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仓皇(Cānɡ) 遥岑.(Céng) 鲈.鱼(lú) 鲈鱼堪脍.(kuài) B .揾.英雄泪(wēn) 玉簪.(zān) 巷陌.(mò) 封狼居胥.(xū) C .螺髻.(jì) 断鸿.(hóng) 舞榭.(xiè) 廉颇.老矣(pō) D .元嘉.草草(jiā) 孙仲谋.(móu) 佛狸祠.(sì)金戈.铁马(gē)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随天去秋无际. 际:边际。

B .无人会.,登临意 会:理解。

C .赢得仓皇北顾. 顾:回头,回头看。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楚天千里清秋..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 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C.⎩⎨⎧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幸名D.⎩⎨⎧ ①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5)郁孤台下清江水,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6)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 暨.今(qí)田螺.(luó) 舞榭歌.台(xiè)B.祠.堂(cí) 伺.机(sì)芦荟.(huì)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僭越(jiàn)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D.鲈.鱼(lú) 阡陌.(mò)伯仲.(zhòng)求田问舍.(shě)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向远处看,远眺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

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代词风6辛弃疾词两首课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代词风6辛弃疾词两首课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6 辛弃疾词两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玉簪.(zān)僭.越(jì)糌.粑(zān)自古暨.今(jì)B.螺髻.(jì)云鬟.(huán)鬓.发(bìn)须髯.飘洒(rán)C.揾.拭(wèn)翁媪.(ǎo)愠.怒(ǎo)不瘟.不火(wēn)D.会.稽(guì)市侩.(kuài)刽.子(guì)脍.炙人口(kuài)解析:A项,僭—jiàn;C项,愠—yùn;D项,会—kuài。

答案:B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休说鲈鱼堪脍.(烤肉)人道寄奴曾.住(曾经)B.遥岑远目.(望)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C.寻常巷.陌(街巷)把吴钩看了.(结束、完毕)D.凭.谁问(靠)倩.何人唤取(请人代替自己做)解析:A项,“脍”应是“把鱼、肉切细”。

答案:A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A4.对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运用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典故,讽喻南宋当权者不要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 .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C .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解析:选D “饭”是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解析:选A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解析:选B B 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

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

三河一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三河一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 暨.今(qí)田螺.(luó) 舞榭歌.台(xiè)B.祠.堂(cí) 伺.机(sì)芦荟.(huì)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僭越(jiàn)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D.鲈.鱼(lú) 阡陌.(mò)伯仲.(zhòng)求田问舍.(shě)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向远处看,远眺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

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跟踪训练1.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跟踪训练1.doc

《辛弃疾词两首》1一:基础训练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遥岑.(cén)吴钩.(gōu)栏.杆(lán)脍.炙人口(kuài)B.玉簪.(zān)螺髻.(jī)鲈.鱼(lú)季鹰.归未(yīng)C.断鸿.(hóng )巷.陌(hàng)元嘉.(jiā)神鸦社鼓.(gǔ)D.拍遍.(piàn)赢得(yíng)廉颇.(pǒ)尚能饭否.(fǒ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

B.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C.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火扬州路。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D.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遥岑..声里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

..远目遥岑:远山。

B.断鸿C.玉簪螺髻....螺髻螺旋盘结的发,皆形容远山秀美。

D.倩.何人唤取倩:请托。

5. 填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爱国词人______的作品。

词人归宋以后,一直力主抗金,但始终 ______。

这首词写于1205年。

当时,宰相韩侘胄要草率北伐,任命词人为镇江知府。

词人既支持韩侘胄北伐,又反对草率冒进。

在登上镇江东北北固亭时,抚今追昔,写出了这首词。

二,能力提高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寄奴.(nú)水龙吟.(yín)永遇乐.(lè)揾.英雄泪(ǎo)B.唤.取(huàn)孙仲谋.(móu)求田问舍.(shě)可堪.回首(kān)C.供.恨(gòng) 佛狸祠.(cí)元嘉草草..(cǎo )封狼居胥.(xù)D.翠.袖(cuì)倩.何人(qiàn )舞榭.歌台(xiè)英雄无觅.(mì)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舞榭:演出歌舞的楼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答案.doc

跟踪训练一一基础训练1A 2D 3A 4B 5.《稼轩长短句》南宋辛弃疾壮志难伸二能力提高1D 2D 3.(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修饰“被”: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5.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

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6.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

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北伐。

如果联系到张浚的草率北伐失败,也只能从警告韩侘胄方面来理解。

7.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8.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9.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10.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4)教材用书: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4)教材用书: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含答案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爱国1.当他豪放的栖居被入侵者的铁骑恣意践踏时,他选择了“南飞”,去做一只梦想收复失地的带着乡愁的鸟儿,他相信,他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他是数着步子踏上那块宫台紫殿的,他站得笔直,两眼急切地望向北方.他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他梦中千千万万次的奔跑,却只沉睡在那个唤做幻梦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了他闪着金光的铁戟。

辛弃疾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他唯一的武器.2.爱国就是苏武的持节南望。

当大漠的风将沧桑刻上他的双手,当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然手握节毛尽落的旄节,眼睛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

叛将卫律的威胁不能让他容色稍变,匈奴千金封侯的许诺不能让他动摇,因为他心中装着两个字——祖国.为了这两个字,他把“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于是我知道了,爱国需要一种坚毅的品格,它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

3.岳飞怀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却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倾力保家卫国。

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流言蜚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但他在那一刻化成了忠诚报国之魂。

岳飞的爱国呐喊摇撼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看到了“精忠报国"的铮铮铁骨,让我们听到了满腔热血的澎湃……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又是爱国词派的代表。

曾多次上书,陈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

历官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但都不久于职.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

辛弃疾的词作现存六百二十余首,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大分量。

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著有《稼轩长短句》.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是词牌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第6课:答案

跟踪训练一一基础训练1A 2D 3A 4B 5.《稼轩长短句》南宋辛弃疾壮志难伸二能力提高1D 2D 3.(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修饰“被”: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5.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

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6.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

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北伐。

如果联系到张浚的草率北伐失败,也只能从警告韩侘胄方面来理解。

7.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8.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9.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10.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 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鲈鱼(lú) 金戈(gé)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7.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二、语言表达8.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6 辛弃疾词两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鉴赏: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fēng)输赢.(yínɡ)蜾蠃.(luǒ) 仓.皇北顾(chuānɡ)B.祠.堂(chí) 伺.机(sì)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巷.道(xiànɡ)曾.祖(zēnɡ) 退避三舍.(shè)D.鲈.鱼(lú) 发髻.(jì)鸿.雁(hónɡ) 遥岑.远目(cén)解析:A项,仓cānɡ;B项,祠cí;C项,巷hàng。

答案:D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业绩B.赢.得仓皇北顾赢:获得胜利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作的一种宝刀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解析:赢:这里指“输,失败”,“赢得”即“落得”。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éng)赏心亭(tíng)玉枕(zhěn)堪脍(kuài)B.揾泪(wēn) 狼居胥(xū)玉簪(zān)寻觅(mì)C.盈袖(xiù)断鸿声(hóng)舞榭(xiè)赢(yíng)得D.供恨(hèng)佛狸祠(cí)把盏(zhǎn)金戈(gē)2.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封狼居胥.(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D.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5.古诗词中常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休说鲈鱼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A.周瑜刘裕张翰辛弃疾刘备B.诸葛亮刘裕张翰桓温刘备C.周瑜刘备张翰桓温刘裕D.周瑜刘裕张翰桓温刘备6.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风.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C.饭.疏食饮水 D.约我以礼.二、现代文阅读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语文人教必修四讲义: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语文人教必修四讲义: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辛弃疾手刃叛徒当初和辛弃疾一起投奔义军的有一个和尚义端,他是辛弃疾的拜把子兄弟。

因为受不住在义军里当差之苦,竟偷偷地盗走了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邀功。

义端曾经也是一小股义军的头头,是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别人,只得拿辛弃疾问罪。

出现这样的事情,辛弃疾也是理屈词穷,羞愧难当,当场立下军令状,誓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的时候,那义端真的骑马来到。

义端一见是杀气腾腾的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您饶了我吧,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犀牛),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吧!”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分子,疾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一)背景链接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

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

词人时年35岁,南归已逾12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他的无限忧思。

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

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时辛弃疾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

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

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遥岑.()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揾.()舞榭.()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楚天千里清秋,()(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遥岑远目:断鸿:脍:倩:揾:二、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你感觉本词的风格怎样?5.读完本词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形象?哪句可以看出来?诗中有一句概括了流泪原因,是哪句?6.这里的“意”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感情无人领会?7.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8.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9.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孙仲谋()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仓皇()可堪()拓跋焘()张浚()王玄谟()佛狸祠()()2补写出空缺部分。

舞榭歌台,、。

想当年,,。

,,赢得仓皇北顾。

3.解释加点词。

风流:寻常:草草:北顾:可堪:二、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

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请找出使用典故的诗句5.说说孙权和刘裕的共同点?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6.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7.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

8.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故的用意。

参考答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答案1.遥岑(cén )玉簪(zān )螺髻(jì)鲈(lú)鱼堪脍(kuài )倩(qiàn )揾(wèn )舞榭(xiè)2. 水随天去秋无际。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季。

B.休说胪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

解析A项“无季”应为“无际”;B项“胪鱼”应为“鲈鱼”;D项“仓惶”应为“仓皇”。

答案 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解析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脍”指把鱼、肉切细;D项“封”指筑坛祭天。

答案 A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赢得”:古义,落得;今义,博得,获得。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唯见长江天际.流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B.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C.当年万里觅封.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D.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宣室求.贤访逐臣解析B项均为动词,相聚。

A项,名词,边际,边缘;名词,时候,时机。

C项,动词,封赏;名词,边疆。

D项,动词,请求;动词,寻找。

答案 B5.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遥岑().堪脍().玉簪(.倩(.))螺髻(.揾(.))鲈(.舞榭(.)鱼)2.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空缺部分。

楚天千里清秋,()().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夕阳楼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解说以下词语的意思。

遥岑远目:断鸿:脍:倩:揾:二、鉴赏《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4.你感觉本词的风格如何?5. 读完本词你感觉诗人是如何的形象?哪句能够看出来?诗中有一句归纳了哭泣原由,是哪句?6.这里的“意” 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详细有哪些感情无人领悟?7.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剖析。

8.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剖析。

9.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感情表达和艺术特点方面的同样点。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孙仲谋()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仓促()可堪()拓跋焘()张浚()王玄谟()佛狸祠()()2补写出空缺部分。

舞榭歌台,想当年,,、,。

,博得仓促北顾。

3.解说加点词。

风流:平时:草草:北顾:可堪:二、鉴赏《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议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由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

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请找出使用典故的诗句5.谈谈孙权和刘裕的共同点?用此二人典,包含了什么意图?)6.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意图安在?)7.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喧闹情景,是什么心情?。

8.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激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谈谈你的理解。

剖析商讨用廉颇典故的意图。

参照答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答案1.遥岑(cén )玉簪( zān )螺髻(jì)鲈(lú)鱼堪脍(kuài )倩(qiàn )揾(w èn )舞榭(xiè)2.水随天去秋无际。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寒夜森森,是谁乘醉意朦胧在挑灯看剑?孤梦千回,是谁在梦里策马扬鞭?旌旗猎猎,是谁在千里之外能听见塞外翻弦?是你,孤旅漂泊的游子,壮志难酬的将军,失意落寞的词人。

南归之后的你失去了手里的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管,你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你是一位爱国者,却报国无门;你是一个大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八百年前的慷慨悲歌。

1.走近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之时。

辛弃疾原来在北方抗金,后因起义军失败而渡江南下,但南宋小朝廷对他有诸多猜忌,而他仍怀着满腔热切希望,写了《美芹十论》上奏皇帝。

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朝廷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不予理睬。

报国无门,壮志难申,辛弃疾这时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遂成此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6岁了。

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文化常识【建康】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东晋、孙吴、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吴钩】春秋时期吴地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稼轩(xuān)仿佛(fú)涔涔(cén)鲈鱼堪脍(kuài)
B.玉簪(zān)无觅(mì)金戈(gé)封狼居胥(xū)
C.嘉许(jiā)江堤(dī)菜羹(gěng)排难解纷(nàn)
D.寥落(liáo)尽管(jìn)仓皇(huáng)舞榭(xiè)歌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揾泪南渡气吞万里遥岑远目B.愤概断鸿玉簪螺髻脍炙人口C.流年理睬谋取利益胪鱼堪脍D.频繁祭祀鸠占雀巢栏杆拍遍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
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
5.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风余韵)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草率出兵)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12.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

词中张翰、刘备的
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下英雄何其多。

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迁移]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大概创作于作者废退闲居之时。

17.词的上阕“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前人读此词有评曰:“味稼轩之词,词中有戏。

”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岸①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9.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20.简要分析“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答案
[基础演练]
1.【答案】A
【解析】B项中“戈”应读gē;C项中“羹”应读gēng;D项中“尽”应读jǐn。

2.【答案】A
【解析】B项“概”应为“慨”;C项“胪”应为“鲈”;D项“雀”应为“鹊”。

3.【答案】C
【解析】A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碧梧老枝”;B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

4.【答案】A
【解析】B.“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脍”指把鱼、肉切细,D.“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5.【答案】D【解析】封,册封。

6.【答案】B【解析】B是比喻,其它三项是借代。

7.【答案】B【解析】断鸿/声里
8.【答案】B
【解析】A项辛弃疾应为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诗人;C项认为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不妥;D项认为辛弃疾也会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是正确的,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为豪放词的代表作。

9.【答案】C
【解析】这首词直接抒发了作者昂扬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表达了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10.【答案】B
【解析】“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诗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

11.【答案】以张翰、刘备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不想追求闲适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

以桓温的话抒发了英雄失意、年华虚掷的痛苦。

12.【答案】孙权的流风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目。

虽处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却能出现和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写孙权既激励自己,又担忧时局。

[课外迁移]
13.【答案】此句化用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典故。

孟子话的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而本词作者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这是词人的愤激之语。


14.【答案】词的下阕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他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就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酣神态,活灵活现。

词人性格之倔强也表露无遗。

前人评曰“味稼轩之词,词中有戏”真是十分精当。

15.【答案】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诗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16.【答案】“夜夜”表非止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

诗句表现诗人被贬独游的孤独、忧愤,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