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流程(new)

合集下载

集团公司审计部工作流程

集团公司审计部工作流程

集团公司审计部工作流程
会计审计流程(应用于集团公司)
一、收集账户信息
1.会计审计人员应收集有关集团公司的全部财务报表及其他财
务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和审核。

2.根据具体的账户信息,进行记账及填写会计凭证(包括有关各种收支业务的记账及填写)。

二、检查账户信息
1.会计审计人员应对收集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信息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及完整性。

2.检查财务报表的各项科目,对比核对各项发生额,以确保财务报表上的记录准确性。

3.根据会计原则和相关法规等,对各项应收应付款及其他账户进行审核,检查各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三、发现问题
1.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应及时向公司会计人员提出质询,以弄清问题所在。

2.质询结果应进行登记,以便作为本次会计审计工作的参考。

四、填写审计报告
1.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撰写审计报告,以便更详细地反映审计结果。

2.报告中应包括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审计结果,以及审计过
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情况。

3.完成审计报告报送给相关负责人,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内部审计完整流程体系(汇编)

内部审计完整流程体系(汇编)

内部审计完整流程体系(汇编)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对其运营、财务和管理体系的独立评估和监督的活动。

下面是内部审计的完整流程体系。

第一阶段:规划和准备阶段1. 确定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要审计的领域和重点。

2. 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根据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时间表和资源分配。

3. 分配任务和责任:将审计任务分配给内部审计团队成员,并明确他们的责任和职责。

4. 收集相关信息和文件:收集与审计领域相关的信息和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文件等。

第二阶段:数据分析阶段1. 数据采集:收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文件审查、采访关键人员等方式进行。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关键问题和潜在风险,并确定后续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第三阶段:风险评估阶段1. 评估内控制度:评估和测试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弱点。

2. 评估合规性:评估组织是否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3. 评估资源管理:评估组织对资源的管理情况,包括人员、资金和设备等。

第四阶段:问题发现和报告阶段1. 发现问题: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包括财务错误、违反合规规定和资源浪费等。

2. 编写审计报告:将问题记录在审计报告中,包括问题的描述、影响程度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3. 内部沟通和讨论:将审计报告与相关部门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问题的理解和接受,并协商解决方案。

4. 审计报告的最终批准和发布:经过讨论和修改后,将审计报告最终批准,并将其发布给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第五阶段:跟踪和验证阶段1. 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和跟踪组织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2. 进行后续审计:定期进行后续审计,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 验证问题解决情况:核实问题在执行改进措施后是否得到解决,并确认问题是否已彻底解决。

第六阶段:总结和反馈阶段1. 总结内部审计的结果和经验: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和经验,总结得出有关组织运营、财务和管理的教训和建议。

集团内审实施方案及流程

集团内审实施方案及流程

集团内审实施方案及流程在集团内部管理中,内审实施方案及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内审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运作效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营。

下面将详细介绍集团内审的实施方案及流程。

一、内审实施方案1. 内审目标:明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对公司财务、运营、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和合规性进行评估,以及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 内审资源:确定内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内审团队的组建和培训、内审工具和技术支持等。

3. 内审计划:制定内审年度计划,确定内审的重点领域和时间安排,确保全面覆盖和有效执行。

4. 内审标准:建立内审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内审的客观性、独立性和专业性,符合国际内审准则和公司内部要求。

5. 内审报告:规定内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执行情况的跟踪等,确保内审成果的有效传达和落实。

二、内审流程1. 内审计划编制:内审部门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风险情况,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2. 内审调查收集证据:内审人员进行内部调查和收集相关证据,对公司的财务、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

3. 内审分析评估风险:内审人员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内审报告提交审批:内审人员将内审报告提交内审部门领导审批,确保内审成果的客观和准确。

5. 内审报告跟踪执行:内审部门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执行情况的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6. 内审总结反馈:内审部门对内审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包括内审的成果和经验教训,为下一轮内审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内审实施方案及流程,集团能够建立起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营。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监管和合规要求,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对其财务、运营和合规等方面进行独立而客观的评估和检查的一种管理工具。

它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流程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流程。

一、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内部审计开始前,审计团队需要与被审计部门或业务负责人沟通,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审计范围通常包括审计的业务流程、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

审计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以便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团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审计资源、时间限制、风险评估等。

审计计划应该合理安排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并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执行审计测试执行审计测试是内部审计的核心环节。

审计团队根据审计计划,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被审计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验证。

审计测试的内容可能包括数据分析、文件审查、访谈被审计对象等。

审计团队应该根据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测试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分析和评估审计结果在执行审计测试后,审计团队需要对所获得的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析和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审计团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判断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重要性,并将其整理成书面报告。

五、编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的成果输出,是向组织管理层传达审计结果和建议的重要途径。

审计报告应该准确、清晰地描述审计的范围、方法和结果,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结构合理,便于管理层阅读和理解。

六、跟踪和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审计报告发出后,审计团队应该跟踪和监督组织管理层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实施情况。

跟踪和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审计团队可以通过定期沟通、进度追踪和再次审计等方式,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公司内部审计流程

公司内部审计流程

公司内部审计流程公司内部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对财务、运营、风险等方面的活动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控的过程。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建议,从而帮助公司管理层更好地管理业务风险,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

1.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在开始内部审计之前,需要明确审计的对象和目标。

审计对象可以是公司的财务报表、运营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

审计目标可以是发现潜在的问题、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或者提供改进建议等。

2.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审计的时间表、范围、方法和资源等。

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考虑审计的重点和风险,确定审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并确定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和资源。

3.收集和分析信息:在执行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和分析公司的相关信息。

这可以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数据,进行访谈和观察等方式来完成。

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4.进行审计测试:在收集和分析信息之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审计测试来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审计测试可以包括对控制活动的测试、对样本的检查和对风险进行评估等。

通过审计测试,可以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存在缺陷,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5.编写审计报告: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的结果和结论的总结,其中包括发现的问题、评估的风险、提供的改进建议等。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结果,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6.提供建议和监督:审计报告完成后,内部审计人员通常会就审计结果和建议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和讨论,以便管理层能够及时采取行动来改进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跟踪和监督的方式来确保公司采取了适当的行动来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7.审核进程回顾:在一段时间后,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会对之前的审核进程进行回顾和评估。

史上最全内部审计的完整流程体系

史上最全内部审计的完整流程体系

史上最全内部审计的完整流程体系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专业审计师或审计部门对组织内部的活动、过程和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保组织的运营管理符合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帮助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下面是一个完整流程体系的史上最全的内部审计过程,供参考:1.制定审计政策和程序在开始进行内部审计之前,组织需要制定审计政策和程序,明确审计的目的、范围、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划和组织。

2.风险评估和计划审计部门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对象、时间表、资源需求和工作重点等内容。

3.收集背景信息在进行具体的内部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收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背景信息,包括组织的结构、控制制度和流程等,以及过去的审计报告和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4.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根据审计计划和收集到的信息,审计师需要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和目标,明确要审计的对象、时间段和要达到的审计目标。

5.进行现场审计现场审计是审计的核心环节,审计师需要进行实地访查、采集证据、检查文件和记录等,以评估组织的控制措施和运营过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数据分析和比较审计师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数据分析可以借助专业的审计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等。

7.风险评估和问题识别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审计师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问题识别,确定组织内部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判断其严重性和影响程度。

8.编写与发现的问题相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师需要将发现的问题和评估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详细描述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控制措施。

审计报告应包括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影响评估和改进措施等。

9.提出改进建议和控制措施审计师需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和评估结果提出改善措施和控制建议,以帮助组织解决问题和提高管理效率。

改善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新的流程和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等。

[方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方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方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审计立项与授权 (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一、审计立项与授权! Z, w2 C/ G- t) B- h$ a% T(一)审计立项3 d) z5 Y; n. [$ {, U7 P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1 T- |! m3 |" X: M8 Z% M+ h / `) M6 v6 b) R9 q, V5 N/ l; F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1、集团法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 X# h" z2 i$ |2、由集团总经理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 J" u3 q, U5R/ A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 N9 t2 f; W4 r r/ {; Q9 _(二)审计批准与授权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法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与授权。

! X, y* Q1 E! R二、审计准备; m6 c* C6 t$ l在确定内部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 O2 y; B; F5 f(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 |$ L* ~. Y$ W4 V, Z, \. e# l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n2 z# `- _- t# C3 k( g!J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

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流程

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流程

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流程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为了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经营过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独立、客观的审查活动。

它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审查,旨在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独立的、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经营效益、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

第一步: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内部审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审计的目标通常是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审计的范围可以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

第二步: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是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审计方法和工作程序等细节。

同时应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重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第三步: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审计人员需要通过采集、分析和评估一系列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来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采集证据的方法包括文件检查、访谈、观察、抽样等。

第四步:分析和评估审计结果分析和评估审计结果是为了确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否存在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审计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第五步: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审计人员需要编制审计报告,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

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价、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建议的改进措施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准确、客观、全面、具体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第六步:跟踪和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还需要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审计人员应跟踪和评估企业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总结: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评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公司内部财务审计流程与内容

公司内部财务审计流程与内容

公司内部财务审计流程与内容公司内部财务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或独立的内部审计团队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公司内部财务审计流程和内容:1. 审计策划阶段:-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范围,确定审计的重点和优先级。

- 制定审计计划: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表、资源分配和所需的审计程序。

2. 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 收集财务数据:收集公司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趋势和潜在的风险。

3. 内部控制评估阶段:- 评估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产保护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 发现风险和弱点:确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和弱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审计测试阶段:- 进行审计测试:根据审计计划,进行各项审计程序,包括抽样测试、核对账目和确认交易等。

- 检查凭证和支持文件:核查财务记录和交易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确认资产和负债:确认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存在和准确性。

5. 发现和报告阶段:- 发现异常情况:根据审计测试结果,发现任何违规、错误或潜在的风险。

- 编写审计报告:撰写内部审计报告,总结审计结果、提供发现的异常情况和建议改进的措施。

- 提供建议:向管理层提供改进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建议。

6. 跟踪和监督阶段:- 跟踪改进措施:监督和追踪管理层对审计报告中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 定期审计:进行定期的内部财务审计,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活动符合法规和内部控制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内部财务审计的具体流程和内容可能因公司规模、行业特点和监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上述流程仅为一般性的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公司的需求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起草说明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起草说明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起草说明篇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new)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了规范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保障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公司各级管理部门使用客观、真实、有效的经营管理信息提供合理保障,保证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活动按照集团公司的经营方针、政策进行,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提高绩效。

根据《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及集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2条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进行的一种独立的咨询、评价、控制和监督活动。

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评价公司各级组织经营活动及目标实现、内部控制建立执行、资源利用状况等,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建议,协助、监督管理人员认真地履行职责。

第3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有效地控制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规避经营风险,增加公司价值。

第4条集团公司本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依照本制度接受审计监督。

第5条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它独立于子公司、公司分支机构和部门来发挥作用。

第6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本制度有关规定,其责任是对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承担审计责任,不承担会计责任和经营责任。

内部审及人员不得审查自己过去曾负有权力和职责的任何活动。

第2章机构设置及职责第7条授权经营企业中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所属单位较多的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其他业务较少的企业,可以设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8条集团公司设置的内审部门为法审部,受集团公司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集团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和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所设的内审部门,受本单位负责人和集团公司法审部的双重领导,业务上以集团法审部领导为主,行政上服从本单位领导,要对本单位领导及集团法审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9条公司法审部为公司内部审计的常设机构,代表公司实行审计监督。

2.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流程(new)

2.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流程(new)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为充分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内部审计任务,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业务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审计人员应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按流程规定遵照执行。

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审计工作可按以下操作流程进行实施。

一、审计立项与授权(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1、集团法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集团总经理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批准与授权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法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与授权。

二、审计准备在确定内部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资产的完整和利用情况。

5)工程项目的预(概)、决算情况。

6)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可控性和效益性。

7)对法律、法规及政策、计划的遵守、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背景资料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当审计对象为集团子公司、职能部门时,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情况、管理人员相关资料、定期的财务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和预算资料等。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细讲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细讲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细讲解内部审计是指机构或组织内部对其经营、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独立的、系统的、连续的审查,以发现并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过程。

下面是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详细步骤:一、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了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在开始审计之前,审计员需要与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沟通,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二、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人员的分配、审计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层的关注点以及现有的法规和法律要求。

三、开展前期调研:在实际开展审计之前,审计员需要进行前期调研,了解组织的业务运作、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情况。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文献查阅、采访相关人员、观察业务流程等。

四、执行审计程序: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员将依照审计计划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流程检查、文件审查、系统测试等。

通过收集证据来评估风险控制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五、发现问题并制订建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员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内部控制缺陷、违规行为、资源浪费等。

审计员需要分析问题的影响和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运营效率。

六、编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过程的正式成果。

报告应包括审计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需要准确、客观地反映审计工作的结果,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管理层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情况。

七、沟通和反馈:审计报告完成后,审计员需要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和反馈。

通过与管理层的讨论,审计员可以解释报告的结果和建议,并回答管理层的疑问。

沟通和反馈过程中,审计员还可以了解管理层对报告的回应和行动计划。

八、跟踪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持续改进和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审计员需要跟踪审计结果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调整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内部审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其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估和监督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审计对象:内部审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审计对象。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需要优先审计的领域和过程。

审计对象可以是具体的项目、部门,也可以是整个组织。

2.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后,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该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审计对象的管理层进行沟通,确保审计计划符合其需求和期望。

4.分析评估: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一步骤旨在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如数据分析、流程图等,来辅助分析和评估过程。

5.制定审计程序:根据对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该明确审计的重点、方法和技术,并确定审计的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6.进行审计实地工作:在制定完审计程序后,内部审计部门开始进行实地的审计工作。

这包括与相关人员面谈、检查文件和记录、观察实际操作等。

审计实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确认审计对象的控制效果,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7.编写审计报告:在完成审计实地工作后,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地总结审计的目标、方法、结果和建议。

报告应该以及时、准确、客观的方式呈现审计结果,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8.提供审计结果: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对象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

审计结果可能会引起一些有关方的不满和争议,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协商,解决潜在的分歧和冲突。

9.跟踪审计进展: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跟踪和监督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

这包括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审计报告的反馈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如果发现改进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进行跟踪审计,并向组织的高层管理层报告。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其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和审计的过程。

内部审计流程是指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部审计流程的具体内容。

首先,内部审计流程的第一步是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在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明确审计的重点和范围,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接下来,是制定审计计划。

制定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人员配备、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然后,是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包括财务报表、业务记录、内部控制文件等,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接着,是实施审计工作。

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审计计划和方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包括对财务、业务、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和评估。

随后,是编写审计报告。

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人员需要编写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以便组织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最后,是跟踪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流程的最后一步是跟踪审计结果,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及时落实改进措施,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流程,需要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只有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流程,才能够为组织提供可靠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估,为组织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完整版)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图

(完整版)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图

No 征求意见反馈
yes
3
(三)工程审计流程图
董事会
审计部
审批
中介机构
同意立项
审批 制定项目审计方案
是否需要委托 中介机构协助
工程审计立项 成立审计小组 或指派审计专员
审前调查/了解 要求提供协助
自行审计监督 联合审计监督
实施跟踪审计 /参与项目实施过程
制定受托工程 项目审计方案
审批
审定后上报
对初审资料 实施审计
Yes
No Yes
施工工程结算审计
跟踪结算审计
出具工程结算 核定书
出具工程 结算审计报告
工程项目审计总结
被审计单位 工程立项申请
施工单位
纳入年度预算 的工程项目
制定工程实施 方案和时间计划
提供资料 和必要协助
组织项目的 邀请/招标/评标
受邀投标
确定中标单位 发布中标通知
甲供材采购/提供 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审核工作
No
底稿复核
yes
审计发现问题汇总
No 复核
yes 复核
No
yes 审批
追加审计程序 或替代审计程序
整理审计工作 底稿
编制审计报告 (初稿)
编制审计报告 (正稿)
正式审计报告
完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鉴证
审计结果交换意见书
No 外勤审计终结
对审计结果予以确认 yes
追加审计程序 征求意见
发布审计报告
提议召开 审计委员会会议
整改/签发会议纪要
审批
适当后续审计检查 通报后续审计结果
按会议决议制定 审计督查方案/下发 审计督查通知
落实审计报告内容

集团内部审计(稽核)工作程序

集团内部审计(稽核)工作程序

集团內部审计(稽核)工作程序集团内部审计(稽核)工作程序是为了确保集团在运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实现业务目标,保护集团资产和利益,提高内部控制效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议,从而为集团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支持和保障。

以下是集团内部审计(稽核)工作程序的详细步骤:一、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收集有关集团各个业务单位的信息,包括业务流程、风险评估、内部控制、会计规定、业务目标;其次,需要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审核重点、时间表和监测方法;最后,将审计计划提交给集团高管和董事会审批,确保审计计划符合集团目标和法规要求。

二、实施审计计划在实施审计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内部审计基础设施建设和团队建设,包括审计方法学和技能培训、审计流程和工具建设、审核程序和报告编写等。

实施审计计划时,需要执行以下步骤:1、与业务单位沟通审计师需要与各个业务单位的主管和员工沟通,了解业务流程、内控制度、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等。

同时,审计师应告知业务单位的主管和员工审计的具体目的和内容,以获得他们的配合和理解。

2、采集证据审计师需要采集与业务流程、内控制度、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等相关的证据,包括文件、凭证、数据等。

在采集证据的过程中应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可信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3、分析和评估证据审计师需要对采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业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财务报告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等,同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4、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师应将审计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业务单位的主管和集团高层管理人员。

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发现、建议改进的措施和时间表、内部控制状况、经济影响、风险评估等内容。

三、对审计报告跟踪追踪对于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跟踪追踪,检查业务单位是否已经采取措施改进,同时对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审查。

四、内部审计成果评价和反馈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审计工作本身的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并从所提交的审计报告中获得反馈,以改进审计程序和提高服务质量。

集团内部审计操作步骤及说明

集团内部审计操作步骤及说明

集团内部审计操作步骤及说明第一篇:集团内部审计操作步骤及说明集团内部审计操作步骤及说明集团内部审计实施过程是一个严密谨慎的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要按设定的步骤,统一严格实施。

内审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现总结如下:第一步:确认审计重点1、审计部经理汇同分管领导、内审人员共同对运营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了解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环节。

2、根据风险分析总结归纳,按风险的高低或领导关注的项目进行总结,确定审计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步:制订工作方案1、制订方案按照分析总结出来的风险要点及审计内容,对整个审计过程形成一个可执行方案。

方案包括审计的项目、内容、步骤及每个项目检查所需要的时间、人员等。

审计部经理对工作计划要进行初步审核,对计划的可行性负责。

2、审批方案审计工作方案呈送上级主管审核、总经理审批,未获上级主管领导批准的,则重新修改,直到获得批准实施。

第三步:实施审计作业1、下发审计通知(1)审计部根据工作计划向主管领导作实施计划请示,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行文下发检查通知(专项审计项目除外)。

(2)公司高层领导(总经理)指示对某个项目要专项检查的,审计部将批文转交相关部门下发检查通知,请被检查单位给予协助与配合。

2、协助内审工作被检查单位要认真执行内审工作制度,积极协助和配合审计检查,提供相关材料,材料务必真实、全面,不可缺少或有隐瞒,要随时回答审计人员的疑问,做好后勤服务。

3、实施审计过程内审人员审计时查阅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等文件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询问,比较实际业务活动的运行是否与相关的内部控制相符合,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4、收集、记录审计资料(1)内审人员对存在风险和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进行调查取证,复印有关文件、资料、凭证。

(2)列出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详细说明不合理项目或错误数据,由被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当场分析、讨论如何避免和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为充分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内部审计任务,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业务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审计人员应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按流程规定遵照执行。

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审计工作可按以下操作流程进行实施。

一、审计立项与授权(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1、集团法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集团总经理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批准与授权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法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与授权。

二、审计准备在确定内部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资产的完整和利用情况。

5)工程项目的预(概)、决算情况。

6)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可控性和效益性。

7)对法律、法规及政策、计划的遵守、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背景资料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当审计对象为集团子公司、职能部门时,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情况、管理人员相关资料、定期的财务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和预算资料等。

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主要指其立项、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

如果在以前年度实施过内部审计,则应调阅以前的审计文件,关注以前的审计发现及审计对象对审计建议的态度。

(三)成立审计小组并确定审计时间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审计部门应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成立审计小组,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审计小组成立的同时,应初步确定审计时间,包括审计开始的时间、外勤工作时间、审计结束及审计报告的提出时间。

(四)准备初步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说明审计目标、范围和具体进行的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记录。

审计方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由审计负责人初步制定,并在审计工作实际进行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被审计单位背景资料不全或实施突击性检查等情况下,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审计方案。

(五)计划审计报告的提交方式、时间和对象(六)发出审计通知书在审计前,审计人员应通知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的时间、审计目标和范围,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准备相关的文件、报表和其他资料、告知需要配合的相关事项。

在经授权实施突击审计的情况下,审计部门可不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

以上为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完成准备工作后,审计工作即进入外勤工作阶段,主要包括步骤(三)、(四)、(五)、(六)。

三、初步调查(一)审计座谈会审计开始前,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召开审计座谈会。

了解基本情况,说明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以及审计中需要提供的各种资料和需要协助的范围等。

(二)实地考察审计人员应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地点、设备、职员及业务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获得感性认识。

(三)研究文件资料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及实地考察过程中得到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进行查阅、研究。

(四)编写初步调查说明书初步调查完成后,审计人员应编写简要的初步调查说明书,概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初步调查的实施情况。

四、分析性程序及符合性测试(一)分析性程序(比较、比率和趋势分析)审计人员应根据财务报表和有关业务(项目)数据计算相关比率、趋势变动,用定量的方法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或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

主要的分析、比较包括: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年度内各月份数据的比较及趋势分析;年度间数据的比较及趋势分析;账户间关系分析;财务和经营比率与前期、同类经营机构的分析比较;审计人员通过比较和分析各项指标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引起充分关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更详细的审计程序来审查重点领域。

(二)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设计的恰当性审计人员应采用绘制流程图、文字说明等方式描述被审计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人员应在认真研究、分析被审计单位现有内部控制系统的相关制度、规定等文件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恰当性进行评价。

(三)初步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1、审计人员可采用内部控制调查表或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获得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2、审计人员可采用对经营活动进行“穿行测试”或小样本测试的方式,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

“穿行测试”是审计人员针对关键控制点,选取一定的交易和经营活动进行程序测试或文件测试(根据组织的记录来追踪选定测试项目的整个过程)。

小样本测试是选择较少的样本量对选定项目进行测试、复核,以测试真实性,了解经营活动或项目实施的实际处理是否与预期一致。

3、研究信息系统的控制制度、进行信息系统的相关测试。

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涉及到被审计活动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保管各个环节。

尤其是集团各下属企业和部门的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恰当性直接影响其资金、资产安全及财务信息等的准确、完整性。

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进行全面熟悉与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测试。

4、分析重大风险领域,确定重点审计的范围及方法。

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描述和测试后,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初步评价,评估风险,确定控制薄弱环节以及审计的重点。

五、实质性测试及详细审查(一)实质性测试及详细检查实质性测试及详细检查是在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详细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

(二)审计证据的收集及判断审计人员应收集充分的、可靠的、相关的和有用的审计证据(包括文件、函证、笔录、复算、询问等),进行审核、分析与研究,形成审计判断。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加总相关明细账户余额与总账余额比较核对二者是否一致。

2、运用统计抽样,抽查会计记录,从凭证到账户。

3、巡视库房,抽查清点库存物品等账面存货,确定存货的保管情况以及存货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及计价的准确性。

4、清查固定资产,确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增减值情况。

5、盘点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确定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及账实核对情况。

6、函证主要往来账户余额,选取无法函证或未取得回函的重要账户实行替代程序,确定往来结算的准确性。

7、审核收费系统的收入日报表、商品销售日报表、现金收入日报表,交叉核对并与系统核对一致。

8、审核各类经济合同,对重要合同签订的招、投标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与评价。

9、审查工程的预、决算资料,复算工程量,确定工程支出的合理性、准确性。

10、检查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与发票、入库单、付款支票是否一致。

11、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审查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折旧计提的正确性等。

12、检查涉税项目,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13、审核费用的发生情况、审批手续,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14、其他审计程序六、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初步调查、符合性测试和详细审查,收集适当的、有用的及相关的审计证据,并通过分析与评价形成审计发现,并提出适当的审计建议。

(一)审计发现审计发现应包括事实、标准及期望、原因及结果。

事实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的实际情况、相关问题。

标准及期望是指评价这些问题所依据的相关政策、规范、考核目标、预算指标等。

原因是审计人员分析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标准产生差异的原因。

结果是指实际情况与标准产生差异造成的影响及相关风险。

审计人员应用书面文字、相关图表等详细阐述相关的审计发现,审计人员成文的审计发现应有相关的审计证据来支持。

(二)审计建议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内部控制情况及相关的审计发现提出具体的、适当的审计建议,以利于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七、审计报告(一)审计复核与监督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底稿及收集的相关证明资料进行详细的复核,并对审计人员实施的相关审计程序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

(二)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并编写意见交换稿1、外勤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对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及收集的相关文件、报表、记录等证据资料及时整理、归类。

审计人员应根据统一的标准对审计工作底稿及证据资料编制索引号,以便查阅。

2、召开退出会议前,审计项目负责人应编写详细的意见交换稿,也可以编制审计报告初稿代替。

意见交换稿应简要说明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实施的审计程序,并对具体的审计发现和初步的审计建议进行详细阐述。

(三)交换意见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包括重大问题的沟通及退出会议上的意见交换。

1、重大问题主要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正在进行的重大违规或对集团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被审计单位马上采取相关的措施。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所发现问题的实质及影响,确定沟通的对象,并报集团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2、召开退出会议,就相关审计发现与审计建议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外勤工作结束前,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召开退出会议,就意见交换稿上的相关问题听取被审计单位的解释与意见,并详细记录。

双方应在意见交换书上签名确认。

对在有关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可由被审计单位进行书面陈述并交与审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审计发现与建议一齐归档,以便查阅、分析。

(四)编制正式审计报告外勤工作结束后,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及时编制正式的审计报告。

正式的审计报告是在意见交换稿的基础上根据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结果,正式编制完成。

审计报告应用简捷、扼要的文字阐述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人员执行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结论,并适当地表明审计人员的意见。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建议的看法,也可根据需要包括在审计报告中。

(五)审核并报送审计报告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对审计报告及相关的审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核,确认后正式报送给集团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并对审计结果进行简要的口头汇报。

法审部也应将经批准的审计报告送与被审计单位并确认其已收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