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综合管理 2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29e45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5.png)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1.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操作工兼做修理工,谈不上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设备的出现,设备管理才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
设备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4个不同的阶段。
1)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又称“坏了再修”,是指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之后才进行维修。
事后维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的零部件,提高了零部件使用的经济性,常用于修理结构简单、易于修复、利用率很低以及发生故障停机后对生产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设备。
2)预防维修阶段事后维修使故障停机时间过长而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流水线的出现使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环节出现故障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流程式生产的企业中,突发性故障造成的直接及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在这种条件下,出现了为防止突发故障而对设备进行预先修理的“预防性”修理模式,即预防维修模式。
预防维修制有两大体系,分别是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及美国的“预防维修制”。
(1)计划预修制为了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故障,应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修理。
其目的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的生产能力,减少和避免设备因不正常的磨损、老化和腐蚀而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潜力。
计划预修制规定:设备在经过规定的运行时间以后,要进行预防性的定期检查、调整和各类计划修理。
计划预修制中,各类不同设备的保养、修理周期、周期结构和间隔是确定的。
在这个规定的基础上,组织实施预防性的定期检查、保养和修理。
计划预修制是以设备的磨损规律为基础制订的。
按照计划预修制的理论,影响设备修理工作量的主要因素是设备的开动台时,合理的开动台时是预防性维修的依据。
(2)预防维修制预防维修制以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为基础并据此确定修理内容、方式和时间,由于没有严格规定的修理周期,因而有较大的灵活性。
论全信息化模式的现代电视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的运用
![论全信息化模式的现代电视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101648336c1eb91a375d6b.png)
只注重设备的实物
形态如数量的多少 状态的好坏等。忽略了设备 的价值形态
也 忽视 了设 备效能 【 u p n Eq i me t
E e t e es 的管理一指利用设备进行生产所产生的附加值 f c v ns 】 i
的一种测度】 这种管理 往往会 出现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台要求 。
什么是传统的设备管理呢)传统的设 备管理就是 以使设 而经济效益很不理想的状态 .
到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是继续 采取 传统 9 E x 8 c 摄录一体机 随机采访话筒与设备 的提手的位置不太 恰当 . 我们给 J C的销售部 门反映 盖 因销售部 门与生产工 V 厂之间 . 生产工厂与设计部门之润的环节太多 . 程序太多而
问题不能终了 :
・传统 的设备管理倒重于技术管理 i 济性 )和经济 管理 经
发生的问题难 以反映到 产品制造部 门 不利于产品的更新和 新工艺新技术的应 用。比如 在新疆 电视 台使用的 J C D V Y一
着 8讯道数字转播车和新 闻卫星采访车 、J C DY 9 E x V 一8 c 、 P ns n C R 5 S n E aao i DV P O 0 o y c MP GL MX等前后期设备 的使 用以及维吾尔 哈萨克语的译制工程系统和维吾尔 哈萨克 语新闻 ( 编译 )制作网络项 目、硬盘 播出系统 工程 的陆续实 施. 新疆 电视 台的专业设备从前期到后期 从数量 到质量到
规模都正发生善空前的变化。
我们以何种理念何种方式管理这些新设备.将直接 关系 韵设备管理方式和模式昵?还是从思维观念,运作流程 方 法模式上都围绕着 设备管理是生产力 ( 国际设备管理 与维 修协会提出 }这个核心理念 与时俱进 要 解决这个 问题 .我 们必须对传统的设备管理和全信息化模式 的现代电视设备综 合管理系统这两种管理模式和理念进行探究。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制度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b930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1.png)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资产之一,其正常运转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设备种类繁多、使用寿命有限、生产环境复杂等原因,设备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难题,如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寿命过早结束、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设备的整体效率,建立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设备综合效率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是生产的重要工具,设备综合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瓶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2. 降低维护成本设备维护是企业的重要成本之一,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可以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闲置率,提高产能利用率。
4. 保证生产质量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可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产品质量。
三、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检修计划: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明确设备的检修周期和内容,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2)设备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维修内容和维护人员,便于追踪设备的维护情况。
(3)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库存清单,确保备件的准确性和充足性,及时补充备件,避免因备件不足导致设备停机。
2. 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故障是设备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有效的设备故障管理可以降低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故障排查:及时发现并排查设备故障,减少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设施设备综合管理规定办法
![设施设备综合管理规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35cc3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1.png)
设施设备综合管理规定办法1. 引言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是现代化工作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正常运营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设施设备综合管理办法,以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2. 管理原则设施设备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管理原则:1.综合性原则:坚持以整体观念看待设施设备综合管理,不断完善设施设备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2.系统性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设施设备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
3.效益性原则:坚持“以效益为导向”,推动设施设备综合管理向着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合理化方向发展。
4.安全性原则:重视设施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持续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整改等工作。
3. 管理流程设施设备综合管理应遵循以下流程:1.制定设施设备管理计划,包括设施设备选型、购置和更新及废置的管理规范。
2.设立设施设备台帐,记录设施设备的所有信息,包括品牌、型号、用途、数量、质保期等。
3.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包括日常检查、定期维护、提前预防等。
4.建立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机制,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5.定期评估设施设备使用效益,对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费用、效益等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及时调整设施设备管理工作。
4. 管理措施设施设备综合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设施设备选型、购置和更新及废置的管理规范,明确设施设备使用责任和权利。
2.建立设施设备台帐:建立设施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记录设施设备的所有信息,包括品牌、型号、用途、数量、质保期等。
3.定期维护保养:建立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的标准操作流程,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及提前预防措施。
4.安全检查机制:建立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机制,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制定相应行动措施,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5.效益评估机制:对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费用、效益等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及时调整设施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的综合管理
![设备的综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90df2b6f1aff00bfd51e77.png)
设备的综合管理一、刖S设备综合管理是在总结我国设备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设备综合工程学等观点而提出的设备管理模式。
其具体内容是: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设备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设备的综合效率,是指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可开动率、主要设备大修理实现率、主要设备利用率、主要设备有效利用率、设备维修费用率和库存各种资金周转期等七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指标。
只有综合效率才能反映设备的管理水平。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现有设备的潜力,为发展生产和搞好建设,以及为增加社会财富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1.应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改善和提高设备素质,增强设备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修工期,减少停机损失,降低检修成本。
3.物尽其用,积极清理并调剂、利用闲置设备。
4.采用新工艺积极开展旧件修复。
5.大搞综合利用,节约资金支出。
三、做好设备一生管理设备一生管理,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修理、改造的全过程管理。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为目标,这是有别于只管理维修一段的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标志。
设备一生管理要注意五个方面的结合:(一)制造与使用相结合做好制造与使用相结合,必须抓好产品质量、品种、成套和月良务等基本环节。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制造厂要力求做到产品可靠、耐用、高效、经济,以及好用、好修和美观。
品种是成套的基础,成套是形成生产能力的手段。
服务是使用和制造之间的桥梁。
出厂产品应实行三包:包用、包修和包换。
制造厂要做好产品推荐、按时交货、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用户要配合制造厂做好设备改进、品种扩展和质量提高工作,积极提供设备使用和维修中的信息,沟通制造和使用之间的关系。
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3eb20d619e8b8f67c1cb9ae.png)
所生产的产品合格品率达到99.9996%,也就是在
所生产的一百万件产品中,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限
制在4件之内。
2020/1/13
30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手工生产已普遍
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是生产设备,是生产设备
的技术状态。生产质量一流的产品就必须拥有
技术状态一流的生产设备,无法设想故障频发
以组织推动的。
2020/理的八大支柱涉及个别改善、自主 维修、专业维修、初期管理、质量改善、安全 及环境卫生改善、事物改善以及教育培训。与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个别改善 自主维修 专业维修 初期管理 质量改善 环境改善 事物改善 教育培训
生产、设备部 ● ● ●
中岛青一首先在Nippondenso公司开展了涉及
日常维修工作的TPEM的试点并为此打下了较好的
基础。虽然中岛青一的书是针对日本企业的特点写
2020/1/13
23
的,但是TPEM模式已被视为20世纪一种最为
有效的设备管理手段,为提高自身的设备管理
水平,许多国家的企业纷纷从日本引进TPM模式。
目前,日本人已在这一领域占据了无可争议的
全 面 生 产 维 修 TPM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为维护、生
产及企业管理者所关注并试图学习和了解的话
题 。 一 些 世 界 级 企 业 都 将 TPEM 视 为 一 种 最 新
和最好的现代管理模式,如戴姆勒·克莱斯勒、
大众、福特、宝马、邓禄普、摩托罗拉、卡夫、
13
设备的点检就是根据相关的标准、周期对设备 的薄弱环节进行状态检查,将可能发生的故障隐患 消除在萌芽状态。点检的特点是:定人、定点、定 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计划、定记录、定作业流 程。
注册资产评估师-机电设备评估基础-设备的经济管理(二)试题
![注册资产评估师-机电设备评估基础-设备的经济管理(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a7a112bd64783e09122b45.png)
机电设备评估基础-设备的经济管理(二)(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设备综合管理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现代的设备管理是以在寿命周期内( )为目标。
A.设备可靠性 B.降低维修费用C.经济效益 D.技术管理(分数:1.00)A.B.C. √D.解析:2.为了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在设备的购置、改造等各阶段,应以( )作为评价指标。
A.运行费用 B.购置费用C.维修费用 D.寿命周期费用(分数:1.00)A.B.C.D. √解析:3.某公司投资购买设备有A、B、C、D四个方案可以选择:其寿命周期费用分别为300万元、300万元、285万元、275万元,系统效率分别为375吨/日、330吨/日、350吨/日、330吨/日。
通过费用效率分析后得出最佳方案是( )。
A.方案A B.方案BC.方案C D.方案D(分数:1.00)A. √B.C.D.解析: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是指购置费用最低B.费用效率与系统效率是同一个概念C.评价设备经济效果时对于维修性、灵活性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因素也能用费用效率进行评价D.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设备费与运行费两者之和(分数:1.00)A.C. √D.解析:5.设备维护是为了保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所进行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 )。
A.每班维护和周末维护 B.每班维护和定期维护C.Et常维护和每班维护 D.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分数:1.00)A.B.C.D. √解析:6.设备的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一般应控制在( )。
A.一个月以上,一年以内 B.三个月以上,一年以内C.一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D.三个月以上,三年以内(分数:1.00)A. √B.C.D.解析:7.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腐蚀,或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的磨损属于( )。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e7c11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5.png)
固
固
固
定
定
定
资
资
资
产
产
产
固 定 资 产 转
固 定 资 产
登
折
租
让
报
记
旧
赁
封 存
废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 设备档案管理子系统
设备档案管理子系统
设
设
设
备 基
备 运
备 技 术
本
行
资
档 案
档 案
料 档 案
管
管
管
理
理
理
设
设
备 维
备 维 修
护
改
档 案
造 档 案
管
管
理
理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 设备维护管理子系统
设备维护管理子系统
设备资产管理
• 设备的档案与台帐管理
• 2、设备台帐的内容项目。 • (1)设备移交使用时应建立的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年月与编号、投入使用年月、 使用单位和地点、资产编号、复杂系数、资产价值等。 • (2)设备使用后应继续补充的内容,包括设备资产折旧 率、当期折旧额与累计折旧额、设备评估后变动的重置资 产值、折旧资产值、设备改造或报废后的资产变动额、改 造后与设备移交使用时的变动内容,资产报废后净值损失 额和回收残值等。
功能、价值全过程进行全系统、全效率、 全员的管理。 • “二”是指既要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又 要降低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 • “三”是指坚持依靠技术进步,贯彻预防 为主,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
我国现代设备管理提倡的理念与模式
• “四”是指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提高企业技 术装备的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 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5章 设备综合管理
![第5章 设备综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42003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e.png)
(一)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目的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二、设备的更新
1.有形磨损设备在寿命期内,无论在使用还是闲置状态,都会因其形态产生变化而逐渐损坏,设备物质形态的这种逐渐变化造成的损耗,称为有形磨损。有形磨损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两种。设备在使用中,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摩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称为使用磨损。设备寿命期内,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或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锈蚀、老化、腐朽,甚至引起工作精度和工作能力的丧失,称为自然磨损。
一、设备的选择
沉稳
设备的环保性是指设备的噪声和设备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选择设备时,要选择能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的设备,要求设备配备相应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附属装置或净化设备。
5.环保性
设备的成套性是指设备要配套。要使设备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应考虑:单机配套,即备件、配件、随机工具要成套;机组配套,即一组机器的主机、辅机、控制装置等要配套;工程项目配套,即一个新建项目的各种机器设备要配套;等等。
(二) 设备经济管理
(三)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
(1) 提高设备性能开动率。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缩短理论加工节拍;不断地优化产品的实际加工节拍。
(3) 控制设备停机时间。为了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销、供、产”生产经营模式,这样就要求企业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和提高企业的柔性,严格控制设备的各项停机时间,追求“0”目标。
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及实践
![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86c98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e.png)
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及实践1. 引言现代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设备选型、采购、安装、维护、修理、更新等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现代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
2.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主要包括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可靠性工程、运营维护理论等方面。
2.1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需求提出到设备报废之间的全过程管理。
它包括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和终端处理等阶段。
在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2.2 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其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工程可以通过可靠性评估、故障分析、故障预测和优化设计等手段来实现。
它可以帮助设备管理者制定更加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2.3 运营维护理论运营维护理论是指设备管理中的运营过程和维护过程的相关理论。
它包括设备的监控、故障处理、预防维护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运营维护理论可以帮助设备管理者更好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现代设备管理实践在现代设备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实现设备的有效管理。
3.1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预防性维护、纠正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等方面。
通过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维修策略,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3.2 设备更新管理设备更新管理是指根据设备的技术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设备的替换和升级。
设备的更新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
3.3 智能化设备管理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设备管理逐渐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设备管理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自动诊断和远程控制等手段,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4. 现代设备管理的挑战和机遇现代设备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tpm设备管理知识分享精PPT课件
![tpm设备管理知识分享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33c4dc31126edb6e1a102c.png)
建立岗位 责任制
为了加强操作工人的责任心,避免 发生设备事故,操作工人必须做好 相关记录。
执行交接 班制度
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多班生产时, 必须执行严格的设备交接班制度。
第24页/共93页
设备配件与备件的管理
第22页/共93页
实行定人定 机管理
凭证操作
培训操 作工人
定人定机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每台 设备都有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和 维护。
设备操作证是准许操作工人独立 使用设备的证明文件,是使用生 产设备的操作工人通过技术基础 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 试合格后取得的。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之一, 是实行“专群结合”的设备使用维 护管理制度。该制度要求抓好 设备操作的基本功培训,包括 “三好”、“四会”和操作的“五项纪 律”。
整顿:将要使用的各类物品根据定量、定位、使 用频率大小、标记化的原则,合理地加以布置,以便 作业时能够快速取用;
清扫:将作业场所中的灰尘、油污、垃圾清扫干 净,创造一个舒适的作业环境;
清洁:清除各类污染源(如废水、废气等),杜 绝各类跑、冒、滴、漏现象;
第5页/共93页
素养:员工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章守纪。 5S中的素养是核心。员工具有良好的素养,其 余四项就容易形成制度。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备 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
1、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2、为企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第2页/共93页
二、现代设备管理的模式
全员生产维修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 特点是三全:全效率,全系统,全员。 全效率:又称综合效率。以提高综合效率为目标,追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ae8eb46edb6f1afe001f47.png)
例: 已知条件如下表所示,试用年费法计算费用并选择设 备。
表:设备A、B数据表
项目
设备投资费 设备寿命周期 年利率 每年维持费
设备A
7,000元 1.年 6% 2,500元
设备B
10,000元 10年 6% 2,000元
30
解:
用年费法计算:
0.06 (1 0.06)10
设备A的年总费用 = 7000×
6
传统设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管理, 其工作集中在设备的维修阶段,侧重技术管理,把设计、 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分开,忽视了全面 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是在设备维修的管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 的管理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要求,运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 管理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 来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
设备名称
表: 设备投资盈利表
投资额(万元)
盈利收入(万元) 合计 折旧 利润Ⅰ1,000来自350125225
Ⅱ
1,200
450
120
330
Ⅲ
1,800
650
150
500
设 i=10%
26
解:T1=
lg
350
lg(350 10%1000) lg(1 10%)
=
3.53(年)
同理可求得:T2 = 3.25(年) T3 = 3.4(年)
16
四、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就是对设备运动全过程的管理。 它一般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二是价 值运动形态。 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是指计划、设计、制造、购置、 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点检、维修、更新、改造, 直至报废处理。 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表现为设备的资金筹集、最初 投资、维修保养、费用支出、折旧费计提、更新改造 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设备的经营或有偿转让等。 对设备物质形态的管理,通常叫设备的技术管理,对 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通常叫设备的经济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ae986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b.png)
(6)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在负荷下运转并发挥其规定功能的过程,即为使用过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和环境条件、使用方法、工作规范、工作持续时间长短等影响,其技术状态发生变化而逐渐降低工作能力。因此正确使用设备是控制设备技术状态变化和延缓其工作能力下降的重要工作。
(6)设备管理制度
(8)凭证操作设备
设备操作证是准许操作工人独立使用设备的证明文件,是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通过技术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所取得的上岗凭证。凭证操作是保证正确使用设备的基本要求。精密、大型、稀有和重点设备的操作工人由企业设备主管部门主考,其余设备的操作工人由使用单位分管设备领导主考。考试合格后,统一由企业设备主管部门签发设备操作证,技术熟练的工人经教育培训后确有多种技能者,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多种设备的操作证。
动力、起重设备完好标准 锅炉设备完好标准 储气罐完好标准 桥式起重机锅炉点检表 空气压缩机点检表
锅炉设备完好标准
储气罐完好标准
桥式起重机完好标准
锅炉点检表
空气压缩机点检表
(3)动力设备部门的目标(案例)
①工业企业的动力设备是指企业内所有用于发生、转换、分配、转输各种动能或耗能工质(如电能、热能、压缩能、水、煤气等)及其它各种气体、液体、的设备和管线。 ②动力设备担负着生产和传输企业生产所需动能的任务,一般企业都设有动力站房,如变配电所、锅炉房、空压站、制冷站、制氧站、煤气站等。动力站房配备有相应的动力设备。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使用蒸汽、压缩空气、煤气、天然气、电、水等,不仅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介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动力设备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单台容量越来越大,设备本身结构也相应复杂化,高温、高压、高速、大容量的动力设备及附属设施越来越多,各种动力介质的传输管线越来越长,口径或线径越来越大,所用材质也越趋复杂。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6db9d576a20029bd642df6.png)
后勤学中阐述的观念已超出传统设备管理的范畴 ,
开始把设备的寿命周期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萌芽。
美国后勤工程学会将后勤工程学定义为: 涉及保障目标、计划、设计和设施的各项要求,
以及与资源供应与维持等相关的管理、工程与技术 的艺术与科学。 后勤工程学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 将设备中涉及
3) 管理方面:设备规划、筹措管理系统;设备使用、
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基础理论涉及:
故障物理学、摩擦学、可靠性工程学、行为科学、
决策科学等。此外,还需使用一些现代管理技术和
管理方法,如设备诊断技术、设备维修技术、计算
机辅助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析法
等等。
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现代设备管理必然具有三 项基本特征,即系统性、择优性和重视定量分析, 这些特性又是通过上述学科加以实现的。 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形成最具影响的是: 系统工程、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可靠性工程、 摩擦学、工程经济学。
就预防维修而言,目前存在着美国的预防维修
与前苏联的计划预修两大体系,分别应用于不同的
国家。计划预修制是以设备的磨损规律制定的。按
照计划预修制的理论,影响设备修理工作量的主要
因素是设备的开动台时,合理的开动台时是制定一 系列定期检查、小修、中修、大修等组成的“修理 周期结构”以及计算各种修理消耗定额的“修理复 杂系数”构成了计划预修制的两大基础。计划预修
“物流”,两者的内涵现在均有较大的扩展。
2、综合工程学
1970 年, 英国人丹尼斯.帕克斯首先提出了以设备 寿命周期为基础的“设备综合工程学”的观点, 其核 心是将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各个不同阶段作为研究和管 理的对象,以寿命周期费用优化作为研究的目的。设
浅析设备的综合管理
![浅析设备的综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9cc8f5f705cc1755270952.png)
应 与流 用 交 F rs ea s g l
王晓磊: 浅析设备 的综合 管理
浅 析 更各 自 综 含 管 理 勺
壬 晓磊 ( 中材科技 股份 有限公 司 ,南京 2 0 1 1 0 2)
摘
要 :设 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个重要部分 ,设备综合管理是设 备管理理 论中较 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通过5 个相结
要做到对设备综合管理 ,可 以从 以下5 个相结合
去进行管理 。
作 人员,能够对 设备的工作状 态及 时了解 。专业管 理 与群众管理相 结合可使企 业的设备管 理工作 “ 上
下成 线、左右成 网 ”,使广 大干部职工 关心和支持
11 设计 、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
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指设备设计制造单位在 设计 的指导思想产 出的过程 中 ,要 充分调研 ,最 大 地满 足使用单位 的需要 ,为用户提 供优质 、安全 ,
要领导干部要把 设备管 理工作列入主要议 事 日程 ,
可靠 性 、维修性好 ,技 术参 数先进 的设备 ,并 认真
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设备使用单位 应正确操纵设备,
在设 备的安装使 用、维修过 程 中,及时 向设计 制造 单位 反馈意见 ,可 以使制造 单位根 据需要不 断地 完
善和 改进产 品的设计和制造 质量 ,为用户提供 技术 更先 进 、使用 更可靠 、维修更方便 和质量更优 的设
设 备管理工作 ,有利于加 强设备 日常维 修工作和提 高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
各企业应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
实际需要 ,建立 一支强 有力的设备专 门管 理系统 , 建 立优化组合 的组织机构及 专业设备管 理队伍 ,制
定切实可行 的管 理制度 。公司经理和生 产厂长等主
谈现代化的施工设备管理
![谈现代化的施工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26720deff9aef8941e0619.png)
提 取
施 工 设 备 的 寿命 一 般 分 为 自然 寿 命 、 术 寿 技
部 门 、 力 部 门 。这 是 实 现 现 代 化设 备 管 理 的保 权
证 。
命、 经济寿命 和功能寿命 。国外 的先进企业都是 以经 济 寿命 为基 准 , 速 提 取 折 旧 。而 我 国仍 然 快 以 自然 寿 命 为 基 础 进 行 折 旧 提 取 , 折 旧提 取 缓 使 慢 , 入 的 资金 不 能很 快 收 回 , 响技 术 的 改造 和 投 影
须 具 备 完善 的 管 理 体 制 , 成 一 个 管理 网 络 。一 形
门成 为服 务 型 的部 门 , 管 设 备 、 管人 同 , 管 只 不 只 修理 、 管 使 用 , 成 管 物 管 人 脱 节 , 设 备 损 坏 不 造 使 加快 , 修 费 用增 加 , 致 恶性 循 环 。 维 导 现代 化 的施 工 设 备 管 理 , 别 强 调 设 备 管 理 特 部 门 的核 心作 用 。 以设 备 管 理 部 门 为龙 头 , 动 带 整 个管 理 机制 正 常 运转 。实 现设 备 管理 部 门职能 化 , 必 须 注重设 备管 理 的 多种 职 能 , 就 不能 偏 废某 职 能 , 能人 机 分离 , 能 职 权分 离 。只有 各种 不 不
理有 个 良好 的运转 机 制 , 进行 全 范 围 、 过程 的管 全 理 。并要 求 人 人 参 与设 备 管 理 , 步 实 现 全 员 管 逐
理。
随着科 学 技 术 的迅 猛 发 展 和 快 速 更 新 , 工 施
设 备 也 逐 渐 转 向专 业 化 和 多 元 化 。一 机 多 用 、 大 功率 、 大载 重 量 施 工设 备 的增 加 , 液压 技 术 和 电子 技术 在 施 工设 备 上 的应 用 , 底 改 变 了单 纯机 械 彻 式 的施 工 设 备 。在 这 种 新 形 势 下 , 备 管 理 中 的 设
设备综合管理推行办法
![设备综合管理推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5d36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d.png)
设备综合管理推行办法一、背景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成功经营至关重要。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制定并执行一套严格的设备维护和管理计划。
二、设备维护和管理计划的必要性1.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如果设备没有得到专业的维护和管理,它们就有可能失灵并停机,这将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积极地监控和维护设备可以降低设备停机时间,保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减少维修成本: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设备管理计划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从而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产品质量:当设备得以稳定运行时,它们会产生更高质量的产品。
定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可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设备综合管理推行办法1.设备档案建档:按照设备类别和用途,对企业设备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设备基本资料、出厂日期、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设备维修配件以及设备购置费用等信息,以便于进行统计和管理。
2.定期维护计划落实:按照设备使用频率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并在日常运营中严格执行。
设备维护者应定期巡检设备并保养设备,同时应记录维护情况以便于跟踪维护效果。
3.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记录设备发生故障原因和维修保养情况。
每个设备都应有自己唯一的编码,将编码在记录中维护。
4.维修配件采购管理:建立定期的维修配件清单,并根据实际需求采购维修配件,管理维修配件库存。
对于配件的采购应特别注意供应商资质以及配件质量。
5.设备检修计划制定:每年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对具有重要意义的设备制定一年一度的检修计划。
定期检修设备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
6.周期性设备更换计划:对老化、故障频繁的设备制定周期内更换计划,并列入年度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11.2020
5
2) 经济方面:设备规划、投资、购置决策;设备能
耗分析;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经济性评价;设备折
旧。重点是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效益的评价分析。
3) 管理方面:设备规划、筹措管理系统;设备使用、
维修管理系统;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是树立现代设
备管理思想和设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设备管理基础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
01.11.2020
11
体制健全、工作高效,充分协调,信息畅通,并具有
良好的跟踪与反馈控制能力。
3)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要求一方
面继承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广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系
统化、科学化。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应实行定量与定
性管理方法相结合,尽量以定量方法为主。推广应用
4、投入、产出关系:制定生产计划时,获取 设备投入、产出方面的信息,建立两者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必不可少的。对于某种确定的生产率来 说,可据此评估对设备的投入是否合理。
除上述性能外,对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 安全性等影响设备总体性能的诸多因素也有不同 的要求。
三、现代设备综合管理的意义
01.11.2020
01.11.2020
8
会服务网络。主要表现为:设备制造企业的售后 服务体系;设备维修、改造专业化服务中心;备 品配件中心;润滑技术服务中心;设备交易中心; 设备诊断技术中心;设备管理教育培训中心。
市场化是指建立完善的设备要素市场,为全 社会设备管理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交易场所, 以最经济的方式为全社会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 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促使设备管理由企业自我服 务转为由市场提供服务。培育和规范设备要素市 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基础理论涉及: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工程学、管理经济学、
故障物理学、摩擦学、可靠性工程学、行为科学、
01.11.2020
6
决策科学等。此外,还需使用一些现代管理技术和
管理方法,如设备诊断技术、设备维修技术、计算
机辅助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析法
等等。
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现代设备管理必然具有三
项基本特征,即系统性、择优性和重视定量分析,
这些特性又是通过上述学科加以实现的。
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形成最具影响的是:
系统工程、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可靠性工程、
摩擦学、工程经济学。
01.11.2020
7
3、设备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社会化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运行各 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形成全社会的设备管理网络, 是企业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服务由自给转 变为由社会提供的过程。专业化则是设备管理的 工作由形成行业的企业承担。将各专业化企业推 向市场并在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设备管理的 社会化是以组建中心城市的各专业化服务中心为 主体,与城市的其它系统形成全方位的全社
§1-1现代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
机器设备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资基础。现代企业中设备是
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设备在工业化国家中被定义为“有形固定资产”
如土地与不动产、厂房与构筑物、机器及附属设施
等。在我国,通常只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
象的形态和性质,并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形态
4
设备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 期费用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 命周期(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调试、 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到更新)的全过程,从技 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的一系 列活动的总称。
1、设备管理的内涵: 1) 技术方面: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设备技 术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维修;维护保养、维修、改 造技术。重点是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
和使用强度的调整以适应产量变化的要求;质量上
的机动性直接源自设备自身的质量;数量及质量指
标调整的快慢可视为时间上的机动性;设备在其使
用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安装、分类的可能性则反映
了设备空间方面的机动性。
01.11.2020
3
3、动态工作特性:随着设备役龄的增加,设 备技术性能将发生改变,动态工作特性表明设备 将以何种形式、什么样的速度发生变化的特性。
01.11.2020
10
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论有: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 摩擦学等;现代化管理思想包括设备综合管理观念、 战略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安全 与环保观念等。
2)管理组织现代化:要求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 革,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合理的、高效 的设备管理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调动 和发挥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群体的作用。设备管理组 织应当与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组织严密,
的劳动资料才被视为设备。
01.11.2020
1
设备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在我国,一般以使用期限 和单位价值作为划分固定资产的标准。属于生产经营 性质的固定资产只需具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条件而 不受单位价值的限制;非生产经营设备则须同时具备 使用期限超过两年,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两项条件。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设备则列为低值易耗品而不属于设 备。
01.11.2020
9
用,是设备管理市场化的前提。应鼓励设备要素供 需方走向市场,只有社会能够提供更多、更便捷的 专业化服务,才能建立起设备管理社会化的基础。 培育和规范设备要素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促进设备管理市场化的实现。
4、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思想现代化:实现管理现代化,要求用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指导管理实践。涉及
一、现代设备的特征
现代设备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大型化或微型化;
2、高速化;
01.11.2020
2
3、连续化和自动化。
二、对力及对生产 过程的适应能力。
2、机动性:设备是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怎
样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被调整以适应生产任务变化的
需要。以数量表示的机动性是指设备通过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