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

合集下载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知青文学可以追溯到毛泽东时期,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以城乡青年知识分子的故事为素材,以青年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英雄气概为主旨,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改革实践、人生探索等方面的努力与困难。

一、知青知青一词源于英文“knowledgeable youth”,指的是60年代末新中国反映社会现状,用实际行动参与社会革命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

他们来自城市,也来自农村,涌进大城市,他们开辟了新中国知青文学的道路。

二、新中国社会新中国社会是指新中国在毛泽东时期形成的社会。

新中国的社会状况主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局限,不同的社会团体和社会阶层意识形态倾向各异,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地发生。

新中国知青文学用自身生活经验描述了社会变迁和当时社会的许多矛盾状况。

三、知青文学代表作新中国知青文学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长恨歌》、《活着》、《红拂夜奔》等,这些作品描述了青年知识分子在改革实践、探索人生道路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和失败。

《长恨歌》以哲理的文学语言讲述了社会的悲剧;《活着》以乡土文学的散文形式,展示了一个年轻人改变命运的过程;《红拂夜奔》描述了一个女主人公找到自己理想的追求,克服重重困难而成功的故事。

四、“知青文学”概念知青文学从政治、社会、文学等方面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即“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学成果”。

它具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新青年形象的特点,这种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新中国的发展过程。

知青文学反映出真实的青年生活,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青年故事。

五、知青文学的意义知青文学反映的是毛泽东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在实现理想、改变命运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它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社会的动态,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还坚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伤痕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审美差异

伤痕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审美差异

伤痕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审美差异
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审美取向上存在一些差异。

伤痕文学是指描写文化大革命中人们在政治运动中遭受伤害、挫折、痛苦等种种创伤的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个人遭受的苦难以及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

它通常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通过透露作者亲身经历、反思与表达痛苦的细节来引起读者共鸣。

伤痕文学作品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悲惨,并对当时的思维方式、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知青文学则是指以描写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的经历和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多以亲身经历为依据,表达了知青们在农村生活、劳动和思想觉醒中的情感变化、人生追求及思想反思等。

知青文学作品追求真实、生动的叙事方式,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与特定时代背景相结合,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青年一代的独特命运。

审美差异方面,伤痕文学强调对历史的回忆与批判,呈现了政治运动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将个人痛苦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抨击与反思。

而知青文学更注重个人成长与经历,在描写知青们的艰辛生活的同时,也关注他们个体的成长、情感变化和价值观的塑造,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流派都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形式,它们的审美差异主要源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经历。

同时也要强调,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而宽容的,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其中的价值。

浅谈知青文学

浅谈知青文学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

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

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

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

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

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

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

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

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

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

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

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知青文学PPT课件

知青文学PPT课件
知青文学
梁晓声与张承志的小说
• 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
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批评界对它的
使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
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
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
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与“伤痕

•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 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 镇温泉寨。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 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 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 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 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 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 《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 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 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任教于北京语言 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验和阐释的多向性。
• 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 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 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 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 泪》,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 天的童话》,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 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血色黄昏》 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 恨和悲哀。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6、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

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7、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是文学史上凝重的印记,它以上山下乡时期的千百万知识分子为主人公。

作为80年代初期出现的文学形式,知青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为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唱出了一曲又一曲真诚的赞歌。

在世纪末的风云变幻之中,是梁晓声以及更多的知青文学作家仍然高擎着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继续呼唤新的理想。

在梁晓声的全部作品中,知青文学只占了十分之一的比例,却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的最深的痕迹。

作为一个高产作家,梁晓声以知青的上山下乡作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知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曾经亲身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从最早的《今夜有暴风雪》到后来的《雪城》,梁晓声在自己的每一部知青文学作品中都倾注了对知青的特别关注,尤其是他笔下的知情命运,更是多样而又复杂,醒目而又深刻。

一、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命运(一)共同遭际梁晓声的知青作品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作品通过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来真实、动人的展示了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严格的来说,知青的命运包括下乡时的命运和返城后的命运。

在梁晓声的所有知青文学作品中,可以将知青的命运普遍分为四种类型。

这四种命运分别概括为死、留、返城后失业或者不顺和返城后顺利。

稍微归纳一下,这四种类型的普遍命运又可以再划分。

这四种命运中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两种命运属于知青下乡命运;后两种命运属于知青结束下乡返城后的命运。

下面就结合作品里体现出的种种原因分析一下这四种命运。

1、乡下时期的两种命运形态第一种:死。

所谓“死”,就是指知青在下乡的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死了。

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在下乡的过程中稳定下来,又没有坚持到运动结束,这种命运往往是知青最惨的结局。

知青的死也分好几种。

有的死得很干脆,很冤,也可以说是死于非命。

这种死在很多作家的知青文学作品里面都可见到。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3、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4、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

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

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同意撤销《纪要》。

5、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王安忆、张承志是知青文学还是反思文学

王安忆、张承志是知青文学还是反思文学

王安忆、张承志是知青文学还是反思文学王安忆、张承志是知青文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知青”却早已成为一个经典的主题不断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

尽管与“知青”有关的文学作品至今不绝,但文学史上“知青文学”的所知却远为狭窄:一般认为“知青文学”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知青”的遭遇,也包括他们返城后的人生道路。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曾以“知青”为表现对象的作家大有人在,如韩少功、王安忆、史铁生、张炜、张承志等等,但后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转向了更为复杂的创作主题,因而难以将其命名为“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的叙事呈现出体验与阐释的多向性。

随着自身遭际的变化,人们对知青生涯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使得知青文学更显复杂:有的渴望成为一代人的青春立言,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如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有的惋惜逝去的青春年华,如老鬼的《血色黄昏》;有的书写插队生活的温情和诗意,怀念淳朴的乡风民俗,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的直面回城之后的迷茫和隔膜,思考今后的人生之路,如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

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知青作家,梁晓声的作品努力赋予知青生涯以崇高意义,这在他的代表作《今夜有暴风雪》中尤为突出。

在北大荒度过的漫长知青岁月使得梁晓声对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尤为熟悉。

《今夜有暴风雪》中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

小说集中描写了一个暴风雪之夜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上级下达了知青返乡的政令,而团长马崇汉试图封锁消息,将800名知青扣留在北大荒,以便为北大荒留下春耕的劳动力,以此来向上级邀功,得到从农场调回部队的机会。

在为此而召开的会议中,政委孙国泰、排长曹铁强为此据理力争,而在会议室之外,知青自发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团部说理。

暴风雪袭来,仓库着火,知青们又去奋力救火。

战士刘迈克为了阻止趁乱抢劫银行的歹徒而被刺身亡,首次站岗的裴晓云则因故冻死在岗位上。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浅谈知青文学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浅谈知青文学,欢迎阅读。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

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

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

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

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

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

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

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

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

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

3、知青文学

3、知青文学

教书先生梁晓声
梁晓声知青小说




知青生活:反映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北大 荒垦荒开拓战斗的人生历程 完美英雄:塑造了一批在荒谬的年代却体现了 自我人生价值的奋进青年形象 理想主义:一方面,表现并赞美在特殊时代大 潮中青年人浪漫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拼搏 奋斗(高昂悲壮);同时,又感叹这种乌托邦 式理想的逐步暗淡、消失与瓦解(困惑迷惘) 风格特征:粗犷浓烈、沉郁悲壮
第四节 知青文学
(1980~ )
一、知青小说概述


主体: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主题:描写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返城之后 的生活道路与情感经历等 作家: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 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 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王安忆、铁凝
知青小说主题分类
1、控诉残酷的文革岁月,描述青春信念被埋葬的 痛苦,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以及追悔往事的 悲情。(卢新华) 2、描写知青返城后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 (王安忆) 3、重新续写知青生活的热情、真诚、牺牲精神与 强烈的责任感。(梁晓声)
山东荣成人, 1949年生于哈尔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1968年中学毕业插队到北大荒, 1974年被所在工厂推荐到复旦中文系读书。 1977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辑, 79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
“北大荒小说”
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 《死神》 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 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 影》《雪城》《年轮》;《浮城》《伊人伊人》 《欲说》等 代表作:《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父亲》《雪城》等
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意义
1、描绘了神奇瑰丽的北大荒 的独特风情 2、隐含了古老的善与恶的道 德较量 3、再现了爱与死的永恒母题 4、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痛苦记 忆与一代人的青春梦想

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
有人总结知青文学的三大主题是: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这倒是可以基本概括大 部分回忆录,但远远不能概括知青的文学作品。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是仅仅表现这三大主 题的。有人认为知青回忆录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很多知青不满意知青文学对知青生活的歪曲。 这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回忆录可能有记忆误差,严肃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倒 可能更真实,更本质,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知青生活。但总的说来,已发表的知青文学作 品中比较有份量的长篇不多。表现插队生活的文学作品数量相对来说远远不足。当年有百分 之八十以上的知青插队,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知青去农场。但比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写 农场知青的,《青春无主》却开拓插队知青生活文学作品新的篇章。 最新发展
知青小说 (特别是文化背景不同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层面,人在普通环境中不易暴露的弱点等等。 知青的经历有共同之处也有大量的不同之处,为人生提供了种种启示。知青因为自己那段非 同寻常的经历也对人生有某种深刻的认识。因此,不论知青群体是否在历史,社会上起重大 作用,知青文学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笔者即将完成的研究知青文 学的英文论着,就是着重挖掘知青文学在人文方面的意义。 7 最新发展 编辑
韩少功: 月光二题(短篇) 西望茅草地(短篇) 爸爸爸(中篇) 岁末恒河 性而上的迷失 时间的作品 强奸的学术 老狼阿毛
张抗抗: 《赤彤丹朱》 《张抗抗》 《沙之聚》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 《情爱画廊》 《永不忏悔》 《张抗抗知青作品选》
张辛欣: 《在同一地平线上》
铁凝: 永远有多远 《遥远的完美》《玫瑰门》《大浴女》:《草戒指》《女人的白夜》
知青文学的最新发展是 2000 年九月出版的《中国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六本非虚构长篇著 作。其中《羊油灯》和《落荒》实际上是自传体小说,两部书写的是在同一地点插队的同一 拨人。《落荒》中第一次出现了知青野心家的形象。《无人部落》和《狼性高原》写青海兵 团的知青,也是以前知青文学中从未涉及的。纪实小说《泣红传》写文革前下乡知青在文革 中的经历。《审问灵魂》是知青作家根据别人经历写的纪实小说。这套书还在不断扩充充发 展,第二批书的质量更高。这套由著名知青编辑岳建一策划编辑的丛书,对推动知青文学的 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青文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套书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 烈反响,使知青文学再度引起人们注意。并且这套书的继续发展也鼓励知青中的非专业作家 从事知青文学的写作。有强烈使命感的岳编辑特别强调这套书的历史、政治意义。他希望知 青文学真实反映历史,在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和自我反省的基础上为重铸民族灵魂而作出贡 献。这套纪实文学丛书虽然着重再现历史和当时的政治文化,但其意义远远超出历史、政治 的范畴。因为文学作品与历史书不同,是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并着重反映人的思想感情。 这套丛书中的一些著作相当深刻地表现出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矛盾性。也表现出知青对上 山下乡那段经历的复杂感受。 长篇知青题材小说《青春无主》这是一部以散装知青(区别于梁晓声、叶辛等写集体户知青)。 《青春无主》突破了知青文学 中青春无悔知青文学的套路,这代知青文学已开始了对知青 这代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文革,对红卫兵运动,对农村、社会、国家,以及社会历史进程的反 思。 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内 容和感情体验。经过岁月沉淀,知青文 学的思考更为深刻。

知青文学的来龙去脉

知青文学的来龙去脉

知青文学的来龙去脉知青文学的来龙去脉知青研究洪子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当代文学研究界对“知青文学”倾向于作这样的理解,即由具有知青身份的作家所写的有关“文革”期间知青生活(及其延伸)的作品。

这里的认定,结合了题材的因素,也有写身份的条件。

郭小东在《中国知青文学史》这部著作里,为“知青文学”重新定义。

他提出的要点是,在作家身份上,也包括“非知青”作家的写作;在时间上,不限于“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也包括50年代初以来的“回乡”知青的生活。

他突出题材在定义“知青文学”时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知青文学史》强调“知青文学”的题材维度,他的依据和意义在于,有助于了解这一题材创作在主题、形象、艺术方法上的“来龙”和“去脉”,也可以通过不同身份作家同一题材的比较,深化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认识。

另外的积极意义还在于,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标准方面的原因,过去谈论“知青文学”大多只关注“文革”后作为政治、文学反思的那部分创作,而“文革”期间或更早时间“正面”的、肯定的叙述,却被有意无意遗漏。

郭小东这一扩大“知青文学”边界的处理,提供了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以达到有效把握这种曲折多变的历史进程的可能。

郭小东是“知青”出身,“文革”期间在海南岛插队落户七年。

80年代以后,他既是作为社会运动、也作为文学潮流的“知青”问题的研究者,又是有影响的“知青文学”作家。

他写了不少这一题材的诗、散文、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中国知青部落》广为人知。

“身份”上的这种重叠交错,让他具有他人不一定能具备的素质,这就是在研究中亲历者体验的加入,以及对知青文学所折射的一代人的精神状况的重视。

知青生活的经历,为他的把握、感知提供旁观者不可能得到的条件。

郭小东在发挥他作为历史亲历者优势的同时,也坚持了节制和距离。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贯穿全书的基调;努力呈现历史复杂的真是面貌,不将历史记忆在集体化过程中空心化,成为无物的滥调;也警惕个体经验在自我修饰的推进中不断放大苦难,夸张崇高激情,深陷于自怜和自恋罗网的趋向。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浅谈知青文学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

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

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

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

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

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

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

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

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

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

“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知青运动,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大量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城市到农村、山区、边疆去接受“再教育”。

知青文学,则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和反思。

知青运动是一场特殊的历史实践,它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和人口的激增,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而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却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起了知青运动,旨在通过将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

然而,这场运动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许多知青经历了身心磨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对于社会来说,知青运动对农村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

知青文学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记录和反思。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绘了知青们的生活、情感和思考,反映了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知青文学的主题多样,包括对青春的回忆、对苦难的承受、对命运的抗争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知青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一代人的坚韧和勇气。

尽管面临困境,知青们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知青运动的局限性。

这场运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强制性。

在追求国家发展的同时,个人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因此,在评价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

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人们,理解他们的选择与困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 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 镇温泉寨。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 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 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 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 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 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 《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 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 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任教于北京语言 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小说《这是一片神 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 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 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
作品题材:
• 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 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 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 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 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 品。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 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 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 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 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 实风格。

自传色彩
• 与50年代遭受挫折的“复出”作家相似,知 青文学也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 和“复出”作家一样,特殊的,与国家社会 政治密切关联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觉得表现自身 的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不同的是,50年代反右派运动的受难者,在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公众心目和自 我意识中,他们被当作“文化英雄”看待。而 “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不 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却是可疑和模糊不清 的。这是推动知青那种持续不断为一代人的青春 立言的动力。
• 第四阶段: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转向非知青 题材,但是知青文学并未断档,反而有更多长篇问世和有 特点的中篇,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 内容和感情体验。经过岁月沉淀,思考更为深刻。主要作 品: 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 赵维夷《老插春秋》 芒克 《野事》 米琴《芳草天涯》 刘军《噩恋》 韩乃寅《远离 太阳的地方》 李晶,李盈《沉血》 王小波《黄金时代》 李锐《黑白》 刘醒龙《大树还小》 同时,在九十年代, 还大量涌现出知青回忆录以及报告文学,主要有: 邓贤 的《中国知青梦》 白描《苍凉青春》 黄尧 等《辉煌的青 春梦》 金大陆《苦难与风流》 章德宁、岳建一 主编《中 国知青情恋报告》 姜昆 主编《中国知青回忆录》 《北大 荒风云录》编辑委员会《北大荒风云录》 《草原启示录》 编委会《草原启示录》 陕西插队知青的回忆录《情系黄 土地》、《回首黄土地》 山西知青的回忆录--《老插 话当年》 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曾经年轻》 女知青回忆 录--《青春方程式》
• 张承志觉得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他,以时 代的名义呼唤。他追寻着这个声音,像鲁 迅的《过客》中的过客一样。虽然张承志 最初还不能清楚是什么声音,那声音来自 何方,但他坚信那地方一定比现实更真实、 更壮丽、更令人激动,那地方绝不同于熙 熙攘攘的现代都市,是一片蛮荒而富饶、 酷冷而热烈的金草地。
• 张承志寻着那声音流浪,在流浪中却又体 现着一种价值,实现着自我的反叛、自我 的超越、自我的升华,并以空前强烈而沉 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民族承担命运,从 而得到一种自我放逐的自豪和欢欣,得到 自由流浪的生命的满足。 • 张承志辞去了工作,撕毁了名片,远离都 市,远离亲人,远离朋友地独自流浪,在 流浪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和理想的金牧场。
一 在流浪中寻求母亲的抚慰
• 张承志的价值体现在他下放 和创作的初期和中期。 • 在《黑骏马》中,张承志从 索米娅身上看到了已逝的奶 奶生命和禀性的延续和拓展, 看到了索米娅经历着草原上 所有女人都经历过的快乐、 忍受和侮辱而成熟起来,看 到索米娅们正沿着白发老奶 奶的足迹走下去,一代一代 地坚强地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
• 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 原籍山东济南。回族,信 仰伊斯兰教。曾供职于中 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 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 创造室。后均退职,现为 自由的职业作家。1978年 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 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 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理 事。
• 为了寻找母亲的足迹,他一次又一次地踏 上征途。张承志对草原母亲的刻骨铭心的 理解,也正是通过他重新背起旅行袋去流 浪与追寻时才得以完成,张承志也是为了 去探究年青时所没能理解到的奥秘才去流 浪和追寻的。 • 在《黑骏马》中,张承志从索米娅身上看 到了已逝的奶奶生命和禀性的延续和拓展, 看到了索米娅经历着草原上所有女人都经 历过的快乐、忍受和侮辱而成熟起来,看 到索米娅们正沿着白发老奶奶的足迹走下 去,一代一代地坚强地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 张承志是孤傲的,“这既然真的仅我一人 才拥有,那么就让我把道路走到尽头吧”, 张承志的孤傲来自极度的绝望和伤感,因 为曾经与他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朋友的 友谊,突然间淡然消退,而且终于荡然无 存,对此,他感到心灵的疼痛,他在撕名 片的时刻,感到名片不是纸而是自己胸膛 深处的一片带血的心叶。
• 张承志为什么如此强悍和孤傲?为什么能 这样孤注一掷和义无反顾、这是因为张承 志一开始就明白,他有一批不印名片的朋 友,脑海中凸现出来的是纯洁得多的群像。 而这纯洁的人群中,最让他依恋和牵挂的 是母亲。在他的征途中,有无数个母亲在 守护他,“浩淼的中暗绿中亮起了一颗明 亮的星”,那是母亲为他举起的灯,他寻 着母亲的声音流浪,通往英雄的道路迢迢, 强悍的张承志依然需要心灵的抚慰和体恤, 依然寻找流浪的驿站,寻求遮风蔽雨的庇 护所。
• 中国知青小说 第一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 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 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主要作品: 叶辛《蹉跎岁月》 竹林《生活的路》 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 第二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 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 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 史铁生《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 张承志《黑骏马》、《金牧场》 王安忆《本次列 车终点》 •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 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 作品: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张抗抗《隐形伴 侣》、《分界线》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 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老鬼的《血色黄
• 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张承志发出了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的询问。为什么呢? “这答案是我亲身经历了草原上严冬酷暑、风云 变幻的艰苦生活找到的”,“我和许多伙伴是在 经历了无数风雨以后才开始体会母亲的意义。” • 在《绿夜》中,当离开蒙古草原八年的“他”, 回到梦牵魂绕的茫无涯际的原野时,白发苍苍的 老奶奶“捧住他的头啧地亲了一口,这亲吻电流 般击穿了他的肉体,击碎了他心上的锈垢”。这 种感情是庸常鄙俗的城里人不能理解不能相信的, “一个穿风衣的城市青年,就在这片箭草地上被 一个白发蓬乱,衣袍肮脏的蒙古老太婆搂在怀 里”,张承志被这个场面激动得潸然泪下。
• 张承志是强悍的,他在撕名片的时候就考 虑到自己将不要任何援助、怜悯,包括像 鲁迅的《过客》中那不无善意的小姑娘递 过来的一块护脚布,快刀斩乱麻地斩断自 己对世界的任何一丝幻想,把自己推到丢 掉软弱丢掉奢求的孤注一掷的道路上, “决绝是为了烧毁自己的后路”他孤立无 援地,义无反顾地,轻装地进入战斗的状 态。
• 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 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 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 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 关。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度是复杂的,但 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 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 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 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即使具体生活问题 得到解决,已破碎的生活信念、价值观,也不一 定能得到修复或重新确立。在新的环境下,已逝 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
• 在张承志的笔下,“母亲”是一种普泛的 人类情感,“母亲”是一切给他美的女性 形象的总称,不论她们的身份是奶奶,还 是额吉;是恋人还是妹妹,“我深沉地了 解她们,我看见她们分别扮演着我额吉的 十岁二十岁直至七十岁”,“她们像一盘 旋转不已的古老车轮,她们像循年枯荣的 营盘印迹,在她们酷似的人生周始中,骑 手和摔跤手们一代代纵马奔志在流浪中经历了三 个阶段: • 1、红卫兵阶段,迷惘时 期。 • 2、知青阶段,接受教育、 感受苦难的时期。 • 3、宗教皈依,走向偏颇 和极端。
• 张承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有些人追求快乐、 消解崇高的时候,张承志却在浪迹天涯,苦苦追 寻;当文坛出现堕落风气的时候,张承志倡立 “清洁的精神”,寻求“想象的净土”;当正义、 理想遭到贬抑的时候,张承志决定“以笔为旗”: “而此刻我敢宣布,敢应战和更坚决地挑战,敢 竖起我的得心应手的笔,让它变成中国文学的 旗。……我只是一个富饶文化的儿子,我不愿无 视文化的低潮和堕落。我只是一个流行时代的异 端,我不愿随波逐流。”寻求和探索是他的秉性, 他追寻那赖以支撑自己奋进的东西,寻求生命的 价值和意义,寻找理想中的“黄金牧场”,寻找 心灵的归宿。
知青文学
梁晓声与张承志的小说
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 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批评界对它的 使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 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 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 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与“伤痕 文学”等一样,人们用这个概念,来专指叙事体 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 •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小说 的作家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 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张炜、 韩少功、竹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