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这是推动知青那种持续不断为一代人的青春 立言的动力。
多向性
•
由于“文革”后知青的历史位置与现
实处境的含糊不清,因而,知青的那段生
活,便是他们为确定现实位置而不断挖掘、
重新审察的对象。这种记忆的挖掘、搜寻
的方式和价值取向,既与时间有关,又和
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相连。因此,知青
小说对于历史的叙述,一开始就表现出体
•
和“复出”作家一样,特殊的,与国家社会
政治密切关联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觉得表现自身
的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不同的是,50年代反右派运动的受难者,在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公众心目和自
我意识中,他们被当作“文化英雄”看待。而
“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不
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却是可疑和模糊不清
• 第二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 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 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 史铁生《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 张承志《黑骏马》、《金牧场》 王安忆《本次列 车终点》
•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 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 作品: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张抗抗《隐形伴 侣》、《分界线》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 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老鬼的《血色黄
知青文学
梁晓声与张承志的小说
• 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
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批评界对它的
使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
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
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
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与“伤痕
• 第四阶段: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转向非知青 题材,但是知青文学并未断档,反而有更多长篇问世和有 特点的中篇,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 内容和感情体验。经过岁月沉淀,思考更为深刻。主要作 品: 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 赵维夷《老插春秋》 芒克 《野事》 米琴《芳草天涯》 刘军《噩恋》 韩乃寅《远离 太阳的地方》 李晶,李盈《沉血》 王小波《黄金时代》 李锐《黑白》 刘醒龙《大树还小》 同时,在九十年代, 还大量涌现出知青回忆录以及报告文学,主要有: 邓贤 的《中国知青梦》 白描《苍凉青春》 黄尧 等《辉煌的青 春梦》 金大陆《苦难与风流》 章德宁、岳建一 主编《中 国知青情恋报告》 姜昆 主编《中国知青回忆录》 《北大 荒风云录》编辑委员会《北大荒风云录》 《草原启示录》 编委会《草原启示录》 陕西插队知青的回忆录《情系黄 土地》、《回首黄土地》 山西知青的回忆录--《老插 话当年》 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曾经年轻》 女知青回忆 录--《青春方程式》
文学”等一样,人们用这个概念,来专指叙事体
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
•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小说
的作家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
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张炜、
韩少功、竹林等。
自传色彩
•
与50年代遭受挫折的“复出”作家相似,知
青文学也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 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分裂”。或 者继续坚持对“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否 定,和生活的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 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 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
• 中国知青小说 第一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 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 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主要作品: 叶辛《蹉跎岁月》 竹林《生活的路》 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
•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 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 镇温泉寨。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 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 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 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 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 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 《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 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 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任教于北京语言 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 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 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 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 关。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源自文库是复杂的,但 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 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 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 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即使具体生活问题 得到解决,已破碎的生活信念、价值观,也不一 定能得到修复或重新确立。在新的环境下,已逝 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
• 在表现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上,写于1981年 的短篇《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和中篇《南方 的岸》(孔捷生),是表现“知青文学”这种转移 的最早作品。这两篇小说的题目都具有双重寓意: “终点”与“岸”,都意味着到达和寻得归宿, 意味着漂泊的结束;但是,小说中所表达的,则 是另一种性质的漂泊无定的开端。
验和阐释的多向性。
• 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 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 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 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 泪》,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 天的童话》,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 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血色黄昏》 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 恨和悲哀。
多向性
•
由于“文革”后知青的历史位置与现
实处境的含糊不清,因而,知青的那段生
活,便是他们为确定现实位置而不断挖掘、
重新审察的对象。这种记忆的挖掘、搜寻
的方式和价值取向,既与时间有关,又和
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相连。因此,知青
小说对于历史的叙述,一开始就表现出体
•
和“复出”作家一样,特殊的,与国家社会
政治密切关联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觉得表现自身
的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不同的是,50年代反右派运动的受难者,在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公众心目和自
我意识中,他们被当作“文化英雄”看待。而
“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不
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却是可疑和模糊不清
• 第二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 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 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 史铁生《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 张承志《黑骏马》、《金牧场》 王安忆《本次列 车终点》
•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 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 作品: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张抗抗《隐形伴 侣》、《分界线》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 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老鬼的《血色黄
知青文学
梁晓声与张承志的小说
• 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
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批评界对它的
使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
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
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
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与“伤痕
• 第四阶段: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转向非知青 题材,但是知青文学并未断档,反而有更多长篇问世和有 特点的中篇,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 内容和感情体验。经过岁月沉淀,思考更为深刻。主要作 品: 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 赵维夷《老插春秋》 芒克 《野事》 米琴《芳草天涯》 刘军《噩恋》 韩乃寅《远离 太阳的地方》 李晶,李盈《沉血》 王小波《黄金时代》 李锐《黑白》 刘醒龙《大树还小》 同时,在九十年代, 还大量涌现出知青回忆录以及报告文学,主要有: 邓贤 的《中国知青梦》 白描《苍凉青春》 黄尧 等《辉煌的青 春梦》 金大陆《苦难与风流》 章德宁、岳建一 主编《中 国知青情恋报告》 姜昆 主编《中国知青回忆录》 《北大 荒风云录》编辑委员会《北大荒风云录》 《草原启示录》 编委会《草原启示录》 陕西插队知青的回忆录《情系黄 土地》、《回首黄土地》 山西知青的回忆录--《老插 话当年》 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曾经年轻》 女知青回忆 录--《青春方程式》
文学”等一样,人们用这个概念,来专指叙事体
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
•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小说
的作家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
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张炜、
韩少功、竹林等。
自传色彩
•
与50年代遭受挫折的“复出”作家相似,知
青文学也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 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分裂”。或 者继续坚持对“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否 定,和生活的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 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 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
• 中国知青小说 第一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 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 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主要作品: 叶辛《蹉跎岁月》 竹林《生活的路》 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
•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 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 镇温泉寨。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 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 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 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 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 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 《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 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 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任教于北京语言 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 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 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 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 关。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源自文库是复杂的,但 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 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 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 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即使具体生活问题 得到解决,已破碎的生活信念、价值观,也不一 定能得到修复或重新确立。在新的环境下,已逝 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
• 在表现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上,写于1981年 的短篇《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和中篇《南方 的岸》(孔捷生),是表现“知青文学”这种转移 的最早作品。这两篇小说的题目都具有双重寓意: “终点”与“岸”,都意味着到达和寻得归宿, 意味着漂泊的结束;但是,小说中所表达的,则 是另一种性质的漂泊无定的开端。
验和阐释的多向性。
• 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 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 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 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 泪》,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 天的童话》,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 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血色黄昏》 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 恨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