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看不见的爱阅读题答案
看不见的爱阅读题答案
一、
1、母亲无奈的情绪,表现出对孩子的可怜和深深的爱意,害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2、母亲累了,但仍然坚持着,鼓励着孩子。
孩子累了,母亲减慢了速度,附和着儿子的行动。
多么执着的母亲!
二、自然环境描写;暗示时间的变化,凸显母亲的耐心,盲童的忍耐、坚持与毅力。
(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相互呼应,一方面巧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另一方面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并在时间的流动中让读者看到了母爱的博大与坚持,以及在母亲积极正确的引导下盲童的健康成长。
)
三、在母亲的引导下,盲童终于在忍耐与坚持中赢得了成功。
(盲童的成功,既是他人生成功的起步,也是母爱伟大的例证。
)
四、打弹弓的盲童。
(这题目不仅交代了人物、事件,而且留有悬念与期待。
)
五、第二段:母亲告诉“我”儿子看不见,但只要坚持打他“总会打中的”。
第三段:母亲依然安详地递着石子儿,孩子打了好一阵也没有打中。
第四段:夜幕降临了,孩子终于打中了玻璃瓶。
追问第五题第一段呢追答第一段:一位妇女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用弹弓打玻璃瓶。
1。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5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1爱的诠释争平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角.有一个叫罗爱德的小镇。
几个月前,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
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人数的历史(纪记)录。
2800多人要吃要住,使得这个只有4000余人的小镇上大部分家庭成了临时的旅(馆管)。
女教师名叫露易丝,今年46岁,自1991年起她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
她长相平平,与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她曾经失业,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困难而与丈夫吵架,曾经生病住院两个星期,也曾经举债度日。
但她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詹妮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张。
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
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全部用于这次展览。
八层展厅被分隔成宽3.5米、长1500多米的展道,全都桂着詹妮的照片,从她出生到20周岁,以时间为(序叙),一张连着一张。
每张照片的规格都是一样的:高23厘米,宽20厘米,下面则写着拍摄时间和简要的文字说明:今天,詹妮呱呱哭着来到了人间;今天,詹妮在妈妈怀里吃奶;今天,詹妮会笑了;今天,詹妮发烧竟然达到38℃;今天,詹妮会喊爸爸妈妈了;今天,詹妮跟着妈妈上幼儿园……据说,为了坚持不问断地拍摄,露易丝很少离开女儿詹妮,万不得已,她就请人(代带)劳。
20年间,她先后请丈夫和詹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3人帮忙照了43张。
平心而论,这些照片,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淡或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比如詹妮在襁褓中的照片有110多张,坐童车的有90多张,躺着睡觉的有70多张,吃奶的有60多张,在浴缸洗澡的有50多张,吃饭的有1500多张,看书的有140多张,打球的有90多张……( ),就是这些平凡之至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它体现了露易丝对女儿詹妮永恒无私的爱。
看不见的爱》阅读附答案
看不见的爱》阅读附答案夏天的傍晚,我在散步时看见一个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在玩弹弓打玻璃瓶的游戏。
男孩打得很差,但他母亲却安静地为他递石子。
后来我才知道,男孩是盲人。
母亲告诉他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尽管天色已经黑了,男孩仍然在坚持。
最后,他终于打中了瓶子,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1.改写:她停顿了一下,看着那个孩子,轻声说道:“他是盲童。
”2.改写:那个孩子的母亲没有说话,依然安静地捡着石子,面带微笑,只是递给他的速度变慢了。
4.画线语句内容:描述了XXX和他母亲的情境,以及母亲的行为和表情。
作用是增加了文章的描写细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
5.小男孩练打弹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他的听觉和触觉,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研究。
6.结尾一段通过描述盲童和母亲的互动,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强调了盲童在生活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7.第二段描述了小男孩和他母亲在海边的情景,以及母亲递给他石子和弹弓的过程。
第三段描述了小男孩练打弹弓的情景,以及他母亲的耐心和鼓励。
第四段则通过盲童和母亲的互动,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强调了盲童在生活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标题: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惯。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
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阅读辅助工具,如笔记、标注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其次,我们需要扩大阅读量。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科技、文学、历史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主题和语言风格。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阅读俱乐部或小组,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和见解。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
这包括练速读、理解主旨、推理和判断等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练题和参加阅读比赛等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理解是一个需要不断练和提高的能力。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文章结构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三年级阶段常考的文章结构为:总—分,分—总,总—分—总)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二、写作顺序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2、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三、文章叙述顺序有:1、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明文里称为:逻辑顺序)2、时间顺序3、参观、游览顺序4、插序5、空间顺序6、倒序7、类型顺序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文章结构与顺序【主题阅读1】大自然畅想曲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
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
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2021年语文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提升练习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提升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我爱所有的花,但我最爱的是水仙花。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受不住严寒的摧残,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
当室外寒风凛冽(lǐn liè),冰雪满地的时候,水仙花却越发精神抖擞(sǒu),更加健壮地生长着。
春节前几天,我家种的那盆水仙花开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洁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亭亭玉立,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爱水仙花,我爱它的美丽、芬芳,更爱它那不怕寒冷、坚韧顽强的精神。
1.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寒——(_________)摧残——(_________)畏惧——(_________)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短文赞扬了水仙花(_________)的精神。
(多选)A.清香洁白 B.不怕寒冷 C.坚韧顽强二、阅读理解。
苍蝇和蜜蜂一天,苍蝇正停在垃圾堆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完蜜回来。
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样坏,他们对我很好,还替我造新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还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
蜜蜂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你的行为不改变,_______你搬到哪里,_______会遭到人们哦驱逐和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着,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搬家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填入文中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B.尽管还是C.即使也D.无论都3.蜜蜂受人们欢迎的原因是________;苍蝇被人们驱逐和攻击是因为________;从中你明白了________。
4.你想对苍蝇说些什么?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动物过冬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几个好朋友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那躲在幕后的爱阅读及答案
那躲在幕后的爱阅读及答案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妇女。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深入细致,闭上眼睛气,摄像很久,才拿下一弹,但我东站在旁边都可以窥见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踢。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使我教导他怎样踢不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苦笑了一苦笑。
“谢谢,不必了。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道,“他看不到。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道:“噢……怎么能够击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绝望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说什么,还是很安静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寄的节奏也快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晓得大致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弥漫下来,我已看不清楚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我想。
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踏进不远,身后响起一声悦耳的瓶的碎裂声。
1. 给带点的字注音。
(5分)(1)坚硬()(2)轮廓()2. “我”在散步中为什么站住了要看孩子用弹弓打瓶子?(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从文章中找到盲孩子投石击瓶十分资金投入,十分著眼的'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看不见的爱<节选>那孩子很认真,屏住呼吸,瞄得很久,才打出去。
我站在旁边,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位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
“谢谢,不用!”地顿了一下________望着那孩子________轻轻地说________他看不见________(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从选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男孩打瓶子时很认真?(3)“我”看出男孩______;可他还在______。
(4)“我”想教男孩怎么打,但男孩的母亲拒绝了,是因为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夜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到河滩上去散步。
白天的喧闹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田野笼罩(zhào)在朦胧的夜色里。
深蓝的夜空升起了一轮圆月,银色的月光洒遍大地。
月光下的小河轻轻流淌。
唱着永不疲倦的歌,月光和水波相映,闪烁着点点银光。
顶着“红樱帽”的高粱,像哨兵一样站在我们身后,在月光下显得精神抖擞。
妈妈遥指天空,给我讲述动人的故事,我听得入迷了。
四周静悄悄的,月色皎洁,群星闪烁,只有晚风在低低呻吟唱。
高粱叶子轻轻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窃窃私语,那声音也和月光一样轻柔。
啊,这美丽的月夜多么迷人啊!(1)你还能给短文换个题目吗?(2)“啊,这宁静的月色是多么迷人啊!”第一个“啊”在句子中应读成______;第二个“啊”在句子中应读成______。
(3)短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
(4)把你喜欢的词读一读,记一记,并工工整整地写下来。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此后,汤姆住在王宫里。
他每月都要回父母的小屋一趟,给他们讲王宫里的故事,逗他们开心。
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
看不见的爱标题的理解
看不见的爱标题的理解
看不见的爱是指那些无形的、无法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爱。
它不是通过物质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细微的情感和行为来展示。
这种爱可能存在于家庭、友谊、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家庭是看不见的爱的最典型例子之一。
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夫妻之间的默契和互相扶持、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呵护都是看不见的爱的体现。
尽管这种爱并不会以明显的方式显露出来,但它对于一个健康和幸福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友谊也是看不见的爱的重要形式。
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常常是靠无形的支持和关心建立起来的。
朋友们在彼此的困难时刻给予支持、鼓励和理解,默默地陪伴在对方身边,这种看不见的爱是无价的。
社会中也存在着看不见的爱。
志愿者和慈善组织的无私奉献、邻里之间的互助合作、陌生人之间的善行等等都是看不见的爱的体现。
这些细小而微妙的行为传递出一种关怀和同理心,为社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基础。
此外,看不见的爱还可以在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体现。
它可能是在工作场所的合作与支持中,或者是在陌生人之间的友善交流中。
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或者物质上的表现,它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连接,能够给
予人们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看不见的爱是一种深刻而真实的情感,它是通过无形的细节和微妙的行为来表达的。
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给予人们力量和支持。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珍惜这种看不见的爱,同时也要努力去传递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题答案做七年级语文课本练习好比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题答案,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题答案(一)《论语》十二章一、背诵课文。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体会: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读书法。
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一无所得。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超过。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喜欢,爱好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忠实,坚守。
三、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2.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知迷惑……3.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不分昼夜。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四、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有:“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示例: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
君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现在恰恰是自我的反思少了,自我批评也不见了,到想批评又碍于情面,个人私欲逐渐膨胀起来,道德水准也随之下降了。
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
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看不见的爱”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
2.培养学生对他人困难和需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4.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看不见的爱”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教材:《看不见的爱故事集》3.学习活动材料:包括小组讨论问题的纸条、小组展示的海报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看不见的爱”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新知呈现(15分钟)A.教师简要介绍“看不见的爱”概念,包括对他人无私帮助和关怀的表达。
B.指导学生观看图文并茂的故事集,了解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看不见的爱”。
C.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看不见的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20分钟)A.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描述自己遇到的“看不见的爱”案例,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B.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实践应用(30分钟)A.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和传达“看不见的爱”。
B.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角色并展示出“看不见的爱”。
C.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5.创设情境(2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创作活动的主题,如“我的看不见的爱故事”,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创造一个关于“看不见的爱”的故事或插画,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再次重申“看不见的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看不见的爱”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关心他人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看不见的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看不见的爱阅读练习及答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看不见的爱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
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cāo()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⑤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⑥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⑦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
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⑧我怔住了。
⑨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⑩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⑾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⑿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⒀我沉默了。
(14)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15)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6)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17)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18)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19)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20)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我想。
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21)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青羊区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看不见的爱》读后感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5)沉睡
(6)无声
6。“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四次出现,独立成段,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是作者的感叹,是赞美!
(五)读完全文,我们会发现这句话反复出现,这是对荷兰牧场之国的赞美,也是对荷兰牧场之国的喜爱,也是坐着对着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交流展示
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旅游,任选一景点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
预设:
(1)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解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三次出现,在段首,这是作者的赞叹,是赞美!
(2)预设:在绿色的草原上,很多小动物和谐共生,和睦相处。这都是动物们的乐园!这就是牧场之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读词
纳塔莉威廉
(1)指名读
(2)出示:疲惫不堪
(3)指名读
(4)疲惫不堪什么样?
(5)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6)出示ppt(句子):
“纳塔莉,你父母呢?”
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过读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蝶”6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基础夯实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艾青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_ ”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在横线上填写与内容概括相应的篇名。
(1)《鱼化石》:这是诗人经过20年的沉寂“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2)《刈草的孩子》:这首诗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
4.“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鱼化石》(填诗篇名),这首诗告诉人们: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以升华。
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二、选择题1.下面是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②③④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A.《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鱼化石》《礁石》B.《大堰河——我的保姆》《鱼化石》《我爱这土地》《礁石》C.《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光的赞歌》D.《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礁石》《光的赞歌》2.九年级(1)班在共读《艾青诗选》时组织了“写推荐词,发朋友圈”的活动。
以下推荐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艾青的诗歌蕴含着赤子的真诚,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用“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个坦诚的声明深情表白了“我”对养母大堰河的赞美和怀恋。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介绍】艾青(1910.3.27-1996.5.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代表作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诗歌意象】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其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太阳”的意象里,则表现了诗人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
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阅读练习】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代诗人。
春光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光美阅读练习及答案《春光美》阅读材料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⑧“难道不是吗?”⑨“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您是说,用爱吗?”“是的,孩子。
艾青诗选练习及答案-有关艾青诗选的题目及答案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XXXX的一个地主家庭。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出自艾青《___________________》5.艾青的《_______》歌颂了毛主席。
6.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A.《我爱这土地》B.《太阳的话》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光的赞歌》2.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看不见的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看不见的爱阅读练习及答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看不见的爱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
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cāo()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⑤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⑥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⑦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
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⑧我怔住了。
⑨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⑩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⑾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⑿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⒀我沉默了。
(14)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15)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6)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17)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18)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19)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20)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我想。
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21)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嗅不着的香气阅读理解答案
嗅不着的香气阅读理解答案10.【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题目的内涵,也是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指代意义。
“嗅不着的香气”表面上是指文章最后一段中琳珊和阿威在一家米其林餐厅吃饭时,拍照给阿祥和阿璐的美食照片,虽然冒着美味的香气,而阿祥和阿璐却闻不到,更品尝不到;而其深层含义是指环琳通过手机屏幕与父母交流的方式,不能让父母真正感受到来自儿女的爱。
(2)本题是考查文章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分析。
第②段描写了阿祥和阿璐事亲至孝的温馨小事,和下文硐环和阿威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主题: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像阿祥和阿璐一样付出真情和时间去陪伴父母,而不是像琳琳夫妇一样用手机交流。
(3)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
两个句子从修辞和用词角度赏析较好。
A 句把阿璐的笑比作柔软的丝绸,生动地写出阿璐和家人在一起享受亲情时内心丰盈柔软的幸福感。
B 句中“淡淡的笑意”“没有丝绸的柔软”“有岩石的僵硬”,表明阿璐因女儿不在身边陪伴而感到失落,她是表面强颜欢笑,内心悲凉。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本文是通过阿璐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表现随着时代变迁,阿璐对生活各种滋味的感受。
所以,可建议放在“百味生活”栏目。
因为本文并非歌颂至爱亲情,也不是捕捉生活美好,而是通过写儿女与父母疏离的关系表现父母内心难以言说的复杂滋味。
导读语可仿照示例来表达,比如,作者以亲切自然的语言,将生活小事娓娓道来。
“嗅不着的香气”,看不见的爱。
启迪我们:不要让冰冷的屏幕刺痛父母的眼,请用真实的陪伴温暖亲人的心。
答案:(1)“嗅不着的香气”表层意思是指琳硐和阿威在一家米其林餐厅吃饭时,拍照给阿祥和阿璐的美食冒着美味的香气,而阿祥和阿璐却闻不到;深层含义是指琳琳通过手机屏幕与父母交流,不能让父母的心灵真正感受到来自儿女的爱。
(2)不能删去。
第②段描写了阿祥行孝的温馨小事,和下文环垌和阿威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琳琳的孝顺方式远不及阿祥对父母更体贴暖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爱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
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
一位妇女。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cao()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
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⑤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⑥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⑦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
谢谢,不用!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⑧我怔住了。
⑨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⑩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11)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12)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13) 我沉默了。
(14)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15)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6)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17)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18)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19)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20)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我想。
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21)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c a o ()
2. 第② 段中为什么说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3. 请仔细体会第⑩ 段画线句,母亲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1)
(2)
4. 请说说第(18)节环境描写的作用。
5. 请在下面写出孩子打中瓶子后的语言、神态等变化。
( 8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糙
2. 她的眼神中一定满含着慈爱之情。
3. (1)母亲想让儿子能像其他普通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
( 2)母亲想让儿子明白只要努
力去做,就能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像常人一样享受成功的喜悦。
4. 点明时间已近傍晚;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顽强地练习,毫不放弃;美妙的傍晚景色又暗示成功
的即将到来。
5. 瓶子的碎裂声传来,孩子兴奋地一下跳起来,扔掉弹弓,眉飞色舞地喊道:妈妈,妈妈,我打中了,
打中了!妈妈起身过去给了孩子一个拥抱,脸上淌下一滴欣慰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