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分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探讨当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对策。
标签: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形势问题对策一、新形式下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们国家的经济成分、组成形式、利益分配以及就业方式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体现出了多样性的变化。
这种庞大的社会组织渐渐从政治、经济、社会融合的大家庭中独立出来,以前被束缚的单位制度也得到了缓解。
各个职能部门成为有针对性的独立个体,这样以来就减少了单位基层党组织对人们的管理负担,人们的社会活动得以丰富,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各基层党委渐渐发生“空白点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数新生的经济、社会组织群体造成的。
劳动力中的流动党员人数日趋增多,活动范围也较之前有所增大,并且经常出现在地区和产业之间。
怎样对其中流动党员进行教育改进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
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以及组织建设的管理与发挥也是应对新时期国家政府职能转变、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社区基层的需要,这样一来,社区分管的部门就会有所增加。
突出了基层党组织在设计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所以社区领导要联系实际切实走出一条职能分明、优势互补、单位和社区同时管理的光明大道。
二、目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党建工作的定位问题在传统的单位党建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制度加以预设的,并附有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但在社区中,尽管党章明确规定了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中央的有关文件也明确提出了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领导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都理解为这是对社区党组织的一种要求,一种期望。
又因为社区的自治属性,社区党组织对其他组织很难发生刚性的约束力。
也就是说,社区党组织要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社区中的领导地位,还需要继续破题。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新时期,各地在探索城市区域化党建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时,面临着诸如领导体制松散、共同需求缺失、活動项目缺少、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通过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思想教育、服务理念、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适。
标签:区域化党建;基层党建;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黨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和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1]。
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越来越难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满足基层的需求。
在这种情势下,自2004年10月中组部首次提出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出许多有效的工作路径和方法。
同时,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当前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体制松散,难以发挥合力作用。
目前,被吸纳进大工委、大党委班子的多数是体制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负责人,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
但在实际运作中,这更像一个松散的联谊平台,缺乏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和工作职能责任的法定属性,在工作过程中各有任务、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另外,在片区(网格)层面上,工作人员多是兼职,非实体化运作,给相关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共同需求缺失,难以激发参与动力。
一方面,区域性党建多由区县级党委积极推动,有的依赖领导运作、人情关系来实现,而非区域内部各类党组织的自发行为,这样在形成伊始就缺少一个共同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各驻地企事业单位,认为区域化党建与自身主要业务没关系,更多是被动性的参与,对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抵制。
浅谈社区党建工作
益资源 ,实现 并实行 社 区成员 自治 的组织 。社 区的发展 、稳定 、服 务 、 管理 、 自治等 目标 的实现 ,最 关 键
的因素是 依靠基 层党 组织动 员 、组
具体行 动 中去 ;贯穿 到推 进居 民 自 治 、社 区服务 和社 区管理 中去 。社
内多数 党员 不存在 行政 隶属 关系 , 没有利 益约 束的牵 制 ,这 使得社 区
子 ( 委会 )。加 强社 区党建 的首 居 要前提 就是理 顺两者之 间的 关系 , 发挥 好各 自的职能作用 。开展社 区 E常具 体的管理 服务工作 依靠社 区 I
依据 变化 的情 况适 时作 出调整 。这 对于 社 区党建 工作者 来说 无疑 又是
一
不主动 ,对如 何搞好社 区党建 工作 在思想认识上达不到统一 。 实践 中,
( ) 二 影响和 渗透功 能 开展 社 区党 建 ,通 过组织 、协 调社 区党组织 和全 体党员 ,以社 区
性 、 区域性 、群 众性 、公益 性活 动 为 载体 ,把党 的各项 方针政 策影 响
精神 文化 活动 ,逐 步培养 居 民对 社 区 的认 同感 与归 属感 ,使 共驻共 建 成 为广大居 民的 自觉行 动。
社区党 建合力不足 ,内在 动力缺乏 , 存在 “ 一头热 ,一头冷” 的现象 。
( ) 区 党 员 数 量 多、 成 分 二 社
自治 组织 ;对 关系社会 稳定 、 国家
利益 和社 区居 民切身利益 的重大 问 题 ,社 区 自治组 织必须在 社 区党组 织领导 下开展工 作 。社 区 自治组织
设 中 的 重要 功 能
( ) 导 功 能 一 主
社 区是其成 员在党 的领导 和政 府指导 、引导 下 ,社 会各 种力量 支 持和参 与 ,依 靠 并开 发社 区各 类有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一、抓好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意见建议(一)完善党建联动机制1.分级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区级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区的攀钢、十九冶等大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东区的党建工作;各级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建立本级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本辖区的党建工作重大事宜,牢固树立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的区域化党建“一盘棋”思想。
2.实行委员结构制。
在区域联合党组织中探索实行委员结构制,书记由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参加区域化联合党组织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具有党员身份的分管领导组成。
书记、委员单位的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发生变动时,由新任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自动兼任区域联合党组织委员。
书记和委员均实行兼职,不改变其原有的组织人事及工资待遇等关系。
3.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
各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同时与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明确各自职责和共建内容,把履行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年终述职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资源联享机制1.实现区域化党建阵地资源共享。
各街道(镇)、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要积极向辖区各类党组织开放,并鼓励、引导辖区各类党组织向社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等。
优惠或者免费利用街道(镇)、社区、居民小区和辖区各类党组织的办公场所、会议场所、活动场所等室内资源和区域内公共广场、社区运动场、中小学体育场等场地资源,科学整合区域内图书馆、社区书屋、文化站点等科教资源,打造区域内党组织共享共用的学习阵地、教育阵地、宣传阵地、活动阵地,形成功能互补的社区党建阵地群。
2.实现区域化党建人才资源共享。
积极探索街道(镇)、社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方式,建立并完善党员干部挂职交流制度、社区“兼职委员”聘用管理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和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制度,实现街道(镇)、社区与辖区各类党组织的人才共育、共享。
浅谈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浅谈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思考浅谈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随着政府职能和城市管理体质的转变,政府管理重心也在逐渐下移。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社区党组织通过推进社区党建发挥整合功能,加强协调、指导、服务,把社区群众的各方便利益协调好。
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区和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青竹苑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健全工作机制。
党总支班子成员明确责任,建立党建台账记事簿,全年组织开展4 次党课,2 次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
建立竹言堂“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共同关心的党建工作和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组织开展资源共享、和谐共建等多种联建活动,为社区党建扩充力量、资源和空间。
2. 实施“网格化”管理。
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探索和尝试社区党建管理新模式,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制订《关于网格党员活动开展的指导意见》,以学习、巡调、示范、指导为原则,具体指导党员活动开展。
设立五个网格党员工作点,将党员责任、党员义务、党员誓词以及党员机构分布等内容上墙,按照便于组织活动的原则,根据社区党员居住位置把党小组建立在楼栋上,逐步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中心、各党员网格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3. 推出“金哨。
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302020.2MEC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企业党建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谢妮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2-030-02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践中,区域化党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自去年以来,中铁五局路桥公司致力推动“六共模式”,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干部共培、作风共抓、难题共解、活动共办,在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建的一些具体问题,但仍然存在内在动力不足、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成为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及特征区域化党建的主要含义指的是在党委的主持指导下,把本辖区的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对辖区内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进行引导督促的一种党建新模式。
区域化党建根据经济学规模效应理论调整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把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共同学习,共同管理,把力量聚集在一起,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根据作者将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依据,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如何推进展开研究。
区域化党建,就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辖区统一筹划的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技术手段,在所辖区域内,统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党员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全面应用党建场所,大力推进辖区内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网络体系。
区域化党建具有其特殊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区域化党建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是推动新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提。
区域化党建的特征:区域化的党建框架,社会化的党建形式,开放化的党建工作。
关于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3年第期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通化市结合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着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以来,通化市委坚持把社区“五有一创”工程作为加强城市党建、落实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按照“场所达标、经费增加、素质提升、机制健全、服务优化”的工作思路,推进社区“五有一创”工程深入开展,努力开创全市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是以“五种模式”抓场所建设,实现硬件建设新突破。
把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五有一创”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推行“开发配建、国有资产划拨、减免费用、社会赞助、财政投入”等模式,破解选址难、筹资难等问题,加快了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步伐。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社区场所建设资金1.86亿元,各级财政共投入7811万元,收缴开发配建资金4393.1万元,包保部门投入资金3484.5万元,减免费用1126万元,争取社会赞助692.07万元,已有38个社区活动场所投入使用,13个进行内部装修,其它社区全部开工建设,全市所有社区活动场所均将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千平以上社区达到44个,占总数的44.4%。
省委组织部在梅河口市召开的“五有一创”现场会上,对通化市社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以“一主四辅”抓经费保障,实现工作经费新突破。
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党费返还、费随事转、自主创收、社会赞助为辅的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标准。
把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为每个社区划拨工作经费超过6万元,并按照不低于上年经费10%的比例逐年增长。
目前,梅河口市社区党组织经费最高的达到18万元,通化县、柳河县达到10万元以上。
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交由社区承办的工作,配套安排了工作经费。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随着当今时代的加快发展,以强有力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逐渐成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结合实际需要,聚焦“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导向,深入分析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找准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有效路径,并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从治理视域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一)激发活力,筑牢了党建工作堡垒。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协同配合的系统工程。
立足基层治理结构,城市基层党建的构建逻辑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内党员为主体,在区域管理上实行“党支部+网格+党员''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党课教育、送学上门、主题党日、参观体验等持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断优化垂直体系党支部设置,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逐步提升。
(二)阵地联享,推进了党建为民服务。
立足所在城市发展实际,围绕构建引领、融合、共建、协同的“党建共同体”,全面整合街道党建、政务平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种资源,建立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等五级党组织联动服务体系,发展形成城市“大党建”格局。
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党建方向,推进基础便民服务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党群之家”等,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
(三)夯实基础,强化了党建组织保障。
面对新兴领域的发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商圈市场、网络媒体、行业楼宇等党组织陆续覆盖的过程中,既引导社区选优配强“两委”干部,也实施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培养,建好、管好、用好后备干部队伍。
例如,社区党组织通过与机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机构签订共建共联协议、人才结对培训等加强干部建设;定期组织辖区内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建联络员开展集中培训学习,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素养。
(四)发挥优势,打造党建亮点品牌。
一些地区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中,探索拓展党建工作内涵与外延,深入实施示范点标杆创建,特别是突出党建特色与作用发挥的结合,如区域党建联盟、党群联络点、党员先锋站、“智慧党建云”等品牌,起到以点带面的榜样示范效应。
浅谈如何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区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和谐的形成关系重大。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随着城市工作重心的下移,街道和社区越来越多的承载起社会功能,因此,党的建设不能有丝毫放松。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方面来谈谈如何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一、要注重规律性。
首先,要注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城市化的动态发展及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大大拓展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功能,街道社区党建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工作对象,还是在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特殊性,把握这些新特点,来谋划和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其次,要注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阶段性。
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虽有一定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但具体情形往往是互相区别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阶段性特点,根据阶段性的特点和要求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既要防止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盲目求快,把未来发展目标作为现阶段的任务;既不使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不超越其本身应有的发展阶段。
第三,要注重社区居民结构和需求的多样性。
随着经济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日益发生新的变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政治参与需求都在增加,不同阶层的群众对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工作的期望和诉求也有所不同。
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兼顾社区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化解社会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要注重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形象地说,就是按照事先设定的一道道工序按部就班地去操作运行,各级单位就是这一流水线上的员工。
虽然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最终都是为了出产品、出精品。
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功能的思考——以长春市南湖街道湖东社区为例
以长春 市 南湖街 道 湖 东社 区为例
王 焱
( 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
[ 摘
湖东社 区, 吉林
长春
10 1 ) 30 2
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 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发展 的需 要 , 个 经济 生活和 社会 生 活都发 生 了深刻 而 复杂 的 变化 , 市管理 重心 不 断下移 , 区建设 和 管理 力度逐 步 整 城 社
能 以及利 益整 合和 维护稳 定功 能 。
[ 关键 词 ] 市管 理 ; 区党建 ; 城 社 党组织功 能
[ 中图分类号] 27 [ D 6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8 86 (叭20 一 06 0 1(— 4 62 )3 O5— 4 )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不断 深 入 , 市 管理 的任 务 日益 加 城
一
、
城 市社 区党组 织功 能定位
一
是 要做 好在 职 党 员的 教 育 管理 和 服 务 监 督 工 作 。
( ) 导核 心及政 治社会 化 功能 一 领
由于 没 有 直接 隶 属 关 系 社 区 党组 织 对 在 职 党 员 的教 育
《 党章》 第三十二条指 出, 街道、 镇党的基层委员 管 理  ̄ , 务监 督 工 作 存 在 一定 制 度 障 碍 。 对 此 , 乡、 DE g 南湖 街
群 众 , 助其 正 确理 解 上级 精神 , 证 各项 工作 的顺利 开 帮 保
展 , 分发 挥 了社 区 党组织 在政 治社 会化上 的功 能。 充
重 , 为城市 基 层 社会 生 活 的区域 性 共 同体 的社 区 , 稳 作 在 定 社 会 秩 序 、 合 社 会 资 源 等 方面 的作 用 也 日益 突 出 。 整 面 对 新 问题 、 挑 战 , 市 社 区 党 组织 应 发 挥 怎 样 的 功 新 城 能 , 而 提 高基 层 党 组 织 的 影 响力 、 透 力 、 聚 力和 战 从 渗 凝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乌马河区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队伍提档升级,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从区域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对区域化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打破了固有的基层党组织“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变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构建起“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现状分析乌马河区现有区委直属基层党组织74个,其中,基层党委7个,党工委5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9个,全区党员总数为3972人,在职党员1860人,其中:企事业单位党员1661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99人;离退休党员1404人,农村党员41名,流动党员667人。
近年来,乌马河区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这一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条块分割的“单位党建”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的需要,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致使党的工作出现一些盲区和空白,开展的党建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方式简单陈旧,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对群众没有影响力,迫切需要准确把握当前党建工作阶段性特征,通过树立全区党建一盘棋理念,进一步拓展党建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配置资源、整合优势、激发活力,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积极搭建协作互助的交流平台,努力做到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统筹发展,切实构建起开放性、共享性、融合性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乌马河区深入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工程,以地域分布划分联建范围,成立区域联合党委,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盘活与共享区域的党建资源,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动,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利地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于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几点思考
86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8月(下)黄剑羽(中共酉阳自治县委党校,重庆市 409800)摘 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治理的成效与党和国家、省(市)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注的现实利益息息相关。
只有做好基础的社区治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本文积极探索以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方式,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助力社会治理有序推进,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作为城市基本构成的社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地,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民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落地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标准,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直接关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社区治理”时强调,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到“社区治理”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如何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做好社区群众工作,如何通过社区治理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需要我们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基本前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党始终处在领导核心地位,起统辖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实行这种制度的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就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就能发挥集中力量办要事大事急事的优势,发挥经济、文化、民生的显著优势和国家统一、外交、改革等方面的优势。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宁波市为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的一项探索。
其主要做法是在“单位党建”基础上,把“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行业,作为建立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臵、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
从几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这一党建模式有力地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起因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两新”组织迅猛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万多家,从业人员180多万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3749个,“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障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市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臵来抓,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面对迅猛发展的“两新”组织,按照“单位建党”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的覆盖面总是赶不上“两新”组织的发展变化,常常会有空白点,并且由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在人员、经费、场地保障方面依赖业主的态度,一些党组织常常处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两难境地,很难在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利益上有所作为,个别甚至出现组织依附、职能错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作用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顺应经济区域化、人才集聚化、人员社会化趋势,市委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制订《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和大型商贸区、专业市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和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两新”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集中力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是在基层组织体系构建上,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限制,全面向动态开放的区域建党和“单位建党”并重转变。
关于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几点思考
社 区 和谐 是 社会 和 谐 的基 础 ,而 社 区党 组织 是 构 建 和
谐社 区的组 织 者 、 推动 者 和 实践 者 。因 此 , 们必 须 加 强 社 我 的政 治诉求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一些城镇 社区成为 。 民族 分 裂 活 动滋 生 的 土壤 等 。这 就使 得 党 的组 织 系 统 的控 区党 组织 的 自身 建设 。让社 区 党 组 织 发挥 领 导核 心 作 用 和 以党 内和谐 带 动 和促 进 社 区 和谐 。 制 能 力 受到 严重 削 弱 ,原有 街 道 党组 织 的职 能 以及 运作 机 战斗堡 垒作 用 ,
[ 键 词 ] 区域 化 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框架
社 区党 建
“ 区党建” 社 的概 念 是 上海 市 委 于 19 96年 率 先 提 出 的 , 是街 道 党 建 工作 的拓展 和延 伸 , 以街 道 党 ( ) 为 核心 , 工 委 以
管理 的重 点 。近年 来 。一些 人 民 内部 矛 盾 和群 众 关 心 的 问 题 , 本上 都 发 生 在 社 区或 与 社 区有 关 。 征 地 拆 迁 、 就 基 如 再 业、 养老 问题 、 业管 理 等 。社 区 已经 成 为 化解 人 民 内部 矛 物 盾 、 护 社会 长治 久 安 、 接 为人 民 服 务 的 第 一 线 , 道 党 维 直 街 工 委 的工 作 职 责也 由偏 重 党 务 管 理发 展 为 对 社 区 建设 的全 面领 导 。 因此 。 以区域 化 为框 架 构 建社 区党建 新 模 式是 城 市 现代 化进 程 下创 新社 区管理 工 作 的 必然 要 求 。
( ) 建 区域化 社 区党 建新 模 式 是 推动 和谐 社 区建设 三 构
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基层党建创新的调研分析
关 键 词 :街道;社 区;党建 工作 ;区域化
作 者 简 介 :张梅, 中共济南市委 党校党史党建部教 师,挂职于济南市市 中区舜耕街道办事处 ( 邮政编码 20 1) 5 0 4
中图分 类 号 :D 6 .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65 (02 4 01 — 277 62 39 21 )0 — 12 0 4
( )基 本 做 法 一
“ 责 ”变 为 “ 责 ” 无 有 ,形 成 了 多 元 主 体 参 与 的 大 党 建 联 合
体。 2 以 网格 管 理 为 基础 ,优 化 基 层 党 组 织 设 置 方 式 。结 .
舜 耕街 道 办 事 处 位 于 济 南 市 千 佛 山 南 麓 ,辖 区 面 积
领 导体 系 ,舜 耕 街 道 打 破 “ 块 分 离 ” 的 传 统 格 局 ,使 辖 条
区 单 位 党组 织在 街 道 社 区 发 展 中 由配 角 变 为 主 角 ,工 作 由
格 局 。 市 中 区舜 耕 街 道 党 工 委 在 全 市 “ 格 化 管 理 ” 的 基 网 础 上 ,突 出 党组 织 服 务 功 能 ,延 伸 提 出 了 “ 格 化 管 理 , 网 融 入 式 服 务 ” 党 建 工 作 模 式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足 辖 区实 际 ,济 南 市 市 中 区舜 耕 街 道 党 工 委 突 出 党组 织 服 务 功 能 , 着 力 推进 街道 社 区党 建 工 作 区域 化 。取 得 了一 些 成 效 , 值 得 借 鉴 。 要进 一 步推 进 区域 化 党建 工 作 , 就 要优 化 设 置 、整 合 资 源 、 拓 展 渠 道 ,构 建 并 完 善 党 建 工 作 区域 化 的 运 行 模
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关 系 也 日趋 独 立 化 ,市 场 化 、法 制 化
段 ,经 济 利 益 取 代 政 治 、 行 政 的 因 素 成 为联 系各 种 主体 之 间关 系 的最 重 要
以利益导向为动力源,建立 区域 内各 运作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代 了行 政 和 政 治 手
待 深 入研 究 。本 文 拟 就 区 域 化 党建 在
依 据 一 定 的方 式 和 社 会 规范 结 合 而 成
众、表达诉求、凝聚人心、排忧解难
立 各种 专业 合作 组织 和 专项互 助组 织 ,
促 进 社 区居 民生 产 生 活 的组 织 化 和社
的一 个 生 活上 相 互 关联 的 大 集 体 ,其 等 方 面 有着 不可 替 代 的 作 用 。通 过建
区域 化社 区党 建 中一 些 基 本 的 问题 有
纵 向行 政 关 系 逐 步 转 变 为 非 行政 化 趋
向 的 “ 平 化 ” 横 向 关 系 ;单位 利 益 扁
和合 作 型 的社 区党 组 织对 外联 系 渠道 ,
类社 会组织 和社 会成员 共建、共创 、 共 享 、共 赢 的运 行 机 制 , 以赢 得 更 多
以此 来推 动 和 提 升 城 市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于 重 要 的 支 点地 位 ,具 有 引领 区域 社 会 组 织 和 弥 合组 织结 构 体 系 的双 重 作 用 。在 传 统 的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核 心 作用 是 以组 织 严 密
力 直 接 占有 并 分 配 社 会 资 源 , 获得 了
以 应 对 未 来 区 域 发展 的不 确 定 性 ,使
社 区 党 建始 终 充 满 生机 和 活力 。 具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
上海市作为现代化、开放型的特大城市,城市社区资源多、人口多、党建工作起步早,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体系完备、效果显著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经验。
2014 年,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确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核心是人”、“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六个基本原则。
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全市抽调41人,组成4个调研组,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社区工作者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对街道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进行了完善,对社区党建体系和居民区治理等工作进行了创新。
在街道职能定位方面,《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对街道职能定位进行了完善,比如,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区政府全额保障,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
同时,进一步为街道赋权增能。
比如,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街道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赋予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强化对街道考
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结果的应用。
实行市、区职能部门职责下沉街道的准入制度。
在街道机构设置方面,上海市街道党政内设机构按“6+2”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同时可根据街道实际需要,增设2 个工作机构。
此外,继续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治中心。
在社区党建体系方面,上海市实施了“1+2”社区党建组织体系(“1”就是将原先的街道党工委调整为社区(街道)党工委,从驻区单位、派驻机构和居民区党组织中吸收“兼职委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
“2”就是在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立行政党组和社区党委,负责在辖区内行政组织、法人单位和自然人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由社区党委统一负责区域化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和居民自治。
设立社区党委,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和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委员会,发挥议事协商的共治平台作用,赋予其社区事务协调权、建议权、监督权等;建立社区中心,作为镇政府服务居民的工作平台,就近为居民提供行政事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文化等服务。
在居民区治理方面,健全居民区联席会议平台,推行居民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增强居民区党组织统筹社区资源的能力,切实保障居委会、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责。
切实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兼任
业委会成员。
中心城区配强“ 一居一警”,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了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项清单,建立居民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
减少和规范居委会台账,加快居委会电子台账建设。
认真落实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
加大居委会经费保障力度,优化居委会经费资金使用办法。
鼓励居民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上海市社会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加强组织保障,增强社会治理合力;建立职业化体系,分类规范基层队伍;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加强村级治理,夯实农村社区基础;培育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深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以下四点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
针对城市大党建拓展力度不够问题,不断推动区域化党建向上拓展、向下延伸。
在街道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组织平台,探索建立教育、文化、卫生等专门委员会,分行业分领域统筹协调驻区单位资源,以专业化的组织活动方式提升服务实效;在社区层面,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倡导驻区单位、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党员代表,通过相关程序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提高社区党组织整合、统筹、协调区域资源的能力。
针对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制度性安排不够问题,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单位党组织责任,督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群众,建立健全驻区单位资源和社区服务需求相对接的项目认领机制,健全评估、反馈和激励机制,以管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要推进居民区治理。
一是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向居民区延伸。
通过在居民区党组织推行兼职委员制度、明确委员责任,在有条件的业委会成立党的工作小组,加强楼组党小组建设等做法,强化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
二是确保居民区委员会自治能力发挥。
在各个居民区都建立居委会这一群众自治性组织,组织引导居民制定并根据自治章程开展自治,与地方政府、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做好沟通,对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提供指导。
三是规范对物业、业委会等的管理。
通过指导、监督、培训等形式,把好业委会成员人选,督促物业履行好职责,促进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依法运行,保障了居民区自治效果和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要形成共治合力。
一是整合驻区单位党组织共治资源。
将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管理,落实了单位党组织、居住地党员“双报到”制度外,还探索实施了驻区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报告制度,建立了责任约束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落实共建责任。
二是广泛吸纳了社区各方力量。
发挥了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驻区“两代表一委员”等的作用,注重民主协商开展社区共治。
对社会组织,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共治;对“两代表一委员”,设立联系基层制度和相关配套机制,为他们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在党员报到的基础上,把党员编入服务团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同时,由党员所在单位加强对党员报到参与服务情况的督查,激发了党员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
(四)要做活社会组织。
要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完
善枢纽载体,探索培育、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机制。
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加以引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重点扶持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差异化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