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青文学

合集下载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贞女型、圣母型、“巾帼”型作一番考察与梳理,获悉这三类女性形象的三个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1引言在中国当代文坛,以知青文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文学史上无疑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隐去了那些“伤痕”与“反思”之后,他用自己的笔调“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着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1。

也正是通过这种“剥离”与“维护”。

创构了其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梁晓声以笔为弦,为我们拉响着那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火红时期的英雄主义赞歌。

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女性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历史记载之中,但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却往往成为文学魅力之所在。

梁晓声的作品也不例外,其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大都给读者留下了肃然起劲的印象,对于那一代女性来说,梁晓声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完成她们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蜕变。

同时,这些女性的清绝、薄命、与崇高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作品中男人们的心灵,她们大都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道路。

与此同时,梁晓声也在剥离着错误运动中的某些正确精神去刻画女性们命运中的勇往直前,她们在梁晓声笔尖逃逸的思绪中显示着历史的沉重,而这种沉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对女性命运的忏悔。

所以,笔者认为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光彩,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意蕴,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

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些有关梁晓声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前对梁晓声知青作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

可以说有关梁晓声作品的研究处于一种“与作品俱进”的状态,且精彩纷呈。

在这些研究性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主题,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主题方面:李锋在《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2中认为梁晓声剥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遭遇,用一种“维护”的心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诚与“英雄主义”情怀,从而揭示其主题。

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

• •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 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 镇温泉寨。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 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 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 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 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 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 《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 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 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任教于北京语言 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小说《这是一片神 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 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 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
作品题材:
• 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 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 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 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 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 品。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 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 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 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 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 实风格。

自传色彩
• 与50年代遭受挫折的“复出”作家相似,知 青文学也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 和“复出”作家一样,特殊的,与国家社会 政治密切关联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觉得表现自身 的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不同的是,50年代反右派运动的受难者,在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公众心目和自 我意识中,他们被当作“文化英雄”看待。而 “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不 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却是可疑和模糊不清 的。这是推动知青那种持续不断为一代人的青春 立言的动力。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

知青文学名词解释知青文学可以追溯到毛泽东时期,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以城乡青年知识分子的故事为素材,以青年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英雄气概为主旨,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改革实践、人生探索等方面的努力与困难。

一、知青知青一词源于英文“knowledgeable youth”,指的是60年代末新中国反映社会现状,用实际行动参与社会革命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

他们来自城市,也来自农村,涌进大城市,他们开辟了新中国知青文学的道路。

二、新中国社会新中国社会是指新中国在毛泽东时期形成的社会。

新中国的社会状况主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局限,不同的社会团体和社会阶层意识形态倾向各异,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地发生。

新中国知青文学用自身生活经验描述了社会变迁和当时社会的许多矛盾状况。

三、知青文学代表作新中国知青文学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长恨歌》、《活着》、《红拂夜奔》等,这些作品描述了青年知识分子在改革实践、探索人生道路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和失败。

《长恨歌》以哲理的文学语言讲述了社会的悲剧;《活着》以乡土文学的散文形式,展示了一个年轻人改变命运的过程;《红拂夜奔》描述了一个女主人公找到自己理想的追求,克服重重困难而成功的故事。

四、“知青文学”概念知青文学从政治、社会、文学等方面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即“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学成果”。

它具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新青年形象的特点,这种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新中国的发展过程。

知青文学反映出真实的青年生活,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青年故事。

五、知青文学的意义知青文学反映的是毛泽东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在实现理想、改变命运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它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社会的动态,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还坚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有关知情文学的论述

有关知情文学的论述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一场巨大的浩劫,文明被摧残,民主法制被践踏。

而直接参与其中的一代知识青年,则有着更深沉的忧愤和伤痕。

文化大革命一声令下,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政治运动,虔诚地幻想着红彤彤的世界在自己的斗争中诞生:“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管谁管?我们不干谁干?”然而,历史与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同样也是一声令下,一个上山下乡的浪潮,又把他们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推到了遥远、落后的农村和边疆,以被改造者的身份开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生活的底层,既饱尝了种种人生的磨难与酸辛,又咀嚼了美好理想化作泡影后的痛苦和失望。

对他们来说,这种感受太强烈、太刻骨铭心了记载十年知青运动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和苦难,哭诉自己的青春在欺骗中永远的失落;倾诉神圣的革命理想、献身精神遭到无情践踏后的悲愤、失望和不平,不仅从思想上,更重要的是从感情上对知青运动进行了反思。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知识青年这一代人在文革十年中政治上受欺骗,精神上受伤害、青春被耽误、才华被埋没,以及上山下乡期间遭受到的各种打击和灾难。

几乎此时所有的知青文学作品都是“伤痕”的代名词。

在作家的笔下,小河显然已经不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一条普通的河,它感受着人间的世态炎凉,承载着人间的血泪和痛苦,见证着人的悲欢离合,表达着人的喜怒哀乐。

它也成了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

另一类知青作家也对自己的知青体验久久难以忘怀,所不同的是,对于知青人生,他们捕捉到的是功利的挫败、心灵的创伤和生命价值的虚无,对于知青生存空间的生命存在形式,他们在切身经历、深刻体察之后形成的,是“爱他不能,恨他又不忍”、梦魇般挥之不去的精神痛苦。

从劳作的艰辛、生活的清苦、前途的渺茫、心境的苦闷、转业军人领导层的压制摧残,乃至女知青用不上卫生纸等方面,堪称巨细无遗地对兵团战士们的处境进行了悲愤的控诉前者采用“知青”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并表现被称为“广阔天地”的边远山区以及这块土地上生活劳作的农民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农民的生活中反射知青的生活。

知青小说

知青小说

知青小说
60 、 70 年 代 的 知 青
下乡运动,是一场知识文
化的乡村化运动,给大批
的青年人生命带来了痛苦
的记忆和独特的人生经历
和体验。潮流性的知青文
学并不准确,更多表现为
“知青作家群”和“知青
文学体”,依附于反思、
伤痕、寻根等文学思潮。
知青小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知青小说发展的三个 阶段
70年代后期至80年
2.执著于对人生及社会理 想的探求与追求。
3.知青小说奔突着青春的 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 彩。
知青小说
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 “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 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张 抗抗《隐形伴侣》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知青小说
三、知青小说的特点
1.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 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 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 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 地审视那一段历史。
知青小说学习情况总结报告人文科技教育建筑合同项目工程方案设计研究探讨欢迎来主页挑选精品文档管理营销职责规划策划方案管理策划方案管理理财策划方案英语gre手册建筑之类本人集中搜集有关各种各类的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公司理财物流采购生产质量能力素质成功激励知识信息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案例报告管理工具管理表格管理制度
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
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
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叶辛《蹉跎岁月》、 竹林《生活的路》、孔平 《晚霞消失的时候》。
知青小说
80 年 代 前 期 具 有
“回归”倾向的知青小
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
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

论知青文学中的知青形象

论知青文学中的知青形象
品中的知青形 象更 加“ 伤 痕” 与“ 反 思” , 李 剑也借 由 《 醉人花丛 》 开 启 了新 的 知青 记 忆 。 《 醉 入花 丛》 文章 简短 , 又是发 表在 《 湛江 文艺 》 这 样 一 个 地 区 性 刊 物 上 ,却 在 当 时 掀 起 了 一 场 激 烈 的全 国性 讨 论 。 究其原 因 , 一 是 由于 作 者 之 前 发 表 在
流 知 青 文 学 中 的 知 青 形 象 ,也 背 离 了 李 剑 在 《 “ 歌
德” 与“ 缺德 ” 》 之 中 所 张 扬 的 文 学 主 张 。 他 态 度 转
害 者 的形 象 出现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他 只 是 在 力 度 上 加 深 了对 伤 痕 的描 写 , 并 没有走 出《 伤痕》 《 蹉跎岁 月》 等 作 品 的构 架 。 李 剑的反思 囚囿于集体与时代 , 而 非
这 个 知 青 仿 佛 又 看 到 了 生命 的 希 望 在 闪 耀 。 人 性 本
来 就 是 向下 的 , 为 了这 一 点 火 苗 , 他 们 撕 掉 了 知 青 之 间最 后 一 层 温 情 的 面 纱 。主 流 知 青 作 品 中 知 青 之 间
个人 , 在 这 个 意义 上 。 他 仍 未 走 出知 青 形象 元 叙 事 的 藩篱 。 但 这 种 集 体 的 书 写 为 之 后 知 青 形 象 的 另 类 书 写 带 来 了 曙光 .也 为 知 青 后 和 后 知 青 时期 的 知 青 形 象 书 写 打下 了认 知 基 础 。 至此 , 知识 青 年 的反 思 形 象 和 伤 痕 情 感 在 文 学 诉 说 中 作 为 历 史 的 一 页 被 掀 了 过
的确, 李 剑 的《 醉 入花丛 》 为 知 青 形 象 的 主 流 叙

从背井离乡到精神还乡——浅谈知青文学中的“家园”情结

从背井离乡到精神还乡——浅谈知青文学中的“家园”情结

1 家园的失落一 背井 离乡 : 从城市到乡村的历 史选择
1 背井 离 乡的历 史背 景 . I
知青一代出生在城市 , 父母兄弟姐妹等血亲关系都在城市 . 在
城市度过了儿童和少年时代 ,接受了城市氛 围的熏陶和城市文明
回城市的知青们想方设法地离婚 . 抛弃在当地 的妻子 、 丈夫 、 孩子, 孤身—人回到盼望 已久的家 乡。 但是, 他们抛下的并不只是 乡村这
生的 i 小河那边》竹林 的 生活的路》叶辛的《 岁月》陈建功 芏 , 《 , 龇 , 的《 萱草的眼泪》 等等都是那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大多充斥着对 乡村的拒斥和怨f的情感 及政治运动所带来的悲剧 :青春被荒 贲 废虚度, 信念被击碎破灭 , 基本生活权利被剥夺 , 心灵受到重创 , 人
模地返城 。在中央的文件中。 有一条规定 : 已经在上山下 乡的当地 结婚生子的知青不能返回城市。为此 , 一些始终希望回到家 乡, 返
终关注着他们的 、 灵成长 。 探讨他们失去家园 、 寻找和重建家园的 精神画卷 , 思索着家园对于知青的生存与身份确认的意义。 在这种 关怀下 , 知青们确立了新的生命理想和生活支柱。因此, 知青文学 中的“ 家园” 情结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研究 , 本文即略作尝试 。
便以“ 他者” 的身份进入到“ 知青小说” 的叙事空间 , 从而使部分“ 知 青小说” 具有了乡土小说的美学品性 , 于是也就获得了进入中国乡 土/ 说论 域 的理 由。n J 、
似乎将永远背负精神的重葡 陆天明的《 桑那高地的太阳》 痛陈主人 公因知青生涯逐渐远离城市的文明邓 贤的《 中国知青梦》 全面揭露 了知青历史运动的无价值状态等等 。固 在这些作品中, 乡村被描述
格遭到扭曲……
例如老鬼的《 血色黄昏 横 控诉自己在兵团八年 的非人境遇, 郭小东的《 中国知青部落 口流放者归来》 《 则揭示了知青这一代 人

浅谈“知青文学”里的梁晓声

浅谈“知青文学”里的梁晓声

浅谈“知青文学”里的梁晓声“知青文学”始于1983年,最初它指文革中下乡的知青描写知青生活的作品,以此来反映那一特定时期的文学现象,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的产物,其特殊性不仅与“文革”相关,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紧密相联。

这一文学现象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人生的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主要描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纵观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创作,他们已经自觉地把知青的悲剧与人生悲剧联系在一起,从各种人生本体意识、生存意识和生命情感出发,同时又站在历史文化、哲学和社会诸多联系的高度来反思一代知青、一个民族的生命的跳动。

20世纪70年代末,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走上新时期文坛,继而写出了《今夜有暴风雪》等一系列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其作品多以描写知青生活及知青返城后的命运遭遇为主。

自他走上文坛起就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深切关注,被称为“平民代言人”。

其作品有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特定时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代表作如《今夜有暴风雪》。

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多以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为背景表现出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具有鲜明的纪实风格。

代表作有《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父亲》。

梁晓声以创作“知青小说”登上文坛,其作品中洋溢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色彩使其有别于其他知青作家。

他的作品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人的精神和尊严永不堕落的历史,透过他对知青一代苦难艰辛的人生道路和情感历程的真实描述,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一代人心中难以抚平的创伤,更看到了那一代人为青春、理想献身的悲壮和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也显示了梁晓声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对民众、对自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心路历程,他用生命、激情和心灵写出知青一代的昂扬青春与崇高奉献。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知青是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指定到农村、边远地区参与农村劳动和农村建设的大中学生和大学毕业生。

他们以自愿或被强制的方式被派往农村,与农民一同生活和劳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经历和故事,成为了我国纪实文学中一个重要的题材。

知青这一历史时期体现出了大量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曲折。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通过描写知青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工作环境以及与农民的相处之道。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命运和心路历程,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氛围。

同时,这些作品也帮助我们审视和思考当时的历史事件,反思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道路。

知青的经历和故事,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概述知青的背景与起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知青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探讨知青经历的意义与影响。

同时,还会对当代纪实文学中的知青题材进行研究和剖析,以期全面地展示并深入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知青群体及其在纪实文学中的表现。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篇文章,同时也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采用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1. 引言:介绍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的背景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述。

- 1.1 概述:简要介绍知青和纪实文学的概念,指出知青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而纪实文学则是通过真实的叙述和描述来反映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文学形式。

- 1.2 文章结构:详细说明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组织,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发展。

- 1.3 目的:说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分析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探究知青经历的意义与影响,并观察当代纪实文学中的知青题材的发展和变化。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是文学史上凝重的印记,它以上山下乡时期的千百万知识分子为主人公。

作为80年代初期出现的文学形式,知青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为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唱出了一曲又一曲真诚的赞歌。

在世纪末的风云变幻之中,是梁晓声以及更多的知青文学作家仍然高擎着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继续呼唤新的理想。

在梁晓声的全部作品中,知青文学只占了十分之一的比例,却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的最深的痕迹。

作为一个高产作家,梁晓声以知青的上山下乡作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知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曾经亲身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从最早的《今夜有暴风雪》到后来的《雪城》,梁晓声在自己的每一部知青文学作品中都倾注了对知青的特别关注,尤其是他笔下的知情命运,更是多样而又复杂,醒目而又深刻。

一、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命运(一)共同遭际梁晓声的知青作品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作品通过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来真实、动人的展示了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严格的来说,知青的命运包括下乡时的命运和返城后的命运。

在梁晓声的所有知青文学作品中,可以将知青的命运普遍分为四种类型。

这四种命运分别概括为死、留、返城后失业或者不顺和返城后顺利。

稍微归纳一下,这四种类型的普遍命运又可以再划分。

这四种命运中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两种命运属于知青下乡命运;后两种命运属于知青结束下乡返城后的命运。

下面就结合作品里体现出的种种原因分析一下这四种命运。

1、乡下时期的两种命运形态第一种:死。

所谓“死”,就是指知青在下乡的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死了。

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在下乡的过程中稳定下来,又没有坚持到运动结束,这种命运往往是知青最惨的结局。

知青的死也分好几种。

有的死得很干脆,很冤,也可以说是死于非命。

这种死在很多作家的知青文学作品里面都可见到。

论知青小说

论知青小说

论知青小说——品读《无虚笔记》在新时期文坛上,活跃着一批当过知识青年的作家。

他们都有过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经历,体验过从理想主义的天真热情跌落到生活困窘的泥潭,从“现代迷信”的维护者突变为叛逆者的精神巨变。

因此,知青小说就是在这批具有感伤情绪和叛逆思想的人群中产生的。

知青小说是“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

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

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

”有人总结知青文学的三大主题是: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

另外,知青小说也真实反映、折射了知青生活中的虚无与苦闷情绪。

但这些远远不能概括知青的文学作品。

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是仅仅表现这三大主题的。

也可以说,知青小说突破已有文学的模式,多方探索,多元发展,成为当代文化多元化思潮的一个缩影,知青小说也因此充满活力;另一方面,知青作家也在文学的探索中突破陈规,不拘一格。

但是,知青文学的主要意义还在人文方面。

"知青文学"不是一个艺术流派,仅是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汇集。

这同一题材便是知青的共同下乡经历。

这一经历在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不会有来者,是极其独特的经历,又是千百万人共同分享的经历。

所以知青的题材便有了其特殊也是普遍的意义。

知青文学涉及到人的生存价值,人的生活意义,人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和潜力,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人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的矛盾,人对苦难的种种不同反应和感受,人与人关系的各个层面,人在普通环境中不易暴露的弱点等等。

知青的经历有共同之处也有大量的不同之处,为人生提供了种种启示。

因此,知青小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

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的认识知青运动,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大量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城市到农村、山区、边疆去接受“再教育”。

知青文学,则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和反思。

知青运动是一场特殊的历史实践,它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和人口的激增,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而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却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起了知青运动,旨在通过将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

然而,这场运动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许多知青经历了身心磨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对于社会来说,知青运动对农村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

知青文学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记录和反思。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绘了知青们的生活、情感和思考,反映了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知青文学的主题多样,包括对青春的回忆、对苦难的承受、对命运的抗争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知青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一代人的坚韧和勇气。

尽管面临困境,知青们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知青运动的局限性。

这场运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强制性。

在追求国家发展的同时,个人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因此,在评价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学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

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人们,理解他们的选择与困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初三散文:浅谈知青文学

浅谈知青文学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浅谈知青文学,欢迎阅读。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

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

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

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

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

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

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

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

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

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孽债》的悲剧性
摘要:知青文学反映的基本都是“文革”那一特定年代的事情,这个年代的事情对知青来说是一个痛,当作家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那总是悲剧性的,知青年代的悲剧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

本文就叶辛的《孽债》知青文学作品,探讨该作品的悲剧性。

关键词:
“朱观潜说;‘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

在个体生命无常中显示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一。

’”①。

《中国知青文学》阅读练习附答案(精选合集)

《中国知青文学》阅读练习附答案(精选合集)

《中国知青文学》阅读练习附答案(精选合集)第一篇:《中国知青文学》阅读练习附答案试题内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此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知识青年回乡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文革”结束后,“归来”的“右派”作家,批判“文革”、反思历史,将历史的伤痕展示于众。

以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为主题的伤痕文学成为新时期的文学主潮。

展示伤痕的同时,作家们不忘记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一致,将作品的主题归到“赦免个人,搁置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团结一致向前看”上面。

“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更多是通过回忆性叙述,书写知青的困惑与迷茫,以及暴露知青岁月时的伤痛与阴暗。

这些创作可以归入伤痕文学的大类里,也有些学者将这些作品及之后的知青文学作品归入反思文学。

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对知青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

面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来自创新的新文化的冲击。

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

寻根文学是知青作家面对现代主义冲击的自然反应,但同时也是他们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

陈晓明教授认为:“‘寻根’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退下来,回到熟悉的民族本位,甚至再回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乡村生活,而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这是中国作家豁然开朗领悟到的一个境界。

”在新世纪的今天,知青文学已经成为历史。

知青文学与政治意识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厚度与反思的力度有限。

试论述知青写作的概况及新时期“军旅”写作的创作概况

试论述知青写作的概况及新时期“军旅”写作的创作概况

试论述知青写作的概况及新时期“军旅”写作的创作概况这里所说的“知青”二字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而是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的泛指,它指的是在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

知青作家多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知青文学的主题是以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去反思那个不平凡的时代;又有“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之说。

“文革”期间,知识青年所创作的作品大都是歌颂毛主席的“上山下乡”政策,赞美祖国的美好生活,写一些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不敢揭露“文革”期间产生的错误,文学题材、创作等受限,知青们都不敢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

“文革”期间,知青的创作主要是诗歌。

知识青年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抒发留恋故乡、思念故乡、歌唱故乡的情怀。

最初的知青诗歌带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点在郭沫若的《相信未来》中可以看到。

在当时发表的诗歌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一代新人茁壮成长的亮丽图景,但是诗人心中却充满痛苦和悲愤。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沉淀多年的文学创作在探索中逐步回到它自身的航道。

小说创作最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在思想上把人道主义思想注引到创作中,艺术上具有批判性、悲剧性和局限性。

其中局限性表现在:表现方法比较迟漏、艺术粗糙。

例如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它围绕着一个班主任张俊石的工作,描写了几个青少年形象,展示了那个无所谓激情岁月对孩子们的扭曲和伤害,发出了积极孩子的呼声。

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文革”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小说,被称之为“反思文学”。

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深化。

在思想内容上,反思小说有两大中心主题:一是人民的主题,作家们从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作品往往通过一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高级干部自身的反省和忏悔,使作品更有普遍的艺术力量;二是人的主题,反思文学的旗帜上写着“人民”二字,同时也写着一个“人”字,对人的关注使新时期文学更进一步地走向了“人学”。

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
有人总结知青文学的三大主题是: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这倒是可以基本概括大 部分回忆录,但远远不能概括知青的文学作品。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是仅仅表现这三大主 题的。有人认为知青回忆录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很多知青不满意知青文学对知青生活的歪曲。 这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回忆录可能有记忆误差,严肃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倒 可能更真实,更本质,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知青生活。但总的说来,已发表的知青文学作 品中比较有份量的长篇不多。表现插队生活的文学作品数量相对来说远远不足。当年有百分 之八十以上的知青插队,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知青去农场。但比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写 农场知青的,《青春无主》却开拓插队知青生活文学作品新的篇章。 最新发展
知青小说 (特别是文化背景不同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层面,人在普通环境中不易暴露的弱点等等。 知青的经历有共同之处也有大量的不同之处,为人生提供了种种启示。知青因为自己那段非 同寻常的经历也对人生有某种深刻的认识。因此,不论知青群体是否在历史,社会上起重大 作用,知青文学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笔者即将完成的研究知青文 学的英文论着,就是着重挖掘知青文学在人文方面的意义。 7 最新发展 编辑
韩少功: 月光二题(短篇) 西望茅草地(短篇) 爸爸爸(中篇) 岁末恒河 性而上的迷失 时间的作品 强奸的学术 老狼阿毛
张抗抗: 《赤彤丹朱》 《张抗抗》 《沙之聚》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 《情爱画廊》 《永不忏悔》 《张抗抗知青作品选》
张辛欣: 《在同一地平线上》
铁凝: 永远有多远 《遥远的完美》《玫瑰门》《大浴女》:《草戒指》《女人的白夜》
知青文学的最新发展是 2000 年九月出版的《中国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六本非虚构长篇著 作。其中《羊油灯》和《落荒》实际上是自传体小说,两部书写的是在同一地点插队的同一 拨人。《落荒》中第一次出现了知青野心家的形象。《无人部落》和《狼性高原》写青海兵 团的知青,也是以前知青文学中从未涉及的。纪实小说《泣红传》写文革前下乡知青在文革 中的经历。《审问灵魂》是知青作家根据别人经历写的纪实小说。这套书还在不断扩充充发 展,第二批书的质量更高。这套由著名知青编辑岳建一策划编辑的丛书,对推动知青文学的 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青文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套书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 烈反响,使知青文学再度引起人们注意。并且这套书的继续发展也鼓励知青中的非专业作家 从事知青文学的写作。有强烈使命感的岳编辑特别强调这套书的历史、政治意义。他希望知 青文学真实反映历史,在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和自我反省的基础上为重铸民族灵魂而作出贡 献。这套纪实文学丛书虽然着重再现历史和当时的政治文化,但其意义远远超出历史、政治 的范畴。因为文学作品与历史书不同,是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并着重反映人的思想感情。 这套丛书中的一些著作相当深刻地表现出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矛盾性。也表现出知青对上 山下乡那段经历的复杂感受。 长篇知青题材小说《青春无主》这是一部以散装知青(区别于梁晓声、叶辛等写集体户知青)。 《青春无主》突破了知青文学 中青春无悔知青文学的套路,这代知青文学已开始了对知青 这代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文革,对红卫兵运动,对农村、社会、国家,以及社会历史进程的反 思。 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内 容和感情体验。经过岁月沉淀,知青文 学的思考更为深刻。

“知青文学”对“乡村”叙述的缺失

“知青文学”对“乡村”叙述的缺失

“知青文学”对“乡村”叙述的缺失知青出身的作家成了中国80年代文坛的主力新军,知青文学以城市价值观摹写乡村,对乡村的叙述过于偏重情感的宣泄,呈现出两种矛盾的叙述风格,自我主义和牺牲心理的强势话语遮蔽了真实的乡村世界,消减了知青文学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价值。

标签:知青文学;乡村叙述;缺失知青出身的作家成了中国80年代文坛的主力新军,他们以不同的文字重塑知青独特的生命历程,呈现知青對中国乡村世界的个体体验。

在他们短暂的青春历程中,浓缩了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离乡—入城—思乡的人生轨迹和复杂情感。

知青文学中的乡村印象凝结着千万知青的青春和梦想,真实而又虚幻,理想而又现实,年轻而又沧桑,温暖而又苦难。

知青文学中的乡村印象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或单纯呈现乡村偏僻落后的,或片面追忆乡村世界浓郁温暖的人情。

知青文学对中国乡村的叙述基于对知青运动的复杂情感,偏重情感的宣泄,缺乏对个体、民族命运的理性解读。

一、殉道者的伦理视角“知识青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1]绝大多数知青上山下乡是被运动的结果,而非出自本人的自愿。

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一部分知青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主动要求前往偏僻的乡村或边疆,其主动行为本身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大部分知青则无法逆时代而行,只能被动地前往象征闭塞贫穷的农村。

即使在前一群体中,仍有相当人数的知青是为了官方宣传文件上虚构的物质充裕的乌托邦而选择离开城市。

在金平的《那年我们17岁》中,知青们选择去边疆并不是去“最艰苦的地方”,而是反复斟酌的结果:“有人要支边,态度很坚决:‘那儿是建设兵团,部队建制,发工资、穿军装,饿了到食堂打饭吃,比知青集体户强多了!’‘插队当然苦,但苦熬几年能招工回城。

去了兵团呀,就算安排了正式工作,不招工、不招兵、也不招工农兵大学生,一辈子都贡献了!’大家就这么掂量过去、掂量过来,盘算过去、又盘算过来。

”[2]阿城的《棋王》中的“我”前往农村的目的则更为单纯:“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几元工资”。

浅谈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

浅谈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

63社会文化【作者简介】刘畅(1982—),女,讲师,硕士,哈尔滨石油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 1.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SJGST2020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2.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庆精神育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JB1320162)阶段性研究成果。

浅谈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刘畅(哈尔滨石油学院)【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北大荒知青文学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以来的成熟,概括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创作情况。

【关键词】 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历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在这关键的历史性时刻,党中央批准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就包括伟大的北大荒精神。

而反应北大荒精神的文学作品与北大荒的发展和建设几乎是同步的,北大荒的发展和建设是一部北大荒人可歌可颂的创业史,是一部北大荒人奋勇直前的英雄血泪史,这些都为北大荒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我们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赵园对知青文学的定义是“以知青作者写知青生活的文学为知青文学”。

北大荒知青文学则涵盖了两层含义:从题材上来源于北大荒知青的生活;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则是指曾经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以知青的意识和自身的知青情节完成的作品。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北大荒知青文学书写的内容与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紧密相连,本文探讨的就是北大荒知青是如何书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段历史的,是怎样通过文学作品讲述自己的故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

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

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

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

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

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

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

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

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

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

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

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1973年前后,文坛出现了一些反应知青生活的中长篇小说,如,张抗抗的《分界线》、邢凤藻与刘品青合著的《草原新牧民》、汪雷的《剑河浪》、王世美的《铁旋风》等。

这些小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青生活的状态,但受先天不足的影响,难免堕入俗套。

与此同时,政治审查也是无处不在。

这里举一个例子。

如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于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

有一处写到北大荒的原野上有野罂粟花,当时没留意。

样书出来后,被送到有关部门审查。

张春桥夫人发现了罂粟这两个字,立即召见出版社领导,指出这是一个政治性错误:罂粟是国际公认的毒品,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杜绝了毒品的国家,中国的土地上怎么可以生长罂粟?这不是往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吗?这不是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提供攻击我们的口实吗?出版社当即让印刷厂悄悄地将已经印出书全部返工,翻到书中出现罂粟字样的那一页,由工人把每一页上的罂粟用纸贴上,换成石竹花的名字。

尚未印出来的那几十万册,那一页全部改版重印,另行装订。

这类作品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下滥用激情,失去独立个性的产物。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化、套路化,小说内容所表达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

作家倾向于用僵化、做作的笔调,表达变态的豪情壮志。

他们几乎被宗教式的政治氛围彻底扭曲,精神状态处在无耻的亢奋中,写出的东西多为文字垃圾。

三、知青文学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归来的右派作家,满怀热情地批判文革、反思历史,将历史的伤痕展示于众。

以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为主题的伤痕文学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主潮。

刘心武的《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年青一代精神与心灵的伤害;卢新华的《伤痕》,反思了文革给青年一代心灵及家庭造成的悲剧。

展示伤痕的同时,作家们不忘记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一致,将作品的主题归到赦免个人,搁置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团结一致向前看上面。

此后的伤痕文学从批判文革向构建新的历史主体过渡,为文革后重新掌权的老干部探寻历史的延续性与政治的合法性。

随着知青作家的崛起,伤痕文学的主题也在发生着转向。

从丛维熙的大墙文学到张贤亮的《灵与肉》,伤痕已经变得太美,甚至看不见伤痕了。

历史的非理性与荒诞性,被这些归来的既得利益者们,通过神圣的笔,慢慢抹去,实现了自身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无缝对接。

右派作家的转向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的终结,将这部分反思继续下去的是知识青年作家群体。

很显然,知青文学与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有着交叉重叠的地方。

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更多是通过回忆性叙述,书写知青的困惑与迷茫,以及暴露知青岁月时的伤痛与阴暗。

这些创作可以归入伤痕文学的大类里。

也有些学者将这些作品及之后的知青文学作品归入反思文学。

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否定了知青上山下乡政策,揭示出知青经历是浪费青春年华这一事实。

叶辛的《蹉跎岁月》用极为高昂悲壮的基调,对文革表示了尖锐的批判,展现出一种昂扬的格调。

随着知青文学的发展,这些淡淡的伤痕慢慢消失。

作为知青作家,史铁生的作品与当时的伤痕性质的知青文学大不相同。

他的小说不再剖析知青一代的心灵创伤,也不再感叹青春的失落,而是描写乡村生活和风土民情。

他的名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已经没有了伤痕文学批判与反思的力度。

此外,王安忆的《本次列车到终点》已经开始描写知青返城后的失落感,以及面临的生活与生存问题。

这种失落感促使知青作家重新思考知青文学的主题。

孔捷生的《南方的岸》把知青返城后的失落感变成了主动的理想主义。

这预示着知青文学主题的转向。

梁晓声北大荒文学的出现,为知青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他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1983)以充沛的英雄主义豪情书写北大荒一代知青的气质与命运,仿佛给中国文坛刮起了一阵飓风。

这是知青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出现,给当时的知青作家出了道难题。

很多作家开始冥思苦想,希望突破固有的知青文学套路,超越梁晓声。

在梁晓声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文学充满昂扬向上的力量。

将这种文学精神发扬较好的首先是张承志。

他的小说《北方的河》所彰显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这种风格一改宏大而集体性的历史叙述,内容变得极为鲜活和实在。

这种改变也意味着知青小说正向新的多元叙述的趋势转向。

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对知青之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到80年代后期,大量知青作家的写作开始尝试非知青题材。

随着现代派文学的回归,知青文学面临着更为深刻的转向问题。

四、知青文学的转型与衰微上一部分谈到了20世纪80年代知青文学主题与叙述模式的转变,实际上这一转变预示着中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向。

现代主义之所以兴起,是处于主导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作者面临的创新压力有关。

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向现代主义转向不过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现代主义的接续罢了。

早在文革结束初期,作为伤痕文学一个偏门的王蒙就尝试用意识流写作,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现代主义的早期践行者。

王蒙的意识流写作,更多是在现代派技术的掩盖下,悄悄越过主流价值之外的小心翼翼的异端尝试,属于反思文学中较为深刻的写作。

到刘索拉发表《你别无选择》以及徐星发表《无主题变奏》之后,现代派在中国文学界已经崭露头角。

在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创作手法和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

面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来自创新的新文化的冲击。

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

寻根文学是知青作家面对现代主义冲击的自然反应,但同时也是他们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对中国文学带来了巨大启示:回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一样可以具有现代性。

陈晓明教授认为:寻根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退下来,回到熟悉的民族本位,甚至再回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乡村生活,而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这是中国作家豁然开朗领悟到的一个境界。

寻根的文学概念于1984年提出,随后学界出现了大量相关言论。

虽说寻根的旗号1985年年底才打出来,但被列为寻根系之内的作品很多是之前发表的。

含有大自然主题的早期知青小说都被归为寻根文学,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邓刚的《迷人的海》等。

寻根文学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应该是阿城的《棋王》。

在《棋王》里,阿城把知青文学书写时代和历史的主题转换成对叙述知青的个人记忆。

王安忆的《小鲍庄》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里,乡土中国的背景成了叙事的主体部分。

不过,批评家认为,寻根文学站在文化的高度夸大了个人的记忆,将个人的记忆上升为艺术创新和思考国家宏大命运的高度,实际上显得笨拙、虚假和矫情。

到20世纪90年代,知青文学全面衰微。

梁晓声、张承志、史铁生依然辛勤地耕耘在文学领域,其他的作家要么改变了写作题材,要么转换了职业。

他们三人的创作成为知青文学的绝响。

此外,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之前知青作家一直未能实现的突围。

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除了《黄金时代》之外,90年代有影响力的作品少得可怜。

文学界反应不错的作品,不过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邓贤的《中国知青梦》以及老鬼的《血色黄昏》等几部。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代出现了数倍于知青小说的知青回忆录。

知青回忆录作为一种压抑已久的民间声音,是知青文学的另一种立场和姿态。

这部分回忆录多少有点直面历史,进行自省和忏悔的精神,好歹弥补了一点早期知青小说的不足。

很多人把姜戎于2004年出版的《狼图腾》归入知青文学里。

虽然这部作品从题材上看可以归入知青文学,但它对民族性的思考主题远远压倒了知青文学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的惯常主题。

2013年出版的,梁晓声的《返城年代》和韩少功的《日夜书》,主题、格调与当年的知青文学差异明显,是知青文学的变体,也算是在新世纪的回光返照。

虽说知青文学的各种变体不断出现,但作为有着特殊反思性背景和主题意向的知青文学已经终结。

五、知青文学未摆脱主流政治意识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可以明确地说,知青文学已经成为历史,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还将继续出现。

纵观知青文学史,有一点可以确定,知青文学是特定政治意识、政治体制或政策的产物。

知青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带着浓重的政治性。

知青文学的主题也随着现实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知青文学巧妙而又隐蔽地寄生在政治体制上,为某种政治运动、政治统治进行合法化的文学表达。

无论在任何时期,知青文学首先表达的是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体制内的审美观念。

作家只有在满足了这种政治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讨论艺术性及文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