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合集下载

《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

人物关系
01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关系深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儿子始终感激母亲的爱和付出,母 亲则因为儿子的懂事和孝顺而感到骄 傲。
02
工厂老板和员工之间
工厂老板对员工要求严格,只关心生 产效益,而不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健康 。员工们则因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忍 受老板的压榨和工作的艰苦。
03
同事之间的关系
许多读者表示被作品中的母爱所感动,产生了强 烈的共鸣。
现实主义
读者认为作品真实反映了家庭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和挑战,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文化自豪
读者对作品中展示的传统文化元素感到自豪,认 为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专家评价
艺术价值高
专家认为该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人物形象塑造和 情节设计都非常出色。
儿子(配角)
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努力学习并尝试赚钱。他深知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 并感激母亲的爱。
次要人物
工厂老板
一个刻薄、自私的老板,只关心生产效益 ,不顾及员工的健康和家庭生活。他对母 亲的工作压榨,使母亲的工作更加艰苦。
VS
同事
母亲的同事们,他们同样在工厂工作,与 母亲共同承担着艰苦的工作。他们同情母 亲,但也无力改变现状。
次要情节
01
梁军在卖粮食的时候遇到了小学同学李红,李红得知梁军的生 活状况后,向她伸出了援手,帮助她解决了燃眉之急。
02
梁军为了感谢李红的帮助,亲自送了一篮子鸡蛋给李红表示感
激。
梁军在劳作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手,她的儿子得知后心急如焚
03
,立刻跑回家照顾母亲。
情节特点
01
故事情节紧凑、真实、感人, 通过描绘梁军这个母亲的艰辛 生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 韧。

试析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试析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收稿 日期 : 一 2 C 姗 1一 9 作者简介 : 田玉敏 ( 晒一 , , 1 9 )女 山东 巨 野人 ,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2O级 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0 8

4 ・ 0
地进行思想意识教育 的到时候 , 接触到“ 的 目 , 自然 我” 光 便不 起来。而她又是多 么真诚 、 良的一个人 。因为 母亲病 危 , 善 “ 偷偷 回家了, 我” 回来后连 长要 以讨 论会议的方式给我 以处 分, 当指导员知道情况后 , 曾经奉若神明的连长的指示 也 对于
特殊的群体给予 了倾心 的关 注 , 了一组青春群像。早 塑造
期的知青小说充满了悲壮 的理想主义色彩 , 重在对知识青年 扎根边疆 、 献身祖 国的热 情给予歌颂和赞美 , 这是一片神 如《 奇的土地》《 、 今夜有暴风雪》 。后期 的知青小说主要 反映知 等
青返城后的生存状态以及命运的延伸, 雪城》《 如《 、 年轮》 等。
知道吗?_P 可以看 出 , 内在 的思 想在 斗争 , 想让 另 ”j蕞 2 ” ( 她 她不

的本质 , 以—个矛盾体呈现在读者 面前 。她们 的本性是善 良 的, 但在时代政 治的掩饰下 , 以表面的严肃庄重 , 她们 来掩饰 那个 内心真实的 自己。她们高唱理想豪 情的政治意识 , 自己
摘 要: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代表作 家之一, 创作了大量的知青文学作品。在知青文学的文坛上 , 他执着地用 自己的笔 端记 录了知青生活的心路历程。从知青下 乡 到知青返城 , 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 予了 心的关注, 了一组青春群像 。 倾 塑造 对梁晓声小说 中的女性 形象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 揭示在 那个特殊 时代 背景下的知青心灵历程。 关键词 : 梁晓声 ; 小说 ; 知青 女性形象

浅析《知青》对“农民—知青”互助关系的认识

浅析《知青》对“农民—知青”互助关系的认识

浅析《知青》对“农民—知青”互助关系的认识“农民-知青”间的互助关系很少被学者和作家关注,梁晓声的《知青》则弥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知青》中共同时代,共同生活,共同苦难下的“农民与知青”关系的探讨,阐释了农民与知青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人性美”的跨时代性。

标签:农民;知青;互助;人性美学者刘亚秋在《知青苦难与乡村城市间关系研究》一文中曾深刻认识到“就知青研究这个领域而言,知青与农民之间的互助以及彼此之间的生活认识,也应该是知青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1]然而,在知青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关注却甚是冷漠。

《知青》这部作品在文学创作领域对该问题却做了可贵的探索。

在作品中“农民-知青”被放置同一平台一共同的时代,共同的生活,共同的苦难,这些“共同”性因素凝成了农民—知青间的深厚友谊,他们互敬互爱、平等相处、相互教育、相互拯救。

对于知青来说,乡村是他们的接纳之地、庇护之地、成长之地,而农民则是他们的家长、兄弟姐妹、朋友;对于农民来说,知青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拯救者,同时也是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兄弟姐妹和朋友。

“农民-知青”的这种互助关系再现了历史的另一面,展示了特殊年代下人性人情的美与善。

一、互敬互爱,平等相处作家李复奎在《难忘的知青岁月》中曾描述了他所亲历过的农民与下乡知青的关系:“好多次,走在长长的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狭路相逢的农村社员,不管是挑担的,背背兜的,牵牛的或是其他扛东西的,不管身上负荷多重,都要老远就跳下田埂进行回避,给空手轻装的知青把路让出来。

”[2]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知青”间的隔膜与距离。

与李复奎的描述相反,梁晓声的《知青》将“知青-农民”混为一体,打成一片,他们相互尊敬、相互爱护,形同亲人,这里没有迫害,没有阶级,没有自卑和鄙视,有的是善与美的人性的沟通。

《知青》以陕北的“坡底村”、东北的“山东屯”为空间,展示了知青-农民间的相亲、相爱、相敬。

坡底村是一个严重缺水、十分贫困的乡村,但这种苦难没有扼杀掉村民的善良与淳朴,他们热情接纳了到这里插队的知青,待他们如自己的亲人、朋友。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作者:李东芳来源:《关东学刊》2019年第04期[摘要]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梁晓声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经典叙事是个体在自然或者社会的“暴风雪”中锤炼意志,抵抗磨难,追求个体生命的“高峰”体验和超越性价值。

梁晓声笔下推崇的精神价值包括:追求崇高的理想主义,追求悲壮的英雄主义,追求人性之美的人道主义,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承担精神,对于当代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价值[作者简介]李东芳(1972-),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教授(北京100083)。

在洪子诚先生的《当代文学史》中是将作家梁晓声的创作如此定位的:知青小说走上文坛,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

早期主要着重于对十年悲剧的揭露和控诉,包含着真诚的信仰被愚弄的愤怒,以及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和感伤。

继之,由于知青大批返城政策,知青作品主要表现返城知青回到城市后遇到的生活矛盾和精神困惑。

晚期的知青小说出现了“分流”现象,一部分继续批判和控诉上山下乡运动;另一部分则从“荒谬”感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认为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将知青一代界定为“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并且认为这一创作倾向以梁晓声的创作为代表。

我认为,在此意义上,洪子诚先生为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创作的精神价值做了当代文学史潮流中清晰的定位,肯定了其创作中所提供的积极的精神资源。

作家梁晓声21岁那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一共生活了7年。

以其知青经历为背景,创作了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等,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取得轰动效应,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在梁晓声笔下,塑造了一群充满理想主义和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知青形象。

在“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坚信:只要在艰苦的北大荒自然环境中磨砺意志,能够适应并且战胜复杂的社会环境,就会成为时代的骄子和“英雄”。

梁晓声:平凡的“人世间”

梁晓声:平凡的“人世间”

时事|人物 |长者风范梁晓声被称为文坛中的“平民代言人”,相比于大时代书写,他更关注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贯穿写作始终。

他的作品触及社会现实,直击灵魂深处,照亮人性善恶;而在书外,梁晓声也用自己70多年的漫长人生,悉心扶养老人,用心照顾兄妹……他把人性写进书里,也写进了自己的生活。

童年苦乐1949年9月,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大杂院里,那时,妹妹还没有出生。

他们兄弟四人,加上父母、爷爷,一家七口挤在一间16平米的房子里。

“低矮潮湿、漏风透雨”是留在他心底最深的印象。

梁晓声的父亲是山东荣成人,12岁那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

父亲的脾气十分火爆,一次,一个惯于欺负弱小的大孩子,用碎玻璃在梁晓声的新衣服背后划了两道口子。

回到家,父亲看到后不容分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

他把委屈憋在心里整整三天,直到第四天老师上课提问时才“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梁晓声7岁时,父亲随哈尔滨的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建设,每三年才回家探亲一次。

父亲走后不久,爷爷去世,妹妹出生,家里的开销变得更多了,父亲寄回来的钱根本不够用,母亲则在家附近当临时工,每天从早忙到晚。

从三年级开始,梁晓声就开始申请“免费生”,每次开学前,母亲都要为了开一张免费证明跑很多次,这样一学期就能省3.5元钱。

贫穷,深深地烙印在梁晓声的童年生活里,这也成为影响他写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虽然不识字、却善良正直的母亲。

不管在外多苦多累,回家后,母亲都对孩子们很关心,给他们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育他们要自立自强。

在母亲的熏陶下,家庭在梁晓声心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多年后参加电视节目,他深情地说:“家产生了最初的家庭伦理,全部人类文化的这棵大树,是在家这个块根之上生长起来的,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上向善。

”北大荒的知青岁月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大哥梁绍先比他大6岁。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梁晓声是当代中国知名作家,他的知青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赢得了广泛好评。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突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具有丰富的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展现了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的顽强生存态度和乐观精神。

知青时期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数青年人离开家乡,奔赴大山深处、农田和工厂,艰苦生活。

梁晓声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知青们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生活状态,他们或是在雷打不动的农田生活中迸发出的坚韧与热情,或是在厂矿工作中的艰难与挣扎。

正是由于这些正能量的表现,梁晓声的知青小说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信念,这是一种正面的生命态度,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学习。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呈现了知识分子与农民工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心灵契合。

知青们虽然受到了严酷的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考验,但在与当地农民工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会获得一份真挚的情感和心灵的契合。

梁晓声的小说中描绘了知青和农民工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形成了一种真诚亲切的感情连接。

这种情感连接的形成不仅是对知识分子的心灵磨砺,更是对当地农民工人的真诚关怀,体现了一种不分阶级、不分身份的人文关怀精神,这对我们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彰显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知青的生活状态中,梁晓声经常描绘知青们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他们虽然处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但却并没有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道主义价值的追求。

梁晓声的小说中反映了知青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生活和社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这种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追求是非常珍贵的,而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也对我们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展示了对人性和历史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梁晓声作品读后感

梁晓声作品读后感

梁晓声作品读后感梁晓声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广受赞誉。

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家庭、爱情到社会问题,每一部作品都扣人心弦,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思。

在读了梁晓声的多部作品后,我深受感动,尤其是他对人性的揭示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

他的作品常常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不禁沉浸其中,对自己的思绪进行反思。

以下是对梁晓声作品的一些读后感和体会。

首先,梁晓声作品中展现出对家庭的深入探索,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了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人生》中,他通过描述一个家庭中几代人的故事,展现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他深刻而细腻地刻画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挣扎,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不完美之处。

这种对家庭的聚焦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同时也让我更加理解和体谅家人之间的种种冲突和争吵。

其次,梁晓声作品中的爱情描写也是他的一大特点。

他通过对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中。

例如,《离婚以后》中描述了一个已经离婚的夫妇之间依然保持深厚情感的故事。

他用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痛苦,让读者在感受爱情激情的同时也反思着自己对待爱情的态度。

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触动,也对自己的感情观有了更深的思考。

此外,梁晓声作品中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和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作品向读者传递思考和呼吁。

例如,在《孽情》中,他通过描述一个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和反抗,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个体的价值追求。

梁晓声通过描写这种社会现象,唤起了读者对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思考,引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综上所述,梁晓声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独特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不完美。

他的作品让我深入思考家庭、爱情和社会问题,对自己的思绪进行反省和整理。

通过梁晓声的作品,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梁晓声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他的知青小说作品被称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

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描绘了一代代中国知青的艰辛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展现了中国青年在动荡时期的顽强精神。

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文革时期,大批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农村和工厂,过着艰苦的生活。

梁晓声深刻地描绘了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积极态度。

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弘扬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尽管知青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却依然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梁晓声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知青们在贫困困苦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坚定不移地追求改变命运的信念。

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同样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希望、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也强调了团结互助的精神价值。

在他的作品中,知青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难。

在农村和工厂,他们不仅要忍受劳累和贫困,还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和冲突。

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却能够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同度过难关。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价值,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需要团结互助,共同面对各种挑战,才能够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还弘扬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青们虽然身处贫困艰苦的环境中,但他们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他们从不放弃对未来的期待,始终坚信着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种精神价值同样对我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提醒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努力,不断积极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精选推荐

“知青文学”是文学史上凝重的印记,它以上山下乡时期的千百万知识分子为主人公。

作为80年代初期出现的文学形式,知青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为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唱出了一曲又一曲真诚的赞歌。

在世纪末的风云变幻之中,是梁晓声以及更多的知青文学作家仍然高擎着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继续呼唤新的理想。

在梁晓声的全部作品中,知青文学只占了十分之一的比例,却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的最深的痕迹。

作为一个高产作家,梁晓声以知青的上山下乡作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知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曾经亲身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从最早的《今夜有暴风雪》到后来的《雪城》,梁晓声在自己的每一部知青文学作品中都倾注了对知青的特别关注,尤其是他笔下的知情命运,更是多样而又复杂,醒目而又深刻。

一、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命运(一)共同遭际梁晓声的知青作品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作品通过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来真实、动人的展示了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严格的来说,知青的命运包括下乡时的命运和返城后的命运。

在梁晓声的所有知青文学作品中,可以将知青的命运普遍分为四种类型。

这四种命运分别概括为死、留、返城后失业或者不顺和返城后顺利。

稍微归纳一下,这四种类型的普遍命运又可以再划分。

这四种命运中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两种命运属于知青下乡命运;后两种命运属于知青结束下乡返城后的命运。

下面就结合作品里体现出的种种原因分析一下这四种命运。

1、乡下时期的两种命运形态第一种:死。

所谓“死”,就是指知青在下乡的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死了。

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在下乡的过程中稳定下来,又没有坚持到运动结束,这种命运往往是知青最惨的结局。

知青的死也分好几种。

有的死得很干脆,很冤,也可以说是死于非命。

这种死在很多作家的知青文学作品里面都可见到。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梁晓声是新时期中国文学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知青小说以描写青年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化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当时全国知识青年的心路历程和社会状况,对于中国人的思想觉醒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除了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社会历史背景外,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的转变。

在小说中,梁晓声不仅展现了知识青年在艰苦的生产劳动和思想斗争中的成长和变化,还批判了旧思想的陈旧性和僵化性,揭示了新思想的活力和前景。

他始终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关爱人的情感世界,探究个人的心灵成长过程和人生的价值所在,因此他的知青小说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中,一个主要的精神价值就是关注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发掘。

在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主人公师哥为了帮助妹妹嫁妆而放弃自己的幸福,终于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情感。

在小说《上甘岭》中,主人公们在艰苦环境中互相协助,不断自我超越,从而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和才能。

这些故事揭示了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发掘的重要性,表达了梁晓声对于个人的尊重和人性的赞扬。

同时,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也关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他的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生产经济、阶级斗争等。

在小说《红高粱家族》中,梁晓声巧妙地通过叙述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他还在小说中描绘了全村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劳动挣脱贫困的故事,以及教育子女,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这些描写展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过程,体现了梁晓声对社会进步的信仰和热爱。

此外,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还关注了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他把人的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作为小说中重要的表现之一。

在《红高粱家族》中,主人公小二娘和六三叔之间饱含悲剧的爱情故事,以及在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男女主角之间的纠葛情感,都展现了作者对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观察和思考。

梁晓声用深刻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的情感及其变化的细节,使读者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和思考,并让人们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来源:归敏华的日志古代文学部分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 《吕氏春秋》与杂家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 《战国策》名篇研究18. 老子的思想19. 《老子》的艺术特色20. 《庄子》的艺术特色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0. 曹操与诗文革新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47.谢灵运与山水诗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62.唐诗的精神风貌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65.论李贺诗的怪诞66.李贺诗与屈原赋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71.杜牧的史论诗72.论韩愈散文的“气”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75.唐传奇与佛教76.唐传奇与道教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90.唐代散文家研究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95.苏洵散文研究96.论苏轼的“超然”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03.论杜牧的咏史诗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106.苏轼各体词研究107.苏词的风格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111.论咏物诗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123.明代散曲与民歌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125.《郁离子》研究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128.《花间集》风格论129.《花间集》题材论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134.《水浒传》风格论135.《水浒传》接受史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现代文学部分1.冰心小诗研究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5.《故事新编》研究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12.《腐蚀》的艺术特征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31.胡风的诗和诗论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36.瞿秋白杂文论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42.试论高觉新形象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45.苏青小说研究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49.论徐志摩的诗50.论闻一多的诗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52.论穆旦的诗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54.论沈从文的《边城》55.萧军小说研究56.论田汉的戏剧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58.丁玲小说研究中国当代文学部分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5.《茶馆》简论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7.金庸小说主题论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7.张平《抉择》的意义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

浅议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知青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呈现出了独特的精神力量与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价值:一、坚守信仰,追求真理在梁晓声的小说作品中,知青们都有良好的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他们不仅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目标,还在艰苦的环境中通过自学和实践不断追求真理。

例如在小说《生死狙击》中,主人公李慧根就是一个忠实信徒,虽然受到了各种压力和困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最终将真理传播给了更多人。

这种坚守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哲学智慧。

二、关爱他人,追求公平正义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还表现了关爱他人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价值。

知青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扶持、关心彼此,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帮助周围的人。

例如在小说《晓寒》中,主人公晓寒带着可爱的乡下女孩小花一起来到城市工作,在生活中,晓寒常常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对待小花就像对待妹妹一样,无微不至。

这种关爱他人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价值,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高度。

三、执着追梦,永不放弃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还表现了执着追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价值。

知青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无论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还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都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例如在小说《白洋淀》中,主人公们深入到白洋淀深处,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执着追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价值,具有强烈的人生意义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为当代青年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奋斗精神。

综上所述,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展现了知青文学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取向。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借鉴这些精神价值,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热爱他人、更加执着追梦的精神状态,为推进社会的文明进程和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真善美的化身——浅析《今夜有暴风雪》中的女性形象

真善美的化身——浅析《今夜有暴风雪》中的女性形象

真善美的化身——浅析《今夜有暴风雪》中的女性形象摘要: 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是著名的知青文学作品,梁晓声在文坛上成为了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今夜有暴风雪》中用自己的心灵笔触记录下了知青的心路历程,从他们下乡直到回到城市都有详细的描述,对知青之一群体倾注了自己的所有关注,并且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形象,特别是《今夜有暴风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她们,以求从更深的层次去揭示这些女性的心灵历程,笔者对《今夜有暴风雪》进行了认真研读,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跟随梁晓声的脚步去追寻《今夜有暴风雪》中女性的真善美。

关键词: 《今夜有暴风雪》女性形象真善美20世纪70年代,梁晓声就在文坛上凭借知青小说获得关注,《今夜有暴风雪》也是创作于这个时期,弥漫了悲壮的色彩,并且充斥着理性主义的思想,他从知青下乡以及返城等各个细节把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女性形象,主要是对这些女青年将青春奉献给边疆,献身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但是其中也描写了这些女性所付出的诸多代价,理想与历史的重担让她们耗尽青春,她们用自己的生命、青春、热情谱出了对理想的追寻之歌,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真善美,反应出那一代人的忠诚与热情,但是当时的时代就是那样,她们的爱情都是那么不完整,那么短暂,《今夜有暴风雪》中可以看到女性形象的责任感,同时更能看出她们的真善美和不同于现在的心史。

一、精神痛苦中的本真《今夜有暴风雪》中的女性形象,被作者崇敬而又同情,里面写到当时下乡浪潮席卷全国,她们也都非常狂热地投入到其中,都希望在边疆扎根,为祖国建立功业,作者让这些知青以女性形象出现,更多地是为了掩饰女性的这一本质,用另一个方式将塑造的矛盾体展现给读者,这些女性形象都有着善良的本性,但是在时代政治的束缚下,她们都是以庄重严肃的外表来掩饰自己,她们高唱豪情理想的政治意识,但是有些方面又会和自己一直倡导的价值相反,她们会要求其他人遵守各种制度规定,但是她们自己有事会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本性表现出来,她们就是一个个矛盾体,李晓燕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在下乡浪潮下狂热报名,并且自己立志要扎根边疆,她有着白皙的面容, 苗条的身材,而她又为自己的容颜苦闷,每天都在太阳底下晒,她的皮肤变得越来越糟,从而她就穿的比男性还男性化,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失落,她与男知青一样从事着体力劳动,她只是为了让自己扥身体更加符合劳动审美,她经常穿一些宽松的衣服,以此来掩盖自己女性的本真,她还倡导女孩子都不要照镜子,不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总是宣扬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她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在房间里照镜子,穿漂亮的衣服来释放压抑的自我,当身边的人偶然发现她的这些举动,并夸她漂亮时,她又变得十分庄重严肃。

当代文学论文题库

当代文学论文题库

当代文学论文题库※<文学史研究>1、革命新传奇中英雄形象的建构2、当代都市习尚与都市文学3、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研究4、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小说5、论“京味小说”6、20世纪末留学生文学论7、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简论8、台湾作家笔下的“文革”描述9、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10、中原突围——20世纪末河南小说创作论11、论“七十年代写作”12、20世纪女性文学个人话语的历史审视13、多元竞华的文化寻根——寻根文学论13、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史重构中的台湾文学14、台湾乡土文学的文化品格评议15、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16、浅析当代市民文学中的女性形象17、论新写实小说18、论改革文学的阶段性发展19、论文化民俗小说20、论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作家研究>1、论张小娴的散文2、论莫言创作的民间立场3、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视角4、莫言小说的刑罚世界5、论莫言笔下的红色意象6、严歌苓小说论7、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人物意象8、论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9、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10、汪曾祺的艺术世界11、汪曾祺与高邮12、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13、论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14、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15、论方方的小说16、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17、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8、贾平凹的山石与明月19、余华的寓言世界20、余华的暴力叙事21、论余华的创作历程22、先锋浪潮下的苏童23、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24、王小波艺术分析25、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26、梁晓声小说的知青论述27、尘土里绽放的鲜花——路遥作品的诗意28、驰骋在草原上的心灵歌者——张承志论29、二月河等文化历史小说的民间立场与政治话语30、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评析31、王安忆与上海32、陆文夫与苏州33、论老舍的戏剧创作34、谈马原的叙事圈套35、关于叙事空缺——格非小说论36、残雪的丑恶意象37、隐喻的符号与象征——残雪小说人物论38、论琼瑶创作的模式化倾向39、论金庸小说的文化品格40、论梁羽生的武侠观41、一花一世界——论汪曾祺的小说42、荒凉的歌手——论张贤亮的小说43、论舒婷的爱情诗44、论巴金新时期的散文创作45、解放区农民群像的雕塑家——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46、论秦牧散文的雷同化现象47、吹响时代的号角——论刘白羽的散文48、论杨朔散文的结构49、新时代的歌手——论郭小川的诗歌创作50、乡愁诗人余光中※<作品研究>1、由《生死疲劳》看莫言小说的民间叙事立场2、《第九个寡妇》的叙事艺术3、《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4、论余华作品中的兄弟意象5、论《碧奴》中的泪水意象6、论阎真的《沧浪之水》7、周旋在权力的旋涡——论高阳笔下的慈禧8、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9、这一只狐狸——评王蒙的《青狐》10、论武侠小说中的“妖女”形象11、论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12、宗教精神的奇葩——论《穆斯林的葬礼》13、论《白鹿原》的悲剧建构14、论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15、令人惊惧的华美大戏——论《檀香刑》16、白先勇《孽子》中的“父亲”形象17、论《生死疲劳》中的蓝脸18、从《王蒙自传》看他人生的政治意识19、旧梦重拾——从《庙与僧》到《受戒》的嬗变20、浅析毕飞宇作品《青衣》中筱燕秋的悲剧21、《玉米》系列中的女性形象22、论王琦瑶的悲剧人生23、论朱自冶的美学意义23、论陈奂生的美学意义24、独特的戏剧结构——论《陈毅市长》25、论《绝对信号》的探索性26、《创业史》的人物配置27、论《围墙》的幽默色彩28、张炜《古船》中隋抱朴形象分析29、论《私人生活》的叙事视角30、文本与生活——解读《玻璃虫》。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类选题编号论文题目3-1论五四前后文学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争3-2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3-4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5论鲁迅小说的:“民性改造”思想3-6论《祝福》的艺术特征3-7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3-8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3-9《故乡》与《春蚕》的比较谈3-10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3-11论胡适《尝试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3-12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3-13论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3-14论郭沫若诗歌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3-15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3-16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3-17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创作3-18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3-19论《新青年》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播的贡献3-20论五四时期的报刊制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关系3-21论五四“女师大作家群”的创作3-22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3-23论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色3-24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3-25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3-26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3-27论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3-28论欧阳予倩的讽刺喜剧3-29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3-30论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1论朱湘诗歌的艺术特征3-32论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3论左联对中国行动文学发展的历史贡献3-34论蒋光慈小说对红色革命的表现3-35论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3-36论茅盾小说中的资本家形象3-37论茅盾小说《子夜》对上海都市社会的表现3-38论茅盾小说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的表现3-39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3-40论巴金早期的青春小说3-41论巴金小说对新时代传统家族的表现3-42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3-43论老舍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3-44论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3-45比较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差异3-46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3-47论老舍小说的京味风格3-48论王亚平等人的武狭小说创作3-49论曹禺戏剧的情景设置3-50论《雷雨》的结构艺术3-51论曹禺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周繁漪、仇虎、陈白露)3-52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53论新感觉派小说对都市社会的表现3-54论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艺术特征3-55论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变化3-56论萧红小说对女性情感和名运的表现3-57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艺术特征3-58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3-59论林语堂散文的闲适特征3-60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京派与海派之争3-61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人性论和阶级论之争3-62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征3-63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3-64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视角3-65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3-66论吴祖缃小说对乡土的表现3-6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3-68论七月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3-69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3-70论夏衍的话剧《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征3-71论艾青诗歌意想系统及其意义3-72论艾青诗歌忧郁风格3-73论抗战后期讽刺诗的艺术特征3-74论《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征3-75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76论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艺术特征3-77论艾芜小说的讽刺艺术3-78论矛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的艺术特征3-79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形象的表现3-80论张爱玲小说雅俗公赏的艺术特征3-81论张爱玲小说的情节艺术3-82论小说《围城》的思想和艺术3-83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84论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化风格3-85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3-86论徐吁的小说创作3-87论新歌剧《白毛女》3-88论李季和延安时期的叙事体民歌创作3-89毛泽东诗歌思想艺术分析3-90论梁斌的《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特色3-91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或梁三老汉形象3-92论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3-93论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贡献3-94论闻捷的生活抒情诗3-95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发展3-96论刘绍裳的“乡土文学”3-97谈孙犁的散文创作3-98论杨朔散文创作3-99论秦牧散文艺术3-100论刘白羽散文艺术3-101论贾平凹散文艺术3-102论余秋雨文化散文3-103论张中行的学者散文3-104当代散文艺术发展论3-105评梁晓声的“知青散文”3-106论梁晓声《雪城》的艺术特征3-107评叶辛的“知青小说”3-108评陈村的小说3-109评王安忆的小说3-110评黄蓓佳的小说3-111评张抗抗的小说3-112评张承志的小说3-113论堪容小说中的知识女性3-114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3-115评张玄的婚姻爱情小说3-116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3-117评张文夫的“小巷文学”3-118论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征3-119论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3-120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3-121论古华长篇小说《芙蓉镇》3-122评王朔小说中当代青年形象3-123韩少功小说论3-124评铁凝的小说3-125论池莉的小说3-126评陈中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3-127论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3-128论《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3-129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3-130论卫慧的小说3-131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3-132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3-133论杨绛的小说3-134评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3-135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3-136评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小说”3-137评刘醒龙的小说3-138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3-139评迟子建的小说3-140余华小说论3-141评方方的小说3-142论汪曾祺短篇小说艺术风格3-143评郑万隆的小说3-144严歌苓的小说3-145评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3-146王朔小说风格浅论3-147论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3-148贾平凹小说中文化意识3-149王蒙小说的创新意识3-150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3-151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3-152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3-153评金庸的武侠小说3-154评古龙的武侠小说3-155评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3-156评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实验小说”3-157论李昂的新女性小说3-158评香港作家张小娴的小说3-159评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3-160评香港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3-161三毛旅游散文的审美价值3-162论席慕容诗歌的“时间意识”3-163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3-164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意识3-165海外“新移居文学”研究3-166评史铁生的小说创作3-167评近年来的反腐小说3-168论公刘的诗3-169论食指诗歌的意义3-170论北岛诗歌的悲剧性英雄气质3-171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3-172评顾城的诗3-173论杨炼诗歌的史诗意识3-174论海子的诗3-175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3-176革命样板戏重评3-177文革时期“红卫兵”写作研究3-178评崔永明的女性诗歌3-179评韩东的诗歌3-180评于坚的诗歌3-181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3-182论“第三代诗歌”的审美特征3-183当代女性诗歌的自我观3-184论新生代诗歌中的荒诞主题3-185评当代诗歌的口语话现象3-186论当代诗歌的民间立场3-187简论当代爱情诗的审美嬗变3-188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军旅小说3-189评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3-190论20世纪90年代新代小说3-191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的叙事性3-192当代小说的诗化倾向3-193论王小波小说3-194试论当代文学中的苦难描写3-195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3-196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3-197网络诗歌对当下诗坛的冲击3-198当代诗歌的叙事化和口语化3-199论史铁生散文的理趣3-200当代探索戏剧论析3-201论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话语3-202论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3-203网络文学现代发展初探3-204新诗诗论研究。

论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形象

论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形象

论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形象作者:陈梦甜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6期[摘要]梁晓声是极具代表性的知青作家,他笔下有许多令读者难忘的知青形象。

笔者把梁晓声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分为三类:知青英雄形象、成长中的知青形象、返城后的知青形象。

每一类知青形象都有其鲜明的特征。

知青英雄形象拥有崇高的理想,勇敢,不畏惧死亡;成长中的知青形象经过不断的蜕变,变得更加成熟、优秀;返城后的知青形象历经生活酸甜苦涩,呈现如何练就一颗勇敢的心。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不仅为读者创造了许多鲜明的知青形象,更向读者传播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思想。

梁晓声作家知青小说创作的影响因素笔者将从作家的知青经历和他所受教育两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形象;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梁晓声是被称为有“知青情结”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知青文学作品,造就了许多令读者难忘的知青形象。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青》、《雪城》等等作品真实的反映知青们的生活。

知青们的生活经历、人生抉择无不扣动着读者们的心弦。

笔者把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形象归为三类:知青英雄形象、成长中的知青形象、返城后的知青形象。

虽然他们身上有着一样的品质,但是鲜明个性不同,面对的生活难题不同。

梁晓声笔下的知青形象带给读者英雄化、理想化、浪漫化气息。

这与梁晓声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纵观梁晓声的写作历程,“知青”已是永远活在他笔下的文字灵魂,“知青”更已成为一种被抽象出来的恒定的精神象征,梁晓声用他真挚而执着地热情去描绘这个特殊群体最真诚的情感。

”《今夜有暴风雪》、《父亲》、《年轮》等等作品中都有许多个性鲜明的知青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知青形象特点及梁晓声生活经历来更加深入的理解他笔下的知青形象。

一、知青形象1.磅礴的英雄主义书写梁晓声以知青之名写知青之歌,他内心里有一股磅礴的力量在推动着他,在滋养着他。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梁晓声为知青们谱写的一首气势恢宏的赞歌,赞扬他们那崇高的理想,赞扬他们那坚定的开辟大荒原的决心。

论梁晓声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论梁晓声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论梁晓声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李贤【摘要】Since the new century, Liang Xiao-sheng's novels mainly described the topic of “city and love”, among them Yu Shuo and Yi Ren, Yi Ren were his masterpieces in this period. The change of the theme determined the change of figure images. In the two works, he created two types of images of an intellectual woman of new generation and a Confucian businessman, which were ideal ima-ges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virtue and modern quality. Liang Xiao-sheng created a series of representative age group images for readers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subjective feeling with objective times characteristics.%新世纪以来,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以描写“都市与爱情”为主,《欲说》和《伊人,伊人》是他这一阶段的长篇代表作。

题材的变化决定了人物形象的变化,在这两部作品中,他塑造了知识化的“新生代”女性形象以及新世纪的“儒商”两类形象,他们都是集传统美德和现代品质于一体的理想型形象。

梁晓声以个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群像。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梁晓声;新世纪;长篇小说;《欲说》;《伊人,伊人》;人物形象【作者】李贤【作者单位】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5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梁晓声的创作一直都在改变,因为他总是想要实现文学的社会价值。

浅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浅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结业论文题目浅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姓名徐月学号专业汉语言文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11月浅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摘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让我知道了。

黑龙江北大荒那片神奇的土地。

那里有鄂伦春族人敬畏和恐惧的“满盖荒原”,他们把那万顷沃土叫做“满盖荒原”。

“满盖”是鄂伦春语魔王的意思。

还有荒原上那一片死寂无边的大泽,它在百里之内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人们叫它“鬼沼”。

”同时也知道了,知青们不畏惧“满盖”的惩罚,开垦那片荒芜的土地,在那乌油油的沃土上开恳、播种。

为开垦那片沃土,副指导员李晓燕,摩尔人王志刚,妹妹梁珊珊等人都付出了生命,用生命去开垦这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是位知青文学作家,他194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曾有知青经历。

原籍山东省荣城县。

1974年被推荐到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

他自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作品以来,至今创作一千四五百万字,其名字也自80年代起被载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世界名人录》。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由》、《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和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梁晓声的成名之作。

不少作品被译为外文,收入中外大、中、小学教材,并拍成影视片。

从此,梁晓声这个名字被海内外众多读者所知晓。

他有知青经历,是个知青青年,他在黑龙江省北大荒这片荒芜而肥沃的土地上,经历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感情的美好辛酸。

在北大荒的风霜雨雪的洗礼中,铸就了他坚韧的素质、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梁晓声通过小说展现了生动、鲜活而泥土气息浓郁的现实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并感动、教育着读者,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

他塑造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使人过目难忘,历久弥新—这是梁晓声作品给人最鲜明的印象,也是他最重要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贞女型、圣母型、“巾帼”型作一番考察与梳理,获悉这三类女性形象的三个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1引言在中国当代文坛,以知青文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文学史上无疑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隐去了那些“伤痕”与“反思”之后,他用自己的笔调“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着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1。

也正是通过这种“剥离”与“维护”。

创构了其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梁晓声以笔为弦,为我们拉响着那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火红时期的英雄主义赞歌。

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女性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历史记载之中,但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却往往成为文学魅力之所在。

梁晓声的作品也不例外,其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大都给读者留下了肃然起劲的印象,对于那一代女性来说,梁晓声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完成她们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蜕变。

同时,这些女性的清绝、薄命、与崇高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作品中男人们的心灵,她们大都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道路。

与此同时,梁晓声也在剥离着错误运动中的某些正确精神去刻画女性们命运中的勇往直前,她们在梁晓声笔尖逃逸的思绪中显示着历史的沉重,而这种沉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对女性命运的忏悔。

所以,笔者认为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光彩,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意蕴,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

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些有关梁晓声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前对梁晓声知青作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

可以说有关梁晓声作品的研究处于一种“与作品俱进”的状态,且精彩纷呈。

在这些研究性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主题,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主题方面:李锋在《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2中认为梁晓声剥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遭遇,用一种“维护”的心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诚与“英雄主义”情怀,从而揭示其主题。

乔丽娜在《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3则作者站在反顾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而透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面貌,揭示其“神奇”底蕴,借此张扬理想,呼唤个性。

卢大英在《生动的艺术群像,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年伦〉浅析》4中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揭示知青精神—追求理想,锐意进取,团结奋斗。

二创作方式:贺绍俊《重读〈雪城〉》研究者对雪城的创作思想,方式作了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研究者的研究性文章进行分析与归类,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性文章很少有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探索。

因此,笔者试图从研究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作一番考察与梳理,从而去获悉其知青文学笔下女性形象的三种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局限性。

2 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2.1 贞女型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有一类女性——贞女型,她们身上有一种坚贞,清绝而又执着的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中,但这类女性形象却大都是苦命的。

苦命,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某类女性命运的缩略词。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有着坎坷艰难的经历,或不能拥有自己的事业,或在事业的征途中荆棘遍布;或不能拥有自己的理想爱情,或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历经坎坷。

总之,女性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伤过、痛过。

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不例外,在那个举国癫狂的年代里,女性们也在经历着这一种煎熬。

时代的荒唐使得这些女性不得不用自己的苦命体现着时代的大命运!具体表现在:性格苦命与命运苦命(一)性格苦命《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芸在其短暂而又艰难的人生历程以及升华了的人生结果中使其成为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苦命“意象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性格特征表现在:作为知识分子的后代,裴晓芸继承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与坚执。

或许是过早的失去双亲的缘故,裴晓芸的成熟程度早已超过与其同龄的女子。

童年时的不幸又导致了她性格中的清绝与沉默。

在连队里,裴晓芸有意无意的使自己成为“边缘人”,郑亚茹咄咄逼人的“优势”让她很难与其分享任何一样东西。

面对郑亚茹那种在极左年代里造就的气质,裴晓芸也只能用性格中的清绝与沉默让自己去获取人性上的公平。

她深爱着曹铁强,却因为自己的卑微而不敢表白,最后在美好的爱情畅想中冻死在坚守的哨位上。

而她的死也正是在政治上无比优越的郑亚茹有意不安排换岗人员所造成的。

“丑小鸭”用自己的血书与行动换取的尊严却被所谓的天鹅有意的踩在了脚下。

裴晓芸的“苦命”一方面是郑亚茹的有意陷害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荒谬性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可以说,也是那个荒谬时代及童年的不幸造就裴晓芸这种略显偏执的性格,造就裴晓芸无辜的死亡。

留在驼峰山上裴晓芸那并不高大的军姿,犹如冰山上的来客,为我们很好的诠释着梁晓声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生命为守卫国家而献出,这本来就是崇高的表现!(二)命运苦命笔者认为,命运苦命应从作品中人物的整个人生历程及人生结果来分析,分析其人生历程是否有着多重的磨难,其人生结果是否与其理想背道而驰或是失意太多。

《年轮》里的郝梅充满坎坷的人生历程,让我们领教了命运的残酷。

这个《年轮》里最后以作家身份而结束的女性与裴晓芸有些类似,其人生历程同样带着一种浓重的悲剧色彩。

她有教养,心地善良,自尊自爱。

由于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她无可奈何的来到了北大荒,但北大荒的遭遇葬送了她的爱情(押运途中被另外一名知青所强奸)。

为了让心爱的人留下完美无暇的印象。

她让吴振庆,韩德宝,徐克作假证——她已“死亡”。

“死亡”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具有讽刺意味,但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的“死亡”了十几年,而女儿的夭折,再次将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丈夫的病重,又让这位美丽善良的女人不知如何是好。

可以说,郝梅做到了一个女人该做的极限:为国,她用自己的贞洁换取了押运的成功,为爱,为了那份完美,她选择了“死亡”,为母,她做到了一个女人该做的极限。

可以说,从她踏入北大荒那刻起就注定了其人生要经历多重的磨难。

读者也不得不发出“哀其生之多艰”之感叹!吴茵,《雪城》里一位做着关于爱的梦,心甘情愿地为幻想中的爱情愉快地牺牲的女性。

中学时代就迷恋着她心目中的冰球王子,但极左时代的到来不得不使她为了那分迷恋而走向被迫。

当新时代来临,当她再次的见到她心中的冰球王子时,曾经的迷恋立即涌上心头并不顾一切奔向她心爱的人!而结局让她感到却是世俗式的无助。

这样的结局让读者多了几分怜悯与叹息,她那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以至鲜血淋漓。

更糟糕的是,在她发现自己深爱了十几年的人原来一脸俗相时,她那曾经的幻想也变成了作品中作者的怜悯。

现实的绝望让她感到理想的可笑。

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恰恰体现着这些女性的苦命,在极左的年代里她们不可能获取传统意义上的幸福。

她们身处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游离在美好的理想之外。

只能用苦命叹息着自己的命运。

荒谬的时代断送的不仅仅是她们人生中宝贵的青春年华,而更多的是她们不能拥有轻松与快乐,她们的肩膀被时代的枷锁牢牢的锁住。

在梁晓声看来,这些贞女型女性形象的存在具有极大的意义,裴晓芸的死代表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壮”与“崇高”,郝梅那坎坷的人生历程又显示着新时代对那一代女性命运的忏悔;而吴茵那由理想到现实之间的绝望,又显示着那个火红的理想时代在一定意义上的终结,让“理想”的人们重回到现实当中。

2.2 圣母型“母性”一词。

在中文领域曾引起过质疑。

甚至遭到过语法上的否定,有专家学者和教授指出其是一个近乎生拼硬造的,含意晦涩的,没有独立应用价值的词语。

而梁晓声却对这个词采取认可的态度——“母性是女人的心灵现象”5张承志说“母亲—人民”这是我们生命的永恒主题,可见母亲在中华民族传统意识中占据了多麽重要的位置。

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母性让人们为之顶礼膜拜,在梁晓声的知青文学的另一类女性形象——圣母型身上,我们就看到了女性在这方面的迷人魅力,主要体现在其无私奉献,善良包容的精神上,从中也看出作者的传统文化心理。

(一)无私奉献善良包容母性的伟大在于包容一切的心灵,她是我们一生中神秘又难以理解的东西,她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

她的无私奉献与善良包容让许多作家不惜笔墨倾力歌颂,同时也让无数读者对母性产生崇高的敬意!袁眉,《雪城》中一位美丽温良的上海女知青,由于对刘大文声音的迷恋,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他。

艰难的岁月里,袁眉以她高洁的心灵与勤劳的本性为刘大文打扫着人生路上的种种灰尘,打消他在生活上的种种阴霾与顾虑,为他的批判会壮胆,为他的前途操心。

用女人的细腻与包容为刘大文奉献所能奉献的一切。

在她的心中,他是她的大孩子,而她在他心中则像圣母玛利亚一样神圣。

袁眉带着一种体恤的情愫,一种母爱般的怜情照顾着她心中的大孩子。

为他照亮着人生前行的道路!而刘大文的好意导致袁眉生命的结束使这位大孩子从此掉进痛苦的深渊,没有了袁眉的体恤与关爱,刘大文带着深深的自责从此被生活所“强奸”。

《年轮》中的郝梅则是带着很浓的传统色彩的传统母亲,北大荒的遭遇让其生下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儿。

但女儿先天的疾病又注定了郝梅付出的奉献性,她在做着一位母亲能做到的极限!张萌,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女性,面对女儿进城的寻找,她那丧失已久的母性也骤然间爆发出来。

(二)梁晓声的传统文化心理在中国(国外也有)的许多作家(思想家)笔下,女性往往呈两极化走向:要么,把女性拔高的似圣母一样的让人为之顶礼膜拜。

要么,把女性贬低的像潘金莲一样的水性杨花让人为之唾弃。

这都体现了作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即封建社会男权话语霸权的局限。

在梁晓声知青小说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对于女性的态度也有些偏颇——圣母式的拔高在梁晓声的这些作品中,作者把圣母式的善于忍耐,宽宏大量,无私奉献的美德赋予了其笔下的这些女性身上,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梁晓声的传统文化心理——母性崇拜心理。

众所周知,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梁晓声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他的影响可以说远远的超过了其父亲父亲对他的影响,这从其作品《母亲》中对母亲的眷恋便可看出。

他展示了女人特有的母性魅力,赞美了女人奉献的意义,而母性意识也就这样通过梁晓声笔下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动作而散发出灿烂而崇高的生命之光!但是,一味的赞美便有有意的拔高的嫌疑,体现了作者或隐或现的传统文化心理。

2.3 “巾帼”型由于梁晓声的出现,知青文学被注入了粗旷的情愫,并被抹上一层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知识青年血液中鼓荡着的政治激情被他们用行动实践在“满盖荒原”。

在梁晓声看来,“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荒谬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十一年之久的千百万知青也是荒谬的,恰恰相反,他们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6并且以为“在人人需要证明忠勇的年代,英雄主义是青春的至高涅磐,葬青春之土地,岂不为神圣的土地,殉土地之青春,正所言贞烈之青春”7当时的北大荒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埋骨何需故土,荒原处处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