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尤其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制订了相应的贯彻落实方案,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全国各高校日益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开始抬头,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德育教师转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致使德育工作受到冷遇。曾几何时,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忧心如焚,如今,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却成为困扰德育工作者的难题。事实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是二者经常被混为一谈的重要原因,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在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上有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如何区分什么是德育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实施呢?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高等院校同样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主管部门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并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发挥其职能,工作人员的编制通常为机关干部编制;第二类是隶属或挂靠于社会科学系(部、院),由社科或两课教师负责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以教师编制为主;第三类是由学校党委直接主管,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部门发挥其职能,工作人员可以是机关编制,也可以是教师编制。从全国来看,由学生工作部(处)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校为数众多,如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而由社科系主管的比较少。但无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隶属关系如何,其职能均被归入高校德育工作之中。随着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机构单独设置,且由学校党委直接主管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联系与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教育目的上有着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它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常

识,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模拟训练、专题讲座、培训等完善学生的某一方面的心理品质,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德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目的的,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内化,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这就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脱离了德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德育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研究内容上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智力培养)、人际关系(社会心理)、人格教育、身心发展、心理咨询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情绪、意志、自我意识等。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种基本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只有当这四种要素都得到相应发展时,这种思想品德才算形成。因此,德育的内容归根结底是通过对知、情、意、行的研究实现的。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研究内容不难看出,二者在学习心理、社会心理、身心发展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

3、人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相互影响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反之,思想道德素质也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以自律为例,它既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要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自律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能够知己知彼,生活严谨,更容易接受社会规范和学校纪律;而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分析,一个能够约束自己行为的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更自觉,更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虽然十分紧密,但二者毕竟分属不同的领域,其理论体系、教育规律和评价标准都各有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通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体系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的是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如普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这些理论既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同时也带有自然科学的色彩,尤其是与自然科学中的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和医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等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判断。

2、教育规律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情况而进行的,它关注的更多的是个体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通常强调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例如,一些高校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德育要遵循的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和一定社会背景下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在一定的阶段要进行相应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关注受教育者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这也是符合德育的教育规律的。

3、评价体系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学生能否积极地适应社会,能否健康愉快地成长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德育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是否符合一定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行为准则为标准的。例如,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循规蹈矩,言行举止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