。永乐元年(1403),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下诏营建北京。
2、夏、商时期的古蓟城
燕和蓟是商周时期北京地区的两个分封国的名 称,也是有史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名称。周 武王灭商(公元前1046)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分 封诸侯。《天府广记》中记载:“周封召公奭 (shì)于燕,封尧之后于蓟。” 据考证,西周 初年“燕”都的位置在今天北京西南房山区琉璃 河镇的董家林村。而“蓟”城的位置则在今天北 京市区西南部以广安门为中心周围20余里的地方。 蓟城正处于南北交通的要冲,在战略上比燕更为 重要。以后燕国势力不断发展,不仅吞并了东部 的孤竹等国,也吞并了北部的蓟国,由于蓟城的 交通区位十分重要,燕迁都蓟城。《韩非子·有 度》中记载:“燕襄王以河为界,以蓟为国。”
第六节 封建社会后期
• 元 朝 (公元1271年-1368年) • 明 朝 (公元1368年-1644年) • 清 朝 (公元1644年-1911年)
一、元 朝 (公元1271年-1368年)
社会文化背景
• 元初统治中,蒙古统治者南扰,使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 元中叶以后,手工业、商业得到恢复。除官办作坊 外,民间手工业比较发达,行业种类超过前代。
景山
社稷坛 “T”字形广场
太庙
内城 内城周长20千米,共有城门9座,
即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即元代齐 化门)、东直门(即元代崇仁门)、安定 门、德胜门、西直门(即元代和义门)、 阜成门(即元代平则门)、宣武门。
内城形成9座城门景观,即正阳石 马、崇文铁龟、朝阳谷穗、东直铁塔、 安定真武、德胜石碣、西直折柳、阜 成梅花、宣武水平。
明清北京
辽南京
5、金代的中都 1153年新都建成,正式迁都,改称中 都。北京建都的历史从此开始。中都 城是在辽代南京城的基础上,东、南、 西各扩展了三里,北面受河道影响未 扩展。中都分大城(外城)、皇城、宫
城三重。大城呈方形,周长16.5千米。
金代的中都, 1153年定都,1151 年经孔彦舟等规 划设计,将辽南京 扩大,城周长达37 里余;
•宋代理学得到延续和发展,喇嘛教成为主要宗教, 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得到提倡,这就为各种 文化因素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元 朝 (公元1271年-1368年)
元朝建筑特征 1·在城市建设方面: • 刘秉忠与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等,主持营建元
大都。 城它市在繁规荣划盛和况建空设前上出,现继大承都、了杭宋州以、前泉的州城、广市 州规等划闻名经世验界,的是大自都唐市长。 安以来又一规模巨大、 印完度整和元南朝的洋的都各国市地际。;贸西易南交通往阿,拉东伯到、高地丽中、海日东本部;;南西到
神 神武 武门 门
承光门御花园钦钦安安殿殿

坤坤宁宁门门坤坤宁宁宫宫
交交泰泰殿殿

乾清宫

乾乾清清门门

保保和和殿殿

中中和和殿殿

太和殿

太和门
武英殿
文华殿
金水桥
御河桥 午午门门
皇城 皇城位于内城中轴线偏南,皇城范围内有紫
禁城、镇山(清改为景山)、太庙、社稷坛及西苑 (三海)等建筑。皇城周长9千米,四方开门,即皇 城正门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东门东安门、西 门西安门、北门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承天门 前有一个占地11公顷、红墙环绕的“T”字形广场。 广场东西南三面有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 右门,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 门)。“T”字形广场内设千步廊,外侧按“文东 武西”的规制设中央衙署。
高,表现在: • 建筑的数量、质量 • 砖已普遍应用于民居,有能力砌筑万里长城
和遍及全国的州府县砖城。琉璃瓦的质量提 高.
二、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
2、从建筑结构看: • 木构架经元代简化,到明代已形成新的定型体系,
清代以官方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雍正十二年颁 行的《工程作法》) • 随着砖的普及,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筑的无梁殿 (无量殿),如:北京故宫皇史宬、南京灵谷寺 无量殿、苏州开元寺等。 • 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轴线的序列是: (永定门),正阳门,大清(明)门,天
安门,端门,午门,〖前三殿〗太和门, 太和(奉天)殿、中和(华盖)殿、保和(谨身) 殿;〖后三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 (明嘉靖年间〈1523—1566〉时加建,原为 一廊)、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 神武门;景山;鼓楼,钟楼。内城分割为 东半城和西半城。
二、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
3、从建筑设计看:
•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 十三陵都是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 气氛的杰出实例。
• 官式建筑定型化。(《工程作法》列举了 27 种单体建筑的大木作,对斗拱 、装修、石作、 瓦作、彩画作等的做法和用料都翔实地作了 规定)
4、辽代的南京 辽代的南京,又名燕京;位于今北京
西南角,城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 丈;八门。 附注:辽有五个京城
上京 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中京 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 东京 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 西京 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辽代的南京, 又名燕京;位 于今北京西南 角,城周长36 里,城墙高3丈, 宽1.5丈;八门。
明1553年加 修外城
东直门
朝阳门
西便门
东便门
广宁门
宣武门 正阳门 崇文门
广渠门
右安门 永定门
左安门
明嘉靖三十二(1553)年加修外城后,内外
四城规模是: 宫城: 760M× 960M; 皇城: 2500M×2750M; 内城: 6650M×5350M; 外城: 7950M×3100M;
西四牌楼
西直门 阜成门
德胜门 安定门
东直门 朝阳门
宣武门 正阳门 崇文门
明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九门城楼竣工, 各门外立牌楼,城四隅立角楼,深其壕砌以砖 石,并改九门木桥为石桥。
外城 外城于明嘉靖年间建成,全
长14千米,共7座城门,分别是: 东便门、广渠门(俗称沙窝门)、 左安门(俗称江擦门)、永定门、 右安门(俗称南西门)、广宁门(俗 称彰仪门,清道光年间改名广安 门)、西便门。
钟楼 鼓楼
北城
地安门
中 城
东四牌楼
西单牌楼
西城
南城
先农坛
天安门 正阳门
东单牌楼
东城
天坛
永定门
明代分五城,共三十六坊
正黄旗 正红旗
镶黄旗 正白旗
镶红旗
镶白旗
镶兰旗
正兰旗
清朝将内城分为八旗
三、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
全城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楼全长7.5KM,
采取收、放、虚、实,变换手法,形成节 奏,主要的宫殿,都坐落在城市的中轴线 上,景山为全城制高点和内城南北城墙之 间的中点。
正阳门
神武门 御花园
钟楼 鼓楼
景山高50m 神武门
内城北城墙
南 北 城 墙 间 景山高50m 的 中 点
内城南城墙
• 第一:南北中轴线,宫城为全城中心,四面都有 高大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 护城河。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 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 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 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大小6座门7座殿,出神午 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的鼓楼和 钟楼。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 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