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

合集下载

深化发展区域化党建工作

深化发展区域化党建工作
第二 , 民生 性 。需 要 从 社 区这 甚 至 为 社 会 性 动乱 埋 下 “ 根 ” 。 祸
化 、国 际化 ” ,不仅 改 变着 整 个 中国 个 社 会 的 基 层 、 基 础 切 入 , 针 对 以
的面貌 ,而 且带 动 着世 界 的格 局将 发 往 多 年 造 成 的 “ 条 腿 长 、一 条 腿 改 革 开 放 和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 一 生历 史 性变 化 。不 远 的将 来 ,人 们会 短 ”的状 况 ,必 须 加 以改变 ,加 以解 整 个 中 国 的 物 质 文 明 上 了 一 个 新 台 发 现 2 1. 第二 个 十年 是 中国的新 转 决 。主要 反映 在 两大 方 面 :一是 ,公 阶 ,人 们 在 享 受 着 改 革 开 放 前 从 未 11纪 t 折 点 ,或 者 说到 了 —个 新 的标 志 点 。
共 物 品 、 公 共 服 务 的 非 均 衡 性 。 广 大 有 过 的 物 质 生 活 的 同 时 ,对 政 治 诉
三 是 ,我 国 的政 治 建设 进 入— 个 重要 民众 ,尤 其是 广 大农 民 、农 民工 、城 求 也 变 得 更 需 求 、 更 迫 切 。 渴 望 通 的创 新 阶段 。政 治 体制 改 革 的深 层次 市低 收 入群 体 ,以及 困 难群 体 、弱 势 过 民 主 政 治 来 调 整 已 存 在 的 人 们 之 内容 提 到议 事 日程 。否则 ,反 腐 和干 群 体 ,享 受 不到 与社 会 经济 水 平相 应 间 的 利 益 关 系 ,希 望 通 过 民 主 政 治 部制度 创 新 不可 能 有根 本 I 进展 和 的基本 医 疗 、公 共卫 生 、基 础教 育 、 生的 成为 普遍 关 注 ,上 下普 遍 采取 行 动 的 育 、文化 等 的优 质 资源 成为 有 钱 人、 个 伟 大 实 践 和 发 展 的 政 治保 证 。

社区党建区域化建设方面

社区党建区域化建设方面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社区党建区域化建设方面1、调整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明确各类党组织责任。

区域化党建的目标是把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建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

但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中,区域化党组织(社区党委)地位不高,对社会单位影响力缺乏严重的制约了社区党委统揽协调作用的发挥。

各级党组织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明,程序不清也严重阻碍了社区党建区域化工作的开展。

建议上级组织部门调整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明确各类基层党组织权力与责任,强化监督考核,理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麦档网2、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不断探索拓展区域化党建的有效工作载体。

在区域化党建推进过程中,建议把拓展工作载体作为重中之重,以实现区域内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和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为基础,把区域党的建设同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协调化解区域各方矛盾、维护区域社会和谐稳**合起来,同维护区域各方合法权益、凝聚区域各方力量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使党的工作载体由侧重党内事务向党内事务和区域事务并重转变。

要通过区域和谐共建等活动,带动区域内各类组织、群体积极参与区域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推进区域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朝**街道打造融服务群众与基层党建功能为一体的楼院“自主管理”平台就是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3、切实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支撑和保障。

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切实解决好区域党组织所需的场地、人员、经费等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采取建立红岩家园,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已有场所、设施的作用,定期轮流组织活动;通过下派兼职、公开招聘等形式,拓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渠道,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按照区、街(街道)分级统筹和区域内单位自愿筹集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

但场地,人员,经费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大问题,需要上级部门予以进一步支持。

区域化党建

区域化党建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

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

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

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

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

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一、抓好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意见建议(一)完善党建联动机制1.分级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区级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区的攀钢、十九冶等大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东区的党建工作;各级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建立本级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本辖区的党建工作重大事宜,牢固树立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的区域化党建“一盘棋”思想。

2.实行委员结构制。

在区域联合党组织中探索实行委员结构制,书记由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参加区域化联合党组织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具有党员身份的分管领导组成。

书记、委员单位的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发生变动时,由新任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自动兼任区域联合党组织委员。

书记和委员均实行兼职,不改变其原有的组织人事及工资待遇等关系。

3.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

各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同时与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明确各自职责和共建内容,把履行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年终述职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资源联享机制1.实现区域化党建阵地资源共享。

各街道(镇)、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要积极向辖区各类党组织开放,并鼓励、引导辖区各类党组织向社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等。

优惠或者免费利用街道(镇)、社区、居民小区和辖区各类党组织的办公场所、会议场所、活动场所等室内资源和区域内公共广场、社区运动场、中小学体育场等场地资源,科学整合区域内图书馆、社区书屋、文化站点等科教资源,打造区域内党组织共享共用的学习阵地、教育阵地、宣传阵地、活动阵地,形成功能互补的社区党建阵地群。

2.实现区域化党建人才资源共享。

积极探索街道(镇)、社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方式,建立并完善党员干部挂职交流制度、社区“兼职委员”聘用管理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和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制度,实现街道(镇)、社区与辖区各类党组织的人才共育、共享。

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302020.2MEC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企业党建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谢妮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2-030-02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践中,区域化党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自去年以来,中铁五局路桥公司致力推动“六共模式”,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干部共培、作风共抓、难题共解、活动共办,在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建的一些具体问题,但仍然存在内在动力不足、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成为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及特征区域化党建的主要含义指的是在党委的主持指导下,把本辖区的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对辖区内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进行引导督促的一种党建新模式。

区域化党建根据经济学规模效应理论调整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把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共同学习,共同管理,把力量聚集在一起,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根据作者将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依据,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如何推进展开研究。

区域化党建,就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辖区统一筹划的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技术手段,在所辖区域内,统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党员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全面应用党建场所,大力推进辖区内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网络体系。

区域化党建具有其特殊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区域化党建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是推动新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提。

区域化党建的特征:区域化的党建框架,社会化的党建形式,开放化的党建工作。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柿铺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党的建设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提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实现“现代服务业明星街、新型工业名牌街、城乡一体化示范街”——“三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总体目标坚持“横向并联、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原则,探索建立和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领导体制,着力打造大格局、大协调、大服务、大保障的网络化街道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效带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党建、经济、社会等事务,加强辖区社会管理,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坚持从群众和辖区单位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双向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活动和影响在区域内全覆盖,合力促进辖 1 区的繁荣和谐。

三、主要措施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建立健全区域联建组织体系1、成立街道大工委。

推行街道大工委“1+3”模式,街道大工委按“区委包点领导+街道党工委成员+辖区单位党组织聘任委员”的模式设置。

街道大工委“第一书记”区委包点领导担任,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委员街道党工委委员和辖区内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单位党组织书记兼任。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作 纳 入 区 域 党 建 丁 作 , 采 取 组 织
上 带 、思 想 上 带 、工 作 上 带 等 形 式 ,整 合 区域 内 群 团组 织 资 源 ,发
挥 群 团组 织 联 系 群 众 、服 务 群 众 、
辖 区单 位 党组 织 的联 系 ,并 通 过 开 展 街 道 社 区 党 组 织 和 辖 区 各 单 位
资源 。
二 、 完 善 共 驻 共 建 机 制 。 发 挥
定 协 调 议 事 程 序 、 目标 要 求 和 制
度 章 程 ,构 建 起 区 、街 和社 区三 级 协 商议 事 网络 。区 委组 织 部 每 年 下 拨 一 定 数 量 的 党 建 工 作 经 费 用 于
支 持 区 域 化 党 建 T 作 。 同 时 , 按 照
党 员 发挥 作 用 搭 建 平 台 。社 区党组
织 根 据 居 民 群 众 需 求 设 置 了 2 多 0
个 社 会 公 益 岗 位 供 在 职 党 员 自愿
认 岗 。在 职 党 员 所 在 单 位 党 组 织 将 在 职 党 员 进 社 区 的 表 现 纳 入 年 终 民主评 议 党 员 内容 进行 考 核 。
党 建 工 作 平 台 。 二 是 在 汉 正 街 辖
区 。 设 置 三 级 组 织 网 络 , 构 筑
靠 群 众 力 量增 强 党组 织 战 斗 力 .
形 成 党 建 带 群 团 建 设 、 群 团 建 设 促 党建 的局 面 。■
( 者 系 中 共 武 汉 市 骄 口 区委 作
书 记. )
组 、社 区党 委 、市场 党 委 、综 合 党 委 下 属 的 汉 正 街 地 区 各 类 基 层 党 组织 。通 过 三 级 组 织 网络 ,实 现 汉 正街 地 组 织 网络 全 覆 盖 .基 层 党 建工 作 一 盘 棋 。三 是 在韩 家 墩 街 辖 区 .构 建 社 区 与 物_ N务 企 业 党 建 q k

区域化:城市社区党建新方向

区域化:城市社区党建新方向
委 和 驻 区行 政 单位 党 组织 、 民区党 组 织、 居
两 新党 组织 、 流动 党组 织 ) 。打破 原 有的组 织 框 架 , 员从 原来 主 要 以街 道机 关 党政 委
支部的几十名党员 , 而是覆盖社 在这种 情况 区所 有单位包 括 流动 党员在 内 到制约 。 “ 社会人 ”“ 区人” 变 的成 百上千的党员群体 。 、社 转 下 , 道党 工委 可结 街
着社区党建活动 的 日益 丰富 , 不管是 街 道社 区 , 是驻 区单 还
和 身体条件 等 , 开展 “ 岗服务 ” 认 活动。通 过

I 区党建的区域化方向 社
随着 城市 体 制 改 革 的深 入 , 经 济 组 新
系列 分 类别 的共 建 活 动 , 社 区党 建 由 将 以前的支部 党员唱 “ 独角戏 ” 变为居住在 社 区全体 党 员 参加 的 “ 唱戏 ”从 而进 一 步 合 ,
社 区 党建 的主体 已经 不 再 局 限于 居 民区支 部 的 几 十 名党 员 , 而是 覆 盖社 区 所 有单 位包 括 流 动党 员在 内的成 百上 千的 党员群体 。社
区党 组织 的功 能 已经 不再 囿于支 部 的党 内
合 辖 区实 际 , 统筹 建
区党建新方向
口 阿牛曲哈莫
务 中强化 管理 。特 别是 对于 在本辖 区 的行 政机 关单位 , 可以大范 围开展 “ 机关党 员进 社 区认 岗服 务 ” 活动 。驻社 区机 关单位 的 主 要领 导 , 要带 头 主动 到 社 区党 员联 络 站 报到 : 区要 对 涉及 老 百姓 的 民生 岗位 进 社
高 党在城 市基 层 的执政合 力 。二是 建立三
区域化 , 不是 简单 的形式 上 的大一 统 , 是 而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乌马河区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队伍提档升级,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从区域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对区域化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打破了固有的基层党组织“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变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构建起“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现状分析乌马河区现有区委直属基层党组织74个,其中,基层党委7个,党工委5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9个,全区党员总数为3972人,在职党员1860人,其中:企事业单位党员1661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99人;离退休党员1404人,农村党员41名,流动党员667人。

近年来,乌马河区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这一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条块分割的“单位党建”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的需要,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致使党的工作出现一些盲区和空白,开展的党建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方式简单陈旧,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对群众没有影响力,迫切需要准确把握当前党建工作阶段性特征,通过树立全区党建一盘棋理念,进一步拓展党建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配置资源、整合优势、激发活力,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积极搭建协作互助的交流平台,努力做到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统筹发展,切实构建起开放性、共享性、融合性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乌马河区深入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工程,以地域分布划分联建范围,成立区域联合党委,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盘活与共享区域的党建资源,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动,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利地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某街道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

某街道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

某街道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方案一:深度挖掘潜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1. 健全区域化党建组织的体系(1)设立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职责和任务;(2)在每个区域内设立党小组,由党小组长带领党员展开各项党建活动;(3)在党小组下设立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完善党组织的参与和民主化治理机制。

2.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1)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由街道党委指派专人挂点指导党小组开展党建工作;(2)每季度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各党小组开展交流和学习;(3)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党小组长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作用,建立党建科技学校,培训优秀的党小组长和党员,提高其党建工作水平。

3. 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升党员的参与度(1)驻点式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党员入驻社区、单位等场所,亲身了解基层党建实际情况,为党建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2)以党建主题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也为社区、单位等场所带来更好的服务;(3)开展“双百行动”,组织党员致力于“百日学习、百日行动”,通过党员间的相互帮助和督促着,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

方案二: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1. 改进落实党建经费的方式(1)将党建经费作为房产税收入的优先使用目标,对区域内党组织进行全面经费支持;(2)允许党组织自主筹集党建经费,鼓励组织举办可持续的公益性项目;(3)在党建工作上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党组织的工作情况,与经费支持挂钩。

2. 疏通党员利益诉求渠道(1)建立党员问责机制,免费提供电话、信件、邮件等多种渠道,让党员有效地表达意见和诉求,对问题及时响应;(2)通过党小组和支部大会,定期邀请党员参与党组织工作的过程,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3)通过加强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联系,推动党员实现对公共服务的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归属感。

潍城区创新“五项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潍城区创新“五项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今年来,潍城区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创新“五项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地组织保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建立多元化地党建领导协调机制,增强工作合力一是发挥区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地作用.建立例会制度,围绕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密切关注地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项,进行情况通报和广泛协商研究,充分调动辖区内各方力量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地积极性.二是发挥社会工作党委作用.各街道社会工作党委整合街道组织人事、党群、社区建设等部门职能,吸纳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辖区领域党建地统筹、协调和指导.三是发挥党建工作联席会作用.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坚持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做到了“四个落实”,即:落实社区事务共管,落实社区稳定共保,落实社区资源共享,落实精神文明共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建立多样化地党组织组建机制,优化组织设置一是楼宇建.加强余座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和工会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归属感,扩大党建工作地覆盖面,搭建了政府服务企业地平台,促进了楼宇经济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维护了职工地合法权益.二是行业建.根据律师事务所密集、党员数量多等特点,通过司法行政机关行业管理加强律所党建工作,以律协为依托加强党组织组建模式,建立中国首家律所党委——大成律师事务所党委,创新安定门街道司法所与律师党员联合党支部组建模式.三是孵化建.发挥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孵化器作用,通过接纳、服务流动党员及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组织组建工作.四是团队建.在街道、社区各类群众性活动团队中建立党组织和党小组,积极推广“支部领导团队、党员融入团队、团队凝聚群众”地党建工作模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建立多层次地党建联建共建机制,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广泛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区委积极开展以“五扶”(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就业上扶技)为主要内容地“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目前已成为全区党建工作地一个重要品牌,成为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地重要载体和密切党群联系地重要纽带,成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夯实区域化党建基础地有效途径.二是深化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本着“上下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原则,在区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之间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呈现出了机关党建带社区党建、社区党建促机关党建地良好局面.三是积极推进国企、事业及“两新”组织党组织服务区域共建.充分发挥国企、事业及“两新”组织党组织地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立足本部门地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力所能及地为区域化党建提供支持和服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建立多点面地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注重作用发挥一是围绕作用发挥,实施分类表彰.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增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地内在动力,一直是探索研究地课题.东直门街道工委根据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及在某一方面地突出表现,设定了党性坚定标兵、品德高尚标兵、热心公益标兵、爱岗敬业标兵等四种表彰类型,对组织关系不在街道但表现突出地党员,还专门设立了“奉献社区好党员”称号.分类表彰使称号地指向更明确,评选地标准更具体,是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地一次有益探索.二是增强针对性,实施重点表彰.按照各领域单位党组织地不同特点,本着在地区中能够有效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区域化党建加速发展地目标,有针对性地培育各类典型,进行表彰、宣传和推广.今年拟表彰和宣传一批党建基础条件较好、社会影响较大、发展态势良好、单位负责人重视地驻区单位党组织,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地重点和突破口,在地区范围内营造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地良好大环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建立多方位地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本单位党建工作地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切实加强了党建工作地指导、协调、监督和落实.二是完善党建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国企、机关、事业等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地动力机制,如按照“五个好”要求,以百分制对社区党组织进行“星级考评”,每个社区以个指标要素为标准进行定级,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地科学发展.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区委每年下拨专项党建经费,支持社会领域党建活动开展,调整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按照年人均元地标准拨付.从区管党费中拿出年收缴额地作为党组织活动补充经费,用于非公、社区党组织征订党报党刊、慰问困难党员及街道党员服务中心补充经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宁波市为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的一项探索。

其主要做法是在“单位党建”基础上,把“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行业,作为建立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臵、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

从几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这一党建模式有力地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起因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两新”组织迅猛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万多家,从业人员180多万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3749个,“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障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市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臵来抓,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面对迅猛发展的“两新”组织,按照“单位建党”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的覆盖面总是赶不上“两新”组织的发展变化,常常会有空白点,并且由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在人员、经费、场地保障方面依赖业主的态度,一些党组织常常处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两难境地,很难在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利益上有所作为,个别甚至出现组织依附、职能错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作用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顺应经济区域化、人才集聚化、人员社会化趋势,市委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制订《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和大型商贸区、专业市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和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两新”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集中力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是在基层组织体系构建上,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限制,全面向动态开放的区域建党和“单位建党”并重转变。

街道区域化党组织实施措施

街道区域化党组织实施措施

街道区域化党组织实施措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城镇区域内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贵乌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要求,2010年起,在全街道范围内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已在2010年8月成立贵乌街道第一区域党委,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党建的组建,经党工委会议研究决定在2011年9月成立第二个区域化党组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和谐”的思路,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创新活动方式,使辖区内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各类组织、群体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准各自的着力点,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工作格局,促进区域和谐稳定、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建立“区域党组织”平台,进一步整合街道区域内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党组织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生活服务保障,逐步构筑起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利服务为一体的快捷、方便、贴近式的新型服务模式,真正实现服务重心下移。

同时,在完善党建机制、配强党建队伍、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功能等方面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党建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党建工作的最大合力。

对街道区域内党建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分为三个阶段:1、扩面新建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

在第一区域化党建取得成效和经验基础上,以友谊社区、兴黔社区、银佳社区、大营社区、筑新社区为第二个试点,建立地区性联合党组织,统筹区域内的社区、机关、企业党建;2、总结推开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总结第一、第二试点区域工作经验,推行建立第三、第四区域化党委,实现街道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覆盖各类组织、各个领域,区域化党建制度体系形成。

2024年建立“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

2024年建立“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

2024年建立“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摘要:近年来,的政治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建工作的核心。

着力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与抓好“四联四进四服务”(即“联建制度化、进步引领化、服务人民化、创新发展化”)结合起来,区域化的建联动机制需要建立起来。

因此,本文将从实施纵深发展战略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建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建联动机制的实际意义及意义。

关键词:建工作;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联动机制一、引言新时代下,的政治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建工作的核心。

在全面从严治的新形势下,严格落实“四联四进四服务”(即“联建制度化、进步引领化、服务人民化、创新发展化”)等重点任务,着力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与抓好“四联四进四服务”结合起来,区域化的建联动机制需要建立起来。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如何让建工作顺应区域变化,提升建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等多方面水平,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围绕“四联四进四服务”区域化建联动机制的实际意义及意义来探讨这一热点问题。

二、实施纵深发展战略“四联四进四服务”是组织实现全面从严治的切入点,也是纵深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实施纵深发展战略要求推进“四联四进四服务”四项工作,并且要从高位推动。

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1)发挥领导干部作用要认识到“四联四进四服务”的重要性,抓好学习培训,提升员领导干部素质,做好工作宣传,形成群众舆论支持,切实提高全社会、全员对“四联四进四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推进制度化建设强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先进、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制度,让“四联四进四服务”进入制度化轨道,做到组织的长效化管理、制度保障,并使全体员员工对“四联四进四服务”合法性充分认知。

(3)注重重点群体管理在推进“四联四进四服务”的过程中,考虑到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应当注重对重点群体做好认识、引导和管理,更多考虑到省市地区社会的发展特点、发展要求等。

创建社区共驻共建新模式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创建社区共驻共建新模式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创建社区共驻共建新模式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筹社区资源,更好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党建合力。

一、明确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和社区建设,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居民为主题,着力构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社区、驻区单位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

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巩固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覆盖面,为建设和谐的街道社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三有一化”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以有共同需要、有共同利益、有共同目标为纽带,积极搭建共驻共建平台,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单位联社区,帮助社区发展;党员联群众,帮助群众解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二、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1、安排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

驻区单位党组织认真组织在职党员在规定时间里持《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报到卡》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利用闲暇时间进入社区、服务群众。

社区党组织认真填写《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登记表》,并根据每名在职党员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做好与社区党组织对接工作。

2、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队。

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等形式,以住宅小区、巷道、楼栋、院落为单位,也可将楼组相邻、职业相近、休息日相同的党员,划分为若干个在职党员服务队,采取平时服务与节假日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扶贫帮困、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活动、政策法规宣传、卫生巡逻、绿化养护、外来人员联络、民事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队长可以指定在职党员领导干部或有威信的党员担任,主要负责召集、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

区域化党建工作介绍PPT

区域化党建工作介绍PPT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成员单位党组织主动参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治
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动员党员和
群众积极参与区域公益性、志愿性服务。
项目化推进机制
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围绕区域发展和成员单位

的需求,确定实施共建联建项目。

加强对项目推进情况的动态跟踪,协调服务各成员
单位之间开展多方位合作,通过项目的运作实现合作共赢。

市委在“ 1+6”文件中,明确提出
区域化党建要在街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 基础上向区级拓展、向村居延伸,形成
“三级联动”的组织结构。
积极拓展延伸, 完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
区级层面
建立域化党建共同体,由区委牵头,首批吸纳区域内 的部市属单位、大型国有集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非 公有制企业、部队、社会组织等46家为成员单位。
绕建设共同家园,在文明创建、道
德实践等方面相融共建,大力培育 多元开放的城市文化,共同打造生
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社会联治
围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有序,整合驻区单位管理资源和力 量,健全各方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 调、权益保障渠道,强化城市公共 安全、企业生产安全和节能环保,
街镇层面
建立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分会等组织 ,由街镇党委
(党工委)牵头,吸纳驻区规模单位、区派出机构和驻区
单位代表为成员单位。
村居层面
构建以党员议事会为主的区域化党建模式,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村
居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吸纳物业公司、业委会、驻
区单位、社区民警、群众活动团队等组织的党员代表参加。
明确工作内容, 完善区域化党建任务体系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北京市西城区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入手,通过健全和完善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和工作模式,广泛调动辖区各类资源,以多种方式参与和投入辖区共驻共建,不断提升引领党员、服务居民、服务地区单位的理念,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园区孵化模式依托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和商务楼宇,发挥其有效整合专业资源、准确把握企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以孵化器党建为切入点,以楼宇党建和社会工作站为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区域党建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从而,形成园区“孵化+楼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

北京康华伟业孵化器联合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2009年成立社会工作站。

党支部以社会工作站为载体建立共赢的战略服务平台,通过策划、组织和深入开展社会工作站内各项工作,探索构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出一条“两新”组织基层党建新路径。

科学规划、探索实践,推进党建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康华伟业孵化器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格局,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与创业企业负责人进行反复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内部党员情况,积极发挥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党员服务和奉献于企业及社会。

方位全面、成效多重,共助地区发展。

康华伟业孵化器党支部找准为企业服务的结合点,通过形势报告会和各种政策辅导讲座,让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区情、社情,给予党员知情权。

社会工作站主动发挥服务作用,帮助企业解决27项用工难点和管理热点,协调劳动关系。

开展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党员活动,128家企业为地震灾区、扶贫济困、南方冰雪灾害等捐款197万元,捐赠物品价值5万元。

两个“找准”、各方满意,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党支部利用社会工作站这一平台,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找准积极探索“五好示范”党组织争创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社会工作站开展以“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党员素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赢得各方满意”为内容的各项工作,实现楼宇党组织与入孵企业资源共享。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社区已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

面对新任务、新情况,社区党组织在缺少权力支撑、缺乏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必须重视研究和创新领导方法。

总结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领导方法,主要有:(一)组织整合法在社会学的控制理论中,强调组织管理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在政治学理论中,也十分重视组织整合对于社会整合的作用。

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

因此,我们研究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领导方法,首先要讨论的,应当是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党的组织优势,以组织整合的方法,来实现党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社区党的组织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经过试点,上海城市社区已经和正在建立了以社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三条线的组织管理体系(行政条线党组织、居民区条线党组织、社区单位含两新组织条线党组织)。

与过去的街道党组织体系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域性党的组织整合的举措,为我们党有效地领导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要研究这个社区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一要研究社区党工委在整个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领导方式和运行机制。

包括社区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制度、分工执行制度、评估监督制度等。

二要研究三条线党组织领导条线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机制。

由于三条线范围内各类组织的性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也就有领导和管理方式的不同。

2、实行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具备条件的,均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党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应先建立工青妇等群众组织。

同时,应健全行政组织配合机制、党群工作同步运作机制等,以保证整个社区内党的工作的全覆盖,有实效。

3、提高社区各类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力求人人都在‚组织‛中,同时加强对民间组织和非正规组织的政治引导。

(二)功能拓展法基层党组织的微观功能,主要是组织、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

2024年深入开展“四联四进”活动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

2024年深入开展“四联四进”活动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

2024年深入开展“四联四进”活动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2024年,中共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四联四进”活动,着力构建区域化建联合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一、“四联四进”活动简介“四联四进”活动是的会议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旨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加强的全面领导,提高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具体内容包括“村村建支部,社区启动组织,企业引领建,机关发挥作用,县以上领导进基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社区,乡村卫生院提升服务,文化中心引领文明”。

二、区域化建联合体的意义区域化建联合体是在全面推进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由多个基层组织自愿组成的“近亲属”组织,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中不断提升建工作实效。

区域化建联合体对于基层建工作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 凝聚力量,发挥资源集约化效应区域化建联合体可以通过各个组织之间的相互协作,将各方力量有效整合起来,使得工作任务得到更好的分工协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例如,在组织员志愿服务活动时,不同组织可以协作,互相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创新方式,提升务工作水平区域化建联合体能够鼓励基层组织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推动务工作创新。

例如,在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时,可以在区域内多个组织之间进行轮流主办,以摆脱陈规,推动务工作不断提高。

3. 提高政治生态,净化社会环境区域化建联合体可以通过协作、交流、互助等形式,加强对员的监督和教育,提高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例如,在加大风廉政建设力度上,可以通过联合体加大打击行为的力度,净化社会风气。

4. 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福利区域化建联合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农村、城市社区等提供建培训,甚至为商家提供建服务,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三、区域化建联合体构建现状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开展区域化建联合体试点工作,不过各地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具有以下特点:1. 基础结构初步形成许多地区在组建区域化建联合体时,均遵循“自愿加入、分级管理”原则,目前,较成熟的区域化建联合体均具有立足区域、员资源共享、执行责任到位等基础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
敖伟.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

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

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

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

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单位、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社区、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

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

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
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

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托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统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不断加大发展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加强资源整合,使原来只针对社区或单位的服务半径扩大到整个区域,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

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枢纽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融入到各类组织、社会成员中,力求做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将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以区域文化为号召,增强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区域发展“共同认同”。

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治的意识、区域联动的情感、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等,这是驻区单位、社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区域单位和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

为此,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健康文明的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提炼区域精神,将区域内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人口异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构建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网络体系;借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大众性,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个体文化,提高驻区单位及其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满足驻区单位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营造单位与单位间、单位与个体成员间及各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

推进区域化党建是现代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是由党的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

党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关系,党的各类组织之间形成新型的联系互动机制,这种联系互动除了行政化的正式关系,还可以是一种非行政化、非正式的联系,为推进区域共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提供组织支持。

区域化党建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活动集成以及无缝隙化的联动方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以模块为特色,建立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区域化党建“全模式”评价体系。

所谓“全模式”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包括利益协调、应急处置、综治维稳、安全卫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文化传播、党务管理等涵盖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
内容的工作模块,对区域化党建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及其政治生活等各种情况和问题开展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和量化评价,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标准化,以实现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的统筹服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区域化党建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各种公共利益基础之上,党的政治领导功能体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中。

这是党自身组织体系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的战略性调整,必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