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题内涵及操作外延解读

合集下载

微课题研究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题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以其小巧灵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创新和互动的可能性。

本篇文章将从微课题的定义、特点、教学实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微课题的定义。

微课题是一种以小课题为单位的教学资源,通常由一段短视频、配套的教学文档和练习题组成。

它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简、形式多样,适合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通过微课题,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们来谈谈微课题的特点。

微课题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特点进行自主选择和安排学习。

同时,微课题还可以与互动教学相结合,通过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微课题的制作和发布也相对简单,教师可以使用现有的制作工具,如翻转课堂软件、教学平台等,快速制作和发布微课题。

微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课题可以解决传统课堂中时间不足的问题。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解时间有限,无法全面讲解每个细节。

通过微课题,教师可以提前将讲解视频录制下来,供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更多地进行互动、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效果。

其次,微课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进度,传统课堂中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微课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需求进行学习,跳过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学习自己不懂的部分,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题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微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线讨论等方式,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

同时,微课题的在线练习功能也可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检查和纠正错题,提高学习的效果。

展望未来,微课题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微课题研究方案

微课题研究方案

微课题研究方案题目: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应用。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为了进一步推动微课的研究和发展,本课题将通过设计和应用微课,探讨微课的设计原则和有效应用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通过设计和应用微课,探索并总结微课设计原则和有效应用方法,为教师提供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参考和指导。

2. 研究内容:(1)微课设计原则研究:通过对现有微课的分析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总结出微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微课应用方法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应用,探索微课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报告进行深入综述,了解微课设计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 问卷调查:通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收集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和反馈。

3. 教学实验:选择一定数量的学校和班级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实施,观察、收集和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效果和意见。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预期结果:(1)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微课设计原则和流程,提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2)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微课应用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3)形成一批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供教师使用和分享。

2. 创新点:(1)该研究从设计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探索,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微课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具参考性的建议和指导。

(2)该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和实验等,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微课的需求和反馈,为微课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进度安排阶段时间要求主要工作内容第一阶段第1-3个月文献研究和综述,了解微课设计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阶段第4-6个月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微课的评价和反馈第三阶段第7-9个月设计微课并进行教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开展学术交流六、预期成果1. 研究报告:总结微课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并提供一批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

什么的微课题

什么的微课题

什么的微课题?一、微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微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

微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

要求教师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教师们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微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步骤(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主题阅读(围绕问题查找资料)——研究实施(在教学中应用验证)——总结提高(提供经验和成果)。

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

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

二、微课题的界定微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

关于微型课题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

比较成熟的有两种:(一)“微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

(二)微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微课题”的中心词是“课题”。

研究中不只是寻找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用到一些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要求“微”,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

微型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

微型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

微型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 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

就其性质而言, 是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教育科学研究。

其主要任务不是建立新的思想和理论, 也不是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 而在于解决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在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 促使教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水平, 提升自己的成功经验, 形成教育教学个性化风格。

(袁玥,2007)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个人微型课题研究。

它是教师自身对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查与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发现的值得研究的课题进行的分析或探索。

个人微型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它的直接目的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另一种是小组微型课题研究。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就组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某种普遍现象或困惑进行交流、探究,进而为提高小组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和落实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这两种研究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其意义和价值。

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强调教师个体认识的深人和拓展而小组微型课题研究强调通过互动实现各自素养的提升,强调参与课题探究以及在探究中的态度。

(赵洁,2008)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分析赵洁认为,微型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以典型案例研究为工具。

典型案例研究指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下出现的典型事件(往往是偶发问题)做综合性、现象性探究,通过对案例的合理性解释和改进意义建构,实现问题的解决。

对于典型案例研究而言,典型案例不一定是连贯的,它需要教师敏锐、细致的观察,更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

2.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具体问题为对象。

课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教育拓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包括教学以外的涉及学生身心发展所有问题的研究。

微课题

微课题

二、微型课题的基本特点
3 .“求真” —— 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目 标,追求个性化。
例:捂本的小孩
三、微型课题的问题的选择
1.从教学目标中寻找问题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崇尚真 知的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2.从教育现象入手寻找问题 3.从教育方法入手寻找问题 4.从教育经验入手寻找问题
二、微型课题的基本特点
1.
“贴身”——课题源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的真实问题
一般沿着“现象描述——问题生成——课题规划”的 思路来分析
二、微型课题的基本特点
2.“微型”——要有持续关注的必然
将“零散问题”转换为“类型问题”, 可以以点及面、推而广之的。
例:通过课堂观察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
一微型课题的定义微型课题是指教师将源于课堂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课堂作为研究基地将追求教育教学的实效作为主要研究成果的一种课题
关于微型课题
一、微型课题的定义
微型课题是指教师将源于课堂、源于学生、 源于学校的一切教求教育、教学的实效作为主要研 究成果的一种课题。
从教育现象入手的例子:
不安全的笑声
互动一
说说在日常教学中 有哪些你难以忍受的现象?
互动二
说说你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改进?
四、日常教学问题研究视野
1、学生学习管理: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课堂行为 学习动机 学习方式 课堂适应 学习强度 学习资源 教学感受
2、课堂组织管理:
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日常规则
合适行为激励
不当行为抑制
控制方式运用
课堂资源创设

微课题研究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微课题研究报告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技术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新。

其中,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以其灵活性、便携性和高效性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实践和理论对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 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等电子媒介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以便于他们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

微课程主要以视频为主,依托于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知识内容进行编写、制作、发布和传播。

微课程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符合学生学习习惯,而且具有时效性,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微课的主要特点如下:(1)短小精悍。

微课程的时长一般在3-15分钟左右,紧凑明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学。

(2)灵活性高。

微课程可以灵活地组合使用,实现个性化学习,随意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3)多媒体性强。

微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结合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引人入胜,有助于形成视听记忆。

(4)时效性强。

微课程具有时效性特点,适应了快速变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获取最新的知识资源。

2 微课的应用场景微课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更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微课可以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或者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微课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1)个性化学习。

微课程可以灵活组合使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自主掌控学习进度。

(2)面授教学。

微课程可以作为面授教学的补充,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拓宽学习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为学生提前布置作业,拓展课堂讨论的内容。

(3)远程教学。

微课程可以作为远程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独立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尤其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微课程可以为他们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方式。

3 微课的优缺点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优缺点如下:(1)优点1、更加灵活自由微课程适应了不同类型人群、不同地点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和教师可以灵活自由地组合课程资源,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和教学。

中小学微课题研究介绍材料-研究的特点及步骤综述

中小学微课题研究介绍材料-研究的特点及步骤综述

中小学微课题研究介绍材料-研究的特点及步骤综述一、微课题研究的目的微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解决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微课题研究,不仅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教师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微课题研究的理念微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中具体而微的问题、有意义的事件和有价值的困惑进行观测、分析和反恩,从而发掘和把握日常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它遵循“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

它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困惑的追问,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和质量。

三、微课题研究的特点(一)具体而微。

微课题的视域、论域和切口都比较小。

它研究的问题具体细微,只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点,可以具体到某堂课的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技巧、作业设计策略、自主管理、课堂评价等;研究的范围小而有限,只是聚焦于教育教学细节中的某个因素的实质,某种关系的矛盾,或是某个处理的疑难等。

当然,这些细小问题,又绝非自己的、个别的问题,雨应是那些可以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实现“类型化”而予以持续关注的问题。

(二)灵活便捷。

微课题研究的内容、时间、方法等自由自主,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独自开展研究,也可小组共同研究,还可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实施过程简单实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可以确立选题,开展研究。

)这种研究存活于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

(三)求真务实。

微课题研究立足于我们当下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针对所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努力做到教中研、研中教。

数学微专题课的含义

数学微专题课的含义

数学微专题课的含义数学微专题课是一种针对数学学科中某个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的课程。

通过微专题的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数学微专题课的含义。

1.微专题引入数学微专题课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微专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这些专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这些微专题可以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引入微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

2.相关基础知识回顾在探讨微专题之前,需要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数学思想等。

通过回顾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微专题讨论做好准备。

3.专题问题提出在微专题的探讨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提出一至两个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这些问题可以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应用,也可以是学科中的综合性问题。

通过专题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与讨论针对提出的专题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同时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和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5.解决方法展示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解决专题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是常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归纳、演绎、数形结合等,也可以是特定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通过方法展示,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6.案例练习与解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需要提供一至两个与微专题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解析。

这些案例可以是实际问题、数学题目或是学科竞赛中的题目等。

通过案例练习与解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微专题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微型课题

什么是微型课题

什么是微型课题可以这样来描述它的定义的:“微型课题指选题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切口小、用人少、容易搞、有实效的小课题,研究主体是一线教师(一般是一个人),研究对象是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一般不需要申报批准,而是边研究问题边改进教学、边开展研究边网络展示(在网络上展示发布),在取得一定成果并产生影响后,再由县教科室予以推荐。

操作程序是边研究、边展示、边认定,研究在先,认定在后。

”他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周期、研究成果五个方面加以说明:研究对象: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找出问题,然后确定研究对象。

这个案例中,就是从教师身边的、引起教者持续关注(研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细小问题。

研究主体:教师,往往是个体。

而且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不是外在的要求,很多是源自于教师的突发其想,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离开了这个情境,离开了某个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在有的人眼中可能会成为有价值的微型课题,在有些人面前可以就不成为问题或者是课题。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

研究周期:或二三周,或三五个月,本案例中“其后两个月”成果形式:当然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可以是叙事,是教学案例,也却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教师研究意识的增强、学生在作文中对教师批语的重视等。

南通市教研室、教科所副主任、副所长冯卫东曾用这样的话说出了他对微型课题进行描述:微型课题的表现形态是微型的、自由的、亲民的、可为的。

它不大,不会让有教师无处下手的感觉;它不需要严格的、统一的程式,可以有很强的个人和个性化色彩,几乎不存在“会”与“不会”、“能”与“不能”的界限或区分;它不同于经院式研究会,没有贵族之气,完全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人都可以去做,最终有没有成果,关键是“你做了没有”……我个人是这样理解微型课题的特点的。

和一般课题相比,微型课题具有小、快、灵的特点。

关于小学数学微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微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微课题研究作者:王飞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13期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

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就是针对小学数学日程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重点进行分析,从很小的切入点进行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一些细小的数学知识点,在作业及考试中学会注意,仔细做题。

本文针对微课题的涵义进行分析,指出一些在小学数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关键词:微课题;小学数学;具体应用一、微课题的涵义及特点微课题主要是针对课堂中的一些小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一般都是针对一些细节问题着重强调,帮助学生可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在做题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

微课题的主要特点有:(1)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

一般都是针对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一些加深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可以对知识点的细节方面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把握。

(2)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一般都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提出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

(3)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

因为研究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小,比较细,所以在研究过程中的耗费的时间不多,而且通过较短时间的研究,就可以获得理想的研究结果,所以一般研究周期不长,研究结果明显。

(4)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二、微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应用(一)年级中关于图形的知识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把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区别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因为两者存在相似性,根据微课题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掌握微型课题内涵

掌握微型课题内涵

掌握微型课题内涵,学会设计研究蓝图作者:龚新初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9年第10期龚新初摘要:掌握内涵,为设计蓝图定调。

规范标题,为微型课题定格。

正确描述,为问题提出定价。

分好阶段,为研究活动定时。

精准预设,为研究成果定论。

关键词:内涵;定调;定格;定价;定时;定论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072近年来,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热点。

微型课题到底有什么内涵,如何选题,如何整体把握研究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设计好微型课题的蓝图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绘好微型课题研究的蓝图。

一、掌握内涵,为设计蓝图定调1. 微型课题的内涵。

它是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自我跟进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成果直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的微型研究。

2. 微型课题研究形式。

一种是个人微型课题研究。

它是教师自身对教学中发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的分析或探索。

另一种是小组微型课题研究。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就组内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某种普遍现象或困惑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小组教师整体专业素质。

3. 微型课题的特点。

(1)微小:问题小,规模小,成员少,用时短,经费投入少。

(2)务实:内容务实,过程踏实,结果真实。

(3)类化:问题虽小,但不是个别问题,应该可以由点及面,推而广之的,可以实现类型化。

例如《荷叶圆圆的导入方式研究》,这类问题就很难成型,更不能成为课题去研究。

(4)应时:研究当下的问题最有意义。

例如,怎样教好“和大人一起阅读”,阅读策略教学研究等都是当下的热点问题。

(5)正向: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不要研究不提倡的东西,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更不能去研究。

例如,“提高大班语文教学的效率”“如何惩罚不守规学生而不受指责的研究”等这些价值取向是不正确的。

微型课题研究辅导

微型课题研究辅导


研究措施: 指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五、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

(三)、实施研究 (四)、分析整理资料


(五)、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对“微型课题”的理解
“微型课题”的中心词是“课题” “微型课题”的关键词是“微型”


“微型”的核心词“微”


内容微 理论微 成本微 观察微
三、“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 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 对策即研究 确立问题、预设目标、设计步骤、
主题阅读、总结提高、


收获即成果 记录感悟、体会,
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王益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李海霞
一、本次课题研究如何定位?

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
选择微观问题 开展研究的过程很重要
学习、实践、反思、 积累、总结、提炼 做教学活动的有心人


二、什么是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以 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 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 课题。
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总结提炼好的方式方法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

聚集个体 着眼微观 注重实践
过程灵活 周期较短 倾向平民 成果多样

小、实、活、短、平、快
对微型课题的认识

微型课题看似“微不足道” 反过来就是“道足不微”
研究者真能“道足” 课题自然就“不微般流程
(一)选择课题
1、选题来源 2、微型课题选题的原则 3、确定选题名称
五、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
(二)、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1、 问题描述: 2、 研究概况: 3、 课题界定: 4、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 6、 预期成果: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实践研究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实践研究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实践研究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每个人都置身于移动互联的“微时代”。

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媒体等“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及学习方式。

技术的发展在引领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在教育领域不断地酝酿发酵,“微课”逐渐成为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

慕课、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微课”已然成为“微时代”语境下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微课;教育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一微课的内涵(一)微课的产生微课程( Micro-lecture)简称微课,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1]。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教学片段)。

2012年开始,为了解决传统40或45分钟实况式教学视频评审难度大、交互性差、应用率低下的问题,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的地区启动了微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区域性地征集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进行评比,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制作,这一教育创新举措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并逐步实施。

同时,黎加厚、焦建利等教育技术专家也加入到微课程的研究队伍,引领我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使得教师在建设实践中加强了对教学行为的思考。

(二)微课的概念微课程在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易错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

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3]。

关于微课题内涵及操作外延解读

关于微课题内涵及操作外延解读

关于微课题的内涵及其操作外延解读一、什么是微课题:“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微型课题”的中心词是“课题”。

为什么不用“问题”而用“课题”呢?这强调它是相对于宏观、中观课题而言的一种课题研究的类型。

研究中不只是寻找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用到一些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要求“微”,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不一定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的认定。

它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大众化的研究样式。

“微型课题”的关键词是“微型”。

为什么不用“微小”而用“微型”呢?“型”有“成型”的意思。

首先,问题要成型。

微型课题研究的是具体的小问题,但又不是一己的、个别的、即时解决的问题,而应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成为某一“类型”的问题。

例如《一道平面几何题的多种解法研究》,对象过于细小,属于个别问题,并且一堂课内可以解决,因此不能成为“微型课题”。

其次,结果要成型。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除了用报告、论文的形式表达,还可以用教育叙事、随笔、案例等形式表达。

尽管后者比较自由,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成型,要有聚焦的问题,对核心词的界定,研究经过、操作经验的叙述,体验或感悟的总结等。

二、对于“微型”的核心词“微”字外延解读解读如下:内容微: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

理论微: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理论作支撑,也不需要多前卫的理论作铺垫,只要能把自己研究的话题说透就行,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即可。

成本微: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过程简、周期短,不必大张旗鼓地组织申报,也不必劳师兴众地麻烦专家鉴定。

观察微:教师要带着课题意识去细微观察生活,捕捉小而有价值的问题。

研究中观察要敏锐、思考要细致,记录要详细,研究要深入,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良策三、特点微型课题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实、活、短、平、快”。

“小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

“小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

“小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聚焦个体。

与“大课题”的团队研究性质不同,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由教师个体独自承担申报、研究、结题等工作。

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

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

第二,着眼微观。

与“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

同时,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灵活的,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的。

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维“孵化器”。

第三,周期较短。

“大课题”研究往往有一张明确的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时间表,一般需要一年或几年时间,而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慢则几个月,快则十几天便可完成。

第四,倾向平民。

小课题申报不受教师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是面向全体教师的。

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随时向学校申请立项,进行研究。

小课题研究消除了课题研究的“专利权”及神秘面纱,彻底实现了研究的平民化,使得“人人可做”、“时时可做”、“处处可做”成为现实。

“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模式(一)重拳强势的制度导向模式淳安县小课题研究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师考核评价等导向性手段,强势推行的。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除了颁布《县域推进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意见(试行)》、《教育科研评审指导小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条例外,还在“引领”、“合作交流”和“评价”等三大层面设计了相对周密完善的相关制度。

——引领制度,包括专家引领、骨干引领和基地引领。

其中,专家引领是聘请省、市专家对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骨干引领是通过发挥本土科研骨干的作用,理顺县、片、校之间的导向引领程序;基地引领是通过基地学校的帮扶引导,促进周边学校的课题研究。

幼儿园微课题的设计与及实施

幼儿园微课题的设计与及实施
幼儿园微课题的设计与及实 施
目录
1 幼儿园微课题 2 幼儿园微课题
的概念与价值
的选题确定
3 幼儿园微课题 4 幼儿园微课题
的方案设计
的申报与实施
一、幼儿园微课题 的概念与价值
(一)幼儿园微课题的概念
微课题,又叫小课题,微型课题,个人课题。 幼儿园每个老师都可以申报的课题,一般从立项到结题的课 题研究时间不超过2年。 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提炼, 使之成为一个研究课题,并展开扎实的分析、总结并逐步解决问 题的过程。
(三)选题的策略
最吸引老师 眼球的是哪 一项呢?
(三)选题的策略
课题名称很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课 题名称就是你的课题 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
(三)选题的策略
哪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呢? 筛选问题的标准有哪些呢?
(三)选题的策略
请你先写下自己的课题标题
(三)选题的策略
1.标题要简练、明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课题标题最好点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3.课题标题需要符合一定表述规范(非疑问、非祈使) 4.体现四性
(二)课题的来源
从问题到课题:
问题:班里的某一位幼儿经常打人,该怎么教育? 课题: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问题:幼儿园的教研计划如何制定 课题:**幼儿园教研计划制定的研究
问题与课题的区别?
问题:幼儿由祖辈家长带养的情况非常普遍,对幼儿的个性和谐发展有一些负面影响,该 怎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课题:家园合作中开展指导祖辈家长教育策略的行动研究
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以生活教育为载体促进幼儿情绪健康的实证研究 职初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模式的研究 幼儿科学领先计划的本土化研究

学做“微型课题”

学做“微型课题”
(1)从日常生活中来
又如:看到一个现象:阅读摘抄
反 思:怎样提高学生阅读效果? 分 析:是个别的还是带有一
定的普遍性?以前有无 类似的问题?如有,我 是如何处理的?在处理 的方法中哪种最好?如 没有,我应该怎么去处理?
形成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研究对象)阅读摘抄(研究内
容)实效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研究
(3)避免 价值判断

例如:● “教师敬业精神低落原因的调查” ●“教师敬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4)避免标题化
例如: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研究 ●阅读摘抄的心理认同与操作要求 小学生阅读摘抄心理认同的调查研究 ●让捡字纸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生卫生习惯问题及对策研究 ●男女生学习习惯初探 小学男女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
例如:城市小学生的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城市”是研究范围 “小学生”是研究对象 “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是研究的内容 “相关研究”是指研究采用的方法
(2)题目要 陈述句 形式,不要用 疑问句 形式。
例如:●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欣赏课低效成因及对策研究。 ● 如何缓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压力? 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心理压力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哪些心理不适现象? 新课改中小学教师心理不适现象的调查研究。
二、为什么要做“微型课题”
(1)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微型课题研究是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变的重要途径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职业是不是专业? ■教师专业化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
掌握学科知识(学习者)、 获得教学技能(实践者) 、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者)

对微项目主题、学生必做实验内容、上课环节、小组评价的看法等。

对微项目主题、学生必做实验内容、上课环节、小组评价的看法等。

对微项目主题、学生必做实验内容、上课环节、小组评价的
看法等。

一、对微项目主题的看法:
微项目主题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学习,或者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学习。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任务中,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某些课程,更加熟悉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性、竞争意识等。

二、学生必做实验内容的看法:
学生必做实验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学习,也可以是学生对某些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运用。

学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可以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可以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入,进一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三、上课环节的看法:
上课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评价的看法:
小组评价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激发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动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合作与沟通,综合发展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同时,小组评价也有利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加全面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微课题的内涵及其操作外延解读
一、什么是微课题:“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微型课题”的中心词是“课题”。

为什么不用“问题”而用“课题”呢?这强调它是相对于宏观、中观课题而言的一种课题研究的类型。

研究中不只是寻找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用到一些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要求“微”,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不一定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的认定。

它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大众化的研究样式。

“微型课题”的关键词是“微型”。

为什么不用“微小”而用“微型”呢?“型”有“成型”的意思。

首先,问题要成型。

微型课题研究的是具体的小问题,但又不是一己的、个别的、即时解决的问题,而应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成为某一“类型”的问题。

例如《一道平面几何题的多种解法研究》,对象过于细小,属于个别问题,并且一堂课内可以解决,因此不能成为“微型课题”。

其次,结果要成型。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除了用报告、论文的形式表达,还可以用教育叙事、随笔、案例等形式表达。

尽管后者比较自由,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成型,要有聚焦的问题,对核心词的界定,研究经过、操作经验的叙述,体验或感悟的总结等。

二、对于“微型”的核心词“微”字外延解读解读如下:
内容微: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

理论微: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理论作支撑,也不需要多前卫的理论作铺垫,只要能把自己研究的话题说透就行,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即可。

成本微: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过程简、周期短,不必大张旗鼓地组织申报,也不必劳师兴众地麻烦专家鉴定。

观察微:教师要带着课题意识去细微观察生活,捕捉小而有价值的问题。

研究中观察要敏锐、思考要细致,记录要详细,研究要深入,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特点
微型课题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实、活、短、平、快”。

1、小,即微小。

研究的范围小、问题微、人员少、时间短、成本低。

这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

首先,实施流程没有规划课题那么复杂。

其次,组织形式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合作研究。

第三,选题灵活、自由,可以重复。

可以说微
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3、实,即实在。

研究要重实践,讲实用。

首先是选题“务实”,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

其次,过程“踏实”,要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

再次,成果“真实”,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

4、短,即周期短。

时间短的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

微型课题对研究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教师学得懂、做得会、用得上。

6、快,即见效快。

研究周期短,问题解决快。

从概念界定和特点上看,微型课题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微”处着手研究。

但是,微型课题看似“微不足道”,反过来就是“道足不微”。

研究者真能“道足”,课题自然就“不微”。

注意:
微课题虽然微小,但一定要有研究价值,要有创新,否则就不能成为课题。

课题名称提炼一定要精准。

如:
农村小学生课间活动管理研究(太简单,优秀的管理方法已经有非常多,而且无研究目标的表述。

因此,无研究价值)
农村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体系化建构研究(小课题)
课堂教学研究(无法研究。

范围太大,没有研究具体范围、研究目标指向不明)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大课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小课题)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课题)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研究(小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